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基础知识
审核员基础知识培训

上述所有工作关闭
15/56
五.准备审核
决定审核范围 文件审核 准备审核计划 审核小组指派
阅览相关背景资料准备工作
文件,如行业指南、检查表、 记录表等
16/56
五.准备审核
1.审核范围
规定了接受审核的内容和区域,包括
组织的实际位置,审核现场的地理位
置或区域范围,或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 及其相关的安卫风险,以及报告方式等。 由委托方(组织)和主任审核员或审核组长 决定
作业环境与个人防护装备 – 通风,安全帽、安全 鞋、呼吸防护具、耳 塞等 实地测试 – 检查、检测、检定设 施/设备、应变处理程 序等 工作环境整齐与清洁
41/56
六.实施审核
9. 现场查证(续)
勿批评 进一步调查 发 勿停止工作 现 问 记录细节 题 保持客观 时 自我判断 有不符合事项须坚持 避免争论 勿烦躁 勿偏袒 有效管理时间 正确态度 勿幸灾乐祸 勿使领班失面子
审核基础知识
1/56
讨论:您所见过的外审员有哪些不好的做法?
2/56
审核员应避免的不良工作习惯
僵化; 浮于表面; 爱挑剔; 轻信; 武断;
好争论;
无纪律; ……
3/56
内部审核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缺失的审核方案:很多组织没有对审核方案进行系统策划;
粗略的审核计划:计划安排不具体,审什么由内审员掌握; 空白的检查表:不编制检查表或检查表没有针对性;
审核是什么?怎么审核? 按照标准—指导和帮助 为什么要审核?
培训 提高
审核 纠正
怎样对待审核?审核与考核的区别
5/56
一.何谓审核?
审---检查管理系统与所选定的体系标准模
式的符合性;
【备考】审核概论—审核基础知识点复习笔记

【备考】审核概论—审核基础知识点复习笔记·1.概述1.1审核不仅局限于管理体系审核,还覆盖了产品认证和服务认证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审核活动。
审核是应用合格评定功能法与合格评定工具箱开展认证活动所涉及的合格评定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合格评定活动及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2与审核有关的标准ISO19011《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提供了管理体系审核的指南,包括审核原则,审核方案的管理和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
也对参与管理体系审核过程的人员的个人能力提供了评价指南。
适用于需要实施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外部审核或需要管理审核方案的所有组织ISO27007——在ISO19011的基础上,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方案管理、审核实施提供了指南,1.3 ISMS审核员能力提供了评价指南§ISO17021-1:2015《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机构的要求第1部分要求》§ISO17021-2:2015《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机构的要求第2部分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及认证的能力要求》§ISO17021-3:2015《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机构的要求第3部分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及认证的能力要求》§ISO17065《合格评定产品,过程和服务认证机构要求》o审核是审核员的基本功·1.4审核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思考题1:审核的定义与内涵?】1)审核的基本概念: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审核由一系列相关过程和活动构成——获得客观证据的过程是一个取证的过程,涉及到抽样。
应根据抽样方案和所要求的数据类型,选择适当的样本。
获得要有适宜的方法,若决定使用统计抽样,抽样方案应基于审核目标和抽样总体的特征。
审核可以采用条件抽样或统计抽样。
——评价所获得的客观证据并确定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是审核的关键活动,也是审核技术的核心。
审核知识培训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并及时反馈实施效果。
04
CATALOGUE
审核风险与应对
审核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识别潜在风险
在审核过程中,要留意可 能存在的风险,如文件不 齐全、流程不规范、安全 漏洞等。
风险评估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估方法 ,如风险矩阵、风险概率 分析等,对识别到的风险 进行评估。
确定风险级别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 风险级别,以便针对高风 险采取重点措施。
案例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
01
02
总结词:掌握职业健康 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流 程和要点,了解如何识 别和评估组织的职业健 康安全责任与风险。
详细描述
03
04
05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的基本概念与标准内容 。
审核流程:包括审核准 备、现场审核、审核报 告编写与发布等环节。
关键环节与常见问题: 如职业健康风险的识别 与评估、安全管理体系 的合规性、事故预防与 应对等,以及常见的问 题和解决方法。
完成培训后,申请人需参加审核员考试, 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
提交申请材料
审核员注册
考试合格后,申请人需向审核机构提交申 请材料,包括考试成绩单、身份证复印件 、学历证书复印件等。
审核机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对申请 人的专业能力、工作经历等方面进行评估 ,符合条件者将被注册为审核员。
审核员的职责与权利
案例五:社会责任报告审核
01
02
总结词:掌握社会责任 报告审核的流程和要点 ,了解如何评估组织的 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详细描述
03
04
05
社会责任报告的基本概 念与编制内容。
审核流程:包括报告准 备、审核实施、审核报 告编写等环节。
体系审核基本知识

培训不足问题
培训内容过时
培训内容未能及时更新,与现行标准或操作 不符。
培训计划不完整
缺乏针对不同岗位和职能的培训计划,导致 员工技能不足。
培训效果评估不足
缺乏对培训效果的评估和反馈机制,无法确 保培训的有效性。
过程控制问题
过程控制不严格
在某些关键流程中,缺乏有效的过程控制措施,导致产品质量不 稳定或不符合要求。
全面性
审核应覆盖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和环节,确 保评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审核类型
内部审核
由组织内部人员对管理体系进行自我 评估,以检查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 合性。
外部审核
由外部机构对组织的管理体系进行评 估,以确定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规定要 求和国际标准。
第三方审核
由独立第三方机构对组织的管理体系 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估,并出 具审核报告。
求等,以确保审核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审核实施
审核启动会议
召开审核实施前的启动会议,明 确审核目的、范围、计划和方法, 并确定审核组成员的分工和要求。
现场审核
按照审核计划对受审核方进行现 场审核,收集客观证据,并记录 审核发现的问题。
审核中的沟通
在审核过程中保持与受审核方的 沟通,就审核发现的问题进行确 认和澄清,确保审核结果的准确 性和公正性。
现场观察
直接观察体系的实际运行情况,包括现场操作、设备 设施和工作环境等。
人员访谈
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体系的认识、看法 和建议。
审核判断方法
符合性判断
评估体系的运行是否符合预定的标准、要求和 法律法规。
有效性判断
评估体系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结果和目标,以 及体系性能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审核基础知识——与“审核“有关的重要术语及概念

审核基础知识——与“审核“有关的重要术语及概念审核过程中,审核人员需要依据审核准则对获取的审核证据进行评价,以确定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得出审核发现,最终汇总并经综合评价后得出审核结论。
这其中涉及对以下几个术语的理解。
(一)审核准则GB/T 19011 标准给出了审核准则的定义:“用于与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这个定义:审核准则的作用是作为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依据。
审核准则可以包括适用的方针、程序或要求,“要求“可以是标准要求、法律法规要求、管理体系要求、合同要求或行业规范等。
不同类型或不同目的的审核,其审核准则不尽相同。
通常,第三方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时,审核准则是指管理体系应遵循的标准,如: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 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汃受审核方证实管理体系符合性和有效性的成文信息,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等。
在实际的审核活动中,当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中的法律法规要求有关时,涉及“合规”与“不合规",常以审核发现的方式提出。
(二)审核证据 (GB/T 19011)GB/T 19011 标准给出了审核证据的定义:”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1) 审核证据是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在审核过程中,审核者可以通过查阅文件和记录、听取有关责任人的口头陈述、现场观察、实际测定等方式来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作为审核证据的信息应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
此外,还应关注到对“审核证据"的理解与以下定义有关,即:客观证据:"证明某事物存在或真实性的数据“;数据:“关于客体的事实”;信息:“有意义的数据”。
(2) 在审核中收集与审核准则有关的信息并能够证实,强调的是审核的专属性,不同的管理体系各自遵循不同的管理体系标准要求。
标准构成了认证审核的依据。
(3) 审核证据是建立在获取的信息样本的基础上的。
道听途说、假设、主观膀断、猜测等无法证实的信息不能作为审核证据,更不能用来形成审核发现(包括不符合)。
审核知识讲解

内审的时机和频次
•
• •
内审按照审核的时间分为例行性审核和特殊审核(临时 审核) 例行性审核—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的审核 特殊审核—针对突发性事件临时增加的审核。
•
• 1. 2. 3. 4. 5. 6.
﹕
内审的时机:
一般,当出现以下情况时,组织可以考虑增加内审: 进行第二方、第三方审核前 当组织组织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当组织管理体系运行初期或范围发生变更时 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 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发生变化时 组织产品发生严重的质量问题或顾客有严重投诉时
对纠正措施实施结 果评价,验证直到 不符合现象消除。
内审工作流程
年度内审计划编制
• 说明
• 年度内审计划一般适用于组织一年计划做两次或以上内审时才编制, 若计划做一次,则直接编制内审计划即可。 • 年度内审计划一般情况下根据上年度审核结果由管理者代表负责与上 年年底或本年年初编制,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实施。 • 年度内审计划每次可以进行全面审核,也可以分次进行抽样审核,一 般情况下全年的审核综合要能覆盖所有区域和XXX标准的所有过程。
检查表的作用
是指导审核整个过程的路线图 明确审核要点和方法 确保审核的覆盖面 减少组员之间不必要的重复 保持审核的方向和节奏 体现审核的正规化和专业性 作为审核的记录档案
检查表编制
了解审核的范围 确定审核的重点
依据内审计划规定,明确审核的范围
根据部门在公司承担的责任,工作流 程、本次审核侧重需要,确定重点。 熟悉被审核部门作业、收集部门现有 作业文件,并对文件进行初步审核。 确定审核的重点、问题、方法、抽样 数量、对象内容等。 制定本次检查计划
14:00—17:30
内审工作流程
审核概论.

【审核概论】一、审核基础知识1.审核的基本概念1)审核定义:审核是指为了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项客观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
2)审核的分类: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定义: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自己的名义对自身进行的审核目的:用于管理评审和其他内部目的准则:组织自己制定的符合标准的管理体系文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合同定义:由组织的相关方或其他人员以相关方名义进行的审核。
目的:1)合同前的评定(选择供方)2)验证组织管理体系是否正常运行,体系和产品质量是否持续满足要求3)沟通加强供需双方质量共识准则:主要合同,法律、法规、标准定义:由外部独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之外的审核组织进行的审核。
目的:1)确定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规定2)确定管理体系实现规定目标的有效性3)确定满足法律、法规、和同要求的能力4)确定受审核方是否可以认证/注册5)为受审核方提供改进机会6)为潜在客户提供信任7)减少重复的第二方审核准则:管理体系标准、其他要求、法律、法规、标准此外:结合(多体系审核)、联合审核、特殊审核(扩大范围的审核、提前较短时间通知的审核)2.审核重要术语1)审核准则用于与审核证据比较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要求包括:标准要求、法律法规要求、管理体系要求、合同要求、行业规范等)2)审核证据1)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其他信息(评价管理体系过程结果有效性的信息应被证实,可重查、复现)2)获得审核证据的方式:交谈(面谈)、观察(现场观察、检查)、查阅(审核文件、查阅记录)3)审核发现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4)审核结论考虑了审核目标和所有审核发现后得出的审核结果此外:评审:确定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评价:选取和确定功能组合;监视:确定状态;测量:确定数值;确定:查明特征及特征值的活动;验证:满足规定;确认:满足预期用途;3.审核原则审核具有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特点,具备独立性、公正性、客观性的特征,其原则如下:1)诚实正直职业基础2)公正表达真实、准确的报告的义务3)职业素养在审核中勤奋并由判断力4)独立性审核公正性、审核结论客观性的基础5)保密性信息安全6)基于证据的方法7)基于风险的方法风险来源:1)时间资源有限,审核未覆盖所有活动;2)保密要求或其他原因,审核未接触所有有关信息;4.审核活动(合格评定功能法)1)选取2)确定3)复核与证明4)监督(需要时)二、审核方案管理1.审核方案审核方案是指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的,并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的安排,聚焦效率、一致性、有效性的实现确定审核方案的目标审核委托方通过实施审核方案中的一组审核所要达到的目标,应考虑以下内容:1)管理的优先事项2)商业意图和其他的业务意图3)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过程、产品、项目的特征及其变化5)管理体系的要求6)供方评价的需要7)组织所面临的的风险和机遇8)满足法律法规及合同要求9)组织的业绩水平及管理体系成熟度等级(管理体系认证基础)10)以往审核结果(管理体系认证基础)确定和评价审核方案的风险和机遇风险来源:策划、资源、审核组选择、沟通、实施、成文信息控制、监督评审和改进方案风险来源:1.策划不充分;2.资源配备不足;3.信息不够畅通;4.执行过程偏离目标;5.监视评审改进不及时(管理体系认证基础)建立审核方案1)审核方案管理人员作用和职责直接负责审核活动实施的职责对审核方案管理的职责2)审核方案管理人员能力1.业务管理时实践知识;2.审核原则、实践、技巧知识;3.管理体系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知识4.认证机构过程知识;5.客户业务领域知识;6.客户产品、过程、组织知识7.记录和撰写报告的技能;8.语言技能;9.表达技能;10.面谈技能;11.管理审核技能3)确定审核方案资源人力资源,其他:财务、设施、技术、时间、后勤、其他资源4)确定审核方案程序第三方认证一般建立以下程序:1.合同评审程序2.审核人员管理程序3.审核组管理程序4.审核管理程序5)确定审核方案范围及详略程度影响范围的主要因素:1.每一次审核的目标、范围、持续时间、审核次数2.受审核组织的规模、性质、审核活动的数量、重要性、复杂性、相似性和地点3.适用的审核准则4.以往审核结果和以往审核方案评审结果5.语言、文化、社会因素6.相关方关注焦点审核方案输出:1.审核目标、准则(其他规范性文件)、范围2.审核频次(一般一个认证周期包括1次初次审核、2次监督审核、1次再认证审核)3.审核时机4.审核时间的确定5.审核组要求6.审核内容和要求(抽样要求、关注重点)实施审核方案1)审核方案管理人员应作工作1.与有关各方沟通审核方案,协调和安排审核日程2.确定每次审核的目标、范围、准则3.选择审核方法4.确保选择具备所需能力的审核组5.根据审核方案进行审核,确保审核期间的各类问题及时处置6.确保记录审核活动、妥善管理和保持记录7.对审核方案监测、评审,以确定改进机会2)规定每次审核的目标、范围、准则每次的审核目标、范围、准则应于审核方案目标一致3)选择、确定审核方法审核可现场、远程或组合进行4)选择审核组成员选择审核组成员,包括审核组长和技术专家(强调)5)为审核组长分配每次审核的职责6)审核计划认证机构应确保为审核方案中确定的每次审核编制审核计划7)审核方案的调整第一阶段后调整;监督审核前调整;再认证前调整;认证过程中调整8)管理审核方案结果9)管理和保持审核方案记录与审核方案相关的记录;与每次审核相关的记录;与审核组相关的记录监视、评审和改进审核方案目的:确定审核方案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识别纠正和预防措施监视内容 1.监视审核组实施审核计划的能力2.监视审核的实施与审核方案和日常安排的符合性3.监视来自委托方、受审核方、审核员的反馈评审内容评审审核方案是否达到目标2.增值审核(5段18要点)1)职业根基2)预研3)精准聚焦4)研究判断5)增值1.观察力和好奇心2.勤奋3.执着4.沟通能力5.宣讲能力(口头报告)6.逻辑能力7.知识结构8.团队9.技术资料10.理解组织11.绩效12.顾客要求13.关键的少数14.问正确的问题15.推理假设16.根因查证17.改进方向18.提质增效三、审核过程1.典型的审核认证流程流程主要内容关键点1)审核启动与受审核方建立联系1)建立联系渠道2)提供审核目的、范围、准则3)获取策划审核相关文件、记录信息4)确认受审核方产品、过程、组织......等确定审核可行性确定可行性时,应考虑:1)策划审核所需的信息2)受审核方的充分合作3)时间和资源若不可行,则推迟审核、缩小审核范围、改变审核目的等2)审核准备文件化信息审核文件化信息审核目的:1)收集信息,例如:过程职能方面的信息2)了解体系文件的范围和程度,发现可能存在的差距编制审核计划审核计划内容:1)审核目标、范围、准则(引用文件)2)实施审核活动的地点、日期、预期的时间和期限,包括受审核方管理者会议3)审核方法4)审核组成员、向导和观察员作用职责5)为审核关键区域配制适当资源审核组分配工作分配工作时,应考虑:1)审核员的独立性和能力2)资源的有效利用3)审核员、实习审核员、技术专家的不同作用和职责准备工作文件工作文件包括:1)检查表,作用如下:⏹保持审核目标清晰明确⏹保持审核内容周密完整⏹保持审核节奏和连续性⏹减少审核员偏见和随意性⏹作为审核实施的记录存档2)审核抽样方案3)信息记录表格3)审核实施举行首次会议首次会议目的:1)确认对审核计划的安排达成一致性2)介绍审核组成员3)确保所策划的审核活动能够实施/实施审核阶段的文件化信息评审审核中的沟通1)审核组内部沟通2)审核组与受审核方及审核委托方的沟通3)审核组与外部机构沟通(当法律法规强制性报告不符合情况)向导及观察员的作用和职责/收集并验证信息收集信息的方式:1)面谈,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澄清式提问2)观察3)文件审查,查阅的文件时,关注文件的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查阅记录时,关注记录的完整性、真实性,以及与文件规定的符合性形成审核发现评审不符合的分级:1)严重不符合2)轻微不符合准备审核结论审核结论的分级:1)推荐通过认证/注册2)有条件推荐通过认证/注册3)不推荐通过认证/注册举行末次会议末次会议目的:1)向受审核方说明审核情况2)向受审核方宣布审核结论3)提出纠正措施要求4)提出证后监督审核要求4)审核报告编制和分发审核报告的编制审核报告可在末次会议前编制,也可在现场审核后编制审核报告的分发1)审核报告延迟,应告知受审核方、审核方案管理人员2)审核报告属于审核委托方所有5)审核完成/6)审核后续活动的实施纠正措施验证方式:1)现场验证(部分或全面复审)2)书面验证(办公室验证或异地验证),适用于一般不符合(轻微不符合)3)在随后审核时验证,适用于一般不符合(轻微不符合)3.审核的方式1)按过程审核2)按部门审核3)顺向追踪4)逆向追踪四、审核关键技术1.审核技术审核关键技术的核心是“评价”技术,技术具有目的性、社会性、多元性1)选取选取包括策划和准备活动,收集后续功能所需的所有信息和输入2)确定检测按照程序确定合格评定对象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活动检查审查产品设计、产品、过程或安装并确定其与特定管理体系要求的符合性,或根据专业判断确定其为通用要求的符合性的活动审核为了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项客观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同行评审/3)评价合格评定活动中,选取和确定功能的组合2.审核技术路线1)确定信息源/选取样本2)形成数据链3)识别关键信息,获得审核证据4)评价并形成审核发现5)得出审核结论3.审核抽样方法1)明确抽样方案目标2)选择抽样总体的范围和组成3)选择抽样方法4)选择样本量5)进行抽样活动6)收集、评价和报告结果并形成文件4.审核方式1)按过程审核2)按部门审核3)顺向追踪4)逆向追踪5.收集审核证据的方法1)信息的作用收集的信息应具备:代表性、相关性、充分性、适宜性、证实性2)信息的收集抽样表与抽样计划3)信息与审核证据审核证据应与审核准则相关,且可证实4)收集信息的方法交谈、观察、文件审查5)调查取证的方法技能善于提问、注意倾听、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善于追踪验证6.基于过程的审核1)在一个组织的管理系统中,过程一般被界定为:管理体过程、支持过程、运作过程2)从过程功能角度,典型的过程类型可分为:1.组织管理类过程包括战略策划、方针制定、目标设定、沟通、管理评审等过程2.资源管理类过程包括一切提供资源的过程3.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运作过程包括实现组织产品的预期结果的一切过程,包括外包4.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包括测量、监视、审核、绩效分析、改进过程3)基于过程的审核应:过程导向、顾客导向、结果导向、价值导向、关注组织过程和体系的持续改进4)审核轨迹是指一个系统化的基于特定样本,用来收集关于一系列相互关联过程的输出满足预期结果的证据的方法五、认证人员能力要求1.能力1)能力定义:应用知识和技能获得预期结果的本领2)能力素质模型构成:外显的,可见的知识、技能内隐的,深藏的自我概念、特质、社会角色、动机3)能力素质模型特征1.具有行业特征2.具有组织特征3.具有阶段性特征4)能力层级(教育目标)1.知识2.理解3.应用4.分析5.综合6.评价2.审核员能力要求1)个人行为2)通用知识和技能3)特定领域知识和技能1.有道德2.思想开明3.善于交往4.善于观察5.有感知力6.适应力强7.坚定不移8.明断9.自立10.坚韧不拔11.与时俱进12.文化敏感13.协同力14.健康通用知识:1.合格评定基础知识2.认证认可法律法规知识3.管理体系认证基础知识4.审核技术基础知识5.质量管理工具基础知识6.管理学基础知识7.业务管理实施知识8.客户产品、服务、过程、组织知识9.客户业务领域专业知识10.科学研究与教学知识特定领域知识和技能与认证领域和业务范围相关,涉及技术、专业。
审核知识培训课件

财务审核的内容
审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完整性;审核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可 靠性;审核企业的成本和盈利水平;审核企业的税收筹划和涉税风险等。来自财务审核的重要性与作用
财务审核的重要性
财务审核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管 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03
注重团队合作
审核工作往往需要多个人协作完成,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是保证审核
质量和效率的关键。通过审核知识培训,从业者可以学习团队协作和
沟通技巧,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THANK YOU.
目的
通过对管理过程的系统评估,发现并纠正管理问题,提高企 业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管理审核的流程与内容
流程
制定审核计划 -> 实施审核任务 -> 分析审核结果 -> 制定改进措施 -> 跟踪改进落实情况 -> 总结经验教训
内容
审核计划包括审核范围、时间、人员、方法等;实施审核任务包括收集证据、记录问题、沟通反馈等;分析审 核结果包括汇总问题、分类分析、制定改进措施等;跟踪改进落实情况包括定期复查、监督改进进度等;总结 经验教训包括总结审核经验、吸取教训、优化审核流程等。
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与作用
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随着企业或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领 域的不断拓展,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 因此进行风险评估对于企业或组织的稳健 发展至关重要。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发现潜 在的风险因素,避免或减少风险对企业或 组织目标的实现产生的不良影响。
风险评估的作用
风险评估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帮助 企业或组织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了解企 业或组织的整体风险状况和各业务领域的 风险程度、为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提 供依据、帮助企业或组织规避和应对风险 、提高企业或组织的可持续性和稳健性。
关於审核的基础知识

19.07.2007
关于审核的基本概念
审核委托方 审核准则
审核方案 审核
审核组
受审核方 审核发现 审核证据
技术专家
审核员
审核结论
19.07.2007
4.质量体系审核的特点
质量体系审核必须是一种正式的活动质量体系审核必须依 照正式、特定要求进行,特定的要求有: 合同要求 质量手册、程序、作业指导书及其它管理性文件、技术 文件 相关质量管理体系如ISO9001、TS16949等要求 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以上特定要求须在确定审核任务时予以明确
1. 关于审核的基本概念
标准
审核准则 QMS文件
法律法规
19.07.2007
质
质
销
程
作
量
量
售
序
业
方
手
合
文
标
针
册
同
件
准
7
19.07.2007
8
1. 关于审核的基本概念
审核证据(Audit Evidence):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 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注: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审核证据存在形式:记录形式、口头陈述、看到的实际操
作、文件形式、实物 审核证据具有可追溯性(与审核准则有关;能够被证实)
1. 关于审核的基本概念
查阅文件、记录 现场审核观察到的现象 审核员或他人测量的结果
受审核者的谈话
19.07.2007
9
19.07.2007
《审核概率》第一章 审核基础知识 知识点

第一章审核基础知识
1、审核的定义是:“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
2、审核的分类
(1)按审核委托方划分为: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
第一方审核:又称内部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对自身进行的审核。
(2)按认证审核时序划分为:初次认证审核,监督审核和再认证审核。
初次认证审核:初次认证审核是申请认证受理后的首次正式审核,分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审核。
监督审核:监督审核获证是组织获准认证后的定期审核(认可规范通常要求至少每个日历年一次)。
再认证审核:再认证是组织在获准认证有效期届满前重新申请的认证审核(认可
审核准则是判断审核证据符合性的依据,审核证据是获得审核发现的基础,审核发现是作出审核结论的基础。
5、审核是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审核的基本特征:公正性、客观性和独立性。
6、审核原则包括:(1)诚实正直:职业的基础;(2)公正表达:真实、准确
地报告的义务;(3)职业素养:在审核中勤奋并具有判断力;(4)保密性:信息安全;(5)独立性:审核的公正性和审核结论客观性的基础;(6)基于证据的方法。
(7)基于风险的方法。
7、我国的认证共分为三类: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和服务认证。
审核基本知识介绍

1 审核是指什么?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2 过程实是指什么?审核的过程是指――审核到现场发现证据对其进行评价,确定是否满足审核准则。
3 审核准则是指什么?审核准则原称审核依据。
(包括ISO9001标准,手册,程序文件,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或其它依据)审核是按我们自己所承诺的一些文件结合我们现场做的过程是否符合这些文件的要求。
4 审核的目的是指什么?审核的目的:是确保企业质量体系与ISO 9000质量标准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符合性是指我们所做的过程和活动是否符合标准中所要求的内容,或是否符合对外承诺的标准,或者是对外承诺的活动。
5 审核员的工作是什么?内审员的工作就是拿着编好的各种文件对照各个部门做的情况是否符合。
二. 审核的特点审核的特点:系统地、独立地、正式地。
审核是一个抽样的过程,抽样要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有一定的风险。
审核是一种正正规规的,按照所形成的文件要求,按照事先策划好的步骤,进行审核,而且是独立的进行的,不受任何干扰。
质量体系审核的内容包括组织的过程是否被确定;过程是否被充分的展开并贯彻实施;实施的证据是否证明符合要求。
三. 审核的类型审核的类型包括:质量体系审核(内部);产品质量审核(围绕某一个产品进行审核);过程质量审核(看过程是否受控),审核是提高、改进体系运行的途径。
审核还可以分成:内审:按自己事先计划好的间隔进行审核(第1方审核)。
外审:从外面找一个认证机构对企业进行审核(第3方审核)。
第2方审核:用户对某个企业不放心,但是某个工作还要交给它去做,所以用户就派人来(可以是自己的人,也可以是对这个行业很了解的人)去审核一下这个企业做这项工作的能力。
借助于第3方审核的模式。
第1方内审的目的:改进、提高发现的问题;为在外审前的准备。
内审的主要依据:手册、程序文件、标准、有关的法律法规、作业指导书第2方审核的目的:评定、批准。
审核基础必学知识点

审核基础必学知识点
1. 审核的定义与目标:审核是指对某一对象或系统的过程、产品或服
务进行检查、评估和验证的过程,以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标准、要求和
目标。
2. 审核的目的:主要包括发现问题、改善过程、防范风险、提高效率、保护利益等。
3. 审核的种类:包括内部审核、外部审核、财务审计、合规审计、信
息系统审计、技术审计等。
4. 审核的流程:一般包括确定审核目标、制定审核计划、收集审核证据、评估证据、撰写审核报告、跟进改进行动等。
5. 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合规性审核、业务风险审核、内部控制审核、财务报表审核、流程审核等。
6. 审核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数据分析、文件审核、面谈访问、观察现场、样本抽查、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等。
7. 审核的意义和价值:对于组织而言,可以提供独立和客观的意见,
对现有的制度、流程和管理提出改善建议;对于利益相关方而言,可
以增强信任、保护权益、降低风险。
8. 审核员的职责和要求:包括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独立和客观、保
密和诚信、沟通和协调、持续学习和改进等。
9. 审核的挑战和难点:包括资源有限、目标不明确、信息不完整、法
律法规变化、人员抵触等。
10. 审计和审计的区别:审计一般专指财务报表审计,是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进行审查;审核更为广泛,可以包括对组织的各个方面进行审查,涵盖范围更广。
审核基础知识

现场审核准备 1.编制审核计划 2.分配审核组成员的工作 3.准备工作文件
审核后续 活动的实 施
审核报告的编制、批 准和分发
1.编制审核报告
2.批准和分发审核报 告
完成审核
现场审核的实施 1.第一阶段审核与.第二阶段审核 2举行首次会议 3.在审核中进行沟通 4.收集并验证信息 5.形成审核发现 6.准备审核结论 7.举行末次会议
第二章、审核原则和审核方案 2.1.1与审核员有关的三项原则
a.道德行为:职业的基础、诚信、正直、保守机密和谨慎。
b.公正表达:真实、准确地报告的义务,审核发现、审核结 论和审核报告真实、准确地反映审核活动。
c.敬业:在审核中勤奋并具有判断力, 珍视审核任务的重 要性, 委托方的信任,并具备必要的能力。
3.2.2成立审核组
第三章、审核的实施
1.内部审核 a.由最高管理者受权,赋予内审权威权; b.一般由管理者代表任审核组长; c.内审员经过培训和资格认可,具有相应的能力.
2.外部审核 1.具有相应的资格、业务范围、工作经验和专业知 识; 2.具备公正性和协作精神,审核组长还要具有组织 和领导能力; 3.如果审核组的组成有损公正性,委托方可提出异 议。
定义:审核组(3.9)考虑了审核目标和所有审核发现(3.4) 后得出的审核(3.1)结果。 1.审核结论是对所有的(多个)审核发现汇总分析得出的最 终审核结果。 2.审核结论是针对审核目标做出的。 3.审核结论由审核组做出
1.1.9审核员
第一章、审核概论和定义
定义:有能力(3.14)实施审核(3.1)的人员。
2.2.2审核方案管理
第二章、审核原则和审核方案
2.审核方案的示例: a.覆盖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年度一系列内部审核计划。 b.相关方对组织的在6个月内进行的第二方审核。 c.认证机构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周期内,进行的质量管理 体系认识注册初审、以及监督审核。
审核知识培训-PPT课件

术语
审核准则: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包括所适
用的方针、程序、法律法规、管理体系要求、合同要求或行业规范)
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
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审核发现: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 则进行评价的结果。 审核结论: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的和所有审 核发现后得出的审核结果。
审核目的 审核准则及引用文件 审核范围,包括确定受审核的组织单元和职
能的单元及过程 现场审核的活动的日期和地点 审核活动预期的时间和期限(包括首末次会 议和审核组会议)
五、审核的目的、范围和准则
1、审核目的可包括: A、确定受审核方体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 B、评价管理体系确保满足法律法规和合同要求的能力; C、评价管理体系实现规定目标的有效性; D、识别管理体系潜在的改进方面。 2、审核范围描述了审核的内容和界限,如:实际位置、 组织单元、受审核的活动和过程及审核所覆盖的时间。 3、审核准则用作确定符合性的依据,可以包括所适用的 方针、法律法规、管理体系要求、合同要求或行业规范。
八、审核时信息的收集和验证
审核中,与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有关的信息,包 括与职能、活动和过程间接口有关的信息,应当通 过适当的抽样进行收集并验证。只有可证实的信息 方可作为审核证据,审核证据应予记录。 收集信息的方法: 面谈、对活动的观察和文件评审。 其中面谈时须注意:应在被面谈人正常工作时间和 (可行时)正常工作地点进行;面谈过程中应当是 面谈人放松;解释面谈和记录的原因;面谈可以通 过请对方描述其工作开始;避免提问有倾向性答案 的问题等。
十、不符合的分级
不符合是指不符合审核准则的要求,不符合可以进行分级, 分为严重不符合与一般不符合。 严重不符合:a、体系运行出现系统性失效,如某一过程、 某一关键过程重复出现的失效现象,即多次重复发生不符合 现象,但未能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加以消除,形成系统性失 效。b、体系出现区域性失效,如某一部门、场所的全面失 效现象。c、影响产品或体系运行的后果严重的不符合现象。 一般不符合:a、对于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或体系文件的 要求而言,是个别的、偶然的、孤立的性质轻微的问题。b、 对保证所审区域的体系有效性而言,是次要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主要问题集中在一般不符合上。
审核基础知识 PPT课件

到冰山一角。
16
问题描述举例
A:迟到,晚了5分钟 B:张三,12月23日早上上班,2#卡位打卡 C:12月份共迟到8次,累计延迟105分钟,
6
过程(流程)
输入接口 开始1
中间输入
过程2
过程3 过程5
中间输出
决策4
过程6
输出接口 结束7
7
流程的 客户需求
❖ 任何流程都有其客户,具体是谁? 没有明确客户的流程一定有问题。
❖ 流程是否满足其客户的需求? ❖ 流程是否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 客户是否满意?
能达目的?
8
流程的 资源消耗
❖ 人、财、物、时间的消耗 ❖ 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 是否存在压缩空间?
资源的变动性风控
程序的内控
13
绩效审核的关注点
领导(流程总负责人,经理)
员工(责任人)
供方
过程a
客户要求 系统性分解 内部要求
过程b
过程c 过程d
客户
客户满意 绩效目标
持续改进
数据分析 事实决策
14
资源
审核方法
输入
输出
过程
产品/服务 目标/问题
PDCA法
资源条件通常 都需要标准化, 因此从文件出 发,看是否执 行、执行效果。 这种方法受制 于文件细化程 度。
产品/服务 目标/问题
环
活动
人
顺序
内控
法 机
瓶颈
物 4M1E
稳定性
符合性 一致性
CCAA认证通用基础——审核概论

CCAA认证通用基础——审核概论1. 审核基础知识(1)审核概念基本程序:提出申请,申请评审与受理,签订认证合同,审核启动,审核实施,编制审核报告并批准和分发,复核认证决定,注册发证,证后监督及再认证。
其中审核过程为:审核启动,一阶段审核(含文件审核),二阶段审核,编制审核报告,审核后续活动,审核完成。
审核是认证全过程的关键活动,也是审核技术具体实施的环节。
审核由一系列相关过程和活动构成。
审核是基于对受审核方管理体系的抽样。
可以采用条件抽样或者统计抽样。
抽样方法的局限性不保证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100%符合要求。
审核组通过审核方案的有效实施,以及现场审核技术的应用,将不确定性对审核目的的影响降到最低。
审核过程应形成文件,指审核过程的策划准备,实施,结果均要形成文件,如审核计划,检查表,记录审核证据的表单,不符合报告,审核报告。
审核是认证的关键活动之一。
(2)审核分类按照审核委托方第一方审核(内部审核),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
按照审核时序初次认证审核,监督审核,再认证审核。
初次审核分为第一阶段审核,第二阶段审核特殊情况下审核结合审核(2个或2个以上不同领域管理体系一起审核)联合审核(2个或2个以上组织之间的合作)特殊审核(扩大范围审核,提前较短时间通知的审核)。
按照领域划分管理体系,产品,过程,服务(3)审核术语审核准则:用于与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并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可以通过交谈,查阅和观察获得。
审核发现: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
审核结论:考虑了审核目标和所有审核发现后得出的审核结果。
审核准则是审核证据符合性的依据,审核证据是获得审核发现的基础,审核发现是做出审核结论的基础。
(4)审核特征审核的系统性,独立性,形成文件的三个特点奠定了审核的基础,揭示了审核具有的公正性,客观性和独立性的基本特征。
(5)审核原则诚实正直:职业基础,公正表达:真实、准确地报告的义务,职业素养:在审核中勤奋并具有判断力,保密性:信息安全,独立性:审核的公正性和审核结论客观性的基础,基于证据的方法,基于风险的方法2. 审核方案管理(1)审核方案概念审核方案是认证机构与认证客户之间合同规定的时间周期内,为确定认证客户管理体系满足所选定的管理体系标准而进行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
审核基础知识

审核基础知识作为规范审核、审核管理和审核入员要求的GB/T 19001—2013 / ISO 19011: 2013 《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标准描述了管理体系审核的原则。
审核原则是审核员、审核方案管理人员和实施审核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对审核员、审核方案管理人员等道德品德、思想作风、业务水平的明确要求,也是规范审核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遵循这些原则是确保审核的客观性、符合性和有效性的基础。
审核原则包括以下内容。
(一)诚实正直:职业的基础这项原则是对一名合格审核员、审核方案管理入员的基本要求。
诚实、正直、勤勉、严谨,以不偏不倚的态度从事工作,是每一位审核员和审核方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是确保审核人员正确实施审核工作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要求。
诚信是为人之本。
诚信就是言行一致不作假。
守信用就是能够履行跟别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信任。
(二)公正表达:真实、准确地报告的义务这项原则是每个合格审核员(组)应尽的责任。
客观准确地报告审核工作是审核员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审核员,不论是收集审核证据,还是形成审核发现,都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审核准则为尺度,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
审核员应将审核发现、审核结论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真实准确地向受审核方和审核委托方报告;对审核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障碍以及审核组与受审核方之间存在的没有解决的分歧意见,审核组应如实向审核委托方及有关方报告。
沟通必须真实、准确、客观、及时、清楚和完整。
(三)职业素养:在审核中勤奋并具有判断力这项原则要求审核员要充分认识自己执行审核任务的重要性,珍视审核委托方和其他相关方对自己的信任。
在审核工作中应熟知相关专业,勤勉熟练地开展审核工作并准确作出判断,这是一个合格审核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在审核工作中熟练运用审核技术与技巧,认真做好审核工作,是每一个审核员应具备的能力,也是确保职业素养的重要因素。
具有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能够在所有审核情况下做出合理的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核基础知识
一、审核原则:审核原则使审核成为管理方针和控制的有效、可靠的工具并提供改进信息,是得到相应和充分审核结论的前提,是确保审核员独立工作时在相似的情况下得出相似结论的前提。
二、与审核员有关的三项原则:1、道德行为:职业的基础,诚信、正直、保守机密和谨慎;2、公正表达:真实、准确地报告的义务,审核发现、审核结论和审核报告真实、准确地反映审核活动。
及时、准确报告审核中的任何重大障碍和未解决的分歧意见;3、专业素养:在审核中勤奋并具有判断力,珍视审核任务的重要性,及委托方和其他相关方的信任,并应具备必要的能力。
4、审核员认可机构规定审核员行为准则:不能遵守以下要求,可导致暂停或取消注册资格。
(遵纪守法、敬业诚认、准确公正;努力提高审核技能及声誉;帮助所管理的人员提高管理能力、专业和审核技能;不承担本人不具备能力的审核;不介入冲突或利益竞争,不向任何委托方或聘用机构隐瞒任何可能影响公正判断的关系。
三、审核方案和审核计划的不同点:审核方案是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
包括策划、组织和实施审核所必要的所有活动。
审核计划是对审核活动和安排的描述。
审核方案是对一个项目的一组审核的策划,由审核方案管理者编制,是对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策划结果,范围涉及全部体系要求、产品和过程。
审核计划是对一次审核的策划,由审核组长编制,是对一次审核活动的安排,范围可涉及部分体系要求。
四、审核组长职责:文件初审;资源策划(审核人员、时间、计划安排);确定审核可行性,必要时初访;编制审核计划,分配审核任务;指导审核员编制检查表;主持审核过程中会议,进行沟通与协调;进行审核过程控制,指导审核员;编制和完成、提交审核报告;组织对纠正措施跟踪、验证;参加对审核方案的评审和改进。
五、认证范围与审核范围的联系:依据认证范围来确定具体的审核范围;根据已审核的范围及审核结论,确定与批准最终的认证范围。
六、审核目的、准则和范围的确定与变更:一次具体的审核应当依据明确的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进行。
需形成文件,应当围绕审核方案总目的的达到并按照审核方案程序进行。
审核目的应当由审核委托方确定,审核范围和准则应当由审核委托方和审核组长根据审核方案程序确定。
任何变更需征得原各方的同意。
七、文件评审的目的和作用:目的是在现场审核前评审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确定文件所述的体系与审核准则的一致性(或符合性)。
作用:判断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了解受审核方的基本情况;判断体系策划是否基本符合要求,是否可以进行现场审核。
八、审核计划的内容:审核目的;审核准则及任何引用文件;审核范围,包括受审核方的场所、组织单元、职能部门及产品、过程、取证期限等的描述;现场审核活动进行的日期和地点;现场审核活动的安排;审核组成员、陪同人员的作用和职责;对审核的关键领域的资源分配。
九、影响审核计划人日数的因素:组织的规模、人数;产品和过程的复杂程度;组织机构的设置以及部门的集中程度;过程的删减情况;法规要求的程度;生产/过程和活动的方式。
十、多个相同或相似现场可以采取现场抽样审核样本的方式进行现场审核,其样本量:初次审核Y=√x监督审核Y=0.6√x再认证Y=0.8√x,在全部的样本中:至少有25%样本随机抽取,其余75%选择抽样,差别尽量大,有代表性。
注意:不是所有满足“多场所组织”定义的组织都适于抽样,只有相同或相似的多场所才可以。
有风险评价特殊情况时,应增加样本量。
在一个现场发现的不符合应举一反三在其他现场采取纠正措施。
总部每次都应审核。
十一、首次会议的目的:确认审核范围、目的、准则、日程计划安排;介绍审核方法和程序及审核活动如何实施;确认沟通渠道;为受审核方提供提出问题的机会。
十二、不符合报告核心内容:不符合事实描述;判定不符合的理由;不符合审核准则的条款;不符合严重程度。
十三、体系有效性总体评价:1、对体系每个过程的评价提出四个问题:过程是否被识别并适当规定;职责是否已被分配;程序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在实现预期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2、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符合GB/T19001标准要求;体系规定是否
实施和保持;体系运行是否有效;自我完善、持续改进机制是否健全。
十四、形成审核发现:1、审核组在收集审核证据后应汇总与审核准则符合的情况,用以表明对审核范围涉及的场所、职能和过程进行了审核,应评审审核证据的充分性和可验证性;2、审核员应对照审核准则评价审核证据形成审核发现。
审核组应根据需要在审核的适当阶段共同评审审核发现;3、审核发现应表明与审核准则的符合或不符合,应记录每个符合的以及不符合的审核发现和支持证据;4、当审核目的有规定时,审核发现应能够识别改进机会;5、审核组应当与受审核方一起评审不符合—以确认审核证据的准确性,并使受审核方理解不符合;6、审核组应努力解决对审核证据和(或)审核发现有分歧的问题,并记录没有解决的问题。
十五、审核报告的内容:审核目的;审核范围;明确审核委托方;明确审核组长和成员;现场审核活动实施的日期和地点;审核准则;审核发现;审核综述:应包括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管理职责过程、资源管理过程、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的有效性进行阐述,质量管理体系评价:做出文件是否符合GB/T19001标准要求、实施是否符合体系规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有效的评价结果;审核结论。
十六、审核员注册的必要性:确保审核员具有合格的能力;确保质量认证审核水平和信誉的前提条件;我国法规规定,经培训考核批准注册后的人员方可承担审核任务;与国际接轨。
十七、审核员的注册要求:大专(含大专)以上学历或CCAA承认的等效学历;应有至少有4年技术或管理岗位的工作经历;应至少有2年与质量管理相关的工作经历;应成功地完成了经CCAA 确认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课程并通过评价取得《培训证书》;以实习审核员的身份,作为审核组成员在高级审核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至少4次完整的QMS审核经历;总的审核经历应不少于20天并覆盖GB/T19001标准所有条款;现场审核经历不少于15天;所有审核经历应当在申请前3年内获得;应当取得覆盖GB/T19001标准所有条款的满意的现场见证评价结论。
十八、审核员的行为准则:遵纪守法、敬业诚信、客观公正;努力提高个人的专业能力和声誉;帮助所管理的人员扩展其专业能力;不承担本人不能胜任的任务;不介入冲突或利益竞争,不向任何委托方或聘用机构隐瞒任何可能影响公正判断的关系;不讨论或披露任何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信息,除非应法律要求或得到委托方和/或聘用单位的书面授权;不接受受审核方及其员工或任何利益相关方的任何贿赂、佣金、礼物或任何其它利益,也不应在知情时允许同事接受;不有意传播可能损坏审核工作或人员注册过程的信誉的虚假或误导性信息;不以任何方式损害CCAA及其人员注册过程的声誉,与针对违背本准则的行为的调查进行充分的合作;不对受审核方提供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