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季氏将伐颛臾》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及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及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班级:姓名:学号: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颛臾..(.)社稷.()虎兕.()柙.()椟.()干戈.()固而近于费.()二、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2.固.而近于费()3.不患.寡而患不均()4.盖.均无贫()5.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三、词类活用既来之,则安之()()四、一词多义于(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⑵虎兕出于柙()(3)龟玉毁于椟中()危(1)危而不扶()(2)正襟危坐()(3)危乎高哉()(4)危言危行()相(注意读音的不同)(1)则将焉用彼相矣( ) ⑵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过(1)无乃尔是过与( ) ⑵且尔言过矣( )(3)谁之过与( ) ⑷过犹不及()(《论语•先进》)⑸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6)过故人庄()夫(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2)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住()(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是(1)是社稷之臣也( ) ⑵无乃尔是过与( )(3)唯利是图()五、特殊句式⑴何以伐为()⑵.无乃尔是过与()⑶是社稷之臣也()⑷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⑸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六、固定句式⑴无乃..伐为.?()..尔是过与.?()⑵何以一、基础知识检测1.找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项()①无乃尔是.过与②是.社稷之臣也③是.谁之过与④夫如是.,远人不服2.找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项()①危而.不扶,颠而不持②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资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④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3.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①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主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③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④君子疾夫舍早曰“欲之”而必为.之辞4.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③虎兕出于.柙④龟玉毁于.椟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5.“无乃尔是过与”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①无乃/尔是/过与②无乃/尔是过/与③无/乃尔/是过/与④无乃/尔/是/过与二、课文阅读训练“冉有曰:‘今夫颛臾,……后世必为子孙忧。

(完整版)《季氏将伐颛臾》练习及答案

(完整版)《季氏将伐颛臾》练习及答案

) 4.盖均无贫(

5.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
)(

三、词类活用
既来之,则安之(
)(

四、一词多义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
) ⑵ 虎兕出于柙


(3)龟玉毁于椟中(


(1)危而不扶(
) (2) 正襟危坐(

(3)危乎高哉(
) (4) 危言危行(

相(注意读音的不同)
(1)则将焉用彼相矣 (
共 25 页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③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④君子疾夫舍早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4.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
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③虎兕出于柙
④龟玉毁于椟
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5.“无乃尔是过与”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
①无乃/尔是/过与②无乃/尔是过/与
③无/乃尔/是过/与④无乃/尔/是/过与
共 23 页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C.第 3 段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形式整齐,音调和谐,气势贯通,层次性极强,给人以深刻的 印象。 D.本文通过对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使人物的形貌和个性心理如在眼前。例如,孔子 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当仁不让,直面邪恶,充分地显示了出来。
D.文中“望”是“看”的意思。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①为带点的字注音
①省
②传
②解释下列字的词义。
A.谋:
C.交:
B.忠: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及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及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班级:姓名:学号: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颛臾..(.)社稷.()虎兕.()柙.()椟.()干戈.()固而近于费.()二、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2.固.而近于费()3.不患.寡而患不均()4.盖.均无贫()5.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三、词类活用既来之,则安之()()四、一词多义于(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⑵虎兕出于柙()(3)龟玉毁于椟中()危(1)危而不扶()(2)正襟危坐()(3)危乎高哉()(4)危言危行()相(注意读音的不同)|(1)则将焉用彼相矣( ) ⑵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过(1)无乃尔是过与( ) ⑵且尔言过矣( )(3)谁之过与( ) ⑷过犹不及()(《论语•先进》)⑸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6)过故人庄()夫(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2)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住()(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是!(1)是社稷之臣也( ) ⑵无乃尔是过与( )(3)唯利是图()五、特殊句式⑴何以伐为()⑵.无乃尔是过与()⑶是社稷之臣也()⑷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⑸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六、固定句式⑴无乃..伐为.()..尔是过与.()⑵何以一、基础知识检测1.找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项()?①无乃尔是.过与②是.社稷之臣也③是.谁之过与④夫如是.,远人不服2.找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项()①危而.不扶,颠而不持②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资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④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3.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①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主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③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④君子疾夫舍早曰“欲之”而必为.之辞4.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③虎兕出于.柙④龟玉毁于.椟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5.“无乃尔是过与”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①无乃/尔是/过与②无乃/尔是过/与③无/乃尔/是过/与④无乃/尔/是/过与二、课文阅读训练“冉有曰:‘今夫颛臾,……后世必为子孙忧。

《季氏将伐颛臾》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季氏将伐颛臾》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季氏①将伐颛臾②。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③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④,且在邦域⑤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⑥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⑦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选自《季氏将伐颛臾》)【注】①季氏,季康子,名肥,鲁国执政大夫。

②颛臾,附属于鲁的小国。

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

③冉有,名求,字子有。

孔子弟子,季康子的家臣。

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

孔子弟子,季康子的家臣。

孔子(前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后学编辑整理孔子言行以及孔门弟子互相谈话的记录。

④先王以为东蒙主,周先王让颛臾担任东蒙山的主祭人。

⑤邦域,这里指鲁国境内。

邦,诸侯封地。

⑥夫子,指季康子。

⑦费,季氏的封地。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今A夫B颛臾C固D而近E于费F今不取G后世H必为子孙忧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和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社稷”在古代指土地神和谷神,也指国家。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中的“社稷”是指后者。

B.从文言特殊句式上来看,“何以伐为?”和《侍坐》中的“不吾知也!”是相同的,都是宾语前置。

季氏将伐颛臾同步练习(含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同步练习(含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同步练习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检测1.找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项()A无乃尔是.过与B是.社稷之臣也C是.谁之过与D夫如是.,远人不服2.找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项()A危而.不扶,颠而不持B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资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D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3.辨析下列加点“为”的不同意思,写在横线上A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主B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C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D君子疾夫舍早曰“欲之”而必为.之辞4.写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③虎兕出于.柙④龟玉毁于.椟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5.“无乃尔是过与”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A无乃/尔是/过与B无乃/尔是过/与C无/乃尔/是过/与D无乃/尔/是/过与二、课文阅读训练“冉有曰:‘今夫颛臾,……后世必为子孙忧。

’……而在萧墙之内也”。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项是()A“今夫颛臾”、“君子疾夫舍曰”、“夫如是”、“相夫子”四个“夫”读音、词义都相同。

B“后世必为子孙忧”与“吾恐季孙之忧”的两个“忧”,词性相同,而词义不同。

C“不患寡而患不均”中的“不”,“盖均无贫”中的“无”都是否定的副词。

D“安无倾”与“则安之”两个“安”用法相同。

2.“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A而/谋动/干戈/于邦内B而谋/动干戈/于/邦内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3.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项()A既来之.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C则安之.D吾恐季孙之.忧4.请从这段文字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

①②③5.对“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一句有四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A远方的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B偏远地方的人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C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

D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

6.孔子批评冉有,说了哪几点道理,作出简要回答。

高二语文季氏将伐颛臾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二语文季氏将伐颛臾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无乃尔是过.与过:过错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舍:舍弃,回避C.则将焉用彼相.矣相:辅助D.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倾:倾诉解析:选B。

A.过:责备。

C.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D.倾:倾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不能者.止B.且在邦域之.中矣既来之,则安之.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D.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解析:选D。

都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A项,助词,表示停顿/代词,……的人;B项,结构助词,的/代词,他们,代远人;C项,连词,表示假设,那么/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就。

3.以下五句话中,全都体现孔子治国安邦原则的一组是()①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②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③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④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⑤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解析:选B。

(完整word版)《季氏将伐颛臾》练习及答案

(完整word版)《季氏将伐颛臾》练习及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班级:姓名:学号: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颛臾..(.)社稷.()虎兕.()柙.()椟.( ) 干戈.()固而近于费.()二、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 2.固.而近于费()3.不患.寡而患不均()4.盖.均无贫()5。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 )()三、词类活用既来之,则安之()( )四、一词多义于(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 ⑵虎兕出于柙()(3)龟玉毁于椟中()危(1)危而不扶( )(2)正襟危坐( )(3)危乎高哉( )(4)危言危行()相(注意读音的不同)(1)则将焉用彼相矣 ( ) ⑵今由与求也,相夫子()(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过(1)无乃尔是过与 ( ) ⑵且尔言过矣 ( )(3)谁之过与 ( )⑷过犹不及()(《论语•先进》)⑸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6)过故人庄( )夫(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2)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住()(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是(1)是社稷之臣也()⑵无乃尔是过与()(3)唯利是图( )五、特殊句式⑴何以伐为( ) ⑵.无乃尔是过与( )⑶是社稷之臣也( )⑷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⑸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六、固定句式⑴无乃..伐为.?( )..尔是过与.?()⑵何以一、基础知识检测1.找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项()①无乃尔是.过与②是.社稷之臣也③是.谁之过与④夫如是.,远人不服2.找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项()①危而.不扶,颠而不持②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资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④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3.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①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主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③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④君子疾夫舍早曰“欲之”而必为.之辞4。

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③虎兕出于.柙④龟玉毁于.椟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5。

季氏将伐颛臾(答案版)

季氏将伐颛臾(答案版)

《季氏将伐颛臾》阅读测试一、古今异义(填写古义)①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古义:可译为“把…作为”;今义:认为)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古义:用兵;今义:泛指有事情。

)③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古义:没有能力;今义:办不到。

)④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国:古义:诸侯的封地;今义:国家;家:古义:士大夫的封地;今义:家庭)二、词类活用(指出活用词,并解释用法和意义)①无乃尔是过与。

(过:名词作动词,责备 )②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来:使动用法,使┅┅归附)③既来之,则安之。

(安,使动用法,使┅┅安定)三、一词多义1.相① 则将焉用彼相矣(名词,搀扶盲人走路的人)②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古代主持礼仪的官)③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名词,宰相,丞相,相国)④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动词,帮助,辅助)⑤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动词,辅佐)⑥ 伯乐学相马(动词,观察,审察)⑦ 儿已薄禄相(名词,容貌,相貌)⑧ 杂然相许(代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⑨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相与:一起。

)⑩ 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相得:相投合。

)⑪便利在此月,六合正相应(相应:合适。

)2.过①无乃尔是过与(动词,责备)②且尔言过矣(形容词,错的)③是谁之过与(名词,过错)④雷霆乍惊,宫车过也(动词,经过,通过)⑤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动词,超过)⑥以其境过清(副词,过分,过于)⑦过故人庄(动词,访问(地名),拜访(人名))3.是①无乃尔是过与?(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②是//社稷之臣也。

(代词,这,这样,这些)③觉今是而昨非(形容词,正确,认为正确)④自信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下住(动词,表示肯定判断)⑤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因此)⑥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是以:因此)4.见①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动词,看见)②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动词,拜见)③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动词,召见,接见)④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将伐颛臾①。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③。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④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⑤,且在邦域之中矣⑥,是社稷之臣也⑦,何以伐为⑧?”冉有曰:“夫子欲之⑨,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⑩:‘陈力就列,不能者止○11。

’危而不持,颠而不挟,则将焉用彼相矣○12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13,龟玉毁于椟中○14,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15,固而近于费○16,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17。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1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9。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20。

夫如是○2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22;既来之,则安之○23。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24,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①季氏:季孙氏,当时鲁国的贵族,这里指季康子。

季康子,名肥,鲁国的大夫。

颛臾(zhuān yú):春秋小国名,附属于鲁国,现山东省费县西北八十里有颛臾村,当是古颛臾之地。

②冉有、季路:均为孔子学生,当时为季康子家臣。

冉有:名求,字子有,也称冉有。

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

③有事:指军事行动。

④无乃:岂不,恐怕。

是:复指前置宾语“尔”。

过:名词用作动词,责备之意。

与:语助词,通“欤”。

⑤先王:指已故的国君。

东蒙:蒙山,因在鲁国国都曲阜的东面,故称东蒙。

主:主持祭祀的人。

⑥邦域之中:国境之内。

⑦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

后来代指国家,这里指鲁国。

⑧何以:为什么,凭什么。

即介宾结构“以何”的倒序,是古汉语中表示疑问的一种习惯用法。

为:语助词,可译为“呢”。

⑨夫子:指季康子。

古代对老师、长辈都可尊称“夫子”。

⑩周任:古代的一位史官。

⑪“陈力”二句:如果能施展自己才力,就接受职位;如果不能,就该辞职。

陈:陈列,施展。

就:居,担任。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题及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题及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题及答案季氏将伐颛臾练习题及答案季氏将伐颛臾,此话出自《论语·季氏》一章。

这句话虽然简短,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思考。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练习题和答案的形式,探讨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和启示。

练习题一:季氏将伐颛臾,为何会引起这样的行动?答案:季氏将伐颛臾,是因为季氏家族对颛臾地区的资源和利益有所觊觎。

他们希望通过武力征服颛臾,以获取更多的财富和权力。

练习题二:季氏将伐颛臾的行为是否正当?答案:从伦理和道德的角度来看,季氏将伐颛臾的行为是不正当的。

他们以武力侵犯他人的领土和权益,违背了和平与公正的原则。

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应受到谴责。

练习题三:颛臾是否应该被季氏征服?答案:颛臾作为一个独立的地区,拥有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季氏将伐颛臾的行为是对颛臾人民的侵犯和剥夺。

颛臾应该保持独立,并且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练习题四:季氏将伐颛臾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思考?答案:季氏将伐颛臾的故事提醒我们要反思权力和利益的关系。

追求权力和利益是人类的天性,但我们应该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正当和合理。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益,尊重他们的独立和自主权。

练习题五:如何避免季氏将伐颛臾的行为重演?答案:要避免季氏将伐颛臾的行为重演,我们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和道德教育。

法律应该保护每个人的权益和自由,确保公平和正义。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公民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让每个人都明白尊重他人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要求。

练习题六:季氏将伐颛臾的故事对我们个人有何启示?答案:季氏将伐颛臾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保持谦逊和谨慎的态度。

权力和利益往往会让人迷失自我,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理智和公正的判断。

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和平与和谐的环境,不去侵犯他人的权益。

练习题七:如何用季氏将伐颛臾的故事来解读现实社会中的问题?答案:季氏将伐颛臾的故事可以引起我们对现实社会中的权力滥用和侵犯他人权益的问题的思考。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人为了追求权力和利益而不择手段。

《季氏将伐颛臾》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阅读练习及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阅读练习及答案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季氏将伐颛臾》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季氏将伐颛臾》阅读练习及答案1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谒见B.无乃尔是过与过错C.是社稷之臣也国家D.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跌倒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于其身也,则耻焉B.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C.既来之,则安之彼竭我盈,故克之D.昔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五十步笑一百步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认为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因为“先王以为东蒙主”。

B.孔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编造借口来搪塞的态度。

C.冉有说:现在那颛臾,城郭坚固,难以费力接近,更不要说攻取它。

D.孔子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眼光,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季氏的`阴谋。

(完整版)季氏将伐颛臾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季氏将伐颛臾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题及参考答案【2012优化方案练习】语必修第四册(配苏教版)第一专题第一模块季氏将伐颛臾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4题。

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德以之。

既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乃尔是过与过:过错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舍:舍弃,回避.则将焉用彼相矣相:辅助D.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倾:倾诉解析:选B。

A.过:责备。

.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D.倾:倾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不能者止B.且在邦域之中矣既之,则安之.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故远人不服,则修德以之D.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解析:选D。

都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A项,助词,表示停顿/代词,……的人;B项,结构助词,的/代词,他们,代远人;项,连词,表示假设,那么/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就。

3.以下五句话中,全都体现孔子治国安邦原则的一组是( )①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②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③远人不服,则修德以之④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⑤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A.①②③ B.②③④.③④⑤ D.①③⑤解析:选B。

季氏将伐颛臾阅读含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阅读含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①《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②,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③,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④之内也!”【注】①季氏将伐颛臾(Zhuān yú):季氏,季孙氏,这里指季康子;他是鲁国大夫,鲁哀公的权臣。

颛臾,附庸于鲁国的小国。

②东蒙主:蒙山,在鲁东,故名东蒙。

鲁使颛臾主其祭。

③费:季氏私邑,与颛臾相距70里。

④萧墙:这里指鲁国内部。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痛恨B.夫如是,故远人不服服:制服C.既来之,则安之安:使……安定D.相夫子相:辅助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何以伐为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B.且在邦域之中矣若属皆且为所虏C.则将焉用彼相矣则修文德以来之D.危而不持固而近于费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破中有立,既批驳了季氏企图吞并颛臾的野心,也阐明了孔子的政治主张。

B.第①段的划线句,从不同角度指出季氏不具备攻打颛臾的理由,可谓鞭辟入里。

C.本文多用比喻说理,如用失虎兕、毁龟玉是谁之过比喻求与由对伐颛臾负有责任。

D.冉有受孔子责备,推卸自身责任,又为季氏巧言开脱,他对季氏的忠心值得肯定。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及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及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班级:姓名:学号: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颛臾..(.)社稷.()虎兕.()柙.()椟.()干戈.()固而近于费.()二、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2.固.而近于费()3.不患.寡而患不均()4.盖.均无贫()5.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三、词类活用既来之,则安之()()四、一词多义于(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⑵虎兕出于柙()(3)龟玉毁于椟中()危(1)危而不扶()(2)正襟危坐()(3)危乎高哉()(4)危言危行()相(注意读音的不同)(1)则将焉用彼相矣( ) ⑵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过(1)无乃尔是过与( ) ⑵且尔言过矣( )(3)谁之过与( ) ⑷过犹不及()(《论语•先进》)⑸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6)过故人庄()夫(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2)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住()(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是(1)是社稷之臣也( ) ⑵无乃尔是过与( )(3)唯利是图()五、特殊句式⑴何以伐为()⑵.无乃尔是过与()⑶是社稷之臣也()⑷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⑸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六、固定句式⑴无乃..伐为.?()..尔是过与.?()⑵何以一、基础知识检测1.找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项()①无乃尔是.过与②是.社稷之臣也③是.谁之过与④夫如是.,远人不服2.找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项()①危而.不扶,颠而不持②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资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④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3.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①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主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③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④君子疾夫舍早曰“欲之”而必为.之辞4.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③虎兕出于.柙④龟玉毁于.椟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5.“无乃尔是过与”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①无乃/尔是/过与②无乃/尔是过/与③无/乃尔/是过/与④无乃/尔/是/过与二、课文阅读训练“冉有曰:‘今夫颛臾,……后世必为子孙忧。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及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及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一、夯基训练1.解析:A项,“谡”应为“稷”,“牍”应为“椟”;B项,“箫”应为“萧”;D项,“柙”应读xiá。

答案:C2.解析:C项,疾:痛恨、讨厌。

答案:C3.解析:D项,代词,指远方之人。

A项,介词,与/介词,在。

B项,连词,表递进,并且/副词,将近,接近。

C项,介词,把/介词,凭。

答案:D4.解析:A项,动词用作名词,祸患,忧患。

B项,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

C项,名词用作动词,找托辞,找借口。

答案:D5.解析:A、B、C三项都是介宾短语后置句;D项是宾语前置句,“尔是过”一般语序是“过尔”。

6.解析:D项,“来”与“安”是按现代汉语常用的意思翻译的,而文中的“来”和“安”都是使动用法。

所以D项的翻译应为“使他来了以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

答案:D二、延伸阅读7.解析:D项,殆:危险。

8.解析:A项是“到”的意思,其余三项是“在”的意思。

9.解析:第(1)句,道:学说;修:修明;用:采用;是:这;有国者:当权者;丑:耻辱。

第(2)句,下:下车;与:和,跟;趋:快步走;而:连词,表修饰;弗:没有。

注意补全省略的成分。

答案:(1)老师的学说已经宏大修明却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

(2)孔子走下车,打算与他说话。

狂人接舆快步离去,孔子没能与他说话。

10.解析:明确孔子与身边弟子们的不同表现:情况危急,身边的弟子们都“病”得“莫能兴”,而孔子却处变不惊,“讲诵弦歌不衰”。

对此加以分析即可。

答案:反衬的手法;表现孔子的坚强,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三、语言运用11.解析:把孔子作为陈述对象,将原来的句首状语置入句中,句子通顺即可。

答案:孔子这个中国文化的辉煌符号,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与逐渐寻回文化自信,第一次被中国官方以如此正面、积极的意义运用。

12.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得体、鲜明的能力。

写对联需要注意春节(贴春联、放鞭炮)、端午节(赛龙舟、插艾叶、吃粽子等)两个节日的特点,上下联要语意对应,同时要使上下联的字数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①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②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
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选自《论语》)【注释】①周任:上古时期的史官。

②兕(sì):独角犀。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子:季康子。

春秋时,对长者,老师以及贵族卿大夫等都可以尊称为夫子。

B.有事:这里指军事行动。

古代把祭祀和战争称为国家大事。

C.国:卿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

家:诸侯统治的政治区域。

D.萧墙:国君宫门内迎门的小墙,又叫做屏。

因古时臣子朝见国君,走
到此必肃然起敬,故称“萧墙”。

萧:古通“肃”。

这里借指宫廷。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围绕“季氏将伐颛臾是错误的”这一观点展开反驳,通过孔子与他的学生冉有、季路之间的对话,批驳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阐明了“治国以理”“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B.第1段孔子对弟子的批驳,语势跌宕起伏,说理层层深入,表达非常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C.第3段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形式整齐,音调和谐,气势贯通,层次性极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D.本文通过对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使人物的形貌和个性心理如在眼前。

例如,孔子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当仁不让,直面邪恶,充分地显示了出来。

12.孔子批评冉有,说了哪几点道理,请做出简要回答。

(3分)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3分)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3分)
(3)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使然,泉之始达。

(3分)
9.C
10. C.有国有家者:有国土的诸侯和有封地的大夫。

国:诸侯统治的政治区域。

家:卿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

11.解析:选D。

文中并无“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

12.(1).首先揭示谎言可恶(2)其次阐明政治主张(3)最后指出错误严重
13.(1)(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
(2)质朴胜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胜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

(3)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涌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