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的国际化战略
海尔集团的跨国发展战略(海外,国际化)
海尔集团的跨国发展战略1.产品出口与海外投资状况可以说,即使在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作为十分具有超前意识的企业家,张瑞敏就在为企业向国际市场发展,进行准备工作。
在他到青岛电冰箱总厂仅4年后,当产品在国内小有名气之时,他便将企业发展的视野扩大到海外。
出口创汇是必要的,但只是目的之一,另一目的就是要在国际上创造驰名品牌。
(l)出口经营状况从1986年青岛电冰箱总厂第一次出口产品并取得3O0万美元出口额这一不俗战绩算起,海尔集团的出口额逐年增加。
尽管从1997年起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企业出口受阻,但真正类似海尔产品这样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受影响并不大,而且由于海尔集团出口的重点是在欧美,因此,它的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1998年,海尔出口创汇达到7675万美元,比1997年增长了36%。
出口的主要品种为冰箱、洗衣机、冷柜等。
在出口地区的分布上,基本上,欧美国家占6O%,日本占20%,东南亚占16%,其他地区占4%,共计87个国家(地区)。
出口到欧美国家的以冰箱、空调为主,其中在美国18O升以下冰箱市场份额中,海尔冰箱占到2O%。
截止到1998年年底,海尔集团的海外经销商共有49家,经销网点11004多个。
(2)海外投资状况海尔集团从1995年起,就着手在海外投资建厂。
经过洽淡和协商,终于在1996年2月6日,在印尼雅加达建立了海尔在海外的第一家以生产电冰箱为主的合资生产企业—一海尔莎保罗(印度尼西亚)有限公司(PT.Haier Sapporo Indonesia)。
它标志着海尔集团的国际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之后,1997年6月,菲律宾海尔LKG电器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8月,马来西亚海尔工业(亚细亚)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11月,南斯拉夫海尔空调生产厂成立;1999年2月,海尔中东有限公司成立。
以上这些不过是海尔集团海外投资事业的“牛刀小试”,而其企业国际化的真正重心则是在美国,在美国进行投资建厂。
海尔的国际化生产战略
海尔在第二阶段1998年至今的发展,先 是去了技术、管理综合能力较低的印度尼西 亚、菲律宾进行跨国生产与销售,通过内部 化的生产,来维持所有权优势,并获得了当 地低成本劳动力的区位优势,使得海尔不断 的壮大,并在1999年4月以后,随着海尔的 技术、管理和资金等所有权优势的不断增加, 先后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建立生产基地, 并对全球家电巨头发起了冲击。
海尔的国际化生产战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请选择合适的跨国公司投资理论来分析海尔的国际 化生产战略 海尔的国际化生产战略主要遵循着产品生命周期理 论、内部化理论以及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以下来进 行具体分析: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 学教授雷蒙德 ·弗农(1931—)于 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 资和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 弗农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 即产品创新阶段、产品成熟阶段、 产品标准化阶段。
海尔生产战略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划分, 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4—1998年属 于产品标准化阶段,主要是接受发达国家已进 行标准化生产的产品或技术。如在1984年引 进德国利勃尔四星电冰箱生产线,直接引进了 国外的先进技术,此时不得不屈服于先进国家 的所有权优势,故该阶段主要处于产品标准化 阶段。
补充资料: 海尔国际化战略中的国际化的原则
(一)流程再造化 从1999年开始,海尔进行了“以信息流为中心,带 动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革命,形成企业内外部网络相 连的结构,实现了与用户的零距离。在组织结构上,改 变了以往不利于沟通的金字塔式垂直结构,形成了以定 单为中心、以市场链为纽带的扁平式结构,提高了企业 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增强了组织的柔性。海尔通过业务 流程再造与国际化企业进一步接轨,在企业里实行市场 链机制,强调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创新源头,每个人可以 从企业获取资源,然后以自己的创新精神使企业增值, 个人从增值部分获取收益。
海尔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战略阶段
海尔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战略阶段。
1.开拓一个空荡的市场,主要是把自己置身于这个环境之中经受更多的考验。
2.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采取一路纵队开拓国际市场4.网上销售—零距离销售—人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海尔国际化的步伐最早可以追溯到1991年,只不过海尔当时采取的策略是大量向海外出口产品,达到提高海尔知名度的目的。
并且采用的是“先难后易”的战略,即首先进入欧美等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份量重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取得名牌地位后,再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
当海尔产品在当地的销量达到当地建厂的盈亏平衡点时,则开始在当地建立工厂。
所以从1998年开始,海尔开始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
海尔国际化所采取的策略是在美国、德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当地建厂,绝大部分管理人员和工人都招用当地人,并提出了“三位一体”和“三融一创” 的本土化策略。
同时,海尔还直接在全球各地推出“海尔(Haier)”统一的自有品牌,这也是海尔集团在实施国际化战略一开始就确定下来的目标。
这样既实现了海尔创世界级名牌的目标,又有效规避了反倾销、技术壁垒等风险和麻烦。
海尔这种国际化的思路,拿张瑞敏的话说,就是“首先要让当地消费者认识有这么一个品牌,然后再进一步通过质量、产品创新、当地设厂,让他们认知海尔,了解到我们产品的内涵” 。
目前的海尔,在全球已拥有设计中心18个,贸易中心56个,工业园10个,海外工厂及制造基地22个,营销网点58800个,服务网点11976个,职工总数约30000人,其中海外员工达3000人。
海尔集团正在逐步建立起国际化企业的发展框架。
海尔的国际化在国人看来,似乎是一帆风顺:从1998年开始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以来的短短几年时间里,海尔在全球已拥有设计中心18个,贸易中心56个,工业园10个,海外工厂及制造基地22个,营销网点58800个,服务网点11976个。
然而这些数字并不能说明海尔的国际化就没有遇到风险和困难。
在2002年和2003年,由《中国税务》杂志社独家发布年度中国纳税百强排行榜上,号称营业额全国最大(2003年达806亿元)的海尔无论百强还是十强都榜上无名。
Haier国际生产战略
海尔的愿景和使命是成为行业主导, 海尔的愿景和使命是成为行业主导, 用户首选的第一竞争力的美好住居 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 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依靠锲而不 创新追求, 舍的创新追求 通过建立人单合一 舍的创新追求,通过建立人单合一 双赢的自主经营体模式, 双赢的自主经营体模式,成为全球 白电行业的规则制定和引领者、 白电行业的规则制定和引领者、由 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的典范 的典范、 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的典范、全球 虚实网融合用户零距离的领先者, 虚实网融合用户零距离的领先者, 创造世界级品牌。 创造世界级品牌。
• 所谓休克鱼是指硬件条件很好,管理却滞后的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落到了市场 所谓休克鱼是指硬件条件很好,管理却滞后的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落到了市场 休克鱼是指硬件条件很好 的企业 经营不善 的后面,一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把握住市场就能重新站起来。 的后面,一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把握住市场就能重新站起来。在国 内现行体制下,活鱼不让吃,吃死鱼会闹肚子, 内现行体制下,活鱼不让吃,吃死鱼会闹肚子,因此只有吃休克鱼而海尔擅长 的就是管理, 的结合点。 的就是管理,这样就找到了海尔与 “ 休克鱼 ” 的结合点。在资本运营的实践 的策略。 中海尔集团坚持 “ 吃休克鱼 ” 的策略。
海尔国际化生产战略发展
海尔始终以创造用户价值为目标, 海尔始终以创造用户价值为目标,一路创 业创新,历经名牌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 业创新,历经名牌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 国际化战略、 国际化战略、全球化品牌战略四个发展阶 目前已发展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 段,目前已发展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 名牌战略阶段(1984年—1991年)特征: 名牌战略阶段 只干冰箱一个产品,探索并积累了企业管 理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海尔国际化战略
(三)创造本土化国际名牌战略
海尔在美国采用一些新的广告媒体,包括广告牌、汽车站和电视,将海尔最新的 DVD同麦克尔·乔丹的影片宜传联系在一起的电视广告已经在电视上播放。走在洛杉 矶、纽约、华盛顿的大街上,也可以看到巨大的广告:1一888一76HAIER,这是海尔在 美国推出的免费服务电话。海尔美国贸易公司的售后服务中心开通的免费热线电话服 务已覆盖全美。企业要创名牌,还必须和当地消费者的需求紧密结合,而且要超前满 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海尔超级节能无氟冰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它既解决了国际 社会对于环保的要求,又考虑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在开发无氟冰箱的同时实现了节 能50%的目标,不但发明了一项世界领先的成果,还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效果。冰箱达 到了A级能耗标准,的果消费者凡购买海尔超级节能无氟冰箱克得到政府补贴。
己的品牌。
(二)“三位一体”的本土化战略
为了实现海尔开拓市场的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国内生 产国内销售,三分之一国内生产国外销售,三分之一国外生产 国外销售)的目标,海尔在海外设立了10个信息站和6个设计分 部,专门开发适合当地人消费特点的家电产品,提高产品的竞 争能力。1996开始,海尔已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美国等地建立海外生产厂。1999年初,海尔在美国南卡州的生 产制造基地的奠基标志着海尔团在海外第一个“三位一体本土 化”的海外海尔产生,即设计中心在洛杉矶,生产中心在南卡 州,销售中心在纽约。2002年3月4日,海尔在美国纽约百老汇 购买原格林尼治银行大厦这座标志性建筑作为北美的总部,此 举标志着海尔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位一体本土化”战略又上升到新阶段。张 瑞敏把海尔的这一思路概括位“思路全球化,行动本土化”。 行动本土化的目的在于加快品牌影响力的渗透过程。
海尔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
海尔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海尔作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品牌之一,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国际化的经营策略。
在不断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海尔还倡导以品牌文化为核心,推动本土化运营,以适应各地市场的消费需求。
1. 拓展市场海尔秉持着战术性快速发展和战略性稳健发展相结合的策略,不断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和拓展海外市场。
目前,海尔已经在多家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以便在当地市场中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
2. 加强品牌建设在国际化战略中,品牌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海尔不断强化品牌形象和品牌声誉,并通过不断提高产品水平和服务质量,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制造”的实力。
3. 关注消费者需求海尔在全球市场中针对不同的消费者需求,不断推出符合当地文化和消费习惯的产品,以提高销售效益。
例如,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设计中,海尔推出了多种语言显示、不同电压电频、不同电插头等特有的设计,以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
4. 优化营销策略海尔国际化经营战略中还注重营销策略的优化。
例如,海尔在国内开展的“世界冰箱篮球赛”、“世界洗衣机比赛”等活动,在国际市场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海尔在全球市场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海尔的本土化战略除了国际化战略,海尔也注重推行本土化经营方针。
在进入全球市场后,海尔注重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消费习惯和市场需求,以更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并推出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和服务。
1. 适应当地文化和习惯海尔在全球市场中注重推行“根植当地,融合本土”战略,将当地的文化差异和习惯融入产品设计中,同时开展各种当地化的市场营销活动,增强品牌认知度。
2. 建立本地化的生产基地海尔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本地化的生产基地,以适应当地市场需求和政策法规,并提供更快速、更高效的售后服务,为当地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体验。
3. 引入本土人才海尔在本地推行引入本土人才的战略,以使当地员工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和文化背景,并提供当地化的产品和服务。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国际化”这个概念在一些企业眼里就是出创汇,而且是给国外大公司做定牌,这种企业现在为数不少;“国际化”在另一些企业眼看来是自讨苦吃,“凭着12亿人口的中国市场的肥肉不吃,为什么要到国际市场去啃骨头?”而海尔人认为,国际化不仅仅是出口创汇,更重要的是出口创牌,这不是企业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这个能力的问题。
进军国际市场并非海尔一朝一夕的念头,而是海尔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是海尔在国际市场上做大做强之后顺势而为的结果,海尔进军国际市场的目的不仅仅是出口创汇,而是成为国际化的海尔,创出中国的世界名牌。
一、海尔的三个战略阶段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在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品多元化、经营规模化、市场国际化的国家特大型企业,是中国首批公布的10大驰名商标中唯一的家电名牌。
海尔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产品包括42门类8600多个品种,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电热水器、吸尘器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企业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的速度稳定增长,1998年集团工业销售收入实现162亿元。
1997年8月,海尔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中国6家首批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重点扶持冲击世界500强。
海尔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战略阶段:1.名牌发展战略阶段—牌战略与国际化的关系—只有国内市场做大做强,才有资格谈国际化的问题这一阶段海尔艰难起步并确立冰箱行业的名牌地位,其代表事件就是“砸冰箱”,通过砸掉76台有问题的冰箱砸醒职工的质量意识,树立名牌观念。
海尔84年起步时管理混乱,无优势产品,职工人心涣散,要摆脱这种局面,必须高起点切入,给企业注入生存的希望。
当时的外部环境是冰箱厂蜂拥而起,但没有名牌,因此我们决定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冰箱生产技术,生产世界一流的冰箱,创出冰箱行业的中国名牌。
浅析海尔品牌国际化发展战略
浅析海尔品牌国际化发展战略海尔品牌国际化之路海尔品牌的发展战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名牌战略发展阶段。
海尔严抓质量,实施全面过硬的质量管理制度,打出“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的旗号。
海尔1985年的“砸冰箱”事件深入人心,为海尔凭借差异化的质量赢得品牌竞争优势,在国内树立了海尔的名牌形象。
第二阶段即海尔多元化品牌战略阶段。
海尔品牌在重视品牌专业化的同时,充分认识延伸品牌深度与广度的重要性,利用品牌优势以“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战略先后兼并多家企业,同时提供差异化服务使海尔在施行跨行业跨产品的多元化经营与扩张规模方面体现了海尔品牌规模的核心竞争力,为海尔品牌进入国际国内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市场领域。
第三阶段是品牌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张瑞敏把他“卖信誉而不是卖产品”的管理理念传到了世界市场,通过获取并不断整合全球资源增强海尔企业在全球的品牌核心竞争力,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目标市场消费群体对海尔品牌“三融一创”的品牌国际化发展的认同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市场、产品、营销国际化的海尔正在为其产品和服务打上世界品牌标签,这个标签凝聚着海尔品牌民族企业的创新精神、服务理念,也诠释着中国现代企业的大国风范。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激烈的全球品牌竞争时代,海尔集团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创世界名牌。
在信息化时代海尔品牌国际化发展战略一直坚持以最快速度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要和以品牌创新精神提升国际竞争力,要求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坚持产品质量的零缺陷,正是有着“国门之内无品牌”的国际化理念,海尔才能走向世界级品牌。
然而海尔集团从2005年以来却出现了利润总额下降的趋势,我们不得不从海尔风光无限的辉煌成就和备受称道的经营战略中思考海尔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海尔品牌国际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品牌泛化正是有着“要做就做最好,要做就做第一,创名牌”的公众品牌信念,海尔在家电行业逐渐树立品牌形象,赢得了市场声誉,成为中国家电品牌大鳄。
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分析
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分析引言概述:海尔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一直致力于走向国际市场。
本文将对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功之处。
一、海尔的国际市场战略1.1 多元化产品线海尔在国际市场推出了多元化的产品线,涵盖家电、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等领域,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
1.2 强大的研发能力海尔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和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
1.3 本土化营销策略海尔在国际市场采取本土化营销策略,根据当地文化和消费习惯进行产品定制和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二、海尔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2.1 优质的产品质量海尔一直注重产品质量,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技术创新,赢得了国际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
2.2 全球化生产布局海尔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实现了全球化生产和供应链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3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海尔与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新产品和市场,拓展国际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
三、海尔在国际市场的发展挑战3.1 本土化难题海尔在国际市场遇到了本土化难题,需要根据当地文化和法规进行产品定制和营销,增加了市场推广的难度。
3.2 品牌认知度海尔在国际市场的品牌认知度相对较低,需要加大市场宣传和推广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3.3 市场竞争激烈海尔在国际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和市场份额。
四、海尔在国际市场的发展前景4.1 智能家居市场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快速发展,海尔在国际市场有望进一步拓展智能家居产品线,提升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4.2 智能制造领域海尔在智能制造领域拥有先进技术和研发实力,有望在国际市场引领智能制造潮流,实现更大的发展和突破。
4.3 生态链建设海尔在国际市场建立完善的生态链,与各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发展,实现产业链协同和共赢,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海尔-国际化战略
(二)“三位一体”的本土化战略 为了实现海尔开拓市场的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国内生 产国内销售,三分之一国内生产国外销售,三分之一国外生产 国外销售)的目标,海尔在海外设立了10个信息站和6个设计分 部,专门开发适合当地人消费特点的家电产品,提高产品的竞 争能力。1996开始,海尔已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美国等地建立海外生产厂。1999年初,海尔在美国南卡州的生 产制造基地的奠基标志着海尔团在海外第一个“三位一体本土 化”的海外海尔产生,即设计中心在洛杉矶,生产中心在南卡 州,销售中心在纽约。2002年3月4日,海尔在美国纽约百老汇 购买原格林尼治银行大厦这座标志性建筑作为北美的总部,此 举标志着海尔的“三位一体本土化”战略又上升到新阶段。张 瑞敏把海尔的这一思路概括位“思路全球化,行动本土化”。 行动本土化的目的在于加快品牌影响力的渗透过程。
品牌标志的变迁
一、海尔集团走国际化战略的动因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海尔已经在国内竞争中站稳脚跟,树立了 自己在国内的品牌,占据了国内家电市场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但是海 尔的领导者张瑞敏,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自己,他清醒的认识到海尔同 外国同类企业相比较起来,个头还很小,还不具备与国际大企业抗衡 和竞争的能力,海尔要想获得长期的生存,就必须全面实施国际化战 略,实现企业的迅速成长。 海尔于 1998 年开始了国际化战略的全面实施,其目标是:实现三 分之一国内生产国内销售,三分之一国内生产国外销售,三分之一 国外生产国外销售,充分利用全球市场资源完成由“海尔的国际化 到国际化海尔”的跨越。
(三)创造本土化国际名牌战略
海尔在美国采用一些新的广告媒体,包括广告牌、汽车站和电视,将海尔最新的 DVD同麦克尔· 乔丹的影片宜传联系在一起的电视广告已经在电视上播放。走在洛杉 矶、纽约、华盛顿的大街上,也可以看到巨大的广告:1一888一76HAIER,这是海尔在 美国推出的免费服务电话。海尔美国贸易公司的售后服务中心开通的免费热线电话服 务已覆盖全美。企业要创名牌,还必须和当地消费者的需求紧密结合,而且要超前满 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海尔超级节能无氟冰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它既解决了国际 社会对于环保的要求,又考虑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在开发无氟冰箱的同时实现了节 能50%的目标,不但发明了一项世界领先的成果,还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效果。冰箱达 到了A级能耗标准,的果消费者凡购买海尔超级节能无氟冰箱克得到政府补贴。 整合全球资源战略 海尔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真谛,在于有效的利用分布在世界不同 地区的资金资源,研发资源,优惠政策合客户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企业的竞争优 势。海尔采取全球范围融资,融智,融文化的办法,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和资本, 在全球范围初步整合了企业资源。在国际化战略实施过程中,海尔用两,三年的时间, 在美国,欧洲等主要经济区建起了又竞争力的贸易网络,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 网络和服务网络。到目前为止,海尔在全球已有贸易中心56个,设计中心18个,工业 园10 个,工厂46个。海尔分布世界的生产,销售,研发网络,初步形成了利用全球资 源,开拓全球市场的跨国公司雏形。
国际化战略案例分析
案例1 海尔国际化----当地化战略 案例1:海尔国际化----当地化战略 • 海尔在国外市场的竞争采用了当地化战略。 海尔在国外市场的竞争采用了当地化战略。 海尔在洛杉矶建立了“海尔设计中心” 海尔在洛杉矶建立了“海尔设计中心”, 在纽约建立了“海尔美国贸易公司” 在纽约建立了“海尔美国贸易公司”、在 南卡罗莱纳建立“海尔生产中心” 南卡罗莱纳建立“海尔生产中心”,在美 国形成了设计、生产、 国形成了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经 营格局。 营格局。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 了解美国市场, 了解美国市场,更快地针对市场变化做出 反应。 反应。海尔在美国销售的许多产品都不是 海尔原有的产品, 海尔原有的产品,而是专门针对美国市场 设计和生产的。 设计和生产的。
国际化战略案例分析
张 俊
案例1 案例1:海尔的国际化
• 总战略目标是:世界级的企业和世界级的名牌。 总战略目标是:世界级的企业和世界级的名牌。 •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始于1998年。当年海尔的自有品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始于 年 牌家电在国内市场达到了30%的市场占有率,同时 的市场占有率, 牌家电在国内市场达到了 的市场占有率 已经可以预见中国将要入世, 已经可以预见中国将要入世,海尔意识到要适应 未来的发展,必须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 未来的发展,必须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海尔的 国际化战略是首先实现海尔产品1/3国内生产国内 国际化战略是首先实现海尔产品 国内生产国内 销售, 国内生产国外销售 国内生产国外销售, 国外生产国外销 销售,1/3国内生产国外销售,1/3国外生产国外销 售,充分利用全球市场资源完成由“海尔的国际 充分利用全球市场资源完成由“ 化到国际化的海尔”的跨越。 化到国际化的海尔”的跨越。
• 植根于当地消费者的营销网络。 植根于当地消费者的营销网络。
海尔国际化营销战略及策略
海尔国际化营销战略及策略(一)海尔的国际化道路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19年来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
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尔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7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180亿元。
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8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190亿元。
2009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812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二)海尔的国际化营销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1.战略阶段(1984年—1991年)特征:只干冰箱一个产品,探索并积累了企业管理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2.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年—1998年)特征: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1984 年只有冰箱,1998 年时已有几十种产品),从白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
3.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2005年)特征: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有自己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Haier 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誉度与美誉度。
海尔公司国际化战略
海尔公司国际化战略第二章海尔的国际化战略海尔是中国最早实旋国际化战略的企业之一,同中国其他企业一样,并未因国际化道路坎坷而放弃,一直在做国际化的探索和尝试。
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都刚绕着刨国际化品牌为目标,此目标的实现靠海尔的“两只脚”:在国内的这只脚要站“实”,靠的是确保国内市场优势;在国外的另外一只脚要走“稳”,靠的是品牌本七化。
这一特点非常鲜明,贯穿海尔国际化道路的每个环节。
第一节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制定海尔经过了上世纪80年代的“名牌战略”和90年代的“多元化战略”,海尔国内市场的这只“脚”已拥有了相当的实力;自1998年,海尔开始进八“国际化战略”阶段.另外一只“脚”开始走出国门,寻找发展机会,抢夺市场蛋糕。
每一次战略都是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亲手制定的。
海尔同际化战略的第一步是巩固国内市场,让在国内市场的这只脚站“实”,国内市场是海尔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基础。
企业国际化一定要首先立足国内,为开拓国外市场打好举实的基础,即“无内不稳”。
海尔在国内传统家电领域稳居第一,传统家电领域再增长一个百分点都非常困难。
企业为了做大做强,必须走国际化道路,另外一只脚要走出去,即“无外不强”。
海尔存国内市场的优势是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曜强后盾,国际化使海尔保持持续增长发展成为可能。
一、海尔品牌国际化巾崮企业要想做实国内市场、做强国外市场的制约性因素很多,张瑞敏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品牌形象支持不足,对市场难以形成实质性拉动。
海尔认为,企业展主要的因素就是品牌形象支持不足,对市场难以形成实质性拉动。
海尔认为,企业国际化首先是品牌国际化。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世界名牌,那么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将永远是配角,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工业。
企业只有拥有知名度的品牌,才能在国际市场E获得超额利润,才能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为此,海尔国际化战略的目标就是实现海尔品牌国际化,并以此为定位制定海尔国际化战赂。
品牌是企业国际化道路上的风帆,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外衣。
海尔国际化战略研究
海尔国际化战略研究海尔国际化战略研究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企业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和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已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中国家电巨头,海尔集团凭借其创新能力和卓越品质在国内市场稳居前列。
为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和跨越国界,海尔积极借助国际化战略,寻求全球化的竞争优势。
本文将对海尔国际化战略进行研究,探讨其战略意义、实施路径和风险挑战。
一、海尔国际化战略的意义国际化战略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国际化可以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加销售额。
海尔作为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通过进入海外市场,能够进一步增加全球消费者的数量和市场需求,从而推动销售额的增长。
其次,国际化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海尔在产品设计、品牌认知、生产效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通过与全球化的竞争对手进行竞争,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将创新能力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再次,国际化可以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形象。
通过在海外市场的推广和宣传,海尔可以进一步巩固其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
最后,国际化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和依赖。
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分销网络和供应链体系,海尔可以实现国际市场的多元化,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从而减轻市场风险带来的影响。
二、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路径1. 探索国际市场需求在制定国际化战略之前,海尔需要深入了解海外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
这包括市场规模、消费者需求、竞争对手情况等。
通过市场研究、调研和与当地企业的合作,海尔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为产品定位和战略调整提供依据。
2. 建立全球布局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另一个重要步骤是建立全球布局。
海尔通过建立海外分公司、建设生产基地、合资合作等方式,逐步扩大其全球业务版图。
在全球布局中,海尔注重与当地企业和政府的合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市场优势,提升企业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
3. 加强品牌推广与传播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实施需要加强品牌推广和传播。
海尔公司国际化战略
海尔公司国际化战略第二章海尔的国际化战略海尔是中国最早实旋国际化战略的企业之一,同中国其他企业一样,并未因国际化道路坎坷而放弃,一直在做国际化的探索和尝试。
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都刚绕着刨国际化品牌为目标,此目标的实现靠海尔的“两只脚”:在国内的这只脚要站“实”,靠的是确保国内市场优势;在国外的另外一只脚要走“稳”,靠的是品牌本七化。
这一特点非常鲜明,贯穿海尔国际化道路的每个环节。
第一节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制定海尔经过了上世纪80年代的“名牌战略”和90年代的“多元化战略”,海尔国内市场的这只“脚”已拥有了相当的实力;自1998年,海尔开始进八“国际化战略”阶段.另外一只“脚”开始走出国门,寻找发展机会,抢夺市场蛋糕。
每一次战略都是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亲手制定的。
海尔同际化战略的第一步是巩固国内市场,让在国内市场的这只脚站“实”,国内市场是海尔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基础。
企业国际化一定要首先立足国内,为开拓国外市场打好举实的基础,即“无内不稳”。
海尔在国内传统家电领域稳居第一,传统家电领域再增长一个百分点都非常困难。
企业为了做大做强,必须走国际化道路,另外一只脚要走出去,即“无外不强”。
海尔存国内市场的优势是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曜强后盾,国际化使海尔保持持续增长发展成为可能。
一、海尔品牌国际化巾崮企业要想做实国内市场、做强国外市场的制约性因素很多,张瑞敏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品牌形象支持不足,对市场难以形成实质性拉动。
海尔认为,企业展主要的因素就是品牌形象支持不足,对市场难以形成实质性拉动。
海尔认为,企业国际化首先是品牌国际化。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世界名牌,那么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将永远是配角,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工业。
企业只有拥有知名度的品牌,才能在国际市场E获得超额利润,才能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为此,海尔国际化战略的目标就是实现海尔品牌国际化,并以此为定位制定海尔国际化战赂。
品牌是企业国际化道路上的风帆,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外衣。
海尔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产品的生命周期与海尔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生产战略的影响第一阶段即新产品阶段,因为某一或几个企业拥有技术垄断上风和市场寡占地位,竞争者很少,市场激烈程度远不充分,替代品很少且附加值高,企业对产品的成本关注不是很大,技术或产品可以通过出口源源不断地输向其他国家。
第二阶段,即成熟产品阶段。
因为创新企业的技术垄断和市场寡占地位的打破,一批国际化的跨国企业最先把握此技术,于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为了摄取更多利润,更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产品生产成本的下降,较低的成本最先处于越来越有利的位置。
为了进步市场占据率,各跨国公司最先从成本出发,在有较大需求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工厂,推行国际化生产战略,以满足当地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第三阶段,即标准化产品阶段,因为产品的生产技术、生产规模及产品本身已经完全成熟,趋于标准化,这时对生产者技能要求不高,加入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原产品的技术垄断上风已经完全消散,成本、价格成为决定性的要素。
这时,作为具有技术先导力的跨国公司,对此产品没有任何技术上的优势可言。
因此,跨国公司开始减少生产,甚至不生产,把生产直接给那些更具有成本优势的企业OEM或ODM,然后再贴自己的牌,扩大本企业品牌的影响力。
在这里面,涉及到的企业包括国际一流跨国公司、平常国际化公司、具有相对成本优势的小公司。
必须说明的是,它们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成本优势的变动、技术把握程度的变动而发生转变。
而且,对于大多数企业,比如中国的企业而言,走的都是小企业——-平常国际化企业——-国际一流企业集团的道路,其生产战略也是从第三阶段逐步上升的。
二、海尔集团的“三个三”国际化发展战略海尔集团自1984年创立以来,从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频临倒闭的小厂,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国内到国外,一跃成为价值为855亿人民币,全球销售额达1320多亿元人民币的、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72大门类11900多个规格群的具有一流国际化水平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成为中国家电行业名副其实的老大。
海尔国际化战略
在战略上,海尔采取先难后易的战略,主要采用全资公司为主的日韩模式。TCL采取先易后难的 战略,主要采用合资并购的美国模式。格兰仕则主要使用OEM方式。
3.产品组合策略不完全相同
海尔实行多元化的发展,TCL从集中化不断向多元化过渡,格兰仕则集中专业化生产。
国际化困局
(一)海尔面临的困 难:高成本模式能维持多久 (二)TCL面临的困境:核心技术能力不足 (三)格兰仕OEM战略面临的问题:品牌战略软弱,利润率较
O户---的-O动ve力ra。ll (全是方非位观) •E创---业-E创ve新ry的(o两ne创、精da神y、是t海hin尔g文) 每化人不、变每的天基、因每。事(发展观) •C人---单-C合on一tr双ol 赢Cle的a利r 控益制观和是清海理尔永续经营的保障。(利益观) 即:总账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 管人凭考核。
模式创新
• "人"即员工,"单"不是狭义的订单,而是用户需求。"人单合一"即让员工与用户 融为一体。而"双赢"则体现为员工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 海尔"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是为适应互联网时代挑战而进行的创新,它兼具时代 性和国际性,是国际权威认可的方向。
多品牌战略
• 海尔 • 卡萨帝 • 统帅 • 日日顺 • AQUA • 斐雪派克
海尔与TCL、格兰仕国际化的对比
国际化模式 国际化模式比较 国际化的困局
国际化模式
(一)海尔的国际化道路:先难后易 (二)TCL的国际化道路:先易后难 (三)格兰仕的国际化道路:贴牌战略(OEM)
国际化模式比较
相同之处 1.国际化的经营目标。 2.国际化的过程中注重产品的质量。 3.国际化的过程中重视服务。
海尔的国际战略
为了了解国际家电市场的最新情况,包括技术和市场动态,海尔集团建立了由各个信息站组成的海尔国际信息网络,进行信息的搜集和反馈活动。目前,已经设立的有香港、东京、里昂、洛杉矾、纽约、阿姆斯特丹、汉城、蒙特利尔、悉尼、台北等10个信息站。信息站工作人员都是由当地人或者海外留学生构成。提供的信息或以报告形式,或以简单文字加图片形式,平均每天由各个信息站发回的信息汇总起来,高达8O万兆字节,如果打印出来,其厚度堪与马克思一套《资本论》相比。海尔信息部每天将这些信息加以甄别、筛选和分类,把各种有用信息分门别类地呈送给决策机构和其他相关部门。
在国内市场中,由于家电行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价格战在各种家电领域中,此起彼伏,俞演愈烈。海尔集团尽管作为国内家电知名品牌的生产厂家,在国内市场上占据明显优势,但它认为,正是由于有了较高市场份额,才是积极向外扩张发展跨国经营的最好时机与充要条件,内在动力已经具备。
在国际市场中,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每个国家国内企业都受到了来自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部经济力量的竞争与冲击。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主宰着国际市场的发展,发展中国的企业能否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幸分一怀羹”,是它们努力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出路。海尔集团不甘心自己仅仅是中国的名牌生产企业,还希望主动打入国际市场,将海尔产品在国外
(2)“高起点”原则
在张瑞敏看来,海尔集团在国际化过程中,仅仅处于初级阶段。同世界50O强相比,海尔集团远非国际化大公司,但是,起步晚,不一定起点就低。海尔集团要在各个方面都要按照最高的国际标准去做。这就是他的“高起点”原则。例如,他要求所有事业部(指生产的各个部门)都必须有产品出口,因为,他认为,国际市场是检验产品质量、检验本部门各方面工作是否有问题的试金石。通过国际市场的信息反馈,迫使企业改进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海尔国际化战略的推进,海尔 与国际著名企业之间也从竞争向多边竞 合关系发展,2002年1月8日和2月20日 分别与日本三洋公司和台湾声宝集团建 立竞合关系,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双赢发展。
海尔全球行——下棋找高手
背景资料 ? ?
逐步拓展国际市场
欧美市场 日本市场 其他区域市场
海尔全球行——再造海尔
海尔全球行程再造 ? 海尔流程再造
完善物流系统---创造“第三利润源泉 " 组织结构创新 拉近和市场需求的距离逐步
海尔全球行——移植海尔
海尔发展史---过去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 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特大型 企业。海尔集团在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名牌战略"思想指 导下,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 及国际化,使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中 国家电第一名牌。创业初期,只有一个产品,全厂职工不 到800人,现在海尔拥有42大门类8600余规格品种的名牌 产品群,职工2万多人。海尔从引进冰箱技术起步,现在 依靠成熟的技术和雄厚的实力在东南亚、欧洲等地设厂, 并实现成套家电技术向欧洲发达国家出口的历史性突破。
名牌战略阶段(1984--1991年),用七年的时间,通过 专心致志干冰箱的过程实施了名牌战略,建立了全面 质量管理体系。 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1992--1998年),用七年的时间, 通过企业文化的延伸及“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理念, 成功的实施了多元化的扩张。 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以创国际名牌为导向的 国际化战略,通过以国际市场作为发展空间的三个三 分之一的策略正在加快实施与进展。
o
o
o
图为海尔员工在武汉一家商场 前宣传海尔全球营销战略。
海尔全球行 —下棋找高手 海尔全球行 —再造海尔 海尔全球行 —移植海尔
•国际市场开发战略—“先难后易”。即坚持 打海尔品牌出口,产品先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创出名牌后,再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 •国际化品牌战略—开发国际知名品牌。海尔 通过"先难后易"出口,凭高质量让用户对海 尔品牌达到"认识"的目的;通过"三位一体" 实现扎根,最后通过"超前满足当地消费者的 需求",在当地实现融资融智,创造本土化的 名牌。
海尔全球行——移植海尔
国际化其实就是本土化
文化本土化 设计本土化 制造本土 品牌本土化 营销本土化
本土化生产、制造的风险
三星LG电子中国地区总裁
比喻 “北京下雨了? ” “汉城是否要打伞?”
? 张瑞敏“走出去”的八个观点
首先观念必须走出去 走出去要先定位 今天商场不再是战场 海尔去美国建厂也能赚到“钱” 用市场根本换不来技术 先做实眼前,才能腾出时间“创新” “本土化”可以消解“反倾销” “走出去”决不能以不变应万变
海尔各项主要经营指标在其规模不断扩大的 基础上继续稳健增长。 海尔集团2002年全球营业额为720亿元,比去年 净增118亿元。 2002年,海尔13个海外工厂全线运营,其产品在 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显著提高; 海尔跃居全球白色家电制造商第五位; 全球冰箱品牌排名榜首。
海尔集团发展战略三个阶段
2002年中国最有价 值品牌研究报告中,连 续7年蝉联榜首的红塔 山降至次席,海尔则以 489亿元的品牌价值获 得第一。 2002/12
2002年3月4日,海尔在美国纽约中城百老汇购买原格林尼治 银行大厦这座标志性建筑作为北美的总部,此举说明海尔已经在 美国树立起本土化的名牌形象。
海尔全球行——下棋找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