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雷州文堂陈氏族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雷州文堂陈氏族谱(古灵系)
陈氏重修序
尝闻,水有源而长流,木有本而枝茂。人之克昌厥后,实祖宗功德所致耳。
余相传始祖讳箓士公乃福建莆田人,是述古陈襄之苗裔也,在宋登进士第,从密友张弦公知雷州,因居于雷,后移居海滨,住名文堂,出男讳德政,官任参将。
历至崇祯年间,雷地大荒,在在称戈,东奔西荡,是以祖传宗支失落,衣冠锦帐凋亡,住场荆棘,田地荒芜,抚手足而兴悲,睹坟墓而悼叹。奋斗志守成,既而身列明经,文人蔚起,是亦先人之阴骘,流传勿替也。幸而长、次、五、六支子孙绳绳辈出,相承支派远矣,难追颇识,近代录谱后传。庶几后之子孙知祖宗之所以昭前裕后,不致湮没无闻,是则余之幸也!
于是乎书。
崇祯庚辰年拔贡生十世孙起元撰
注:崇祯庚辰年即崇祯十三年,也即是1640年
第一次续修序
文堂陈族,其祖来自福建莆田,乃古灵先生之苗裔也。家传笺阅,代有文人,际世叶中微。
后遇年荒兵燹,家承遗坠,谱丝失传。至世祖明经讳起元敦宗族寻先绪,崇祯庚辰岁有撰谱序一书。远古忘记,唯于见闻所及者录之。余观其谱一世、二世一脉相承,三世有六房分支,惟四房乏嗣,三房稍微。于长、次、五、六房,昌炽并列,朗若日月当空。是时谱丝清支派盛,昭穆分明,书香大振,胶庠食饩。
际雍正戊申岁教读于斯,姻翁国学士讳瓉琮年最高,德至懋,痛老成之凋谢,异后昆之克昌。古遗烝尝田数亩,祭费仿范文正公故事,耕者助其种,读者讲其书,或士或农,族咸赖之。于雍正丁未年乃集族姓子孙共商其事,鸠工庀材,祠宇焕新,建堂庑以祀,先立宗祖以祭。
由明至今,其甲将两周矣。元祖编其谱于前,姻翁续其书于后,瓞小瓜大,藩衍难京派列。同归根源,可溯使云礽百代,绳祖武光前烈,引而勿替,乃姻翁之盛心也。
余与姻翁令侄游其情甚密,叙其事,嘱余续其谱,爰事其事于左。
雍正戊申岁仲春月邑庠士增广生吴振生敬撰
注:雍正戊申岁即雍正 6年,也即1728年
第二次续修序
族之有谱,何也?非徒记其时世之所以著,明乎由来发祥之由,其词严,其义正,清源澄本,信今传后,俾子子孙孙考世系而知始终,故曰谱也。
我社陈诸君持家谱以相属,余以鄙陋,固辞不得,爰濡毫以识之粤。
稽陈氏始祖讳箓士者,派衍于述古陈襄公,福建之莆田人也,宋时登进士第,从密友张弦宦游雷阳始度地营居,谛观山川明淑,遂于英风环海之区卜云筑宅,而以文堂其所以为子孙谋乐利而肇丕基者,不诚深且远耶。二世讳德政,一脉相承,官历参将,用光前烈信是其子也。至三世瓜瓞浸藩分为六房,未几而四房乏嗣,三房亦中叶而就衰,唯长、次、五、六房,昌炽并列焉。
洎十世起元作求世德,大振家声,而以明经着迹,自是文人蔚起,或树帜成均,或胶庠食饩,春风桃李竞秀,黉宫珠光剑气腾达宵汉而上,所谓积厚流光后辉映者也。故能备述其先祖发祥之迹,继述之由,以及历代簮缨之弗替,是诚信而可传。
余即因而谱之,曰文堂陈氏。姓同也,而胄亦无异。非若王之为太原、为豕胮;刘之为琅琊、为彭城,旁引笺阅,以相夸耀,适滋后世之疑也。
是为序。
乙酉举人拣选县正堂年家眷弟官介拜撰
乾隆庚寅岁闰五月谷旦重修
注:乾隆庚寅岁即乾隆35年,也即1770年
第三次续修序
从来家乘之昭垂,其事主于敬宗修族,其责归于孝子贤孙。故莫为之前虽美勿彰,莫为之后虽美勿传。尝见名门右族,其祖宗非不勒有成书,而子孙视为故纸,不能随时增辑流传,既久必有误认颜标作鲁公者,治丝益棼,有识者所谓浩然兴叹也。
吾海邑文堂一村,世传陈家苗裔,卜居于此,其族有谱为十世。祖拔贡生讳起元所撰述,则明崇祯庚辰岁也。至我国朝再修于雍正戊申,三修于乾隆庚寅,越今又六十有年余矣。夫此六十余年中,子孙之蕃衍,迁居之远近,名号之晦涩,事迹之盛衰,日月异而岁不同, 苟非大书特书,以为后人征信,长老渐彫,孰考订畴昔?载籍不备,谁告语将来?谱不续于今,后将难为矣。乃日者族中诸君会议于大宗,慨然有续谱之志,其言既出,遂踊跃共商厥事,举六十年之支派行述,未经登记者一一细为参稽,务归的确,由前谱引而申之,画图纵横,互相质证,较之前谱,源远而流益长,根深而叶益茂,而一览之余,无不灿如列星,洞若观火矣。
书既成,问序于余。余唯古者始祖为正姓,高祖为庶姓,序之言,众所谓氏也。氏别为族,氏愈分愈远,族亦分而渐杂。计陈姓之氏族分布于雷者,何可胜数?兹谱特以出于文堂者,联而集之,俾知世系始终之辨。纵聚散各殊,悉归一脉,则他村咸望文堂以为宗,故仍题文堂陈氏族谱,从其旧也。况村名文堂,尚文地也。溯历代以来文章树帜胶庠者,比比皆是也。文风丕振,自昔为然。今圣朝佑文兴化人之泽遍于海隅,吾知嗣续之盛必能加自濯磨,承光昌之气运,出其文学黼黻庙堂之上,其足增世牒光者。固大有人将见孝子贤孙睹斯谱爱之如金,重之如玉,踵事增美,相继而纂录于以教和亲,教敬让,以劝以规,世世永昭前人,令绪虽与天地共灵长、山川共流峙焉,可也。
若夫始祖发迹之由,兴各房分支之数,则创谱续谱之前既详哉,其言之固无俟余之喋喋为者。
(道光壬辰年)恩贡生即选儒学教谕邓至虞顿首拜撰
注:道光壬辰年即道光12年,也即1832年
第四次续修序
且人莫不重于敬宗修族,而敬宗修族必有其谱,乃能相传而不紊,历古而不昧,考世系而知终始也。
我族之谱创自十世祖拔贡生讳起元公,溯原始祖讳箓士,福建之莆田人,在宋时登进士第,派衍于述古陈襄公,从密友张弦宦游雷州,因住文堂,出二世讳德政,官历参将,至三世分六房,而四房乏嗣,三房未几亦绝,唯长、次、五、六房子孙绳绳,其源清,其本明矣。
夫自宋而元而明,至崇祯庚辰岁历数百年,十世祖始创其谱,远代难追,惟就见闻所及咨询所得者修之,则前始祖传之久远,次序之继承不无失落者。余今览其谱深为悼叹,之知十世祖始创谱之难也。有为于前乃有传于后,至国朝雍正戊申再修之,乾隆庚寅三修之,道光壬辰四修之,迄今将七十年,族谱之修孔丞矣。此其责余焉能不起而任哉?
但岁屡荐饥,族中无踊跃之志,倡议数年,其事不果。而外夷僣地日构官兵,雷之遂邑割地于夷,民皆流离失所,海、徐两邑人心震恐。殆哉岌岌,谱之未修,余其忧心切切矣。得族弟作赞襄其事,考订参稽,凡父子相承,兄弟之并列,房分之支派,移居之远近,一一举而书之。修之前日十六岁而成丁者始登之族谱;今就脱离胎甲初生出世者,皆命名以修之。比前之修,其功虽繁而值之。四方扰乱,时势倾危,故变前例,少小必修焉。
赖祖德之厚,垂裕后昆,族姓之蕃衍,胶庠之显达,前谱历历言之矣。而后人之文人蔚起,科甲鼎盛,以光前烈而耀宗功,是更余之深望也矣!
郡廪贡生十八世孙炳熙顿首拜序
光绪二十六年岁次庚子闰八月吉日重修
注:光绪二十六年即1900年
癸酉岁(1993年)续修序
各房支分布表:
1993年续修时,全族谱共分九卷,各卷记述如下内容:
一卷全族一至十世
二卷全族十一至十五世
三卷以后为十六至廿世。其中三卷包括文堂、下郁、北和、卢家、上言、干垅、平湖、海南、昌金、交寮、龙斗。(全是长房)
四卷包括文堂、溪南、火炬(次房);五房:鸾公文堂、迈创、乌石。臭公(长、次)文堂、覃本、新村、康港。
五卷包括五房臭公第三子溪南、糖房、迈创、文堂、覃坡、昌文。六房:新村、岭下、三圣坡、昌文、雷城、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