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句子的排序

合集下载

2024版年度中考语文句子排序方法指导课件

2024版年度中考语文句子排序方法指导课件
常见错误类型二 忽视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导致排序混乱。通过 典型例题,让学生认识到逻辑关系在句子排序中 的重要性。
常见错误类型三
3
受思维定势影响,选择不符合语境的排序方式。 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灵活应 对各种题型。
2024/2/2
18
答题技巧总结
技巧一
技巧二
通读全部句子,理解整体语境。在答题前, 先快速浏览所有句子,把握整体语境和主题, 为后续的排序做好准备。
选择排序
给定一组句子和几个备选 项,要求学生从备选项中 选择合适的句子填入语段 中,使语段完整、通顺。
5
解题思路与策略
关注句子中的关键词,如时间、 地点、人物等,这些词语往往能 够提示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根据以上分析,尝试将句子组合 成一个连贯的语段,不断调整和 优化,直至达到最佳效果。
2024/2/2
2024/2/2
01 02 03 04
转折关系
运用“但是”、“然而”等表示 转折的关联词,强调句子间的对 比关系。
并列关系
运用“和”、“或者”等表示并 列关系的连词,使句子更加紧凑。
9
上下文逻辑关系判断
01
时间顺序
根据时间先后顺序排 列句子,使叙述更加 流畅。
02
空间顺序
按照空间位置关系排 列句子,增强文章的 空间感。
23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2/2
24
推理排序
根据分析出的逻辑关系,对句子进行推理排序。
验证排序结果
检查推理排序后的句子是否符合逻辑和语境,是否通顺流畅。
15
04
实战演练与技巧分享
Chapter
2024/2/2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5句子的排序中考语文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5句子的排序中考语文

方法总结
3.确定总领句 要保持语言的连贯,首先要注意保持统一的话题,使各句围绕着一个共同的
中心。做排序题,要明确材料的中心,思考材料是围绕什么中心展开的,抓住了 中心,就抓住了要害,对句序的认识就会由暗到明。抓住了中心,我们就可以根 据中心句或总领句来确定首句或尾句,然后依此快速排定语序。
例题: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 ②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③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 ④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 ⑤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A.⑤④①③② B.④①③②⑤ C.⑤①④②③ D.①④②③⑤
方法总结 句子排序题五个解题方法
1.巧用排除法 排除法,就是通过排除(否定)错误选项而求得正确答案的一种解题方法,
此法适用于解答选择题。因为“排除”往往比“肯定”要容易些,所以通过“排 除法”确定正确选项往往要比直接确定正确选项要容易得多。
例题: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活化石已成为我们湛江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②海豆芽是一种生活在温带和热带海域的无脊椎动物。 ③又因为它的贝体呈长椭圆形,很像人的舌头,也有人叫它“舌形贝”。 ④资料显示,它是现今最古老的活化石,至今有几亿年的历史。 ⑤因为它上部的贝体像一颗黄豆,下部的肉茎宛若一根刚长出来的豆芽,所以俗称“海豆芽”。 A.②④③⑤① B.②⑤③④① C.①②⑤③④ D,①②④⑤③
①重视儿童阅读,要让孩子们有好书可读 ②可以滋养心灵、塑造审美、增加知识储备 ③少年儿童时期是一生之中精神成长的关键时期 ④还能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对于人生、对于未来的基本态度和价值观念 A.②④①③ B.③ ④①② C.③④②① D.①④③②

语文中考复习:句子排序专项训练(二)

语文中考复习:句子排序专项训练(二)

1.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入夜,华灯齐放,礼花飞舞,广场上空一片辉煌。

②每当国庆节到来,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③鲜花、彩灯、礼花,映衬着人们的歌舞,天安门广场沸腾起来了。

④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五彩缤纷。

A.①④②③B.②④①③C.①③④②D.②①④③1.B2.下列各句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磐石一样沉重的岩阴,从此被你摔在脚下。

②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你顶着簇簇绿叶,长高了,粗实了。

③在你的年轮里,第一次嵌进了光的信息。

④你冲出山涧,迎着蓝天送去了大地的问候。

A.③④①②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④②③①2.B3.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①你会发现,烦恼正渐渐消散。

再次启程,你会一身轻松。

②停下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受叶的光芒、花的辉煌、草的力量。

③面对他人的质疑,你是否苦恼过?面对学业的受控,你是否沮丧过?④那么,何不选择偶尔停下来呢?A.③④②①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②④③①3.A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如果仅仅满足于“浅阅读”,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

②一个浅薄、浮躁的民族是无法强大和发展的。

③这就是在高科技浪潮中,很多网络发达的国家反而更强调传统式阅读的原因。

④阅读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和高度,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④②①③D.①③④②4.C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②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

③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

④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

A.①③④②B.③②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④③②5.B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淘米水还具有护发、亮发的功效。

②经常用淘米水洗手、洗脸,皮肤会变得光滑白皙。

初三语文句子排序专题训练

初三语文句子排序专题训练

初三语文句子排序专题训练1、正确答案为B:②⑤①④③。

可以按照逻辑顺序排列,先介绍友情储蓄的本质,然后是如何积累,接着是友情储蓄的具体表现,最后强调不带功利的友情储蓄的重要性。

2、正确答案为A:③①②④。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先是激流的形成和特点,然后是激流的目的地和不可阻挡的力量。

3、正确答案为C:③⑤①②④。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先是荔枝的历史和来源,然后是南越王尉佗进贡荔枝的记载,接着是荔枝的栽培历史和原产地,最后是海南岛和廉江的野生荔枝林的存在证明。

4、正确答案为B:②④③①。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先是作者读《堂吉诃德》的印象和XXX地方皇家花园的阅读经历,然后是过去八年的时间流逝。

5、正确答案为A:②④①③。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先是荔枝是我国的特产和南越王XXX进贡荔枝的记载,接着是荔枝的栽培历史,最后是海南岛和廉江的野生荔枝林的存在证明。

6、正确答案为A:①⑥⑦②⑤④③。

按照逻辑顺序排列,先是希望的产生,然后是地上本没有路的认识,接着是路的形成和人们的行走,最后是无所谓有或无的哲学思考。

7、正确答案为D:①④②⑤③。

按照逻辑顺序排列,先是介绍“大熊猫”的特点和分布情况,然后是对“大熊猫”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接着是“大熊猫”保护工作的成效和未来展望。

①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地去追求,他们往往不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②然而,也有一些人,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也会关注到别人的利益,尽可能地不去伤害到别人。

③这种人就是我们所说的有爱心的人,他们的存在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无法确定1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突然,一阵风吹来,把他的帽子吹飞了。

②他急忙追了过去,但是XXX大了,他追不上帽子。

③他只好无奈地回到家里,躺在床上发呆。

④过了一会儿,他突然想到,他的帽子是从哪个方向飞走的呢?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1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曾经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画家。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句子排序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句子排序

2024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句子排序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句子排序中考语文真题考点中,句子排序是一个重要的考察点。

句子排序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理解及语篇衔接的能力。

本文将结合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对句子排序的解题方法进行解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句子排序的基本原则。

句子排序的正确性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句子的意思表达是否合理,二是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

因此,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和判断。

在解题方法上,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步骤:1、通读题目,了解大意。

首先,我们需要快速阅读题目中的所有句子,了解整个语篇的大意和主题。

2、确定首句,把握基调。

接着,我们需要找出第一句话,确定整个语篇的基调。

通常情况下,首句是一个引入性的句子,起到开启话题、引起下文的作用。

3、分析逻辑关系,理清思路。

找到首句后,我们需要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理清作者的思路。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关注一些连接词,如“然后”、“接着”、“最后”等,这些词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

4、结合上下文,验证排序。

在确定好句子之间的顺序后,我们需要将它们结合起来,通读一遍,看看是否符合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如果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可以进行微调。

5、回顾全文,确定答案。

最后,我们需要再次阅读全文,检查句子之间的连接是否顺畅,逻辑关系是否合理。

确认无误后,选择答案。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例子:例题:请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使之成为一段完整的短文。

(1)The car accident investigation team did its best to determine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2)The team examined the scene of the accident carefully and took photos. (3)The team interviewed the drivers and witnesses. (4)The team also collected samples of blood and other evidence. (5)Finally, the team prepared a detailed report on its findings.解析:第一步,通读题目,了解大意。

中考语文复习过关练专题句子衔接与排序(含解析)

中考语文复习过关练专题句子衔接与排序(含解析)

中考语文复习过关练专题句子衔接与排序(含解析)一.【考点概述】句子的衔接与排序重在考查学生对语句间逻辑关系的判断能力,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语言分析能力和组织表达能力。

尤其是句子排列顺序题,较全面地考查了考生综合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类试题以选择题居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横线处填入语句,要求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一种是给出几个语句,要求恰当地排列语句顺序。

二.【备考方略】排序题是中考考查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考点。

考查形式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两种。

选择题又有两种命题方式:一是给混乱的语句直接排序,二是还原嵌入式排序。

后一种虽然提供了具体的语境,但要考虑与上下文的衔接,难度略大。

在备考阶段,应掌握句子衔接与排序所涉及的三种文体,对每一种文体的概念、常见表达顺序要有所了解,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分析和应用。

同时应注重平时的课内外阅读,在阅读中培养语感。

1.看内容,析关系。

首先就所有语句进行总体分析,初步判断出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一般来说,排序语段的内在关系有以下几种。

(1)空间关系: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里到外。

(2)时间关系:或从早到晚,或从过去到现在。

若有回忆或描写时有使用插叙手法的情况,那就更应该仔细分析和推敲。

(3)逻辑顺序:或由易到难,或由浅入深,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或由一般到个别,或由概括到具体。

2.找关键,小排序。

依据关联词语、代词和表时间、地点的词语,初步确定开头、主体与结尾内容,尝试着在小范围内排序,这样就将所有语句变成了几个小部分(1)找关联词。

这些词语在句中明确表示了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对判断句子衔接是否连贯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关联词来说,我们可以根据习惯搭配,直接判断句子的衔接。

例如句中有“由于”,那么,便可与含有“因此”“所以”之类的语句衔接。

(2)观代词。

当某句中出现代词时,要根据语境找准它所指代的对象,那么,这个对象所在的句子与代词所在的句子便可前后连在一起。

精品】初中中考语文句子排序练习题及答案

精品】初中中考语文句子排序练习题及答案

精品】初中中考语文句子排序练习题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句子排序1.下列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XXX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答案:C解析:第五句点出对象:种子,突出所处环境对它的敌意。

第三句紧接第五句,说明种子勇敢面对压力,突出其努力: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第四句承接第三句,再度强调其努力。

第二句承接第四句,自然地道出种子努力的结果:变成了嫩芽。

第一句承接第二句,坚定信念,升华文意。

故选C。

2.在横线处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自古以来,诗文常以XXX为咏春的主要题材,写来“景色”殊妙。

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写春风曰:“XXX”,写春天曰:“柳条春”。

这并非仅为XXX当春抽条的缘故,实因它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

答案:C解析:先分两类,①③八个字的放在一起,②④六个字的放在一起;总写“春天”的④放在最后,写“春景”的③应放在写“春色”的①前面,这是按“景”“色”的顺序安排的。

故选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语句排序和语义理解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明确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然后,我们可以根据逻辑关系来确定它们的顺序。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A,即先说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说艺术是美育的一个载体,接着说艺术教育也创造美,最后说审美是价值观、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不能用艺术教育,特别是技术性的传授取代审美教育。

②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③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④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答案】D解析】【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是:③是前提,①是补充说明,②是进一步的表达,④是总结。

中考语文复习“句子排序”课堂笔记

中考语文复习“句子排序”课堂笔记

句子排序一、句子排序四步走第一步:把握基本内容通读所有语句,初步把握语段的基本内容,判断是哪类语段。

叙述语段常用时间顺序,议论语段常用逻辑顺序,描写语段则时间、空间顺序都有,说明语段三种顺序都能用。

第二步:初步分层归类在把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开头、主体、结尾,并把有关语句分层次归类,这样可以把众多的语句先划分为几个小组,便于局部小范围排序。

第三步:连缀排列顺序找出关联词、代词、时间词、地点词等关键词语和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等关键语句,进行句间连缀排列。

一般先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分析层次间的衔接。

第四步:检查调整确定在上面排序的基础上,逐句理清先后顺序,再通读语段,检查思路是否清晰,结构是否明确,句间层次关系是否完整。

若检查出有不当之处,应立即调整。

二、句子排序五注意解答句子排序题既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又要注意语言的连贯性。

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通读材料,寻找中心句、起始句、总括句等关键句2.分析所给语句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3.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首句,排除干扰项4.利用好句中的关联词语5.最后通读语段,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三、句子排序的方法1.找排列规律主要有三种规律:一是按时间顺序组合;二是按空间顺序组合;三是按逻辑顺序组合。

逻辑顺序又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顺序,如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等;二是客观事物内部固有的逻辑关系,如由原因到结果、由轻到重等。

2.抓语言标志解题时,还要敏锐地发现关键字眼、关键句子、上下句的关联词语、指示代词、序数词以及“又、再、也”等语言标志,帮助正确排序。

考生也可以通过找重点来确定句序,如找总领句、总结句。

此外相同句式、排比句、对偶句等,也可以帮助排序。

3.理写作思路一是要注意瞻前顾后,上下衔接,使前后句意通顺;二是要围绕主语或固定的陈述对象排列,注意语意连贯。

4.分文体排列记叙文段可按其线索排列,如时间变化、地点转换、事件发展、人物变换等说明文段可按其说明顺序排列,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议论文段可按其论证结构、规律排列,如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等。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句子排序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句子排序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句子排序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句子排序1.以下是几个语句,选择正确的顺序。

眼界决定了读书人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

________①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

②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③一个拥有高眼界的读书人,能够,超越功利的藩篱。

④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读那些更富有价值的书籍。

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排列句子顺序。

首先提出“实践”在其中的作用,故①置于首位。

④进一步指出“结合实践选择书籍”的观点。

③②两句从“读书的使命“的角度入手,阐述读书的意义。

③句是总写,②句具体阐述。

正确顺序应为:①④③②。

故选A。

2.请给下列句子排序,选出正确的顺序。

①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

②你就可以看见无数点点的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起铜壶准备晚餐。

③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镀上了一色的玫瑰红。

④特别诱人的是牧场的黄昏,周围的雪峰被落日映红,像云霞那么灿烂。

⑤当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褪,银灰色的暮霭笼罩草原的时候。

答案】C解析】这几句话总体上是按照从黄昏到落日沉没的时间顺序安排的,先写黄昏时牧场周围雪峰的红光映照下的牧场之美,再写落日沉没后雪峰的红光消退后的火光之美。

其中第④句引入要描写的对象,应放在第一位,故排除AD。

第①句承接第④句,应放在第二位,故排除B。

正确顺序应为:④①③⑤②。

故选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语段的逻辑关系和顺序。

读完所有句子后,可以发现④是引出下文的句子,应该放在开头;然后是对中国治理雾霾面临的环境和选择的描述,即⑤和③;接着是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探讨,即②;最后是对煤炭消费结构的描述和预测,即①。

因此,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④⑤①③②,选项C符合题意。

点评】解答语句排序型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每一个语句,把握语句特点,明确体裁。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复习 专题04 句子(病句、句子衔接与排序)(教师版)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复习 专题04  句子(病句、句子衔接与排序)(教师版)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复习专题04 句子(病句、句子衔接与排序)1.(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下面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答案】示例一: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示例二:把“只要”改为“只有”。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只要”和“才”不是一对关联词,根据句中的“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和“真正学好语文”之间是属于条件关系,判断应该把“只要……才”改为“只有……才”。

2.(2024·新疆·中考真题)参观博物馆后,学校举办“博览天下·启智增慧”演讲比赛。

下面是小博演讲稿中的一段话,其中有三处错误,请你任选一处作修改。

博物馆作为历史的守护者和记录者,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文物和艺术品的地方,①还是传承和保护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②是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在这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

③让我们经常时时走进博物馆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吧!我选处,改为:。

【答案】示例一:①将“传承”和“保护”互换位置,或者改为:“还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

示例二:②在“是”之后加“连接”或“沟通”,或者改为:“是连接/沟通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示例三:③删去“经常”或“时时”,或者改为:“让我们经常/时时走进博物馆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吧!”【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①句语序不当,将“传承”和“保护”互换位置,因此改句为:还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②句搭配不当,在“是”之后加“连接”或“沟通”,因此改句为:是连接/沟通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桥梁;③句语义重复,删去“经常”或“时时”,因此改句为:让我们经常/时时走进博物馆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吧!3.(2024·山东·中考真题)展馆出口处,小鲁在留言墙上写了一句感言:中国艺术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至真至美不懈追求的结果。

中考语文复习句子的排序

中考语文复习句子的排序

• 4.句子分组排除 • 5.对比剩余选项中的差异选项。 • 6.通过检验,确定答案。
(有人活动) —更深人静—第二天的早晨。所以,以时间为序,应 二是排好时间顺序,一般是从早到晚,或是从过去到现在,如果 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 其中还有插叙手法等,那就更得仔细推敲!
三、抓住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 从局部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 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而这些关系往 往体现在一些语言标志上,如关联词语的呼应:或并列、 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暗示性 词语的使用:“同时”表示并列,位在后,“与此同 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相反、相对关系, 中间不可插入别的词语;“首先”、“其次”、“再次”, 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过去”、“现在”与 “将来”,表示时间先后;“总之”“综上所述”“由此 看来”,表示要提出结论;“诸如此类”,表示综合等等; 有指代意义的词语:有指代意义的词语往往紧跟在所指代 的内容后面;句子之间的过渡、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 上),也往往体现语言顺序的一致性;陈述对象前后一致。 抓住这些语言标志,可以把握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有 利于尽可能多地确定出必然相连接的句子。
• • • • •
(2)不适合做首句a.代词不适合做首句。 b关联词开头的句子不适合做首句 c.补充类表述通常不做首句。 3.确定语段尾句 尾句往往是对上文的总结或者对主题的深 化。这样的句子一般具有概括性或总结性 的特点。这样的句子往往具有概括性和总 结性的特点。结论表述适合做尾句,一般 句子末尾有关联词。如:因此、所以。
怎样的意思说的。 例:注意下列句子相互间用语的逻辑照应,把它们组 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本题参考答案:②⑤③①④ ①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仅是有没有人进来 出去。 ②我们都知道,门和窗有不同的作用。 ③窗 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幽会 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 ④譬如从赏春一事来看,我 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 们可以不必出去。 ⑤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 答此题时,要注意“相互间用语的逻辑照应”:第②句 应为中心句,按句内语序要先从门的作用谈起,所以第 ⑤句排在第二位,第③句又紧承“出进”话题而谈,① ④两句又紧承第③句话题,从“不仅仅……进来出去” 谈到“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中考语文句子排序方法指导课件

中考语文句子排序方法指导课件

中考语文句子排序方法指导课件一、引言在中考语文考试中,句子排序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它主要考查学生对语言表达连贯性和逻辑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句子排序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答题准确率,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考语文句子排序的方法指导。

二、句子排序的原则1.整体感知语段内容:在解答句子排序题时,要通读整个语段,把握语段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明确每个句子表达的意义,从而为排序提供依据。

2.关注关联词语:关联词语是表达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重要标志,如“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等。

在排序时,要充分利用这些关联词语,把握句子之间的因果、转折、并列等关系,从而确定句子的先后顺序。

3.关注提示性词语:在语段中,有些词语具有提示作用,如“”、“”、“再次”、“”等。

这些词语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之间的先后关系,为排序提供线索。

4.关注语境:语境是指句子所在的语言环境,包括上下文、句子的主语和宾语等。

在排序时,要充分考虑语境对句子顺序的影响,确保句子之间的衔接自然、合理。

5.关注句式和语气:在语段中,句式和语气的变化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在排序时,要关注句式和语气的变化,确保句子之间的和谐统一。

三、句子排序的方法1.初排:在初步阅读语段后,根据整体感知和关联词语,将句子进行初步排序。

此时,不必过于纠结每个句子的具体位置,只需确保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基本正确。

2.细排:在初排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句子之间的语境、句式和语气,对句子进行细致调整。

此时,要确保每个句子都符合语境要求,句子之间的衔接自然、合理。

3.检查:在完成排序后,要再次通读整个语段,检查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语境、句式和语气是否正确。

如有错误,要及时进行调整。

四、注意事项1.避免思维定式:在解答句子排序题时,要避免思维定式,即不要受到固定思维模式的影响,要敢于尝试不同的排序方式。

2.保持简洁:在排序过程中,要尽量保持简洁,避免添加无关的修饰语,以免影响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语文中考排序题练习及解析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语文中考排序题练习及解析

2024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语文中考排序题练习及解析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语文中考排序题练习及解析一、排序题解题要领排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它要求考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句子。

做排序题时,考生需要先通读全部句子,理解其大意,然后观察选项中各句之间的关系,找出关键语句或关键词,最后按照合理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

二、真题示例及解析1、(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卷)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使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语段。

①当地居民以车为市,沿路售卖各种食品的小摊贩随处可见。

②在首尔的近郊,有一条被当地人称为“首尔第二市区”的公路,沿路有很多卖鱼的摊位。

③韩国人非常喜欢吃鱼,因此首尔近郊的公路上聚集了很多卖鱼的摊位。

④这些摊位依托于附近的水产品批发市场,以新鲜、价廉和美味而闻名。

正确排序为:②③④①。

解析:首先,句子②引入了“首尔近郊的公路上有很多卖鱼的摊位”这一话题,应该排在句首。

接着,句子③解释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卖鱼的摊位,应该排在第二位。

句子④进一步说明了这些摊位的特点,应该排在第三位。

最后,句子①描述了这些摊位的经营状况,应该排在最后。

2、(2018年重庆市中考语文卷)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使它们构成一个语意连贯的片段。

①当地球再次以和平的姿态进入下一个黄金时代时,我们这个星球将不再存在任何矛盾和冲突,而是被宇宙和人类所热爱和珍惜。

②当地球进入下一个黄金时代时,我们将拥有一个更加美好、和谐、幸福的未来。

③那时,人类将不再沉溺于互相竞争和仇恨之中,而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④黄金时代是指地球上一段和平、繁荣、稳定和幸福的时代。

正确排序为:④②③①。

解析:首先,句子④对“黄金时代”进行了定义,应该排在句首。

接着,句子②和③描述了黄金时代到来时的情况,应该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

最后,句子①展望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应该排在最后。

三、练习题及解析1、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使它们构成一个语意连贯的片段。

2024年中考语文分类复习——句子排序

2024年中考语文分类复习——句子排序

2024年中考语文分类复习——句子排序(2023年10月)一.试题(共20小题)1.(2023•长沙)下面是某同学摘录的介绍围棋的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围棋有“三得”,即“得好友、得人和、得心语”。

②围棋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③不仅如此,围棋还常被人们称作“头脑体操”,能使头脑得到锻炼,促进健康,可“得天寿”。

④也就是说,围棋可以使人们广交朋友,教人与人和谐相处,让人们能够进行心灵的沟通,同时,对人们的健康长寿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⑤因此,围棋也成为了一项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A.②①④③⑤B.②①③④⑤C.①④③②⑤D.①②④⑤③2.(2023•绥化)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②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

③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

④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

⑤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

A.②④⑤③①B.②⑤③④①C.④⑤③②①D.④⑤③①②3.(2023•雅安)下列语句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与舞蹈一样,画中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都充满了韵律美。

②舞蹈演员们眉眼锋利,绛唇高髻,利落甩袖,仿佛化作《千里江山图》中的山峦,舞出山水相依之感,舞出明月般存在千年的灵魂。

③正如“诗画本一律”,舞者和画者对这千里江山也必定有文化理解上的共鸣,《只此青绿》将文化传承中的“艺术通感”发挥得淋漓尽致,彰显了中国人特有的浪漫。

④春晚节目《只此青绿》是以舞蹈的形式对古代名画《千里江山图》进行了意境还原。

A.④①③②B.③④①②C.①③②④D.④②①③4.(2023•无锡)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现如今,《太湖美》的歌词也逐渐成为“太湖美”的现实。

②岸线变化比水质改善更明显。

专题04 句子排序与衔接(原卷版)-2021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精讲精练

专题04  句子排序与衔接(原卷版)-2021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精讲精练

【精讲知识点1】句子排序与衔接调查办法1.句子排序调查办法中考调查的办法一般是恳求我们将一组打乱次第的句子重新排好序,使之组剖析一段清晰衔接、语意清楚的话。

现实上不论是一段话仍然一篇文章的句子根本上按照肯定的次第摆设组合的,我们只要将这些打乱的句子停顿公正排序即可。

2.句子衔接调查办法中考调查的办法一般是恳求我们在语段空白处拔出与上下文衔接的几多个分句,使之与所给的全部语段衔接。

那么拔出的用作衔接的几多个分句素日是全部长句或全部语段的一个无机形成部分,它们之间肯定存在某种对应关系。

【精讲知识点2】句子排序与衔接的本卷须知1.留心保持话题不合跟陈述东西不合所给语段肯定是旋绕一个中心话题停顿表述的,这就恳求全部语段必须保持话题的不合。

同时,前后语句的陈述东西也要保持不合,也的确是语段的表达角度不合、主语不合等,否那么,易形成思维的混乱即语句不衔接。

因此,在给句子排序或衔接时要留心保持话题不合跟陈述东西不合。

2.留心契合时刻、空间跟逻辑次第句子与句子之间的稀有次第偶尔刻次第、空间次第跟逻辑次第三种。

因此,在给句子排序或衔接时要符合这三种次第,才能使得语段自然衔接,浑然一体。

〔1〕时辰次第:从过离开现在、从早到晚、一年四季等。

〔2〕空间次第:由远到近、由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等。

〔3〕逻辑次第:从现象到本质、从归纳综合到具体、从主到次、从具体到一般、从缘故到结果等。

3.留心考虑语句的照料跟表示在给句子排序或衔接时,要留心考虑语段中前后语句的相互照料跟表示,以此保持语段的衔接性。

4.留心保持句式结构不合在给句子排序或衔接时,要留心关注结构一样或临近的一组短语或句子,按照上下句的提示,使用结构上的对称性,来选择所填句子或给句子排序。

5.留心保持语境的调跟不合所给语段所描画的画面、状况、氛围该当是调跟不合的。

因此,在给句子排序或衔接时要留心从内容、风格、氛围等方面都要与全部语段保持语境的调跟不合。

【典例精析技法点拨】考点一句子排序【典例1】以下句子次第摆设精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①大年夜学毕业后,他进入保守党某部分任职,2001年当选国聚会员②2005年他以出色的讲演口才最终当选保守党领袖③直到进入牛津大年夜学,他仍然与政治活动特不少沾边,但学业极为出色④2020年5月,卡梅伦被任命为新一轮英国首相⑤幼时的卡梅伦丝毫不表示出政治人物的天赋⑥小学时不仅效果在班里倒数第一,同时极为害羞A. ⑤⑥③①②④B.⑤⑥①③②④C. ④⑤⑥②③①D.④⑥⑤③①②分析:此题是按照时辰次第法解答的排序题。

专题复习-—句子排序

专题复习-—句子排序

专题复习-—句子排序第一篇:专题复习-—句子排序中考句子排序专题复习要点:句子的排序主要考查语言运用的连贯性,句子顺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说话和写作水平。

学习目标:1、了解中考句子排序题的命题规律。

2、把握句子排序的答题技巧。

3、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语感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常见题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选择排序型,打乱的几个句子的顺序已经排好,考生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

另一类是嵌入式排序型,从一个语段中段前、段中或段后抽出几个句子,打乱顺序,要求考生排出正确的语序进行还原,抽出的这几个句子可以是连贯的,也可以是间隔的。

二、备考指南:句子排序的方法、技巧排序题看似简单,实则比较复杂,在考试中丢分率较高。

究其原因,主要是同学们没有掌握相应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形成较为强烈的畏难情绪,造成排序时的盲目性和仓促性。

中考排序题型多变,方法不拘,但答题思路归根结底就一个“巧”字,具体说是“九个字、六方法”。

九个字:辨文体、抓首尾、理逻辑。

(一)辨文体:辨文体就是看看所给文段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

不同文体的语段有不同的排序思路:记叙文语段的语序常常以时间、空间或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的发展过程为顺序;议论文语段的语序常常把观点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结构形式为提出论点、分析论点、总结论点;说明文语段往往把说明对象或说明话题放在前面,把事物特征及其形成等内容放在后面。

例1.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③在连天蔽日的杉木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和森林带。

⑤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解析:本文段属于记叙文中的游记类型,作者的“游踪”是排序的依据:早饭后南下——北坡草原——南坡云杉林海——杉木下,因此我们得出答案:④②①③⑤(二)抓首尾:一中心问题。

句子排序(原卷版)-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

句子排序(原卷版)-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句子排序(原卷版)一、知识点汇总排列句子顺序一直是中考的重点,学会排列句子,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如何学会排列句子呢?我们按下列方法进行。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3)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4)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训练五步骤:(1)粗读知大意(2)细读找顺序(3)精读巧排列(4)朗读细审定(5)品读活运用准确排列句序:如何排列句子顺序在试卷中,经常会出现排列句子的题型,这类题型孩子做时常常失分较多。

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排列句序呢?一、初读拿到练习题时,不要急于下笔标序号。

要先默读一遍,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熟悉段落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如:谁做什么?谁怎么样?说了件什么事?介绍了什么……这样能使我们把握住排列时的总方向。

二、复读,明确先后次序仔细地读,根据其意知道这段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一般的顺序有:时间先后顺序;空间转换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总分顺序;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等。

)仔细地寻找句子中相关的词语来确定顺序。

三、精读巧排列我们读句子时,要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从而来巧妙排列。

(一)精,就是找句子中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相关词语。

(二)巧,就是从句子中间寻找它们之间有联系或相同的词语。

如有些要求排序段落中有表示顺序的关键性词语,像“首先”、“其次”、“再次”,“然后”、“接着”、“现在”,“换句话说”、“与此同时”、“由此看来”、“综上所述”等等。

抓住了这些关键词语,理顺句序也就简单多了。

如果没有明显的关键性词语,就要更加仔细地阅读,弄清发展变化顺序。

推敲句首,句尾词语,找出联系,使句子能合理衔接。

注意问题:一、对语句排序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2.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3.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

该类试题几个选项在语句的数量或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顺序不同,或者语句的语调点不同,选择时,找准选项的相异点,以此为突破口,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段话是描写海浪情景的,我们在描写时,一般都是按照 我们的观察顺序来写的,我们观察时特别是在空旷的地方 都是先看到远的景物,后看到近的景物,从几个句子中可 以看出“极目远望”是领起句,后面的几句按由最远的情 景开始,同时兼顾比喻和搭配,③⑤是一个远景单元,④ ⑥是一个近景单元,由远①精及选pp近t ② ,答案就出来了。10
2010中考专题复习系列
语句的排序
东升学校:廖善珠 精选ppt 2010年4月24日1
复习要点
句子的排序主要考查语言运用的 连贯性,考查同学们的语感水平 和思维能力。通过复习,进一步 提高同学们的语感水平和逻辑思 维能力。
精选ppt
2
考点分析
常见题型一般为选择题
1、选出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2、选出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
精选ppt
3
考点分析 考点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
1、重新排列句子顺序。
[例1](2009年佛山市)请选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 一项。( )
①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 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②几千年来,劳 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 关系,据以安排农事。③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 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④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 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A.②④①③ 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精选ppt
4
考点分析 考点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
2、为上下文衔接选用恰当的短语或句子;
[例3](2009年滕州市)依次填入下列文中横线处的句
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目(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
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
吧,
;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
吧,
;让我们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莲子的事业
吧,
;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
吧,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人 ②把芬芳献给别人 ③以苦痛
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 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
精选ppt
5
备考指南
掌握句子排序的方法
精选ppt
6
1、明确中心话题:浏览各句,看各围绕一个
怎样的意思说的。
例:注意下列句子相互间用语的逻辑照应,把它们组
5、连读语感检验:将初步排成的段落连起来读一
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即 予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C 例、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②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 区。③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④人们 运用前三个部位功能的机会多,而应用想象区的机会少,一般人 仅仅应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⑤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 人才来说是必需的。 A.②④③①⑤ B. ⑤③②①④ C.③⑤②④① D.④⑤①②③
答此题时,要注意“相互间用语的逻辑照应”:第②句应
为中心句,按句内语序要先从门的作用谈起,所以第⑤句
排在第二位,第③句又紧承“出进”话题而谈,①④两句
又紧承第③句话题,从“不仅仅……进来出去”谈到“我
们可以不必出去”。
精选ppt
7
2、理清句子思路:语言表达都应该有清晰的思路,
严密的排序题更是如此。这样我们可以确定这段话的大致 层次:基本的句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A.③④①②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这这一是语最段简就单是的以一时类间排顺序序题排,列做的到,两点标志即性可的,一词语是是弄:清中日暮心话—题夜,里二
(是有排人好活时动间)顺序—,更一深般人是静从—早第到二晚天,的或早是晨从。过所去以到,现以在时,间如为果序其,中应
抓还有住插表叙示手时法间等的,词那语就。更得仔细精推选p敲pt !
8
3、组合句子“单元”:将意思上有紧密联系的
句子组合成句子“单元”(或叫“句组”),化零为整。
例:把下列句子填在下面一段话中的横线上,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
话。(只填序号) 览中华文化遗产,可以
,可以触发深
沉的思索,可以
。你看,长城横亘万里,何其雄伟,熔
铸了无数人的智慧与血汗;


①圆明园断壁残垣,矗立斜阳,饱含了多少历史的耻辱与辛酸
1、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B )
①极目远望 ②那波浪互相拥挤着,追逐着,越来越近,越 来越高 ③那从天边垂下来的波涛,一排赶着一排,浩浩荡 荡 ④那由地心里泛起的浪花,沸沸扬扬,一层紧追着一层 ⑤像冲锋陷阵的大军 ⑥像秋天田野上盛开的棉朵 A.③⑥ ①②④⑤ B.①③⑤④⑥② C.③⑥④⑤①② D.①④⑥②③ ⑤
②激起无限的赞叹 ③京剧的铿锵,越剧的柔美,昆曲的绵长,那
跨越历史的生命力而今正受到严峻的考验 ④增强继承和发扬中华
传统文化的责任
参考答案:②④①③
第一句,谓语部分三个“可以”构成排比,意思应该一层深一层,
④比②意思更深一层;又②与中间的短语结合构成整句,④为散句,
三个“可以”,先整后散,语言更有韵味,所以,②应放在前,④
通读一遍后不难发现该语段是对想象力的介绍,③总领
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本题参考答案:②⑤③①④
①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仅是有没有人进来
出去。 ②我们都知道,门和窗有不同的作用。 ③窗子
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幽会的
情人就喜欢爬窗子。 ④譬如从赏春一事来看,我们不
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
以不必出去。 ⑤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
在后。而①和③,①说的是圆明园,是人文建筑,同上句“长城”
相对应,句式结构也与上句对应,故放在前面紧承“长城”句。长
城和圆明园同属物质文化遗产,③说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依先实
后虚的逻辑关系,故③应放在后精。选ppt
9
4、整合句子“单元”:按照这段话的思路和层
次把句子“单元”进行组接,初步完成排序。
例.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C)
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
后的景况。②“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
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③一提到
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④“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吟诗作对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