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传统文化,城市]浅析城市传统文化在滨河步行空间的打造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d37a807a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11.png)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并提升城市的整体文化品位。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并探讨其对城市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一、引言1. 艺术性运用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艺术形式被广泛运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如传统的绘画、雕塑、园林建筑等。
通过在城市中建设具有艺术性的景观元素,能够增添城市的文化氛围和艺术品位。
2. 建筑风格运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形式与风格给人以美的享受。
将传统建筑风格运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能够使城市的建筑更具中国特色,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3. 艺术品的展示通过在城市中设置文化艺术品展示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品和手工艺品,能够让市民和游客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4. 节日活动的举办传统的中国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在城市中举办传统的节日活动,能够让市民和游客更好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乐趣和盛况。
5. 音乐、舞蹈的表演通过在城市中组织传统音乐、舞蹈等演出活动,能够让人们更好地欣赏和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1. 保护传统文化通过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保护传统文化不被遗忘和淡化。
2. 体现中国特色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独特精神标志,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能够体现中国的特色和独特魅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3.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通过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文化品位,使城市更具有人文和艺术氛围。
4. 传递传统文化价值观通过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传递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如尊重自然、和谐共生、人文关怀等,能够引导人们践行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5. 促进旅游发展通过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和体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
如何在城市更新中彰显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何在城市更新中彰显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473518df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6.png)
如何在城市更新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更新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城市更新不仅仅是对老旧建筑和基础设施的翻新改造,更是对城市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何在城市更新中彰显其独特魅力,使其与现代城市发展相融合,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深入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这是城市的灵魂所在。
在城市更新之前,我们需要对城市的历史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和挖掘。
可以通过查阅历史文献、走访当地居民、考察古建筑等方式,了解城市的发展脉络、传统风俗、名人轶事等。
以_____城市为例,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商业历史,曾经是重要的贸易枢纽。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通过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修复,重现了当年繁华的商业景象。
古老的店铺招牌、传统的街道布局,都让人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深厚的商业文化底蕴。
二、保护和修复历史文化遗迹历史文化遗迹是城市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历程。
在城市更新中,对于那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古街区、古遗址等,应当采取保护和修复的措施,使其得以保留和传承。
在保护和修复过程中,要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地保持历史遗迹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同时,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历史遗迹进行科学的监测和维护,确保其长久保存。
例如,对于古老的城墙,可以采用传统的建筑工艺和材料进行修复,使其重新焕发出昔日的光彩。
三、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建筑设计现代建筑是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设计现代建筑时,可以巧妙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使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相呼应。
比如,可以在建筑的外观、造型、色彩等方面借鉴传统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一些城市的新建筑采用了传统的坡屋顶、飞檐、斗拱等元素,同时结合现代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既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又体现了现代建筑的时尚感。
此外,在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和装饰上,也可以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的图案、纹饰、家具等,营造出具有文化氛围的空间。
2024年某滨河公园景观设计实例应用研究
![2024年某滨河公园景观设计实例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247ae8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07.png)
2024年某滨河公园景观设计实例应用研究首先,在滨河公园景观设计的初期,我们注重对环境因素的考虑和分析。
该公园位于城市河流旁,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自然景观。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打造出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公园。
首先,我们根据河流的形态和流向,合理规划公园的布局,确保公园的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河流的曲折变化,创造出丰富的景观空间,使得公园在视觉上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在景观设计中,我们注重植物配置和绿化设计。
滨河公园拥有独特的生态环境,为了保持生态平衡,我们选用了大量本地特色植物进行绿化。
这些植物不仅具有较强的适应力,还能有效地提升公园的生态效益。
同时,我们根据不同的景观节点和功能需求,合理配置植物,形成了丰富的植物景观。
例如,在公园的入口处,我们设置了由高大乔木组成的林荫大道,既增加了公园的绿化率,又营造出一种庄重大气的氛围。
此外,在公园内部,我们还设置了多个特色景观节点,以丰富公园的景观层次。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滨水步道的设计。
这条步道沿着河流蜿蜒前行,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在步道的两侧,我们设置了亲水平台和休闲座椅,供游客休息和观赏河景。
同时,为了增加步道的趣味性,我们还在其中设置了一些景观小品和雕塑,使得游客在漫步的同时,也能欣赏到美妙的景观。
除了自然景观的设计,我们还注重公园的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表达。
滨河公园作为城市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将其融入到公园的景观设计中。
例如,在公园的某个角落,我们设置了一个以当地传统建筑为原型的小品,既展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又增加了公园的景观亮点。
在公园的设施配置上,我们也充分考虑了游客的需求。
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休闲需求,我们设置了多样化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在公园的中央区域,我们建设了一个开阔的草坪,供游客进行野餐、放风筝等活动。
在公园的边缘地带,我们还设置了健身器材和篮球场等运动设施,供游客进行锻炼和娱乐。
传统文化创新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传统文化创新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5a6c25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c.png)
传统文化创新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一、传统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价值与挑战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与现代化浪潮,传统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价值与挑战逐渐显现。
一方面,传统文化承载着城市历史、文化与人文素养,对城市形象与地位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
另一方面,现代化进程可能伴随着固有文化的削弱与失落,挑战着传统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传统文化创新策略与实践1. 培育城市传统文化的自我认同与品牌化城市传统文化与城市形象紧密相关,对城市的品牌化与营销有着重要作用。
城市宣传与推广策略中,应加强对城市传统文化的倡导与传播,为传统文化注入全新的活力和元素,创造出具有城市特色的品牌形象。
例如,桂林山水甲天下、杭州西湖天堂、北京故宫皇城等,都深深扎根于当地的传统文化与历史背景,成为了各自地方的城市名片。
2. 利用传统文化推动城市产品的创新与升级城市产品的供给与市场需要总是不断变化,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城市产品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附加值。
城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可以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与市场价值。
例如,苏州园林、成都美食、扬州文化汇、北京故宫文创产品等,都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元素,创造出新的市场前沿。
3. 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与信息化数字化与信息化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传统文化的创新路径。
城市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与信息化可以缓解城市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防止文化失落。
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应用,可以推动城市文化产品的创新与升级、加强城市文化交流与对外形象推广。
例如,数字化的清华园、故宫数字化展览、成都双流博物馆等,都是数字化与信息化对城市传统文化的巨大贡献。
三、总结传统文化创新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不仅仅是推动城市创新与发展,而是更深层次的城市文化自我认同与文脉传承的问题。
本文介绍了城市传统文化创新策略与实践,倡导城市传统文化的创新化、现代化与市场化,助力城市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传统文化创新路线的实施与执行,可以尽可能地发挥城市传统文化的作用,创造出全新的城市品牌与市场形象。
感受城市的历史与传统底蕴(品味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感受城市的历史与传统底蕴(品味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https://img.taocdn.com/s3/m/ee9b846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5.png)
感受城市的历史与传统底蕴
1.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城市中,这些历史和传统构成了城市的灵魂。
当我们漫步在城市的街道上时,无论是建筑、文化遗产还是人文景观,都会让我们感受到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韵味,这是一种无法言表的情感体验。
2. 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不同的历史文化遗迹向我们展现着城市的过去。
比如,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中,雍和宫、天坛、颐和园等古建筑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瑰丽和辉煌。
在罗马,斗兽场、万神殿等古建筑则让我们感受到古罗马文明的底蕴。
这些历史文化遗迹不仅是城市的象征,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
3. 除了古建筑,城市中的传统文化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
比如,在南京的夫子庙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南京小吃,感受到江南水乡的风情;在成都的宽窄巷子中,可以体验到传统的四川文化和生活方式。
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代表着城市的特色,更是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 城市的历史和传统底蕴也影响着城市的现代文化。
比如,在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中,现代艺术作品和古建筑交相辉映,展示了英国悠久历史和现代文化的碰撞与结合;在上海的外滩则可以感受到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中国现代都市文化的标志之一。
5. 最后,我们应该积极地去感受城市的历史和传统底蕴,探究城市的文化内涵,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便更好地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城市的历史和传统底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了这个方面,城市文化才能更好地发展、繁荣和创新。
传统文化对创建文明城区的作用
![传统文化对创建文明城区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80c543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00.png)
传统文化对创建文明城区的作用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长时间内形成的具有独特特点的文化体系,它承载着传统价值观、道德规范、艺术表达和民俗风情等方面的丰富内容。
在创建文明城区的过程中,传统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传统文化对创建文明城区的作用。
传统文化是文明城区建设的重要基础。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精神根基,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反映了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创建文明城区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为城区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资源,使城区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吸引力。
例如,传统的建筑风格、传统的艺术表达、传统的民俗活动等都可以成为文明城区的独特特色,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提升了城区的文化品位。
传统文化是文明城区建设的精神指引。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它强调尊重、和谐、公正、诚信等美德,对于培养人们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在创建文明城区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可以成为人们行为规范的指南,引导人们遵循道德准则,促进社会秩序的建立和发展。
例如,传统文化中崇尚孝道、尊重师长、关爱他人等价值观念,可以引导人们形成和谐的家庭关系和友善的社会交往,为文明城区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传统文化是文明城区建设的文化熔炉。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标识,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反映了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创新。
在创建文明城区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可以与其他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借鉴,创造出独特的城市文化。
例如,城区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展览展示传统文化艺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等方式,让居民和游客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加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传统文化是文明城区建设的文化传承者。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基因,它承载着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在创建文明城区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可以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例如,城区可以通过建设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设立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开展传统文化项目等方式,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城区的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持。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13cc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1.png)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1. 引言1.1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体现,更是城市独特性和个性化的体现。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是城市景观设计的灵感源泉和精神支柱。
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加城市景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还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为城市营造出独具特色和魅力的环境。
2. 正文2.1 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历史氛围和文化底蕴,还可以丰富城市的空间美学和人文内涵。
传统文化元素包括建筑风格、园林设计、文化符号、民俗习俗等,这些元素都可以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和应用。
传统建筑风格是城市景观设计中常见的元素之一。
古代建筑中的斗拱、雕梁画栋、斗拱、琉璃瓦等传统元素都可以被巧妙地运用到现代城市建筑中,既可以保留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可以与现代建筑风格相融合,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风貌。
传统园林设计也是城市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古代园林中的假山、池塘、廊亭、小桥流水等元素都可以被灵活地运用到城市公园、广场、景区等场所,打造出舒适宜人的环境,让市民和游客能够在其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化符号和民俗习俗也可以成为城市景观设计的亮点。
比如在城市街道、广场等场所设置传统文化的雕塑、壁画、标识等,可以让人们在行走间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在节日庆典等活动中,展示传统的民俗习俗,让市民和游客能够亲身参与,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还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品位和魅力。
通过合理地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打造出具有时代感和传统风格并存的城市景观,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
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不仅可以让城市更具特色,还可以让人们更加热爱和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与城市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城市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1d6d1c4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e6.png)
中国传统文化与城市建设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城市建设不应只是基础设施、房屋建筑和商业中心的设立,更应考虑到城市文化的塑造。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文化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传统文化对于城市规划也有着关键的作用。
传统文化中,尤其是中国古代的风水学说,对城市规划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流传于古代史书和传说中的风水学说,城市的位置、建筑物的位置、楼高、门户、水系、山脉等都会对城市的运势产生影响。
因此,城市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传统文化中的这些细节,以达到更好的发展。
传统文化与城市的建筑设计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可以在城市的建筑设计中得到体现。
中国古代的建筑规范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建筑物也被设计得极其精致。
在城市建设时,借鉴一些传统中式建筑的元素,比如宏伟的牌楼、雕刻的门窗以及水池和假山等,可以让城市更有文化气息。
而且,中式建筑充满着符号和象征,设计师可以通过其中的意义和符号来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
文化节庆与城市文化节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城市举办各种文化节庆,可以让人们更接近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例如,全国性的文化节庆,如春节、中秋节,可以为城市带来更多的人流量和经济收益。
同时,每个城市还可以举办自己的特色文化节庆活动,比如西安的元宵灯节、北京的庙会等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城市的文化气息,还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增长。
传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融合在城市建设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只是为了让城市多一些文化气息吗?事实上,传统文化与城市的融合,可以使城市更加具有社会认同感和文化意识,同时也突出城市独特的文化特色。
城市在吸收新兴文化的同时,也应该保护文化传承,使文化更加生动有力地传播下去。
结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于城市建设的影响越来越大。
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文化节庆和文化融合都是将传统文化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手段。
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浅析
![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6e31d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0.png)
第三,在不影响防洪安全的情况下可适当采取曲 线形驳岸或生态驳岸形式,丰富岸线形态、提升景观品 质。在必须采用高强度硬质驳岸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小 硬质护岸面积,如:采用多层级平台以削弱硬质界面与 生态环境的分裂。
滨河空间景观设计中所涉及的历史遗存,其体量、 尺度和功能等,均有不同特征,在设计上无论是针对材 质的选择,还是色彩的设计,都会影响到滨河形象。只
有提炼景观元素和符号,才能强化场地特性,唤醒场地 记忆,还可塑造新的视觉焦点。如广东中山岐江公园, 保留受日月风霜所侵蚀旧厂房、旧机器,结合新型设计 理论,新的设计元素融入其中,可以展现新的形象。 5.4 对当地宗教信仰、传统习俗的尊重和展示
(责任编辑 王蔓)
- 105 -
景观设计
现代园艺
2021 年第 12 期
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浅析
张娟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601)
摘 要院从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的必要性、近年来研究动态、目前存在的问题、设计原则、设计策略等方 面,分析近年来我国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情况。
关键词院滨河空间;景观;生态;亲水
美国学者约翰·O·西蒙兹提出,水对人具有天生的 吸引力,人们遵循祖先的本能,有着不自觉趋向水边的 表现[1]。自古以来,城市的兴起繁华与河流有千丝万缕 的关系。 1 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的必要性
对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应在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等需求的同时, 展示场地历史文化独特性,体现城市文化特色,唤起人 们的场地记忆,同时为人们提供抒发情感的空间。一份 优秀的滨河空间景观设计,将会助力城市区域经济发 展,为打造宜居滨水城市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民俗文化在城镇滨水景观中的应用——以安康恒口镇民俗文化区设计为例
![民俗文化在城镇滨水景观中的应用——以安康恒口镇民俗文化区设计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7cbea473b3567ec102d8a99.png)
中国有丰富多彩 的传统民俗文化, 它们根植于 民间土壤,
wa t e r f r o n t l a n d s c a pe p l a n n i ng . No w,Ch i n a ’ s wa t e r f r o n t t o wn j n o r d e r t o c a t c h u p wi t h t h e p a c e o f t h e
的继承 , 失去了原有的人文景观 与民俗特 色。 本文以安康恒 | 】 镇 民俗文化区设 计为例, 探I . }
城镇滨水景观设计中民俗文化的科学运用 , 对民俗文化在滨水景观 的应用与发展具行
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 民俗文化; 滨水景观 ; 城镇滨水区; 设计
Ab s t r a c t : F r o m t h e hi s t o r i c a l a n d c u l t u r a l p r o g r e s s p o i n t o f vi e w. t h e b e g i n n i n g o f h u ma n c u l t u r e i s t h e wa t e r f r o n t . i t s l o n g h i s t o r y a n d f o l k c u l t ur e a nd r e g i o n a l c b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s h o ul d b e t h e ba s i c c o nc e p t o f
民俗文化在城镇滨水景观中的应用
— —
以安康恒 口镇民俗文化区设计为例
李彬
Di s c u s s i o n o n t h e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F o l k Cu l t u r e i n Ur b a n Wa t e r f r o n t L a n d s c a p e
基于地域文化的滨水景观设计探究
![基于地域文化的滨水景观设计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5155cd7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b.png)
基于地域文化的滨水景观设计探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滨水区域作为城市中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如何设计出符合地域文化特色的滨水景观,成为了设计师们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地域文化是指某一特定地区特有的、代表性的民族、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
而在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既可以突显当地文化特色,又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本文将探讨基于地域文化的滨水景观设计,旨在启发设计师对于滨水地区的创新和发展。
一、地域文化的意义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所固有的文化传统和特色。
它不仅代表着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还反映了历史、风俗、信仰等方方面面。
而这些地域文化的元素可以通过景观设计的方式融入到城市的滨水区域,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更深层次地感受和了解当地的文化底蕴。
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离不开景观设计的参与。
滨水区域不再仅仅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成为了文化传承和交流的载体。
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段,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以现代的方式呈现,让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也能够感受到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
1. 尊重当地文化特色在滨水景观设计中,要尊重当地文化特色,力求将具有代表性和传统意义的文化元素融入到设计中。
如通过当地传统建筑、风俗习惯和民间故事等,来打造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特色的滨水景观。
这不仅能够彰显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能够加深人们对当地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2. 创新融合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融合。
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感和地域特色的新型景观。
通过这种创新融合,不仅可以引领当地文化走向现代,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们参与从而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案例分析1. 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而苏州的滨水景观设计大多以园林的方式展现。
在设计中,将传统的园林元素与现代景观设计手法相结合,如借景、假山、水榭等,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滨水景观。
基于历史文化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
![基于历史文化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7fe2d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a.png)
基于历史文化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是城市的文化遗产,也是城市的人文景观。
在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中,要将历史文化融入以展现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本文将探讨
基于历史文化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历史文化融入滨水区景观设计
的方法。
我们来谈谈为什么在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中需要融入历史文化。
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
市的灵魂和精神,它代表着城市的传统和风貌,是城市的独特标志。
将历史文化融入城市
滨水区景观设计中,不仅能够展现城市的特色和魅力,还能够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和居民前来参观和居住。
通过展现历史文化,还能够增强市民的历史文化自
豪感,促进城市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如何将历史文化融入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呢?要充分调研和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包
括城市的历史沿革、历史建筑和历史事件等,以此为基础进行景观设计。
要在景观设计中
融入历史文化元素,可以通过建筑风格、雕塑、文化符号等方式将历史文化元素体现出来。
可以通过文化表演、文化展览等方式,让游客和居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城市的历史文化魅力。
要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保护城市的历史建筑和历史遗迹,让这些文化遗产成
为城市滨水区景观的一部分。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还要注意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元素进行结合,创造出既有历史韵味
又具有现代气息的景观设计作品。
通过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元素,可以打造出更加有活力
和创新的城市滨水区景观,吸引更多游客和居民前来参观和居住。
也能够让人们更加直观
地感受到城市的历史文化魅力。
传统文化对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影响与启示
![传统文化对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影响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60feabf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4.png)
传统文化对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影响与启示城市规划与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的瑰宝,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与启示。
本文将着重探讨传统文化对城市规划与建设方面的影响,并从中寻找对当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一、传统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1. 城市空间布局的延续与传承传统文化在城市规划中,可以为城市空间布局提供延续和传承的思路。
传统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借鉴传统文化的思想,合理规划城市的道路、公园、绿化带等,使之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和谐、宜人的生活空间。
2. 建筑风格与文化特色的融合传统文化对城市建筑风格的影响是深远的。
传统文化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追求美的完美呈现。
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借鉴传统文化的建筑风格与文化特色,使建筑更具独特性和辨识度,展示出浓厚的地方文化氛围,丰富城市的人文内涵。
3. 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的传承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这些规范可以对城市规划和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传统文化强调尊重老人,注重家庭价值观念,倡导社会和谐。
在城市规划中,可以通过规划老年公寓、建设社区活动中心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亲情等价值观念,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传统文化对城市建设的启示1. 人文关怀传统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尊重,这对于城市建设提供了启示。
在城市建设中,应重视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注重营造人性化的城市环境,让每个城市居民都能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
2. 生态环境保护传统文化中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这对于城市建设提供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
城市建设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倡导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营造清新宜人的城市生活环境。
3. 文化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对于城市建设的启示还包括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城市建设中,应注重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同时也要鼓励创新和多元文化的交流,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和提升。
城市滨河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滨河景观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d56934e7fd5360cbb1adb33.png)
从观赏角度不同出发,城市河流的景观,可以分为三类: 1、纵观景
沿河流方向纵向眺望所观 察的景象,纵观景使人感 到河面纵深度,有无限延 续发展的幻想。河道驳岸、 桥及河边树木都给人留下 印象深刻。纵观景最佳观 赏宜位于桥上,桥自身同 时也是纵观方向的节点, 收缩视线划分景域。河边 高大建筑往往十分醒目, 成为突出的主景,纵向上 应该有意识的使高大建筑 之间,彼此错开,进退井 然有序。
美丽的滨河植物景观
二、 人工景观要素
园林人工景观包括:驳岸设计,滨河建筑,河边植物配置, 沿河游园公园,小品,水工构造物等。人工景观设施升华 了自然河流的魅力,反映了深刻文化底蕴的工艺品。滨河 人工景观,不光满足观赏要求,还应当具备符合大众心理 爱好的亲水功能。
三、人文景观要素
通过带有浓厚地方气息和文化 风格的园林建筑、小品、雕塑、 植被等物体体现,也可以直接 是民间习俗和节庆活动。比如, 赛龙舟、放河灯等等,具有较 强烈的地方个性色彩。
桥划分了河流轴向空间,那么它必须是河流纵观景的结点。 那么桥的造型、与两岸环境呼应就十分重要。景观价值高的 桥之间彼此呼应,形成桥的景观序列。
对于跨度小的桥,特别注意桥身细部与周围建筑形式协调; 跨度大的桥,应保持较少遮拦,使视觉高度通敞。
桥的类型丰富,梁架式、拱桥式、斜拉式等等,变化多端。 滨河桥梁建造工艺反映地区独特人文景观。
旧城保护区 查尔斯桥旧城保护区
小城 伏
尔
塔
老城
瓦
河
第三节 巧用城市滨河景观自然要素
展现水的意境美 对比 借声 借色 烘托地势 融合天色 强调倒影 合设计探讨
一、 城市滨河驳岸规划设计
1、一般人工驳岸类型 驳岸类型
地域文化传承视角下的滨水空间城市设计探讨
![地域文化传承视角下的滨水空间城市设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102fb9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1.png)
932024.04 / Urban-Rural Spatial Renewal and Optimization 城乡空间更新与优化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城市建筑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
然而,城市的快速发展并没有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升华,在拥挤的城市中,让人更多的是感到压抑,究其原因就是城市地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流失,城市失去特色,居民的归属感缺失。
基于此,本文对城市特定空间的城市设计进行探讨,试图探索出一条延续和发展城市地域文化的道路,以丰富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
1 滨水空间城市设计与地域文化传承关于城市滨水空间,国内已有较多的研究,王建国等[1]认为,城市滨水空间是指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是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按照毗邻水体性质,可将城市滨水空间分为河滨、江滨、湖滨和海滨。
城市设计作为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应建立在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景观、环境艺术设计学的基础上,重点在于对城市特质空间的研究,并不是将城市中的所有空间都上升到城市设计的领域。
相反,它应该是城市自然、形象、历史和文化位置突出的区域空间或地段;城市设计的总体目标和本质特征应侧重于城市历史、文化、艺术和审美的区位空间审视下的时空表达,以此来构建城市的形象特色 [2]。
滨水空间作为城市的特质空间,在整个城市发展脉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城市文脉的起源地,也是体现城市特色风貌的重要地区[3]。
在规划中,可以运用城市设计的思想方法,构建城市形象特色。
摘要 滨水空间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滨水空间城市设计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特色的核心环节。
文章从地域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当前滨水空间城市设计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安徽太湖县晋湖片区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实践中理论及实践方法的探讨,建构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滨水空间城市设计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认为地域文化是城市滨水空间的灵魂,对于城市滨水空间建构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建构的过程中,运用城市设计的思想方法,使地域文化在整体空间形态上外显,以此来塑造城市特色。
滨水景观——地域文化在滨水景观中的运用
![滨水景观——地域文化在滨水景观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9103c66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18.png)
地域文化在滨水景观中的运用摘要滨水景观区是城市开放空间中最具有活力的区域之一,其设计结合了自然景观和人工设计的特点而形成。
该文主要概述滨水景观和地域文化的内涵,着重分析滨水景观与地域文化的联系和地域文化在滨水景观中的作用,以东北地区鲅鱼圈的山海广场为例来阐述地域文化如何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
关键词地域文化;滨水景观;城市规划随着现代城市景观规划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对于城市景观的追求也随之提高。
居民在满足生活消费的同时,对精神上的享受消费越来越重视,滨水景观作为人为与自然景观兼备的特有的设计方案也成了当代的一个设计热点。
作为城市景观设计载体的地域文化在滨水景观中的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滨水景观中承载的一系列元素均是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融合地域文化的滨水景观设计理念既能提升城市魅力形象,为城市加分,又可以加强城市居民的归属感。
1 滨水景观与地域文化1.1 滨水景观的概念滨水景观一般情况下是指城市沿湖海、江河等水域的而建设的一些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有一定使用功能的景观设计。
滨水景观设计所涉及的陆域和水域,以及一些交接地带和湿地等场地类型相辅相成,由自然景物、人工元素形成的以水域为主充分考虑建筑、绿化、水面、道路等因素形成各种空间序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景观类型[1]。
1.2 地域文化的概念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城市区域的环境中独具特色,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仍然还有一定影响力的传统文化,是特定区域风俗习惯、生态文明的表现,也是各个地域地理环境、气候特征的差异。
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自然概况和人文习俗,形成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融合的综合体。
1.3 滨水景观现如今的社会需求与发展从古至今,人的生存都与水密不可分,无数城市都是在水滨地区发展起来。
早期的城市中,水是用来作为古代城区的防护工具,例如护城河,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周边成了人口集中且繁华的区域。
城市滨水景观的建设有利于改善现如今的城市环境质量,可以彰显承载着的地域文化。
滨河沿河业态案例
![滨河沿河业态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16f784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ec.png)
滨河沿河业态案例
滨河沿河业态案例:
1. 餐饮业:沿河岸边开设各式各样的餐厅和小吃摊,提供美食和饮品服务,吸引游客和当地居民品尝当地特色美食。
2. 娱乐场所:设置河滨公园、游乐场、儿童乐园等娱乐设施,提供休闲娱乐项目和活动,让人们在河边度过愉快的时光。
3. 健身休闲:河滨设立跑步道、健身器材等设施,鼓励人们参与户外运动和健身活动,提供一个宜人的环境。
4. 文化展示:在河边建设文化广场、艺术展览馆等文化设施,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5. 水上活动:提供划船、垂钓、水上运动等水上娱乐项目,吸引水上运动爱好者和游客前来体验。
6. 特色市集:在河滨地区设置特色市集,展示当地的特产和手工艺品,吸引游客购买纪念品和礼品。
7. 环境保护:河滨地区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加强河水治理和河岸绿化工作,改善河滨环境质量。
8. 观光旅游:沿河岸修建观景台和观光步道,提供观赏河景的机会,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9. 水上交通:在河道设置渡船和游船等水上交通工具,方便人们跨越河道和游览周边景点。
10. 河滨夜市:在河边举办夜市活动,摆放各类小吃摊位和商贩,提供夜间消费和娱乐场所。
在滨河沿河地区开发和建设多种业态,可以提升当地的旅游吸引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可以改善沿河地区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
通过多元化的业态,滨河沿河地区可以成为一个集娱乐、休闲、文化、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生活和旅游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9d6a38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63.png)
中国传统文化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摘要: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受到社会不断发展的影响,让公众意识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作用,由此使得传统文化的运用范围开始变得十分广泛。
对于居住区规划设计领域来说,也需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以便体现出规划与设计的中国特色,为其增添魅力,形成独有的设计风格,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延续。
本文通过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带给居住区规划设计方面的影响,并且提出了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策略,进而带给相关居住区规划设计工作者有效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居住区规划设计;应用引言:对于我国而言,拥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当中,形成了很多传统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发展文明。
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很多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被人遗忘,所以,如何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谓非常关键。
从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角度来说,为了实现创新,凸显出建筑物的特色与风格,可以将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其中,促使建筑物能够与大自然紧密融合到一起,形成一定的协同效应,进而设计出更多特征鲜明的建筑物。
1.中国传统文化带给居住区规划设计方面的影响说明在规划设计领域中,居住区规划设计工作可谓非常关键。
不过,一些城市的建设速度非常快,导致建设过程当中,很多建筑物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不具有自身的特色,难以形成相应的建筑风格。
在此过程当中,很多地区没有融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影响当地文化的传承。
当规划设计人员不同的时候,其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时候,考虑的相关影响因素同样存在差别。
但是,日照、文化以及环境等是居住区规划的主要影响因素。
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工作有一定的影响。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非常深厚,在这当中,建筑物的审美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一些传统文化当中,包含了鲜明的人文思想[1]。
受到古代儒家思想的巨大影响,让居住区规划设计工作中,很多设计人员尝试融入一种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体现出大自然的特征,有助于缓解当下城市人群巨大的生活压力,使其身心都能够放轻松,因而此种设计理念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论城市滨河公园设计探索的研究论文
![论城市滨河公园设计探索的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c8f512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7.png)
论城市滨河公园设计探索的研究论文论城市滨河公园设计探索的研究论文1 方案与背景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郑州市从地理位置来看,地处华北平原南部,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地区。
在悠久的历史发展长河中,郑州成为全球铁路、航空等枢纽城市。
从文化角度来看,郑州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五帝活动多聚集于此;从地域特征来看,郑州金水河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金水河管理不够妥当与完善,成为一条臭名昭著的河流。
1996年,郑州市重视疏通金水河,斥资1.5亿元人民币,历史一年,对河底加以疏通与改良,分段种植绿色植被,打造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金水河滨河公园,造福百姓,郑州人从此拥有了碧波清流。
2 滨河公园的类型2.1 滨河湿地公园滨河湿地公园:充分运用湿地良好生态环境,并且以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作为基础,以湿地科普宣教、功能利用、弘扬文化等作为主题,打造滨河湿地公园。
此外,注重细节规划,配备旅游设施,为旅游者提供休闲、惬意的集观光与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型公园模式。
湿地公园具有多种功用,它不仅包括保护湿地、科普教育、研究湿地等内容,同样也将休闲、娱乐等项目融入其中。
从公园性质来看,湿地公园属于社会公益性生态公园。
在规划过程中,以自然复兴、恢复领土作为前提与宗旨,接纳多种类型的动植物,构建全新的群落生态环境,同时以人为本,为游客提供充满生机、丰富多姿的游览场地。
滨河湿地公园一个著名的范例就是: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
这一湿地公园位于欧洲展馆和黄浦江之间,公园呈长条形状。
在公园建造之前,这一地域污染严重,垃圾横陈,毫无生机,土壤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公园建成后,很多野生生物来到公园,这里成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都市田园,成为野生生物的天堂。
2.2 主题滨河公园主题河滨公园的建造宗旨是为了满足游客的休闲旅游需要,在建造过程中,将创新思想融入公园建设过程中,为游客提供惬意的现代旅游场所。
作为专业从事主题类型的河滨公园设计、规划与策划的设计者,根据资料收集规划设计滨河公园可遵循以下要素:准确的主题公园设计的选择、恰当的主题选择、独特的主题滨河公园创意与公园文化内涵、灵活的营销策略、深度的公园产品开发,只有这样主题滨河公园设计才能独具一格。
古镇滨河景观提升工程方案
![古镇滨河景观提升工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91aa7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c.png)
古镇滨河景观提升工程方案一、前言古镇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
古镇的滨河景观是古镇的一大特色,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景点。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古镇滨河景观面临着各种问题,比如河水污染、河道不清、岸边环境脏乱等,给游客和居民的游览和居住带来不便和困扰。
因此,有必要对古镇的滨河景观进行提升工程,以改善古镇的生态环境,提升古镇的整体形象。
二、滨河景观提升工程目标1.改善河水质量,恢复原生态环境。
2.美化河岸景观,提升游客体验。
3.加强河域管理,保护古镇滨河文化。
三、滨河景观提升工程方案1. 水质改善工程目标:改善河水质量,恢复原生态环境。
方案:(1)加大污水处理力度,提升排放水质标准。
(2)加大治理力度,清理河道淤泥和垃圾,以恢复河道通畅和干净。
(3)建设水生态园,增加水生欢乐大道、文化水岸等水上景观,提升水域景观品质。
(4)开展水岸绿化工程,增加岸边绿化带,打造生态河岸。
2. 河岸景观美化工程目标:美化河岸景观,提升游客体验。
方案:(1)采取生态、自然的手法进行景观设计,打造具有民俗风情的景观。
(2)增加文化景观元素,修缮古建筑、建造仿古建筑,增加古色古香的文化氛围。
(3)增加休闲娱乐设施,设置游乐设施、文化展示区等,提升游客活动体验度。
(4)设置观光平台、观景点,增加观光、拍照的便利度。
3. 河域管理加强工程目标:加强河域管理,保护古镇滨河文化。
方案:(1)制定河域管理规划,建立健全河域管理制度。
(2)加强河域巡逻,保护河岸安全,防止盗采、侵占现象。
(3)加强景观保护,设立保护区域,加强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
(4)增加文化传承元素,举办各类传统文化活动,促进古镇文化传承。
四、实施方案1. 技术支持(1)组织相关专家对古镇滨河景观进行现状调研,制定可行的提升方案。
(2)选取有经验的设计施工团队,进行滨河景观提升工程的设计规划。
2. 资金投入(1)通过政府购买服务、PPP模式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城市传统文化在滨河步行空间的打造
序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崛起,中国城市的传统文化已经于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相结合,城市景观的规划设计也逐渐的克隆性的发展。
没有了个性,没有了特色。
更让人担忧的是,城市的传统文化将在历史的发展中渐渐被遗弃了,这种可以说是城市魂魄的传统文化有慢慢退化,在当今的社会的设计文化高速发展的情况下,重中之中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样的去发展、保护和创新城市的滨水景观的设计。
通过对城市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挥和提炼它的精髓来建设和创造城市的滨水景观。
将城市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中的滨河景观设计的精髓互相合理结合,就能独立的体现出中国城市的传统文化的精神与世界滨水景观设计的完美结合。
什么是文化
准确地说,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习俗、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的一个总的概括和定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分为三点:1.文化是祖祖辈辈通过各种方式时代传承下来的。
2.文化是具有我们中国多种民族特色的。
3.文化具有历史悠久的特点。
城市文化
文化体现的是城市的记忆。
城市的每一个地点每一个角落,都是属于城市的记忆的一部分。
这些还是城市文化价值的体现。
文化也体现了城市的精神。
一座城市中人们的价值理念、行为和社会意识也是城市的城市精神的总和。
城市所具有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城市在发展中积累下来的,是凝结了城市文化和历史,风情与风貌的。
城市是城市文化的本体,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城市文化在设计中的缺失
城市精神就是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通过对历史古迹的恢复和城市代表性文化的再现来表达城市传统文化的内涵。
伴随着中国各个方面的的发展,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更多的与西方文化相结合。
着眼于现代城市很多设计的标志被复制,城市没有了个性。
让人担忧的是城市传统的地域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慢慢被摒弃。
在全球一体化的形式下,怎样保护和发展具有地域文化,张显城市个性的设计尤为重要。
城市传统文化与滨河景观相结合重要性
从古至今水是人类生活的起源。
因此可以看出滨水景观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是相当重要的。
滨水区简单地说就是城市与水域相互依偎的区域。
城市滨水区很特别,它能直接展示出城市传统文化的特色和城市的独有形象。
首先它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的部分,其次也是展示城市独有形象的好地方,最后也是接待外来人士的旅游胜地。
因此城市的滨水景观,是城市的容颜也是塑造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景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突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内涵而且能够突出地方名胜古迹景观。
挖掘城市的传统文化,用园林景观表现的手段加以融合,不仅保持了现代滨水景观设计生态平衡的最高原则,也更好的体现了城市滨水景区的历史与城市的传统精神。
对体现和解释滨水景观的活力,增强滨水绿地的生态特色、文化性、欣赏性等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方案旨在依托了黄河在兰州市的一段滨河景观,探讨城市传统文化与滨河景观的结合。
案例
区位分析
本方案是位于甘肃省黄河兰州段从中山桥到小西湖桥北滨河的步行空间的设计。
兰州市是甘肃省的省会,市区南北走向,两面环山,黄河东西流向穿城而过,兰州市是万里黄河唯一传承而过的城市。
黄河为中国的第二大河,世界大河之一。
全长5464公里,居世界第五,亚洲第四,流域面积逾75万平方公里。
甘肃是丝绸之路上的一站。
在此次设计的方案中就运用了丝绸之路的形式来表达城市的传统文化。
兰州市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地。
古丝绸之路也在这里留下了很多具有西域特色的古迹和独特且灿烂的历史文化。
在甘肃的众多地域文化中方案主要提取了有着我国著名四大石窟之一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的形象。
敦煌壁画的形象曾被唐朝人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敦煌壁画的象征也成为了甘肃的代表。
设计理念
总体以宜栖宜生宜游宜思为中心的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和地区文化精神滨河景观设计设计原则:尊重历史,传统与现代共存。
兰州的气候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四季分明,冬冷夏热。
与当地的气候相结合,打造一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具有西北特色的景观。
设计中运用了黄河文化,当地著名的敦煌文化及历史。
整体的形式是提取了敦煌莫高窟壁画壁画中飞天的动态形式,整体以流线型呈现,一侧体现飞天的这种动态二则与黄河绵延的趋势相辉映三则曲线与中国古代思想精神相似。
处处为一景,景景相结合的框架。
从中山桥开始一直到小西湖桥共有五个中心核与一条绿化轴想穿插。
每个景观核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以围绕城市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