2021年浅谈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及污染防治

合集下载

城市垃圾填埋方案

城市垃圾填埋方案

城市垃圾填埋方案垃圾填埋是一种常见的垃圾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城市废物处理系统中。

本文将探讨城市垃圾填埋方案,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以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1. 垃圾填埋的作用和过程垃圾填埋是将垃圾堆积在特定的地区,通过压实和覆盖来减少垃圾体积,并使其逐渐分解。

填埋过程中,废物中的有机物质会发生分解,并产生甲烷等温室气体。

2. 垃圾填埋的环境问题尽管垃圾填埋是一种成本较低的垃圾处理方法,但它也面临着一些环境问题。

首先,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贡献较大。

其次,填埋场可能造成地下水和土壤污染。

此外,填埋场还可能引发垃圾渗滤液的泄漏和有害化学物质的释放。

3. 垃圾填埋方案的改进措施为了减少垃圾填埋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改进措施:3.1 垃圾分类和回收垃圾分类和回收是减少垃圾填埋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可以将可回收物质进行回收利用,减少填埋的垃圾量。

3.2 垃圾发酵和厌氧消化为了减少有机垃圾填埋产生的甲烷等温室气体,可以通过垃圾发酵和厌氧消化来处理。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分解有机物质,并产生可再利用的沼气。

3.3 填埋场设计和管理合理的填埋场设计和管理对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

例如,建立防渗漏系统以防止垃圾渗漏液的泄漏,以及进行密封和排水系统的设计和维护。

3.4 垃圾填埋后利用在垃圾填埋完毕后,可以考虑对填埋场进行后续利用。

填埋场可以用于建设公园、太阳能或风能发电场等,以减少填埋对土地资源的浪费。

4. 结论综上所述,垃圾填埋是一种常见的垃圾处理方法,但需要注意其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垃圾分类和回收、垃圾发酵和厌氧消化、合理的填埋场设计和管理以及填埋后的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填埋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同时,政府和社会应共同努力,推动可持续垃圾处理方式的研究和应用,以实现更环保的城市垃圾处理方案。

垃圾填埋场:垃圾处理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垃圾填埋场:垃圾处理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垃圾填埋场:垃圾处理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垃圾处理一直是一个环保和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

然而,随着城市人口和消费量的增加,垃圾产量也在不断上升,导致现有的垃圾处理设施容量不足,给环境带来严重问题。

其中,垃圾填埋场是一种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但它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垃圾填埋场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垃圾填埋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方资源的浪费:垃圾填埋场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将土地资源浪费在垃圾处理上,使得这些土地无法用于更有益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用途。

2. 环境污染: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有害气体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垃圾分解产生的甲烷气体是一种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起到重要作用。

垃圾填埋场还可能导致地下水和周边环境的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3. 健康危害: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有害气体和异味对附近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

长期暴露在这些气体中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

解决垃圾填埋场问题的方案如下:1. 推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有效减少垃圾填埋量的重要措施。

政府和媒体应加强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引导人们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垃圾分类的管理和处罚制度的建立,提高垃圾分类的执行力度。

2. 鼓励再利用和回收:将垃圾处理的重点从填埋转向再利用和回收是另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采用再利用和回收的方式处理垃圾,同时提供相应的奖励和优惠政策。

3. 发展垃圾能源利用技术:利用垃圾产生的气体和废热发电是一种资源化利用的方式。

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垃圾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推动垃圾处理的可持续发展。

4.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政府应加强对垃圾填埋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垃圾填埋场的运营符合相关环保和卫生标准。

同时,加强对垃圾填埋场周边环境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污染问题。

5. 提倡公众参与:垃圾问题是整个社会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生活垃圾填埋处理

生活垃圾填埋处理

生活垃圾填埋处理
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是一个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垃圾的数量不断增加,填埋处理成为了目前最常见的处理方式。

然而,填埋处理并非没有问题,它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首先,生活垃圾填埋处理会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填埋场中的有机废物会产生有害气体和液体,这些物质会渗入土壤并污染地下水,对周围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另外,填埋场中的垃圾也会产生大量的甲醛、苯、二甲苯等有害物质,对周围的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其次,填埋处理也会浪费资源。

大量的可回收物和有机废物被填埋处理,这些资源本可以被有效利用,但却被浪费掉了。

填埋场中的有机废物在缺氧环境中分解产生甲烷气体,而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善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的问题。

首先,政府和社会应当加大对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宣传力度,鼓励人们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并将可回收物和有机废物进行有效利用。

其次,应当加强填埋场的环境监测和治理,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周围的环境和人类健康。

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有效的措施,才能减少填埋处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城市环卫事业单位的垃圾填埋与污泥处理

城市环卫事业单位的垃圾填埋与污泥处理

城市环卫事业单位的垃圾填埋与污泥处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对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保护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城市环卫事业单位承担着关键的角色,负责垃圾填埋与污泥处理工作。

本文将重点探讨城市环卫事业单位在垃圾填埋与污泥处理方面的重要性、现状以及改进措施。

一、垃圾填埋对城市环境的影响1. 垃圾填埋带来的污染问题垃圾填埋是一种常见的废物处理方式,但不恰当的处理方法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当垃圾填埋场没有进行有效的隔离、覆盖等措施时,垃圾中的有害物质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导致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威胁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2. 垃圾填埋场的占地问题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垃圾生成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垃圾填埋场占地问题日益突出。

大面积的垃圾填埋场使得许多城市陷入了土地紧缺的境地,给城市规划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二、污泥处理的重要性1. 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处理问题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处理废水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如果不及时处理,会给环境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污泥中富含有机质、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或不当处理将导致土壤、水源等资源的污染。

2. 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潜力污泥中含有不少养分,如果能够有效处理和利用,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例如制作有机肥料或者发展新能源。

因此,污泥处理不仅关乎环境保护,也具有经济价值。

三、城市环卫事业单位在垃圾填埋与污泥处理方面的现状1. 垃圾填埋的现状目前,城市环卫事业单位在垃圾填埋方面普遍采用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通过合理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有效地减少了垃圾填埋的占地面积,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 污泥处理的现状城市环卫事业单位对污泥处理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包括污泥浓缩、消毒和干化等方式。

这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有效地减少了污泥排放的危害,并且开发了一些污泥资源化利用项目,发挥污泥的潜力。

四、城市环卫事业单位改进垃圾填埋与污泥处理的措施1. 垃圾处理的改进措施(1)加强垃圾分类工作,减少垃圾的数量和有害成分的排放。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城市生活垃圾填埋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不断增加,填埋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这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已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不可忽视的。

填埋场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渗滤液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威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填埋场附近的恶臭和噪音也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这些问题的存在,迫使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填埋场周围的空气质量下降,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

而且,填埋场的存在也会导致周边地区的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减少填埋场对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工作,减少填埋场的压力。

同时,推广生物处理和焚烧技术,减少填埋场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渗滤液。

此外,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城市生活垃圾填埋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填埋场周边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总之,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环境、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填埋场对环境和人们的影响,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向着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更加清洁、美丽和宜居的城市。

环境学--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环境学--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环境学--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环境学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加。

生活垃圾填埋作为一种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一、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存在的问题1、土地资源浪费生活垃圾填埋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垃圾产生量的持续增长,填埋场的面积不断扩大,导致宝贵的土地资源被大量占用,这对于土地资源相对稀缺的我国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2、环境污染风险填埋过程中,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在环境中积累,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同时,填埋场产生的甲烷等气体,如果不加以收集和处理,会加剧温室效应。

3、填埋场运营管理不善部分填埋场存在运营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如垃圾倾倒不规范、覆盖不及时、渗滤液处理不达标等。

这不仅影响了填埋场的正常运行,也增加了环境污染的风险。

4、资源回收利用不足生活垃圾中蕴含着大量可回收利用的资源,但在填埋处理过程中,这些资源往往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收和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5、周边居民反对由于填埋场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异味等问题,周边居民往往对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营表示反对,导致填埋场选址困难,甚至出现邻避效应,影响社会稳定。

二、解决我国生活垃圾填埋问题的对策1、加强规划和选址在规划填埋场时,应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场址。

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潜在的场址进行综合评估,确保填埋场的选址科学合理,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2、提高填埋技术水平推广和应用先进的填埋技术,如卫生填埋、压缩填埋等,减少垃圾的体积,提高填埋场的空间利用率。

同时,加强对填埋场的防渗处理,防止污染物的渗漏。

3、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建立完善的渗滤液处理系统,确保渗滤液达标排放。

提高城市垃圾处理效率减少垃圾填埋污染

提高城市垃圾处理效率减少垃圾填埋污染

提高城市垃圾处理效率减少垃圾填埋污染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垃圾填埋处理方式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还造成了环境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城市垃圾处理效率并减少垃圾填埋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任务。

本文将从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垃圾处理效率的措施、减少垃圾填埋污染的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重要性城市垃圾问题不仅关乎城市的整洁与美观,更与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快乐感直接相关。

城市垃圾堆积到一定程度不仅会引发异味、滋生病菌,还会成为啮齿动物及各类有害生物的滋生地,进一步威胁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

此外,垃圾填埋场不断扩大,对有限的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浪费。

因此,解决城市垃圾问题,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减少填埋污染,是维护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必然选择。

二、提高垃圾处理效率的措施1. 垃圾分类与回收垃圾分类是提高垃圾处理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进行分类收集,可以有效降低垃圾的总量,减轻垃圾处理压力。

同时,回收可再生资源能够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与回收。

2. 建设先进的垃圾处理设施传统的垃圾填埋处理方式不仅土地占用大,而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建设先进的垃圾处理设施,如垃圾焚烧厂和垃圾处理厂,具有重要意义。

垃圾焚烧可以将垃圾进行高温燃烧,减少垃圾体积,同时可以通过热能回收的方式发电,提供城市能源。

垃圾处理厂则可以通过生物分解、发酵等方式将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利用。

三、减少垃圾填埋污染的方法1. 垃圾填埋场建设与管理在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管理中,要加强监管,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填埋场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应加强填埋场周边环境的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 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垃圾焚烧发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方式。

浅谈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浅谈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浅谈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及存在的问题柳超湖北省荆门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摘要:我们国家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上获得了非常大的发展,但是整体水平还是比较差,一直都是借助于堆放与简单处置的形式给予消化,污染问题较为严峻,城市生活垃圾问题较为显著,有效、科学的适合当前国情的垃圾处置形式——卫生填埋将会在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国内最为关键的垃圾处置形式。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1卫生填埋处理技术概况卫生填埋成为生活垃圾处置的最终办法,当前依旧是当前国内很多城市处理来及的最为重要方式。

其主要特征就是成本较小、方式较为简单,在选取处置场地时,使用防渗、压实等形式并对其形成的沼气等给予处置。

在进行较为合理的场地选取与保障时,对渗滤液与填埋气体给予掌控。

卫生填埋场有着处理与终止处理垃圾的双重作用,将焚烧无法处置残渣中堆肥的物质给予填埋。

就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置办法,是很多城市处理生活垃圾最为重要方式。

填埋场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渗滤液的污染掌控。

渗滤液是垃圾在填埋里因为其垃圾里的有机物进行分解时形成的各种水,借助于淋溶产生的污水。

水质会依据垃圾成分、当前气候、填埋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很大改变。

因此开展好对应的卫生填埋处理也是十分关键的。

2卫生填埋处理技术类型通常情况下是具有下面五个种类:(1)普通厌氧填埋:操作流程较为简单,填埋操作十分便捷,但是和当前卫生要求有所违背。

(2)厌氧卫生填埋:不具有排渗导气体系,卫生准则较差;(3)改良型厌氧卫生填埋:卫生准则较高,操作较为便捷,国外使用这种方式较为频繁,国内也开始创建了这种处理模式。

(4)准好氧型卫生填埋:依据有关信息证实,本种类渗滤液具有的有机物浓度要比改良型卫生填埋小一点,腐蚀速度比较大,但是通气管道多,操作繁杂,很少使用。

(5)好氧型卫生填埋:卫生条件好,垃圾腐蚀快,但是通气管道较多,并且需要安装对应的鼓风机,不光操作较为繁杂,并且技术也尚未成熟。

2021年探析生活垃圾填埋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之欧阳学文创编

2021年探析生活垃圾填埋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之欧阳学文创编

探析生活垃圾填埋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欧阳光明(2021.03.07)【摘要】目前,最常见的垃圾处理方法就是垃圾填埋处理法,虽然,生活垃圾填埋场有效的控制了生活中的垃圾污染,但是,也在发挥作用的时候也暴露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针对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治理对策,更进一步的提高今后垃圾填埋场的建设。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常见问题,治理对策1引言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伴随着增多的就是生活垃圾。

目前,生活垃圾已逐渐成为一个污染环境、影响市容市貌的社会问题。

最常见的垃圾处理方法具有的特点是:投资少、费用低、处理量大、可操作性强等,已被广泛的应用到世界上的许多国家。

但填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威胁到了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并且还存在着不可估量的安全隐患。

因此,探析生活垃圾填埋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是推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良策。

2生活垃圾填埋场常见问题目前,我国大多数生活垃圾填埋场采用的方式以堆放方式居多,只有少数城市采用卫生填埋法处理生活垃圾。

由此,导致大多数生活垃圾填埋场处于长时间运行、管理不善、封场覆盖性差、垃圾渗滤液造成二次污染的局面,严重污染了周围的水体,大气和土壤。

最常见的问如下:第一,生活垃圾长时间裸露堆放,不及时处理,导致蚊虫滋生,臭气散发,污染空气质量。

此外,在厌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往往会伴随着有害气体的产生,二次污染环境。

更严重的是,产生的甲烷气体在浓度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极易爆炸,诱发火灾。

第二,在分解生活垃圾的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严重的威胁到了周围的环境和地下水。

第三,垃圾堆体会随着对方的时间逐渐升高,给填埋场造成了安全隐患。

3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治理对策3.1渗滤液的处理对于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问题,可采用渗滤液的收集、处理、及填埋场底部采取有效的防渗的措施来应对。

第一,渗滤液的收集。

垃圾填埋场应配备清污水分流处理设施,对于填埋场上游地表径流和部分潜水实施截留和疏导。

2021年中国生活垃圾清运量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分析

2021年中国生活垃圾清运量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分析

2021年中国生活垃圾清运量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分析1、生活垃圾清运量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内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民众消费不振也使生活垃圾清运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2020年中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为23511.7万吨,较2019年减少了694.50万吨,同比减少2.87%,这也是自2006年以来中国城镇生活垃圾清运量首次下降,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好转,2021年中国生活垃圾清运量继续呈增长趋势,2021年中国生活垃圾清运量达26707.5万吨,较2020年增加了3195.80万吨,同比增长13.59%。

伴随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城镇人均产生垃圾量也将随之提升,2010年我国城镇人均垃圾清运量为0.65千克/天,2020年这一数字已升至0.71千克/天,同期我国的城镇化率由49.7%提升至63.9%,然而这两项数据与发达国家均存在一定差距。

根据世界银行报告《2050年全球固体废物管理一览》的统计,高收入国家的人均生活垃圾量均值为1.58千克/天,美国更是达到了2.2千克/天,是我国的三倍。

2020年我国约64%的城镇化率与发达国家普遍80%以上的城镇化率相比差距明显,与部分发展中国家70%以上的城镇化率相比,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未来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仍存在较大上升空间,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发布《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2》,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

按照2030年城镇化率达到70%、城镇人均1.18千克/天的垃圾产生量计算,中国的城镇垃圾量将达到4.21亿吨/年。

若按未来城镇化率达到80%、城镇人均1.18千克/天的垃圾产生量计算,未来中国城镇垃圾量将达到4.91亿吨/年。

随着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近年来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大幅提升,截止2020年末中国共有1287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较2019年增加了104座,同比增长8.79%。

加强城市垃圾焚烧和填埋管理减少二次污染

加强城市垃圾焚烧和填埋管理减少二次污染

加强城市垃圾焚烧和填埋管理减少二次污染垃圾是现代化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之一。

然而,垃圾的处理方式对环境影响巨大。

城市垃圾主要通过焚烧和填埋进行处理,但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

为了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必须加强城市垃圾焚烧和填埋管理。

一、加强垃圾焚烧管理垃圾焚烧是一种将垃圾燃烧成灰烬和烟气的处理方式。

然而,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会对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加强垃圾焚烧管理非常重要。

首先,建立健全的焚烧设施和技术标准。

焚烧设施应当配备先进的烟气净化设备,以保证焚烧过程中的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同时,应推广和应用高效的焚烧技术,提高焚烧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其次,加强焚烧过程的监管和监测。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焚烧设施的监管,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并符合环保要求。

同时,要加强对焚烧过程排放物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最后,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

通过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可燃垃圾的数量,从而减少焚烧量。

同时,对可回收物品进行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降低焚烧的需求。

二、加强垃圾填埋管理垃圾填埋是将垃圾掩埋在土地中进行处理的方式。

然而,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渗滤液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资源,对周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减少垃圾填埋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必须加强填埋管理。

首先,选择合适的填埋场址。

填埋场应远离水源地和居民区,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建设。

同时,填埋场应进行防渗处理,避免废水和渗滤液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其次,加强填埋场的监管和管理。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填埋场的监管,确保填埋过程符合环保要求,并对填埋场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

此外,应加强填埋场周边环境的保护,避免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渗滤液对周边环境的侵害。

最后,推广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

在填埋过程中,可以将可回收物品和可转化的有机物进行分离,并进行资源化利用。

通过资源化利用技术,可以减少填埋的数量,降低填埋场的压力,从而减少二次污染的产生。

环境学--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环境学--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存在的问题
1. 生活垃圾填埋场数量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垃圾产量不断增加,但填埋场数量并没有相应增长,导致许多垃圾无法及时处理,对环境造成污染。

2. 填埋场选址困难: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填埋场选址越来越受到限制,很多地方不愿意接受垃圾填埋场,导致填埋场选址困难。

3. 填埋场污染控制不力:部分生活垃圾填埋场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污染控制措施不力,导致垃圾渗滤液、填埋气体等污染物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4. 填埋场退役处置问题:许多填埋场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需要退役,但退役后的填埋场土地再利用存在很多问题,如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等。

二、对策建议
1. 加强生活垃圾填埋场规划:政府部门应加强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规划,确保填埋场数量与垃圾产量相匹配,合理分布填埋场,降低垃圾运输成本。

2. 优化填埋场选址:政府应加强对填埋场选址的指导,充分考虑环保、社会、经济等因素,确保填埋场选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提高填埋场污染控制水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填埋场的监管,确保填埋场污染控制设施的正常运行,对污染严重的填埋场进行整改或关停。

4. 推进填埋场退役处置: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推进填埋场退役后的土地再利用,如修复污染土壤、治理地下水污染等,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创造条件。

5. 发展生活垃圾处理新技术: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生活垃圾处理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广应用先进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提高垃圾处理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垃圾填埋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途径

垃圾填埋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途径

垃圾填埋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途径摘要:垃圾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产物,若不对其进行处理或者处理不当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垃圾处理过程中,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有焚烧法、堆肥法和填埋法等,然而当前填埋法是应用为广泛的垃圾处理方法,所以,这种方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最大,以下就具体影响及治理途径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垃圾填埋;生态环境;治理途径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垃圾的产生量也随之有了较快增长。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处置方式有焚烧、堆肥、填埋等,其最终处理方法是填埋,在我国有90%的城市固体废物是利用填埋法处理的。

这种方法如果处理不当可对周边的环境包括土壤、地下水和植物等造成不可修复的影响,甚至产生大面积的污染。

垃圾填埋场的建设的特殊性要求施工过程中不仅仅是工程监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还要做好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因此对周边环境的治理对于垃圾填埋场运行中减少环境的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环境问题垃圾填埋法具有处理量大、操作工艺简单、费用低廉等优点,从而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

然而,填埋的垃圾在漫长的稳定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填埋气和垃圾渗滤液,填埋气和渗滤液从填埋场内的释放与渗漏后,已导致大气、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加剧温室效应,以及填埋场塌陷等环境问题,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生存的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生活垃圾填埋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这些生态问题。

总体来说,城市生活垃圾填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带来生态环境问题:(一)垃圾填埋气的环境问题生活垃圾集中填埋后,填埋场的大部分有机垃圾可以被微生物厌氧降解为气态产物,即填埋气,它的产量一般与填埋垃圾的组成、含水量和压缩程度以及外部的气候因素等有关。

填埋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其余部分为一些痕量气体,如硫化氢、氢气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等。

填埋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

城市垃圾处理防污染及应对措施

城市垃圾处理防污染及应对措施

城市垃圾处理防污染及应对措施首先,城市应建立综合垃圾处理系统,做到垃圾分类收集。

垃圾分类是垃圾处理的基础,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通过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垃圾分类主要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别。

在城市中,可以设立不同的垃圾桶,方便居民进行分类投放。

其次,城市应建立适当的垃圾处理设施,减少垃圾的填埋量。

传统的垃圾填埋处理方式会导致大量的土地占用和环境污染。

因此,城市应优先发展垃圾焚烧、垃圾发电和垃圾堆肥等环保处理技术。

垃圾焚烧可以将垃圾燃烧成灰烬和烟气,烟气经过净化后可排放到大气中,灰烬可以作为建材利用。

垃圾发电可以将垃圾中的有机物发酵成沼气,用于发电,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垃圾堆肥可以将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生成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

同时,应加强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物监测和治理。

在垃圾焚烧、垃圾发电和垃圾堆肥等垃圾处理设施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

这些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重金属等。

废水中则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

为了减少这些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应采取相应的污染物治理措施。

可以通过废气净化设备和废水处理设备来净化废气和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以达到排放标准。

此外,还应加强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垃圾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管理对于防止污染问题的发生至关重要。

应建立健全的垃圾处理设施管理制度,加强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的安全运行。

此外,还应定期检查设施的排放情况,监测废气和废水的排放水平,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总之,城市垃圾处理防污染及应对措施主要包括垃圾分类、建立适当的垃圾处理设施、加强污染物监测和治理、以及加强设施的维护与管理等。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保护城市环境的整洁和健康。

同时,也需要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广环保生活方式,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和垃圾减量工作。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城市垃圾处理的可持续发展。

垃圾填埋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途径

垃圾填埋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途径

垃圾填埋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途径现代社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垃圾处理问题,其中垃圾填埋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

然而,垃圾填埋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本文将就垃圾填埋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治理途径。

首先,垃圾填埋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危害。

在填埋过程中,垃圾中释放出的有毒化学物质会渗透到土壤中,影响土壤质量,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填埋场周围的水源也容易被污染,对地下水和附近水域的生物造成威胁。

这种污染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还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垃圾填埋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填埋场周围的植被会因为土壤污染和大量垃圾堆积而凋零,导致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而一些野生动物可能会误食或误入填埋场,导致大量动植物的死亡。

这样,生物多样性就会逐渐减少,生态平衡被打破,对整个生态环境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针对垃圾填埋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首先,要加强垃圾分类处理,减少填埋场的物质含量和垃圾填埋的规模。

其次,要建立科学的垃圾填埋场管理制度,加强对填埋场周边区域的监测和治理,预防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同时,我们还可以采取生态修复的方式,通过植被恢复和土壤修复,恢复填埋场周围的生态环境,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此外,政府、企业和公众都要共同参与垃圾处理的过程中,建立起一个合理的循环利用体系,推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再生利用。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有效解决垃圾填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垃圾填埋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来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和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垃圾填埋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的家园。

城市垃圾填埋与环境污染防治

城市垃圾填埋与环境污染防治

城市垃圾填埋与环境污染防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垃圾填埋成为一种普遍且常见的废物处理方式。

然而,垃圾填埋却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城市垃圾填埋与环境污染防治的关系,以及采取的措施。

垃圾填埋是一种废物处理方式,它将垃圾倾倒到地面上,并覆盖一层土壤。

然而,这种方式在处理垃圾时产生了许多问题。

首先,垃圾填埋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和甲烷。

这些气体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其次,填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这些物质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首先,在垃圾填埋前,需要进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和处理,将可回收物、有害物质等分开处理。

这样可以减少填埋过程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并提高可回收物的回收率。

其次,可以采用生物降解技术来处理垃圾。

这种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垃圾降解为无害的物质,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此外,垃圾填埋场应采取防渗漏措施,避免有害物质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

除了以上措施,还可以采取一些创新的措施来减少垃圾填埋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一些城市开始采用垃圾发电技术,将垃圾转化为能源。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解决垃圾处理的能源需求。

此外,一些国家开始倡导“零废弃城市”的概念,鼓励市民减少垃圾产生,提倡可持续消费和生活方式。

然而,垃圾填埋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投资,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环境污染防治的投入,制定更严格的法律和标准来规范垃圾处理行业。

同时,应加强对垃圾填埋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运营符合环保要求。

此外,垃圾处理企业也应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和环保水平。

在个人层面,每个人都应该提高环保意识,减少垃圾产生。

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如购买可回收包装的产品,自觉分类垃圾等。

同时,可以通过参与环保组织、参加志愿者活动等方式来支持环保事业。

加强城市垃圾处理减少垃圾填埋

加强城市垃圾处理减少垃圾填埋

加强城市垃圾处理减少垃圾填埋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城市垃圾的大量产生和处理不当给环境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和困扰。

因此,加强城市垃圾处理,减少垃圾填埋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该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问题分析目前,城市垃圾大多通过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种传统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

垃圾填埋给土地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首先,填埋场占地面积大,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其次,填埋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渗出液对土壤和水质造成了严重污染。

由此可见,城市垃圾填埋已经成为了一项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方案为了加强城市垃圾处理,减少垃圾填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 推广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减少垃圾填埋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将垃圾进行湿、干、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等分类,有助于回收再利用和资源化利用。

政府应加大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力度,为居民提供方便的分类设施,并通过相应的政策激励措施推动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2. 建立资源化利用体系除了推广垃圾分类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资源化利用体系。

废弃物中的可回收资源,如废纸、废塑料和废金属等,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政府应加强对废品回收企业的管理和扶持,鼓励行业间的合作,推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3. 发展焚烧和填埋技术除了推广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外,焚烧和填埋技术也是处理城市垃圾的重要手段。

在控制废气和渗出液排放的前提下,可以将垃圾进行焚烧或填埋。

通过建设现代化的焚烧和填埋设施,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填埋对环境的污染。

4. 提高公众参与度公众的参与对于加强城市垃圾处理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和互动,广泛宣传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同时,鼓励社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积极组织垃圾处理宣传活动和志愿者行动,提高公众对垃圾处理工作的认知和参与度。

三、总结城市垃圾处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我们不能放松警惕。

垃圾填埋场2021年工作计划

垃圾填埋场2021年工作计划

垃圾填埋场2021年工作计划
垃圾填埋场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环节,它承担着将大量
垃圾进行填埋处理的任务。

为了有效管理和运营填埋场,制定合理
的工作计划至关重要。

以下是垃圾填埋场2021年的工作计划:
1. 环境监测,加强对填埋场周边环境的监测,确保填埋场运营
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定期对土壤、地下水、大气等环境进行监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

2. 垃圾分类处理,加强对垃圾的分类处理,提倡居民进行垃圾
分类投放,减少填埋场的负荷。

同时,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回收,降低填埋场的填埋量。

3. 确保填埋质量,严格执行填埋场操作规程,确保填埋质量。

合理安排填埋作业,控制填埋场的填埋高度和坡度,减少填埋场的
占地面积。

4. 推广资源化利用,积极推广填埋场内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例
如沼气发电、有机肥料生产等,实现填埋场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5. 安全生产,加强填埋场安全生产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填埋场的安全运营。

6. 社会宣传与教育,加强对居民的环保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鼓励居民减少垃圾产生,提倡绿色生活方式。

通过以上工作计划的执行,垃圾填埋场能够更好地履行其环保职责,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为城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nhance the initiative and predictability of work safety, take precautions, and comprehens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work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浅谈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
埋处理及污染防治
2021年浅谈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及污
染防治
导语: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文档可用作电子存档或实体印刷,使用时请详细阅读条款。

摘要: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不断递增,垃圾的成分也更趋复杂。

生活垃圾在填埋过程产生的渗滤液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严重威胁,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填埋处理、渗滤液产生及污染控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环境污染;渗滤液;污染控制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的产量不断增加,垃圾的成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许多国家都把垃圾视为环境破坏的祸首。

垃圾,既是人类文明的副产品,又是人类生存的“污染物”,垃圾已成为当今世界一大公害。

根据联合国人口统计资料,20世纪末世界人口有70%~80%聚集到城市,城市化发展,致使人口密集,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垃圾量猛增,许多城市形成了“垃圾围城”的严重污染局面,这既侵占了大量土地,污染土壤、空
气和水体,破坏生态环境,又易滋生蚊蝇传染疾病。

垃圾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大,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因此,城市生活垃圾的消纳处理和综合治理,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城市整体功能正常发挥和城市居民生活及劳动环境的突出因素。

城市生活垃圾的构成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在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其构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有机物增加,可燃物增多,可利用价值增大;这一变化趋势将会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构成为:(1)有机物:厨余、果皮、草木等;(2)无机物:灰土、砖陶等不可回收物和塑料、纸类、金属、织物及玻璃等可回收物;其他:大件垃圾和有毒有害废物。

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
卫生填埋作为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理方法,目前仍然是我国大多数城市解决生活垃圾出路的主要方法。

卫生填进是在铺设有良好防渗性能衬垫的场地上,将生活垃圾铺设成一定厚度的薄层,加以压实,并加土覆盖。

其场地必须具有合适的水文、地质和环境条件,并要进行专门的规划、设计,严格施工和
加强管理。

为严格防止周围环境被污染,必须设有一个淋滤液收集和处理系统,还要提供气体(主要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排除或回收通道,并对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水、气和附近的地下水进行监测,还需能达到抵御50年一遇以上洪水的设计标准。

3、生活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填埋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渗滤液的污染控制。

渗滤液是垃圾在填埋过程中由于垃圾中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水和垃圾中的游离水、降水以及入渗的地下水,通过淋溶作用形成的污水。

就渗滤液的性质而言,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且水质相当复杂。

产生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降雨量、蒸发量、地面流失、地下水渗入、垃圾的特性和地下层结构、表层覆土和下层排水设施设置情况等等,其中降水量和蒸发量是影响渗滤液产量的重要因素。

水质则随垃圾组分、当地气候、水文地质、填埋时间和填埋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显著变化。

4、填埋场运行
填埋作业应分区、分单元进行,不运行作业面应及时覆盖。

不得同时进行多作业面填埋作业或者不分区全场敞开式作业。

中间覆盖应形成一定的坡度。

每天填埋作业结束后,应对作业面进行覆盖;填埋作业应采取雨污分流措施,以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

5、渗滤液的污染控制
5.1填埋场防渗系统
防止填埋场气体和渗滤液对环境的污染是填埋场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对它们的周密考虑需要贯穿于填埋场从设计、施工、运行,直到封场和封场后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之中。

场底防渗系统主要有水平防渗系统和垂直防渗系统两种类型。

垂直防渗是对填埋区地下有不透水层的填埋场而言的,在这种填埋场的填埋区四周建垂直防渗幕墙,幕墙深入至不透水层,使填埋区内的地下水与填埋区外的地下水隔离开,防止场外地下水受到污染。

水平防渗是在填埋场的场底及侧边铺设人工防渗材料或天然防渗材料,防止填埋场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和填埋场气体无控释放,同时也阻止周围地下水进入填埋场内。

5.2最终覆盖系统
当填埋场的填埋容量使用完毕之后,需要对整个填埋场或填埋单元进行终场覆盖。

其作用是减少雨水和其他外来水渗入垃圾堆体内,达到减少垃圾渗滤液的目的;控制填埋场恶臭散发和可燃气体有组织地从填埋场上部释放并收集,达到控制污染和综合利用的目的;抑制病原菌及其传播媒体蚊蝇的繁殖和扩散;防止地表径流被污染,避免垃圾的扩散及其与人和动物的直接接触;防止水土流失;促进垃圾堆
体尽快稳定化;提供一个可以进行景观美化的表面,为植被的生长提供土壤,便于填埋土地的再利用等。

5.3渗滤液的处理
填埋场收集到的渗滤液必须加以妥善处理。

处理基本方法包括渗滤液回灌和独立的处理系统。

国家标准GB16889-2008要求从2011年7月1日起生活垃圾填埋场自行处理渗滤液,不允许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5.3.1渗滤液回灌处理
渗滤液回灌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处理方案。

首先,通过回灌可提高垃圾层的含水率(由20%~25%提高到60%~70%),可增加垃圾的湿度;增强垃圾中微生物的活性;加强产甲烷的速率、垃圾中污染物的溶出及有机物的分解。

其次,通过渗滤液回灌,不仅可降低渗滤液的污染物质量浓度,还可因回灌过程中水分挥发等作用而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对水量水质起稳定化作用,有利于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节省费用。

此外将渗滤液收集并通过回灌使之回到填埋场,不可加速垃圾中有机物的分解,缩短填埋垃圾的稳定化进程(使原需15~20年的稳定过程缩短至2~3年)。

但回灌也存在以下两个问题:①不能完全消除渗滤液。

由于回灌的渗滤液量受填埋场特性的限制,因而仍有大部分
渗滤液须单独处理。

②通过回灌后的渗滤液仍需进行处理方能排放,尤其是由于渗滤液在垃圾层中的循环,导致氨氮不断积累,甚至最终使其浓度远高于其在非循环渗滤液中的浓度。

5.3.2渗滤液独立的处理系统
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可分为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三种。

应该根据渗滤液的进水水质、水量及排放要求综合选取适宜的工艺组合方式。

国家标准HJ564-2010推荐选用“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组合工艺,也可采用“预处理+深度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
(1)预处理工艺
可采用生物法、物理法和化学法,目的主要是去除氨氮或无机杂质,或改善渗滤液的可生化性。

如水解酸化和混凝技术。

(2)生物处理工艺
可采用厌氧生物处理法和好氧生物处理法,处理对象主要是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

如厌氧工艺可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法(UASB)及其变型、改良工艺。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可采用活性污泥法(膜生物反应器法、氧化沟活性污泥法和纯氧曝气法等)或生物膜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法)。

(4)深度处理工艺
可采用纳滤、反渗透、吸附过滤等方法,处理对象主要是渗滤液中的SS、溶解物和胶体等。

深度处理以纳滤和反渗透为主,并根据处理要求合理选择。

(5)污泥和浓缩液处理
在渗滤液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宜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一并处理,当进入垃圾填埋场处理或单独处理时,含水率不宜大于80%。

纳滤和反渗透工艺产生的浓缩液宜单独处理,可采用焚烧、蒸发或其他适宜的处理方式。

(6)二次污染控制
在渗滤液处理过程中主要的恶臭污染源(调节池、厌氧反应设施、曝气设施、污泥脱水设施等)宜采取密闭、局部隔离及负压抽吸等措施,经集中处理后排放达标排放。

生活垃圾填埋应注意的问题
垃圾渗滤液流经的地方应做好防渗处理,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做好垃圾填埋场的底部防渗和封场覆盖。

在运行期内,当衬层上的渗滤液深度大于30cm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疏导措施排除积存在填埋场内的渗滤液,减少对防渗层的压力。

渗滤液必须自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参考文献
[1]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环保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编写,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教材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2]聂永丰主编,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固体废物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3]赵有才,宋玉主编,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技术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4]柴晓利,楼紫阳等,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与实践,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5]钱学德,郭志平等,现代卫生填埋场的设计与施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7]《生活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564-2010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