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武当》解说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集高清人文记录片
《问道武当》解说词
游走于高山之颠,千百年来,他们固守着一份别样的生活。
究竟是什么吸引着芸芸众生,让这座绵延八百里的大山成为了所有问道者心中的圣地。是历经六百年风雨仍恢宏如初的建筑,是云雾掩映中如山峦般波澜壮阔的历史,还是穿越时空追寻了两千多年的梦想。
第一集
《何出仙山》
□撰稿褚红霞杨立志周婧
清晨,钟声敲醒了漫漫沉睡。武当山的道人们在紫霄大殿吟诵经咒,开始了一天的修行,这是一种因循了几千年的生活。在道人们心中,太阳升起的时候,万物苏醒,静坐修炼可以保养精气神,摒弃一切凡尘杂念。
在道教信徒的眼中,天高高在上,神秘莫测。而高耸入云的山峰,是人们能够看到的离天最近的地方。武当山最重要的道场之一---紫霄宫便坐落于群山之中。与山中其它道场不同的是,紫霄宫是以女道长居多的道教宫观。
早课结束后,紫霄宫开始了另一种生活。对于世人来说,这座大山处处充满传奇,武学宗师张三丰是如何创立了武当派,那些看似普通的道人们是否身怀绝技。与这座大山一同构成风景的他们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这个幽静的院落是道人们居住的地方,她们称这里为丹房。2年前,李道长从老家来到武当,从此不问出处、年龄和姓名,因为出家便意味着与尘世的了断。在这里,她和其他的女道长一起,有了一个特殊的名字---坤道。它来源于《周易》中乾为阳、坤为阴的说法。所以,男道士被称为乾道,女道士为坤道。
入道门前,李道长曾在北京学了2年古筝。现在,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进入诵经班,用琴音向神灵诉说自己内心的虔诚。清心寡欲,修身问道。从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修道之人开始,这种生活在武当山已延续了2500年。
对于这座大山来说,2500年前的那个春天,春色似乎来得特别迟。在等待中,一个叫尹喜的中年男子闯入了宁静的山林。他似乎已经走了很久很久,山路崎岖,无数次跌倒的他继续前行。这是武当日后被纳入史册的一年,正是这个孤独的来访者,改变了这座大山的命运。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
历史上应该说是实有其人的,因为老子的《道德经》能遗传下来,就是因为有了尹喜真人才有的《道德经》。我国有一个故事叫紫气东来,说的就是尹喜真人在这个函谷关当官吏的时候,他观星望气,看见东方有紫气飘来。
今天,武当太常观诠释了那一段传说。那是一个秋天的清晨,紫气从函谷关山谷升起。尹喜在等候一个骑着青牛、须发皆白的老者。他因为这次等候而列位真人、名垂青史。他等候的这个人叫李耳,人们更习惯叫他另一个名字---老子。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
所以不久呢,就有一个白胡须的老者,骑着青牛从东方过来,那他(尹喜)的手下赶紧报告他,他下到关口亲自去迎拜老子。他认为老子就要归隐了,所以要求老子能留下一点著作,老子就应尹喜真人的邀请留下了《道》、《德》二篇五千言。
今天,我们已无法找到老子的手稿。武当山只遗留下这一本清代手刻本《道德经》。当年,在昏暗的烛光下,尹喜读完了全本经书。这是一个不眠之夜,他似乎在瞬间被拨亮了心灯,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顿悟后的尹喜决定弃官归隐。这已条漫长的问道之路究竟通向何方呢?
湖北武当文化研究会会长杨立志:
我们说的仙字是上面一个人下面一个山,人在山中称之为仙,那么尹喜当时在考虑“我要去求仙学道,那我要选择一个适合隐居的地方。”他在函谷关当关令啊,时间比较长,他肯定知道函谷关周围哪些地方可以隐居,比如说函谷关的东北边是云台山,那么在函谷关的西南边是少华山、太华山,就是我们所说的华山。
此时的华山早已是道家极为重视的洞天福地,而武当山不为世人所熟知。宋代《太平寰宇记》中明确地记载着:武当县治到各地的路途里程,“东北至东京九百八十里;东北至西京八百八十五里;西北至长安九百里。”不难看出,武当山因为远离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不为统治者所注意。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武当山比华山、云台山多了另一个机会。
湖北武当文化研究会会长杨立志:
他(尹喜)显然认为这两个地方可能离当时的统治中心太近,或者是离战乱的地方太近,不太适合他归隐。他继续向南走,越过秦岭,经过伏牛山,感觉这些地方也不太适合他。最终他继续向南走,从汉水北岸过汉水南岸,他遇到一个巍峨的大山。
这座大山就是武当山。它的西北部是秦岭山脉支脉,西南部为神农架。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汉水谷地从西向东延伸,武当山正好耸立于其出口处,正是道家梦寐以求的修道之地。 历经艰辛,这一刻,尹喜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武当呢?
从函谷关一路奔波而来,尹喜终于找到了心灵的皈依,他成为了武当有记载的第一位修道者。2500年前,就在这块岩壁下,尹喜开始了寂寞修行。这是一场一个人的精神盛宴,从此天为被,地作床,青山为友,流水知音。后世的人们向往这神仙般逍遥自在的生活,便将这儿称“隠仙岩”。
当年的尹喜从岩洞仰望苍茫群山,他很容易看到一座直冲霄汉的山峰,那里常年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的大顶让尹喜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尹喜开始不由自主地留意这座山峰,他发现,这是武当山最高的一座山峰,如同一根通天的大柱屹立于群山之上,所以被称做天柱峰。这是怎样神奇的一种伟力,使得周旁的山峰都向它聚拢。天柱峰仿佛是君临万方的天帝,其它群峰都是朝拜的臣民。
直到这时,尹喜才恍然顿悟,原来,这一次问道之旅才刚刚开始,他还要穿过逍遥谷,越过展旗峰,登上海拔1613米的天柱峰。在他的心中,那座最高的巅峰或许意味着宗教的高远至境,在与天相接的绝顶修身问道才是最终的理想。
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尹喜再次启程,朝着自己的梦想出发。然而,这趟旅程却远比他想象中的更加艰难。
湖北武当文化研究会会长杨立志:
尹喜当年在到武当山的这个过程当中,在朝拜大顶的过程当中,我认为是非常艰难的一次旅行。这个旅行并不是一天完成的,可能会经过若干年,因为武当山深山密林当中人没有办法通过去,除了高大的乔木之外,还有密密麻麻的灌木,在灌木之间还有藤萝密布,那在这样一种状况下人要通过去非常的困难,尤其是在夏天秋天那种季节没有办法通过去,可能只有在冬天草木凋零的时候,可能向前推进三华里两华里,慢慢地接近大顶。
冬天的时候,尹喜终于来到了位于半山间的展旗峰。朝拜的路已被白雪覆盖,绵延八百里的武当披上了白色的盛装。这里海拔700多米,距离大顶还有一段最艰苦的路程。走在冰雪覆盖的山路上,尹喜需要格外地小心,稍有不慎,就会跌入万丈深渊。大雪让动物们早早冬眠,安静的大山带给尹喜一个迫在眉睫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充饥,怎样取暖。这恐怕是尹喜度过的最漫长的一个冬天,未知的前程使他一度想要放弃。然而,被白雪包裹的金顶显得圣洁而又高贵,它似乎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
湖北武当文化研究会会长杨立志:
最艰难的就是我们从现在的榔梅祠然后到黄龙洞,再走朝天宫一天门、二天门这条路,我真没有办法想象当年尹喜在没有人帮助的条件下是怎么上去的,如果说是当时他可能利用了当地的一些,比如像棉葛藤,就是我们所说的那种藤条,利用山上倒的自然的树木,攀爬树木上去。我像尹喜一定是个攀岩高手,要不然这些地方真是没有办法设想怎么能上去。
尹喜当年走过的路成为了如今的古神道。即便是后来人们精心设计后劈山搭路,一段段台阶仍沿着山崖壁笔直而上。从山底直达金顶的石阶多达上万阶。当年,尹喜一定无心欣赏风景,因为,他要面对的不仅是自然的险恶,还有动物们或警惕或贪婪的目光。
这是一次常人无法完成的旅程。对于人到中年的尹喜来说,被考验的不仅是体力,还有坚强的神经。而朝圣路上的每一次叩拜,都是向着那神圣的追求又迈进了一步。
我们无法得知尹喜究竟跋涉了多久,身体的伤痛和心灵的愉悦伴随着他的整个旅程。在神道越来越接近大顶的地方,后人修建了一座名为朝天宫的宫殿。传说中,朝天宫是人界与仙界之间的分界线。从这里再往前行,便是道人们心中的仙境了。当年的尹新是否曾在此稍作停留,淋浴更衣,焚香祈祷。在他的心中,即将踏入的仙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那是无数道教信徒冥想中的完美世界,道教信仰天神,认为天界分为若干重,各路神仙居住其中,逍遥自在。从最初的欲界六天到元始天尊居住的最高天大罗天,仙界里由低到高共有“三十六天”。这是一个神秘而又奇特的数字,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呢?仔细观察,人们会发现,它恰好就是九的倍数。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
你看中国人讲究九五至尊,皇帝是九五至尊,我们玉皇大帝,道教供奉的玉皇大帝,包括玄武,真武大帝,因为他是天地,最高的,所以你看他戴的那个冠,冠上面有九条冕旒,就象征着他们极尊的一个地位。
或许,正是源于如此富有道家意蕴的解释。后来的人们看到众多的山峰都俯身朝拜天柱峰时,为彰显大顶在修道人心中至尊无上的地位,将这一罕见的奇观命名为“七十二峰朝大顶。”
几千年来,通往大顶的神路上来来往往着络绎不绝的朝拜者,他们在追寻前人的足迹去往心中的圣地,古代的设计者们仿照天宫在人间设立了三重天门。游走于天门之间,方能体会登峰的艰难和大顶的神圣,也更能明了修仙是一个从低到高,不断进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