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环境保护农村持续发展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村持续发展的关系
摘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的持续发展,是农村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农村保护环境是实现农村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持续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确保农村与自然的和谐,是农村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农村得以延续的保证。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农村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1、农村持续发展的实质
在现在及可以预见的未来。农业在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质是农业和农村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农村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农村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农村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农村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农村生态持续发展是持续发展的保障,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是农村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农村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农村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急的。农村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农村与自然环境系统。满足农村需
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农村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能量的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以满足农村的需求。同时要求农村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以减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为农村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2、环境功能和农村环境问题
农村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趁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延的作用体现了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环境是农村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面对诸多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农村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自然两方面。其实质是农村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
环境问题已成为农村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农村环境污染可分为生活、生产、工业三大污染。从生活污染来看,由于农村很少有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再加上农民环保意识的缺乏,生活垃圾随手乱扔,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从生产污染来看,农民在使用化肥、农药上缺少科学性,流失的化肥、农药和随手扔掉的农药瓶,很容易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从工业污染来看,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日
益增强,城镇的环保“门槛”也越来越高,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企业很难在城镇立足,于是转向广阔的农村,也正因此,农村的环境正在不断恶化。农村环境污染给我们的环保工作提出了一个现实而又严峻的课题。我国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之一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我们构建生态新农村提出了方向、明晰了思路。我们只有切实解决好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才能使农村真正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协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发送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作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是以消除贫困,改善和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3、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村持续发展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农村应该采取措施保护
环境:
(一)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常言道“惟有净土,才有洁食”。我们要以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为核心,提高农药化肥有效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发展有机、绿色生态农业,确保“米袋子、菜篮子”食品安全。归根结底,造成农村环境污染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们的重视程度不够,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态新农村的建设。我们应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引导他们清洁生产、文明生活。可以通过环境警示教育这一有效形式,用身边的反面案例,使广大干部群众从内心深处受到震撼和教育。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把“环境怡人、村镇宜居”理念充实到“村容整洁”的总体要求中,抓好改厨、改厕、改圈及沼气池建设,让农村的村容整洁起来,乡风文明起来,居住环境怡人起来。具体做法是:(1)要科学用肥用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为了保护环境,村民应当把畜禽养殖粪便作为主要肥料。不但可以减少化肥农药和粪便本身的污染,还能够显著增强地力。(2)要加大治理力度,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抓好农村改厕、改厨、改水工程和户用沼气池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污水集中处理,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运处理,积极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3)要坚持村民自治,订立村规民约。结合本村的实际,对防治污染做出规定,把污染治理的主动权交给村民,让村民构建出自己的防治污染“绿色壁垒”。
(二)构建保障机制,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作为各级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其遵守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坚持特色经济与绿色经济齐抓共促,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的同时,体现生态保护的绿色观念。大力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实用技术,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大力推广平衡施肥、精量施肥技术和生态防治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用。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用肥的效率。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加快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严格执行畜禽养殖业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科学划定养殖区、限养区、禁养区,关闭取缔禁养区内的养殖企业,加强畜禽养殖企业监管。
(三)杜绝工业污染,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把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按照环境功能区划、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原则,合理规划村镇工业布局,实行污染集中控制与治理。坚决淘汰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防止污染污染企业由城市向农村转移。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保护水源地的具体措施,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加快小城镇、农村新型住宅社区污水处理建设步伐,让农民喝上干净卫生的水。进一步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扎实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依法查处农村环境违法违纪问题。
参考文献:
[1]甘宜沅.中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