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民主与种姓制度
印度的种姓制度与社会政治
印度的种姓制度与社会政治印度,这个辽阔的东南亚国家,一直以来都被其独特的社会结构和千变万化的文化所吸引。
其中最为明显而又备受争议的特点,是其独特的种姓制度。
这个制度源于古代印度的宗教观念,为整个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不平等问题。
种姓制度可追溯到印度古代的《吠陀经》时代。
根据这个制度,印度社会被分为四个主要的种姓,即婆罗门(贵族、学者等)、刹帝利亚(军人、行政人员等)、贵族或商人、以及为低阶层的劳动者,称为贱民。
这样明确的社会等级意味着贱民在社会中几乎没有机会脱离贫困和社会边缘化。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可以从各个方面观察到。
首先,种姓制度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分配。
贱民被剥夺了大部分机会,无法享受到公平的教育和职业发展机会。
这导致了庞大的贫困人口和无法改变的社会地位。
其次,种姓制度还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划分和封闭。
不同种姓之间的婚姻严格受限制,种姓之间的社交交往也非常有限。
这种封闭社会结构,既不利于社会的融合和发展,也加剧了种姓之间的矛盾与不和。
此外,种姓制度也对印度的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由于种姓制度的存在,印度的政治体系也被分化为各自代表不同种姓利益的政党和组织。
这种政治利益的分化导致政治决策的困难和社会问题的持续。
然而,随着印度社会的现代化和国际交流的加深,种姓制度的负面影响逐渐受到关注和追求改革的呼声。
印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试图消除种姓制度对社会的不平等影响。
例如,预留一定比例的政府工作岗位给予贱民,以确保他们在社会中获得更多的机会。
此外,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也在努力推动种姓制度的改革。
他们通过倡导平等的价值观和教育活动,致力于打破种姓歧视的壁垒,使所有印度人都能有机会追求平等和公正。
尽管印度在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要完全消除种姓制度的影响仍然十分困难。
这一制度根深蒂固,与宗教信仰和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持续的社会变革。
综上所述,印度的种姓制度是该国社会政治的重要方面,对印度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不平等和划分。
印度的社会制度
印度的社会制度
印度社会制度是多样化和复杂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背景。
它主要由种姓制度、性别不平等问题和贫富差距三个方面组成。
首先,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制度中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一部分。
种姓制度将印度人分为四个主要的社会阶层或种姓:婆罗门(最高阶层,负责宗教事务和学问)、刹帝利(军事阶层)、维沙(商业和行业领域)和苏德拉(服务阶层)。
每个种姓再进一步划分为各种亚种姓和社会群体。
种姓制度严格限制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职业选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流动性。
其次,性别不平等问题在印度社会制度中也占据重要位置。
在印度,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相对较低,受到男性的支配和压迫。
这种性别不平等表现在许多方面,如早婚、嫁妆压力、色情暴力和家庭暴力等。
尽管有法律来保护女性权益,但实际上,许多女性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和不平等的待遇。
最后,印度的社会制度还存在着贫富差距问题。
虽然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之一,但是贫富分配极不均匀。
许多人生活在极度贫困和贫困线以下,缺乏基本的生活资源和人权。
与此同时,一小部分富人掌握着大部分财富和资源,并在社会和政治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种财富和资源的不平等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公正。
总的来说,印度的社会制度是复杂而多样的,种姓制度、性别
不平等和贫富差距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印度社会的稳定性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需要广泛的社会改革和政策干预来实现更加公平和平等的社会。
印度的种姓制度
印度的种姓制度印度的种姓制度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指印度社会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将人们按照其出生阶级进行划分,并且规定了各种阶级之间的地位和权力的分配。
种姓制度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古老印度,是基于宗教信仰和社会等级观念形成的。
种姓制度将人们分为四个主要的阶层,被称为“吠舍”(贱民)、武士、牧民和婆罗门。
婆罗门被认为是最高阶层,代表着精神和知识的权威,享有最高的社会地位和特权,并且只有他们能够担任印度教的祭司。
武士阶层则是统治者和军事精英,牧民阶层从事牧业和农业的工作,而吠舍则属于最底层的社会群体,他们从事清道夫、革鱼人、手工艺人等低下职业。
这种社会组织形式使得不同种姓之间的地位和权力严格限制和区分。
种姓制度规定了人们的婚姻对象、职业与职位的选择、社会互动方式等等。
而且,它也为不同种姓间的歧视和不公平奠定了基础。
贱民往往被排斥在社会的边缘,被剥夺了教育和就业机会,遭受着各种形式的压迫和歧视。
这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平等,使印度成为了一个世界上级别最高的国家之一。
然而,尽管印度的宪法禁止种姓制度的存在,并推动民主和社会平等的价值观,但是种姓制度的影响仍然存在。
种姓观念仍然深植于印度社会,这使得对低种姓的人们仍然面临着压迫和不公平待遇。
在一些农村地区,种姓制度甚至导致了种姓间的暴力冲突。
印度政府一直在努力解决种姓制度带来的问题,实施了不少的措施来保护低种姓的权益。
例如,印度实施了一系列的福利政策来提高贱民的社会地位,如提供教育和就业机会,实施正向歧视政策等。
此外,印度政府也加大了对种姓歧视的打击力度,提出了严厉的法律来制止种姓间的暴力和迫害。
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的一个复杂问题,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秩序。
虽然印度政府和社会在改善种姓制度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要根除种姓制度的影响,仍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措施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平等。
只有当每个印度人都能得到平等和公正的待遇时,印度社会才能迈向更加繁荣和稳定的未来。
印度人名及种姓制度
印度人名及种姓制度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具有绚丽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古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印度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发源地。
印度有十个大民族和几十个小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约占总人口的46%,泰卢固族9%,孟加拉族8%,马拉地族8%,其他还有泰米尔族、古吉拉特族、坎拿达族、马拉雅拉姆族、奥里雅族、旁遮普族等。
居民中约有81%信奉印度教,其它宗教有伊斯兰教(13%)、基督教(2%)、锡克教(2%)等等。
官方语言为英语和印地语。
此外还有预定可为官方使用的语言:阿萨姆语、孟加拉语、多格拉语、古吉拉特语、卡纳达语、克什米尔语、孔卡尼语、迈蒂利语、马拉雅拉姆语、曼尼普尔语、马拉地语、尼泊尔语、奥利亚语、旁遮普语、梵语、桑塔利语、信德语、泰米尔语、泰卢固语、乌尔都语等。
其他使用人口超过500万但非官方语言的还有:阿瓦德语、比尔语、博杰普尔语、班得里语、恰蒂斯加尔语、贡德语、哈里亚纳语、印度斯坦语、卡瑙吉语、果达古语、库特奇语、摩揭陀语、马尔瓦尔语、图卢语等。
在世界人名文化中,印度的种姓制度具有独特的地位。
公元1000多年前,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大陆。
为了把自己较白的肤色同土著居民较黑的肤色区别开来,开始使用“瓦尔纳”(Varna,意为“色”、“种”、“质”等)一词。
最初只有两个瓦尔纳,即雅利安(白色人种)和“达萨”(即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黑色人种)。
随着社会的分化,原来从事祭祀的僧侣和以部落首领为首的武士集团雅利安人逐渐从普通雅利安人群体脱离开来而成为两个特权等级。
一般的雅利安民众则成为雅利安人社会内部的第三等级。
这样,再加上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在社会上便自然地形成4个地位不同的社会等级。
关于这4个等级产生的最早记录,见于《犁俱吠陀》最后一篇的普鲁沙赞歌。
其中依次提到其中依次提到婆罗门、罗惹尼亚(即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分化,种姓已逐渐形成为一种制度。
印度民主与种姓制度
印度民主与种姓制度印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印度民主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
然而,印度社会还存在种姓制度,这是一个较为复杂和深入根深蒂固的社会等级和种族划分的系统。
在这篇文章中,将探讨印度的民主制度以及如何与种姓制度相互作用。
印度的民主制度是在1947年独立后建立的,它是一种议会制民主制度,全国选举议会的成员。
印度的政府是由总统、总理和内阁组成,国会分为两个部分:人民院和理事院。
人民院由选民选举,而理事院是由各州的首席部长和州议会选出的。
每五年举行一次选举,选举产生的政府会执行政策,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印度民主制度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宪法确保了普遍的选举权和平等的选举权,无论种姓、性别、宗教或其他因素都没有歧视。
这意味着每个合法年龄的公民都有权利参与选举,并且可以争取担任政府职务。
这种包容性和平等性的民主制度,为全国各种社会和经济背景的人们提供了平等的机会。
然而,尽管印度的民主制度在形式上是平等的,但种姓制度仍然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种姓制度源于印度的宗教体系,将人们分为四个主要的社会等级:婆罗门、刹帝利亚、维沙吠陀和苏达拉。
每个社会等级都有明确的责任和权力,社会地位在出生时就已决定,几乎无法改变。
这导致了社会不平等和经济不平衡。
种姓制度导致了封建制度的发展,低种姓人们被剥夺了教育、工作和财产的权利。
由于他们被社会排斥,他们的政治发言权也受到限制。
这使得印度的民主制度在实践中存在一些困难。
虽然宪法进行了平权的保证,但种姓和社会等级的歧视仍然存在,因此民主制度的价值和原则对所有人都无法完全实现。
然而,近年来,印度社会对种姓制度的意识不断提高,民主制度对社会和经济变革的包容性也在不断加强。
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减轻种姓制度带来的社会和经济不平等。
通过推动教育机会的平等、推动就业机会的平等以及保护低种姓人士权益的法律保障,印度正在逐渐减少种姓制度的影响。
总的来说,印度民主制度与种姓制度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印度的种姓制度与社会不平等的演变与挑战
印度的种姓制度与社会不平等的演变与挑战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复杂的社会结构,它源于古代印度的宗教和社会制度。
种姓制度将印度社会划分为四个主要的社会等级,即婆罗门(Brahmins)、刹帝利(Kshatriyas)、吠舍(Vaishyas)和苏达拉(Shudras),以及被排斥在种姓制度之外的贱民(Dalits)。
种姓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印度的吠舍人(Aryans)与当地居民的融合。
吠舍人将自己视为印度最高的种姓,而将当地居民视为低种姓。
这种种姓制度在印度的宗教体系中得到了合理化和强化,成为了一种社会等级的象征。
种姓制度给印度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不平等和歧视。
婆罗门被认为是最高的种姓,享有特权和权力,拥有教育和宗教的控制权。
刹帝利是军事和政治领域的统治者,吠舍是商人和农民,而苏达拉则是被剥夺了几乎所有权利和社会地位的劳动者。
贱民则是被完全排斥在社会之外的人,他们被认为是不洁的,被迫从事最低贱的工作,经常受到歧视和虐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种姓制度在印度社会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批评。
在印度的民主化进程中,种姓制度被视为对人权和社会正义的严重侵犯。
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消除种姓制度的影响,包括实施反歧视法律、推动教育和就业机会的平等、鼓励社会融合和互动等。
此外,一些社会运动和组织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动印度社会对种姓制度的反思和变革。
其中最著名的是由贱民领袖布·阿姆贾迪亚·拉奥(B.R. Ambedkar)发起的贱民解放运动。
他提倡贱民的教育和政治参与,并在印度宪法中确立了贱民的权利和保护。
然而,尽管印度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努力,种姓制度仍然存在于印度社会中,并且仍然对社会不平等和歧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贱民仍然面临着经济、社会和政治上的排斥和歧视。
尽管印度法律禁止对贱民的歧视,但实施和执行仍然存在问题。
要解决种姓制度和社会不平等问题,印度社会和政府需要采取更加坚决的措施。
印度宪法关于种姓制度的内容
印度宪法关于种姓制度的内容《印度宪法与种姓制度》要说起印度宪法关于种姓制度的内容啊,这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我曾经在印度旅行的时候,遇到过一件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
那一天,我来到了一个小镇上,走在街道上,看到旁边有一个小小的茶馆。
我想着进去喝点东西歇歇脚。
茶馆里人还不少,有各种不同的人。
我刚坐下,就注意到了一个现象:那些高种姓的人坐在比较舒适的位置上,很自然地享受着服务,而低种姓的人则似乎有些小心翼翼地在角落里待着,干活也特别勤快。
我当时就很好奇,便和旁边的一个当地人聊了起来。
他告诉我,在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还是很深远的。
尽管宪法试图去改变这种状况,但在一些地方,传统观念还是很难一下子改变过来。
他给我举了个例子,说在找工作的时候,高种姓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好的机会,而低种姓的人可能就会面临很多不公平的待遇。
我听着真的觉得很不可思议,都什么年代了,还会有这样明显的区别对待。
在印度宪法中,明明是强调了人人平等,反对种姓制度的歧视的呀。
宪法试图为每个人提供公平的机会,保障每个人的权利。
但现实生活中,那些旧有的观念和习惯却像是一道无形的墙,把人们分隔开来。
就像我在那个茶馆里看到的,尽管大家都在同一个空间里,但因为种姓制度的存在,好像有种看不见的界限。
我真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能够真正得到改变,让宪法中关于平等的理念能够真正深入人心,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平和自由,而不是被种姓制度所束缚。
总之啊,印度宪法关于种姓制度的内容是积极进步的,只是要彻底消除种姓制度的影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不过我相信,未来总是会越来越好的呀!以上就是我对印度宪法关于种姓制度内容的一些感触和观察啦,希望能让你对这个话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与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与种姓制度在古代印度,社会等级制度和种姓制度是构建印度社会结构的重要元素。
这种制度不仅在印度社会中存在了数千年,而且对社会的组织、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社会等级制度的起源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起源于古印度人对于社会底层人民的压迫和歧视。
古代印度人将人类划分为四个主要等级:婆罗门(Brahmins)、刹帝利(Kshatriyas)、吠舍(Vaishyas)和苏达(Shudras)。
这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了印度社会的精英、战士、商人和劳动者。
婆罗门被认为是智慧的象征,主要从事宗教仪式和知识传授。
刹帝利则是统治者和军事领导者,他们负责保卫社会秩序。
吠舍负责经济活动,例如贸易和商业。
苏达则是社会的底层人民,他们为其他等级的人提供劳动力。
二、种姓制度的运作机制种姓制度是基于先天的身份,无法改变或跳跃。
一个人的种姓是根据他们出生时所属的社会等级来决定的。
这意味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由他们的家庭所决定的,无法通过个人的努力或才能来改变。
这种制度是由印度教的信仰根植于印度社会。
在种姓制度下,每个种姓群体都有自己特定的职责和义务。
婆罗门负责祭司和教育,刹帝利负责军队和政府,吠舍负责经济产业,苏达负责劳动和服务。
种姓制度还导致了权力和资源的不平等分配。
婆罗门享有最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对宗教和文化的控制是无可争议的。
刹帝利位于社会等级的第二层,他们在政治和军事领域有很大的影响力。
吠舍在商业和贸易领域常常占据主导地位,而苏达则往往被排斥在外,他们在社会中遭受着歧视和剥削。
三、社会等级制度引起的问题这种社会等级制度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
首先,种姓制度造成了社会的分裂和冲突。
不同种姓群体之间常常存在着隔阂,彼此之间的交往和婚姻是被制约的,这加剧了社会的撕裂感。
此外,种姓制度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平等。
底层的苏达群体在社会中经常受到歧视和剥削,他们的社会地位非常低。
而婆罗门等上层群体则享有特权和权力。
古代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与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与种姓制度古代印度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和复杂社会结构的国家,其等级制度和种姓制度是该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
这种制度在印度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地位。
一、等级制度的起源与演变等级制度在古代印度的形成源于宗教和哲学的影响。
印度教教义中认为,人类的命运是由前世的行为所决定的,每个人的社会地位是根据其前世的行为而决定的。
因此,人们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反映他们的前世行为。
最初,等级制度分为四个主要的等级,即婆罗门(Brahmins)、刹帝利(Kshatriyas)、吠舍(Vaishyas)和苏达拉(Shudras)。
婆罗门是最高的等级,他们是印度教的祭司和学者;刹帝利是统治者和战士;吠舍是农民和商人;苏达拉是劳动者和仆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等级制度逐渐变得更加复杂。
其他次要的等级和子等级被加入到体系中,使得社会结构更加细致和多样化。
这些等级的地位是固定的,人们的社会地位在出生时就被决定了,无法改变。
二、种姓制度的特点与影响种姓制度是等级制度的一部分,它是根据人们的职业和血统来划分的。
种姓制度分为四个主要的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苏达拉。
每个种姓都有自己独特的职责和义务。
婆罗门是最高的种姓,他们负责宗教仪式和教育。
刹帝利负责统治和战斗,他们是国家的领导者和保卫者。
吠舍负责农业和商业,他们是经济的支柱。
苏达拉是最低的种姓,他们从事体力劳动和服务工作。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决定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机会。
高种姓的人享有更多的特权和机会,而低种姓的人则被限制在低层次的工作中。
这种不平等导致了社会的分化和不稳定。
其次,种姓制度影响了人们的婚姻和社交关系。
按照种姓制度,人们只能与同种姓的人结婚,这限制了人们的选择范围。
此外,种姓之间的交往也受到限制,人们只能与同种姓的人交往,这导致了社会的封闭和隔离。
三、种姓制度的挑战与变革尽管种姓制度在印度社会中存在了数千年,但它也面临着挑战和变革。
最新-深入了解印度种姓制度 精品
深入了解印度种姓制度印度教将人分为4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其中婆罗门的地位最高,其余种姓的社会地位依次降低。
除了这4个种姓以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之外的人——贱民。
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好像被排斥在社会之外。
种姓制度把印度教社会分成若干社会集团,集团之间有高低之分,贵贱之别。
各种姓都有自己的道德法规和风俗习惯,一般不能互相通婚。
印度教种姓制度下的女性地位低下。
虽然印度经历了经济的现代化,制订了有关禁止歧视的法律,种姓制度在印度社会依然有着重要地位。
去印度之前,我对种姓制度充满好奇。
记得第一次到访印度时,我和参与接待的印度大学生志愿者聊起这一话题。
他告诉我,种姓制度在印度独立以后就被宪法完全废止了,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不存在任何影响。
但随着近年来对印度了解的深入,我逐渐发现,种姓制度在当代印度社会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种姓决定你的职业据长期在印度工作和生活的朋友介绍,印度人之间十分清楚彼此种姓的区分。
一般而言,从名字上就可以辨别不同种姓。
种姓等级越高,姓氏往往越简单。
如果从名字无法识别,那么通过几句简单的交谈,就能立即辨别清楚。
印度朋友说,种姓的身份无法伪装,不知道是否是常年累月的气质打磨使然。
依据印度教的教义,不同的种姓有不同的职业划分,各个种姓的人生来就有应该从事的职业,比如工程师、教师、医生、商人,每个人安守本分就好。
最受歧视的贱民只能在农村当佃农,或在城市从事清扫、屠宰等被认为不洁的工作,不能进入寺庙、学校等公共场所。
千百年来,印度社会一直是如此发展的。
印度社会认为,高种姓的社会精英为国家作出了更大贡献,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纵有再大的贫富差距,底层民众也丝毫不仇富,因为在其宗教信仰里,这是他的宿命,还有来世可以寄托希望。
现在,印度的很多职业是和种姓挂钩的。
即使是在沦为英国殖民地的二百多年岁月里,基督教也没有得到印度社会的广泛接受,如今只有23的印度居民信仰基督教。
从历史上看,独特的宗教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使得印度容易被征服,却很难被改变。
印度是什么制度的国 家
印度是什么制度的国家印度是一个实行议会共和制的国家。
印度的政治制度是在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
议会共和制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政府由议会中的多数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
印度的政治制度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首先是普选制度。
印度宪法规定,年满 18 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这使得印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之一。
普选制度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参与政治决策的机会,体现了民主的基本精神。
印度的议会分为联邦院和人民院。
联邦院代表各邦,议员由各邦议会选举产生。
人民院议员则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其席位数量根据各邦的人口比例分配。
议会在印度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制定法律、监督政府工作等。
印度的政府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负责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而地方政府则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行使权力。
这种权力分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政策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印度的司法体系相对独立。
最高法院是印度司法系统的最高机构,负责审理各类重要案件,并对宪法的解释具有权威性。
独立的司法体系有助于维护法律的公正和公民的权利。
在印度的政治制度中,多党制也是一个显著特点。
众多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竞争,这既促进了政治观点的多元化,也使得政治格局相对复杂。
然而,印度的政治制度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由于人口众多、社会差异巨大,选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如选举舞弊、暴力事件等。
另一方面,贫困、教育水平低等社会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众对政治制度的参与和理解。
此外,种姓制度在印度社会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影响。
尽管在法律上已经废除,但在实际生活中,种姓观念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地位。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印度的政治制度在促进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利等方面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努力推动社会公平、经济发展和民主进程。
在经济领域,印度的政治制度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
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影响
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影响印度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与复杂文化的国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之一便是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一种社会分层系统,它将人群按照职业、血统和社会地位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这种制度在印度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其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不仅反映了该国的文化传统,也深刻影响了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种姓制度的起源婆罗门(Brahmins):这是一种祭司和学者的阶层,负责宗教仪式和教育。
刹帝利(Kshatriyas):这个阶层主要由武士和统治者组成,负责保护和治理国家。
维舍(Vaishyas):作为商人和农民,这一阶层负责编织、农耕及贸易等经济活动。
首陀罗(Shudras):这是较低的阶层,主要从事服务性工作,包括诸多体力劳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四个基本阶层逐渐演变出众多子种姓,总数可达数千个,这一现象在印度称为“贱民”(Dalit)或“不可接触者”体系,他们被视为最低等级的人群,遭受严重的歧视和排斥。
古代与中世纪时期的发展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4世纪间,随着佛教及耆那教等思想的兴起,种姓制度受到了某些挑战。
这些宗教强调平等与道德伦理,但尽管如此,种姓制度依然保持着其根深蒂固的影响。
在中世纪时期,宫廷政治、宗教祭司与地方贵族之间的关系复杂化,导致种姓制度更加僵化。
贞操、职业身份和婚姻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种姓约束。
特别是在穆斯林统治时期(公元12世纪至19世纪),虽然外来宗教文化的影响使得部分地区形成了新的混血种群,但种姓概念并未因此消失。
在这一时期,种姓身份加上宗教信仰进一步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殖民时期的变化英国殖民统治期间(公元19世纪),由于对印度的管理与统计需求,一些西方学者开始系统地研究印度的社会结构,并将其定义为“种姓”。
这一过程虽然促进了部分地区对平等和人权观念的关注,却也意外地加固了种姓系统。
在殖民者看来,维护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的人群分类能够帮助殖民政府更好地治理印度。
因此,在此期间,不同种姓之间的竞争与冲突愈发明显,激化了阶级矛盾。
种姓制度四个等级
种姓制度四个等级印度已经是一个民主法治国家,但自古以来保留的印度高种姓制度仍有很大影响,导致印度贫富分配不均,贫富分配不仅指金钱。
还指其他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尤其是教育资源的分配。
印度种姓制度分为四个等级:第一个种姓:婆罗门。
这个种姓的成员主要是通过印度的僧侣和贵族,他们可以有权进行解释宗教文化经典和祭祀神灵。
换句话说,他们的意志代表着上帝的意志。
古代印度依靠上帝来团结和引导人民,所以他们可以有谈论上帝的权利。
这就代表着他们的神圣。
第二个种姓:刹帝利。
大部分由军事发展贵族和行政贵族社会组成。
他们有征收各种税的特权。
也就是说,人天生就是当官或者参军这个姓,根本不用奋斗。
第三个种姓: 吠舍。
他们是印度雅利安人阶级的自由平民,类似于今天的公民。
他们可以从事中国农业、畜牧业、渔业等活动,没有思想政治经济特权,也不能从政。
他们必须以给予和纳税的形式来支撑他们上面的两种姓,这是印度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第第四个种姓:首陀罗。
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人民,这种人会被印度的高级官员认为是肮脏的,他们不能的身子根本不能接触贵族。
其实印度种姓中还有一个达利特阶级,是印度社会中真正的底层阶级。
他们甚至没有被编入人的行列。
他们被视为最没用的“贱民”,从事最卑微的职业,可以随意买卖。
印度的种姓政治制度,是最严格的等级划分。
比如婆罗门,有不交税的特权。
即使婆罗门犯法后不能受到体罚,死刑也是无稽之谈。
但是婆罗门不到印度总人口的4%,但是他们占据了将近70%的司法权。
印度的种姓制度延续了几千年,根深蒂固。
虽然我们现在社会人人平等,但是会发现问题,几乎所有能出国留学的印度人都是婆罗门种姓,其他种姓几乎可以没有发展机会成本获得这么多的教育教学资源,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然而,与古代印度人相比,在印度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不同种姓的人不能住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也不能喝同一口井里的水。
也不能结婚。
但是现在印度已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相信未来会变得更好。
种姓制度对现代印度社会的影响
种姓制度对现代印度社会的影响摘要:种姓制度作为一个古老的社会制度在世界上其它许多地区古代历史上都曾经存在过,却只有印度近乎完美的将其保留下来。
直到现代,种姓制度任深深的影响着印度社会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无不充斥着种姓的气息。
虽然种姓制度在现代印度有所衰弱,但这种衰弱不可能导致种姓制的灭亡,种姓制也将继续不断地左右印度社会。
关键字:种姓制度;现代印度;影响一、种姓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种姓制度是中国古代文献对古印度等级制度的泛称。
种姓(caste)这一词来自于拉丁文(castus),意为纯粹、不杂,与它相对的是印度文中的瓦尔那(varan),指的是社会地位和权力的等级划分。
因此,种姓制度在古印度又称瓦尔那制。
种姓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的历史时期,它最早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是吠陀时代部落的组织形式。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姿态》一文中形象地指出:“部落之最极端的、最严格的组织形式是种姓制度。
”[1](p.13) 根据印度相关文献可知,瓦尔那一词在梵文中原意为“色”,指的是与居民的肤色区别有关。
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文中说:“种姓是从雅利安人与非雅利安人的严格界限中开始的。
”[2](p.95)公元2000多年前居住在欧洲和中亚的雅利安人从阿富汗高原南下入侵印度河上游的“五河流域”。
当雅利安人在用暴力征服当地居民时力图把他们纳入到雅利安人社会中来,但又想保持雅利安人自己民族的一致性。
因此,雅利安人与被征服的非雅利安人根据肤色和文化上的差异被分为两类:一类是雅利安瓦尔那;另一类是达萨瓦尔那。
D·D·高善必认为:“在梨俱吠陀时代,唯一的区别是肤色淡的雅利安人与肤色较黑的达萨之间的不同。
”[3](p.82)而在此阶段,由于雅利安人部落与当地土著居民部落内部阶级分化尚处于初级阶段,社会劳动分工也尚未发展,因此在雅利安人部落内部并没有种姓的区分,四个瓦尔那的划分也尚未出现,瓦尔那制尚处于萌芽状态。
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实质与影响
考点:种姓制度的特点、实质与影响1.种姓制度的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2.种姓制度的实质: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3.种姓制度的目的:维护印度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4.种姓制度的影响:1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2种姓制度虽已废除,但对当今印度社会的影响依然存在,它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易错微析对印度种姓制度性质的理解易错;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例题1 下图所示为印度的某种制度,它的实质是A.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严格的等级制度B.维护平民利益的民主制度C.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制度D.该制度下,人人平等,没有阶级之分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图片反映的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其实质是严格的等级制度,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选A;例题2 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史实的是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答案:B解析:此题综合考查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婆罗门是第一等级,主要阶层是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是第二等级,主要阶层是国王、武士和官吏;第二等级不能命令第一等级,故A项错误,B项正确;吠舍是第三等级,不能担任国家官职,故C项错误;首陀罗没有自己的田地,故D项错误;此题答案是B;1.下列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而采用的一种制度B.是古印度在向奴隶社会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制度C.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D.各个等级中虽有高低贵贱之别,但可以互通婚姻,差别不大2.为再现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小李编写了一个剧本;你认为下面哪句台词不符合史实A.我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同时还是国家官员B.别看我只是一名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一个等级C.我是腰藏万贯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位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却不能步入婚姻的殿堂;3.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都维护哪一个阶级的利益A.地主阶级B.奴隶阶级C.奴隶主阶级D.自由人4.阅读下列材料:古印度文明时期,产生了种姓制度;现今社会中,在印度的广大农村,种姓制度仍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在欧洲,许多白种人歧视黑种人的思想仍然存在;在美国,那些当初被贩卖到美国的黑人,现在贫困率是白人的2倍到3倍,失业率是白人的2倍……“现代种姓制度”的存在,是导致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古代印度的四大种姓分别是什么2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带来怎样的影响3在当今社会,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反对这种“现代种姓制度”1.D 解析:此题考查种姓制度的特点;种姓制度下,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有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故选D;解析:此题考查种姓制度的特点;种姓制度下,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有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商人属于第三等级,国家官吏属于第二等级,所以不可能同时拥有两个身份,故此题选A;解析:此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和种姓制度的实质;汉谟拉比法典和种姓制度维护的都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此题选C;4.1古印度的四大种姓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2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3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当尊重别人,积极学习先进知识,学习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来制止“现代种姓制度”的蔓延;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印度种姓制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第12问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回答 ;第3问,侧重考查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言之有理,观点正确即可;。
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与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与种姓制度古代印度是一个充满了独特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国家,而这个国家的社会等级和种姓制度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部分。
这个制度严格地划分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职责,对印度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一、社会等级的划分在古代印度,社会被分成了四个主要的等级,也被称为“种姓”:婆罗门(Brahmin)、刹帝利(Kshatriya)、吠舍(Vaishya)和贱民(Shudra)。
这些等级的划分基于人们的出生,无法通过个人的奋斗或才能来改变。
任何违反种姓制度的行为都会遭到严厉的惩罚。
1. 婆罗门:婆罗门是最高的种姓,他们是智慧和知识的代表。
他们专门从事祭司和学者的工作,传授宗教教义和举行宗教仪式。
婆罗门享有特权和权力,是受人尊敬的社会阶层。
2. 刹帝利:刹帝利是军事和行政统治阶层,他们通常是国王、王子和士兵。
他们负责保卫国家和维持治安秩序。
刹帝利也享有特权和权力,但地位比婆罗门略低。
3. 吠舍:吠舍是商人和农民的阶层。
他们从事农业、贸易和商业活动,是社会经济中重要的一部分。
吠舍被认为是中等地位的人群,他们享有一定的特权和社会地位。
4. 贱民:贱民是最低等级的人群,他们被认为是社会的最底层,没有任何特权和权力。
贱民的主要职责是为上层社会提供各种服务,如清理垃圾、处理死尸等。
他们身份低下,经常遭受歧视和剥削。
二、种姓制度的影响种姓制度在古代印度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个制度使得社会等级的不平等和社会流动性的缺乏成为常态。
人们无法改变他们出生的种姓,这限制了个人的发展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1. 社会不平等:种姓制度使得社会处于严重的不平等状态,权力和财富主要集中在婆罗门和刹帝利的手中。
贱民被剥夺了发展和学习的机会,他们被迫接受低下的工作和条件。
2. 社会分割:种姓制度导致了不同种姓之间的严重分割。
种姓之间的交流和婚姻是被严格限制和禁止的,违反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这种分割对于社会的团结和和谐产生了负面影响。
印度的种姓制度(历史)3篇
印度的种姓制度(历史)3篇假如说种姓制度的核心观念是干净与不洁,种姓的实际运作则呈现“集体性”与“阶序”的特征。
这些特征意味种姓并非一成不变的体系,而是深具包涵性与弹性的社会制度。
禁忌与食物接触印度教徒只可吃婆罗门和与他同一种姓的人的食物。
由牛油煮的食物任何种姓也可食。
在进食前会特地洗澡,素食戒酒者也比食肉的”地位高。
政治权力由于种姓制度与地域严密结合,并有明显的区域范围,因此其政治权力可依区域大小分为三个等级:地方的小王国或地区行政中心、聚落以及各别聚落内的种姓。
这三个层级的权力运作虽有凹凸之分,而且差异甚大,但其共同特色是权力施行者都在仿照瓦尔纳阶序中的刹帝利,而且都会宣称其权力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即使实际上未必如此。
尼泊尔的种姓制度与印度不同:婆罗门与刹帝利远多于首陀罗,是印度的婆罗门有意为之的结果。
小王国与地区政府聚落在近代印度,常常想像乡村地区有一“村落共同体”的民主自治传统存在,并认为这是透过“村落潘恰雅特”(Gram panchayat)的方式表现来宰制种姓。
聚落种姓英属印度的殖民官员爱德华亚瑟亨利布兰特(Sir Edward Arthur Henry Blunt)依据1911年他本人在联合省主持的种姓调查,指出各种姓内的自治状况可分为三种类型:没有潘恰雅特的种姓:属于再生族的高阶种姓通常直接依据普遍的公众意见(可能是流言或很多人的埋怨)作打算。
有非永久潘恰雅特的种姓:这些种姓容许当事人(通常是触犯禁忌者)受到他人严峻敌视与排挤时有权恳求召开临时性的潘恰雅特,然而实际上这种恳求甚少提出,实际上召开潘恰雅特的情形自然特别罕见。
有永久潘恰雅特的种姓:不同于其他两者,有永久性潘恰雅特的种姓具备常态的潘恰雅特组织,使其具有定期召开该会议之力量。
一般而言,这类型的种姓大都属于从事特地职业的种姓或低阶种姓。
在此,种姓潘恰雅特属于潘恰雅特的一种,指每个聚落(或邻近地区)的单一种姓自行召开的种姓自治大会,目的是处理种姓内部的纠纷(通常是道德与司法问题)与对外的联合行动。
印度的种姓制度名词解释
印度的种姓制度名词解释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之一,也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和多元文化的国家。
然而,印度的社会结构中存在着独特而复杂的种姓制度,这一体系由各种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交织而成。
一、种姓制度的起源种姓制度起源于古代印度的宗教观念和传统习俗。
根据印度教的理念,人类社会被分成四个主要的种姓(varna),即婆罗门(Brahmins)、刹帝利(Kshatriyas)、吠舍(Vaishyas)和苏达拉(Shudras)。
每个种姓都有特定的职责和地位,这样的划分被认为是神圣和不可改变的。
除了这四个主要的种姓,还有一群被称为“贱民”或“不可接触者”的人,被排除在种姓制度之外。
这些人被认为是最底层的社会阶层,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和职责被视为不洁,因此被严格排斥和歧视。
二、种姓制度的社会结构印度的种姓制度构成了印度社会的主要结构。
种姓被认为是一个人的出生和家庭背景所决定的,这意味着社会地位和机会的继承是基于祖先的。
在印度的社会中,种姓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工作、教育和婚姻选择。
高种姓的人通常享有更多的特权和机会,他们有权力和资源来控制社会的各个领域。
相反,低种姓的人则面临限制和歧视,他们往往被剥夺了平等的机会。
三、种姓制度的挑战尽管在印度的宪法中明确规定了禁止基于种姓的歧视和不平等对待,但种姓制度的实际影响仍然存在,这使得社会中的不平等和社会冲突存在。
近年来,印度社会中的一些人开始反对和质疑种姓制度,并呼吁消除这一制度对人们生活的限制。
政府也在采取各种措施来减弱种姓制度的影响,包括通过加强教育和就业机会,提高低种姓人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消除种姓制度的挑战仍然存在。
由于种姓制度已深深地根植于印度文化和社会中,改变观念和习俗需要时间和努力。
此外,地区间的差异以及不同社群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增加了消除种姓制度的难度。
四、种姓制度的影响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和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这一制度加剧了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限制了人们的机会和权利。
【最新word论文】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对印度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学专业论文】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对印度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摘要: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最独特,且存在时间最长的一种社会等级制度。
要了解印度社会的发展,就必须了解印度的种姓制度。
本文就种姓制度及其对印度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做初浅的研究。
关键词:种姓制度印度社会现代发展影响探究种姓制度是了解印度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印度社会发展的过程和种姓制度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
时至今日,虽然印度已步入了现代社会,但是,种姓制度的影响仍然存在于印度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种姓制度历经数千年的演变,目前虽然有些衰落的迹象,但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绝大多数印度人的生产生活。
一、印度种姓制度概述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印度社会阶层被划为4个等级——婆罗门(僧侣贵族)、刹帝利(军事和行政贵族)、吠舍(商人)和首陀罗(被征服的奴隶);直至种姓制度初步形成。
婆罗门是祭司贵族。
主要掌握神权、垄断文化,社会地位是最高的。
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
波罗门和刹帝利这两个高级种姓,占有了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
吠舍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
上述三个种姓都是由雅利安瓦尔那分离出来的,而达萨瓦尔那则演变为首陀罗。
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在首陀罗之下,印度一直还存在着一个没有种姓的群体———贱民,按照婆罗门教教义,贱民被称为达利特人,意为“不可接触之人”,其他种姓不仅不能与他们交往。
二、种姓制度对当今印度社会的影响沿袭3千多年的种姓制度因其主张社会不平等而与现代社会发展和印度的民主体制相抵触。
印度许多领导人都公开抨击过这一制度,但他们同时又认可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尼赫鲁曾指出:“种姓制度及其相关的许多东西是完全不协调的、反动的、拘束的,并且是进步的障碍。
在它的体制之内是不可能有地位上和机会上的平等的,也不可能有政治上的民主,更不可能有经济上的民主。
印度的人权问题与保护机制
印度的人权问题与保护机制人权是指人类应享有的基本尊严和权利。
然而,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之一,却面临着许多人权问题。
本文将探讨印度的人权问题,并介绍该国现有的人权保护机制。
一、社会不平等与歧视问题1.性别歧视:印度的性别歧视问题严重,尤其是对女性的歧视。
女性在社会、教育和就业领域面临着各种不公平对待。
婚姻压力、性别暴力和习俗惯例对女性权益的侵犯屡见不鲜。
2.种姓制度:印度的种姓制度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平等。
贱民或被称为“达利特”群体在社会上受到歧视和排斥,被剥夺了很多基本权利。
3.宗教差异:印度是一个多宗教国家,宗教差异导致了宗教间的紧张关系。
不同宗教群体之间存在敌意和冲突,造成了宗教仇恨犯罪和宗教迫害。
二、言论自由与新闻媒体的限制1.言论自由受限:印度政府对言论自由实施了一系列限制措施。
新闻报道和社交媒体上的言论遭到审查和打压,媒体机构和记者面临威胁和报复。
2.网络封锁:印度在互联网审查方面的表现引发了广泛关注。
政府频繁封锁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限制了人们获取信息和表达意见的渠道。
三、司法制度与人权保护1.警察暴力与违法行为:印度警察部队存在滥用职权和暴力执法的问题。
非法拘留、拷打和酷刑等人权侵犯事件时有发生,受害者往往无法获得正当法律救济。
2.延迟司法程序:印度司法系统的瓶颈导致了案件拖延和诉讼时效性的丧失。
很多人权侵犯案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审理并做出裁决。
四、人权保护机制1.印度宪法和法律:印度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并保护人权。
国家和联邦层面的法律法规为人权保护提供了框架。
2.人权委员会:印度设有国家人权委员会,负责监督和保护人权。
该委员会接受人权侵犯的投诉,并进行调查和调解。
3.公民社会组织:印度的许多非政府组织致力于推动人权保护工作。
它们通过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等方式提高人权意识并帮助受害者维权。
总结:尽管印度存在诸多人权问题,但该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在推动人权保护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民主与种姓制度
召集人陈锡蕃
助理研究员何志勇
关键词:印度种姓制度贱民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二战后脱离英国独立,采议会民主制,并以「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the largest democracy in the world,即人口最多)自许,近年又因经济快速成长,被西方世界誉为「金砖四国」(BRIC),和中国大陆、俄罗斯、巴西齐名。
不过,在世界上却没有一个民主国家像印度受「种姓制度」(the caste system)影响,造成极不平等的社会阶级,最令人诟病。
不少批评者认为,「种姓制度」的传统势必阻碍印度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
「种姓制度」历史久远且严密苛细,一般认为是在公元前15世纪亚利安人(Aryan)由中亚入侵印度后,为确保本身的地位、避免和当地土著通婚,玷污他们「纯净」的血统,而制定的社会制度。
「种姓制度」将印度人分为四种等级,依序为:婆罗门(Brahmins)、剎帝力(Kshatriyas)、吠舍(Vaishyas)和首陀罗(Shudras),并分别以四种颜色代表。
白色的婆罗门为第一种姓,包括祭司和学者,阶级最高并掌握宗教上的权力,协助众生和印度教神祇之间的连系,因此也享有许多特权,例如不可杀害或惩罚,也不用交税。
红色的剎帝力为第二种姓,包括武士、王族和行政官员,掌握政治和军事权力,但要负责保护婆罗门。
黄色的吠舍为第三种性,是社会中的普通劳动阶级,包括商人和农人。
黑色的首陀罗为第四种姓,地位最低,人口最多,包括工匠和各种体力劳动者。
同一种姓之间依职业不同又区分为数千个次级团体「迦提」(jāti),进而再细分彼此间的尊卑关系。
不同种姓不但有上述之差别,而且彼此之间是不能够通婚的。
除此之外,印度还有一群没有种姓的群体,名为「贱民」(Dalit,英译Untouchable),他们多是罪犯、战俘或是跨种姓婚姻者及其后裔,几乎没有社会地位,也只被允许从事非常卑贱的工作,例如清洁秽物或丧葬。
由于「贱民」被视为不可接触的人,他们严禁触碰到其他非贱民的身体,甚至连影子都不可以交迭;「贱民」不能受教育,也不可穿鞋,凡走过的足迹都要清理抚平,以免玷污他人。
「贱民」的身分世代相传,永不得翻身。
印度独立后,废除种姓制度,印度宪法明文规定禁止阶级歧视并废除「贱民」阶级。
印度政府也特别为「贱民」、低种姓者在国会、政府机关、国营事业以及大学入学保留一定比例的名额。
但今日印度似乎仍难以摆脱过去3000余年「种姓制度」的传统。
今年5月即传出印度北方贾坎德邦(Jharkhand)国大党(Congress party)议员勒克拉(Sawna Lakra)因女儿与低种姓的青年提瓦里(Avinash Tiwari)相恋,为挽救家族名誉,愤而指使杀手杀害了提瓦里,引起轩然大波。
这类的案件在印度被称之为「荣誉谋杀」(honor killing),即若不同种姓间的年轻男女逾越分际,谈恋爱或结婚,双方家族成员是可以有合理的动机杀人,以避免带给家族耻辱,所以是一种光荣的行为。
在印度平均1年有900人因「荣誉谋杀」丧命;
而印度最高法院为根除此一传统陋习,也在今年规定将「荣誉谋杀」改判死刑。
其次,印度的「贱民」占全国人口总数15%。
北与尼泊尔接壤的北方邦(Uttar Pradesh)是印度最大、也是最贫穷的邦,人口数近两亿,其中4000万是「贱民」。
日前全球「第70亿人」就是诞生在北方邦。
2007年,「贱民」出身的玛雅娃蒂(Mayawati)代表她所领导的大众社会党(Bahujan Samaj Party)当选北方邦的首长(chief minister)。
她任内积极拉拢「贱民」,并被冠以「贱民女王」(Queen of the Dalits)称号;她甚至斥资68亿卢比(逾新台币42亿元)兴建贱民公园(Rashtriya Dalit Prerna Sthal and Green Garden),其中包括许多玛雅娃蒂和其他贱民领袖的雕像,以及象征大众社会党的粉红砂岩大象,结果挨批铺张浪费。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玛雅娃蒂未来有机会成为印度第一位「贱民」出身的总理。
印度是目前全球贫穷人口最多的国家。
在印度12亿人口中,有超过六亿人生活在每日不到1.25美元维生的国际贫穷线之下。
1947年,印度摆脱英国150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独立,并走向民主,但如果印度「种姓制度」的传统无法彻底根除,社会阶级持续存在且对立,以致人民无法拥有立足点的平等而阻碍社会流动,印度经济发展的前景令人堪虑,连带也会影响数亿印度人民在未来几年脱离贫困的机会。
或许有人会问,为何印度「种姓制度」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没有废除,英国不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主国家吗?原因不外乎有二:其一,英国在全世界各地的殖民统治皆采「分而治之」(Divide-and-Rule)政策,以确保英国人的利益,就此以观,「种姓制度」有助英国人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当然不能废除;其次,英国虽号称民主国家,但至今仍有王室贵族,并拥有全国相当大比例的土地和财产,印度社会阶级的不平等,与英国国内相比,仅系程度不同而已。
美国在1865年结束南北战争(Civil War),废除黑奴制度,但黑白种族问题持续存在美国社会。
直到1950年代民权运动(Civil Rights Movement)兴起,经过10余年的社会运动抗争,美国黑人才能真正获得立足点的平等。
印度在打破阶级的藩篱上的努力并成为真正的民主国家,应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原文: 印度民主与种姓制度- 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