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鹿邑名胜古迹介绍
中国百大寺庙-70.鹿邑太清宫
![中国百大寺庙-70.鹿邑太清宫](https://img.taocdn.com/s3/m/cc7b281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2.png)
中国百大寺庙-70.鹿邑太清宫
鹿邑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十里的太清宫集,据说为老子的诞生地。据史志记载,东汉延熹八年(西元165年),桓帝刘志派中常侍管霸前来创建,始名老子庙。唐祖武德三年(西元620年),李渊为了便于对天下的统治,抬高自己家族地位,就听从吉善行的建议,认老子为祖宗,派人在汉老子庙的基础上予以扩建,规模如京城王宫,做为皇室家庙。
周口市商水县鹿邑县淮阳县名胜古迹简介
![周口市商水县鹿邑县淮阳县名胜古迹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fdcf40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8.png)
周口市商水县鹿邑县淮阳县名胜古迹简介在河南周口市市内。
南距沙河500米。
清代初叶,周口因沙河航运发展,成为豫东商业的重要集散地,山西商人集资在此兴建关帝庙。
据碑刻记载,始建于清顺治、康熙年间,乾隆、嘉庆时曾多次修建,为豫东平原保留较好、建筑价值较高的古建筑群。
关帝庙南北长158米,东西宽105米,面积16.590平方米,主体建筑有大殿、二殿、戏楼、春秋阁,结构严谨,配置恰当,大量采用木雕和石雕,并以彩绘用于立体建筑。
大殿前乾隆时建的石牌坊,形体高大,雕刻极精,是一件珍贵石刻。
铁旗杆通高21.5米,上有双龙盘绕,立于庙前,异常壮观。
【寿圣寺塔】在河南商水县城西北35公里处。
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建。
为九级楼阁式砖塔,高41.5米,平面呈六角形。
第一层基部面宽4.2米,塔身各隅砌出倚柱,檐下密布砖雕斗栱,诸层外壁辟有圆券门和破子棂假窗。
塔内设有塔心室和盘旋梯道,可逐层登高遥望。
第四层塔心室内北墙嵌有石雕佛像三尊。
塔顶为一铁质宝瓶塔刹。
该塔建筑,结构严谨,造型雄伟,近千年来虽历经自然灾害和火焚,仍巍然屹立。
【太清宫】在河南鹿邑县城东5公里。
原为楚国苦县,道教主老子故里。
太清,道家谓天道,亦谓天空,传为神仙屠处,道教常用以名其官观。
太清宫始建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历代屡加修葺,现存大殿为清初重建。
旧址上残存唐代道德经注碑和宋真宗书碑各一,高大雄伟,保存完整。
另有元、明、清各代碑刻题记多块。
【老君台】又名升仙台、拜仙台。
在河南省扈邑县城内东北隅,台高13米,砖砌,为圆住形,面积706平方米。
相传为老子飞升处。
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
台上有正殿三间,壁嵌短碑两块,左为“犹龙遗迹”,右为“道德真源”;东西偏殿各一间,山门下石梯三十二阶。
台上古柏十余棵,苍劲挺拔。
该台湖水潆绕,翠柏环抱。
台下映山门而南,盖有殿阁两廊,设凉亭,周围遍植花草树木。
台上有宋初书法家陈传所书“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行书碑刻。
歷史文化古跡——河南鹿邑太清宫遺址碑刻【圖文】
![歷史文化古跡——河南鹿邑太清宫遺址碑刻【圖文】](https://img.taocdn.com/s3/m/5a08f1f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4.png)
歷史文化古跡——河南鹿邑太清宫遺址碑刻【圖文】鹿邑太清宫原有历代碑刻甚多。
据《鹿邑县志》记载:东汉延熹八年(165年),由东汉边韶撰文,在老子庙前建老子祠碑之后,各朝帝王在鹿邑太清宫一带御制碑碣者代代有增。
同时官吏豪绅、文人学士以至黎民百姓皆不例外,致使太清宫内外碑刻如林,多达百途通。
其中著名的有“汉老祠碑,迹称老子铭;隋老子碑记,于隋开皇六年(586年)立,薛道衡撰文;唐开元神武皇帝玄宗李隆基敕建的《道德经注》碑;北宋真宗赵恒亲自撰写和篆额的先天太后之赞碑与宋真宗皇帝敕建的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
另外还有金明昌二年(1191年)建的续修太清宫记碑和大量的元、明清碑碣等。
因长期受到风雨剥蚀和人为的损坏,有的已不存在,但在现场仍可以见到许多保存完好的古碑,记载着有关老子事迹与太清宫的历史。
加上最新发掘出土的一批金代反映太清宫当年规模的地产碑在内,共约有三十余通。
唐代《道德经注》碑:位于鹿邑太清宫太极殿南百米处(系最近发掘出土)。
建于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系奉开元神武皇帝玄宗李隆基敕命所立。
碑高3.7米,宽1.2米,厚1.36米,碑身两面刻字,每面22行,每行51字,皆为隶书。
碑额精雕盘龙,下面碑趺呈卧龟状,刻工精湛,气势雄伟。
书法价值甚高。
不仅对研究老子《道德经》及太清宫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它还是鹿邑太清宫现存时代最早的帝王御碑,弥足珍贵。
宋代先天太后碑:位于鹿邑县城东的洞霄宫之侧。
碑高6.3米,宽2米,厚0.67米。
碑首刻成盘龙状,碑趺为卧龟状。
碑额篆书“先天太后之赞”六字。
碑身撰文21行,每行41字。
皆为楷书。
该碑系北宋真宗皇帝赵恒于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正月二十日,为拜谒老子的母亲“先天太后”所书,并篆额模勒刻石敕立。
该碑形体高大、气势恢宏,风格独特,堪称一绝。
为现今国内道教同类碑刻中之最大者。
且石质优良,文笔绝佳,虽历经千年,至今整体保存完整,字迹清晰,为文物中之瑰宝。
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位于鹿邑太清宫太极殿东南百米处。
河南鹿邑太清宫
![河南鹿邑太清宫](https://img.taocdn.com/s3/m/53f85da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d.png)
河南鹿邑太清宫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十里的太清宫镇,旧名“厉乡曲仁里”,是我国古代杰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诞生地。
史载,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桓帝刘志派中常侍管霸前来创建,始名老子庙。
唐高祖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起建宫阙殿宇,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李隆基正式改“紫极宫”为“太清宫”,并延续至今。
近年来,鹿邑县对老子诞辰处及其外围进行重新修建,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
鹿邑太清宫位于老子文化广场对面,历史上曾有八位皇帝亲临祭拜。
这里也是老子诞生的地方,地位自然显赫。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楹联写道:地古永传曲仁里,天高近接太清宫。
关于老子故里的记载,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
其中写道:“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楚就是古代楚国,苦县就是今鹿邑县,厉乡就是县城东的太清宫乡,而曲仁里就是今乡政府所在地--太清宫镇。
言之凿凿。
国保碑。
太清宫山门全景。
东汉桓帝首在此地建老子庙。
唐高祖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易名太清宫,在此大兴土木,修建庙宇。
北宋大中祥符七年,真宗亲率群臣朝拜老子,并重修太清宫,“庙貌比唐时有加”。
宋末"靖康之乱"时太清宫再次被毁。
金、元、明、清历代对太清宫均有修建。
太清宫山门面南,趋步进入神道,但见绿树郁郁葱葱,俄而折向右侧,见一八柱四角碑亭,内藏大宋重修太清宫碑。
御碑大半位于地平面下,盖因鹿邑有史以来地平面不断抬高所致。
碑文记载了宋真宗赵恒拜谒老子并重修太清宫的经过和修复后的宏大规模和壮观气势。
说起真宗赵恒,此人对道教有浓厚兴趣,他封禅过很多道教名胜。
鹿邑有这块御碑,至少证明:有宋一代以此地为道家真源。
该碑立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先人肯定比我们对历史了解更多。
大宋御碑的正北面,又有一块石碑,也被攒尖亭覆盖。
碑头有些破损,碑身大半在地面之下。
这是唐道德经注碑,为太清宫现存最早的一块帝王御碑,碑文是唐朝玄宗皇帝李隆基对老子《道德经》释文,碑身四体刻字,正反两面为正文,左右两侧为文人的题咏。
鹿邑县赵村乡“宝堌堆”历史古迹探微
![鹿邑县赵村乡“宝堌堆”历史古迹探微](https://img.taocdn.com/s3/m/7ba797d37f1922791688e8c2.png)
鹿邑县赵村乡“宝堌堆”历史古迹探微宝堌堆在鹿邑县赵村乡,距311国道南5华里,于邱楼和宋庄之间,又称“显王庙、宏福寺、显都寺、保阳城”等。
距今约2300多年的历史。
宝堌堆及地下古建筑简介:两个堌堆在“显都寺”前后各高五丈,各占地二亩,前堌堆离山门十丈,后堌堆紧靠后大殿。
近看一座寺院,远观两座小山。
寺院后有一条河,名叫“显王河”。
两个堌堆传说是显王墓穴,里面是花砖筑成,中间有一直井,深约丈余,四面四门通四方。
门高七尺宽六尺往里探不知有多远,只知道前后堌堆地下建筑通道相连。
前堌堆虽然现在是平地,但地下建筑结构完整无缺。
后堌堆破坏很严重。
并传说:“宝堌堆和黄台寺、田堌堆、陈堌堆相连,是当时的古战场、运兵道、兵营、如会寺、孙堂庙、郸城塔是连在一起的,有许多历史典故。
周边有大量的古墓群,如大韩庄古墓群、刘寨砖窑场地下古墓群、轩庄古墓群通道都与宝堌堆相连,并出土了许多,流失人间。
地下总体结构八卦结构,分进口和出口。
进口是前后堌堆井口,大殿前洞口和其他。
出口分八门按八卦命名长短不一,都是花砖建成,有的砖上是字,纵横几十华里,每走几十米任何地方都会出现四门通四方,如不做标记,进里面出不来。
里面有明清时期的陶器,传说是明朝御史“轩逸”赵村轩庄人,和光绪年间北镇侯“胥明德”赵村南头人,其金帽48斤,及清顺治元年水司郎中“谷明豋”每次回家乡祭典庙宇时送些陶器类的东西,这里都有其典故。
三人物“鹿邑县志”有记载,传说地下有金盘子、金碗现不知详情。
显都寺简介:古寺建在两大堌堆之间,传说两大堌堆变大,会把平原变成山,在中间建寺可以震住堌堆的增长。
寺院占地15亩48间,四合院子三门照,四周高墙开一整体,全是砖瓦结构,雕梁画栋。
四合院子是后院为后大殿,中院是中间大殿,前是二门楼,再前是三门,各有东西楼房。
神有:佛祖、观音、祖师、人祖、现报神、速报神、四大天王、三太山、火星、奶奶庙、娃娃殿等572尊,壁画1270板块,一口大钟,八大石碑,寺中三尺粗以上的柏树48棵,枝叶茂盛,遮天蔽日,非常壮观。
鹿邑县旅游景点
![鹿邑县旅游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28d6e60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7.png)
鹿邑县旅游景点
鹿邑县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以下是鹿邑县的一些旅游景点:
1. 李广庙:李广庙是纪念中国历史上知名将领李广的庙宇,是鹿邑县的重要文化遗址之一。
2. 城隍庙:鹿邑县城隍庙建于明代,是当地的重要宗教场所,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祭祀活动。
3. 柿沟群山:柿沟群山是鹿邑县的山水胜地,群山连绵起伏,景色壮丽,是徒步旅行和观光的好去处。
4. 沟湖公园:沟湖公园位于鹿邑县城内,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有湖泊、花园、健身设施等供游客使用。
5. 拳王陵园:拳王陵园是为纪念中国拳击传奇人物邹市明而建立的公园,内有邹市明的塑像和展览。
6. 熊罗河湿地公园:熊罗河湿地公园是一个保护湿地生态的景区,有各种鸟类和植物,是观赏自然美景的好地方。
7. 鹿邑古城:鹿邑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代城市遗址,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古代城市的氛围。
8. 白马岛风景区:白马岛风景区是一个人工湖景区,有湖泊、岛屿和山水相映成趣,是观赏风景和垂钓的好地方。
以上是鹿邑县的一些旅游景点,每个景点都有独特的魅力,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景点进行游览。
老子故里 鹿邑
![老子故里 鹿邑](https://img.taocdn.com/s3/m/31a69927192e45361066f582.png)
鹿邑县位于豫皖交界的河南省东部,属河南周口市。
鹿邑县东邻安徽亳州市,北与商丘市柘城县相连,。
鹿邑东西长54.6公里,南北宽40.5公里,总面积1245.5平方公里,下辖地区:辖8个镇、12个乡,4个办事处,政府驻地:真源办事处。
人口:116万人。
著名景点:老子故里旅游区老子故里:鹿邑古称“鸣鹿”、“苦”、“真源”、“谷阳”、“仙源”,元朝1265年改为鹿邑县,。
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的老子所著《道德经》,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经典,是除《圣经》之外发行量最大的著作。
太清宫、老君台等纪念老子的文物古迹保存完好,2001年老君台、太清宫遗址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鹿邑县境内有关老子的名胜古迹众多。
太清宫是老子生地留下的最重要的纪念建筑。
现存有太极殿一座,唐柏三株及历代碑刻十数通。
太清宫北一里许的洞霄宫是纪念李母的建筑群,存有正殿及部。
鹿邑县城内的老君台是唐代明道宫院的一部分,老子年轻时曾在此讲学,老君台又为传说中的老子得道成仙之地,故又名为升仙台,台高数丈,古柏森森,历千年而不毁。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子中文名:李耳别名:老聃国籍:中国(春秋·楚)出生地:苦县(今河南鹿邑,)出生日期:约前571年逝世日期:前471年主要成就:道家学派创始人。
代表作品:《道德经》老子在函谷关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
《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鹿邑老君台导游词字三篇
![鹿邑老君台导游词字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15299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7.png)
鹿邑老君台导游词字三篇导游词一:鹿邑老君台的历史与文化(1000字)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鹿邑老君台!我是今天的导游,将为大家介绍这里的历史与文化。
鹿邑老君台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圣地,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鹿邑县城北10公里处。
相传在唐朝时期,道士杨戬曾在此修道,因其修炼有成,被尊为老君,也使得此地成为道教信仰的圣地。
老君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相传鹿邑是楚国的都城,当时楚怀王曾在此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祭祀活动,为了纪念这次盛事,后来修建了老君台。
这座台由石头和土坯构成,经过多次修缮,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座气势宏伟的建筑。
老君台的建筑风格以道教为主,结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非常精美。
整个建筑群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台座区、主殿区和后殿区。
主殿供奉着老君,是整个建筑群的核心部分,也是道教信仰者祈求平安和福祉的地方。
而后殿则供奉了一些道教的神祗,如三清和八仙等。
除了建筑本身的美观外,老君台还有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要属宋代的石刻碑文了。
这些碑文以楷书形式刻在石碑上,内容丰富,既有道教经典,也有历代皇帝的诏书和文人的赞美诗。
这些碑文不仅是研究道教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珍品。
此外,老君台还有许多与道教相关的传统活动。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祈福仪式,吸引了无数的信徒前来参加。
在这一天,人们会焚香祈福,祈求来年平安和福运。
同时,还有许多民间艺人会在此表演各种传统节目,如龙舞、舞狮和杂技等。
在老君台的周边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值得一游。
比如附近的皇帝陵园,这里安葬了几位唐代皇帝和皇后,是了解唐代历史的绝佳场所。
还有鹿邑县城内的古建筑群,这些建筑保存完好,展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非常值得一看。
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通过我的介绍,大家对鹿邑老君台的历史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祝大家在接下来的行程中玩得愉快!导游词二:鹿邑老君台的自然风光(1000字)大家好!欢迎来到鹿邑老君台!我是今天的导游,将为大家介绍这里的自然风光。
鹿邑七台八景八景之一郸城塔
![鹿邑七台八景八景之一郸城塔](https://img.taocdn.com/s3/m/6ee554c0aeaad1f346933f61.png)
鹿邑县七台八景八景之一郸城塔的传说郸城,据传说老子和王子是在此炼丹成仙而得名丹成又叫仙成。
(此地原归鹿邑管辖、郸城塔是鹿邑八景之一,就连郸城五台也是鹿邑七台之一)。
仙丹在后塔在前,李耳王禅紧相连。
苦县古迹说不完,留下典故盘根源。
老子,又名李耳,大家都知道,研究他的人很多,这就不多说了。
老子不但是文学家、思想家、(道德经)又是发明家他对冶炼丹术很有研究,丹成的典故就是最好的证明。
秦砖汉瓦,有人说砖是秦朝时发明的,瓦是汉朝时发明的。
但我个人认为只是那个时代已经大面积推广使用砖瓦,但真正发明砖的人是老子。
不然、为什么砖的名字又叫老君砖呐?毛泽东于1961年在庐山写下的诗句: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
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
这首诗道出了王子炼丹求仙的过程,王子又叫王禅,现郸城县宁平镇东北5华里王子庄人氏,他少时家贫。
一天,王子去砍柴,在洞前一颗大树下见到两位老者在下棋(是南极仙翁和北极仙翁来引渡王子成仙),王子在旁边观看一时入迷,看了不知多久转眼间发现两位老者都不见了,王禅就拿旁边的扁担和绳子结果手刚碰到扁担和绳子就断了,只好空手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却发现道路、村庄、树木都变了样,他就问路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但村子里面的人都不认识他,当村里人听他自称是王子时,认为王子冒充了村人的先人,就打王子,王子就跑,村人在后边追。
王子跑的过程中,鞋里进了一些土,就脱掉鞋把土倒出来,结果倒出三个大土包.王子越跑越高,直至升仙而去。
村人见王子升天了,就不再追赶,倒地叩拜起来。
这三个土包,村东一个,村南两个,每个有几米高,周围长十多米。
这三个土包保留了数百年,可惜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被村民挖掉了。
有人讲,土包底下是古墓,曾挖出一些东西。
可惜了,这村里唯一与王子有关的遗迹被无知的人们无意中毁掉了。
王子成仙后,常在云梦山采药、传道,弟子数人,最有名的有: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四人,这四人都是当时社会叱咤风云的人物,由此可见,王子本领何等了得。
鹿邑的工艺纪念建筑
![鹿邑的工艺纪念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eda4674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5.png)
鹿邑的工艺纪念建筑
鹿邑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这个古老的县城中,有许多工艺纪念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鹿邑县博物馆。
鹿邑县博物馆是一座集展览、保护、研究和宣传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这座建筑中,展览着许多反映当地工艺和手工艺传统的文物和艺术品,如陶瓷、织锦、木雕等,展示了鹿邑县丰富的工艺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鹿邑县博物馆,还有一些古老的工艺纪念建筑,如古代手工业作坊、传统手工艺品店等,这些建筑物都承载着鹿邑县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学习。
总的来说,鹿邑的工艺纪念建筑丰富多彩,展示了当地丰富的工艺传统和独特的文化底蕴,是非常值得一游的地方。
鹿邑明道宫景点介绍
![鹿邑明道宫景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70e739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7.png)
鹿邑明道宫景点介绍
明道宫位于鹿邑县城西北6公里处,相传为汉代名臣张良、汉高祖刘邦之父刘太公(汉高祖刘邦祖父)修道炼丹之所,故名明道宫。
明道宫在宋代时称“紫虚观”,明道宫道观有正殿、配殿、
山门等建筑,其布局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中门、天王殿、钟鼓楼、前殿和后殿,各建筑均为歇山顶式建筑。
山门内两侧建有钟鼓二楼。
中门为天王殿,殿内供奉着弥勒佛和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手持武器,怒目圆瞪,怒视前方,象征着威震四方。
后殿有道教五虎上将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刘神君五人的塑像。
在各殿两侧建有厢房。
前殿为正殿,正殿东西两侧分别为东配殿和西配殿。
东配殿供有文昌帝君(相当于我们的班主任)和关帝爷;西配殿供有财神、土地公(相当于我们的班主任);
中殿供道教五位祖师(分别为三清、九霄、明君、真君和元始天尊);后殿供有关帝爷和龙王。
—— 1 —1 —。
周口:鹿邑太清宫---道教之源
![周口:鹿邑太清宫---道教之源](https://img.taocdn.com/s3/m/280ff7e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0.png)
周口:鹿邑太清宫---道教之源鹿邑太清宫由前后两部分宫殿组成。
前区有民国初年复建的太极殿和新建的三清殿,山门至太极殿神道东侧有大唐碑和大宋碑。
太极殿东有九龙井。
相距五百米为后殿区,两区以新建的洞霄宫石坊为界。
后殿区有清末的娃娃殿、民国初年建的圣母殿和新建的圣母殿--太一元君殿。
圣母殿东侧有先天太后墓。
两处宫殿间有新建园区,东侧为老子故居,园林式仿汉建筑,所有房屋都被辟为鹿邑首位省级私人博物馆“长军古陶瓷博物馆”展馆;西侧为道源碑林和翰轩苑,道源碑林有《道德经》八十一篇石刻,翰轩苑内有以帝王朝老和名人仕宦拜谒为主题四十五方碑刻。
翰轩苑西侧有西展厅,为太清宫历史和道教风貌展馆。
与西展厅呼应的是东侧“老子八十一化”文化园,由老子八十一化主题馆和老子雕塑园组成。
太清宫现存古碑刻约二十通。
最著名的三通古碑位于太清宫东路。
南为“唐开元神武皇帝《道德经》注碑”,其北有“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其东北有宋真宗的三御碑即“先天太后之赞”碑。
此外,1997年在清理太清宫北的洞霄宫遗址时,除了发掘出唐宋等时期的建筑基址、出土大批建筑构件外,还发掘出商周时期的一座古墓,出土上万件珍贵陪葬品。
这些珍贵文物被河南博物院、周口博物馆、鹿邑博物馆三馆分藏。
太清宫位于“厉乡曲仁里”鹿邑县城东十里的太清宫镇。
是我国古代杰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诞生地。
据《后汉书》和《鹿邑县志》记载,东汉延熹八年(165年),桓帝刘志派中常侍管霸前来创建,始名老子庙。
后改为老子祠。
武德三年(620年)唐高祖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起建宫阙殿宇,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李治幸老君庙,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增建"紫极宫"、"太清楼",改庙名为"玄元庙"。
到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又册封老子母为"先天太后",在汉李母庙的基础上,扩建成洞霄宫,位置在太清宫北一里。
鹿邑适合孩子玩的地方
![鹿邑适合孩子玩的地方](https://img.taocdn.com/s3/m/8e28fe3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4.png)
鹿邑适合孩子玩的地方鹿邑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县城。
作为河南省淮河流域的重要城市,鹿邑不仅有着自然风光秀丽的田园风光和独特的文化历史,还有许多适合孩子玩的地方。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值得孩子们前往探访的美好地方。
一、龙门山景区龙门山景区位于鹿邑县城东南部,是一个以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主要特色的旅游胜地。
景区内的山峰如龙门,风光秀丽。
山顶上还有明代大儒刘实的故居,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气息。
除此之外,景区内还有安置着许多动物的动物园、花式滑道、大小游乐设施等等。
孩子们在这里可以尽情玩耍,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
二、江堤公园江堤公园位于鹿邑县城区心脏地带的淮河南岸,紧靠着淮河堤坝。
这里风景优美,景色宜人,是市民健身、休闲和游览的好去处。
公园内设有绿荫成荫的跑道、身体健康器械、水上乐园、卡丁车等众多设施和互动项目,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尽情玩耍。
三、古城墙鹿邑的古城墙虽然历经数百年,但仍旧历久弥新。
城墙长10多公里,平日内遊客可步行、骑车穿梭其中,是一座功能完善,交通便利的国家历史文化保护区。
孩子们可以在墙上观赏城市美景,并感受古代人民修建城墙的辛劳和惊险。
此外,古城墙内的商店、小吃食品、古城风情餐厅、特色餐饮中心等也值得孩子们一探。
四、五星楼公园五星楼公园位于鹿邑县城区中心,是一个融集文化、商业、旅游、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园。
公园内花园精美,园内景点繁多,如:梦之花海、水乐景、白鹭园、玫瑰花园等等。
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畅玩休闲、打球、堆沙、游泳、领略大自然之美。
五、百大湖景区百大湖景区,坐落于鹿邑县城北部,是一个集湖泊、林地、草甸、花园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旅游景区。
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尽情嬉戏在广阔的草地上,或者是钓鱼、荡舟、赏鹤。
景区内还有众多的野外拓展游戏,如露营、夜间探险、野外生存等等。
公园内还设有悠闲茶园,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六、菜园遗址公园菜园遗址公园位于鹿邑县城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
明道宫
![明道宫](https://img.taocdn.com/s3/m/e5c1da0c02020740be1e9bf4.png)
明道宫景区简介明道宫位于老子故里——河南省鹿邑县城内,始建于汉代,兴盛于唐宋。
系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传道讲学的纪念性建筑群。
明道宫景区由众妙之门牌坊、升仙桥、犹龙堤、迎禧殿、紫极殿、混元殿、文昌阁、藏经阁、玄元殿、享殿、升仙台(即老君台)等建筑组成,亭台楼阁,曲径回廊相连;绿柳翠柏,奇花异草斗艳。
且规模宏大,构筑严谨,古朴典雅,内涵丰富。
游览明道宫,无疑是一次探幽访道、跨越时空的心灵之旅。
明道宫明道宫,原名紫极宫,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为太清坛。
唐皇李渊、李世民认老子为始祖后,即以升仙台为中心,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始称“奉元宫”,宋真宗赵恒莅鹿朝老时下诏更名为“明道宫”,并沿袭至今。
众妙之门“众妙之门”牌坊,是明道宫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所谓“众妙之门”,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同时也寓示老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犹龙堤孔子一生曾数度向老子问礼。
他第一次见过老子后,便感慨万端地对他的学生说:“鸟,我知其能飞;鱼,我知其善游;兽,我知其会走。
走者可以罔,游者可以纶,飞者可以缯。
至于龙,吾不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见老子,其犹龙也”。
“犹龙堤”即是依照孔子对老子的感谓而修建的。
迎禧殿北宋皇帝宋真宗赵恒于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莅鹿朝拜老子,曾“驻跸明道宫”,并在此殿内召集文武百官商议朝政,决策大事。
“迎禧殿”含有皇帝驾幸,喜气盈门之意。
玄元殿玄元殿,明道宫建筑群里最大的建筑。
继唐朝开国皇帝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老子生地太清宫为祖庭后,唐高宗李治又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元殿”由是得名。
澄清亭澄清亭,亭名依据老子《道德经》语意而取。
该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由时任鹿邑县令的吕士鵕亲自设计督造。
鹿邑八景诗
![鹿邑八景诗](https://img.taocdn.com/s3/m/4ab76740011ca300a6c390a8.png)
隐隐青山爱戴烟,太清仙境尚依然。
虎头雪迹迷惟叟,涡口风帆失钓船。
春暧长林莺乱枝,秋高龙井月孤圆。
行人漫问洛河渡,明道残碑不记年。
古有八景诗,把鹿邑县的著名景观予以了高度的文学化。
隐隐青山:即太清宫隐山遗址。
该遗址实际为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
清代时,此遗址尚高十余丈,广十余亩,上面广植树木。
旭日高照,树林茂密葱笼中烟雾缭绕,颇为壮观。
同时,上面建有孔子庙,不时有香客朝拜。
宋时,该地为陈抟炼丹处,很有灵气。
所以不表代即为本县的一处著名景观。
太清仙境:即指太清宫。
太清宫是老子的纪念地,诞生老子之地,唐宋时规模极盛,建筑金碧辉煌,形同京城帝都,极富盛名。
又因老子为道家之祖,众仙之首,故太清宫被誉为人间仙境,是历代帝王将相,墨客诗人观瞻游览的最终目的地。
虎头雪迹:指虎头岗雪景。
虎头岗今属郸城,清时隶鹿邑,建国后才划归郸城。
虎头岗原为一片高地,形同卧虎。
每逢大雪遍地,野兽出没,是猎人樵夫的樵猎之所,大有平原深山之感,别具一番情趣,是鹿邑县的冬令景观,反映了旧日农民一年丰收之后,踏雪游玩的闲适心情和安泰知足的农生活。
涡口风帆:”地在今城北付桥附近。
旧时无桥,行人凭舟济河。
河宽水深,风急浪高,扁舟点点,白帆片片。
阴霾四步,则燕鸟翻飞。
晴空万里,则柳暗花明。
任你心情如何,此处都是抒发心情的极好去处。
得志者,可以凭船运眺,弹铗作歌,把酒酹江,抒怀壮志。
失意者,可以立于岸边,抚今追昔,昂头问天,然后跃入江中,了此残生,画上人生的句号。
所以此处亦为鹿邑的一处著名景观。
莺舞长林:长林,地在今县城北,付桥以北约三里许,原为一片长宽各数里的树林。
龙居深潭虎距山。
长林当然是飞禽百鸟的栖息之所。
每逢春暧花开,蜂聚蝶舞之时,长林内莺歌燕舞,万木披绿。
飞鸟嬉戏,撞落飞红纷纷。
宛然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林中樵话台,是采樵者休息之处。
正如三国演义开篇诗词所述:“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几度夕阳红。
鹿邑县文物点概括
![鹿邑县文物点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b3510661561252d380eb6ec6.png)
【李营遗址】
位于城关镇西北李营村北。战国、汉。遗址略高于周围地表,面积约3000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出土有绳纹板瓦及罐、壶、豆等残陶片。上层有汉代空心砖墓。
【孙楼遗址】
位于郑家集乡孙楼村东。战国、汉。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3米。出土有绳纹板瓦及罐、壶等陶片。上层有汉墓,出土有饰菱形纹的空心砖。
鹿邑县文物点概括
一、鹿邑县历史沿革
鹿邑县位于河南省东部,涡河上游,地处辽阔的豫东平原,境内地势平坦,涡河、惠济河、白沟河、清水河为主要河流。四周北接商丘、柘城,东邻安徽省亳州,南与郸城县毗连,西与太康、淮阳县接壤。
境内新石器时代遗存以栾台遗址、武庄遗址等为代表,内含主要是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存,说明史前时代这里应当是东夷部族的活动区域。商及西周时置有厉国。1997年在县城东之太清宫镇发现并发掘有长子口墓,时代正当商末周初时。春秋属楚,置有苦县邑,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即老子,即为“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今故地有太清宫遗址及古建筑群等胜迹。县境西部,另设有鸣鹿城,盖因麋鹿群集,鹿鸣呦呦而得名。春秋末期,楚灭厉。战国地仍属楚。秦置苦县,隶属于陈郡。西汉以县属兖州刺史部淮阳国。东汉章和二年(公元88年)改属陈国。三国属魏,以苦县改属谯郡。西晋划属梁国。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东晋、后秦等政权辖境,多属谯郡地。北魏置谷阳县,乃因苦县城居、搬水之阳,又谷水东经苦县故城中,因名谷阳,隶陈留郡(郡治亳州)。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置鹿邑县,乃因鸣鹿城为故鹿城地得名,县治位今县城西,属淮阳郡;今县城区仍置有谷阳县,属谯郡。唐以两县地属亳州。乾封元年(666年)改谷阳县为真源县,真源者,真义之源也,意即道教发祥地,乃因推崇道教鼻祖李耳即老子命名。唐朝皇帝姓李,推崇道教,尊李耳为李姓始祖,把道教抬高到独尊的地位,借以宣扬李氏王朝政权神授,麻痹人民,加强统治。唐时太清官“特起宫阙,如帝者居”,曾繁盛一时,后毁于兵燹。至武则天载初元年(689年),又改真源为仙源县,神龙元年(705年)复真源之名。五代梁、唐、晋、汉、周时期,均为亳州辖境。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易真源为卫真,即捍卫道教教义之意,县境西之鹿邑县建制不变,二县仍隶于亳州。金袭宋制不改。元初省卫真并入鹿邑县,县治始东迁至今鹿邑县城,隶于归德府。明、清均以鹿邑县隶于归德府。
鹿邑好玩的景点
![鹿邑好玩的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3fc57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2.png)
鹿邑好玩的景点
鹿邑县位于中国河南省周口市东南部,拥有许多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景点。
以下是鹿邑县的一些好玩的景点:
1. 红岭森林公园: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公园,拥有茂密的树木和清澈的湖泊,是一个理想的休闲和放松的地方。
2. 长山国家森林公园:这一片原始森林保留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拥有峭壁、瀑布和峡谷等多样的自然景观,是一个徒步旅行和探险的好去处。
3. 龙门山风景名胜区:这里是一座险峻的山脉,景色壮丽,有着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址,如龙门景区、慈恩寺、杨家塔等,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
4. 龙门山动物园:位于龙门山风景名胜区内,这是一个集观赏、娱乐和教育为一体的动物园,拥有丰富多样的动物种类,尤其是猛兽表演受到游客的喜爱。
5. 岳陵山:这是鹿邑县最高的山峰,青山环绕、云雾缭绕,登上山顶可俯瞰整个大地景色,是追求刺激和欣赏自然风光的好地方。
6. 龙门景区:这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景区,有着独特的纪念碑、石刻和古迹,其中最著名的是“龙门碑林”,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石刻艺术群。
以上是一些鹿邑县的好玩景点,可以让您在旅行中享受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之美。
鹿邑介绍作文
![鹿邑介绍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25581b4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d.png)
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在鹿邑,那里有许多著名的景点比如:老子故里,老君台,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老子故里了。
老子故里风景区位于河南省鹿邑县,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人老子诞生与成长的地方,以及后人对其祭祝活动为主体。
老子故里风景区以太清宫,明道宫景区和老子天下第一园区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人文景观优势,向游客展示一个真实的老子故里形象。
同时发掘的有西周大墓等历史遗址,楚汉相争的垓下的古战场,陈抟公园,武平封侯处等遗迹,展现老子故里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展示古代战场波澜壮观的场景,展示三国曹氏纵横驰骋争夺天下的雄心。
太清宫以太极殿为中轴线,南北长1200米,东西宽130米范围内进行拆迁,恢复唐宋时期建设范围,对出土的文物建筑构件,依原貌原地展现。
这是就是我的家乡老子故里,我爱我的家乡。
在县城的北侧有一条大河,她的名字叫涡河。
涡河的两岸是漂亮的滨河公园。
暑假里,我来到滨河公园。
公园里一排排的风景树。
它们的叶子有深绿色的、有红色的还有金黄色的。
树旁花池里的花正开得旺盛,五颜六色非常鲜艳。
地上是草坪,绿油油地草儿长的非常茂盛。
草坪上是一座亭子,每天有许多人在亭子下玩乐。
到了夜晚公园里的路灯亮了,五光十色地光照着整个公园,真是太美了!走进大门,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的是清澈见底的人工湖,在阳光的照耀下,湖面上闪出金光。
透过清澈的水面,可以看见漂亮的鱼儿,它们身上披着一件件五色缤纷、鲜艳夺目的衣裳,自由自在地在碧绿的水草间穿行,一边游,还一边悠闲吹出一个个珍珠般的小泡泡。
湖岸边有无数不知明的花朵,伸展着黄的、蓝的、白的、红的、各色各样的花瓣,在春风中摇动,眨着俏皮的眼睛时隐时现,地上铺满了绿色的小草,它是报春的使者,为花花柳柳无私做陪衬。
其他还有很多我没有去过的地方,慢慢的都会踏上自己的足迹,来领略这美丽的地方。
河南鹿邑名胜古迹介绍
![河南鹿邑名胜古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6bb5b1805087632311212e7.png)
河南鹿邑名胜古迹介绍据清光绪《鹿邑县志》记述:“天宝二年734年建太清坛。
文昌宫于台记。
”台高13米,是一座以古代大砖构筑,由24个平面围成的高坛形古建筑,状若圆柱且有棱角,顶部面积765平方米,底面积略大。
传说老子修道成仙,于此处飞升,故名“升仙台”。
台上有正殿,面阔3间,进深3间,硬山式清代建筑,殿内东西偏殿各一间和山门一座,殿前壁上嵌有“犹龙遗迹”、“道德真源”、“孔子问礼处”等明代碑刻三方通,清代赞助碑二通。
殿内原有老子紫铜坐像一尊,殿左前方有铁柱一根,传为老子“赶山鞭”。
大殿后原有老君炼丹房。
台上还有古柏十三株。
山门下青石台阶共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
进入老君台山门,合上13棵桧柏青翠葱郁,常年凉风习习,百鸟飞鸣。
台下波光烟霭,湖水萦洄,景色宜人。
映山门向南约里许的中轴线上,依次有望仙桥、明道宫、文昌宫、八角亭、游龙堤坊、万教之祖牌坊等。
牌坊附近有“老子故里”、“孔子问礼处”两块碑碣。
牌坊上书“地古永传曲仁里”下题“天高近接太清宫”,楣镌“万教之祖”,正书苍古遒劲。
位于河南鹿邑县城东南隅,紫气大道南侧。
与老君台南北相望,始建于明嘉靖年间。
因宋太宗赵光义赐陈抟号白云先生,又称“白云庵”。
鹿邑人为纪念乡贤,张姓乡伸捐献土地三百余亩,在明朝嘉靖年间始建,清朝重修。
该庵与明道宫南北相照。
原明道宫“万药之祖”牌坊有一对联为:“北望仙台访犹龙遗迹,南眺睡庵瞻白云道范”。
自古以来,明道宫与白云庵就显鹿邑纪念老子与陈抟两处旅游景点。
陈抟庵连周围的草墉榭占地三百余亩,有两进院落,坐北朝南。
山门七间,中间一间为穿堂,穿堂两边对联为“华山遗一老,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
鹿地建生祠,山河同其久,日月同其明。
”山门两边耳房内供有火神等泥塑神像。
山门外有东西流向一条小河,中有小桥。
从桥向东南,西南修有两条砖路,传为龙须,小路外边对称有井两眼,传为龙眼,路两边为花坛。
第一进院内有正三间,有陈抟坐像一尊,怡然斜依枕上看书,衬托出幽静景象,神态自然,栩栩如生。
鹿邑周边旅游景点
![鹿邑周边旅游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6507bb7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7.png)
鹿邑周边旅游景点
1. 民俗文化村:位于鹿邑县城附近,展示了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游客可以参观民俗表演、品尝当地美食,了解鹿邑的历史和文化。
2. 开封方城:距离鹿邑不远,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封建社会城市遗址,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游客可以参观古城墙、古街巷等景点,了解中国古代的城市建筑和历史。
3. 清明上河园:位于开封市郊区,是一座以北宋绘画《清明上河图》为主题的大型景区,游客可以欣赏到绚丽多彩的灯光展示和表演,感受到中国古代的繁荣和文化。
4. 云台山:距离鹿邑较远,但是是一座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中原第一山”,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包括雄伟的峰峦、清澈的溪水、古老的寺庙等等。
5. 穆水湖:位于鹿邑县境内,是一处湿地保护区和旅游景区,有着丰富的湖泊、沼泽、红树林等自然景观,游客可以进行划船、观鸟等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6. 元氏故里:位于鹿邑县南,是明朝时期的大臣元宪的故居,保存有较多的历史遗迹和文物,游客可以参观元宪故居、元宪庙等景点,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
以上是一些鹿邑周边的旅游景点,可以让游客在旅行中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鹿邑名胜古迹介绍
据清光绪《鹿邑县志》记述:“天宝二年734年建太清坛。
文昌宫于台记。
”台高13米,是一座以古代大砖构筑,由24个平面围成的高坛形古建筑,状若圆柱且有棱角,顶
部面积765平方米,底面积略大。
传说老子修道成仙,于此处飞升,故名“升仙台”。
台上有正殿,面阔3间,进深3间,硬山式清代建筑,殿内东西偏殿各一间和山门
一座,殿前壁上嵌有“犹龙遗迹”、“道德真源”、“孔子问礼处”等明代碑刻三方通,
清代赞助碑二通。
殿内原有老子紫铜坐像一尊,殿左前方有铁柱一根,传为老子“赶山鞭”。
大殿后原有老君炼丹房。
台上还有古柏十三株。
山门下青石台阶共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
进入老君台山门,合上13棵桧柏青翠葱郁,常年凉风习习,百鸟飞鸣。
台下波光烟霭,湖水萦洄,景色宜人。
映山门向南约里许的中轴线上,依次有望仙桥、明道宫、文昌宫、八角亭、游龙堤坊、万教之祖牌坊等。
牌坊附近有“老子故里”、
“孔子问礼处”两块碑碣。
牌坊上书“地古永传曲仁里”下题“天高近接太清宫”,楣镌“万教之祖”,正书苍古遒劲。
位于河南鹿邑县城东南隅,紫气大道南侧。
与老君台南北相望,始建于明嘉靖年间。
因宋太宗赵光义赐陈抟号白云先生,又称“白云庵”。
鹿邑人为纪念乡贤,张姓乡伸捐献
土地三百余亩,在明朝嘉靖年间始建,清朝重修。
该庵与明道宫南北相照。
原明道宫“万
药之祖”牌坊有一对联为:“北望仙台访犹龙遗迹,南眺睡庵瞻白云道范”。
自古以来,
明道宫与白云庵就显鹿邑纪念老子与陈抟两处旅游景点。
陈抟庵连周围的草墉榭占地三百
余亩,有两进院落,坐北朝南。
山门七间,中间一间为穿堂,穿堂两边对联为“华山遗一老,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
鹿地建生祠,山河同其久,日月同其明。
”
山门两边耳房内供有火神等泥塑神像。
山门外有东西流向一条小河,中有小桥。
从桥
向东南,西南修有两条砖路,传为龙须,小路外边对称有井两眼,传为龙眼,路两边为花坛。
第一进院内有正三间,有陈抟坐像一尊,怡然斜依枕上看书,衬托出幽静景象,神态
自然,栩栩如生。
两边站立两位神童,手托书卷。
正殿内左山墙上,画有壁画为五龙升天,龙下坐有五老,是传授陈抟五龙蜇法的五位老人。
右边山墙上画有陈抟与赵匡胤下棋的壁画,是传说中赵匡胤卖华山的故事。
院内东西各有廊房数间,内有陈抟弟子塑像,神态各异,生动形相。
第二进院内有寝殿三间,中有陈抟睡像一尊,头西脚东,面南而卧。
整
个那条建筑砖木结构,灰砖灰瓦,古朴大方。
庵院四周环水,一经再幽,芦堤柳岸,装点
四时景象,鱼游浅水,白鹭翔空,渔舟唱晚。
游者飘然物外,颇有意趣,如在青坪峰中。
明道宫位于老子故里鹿邑县城内,始建于汉代公元743年,兴盛于唐宋。
中国古代伟
大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传道讲学的纪念性建筑群。
目前的明道宫景区是
依照清光绪县志记载,于二零零四年恢复重建的,由“伊人宛在坊”,“升仙桥”、“犹
龙堤”、“迎禧殿”、“玄元殿”、“享殿”、“升仙台”、等建筑组成,规模宏大,构
筑严谨。
虞姬墓位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城东虞姬文化园内,墓侧曾建有虞姬庙,庙内塑有项羽、虞姬像,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相传虞姬性情温柔,知书达礼,深得项羽喜爱。
虞姬自刎后,项羽带着她的尸体,向
南驰走,不料汉兵追至,项羽无可奈何地丢下了虞姬的尸体。
项羽突围后,虞姬的尸体被
来不及突围的楚兵移葬于“霸离铺”东2.5公里处,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虞姬村”。
这即是虞姬墓的来源。
太清,道家渭天道,亦谓天空,传为神仙居住,道教常用以名其宫观。
太清宫是老子
故里的纪念性建筑,初为老子庙,建于东汉桓帝廷熹八年165年,后改为老子祠。
唐朝创
始人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起建宫阙殿宇,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唐高
宗李治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增建“紫极宫”、“太清楼”,改庙名为“玄元庙”。
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又册封老子母为“先天太后”,在汉李母庙的基础上,扩建成洞霄宫,位置在太清宫北一里。
玄宗李隆基时,太清宫规模达到鼎盛,占地八顷七
十二亩,周围四十里,宫内建筑排列有序,琼楼玉宇,金碧辉煌。
太清宫称前宫,洞霄宫
称后宫。
前宫祀老子,后宫祀李母。
两宫中隔一河,河上有桥。
河名“金水”,桥称“会仙”。
两宫占地872亩,各种建筑600余间,殿阁棋布,雄伟壮观,极盛一时。
"前宫"
以太极殿为中心,东有老子牧牛场遗址,西有隐阳山遗址,中有九步井,至今仍存。
大殿
内供有老子塑像,殿侧立有高约1.5米,直径约25公分的铁柱一根,人称"赶山鞭",实
为老子"柱下史"职务的象征。
自"靖康之难"后,太清宫屡遭破坏,后又数度廛修。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