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系统数学模型Word版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大纲(新换教材)

(完整word版)《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大纲(新换教材)

《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4118课程名称:环境规划与管理学时/学分:36/2。

0先修课程:环境保护概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水污染控制工程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开课系或教研室:城建学部环境工程系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方法和内容.比较系统的掌握环境规划与管理及相关基础学科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获得较宽的环境学科与环境规划学、环境管理学的专业知识,提高环境规划制定、环境工程决策、污染预测和防治、环境经济分析和系统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1。

学时:理论学时36。

2。

作业次数:5次3。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1。

基本内容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2)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2。

基本要求了解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对象和手段以及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

3。

重点和难点重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难点: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1.基本内容1)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体系2)环境保护法规体系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5)环境管理机构体系2.基本要求了解在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构成和环境管理机构体系的发展;掌握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掌握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环境规划法律制度;理解环境标准体系的概念和分类,作用和意义。

3。

重点和难点重点: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环境规划法律制度。

难点: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环境标准体系。

第三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1。

基本内容1)管理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2)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生态学原理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系统论原理4)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经济学原理2.基本要求理解各个理论基础(管理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生态学原理、系统论原理、经济学原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则,各个理论基础与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关系。

【公开课教案】(种群数量的变化)Word版

【公开课教案】(种群数量的变化)Word版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从容说课自然界中的种群,数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在外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各种变化。

在“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中,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建构种群增长模型。

详细讨论了种群增长的两种方式,在理想环境中,种群增长呈“J”型曲线;在环境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

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各有产生的条件和特点,还可以通过建构的数学模型来解释种群数量的增长,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种群数量变化除了增长以外,还存在波动、下降等其他形式。

最后文中分析了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各种因素,特别指出了人类对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进行人文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种群数量的变化.第2课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三维目标1.掌握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5.通过分析问题→探究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让学生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转化过程。

6.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某种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让学生学会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7.通过列举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比较两种增长曲线各自产生的条件和特点,使学生掌握“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

8.通过学生一起讨论分析,理解影响种群增长的因素和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9.通过研究种群数量变化,使学生认识到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分析事物时,要用动态的观点来分析。

10.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洞察能力;同时,通过科学与数学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思维品质。

11.通过学生一起讨论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时候,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能从一草一木开始保护环境。

(完整word版)整数规划的数学模型及解的特点

(完整word版)整数规划的数学模型及解的特点

整数规划的数学模型及解的特点整数规划IP (integer programming):在许多规划问题中,如果要求一部分或全部决策变量必须取整数。

例如,所求的解是机器的台数、人数、车辆船只数等,这样的规划问题称为整数规划,简记IP 。

松弛问题(slack problem):不考虑整数条件,由余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成的规划问题称为该整数规划问题的松弛问题。

若松弛问题是一个线性规化问题,则该整数规划为整数线性规划(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一、整数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一般形式∑==nj jj x c Z 1min)max(或中部分或全部取整数n j nj i jij x x x mj ni x b xa ts ,...,,...2,1,...,2,10),(.211==≥=≥≤∑=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纯整数线性规划(pure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指全部决策变量都必须取整数值的整数线性规划。

有时,也称为全整数规划。

2、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 integer liner programming):指决策变量中有一部分必须取整数值,另一部分可以不取整数值的整数线性规划。

3、0—1型整数线性规划(zero —one integer liner programming):指决策变量只能取值0或1的整数线性规划。

1 解整数规划问题0—1型整数规划0—1型整数规划是整数规划中的特殊情形,它的变量仅可取值0或1,这时的⎪⎪⎪⎩⎪⎪⎪⎨⎧≥≤+≥+≤-+=且为整数0,5210453233max 2121212121x x x x x x x x x x z变量xi 称为0—1变量,或称为二进制变量。

0—1型整数规划中0—1变量作为逻辑变量(logical variable),常被用来表示系统是否处于某一特定状态,或者决策时是否取某个方案。

(完整word版)数学建模四大模型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数学建模四大模型总结,推荐文档

四类基本模型1 优化模型1.1 数学规划模型线性规划、整数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动态规划。

1.2 微分方程组模型阻滞增长模型、SARS 传播模型。

1.3 图论与网络优化问题最短路径问题、网络最大流问题、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最小生成树问题(MST)、旅行商问题(TSP)、图的着色问题。

1.4 概率模型决策模型、随机存储模型、随机人口模型、报童问题、Markov 链模型。

1.5 组合优化经典问题● 多维背包问题(MKP)背包问题:n 个物品,对物品i ,体积为i w ,背包容量为W 。

如何将尽可能多的物品装入背包。

多维背包问题:n 个物品,对物品i ,价值为i p ,体积为i w ,背包容量为W 。

如何选取物品装入背包,是背包中物品的总价值最大。

多维背包问题在实际中的应用有:资源分配、货物装载和存储分配等问题。

该问题属于NP 难问题。

● 二维指派问题(QAP)工作指派问题:n 个工作可以由n 个工人分别完成。

工人i 完成工作j 的时间为ij d 。

如何安排使总工作时间最小。

二维指派问题(常以机器布局问题为例):n 台机器要布置在n 个地方,机器i 与k 之间的物流量为ik f ,位置j 与l 之间的距离为jl d ,如何布置使费用最小。

二维指派问题在实际中的应用有:校园建筑物的布局、医院科室的安排、成组技术中加工中心的组成问题等。

● 旅行商问题(TSP)旅行商问题:有n 个城市,城市i 与j 之间的距离为ij d ,找一条经过n 个城市的巡回(每个城市经过且只经过一次,最后回到出发点),使得总路程最小。

● 车辆路径问题(VRP)车辆路径问题(也称车辆计划):已知n 个客户的位置坐标和货物需求,在可供使用车辆数量及运载能力条件的约束下,每辆车都从起点出发,完成若干客户点的运送任务后再回到起点,要求以最少的车辆数、最小的车辆总行程完成货物的派送任务。

TSP 问题是VRP 问题的特例。

● 车间作业调度问题(JSP)车间调度问题:存在j 个工作和m 台机器,每个工作由一系列操作组成,操作的执行次序遵循严格的串行顺序,在特定的时间每个操作需要一台特定的机器完成,每台机器在同一时刻不能同时完成不同的工作,同一时刻同一工作的各个操作不能并发执行。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4章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Word版含答案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1.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数学模型为:N t =N 0λt。

2.正常情况下,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种群数量会呈“S”型增长。

3.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 值。

4.“J”型曲线的增长率是不变的,“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5.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很多,因此,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

一、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2.构建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进行表达→检验或修正。

3.表达形式(1)数学方程式:科学、准确,但不够直观。

(2)曲线图:直观,但不够精确。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模型假设⎩⎪⎨⎪⎧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2.数学模型:N t =N 0λt。

3.各参数的含义⎩⎪⎨⎪⎧N 0:种群的起始数量t :时间N t:t 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 倍数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形成原因2.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又称K 值。

3.应用建立自然保护区,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例如为增加大熊猫的种群数量而设立的卧龙自然保护区。

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1.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人为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2.数量变化: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J”型曲线是发生在自然界中最为普遍的种群增长模式(×) (2)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J”型增长(√)(3)对于“S”型曲线,同一种群的K 值是固定不变的,与环境因素无关(×) (4)种群数量达到K 值后不再发生变化(×)(5)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有利于对有害动物的防治以及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2.下图中可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情况下增长的曲线是( )解析:选B 种群在无环境阻力情况下的增长是指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的情况下的增长。

(完整word版)遗传算法及在物流配送路径优化中的应用

(完整word版)遗传算法及在物流配送路径优化中的应用

遗传算法及在物流配送路径优化中的应用一、遗传算法1.1遗传算法定义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是模拟达尔文的遗传选择和自然淘汰的生物进化过程的计算模型, 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搜索最优解的方法, 它是有美国Michigan大学J.Holland教授于1975年首先提出来的, 并出版了颇有影响的专著《Adaptation in Natural and Artificial Systems》, GA这个名称才逐渐为人所知, J.Holland教授所提出的GA通常为简单遗传算法(SGA)。

遗传算法是从代表问题可能潜在的解集的一个种群(population)开始的, 而一个种群则由经过基因(gene)编码的一定数目的个体(individual)组成。

每个个体实际上是染色体(chromosome)带有特征的实体。

染色体作为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即多个基因的集合, 其内部表现(即基因型)是某种基因组合, 它决定了个体的形状的外部表现, 如黑头发的特征是由染色体中控制这一特征的某种基因组合决定的。

因此, 在一开始需要实现从表现型到基因型的映射即编码工作。

由于仿照基因编码的工作很复杂, 我们往往进行简化, 如二进制编码, 初代种群产生之后, 按照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原理, 逐代(generation)演化产生出越来越好的近似解, 在每一代, 根据问题域中个体的适应度(fitness)大小选择(selection)个体, 并借助于自然遗传学的遗传算子(genetic operators)进行组合交叉(crossover)和变异(mutation), 产生出代表新的解集的种群。

这个过程将导致种群像自然进化一样的后生代种群比前代更加适应于环境, 末代种群中的最优个体经过解码(decoding), 可以作为问题近似最优解。

1.2遗传算法特点遗传算法是一类可用于复杂系统优化的具有鲁棒性的搜索算法, 与传统的优化算法相比, 主要有以下特点:1. 遗传算法以决策变量的编码作为运算对象。

(完整word版)一级倒立摆控制方法比较

(完整word版)一级倒立摆控制方法比较

(完整word版)一级倒立摆控制方法比较一级倒立摆控制方法比较摘要:倒立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和快速运动的自然不稳定系统。

针对一级倒立摆系统,首先利用牛顿力学的知识建立了数学模型,然后利用Simulink 及其封装功能建立倒立摆的仿真模型,使模型更具灵活性,给仿真带来很大方便。

根据状态方程判断系统的能控、能观性。

通过LQR控制算法和极点配置设计控制器使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并利用Matlab仿真加以证实。

关键词:倒立摆; LQR ;极点配置;MatlabDISCUSSION ON CONTROLOF INVERTED PENDULUMAbstract:the inverted pendulum system is a typical multi—variable, nonlinear, strong coupling and rapid movement of the natural unstabl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level of inverted pendulum system,firstI make use of Newtonian mechanics knowledge to establishthe mathematical model,and use the Simulink and packaging function to establish inverted pendulum simulation model。

The model is more flexibility, bringing a lot of convenience for simulation. By the equation of state, controllability and observablityof system can be sure。

(完整word版)制冷空调系统建模与仿真

(完整word版)制冷空调系统建模与仿真

空调压缩机虚拟样机开发中的建模与仿真摘要:该文介绍了建模与仿真技术在开发新型汽车空调旋叶式压缩机虚拟样机中的应用。

该虚拟样机由产品的三维几何模型、动力学模型和反映其工作过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等过程)的动态数学模型为基础,利用虚拟样机对压缩机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和优化.关键词:虚拟样机;制冷压缩机;计算机仿真1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压缩机的设计与研究已经从传统的经验或半经验方法逐步转向虚拟样机开发这一先进有效的手段。

虚拟样机是一种基于建模与仿真的设计,包括几何形状、传动的联接关系、物理特性和动力学特性的建模与仿真。

本文利用建模与仿真技术开发了一个汽车空调用旋叶式压缩机的虚拟样机,它具有与真实压缩机一致的内在和外观特性,即模拟了其运动学、动力学和工作过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的性能。

该虚拟样机已在产品和实际开发和制造中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2旋叶式制冷压缩机简介新型旋叶式压缩机由于其对汽车空调良好的适应性,目前在国内外得到了大力发展。

这种压缩机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紧凑,每个工作基元在一转当中有两次吸排气,转子运动平稳,整机的振动小、噪声低。

在日本和美国的一些压缩机制造公司已进行大批量生产.在国内,旋叶式压缩机还处于引进、消化和设计开发阶段。

图1为旋叶式(又称滑片式)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该压缩机的结构特点为:1)缸内壁型线为多段复杂型线光滑连接而成,转子与气缸同心放置,无偏心。

2)转子和气缸短轴处的密封圆弧段将气缸分成两个压缩腔,两组吸、排气口相错180°布置,使作用在转子上的径向气体力基本平衡,卸除了轴承的径向负荷。

3)为改善叶片运动,叶片斜置。

4)转子与气缸同心,这给机器的制造和安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5)采用压力供油,以起到润滑和密封作用。

1—排气阀2—转子3—气缸4—滑片5-吸气口图1 压缩机结构简图[1]旋叶式压缩机主要用于小型气体压缩装置和汽车空调系统中,另外还在机舱、军用车辆及民用住宅等空气制冷空调系统中有所应用。

【2018-2019】环境系统分析试题-word范文 (23页)

【2018-2019】环境系统分析试题-word范文 (2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环境系统分析试题篇一:环境系统分析复习题概念解释:1.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执行特定功能的元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2. 系统分析: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探索和研究过程,它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确定一个系统所应具备的功能和相应的环境条件,以确定实现系统目标的最佳方案。

3.环境系统分析:是研究环境系统规划、设计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技术科学,它以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污染物对人体和生态的影响,环境工程技术原理和环境经济学等为依据,并综合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理论,采用现代管理的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对环境问题和防止工程进行系统分析,谋求整体优化解决。

4.环境质量基本模型:反映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运动的基本规律的数学模型,称为环境质量基本模型,简称基本模型。

5. 灰箱模型:复杂问题,主要因果关系清楚,但许多机理细节(参数)不明,可描述事物运动状态的大致变化,与实际情况有一定误差,又称半机理模型(许多含物理意义的统计模型)。

6. 黑箱模型:即输入-输出模型。

因果关系不明,只有输入、输出统计关系,仅在一定区间内基本正确。

需要大量的输入,输出数据以获得经验模型。

它们可在日常例行观察中积累,也可由专门实验获得。

.7.白箱模型:因果关系十分清楚,物理、化学运动机理(参数)完全掌握;可精确描述事物运动状态的全部变化,又称机理模型8. 推流迁移:推流迁移是指在气流或水流作用下污染物产生的转移作用。

推流作用只改变污染物的位置而不改变污染物的浓度。

9. 湍流扩散:湍流流场中质点的各种状态(流速、压力、浓度等)的瞬时值相对于其时平均值的随机脉动而导致的分散现象10. 弥散:由于横断面上实际的流速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在用断面平均流速描述实际运动时,就必须考虑一个附加的,由流速不均匀引起的作用。

(完整word版)环境管理学(第三版)重点整理

(完整word版)环境管理学(第三版)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环境问题:一切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或状态的变化。

环境科学所说的环境问题不包括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变化,所指的是狭义环境问题。

二、环境科学与环境管理1.环境科学的产生:环境科学是伴随着对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研究而诞生和发展的。

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交叉为特点的综合科学,它以环境学位核心,包括环境自然科学、环境工程科学、环境社会科学、环境人文科学、环境管理科学等主要分支学科。

2.环境科学的内涵、功能与作用:环境科学不仅要研究自然环境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更重要的是要研究调整和控制人类行为的方法以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协同演进的目的。

从根本意义上来看,这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关于人类活动的组织、协调、控制活动的全过程。

三、环境管理任务1.转变环境观念2.调整环境行为3.控制“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4.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建设人类环境文明第二节环境管理的主体与对象一、政府1.作为环境管理主体的政府2.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政府二、企业1.作为管理主体的企业2.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企业三、公众1.作为环境管理主体的公众2.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公众第三节环境管理学的形成于发展一、环境管理学的形成1、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技术问题,以治理污染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末2.把环境问题作为经济问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手段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 90年代初3.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社会发展问题,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又通过了《里约宣言》4.把解决环境问题作为人类文明演替推动力的新阶段二、环境管理学的概念和特点1.环境管理学:为环境管理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科学。

环境管理所需要解决的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同自然环境相协调的问题。

(完整word版)开题报告: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仿真

(完整word版)开题报告: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仿真

1. 课题背景及意义1.1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近年来,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稀土永磁材料与电动机控制理论的发展, 交流伺服控制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交流伺服系统将逐步取代直流伺服系统, 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 人们可以构成高精度、快速响应的交流伺服驱动系统。

因此, 近年来, 世界各国在高精度速度和位置控制场合, 己经由交流电力传动取代液压和直流传动[1][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随着价格低廉的钕铁硼(REFEB)永磁材料的出现, 使永磁同步电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世界各国(以德国和日本为首)掀起了一股研制和生产永磁同步电机及其伺服控制器的热潮, 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小功率应用场合,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是主要的发展趋势。

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技术将逐渐走向成熟并日趋完善[3]。

以往同步电机的概念和应用范围己被当今的永磁同步电机大大扩展。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永磁同步电机已在从小到大, 从一般控制驱动到高精度的伺服驱动, 从人们日常生活到各种高精尖的科技领域作为最主要的驱动电机出现, 而且前景会越来越明显。

由于永磁同步电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效率高、转矩电流比高、转动惯量低, 易于散热及维护等优点, 特别是随着永磁材料价格的下降、材料的磁性能的提高、以及新型的永磁材料的出现, 在中小功率、高精度、高可靠性、宽调速范围的伺服控制系统中, 永磁同步电动机引起了众多研究与开发人员的青睐, 其应用领域逐步推广, 尤其在航空航天、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等场合获得广泛的应用[4][5]。

尽管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控制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各种控制技术的应用也在逐步成熟, 比如SVPWM、DTC、SVM、DTC自适应方法等都在实际中得到应用。

然- 1 -而, 在实际应用中, 各种控制策略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如低速特性不够理想, 过分依赖于电机的参数等等。

数学建模简介word文档-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建模简介word文档-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1.1 关于数学建模一、数学、数学模型、数学建模的定义二、数学建模过程流程图三、数学建模的特点和分类四、数学建模的应用和现代科学五、历年全国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六、如何学好数学建模七、数学建模的例子:火炮的射击、椅子能在不平的地上放稳吗、人中预报问题一、数学、数学模型、数学建模的定义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变化关系的学科数学模型――对于现实世界的一个特定对象,一个特定目的,根据特有的内在规律,做出一些必要的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一个数学结构。

数学建模――构造数学模型的过程,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实践。

即通过抽象、简化、假设、引进变量等处理过程后,将实际问题用数学方式表达,建立起数学模型,然后运用先进的数学方法及计算机技术进行求解,得到定量的结果,以供人们作分析、预报、决策和控制。

例1:火炮的射击―――数学建模的大致全过程模型一:假设不考虑空气的阻力、重力影响――抛物运动模型二:假设不考虑重力影响,并且空气的阻力与速度成正比。

模型三:假设不考虑重力影响,并且空气的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适用于火炮的射击模型四:考虑重力影响,并且空气的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适用于卫星的发射。

二、数学建模过程流程图众多的因素(主要和次要)--合理的假设――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方法(或数学软件)求解模型――检验(得解与实际问题作比较)――修改完善模型。

上述数学建模过程可用流程图表述如下:三、数学建模的特点和分类数学建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具有以下特点:1.应用领域广,如物理学、力学、工程学、生物学、医学、经济学、军事学、体育运动学等.而不少完全不同的实际问题,在一定的简化层次下,它们的模型是相同或相似的.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广泛的兴趣,拓宽知识面,从而发展联想能力,通过对各种问题的分析、研究、比较,逐步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2.需要各种数学知识,应用已学到的数学方法和思想进行综合应用和分析,进行合理的抽象及简化的能力如微分方程、运筹学、概率统计、图论、层次分析、变分法等,去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3.需要各种技术手段的配合,如查阅各种文献资料、使用计算机和各种数学软件包等.4.与求解数学题目的差别.求解数学题目往往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数学建模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南水北调工程水指标分配问题的数学模型

南水北调工程水指标分配问题的数学模型

南水北调工程水指标分配问题的数学模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引言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水利工程之一。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领域的应用Word版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领域的应用Word版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摘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其特点。

从环境科学的角度出发,介绍了 GIS在环境信息、环境质量管理、环境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开发应用前景。

并结合实例,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具体应用过程。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环境;大气环境评价引言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门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

它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及地理决策服务。

计算机支持是其主要特征,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是其主要功能。

由于环境问题与地理因素紧密相关,通常带有很强的地理或地理分布特征,运用GIS技术能有效处理基于环境问题的大量复杂空间信息。

[1]环境问题是21世纪全球性的问题,对环境问题的研究及解决必然涉及到复杂、敞开的地表系统。

而GIS能为现实地理空间上的物质和能量运动规律的研究提供方便、准确的空间管理和空间分析手段。

因此,GIS与环境科学的结合运用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及环境地球化学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GIS的特点GIS是在计算机硬件支持下,对地理空间数据及相关的属性进行采集、录入、编辑、处理、分析、输出,并利用某一领域的数学模型进行空间分析、模拟的一门现代技术。

其组成主要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和用户四大要素。

与一般的管理信息系统相比,地理信息系统有以下特点:a)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系统。

将现实世界经过模型处理后得到的各种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入到系统中,系统可以有机地组织、管理、显示这些数据。

b)形象直观的应用界面。

系统用模型化了的电子地图和用户交互,使用者可依靠人类固有的对自然界的认知和逻辑来操作数据。

c)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

(完整word版)地图数学模型原理与分析-课程作业

(完整word版)地图数学模型原理与分析-课程作业

地图数学模型原理与分析课程作业院系: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一、在空间数据库中,把大比例尺图形数据缩编成小比例尺,图形数据是按要素分层的,各要素应采用什么模型确定选取指标?答:按要素分层的GIS 图形数据主要包括:居民地、河流、道路网、独立地物、岛屿(湖泊)等。

大比例尺缩编成小比例尺时,应根据不同的要素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确定指标。

1.居民地选取指标模型确定居民地选取指标的模型较多,有一元回归模型、多元回归模型、图解计算法、开方根规律模型等。

实施地图制图综合时,以多元回归模型为例进行说明。

在地图制图综合中,影响居民地选取指标的因素很多,诸如居民地密度,人口密度,地形,水系,交通等。

宜采取多元回归模型,并采用居民地密度,人口密度和居民地选取程度三个变量之间的相关,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选取模型。

1)建立确定居民地选取指标的多元回归模型的基本原理 根据分析,确定居民地选取指标的多元回归模型为21210b b x x b y =。

(1-1)式中,y 为居民地选取程度,1x 为居民地密度,2x 为人口密度,0b 、1b 、2b 为待定参数。

设y 1为单位面积内居民地选取的个数,则有11x y y =(1-2) 把(1-2)式代入(1-1)式有2121101bb x x b y += (1-3) 下面对参数的性质进行讨论①参数0b :决定总的选取水平0b =0时y=0;所以:0b ≥0 ②参数1b :决定不同居民地密度的选取程度如果1b >0,居民地密度越大,选取程度越大,这是违背地图制图综合原理的如果1b <-1,居民地密度越大,选取数量反而少,这是违背地图制图综合原理的,所以:-1≤1b ≤0③参数2b :如果2b <0,人口密度越大的区域,居民地选取程度反而小,这也是违背地图制图综合原理的所以:2b ≥0.2)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上选取指标模型对各种比例尺的量测数据进行整理,由实地居民地密度1x (个/100km2),人口密度2x (人/km2)和相应比例尺的居民地选取程度y ,得各种比例尺居民地选取模型1:10万 0468.023792.019336.2x x y -=1:20万 0697.026865.017870.2x x y -=1:100万 1719.028962.013588.0x x y -=1:150万 1843.029657.012363.0x x y -= 1:200万2187.020038.110753.0x x y -= 1:250万2216.020275.110478.0x x y -=3)通用居民地选取模型从以实地居民地密度建立的系列比例尺的居民地选取程度模型中,可以看出 b 0、b 1、b 2随比例尺变化而变化,它们同地图比例尺分母M 有相关关系。

大气污染评价与预报模型——数学建模word格式

大气污染评价与预报模型——数学建模word格式

大气污染评价与预报模型——数学建模word 格式1.问题重述大气是指包围在地球外围的空气层,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人类生活在大气里,洁净大气是人类赖于生存的必要条件。

一个人在五个星期内不吃饭或5天内不喝水,尚能维持生命,但超过5分钟不呼吸空气,便会死亡。

随着地球上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济增长的急速增大,地球上的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其影响也日趋深刻,如由于一些有害气体的大量排放,不仅造成局部地区大气的污染,而且影响到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因此,加强大气质量的监测和预报是非常必要。

目前对大气质量的监测主要是监测大气中2SO 、2NO 、悬浮颗粒物(主要为PM10)等的浓度,研究表明,城市空气质量好坏与季节及气象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

附件给出城市A 、B 、C 、D 、E 、F 从2003年3月1日至2010年9月14日测量的污染物含量及气象参数的数据。

请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下列问题作出回答:1.找出各个城市2SO 、2NO 、PM10之间的特点,并将几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排序。

2.对未来一周即2010年9月15日至9月21日各个城市的2SO 、2NO 、PM10以及各气象参数作出预测。

3.分析空气质量与气象参数之间的关系。

4.就空气质量的控制对相关部门提出你的建议。

2.问题分析本题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层层递进式提出四个问题,分别需要对空气污染因素以及气象参数进行分析求解。

第一问为评价性问题,先从城市内部个污染物特点出发,再到城市之间空气质量进行比较。

第二问是预测性问题,通过对给出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各项参数之后的趋势。

第三问是寻找关联性问题,要求找出空气质量与气象参数之间的关系。

第四问为开放型问题,可通过之前得出的结论或者相关文章及模型提出建议。

2.1 问题1通过查阅资料,运用已有的API 对各个城市的各项污染指标进行计算,得出各个污染指数API 月平均的折线图,观察,得出各城市各项指标的特点。

(完整word版)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20套和答案详解

(完整word版)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20套和答案详解

第 1 页一、填空(每空1分,共18分)1.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有 、 、 、共4种。

2.连续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3.某统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为:dtt dc )(+0.5C(t)=2r(t)。

则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Φ(s)= ;该系统超调σ%= ;调节时间t s (Δ=2%)= 。

4.某单位反馈系统G(s)=)402.0)(21.0()5(1002+++s s s s ,则该系统是 阶型系统;其开环放大系数K= 。

5.已知自动控制系统L(ω)曲线为:则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 ;ωC = 。

6.相位滞后校正装置又称为 调节器,其校正作用是 。

7.采样器的作用是 ,某离散控制系统)()1()1()(10210TT e Z Z e Z G -----=(单位反馈T=0.1)当输入r(t)=t 时.该系统稳态误差为 。

二. 1.求:)()(S R S C (10分)R(s)第2页2.求图示系统输出C(Z)的表达式。

(4分)四.反馈校正系统如图所示(12分)求:(1)K f=0时,系统的ξ,ωn和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e ss.(2)若使系统ξ=0.707,k f应取何值?单位斜坡输入下e ss.=?第3页(1)(2)(3)五.已知某系统L(ω)曲线,(12分)(1)写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2)求其相位裕度γ(3)欲使该系统成为三阶最佳系统.求其K=?,γmax=?六、已知控制系统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如图示。

P为开环右极点个数。

г为积分环节个数。

判别系统闭环后的稳定性。

(要求简单写出判别依据)(12第 4 页七、已知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005.0)(105.0(10)(0++=s s s G 将其教正为二阶最佳系统,求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G 0(S )。

(12分)一.填空题。

(10分)1.传递函数分母多项式的根,称为系统的2. 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3.并联方框图的等效传递函数等于各并联传递函数之4.单位冲击函数信号的拉氏变换式5.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则该系统为 型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系统数学模型
引自 文献《环境评价》
1 环境系统简化图:
图中,系统A 的状态参数(变量)以节点x 表示(例如污染物浓度),影响状态变量变化的系数以支叉α表示(例如水体弥散系数或化学动力学的速率常数等),这里,假设系统只有单一输入的扰动u 和单一输出的结果y ;真实的环境系统结构远较图中复杂。

为简化问题,我们将环境系统简化成如上图所示。

2 模型建立的目的
建立数学模型的目的,从理论上说是帮助人们理解环境系统的复杂的行为,并且对系统过去发生的行为进行解释;运用模型预测环境影响,则是以环境系统过去行为的规律来推断未来。

3 灰箱模型建立
·适用范围:当人们对所研究的环境要素或过程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又不完全清楚,或对其中一部分比较了解而对其他部分不甚清楚时,可以应用该模型。

此模型多用于预测开发性对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为主的影响。

在灰箱模型中,状态变量和输出常常是随时间变化的。

·不失一般性,可以将(3.1)代表环境系统输出变量的动态过程,(3.2)代表离散地采集的系统状态及其输出的观察结果,在稳态下的输出结果以(3.3)表示。

如下:
(){}(),,;y t f x u t t αξ∨
=+ (3.1) (){}(),;k k k y t h x t t αη=+ (3.2)
{},,y g x u α= (3.3)
式中 x ——状态变量的向量(如在一定体积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
u ——实测的对系统产生扰动的输入向量(如降雨量、排入水系的各种污染物等);
α——模型系数向量(如弥散系数、有机物降解系数);
ξ——状态变量、是动态随机变化的向量(系统的噪声,一般是不能确定性地观测到的);
——输出的观测误差向量(即测量噪声);
t ——时间历程;
k t ——第k 次观测的时间;
y ∨
——表示随着时间t 变化的输出向量y
4 灰箱模型的灵敏度分析
输出变量对模型的灵敏度系数'y s 定义为 'y y s α
∂=∂ (4.1) 'y y s s y α
= (4.2)
式中 α——模型的系数值
y ——系数值为α时的输出变量值
当模型系数误差范围为%E α±时,则引起输出变量变化的范围为 ()%%y y E s E α= (4.3)
5 模型的有效性统计检验(预测值和实际值)
见(203页)
6 黑箱模型的建立
·适用范围:这是一种纯经验模型,它依据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或各种类型输出变量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建立各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而完全不追究系统内部状态变化的机理。

该模型用语环境预测时,只涉及到开发活动的性质、强度与其环境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通常,输入环境系统的干扰与输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通过对大量实测资料的统计处理(常用多元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建立起开发活动与环境后果之间的统计关系。

该模型本身不能表示过程,在无法了解变化过程而又可以取得较多符合要求的实测数据时,可以用该模型进行环境预测。

输出和输入关系为:
(){},y t u t φ=
输出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123,,m y t y y y t φ=
将调查、监测的数据随机地分为两个集合,数据集Ⅰ用于建模,数据集Ⅱ用于验证。

较理想的做法是将历史数据作为数据集Ⅰ,将近期调查监测数据作为数据集合Ⅱ 。

常用的建模方法有:
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和数量化理论的回归法。

(见统计分析方法)
7 环境介质中污染物运动的基本模型
包括三维模型、零维模型、一维模型、二维模型(见209——216页)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