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资料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必修2教材课后习题整理(含答案)及化学方程式总结(含默写版)

高一化学必修2教材课后习题整理(含答案)及化学方程式总结(含默写版)

高一化学必修2教材课后习题整理(含答案)及化学方程式总结(含默写版)第一章课后习题专练一、选择题1、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磷B、铁C、碘D、钙2、放射性同位素钬16667Ho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A、99B、67C、166D、323、下列关于F、Cl、Br、I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被其他卤素单质从其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B、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C、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D、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4、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A、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B、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C、稀有气体元素D、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5、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A、砹的氢化物不稳定B、硒化氢比硫化氢稳定C、氢氧化锶比氢氧化钙的碱性强D、铍的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镁弱6、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NaOHB、NaClC、H2SD、H27、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B、非极性键不是化学键C、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产物分子中化学键形成D、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8、下列物质中,有极性共价键的是()A、单质碘B、溴化钾C、水D、氯化镁9、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和O3互为同位素B、O2和O3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第 1 页共32 页C、等物质的量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质子数D、在相同的温度与压强下,等体积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分子数10、下列关于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它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ⅠA族B、在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C、氢氧化铷是弱碱D、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11、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的变化的是()A、把氯气通入FeCl2溶液中B、把绿豆大的钾投入水中C、把溴水滴加到KI淀粉溶液中D、把一段打磨过的镁带放入少量冷水中12、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则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A、H2XO3B、HXO3C、H3XO4D、H2XO4二、填空题13、下表列出了A-R9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1)这9种元素分别为A B C D E F G H R其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2)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A、B、C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4)F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是,该氢化物在常温下跟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所得溶液的pH 7。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共9篇)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共9篇)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共9篇)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一): 高一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研究表明,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2摩尔氢气和1摩尔氧气完全化合生成2摩尔水所放出的热量(1)与在相同条件下2摩尔水完全分解为2摩尔氢气和1摩尔氧气说吸收的热量在数值上相等.(2)是相同条件下1摩尔氢气和0.3摩尔氧气完全化合生成1摩尔水所放出热量的2倍(3)比在相同条件下2摩尔氢气和1摩尔氧气完全化合生成2摩尔氢气(L)所放出的热量少.由此,能得出哪些结论①一个反应生成物总能量与反应物总能量在数值上相等;②放出热量和吸收热量与的反应物质量有关;③放出/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反应物的状态有关.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二): 高一化学必修二人教版第二章复习题答案1、(1)化学反应(2)化学热;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热能转化为化学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3)1、2、42、(1)洗净、擦干(2)将铁块锉成铁屑,将硫磺研磨成细粉,并混合均匀;加热引发反应3、C4、C5、(1)12g碳充分燃烧生成CO2比它不充分燃烧生成CO要多放出283KJ的热能,如果煤炭不完全燃烧,不仅浪费能源,而且生成大气污染物CO和煤炭粉尘等.(2)比较一步转化与两部转化的热效应大小6、选用不同浓度的纯碱溶液或盐酸进行试验,确定可用于实验室制取的合适温度7、(1)负极锂是非常活泼的金属(2)锂极易与水反应(3)体积小、重量轻、电压高(4伏以上)、比能量高(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电池的输出能量)、寿命长(5~10年)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三): 高一化学必修二19页习题答案1.减小减弱增强 Na Na Al Cl2.B3.C4.金属性钾>钠;金属性铝>B 非金属性铝P;非金属性氯>S;非金属性O>S5.酸性 >;碱性 >;碱性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四): 高二化学(必修)课后练习答案问答题X·Y·Z三种气体都是大气污染,在工业上通常都用碱液吸收.已知X 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易造成酸雨的的主要物质;Y是一种单质,汽水溶液具有漂白作用;Z是硝酸工业和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易溶于水.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X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2.Y与消石灰反应3.Z溶于水x-so2,y-cl2,z-No22so2+o2=(可逆,催化剂,高温)2so3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3No2+H2O=No+2HNO3【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五):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小节习题答案书后17页 1\ D 2\ B 3\ B 4\ B5\ 1mol= 1000m mol 1L=10ld3.61mol/L=3.61 除以(以下用 / 代替)1000mol/L=(3.61/1000)mol *180*1000mg/mol/10ld=64.98mg/dl7\ civ1=c2v2 1.0 *0.25=18v28\ 0.8/40 :0.3/24 :0.2/64 :0.01/56=0.02 :0.01 ;0.003 :0.0001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六): 新课改人教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第二章书中练习题答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买本参考书就行~\(≥▽≤)/~啦啦啦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七):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习题答案65页1.C2.AC3.D4.A5.C6.C7.B8. D9.(1)CH4,(2)改大;天然气燃烧不充分等(3)丁烷遇冷液化,管道气流不畅10. 0.5摩尔,1摩尔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八): 鲁科版必修1 第二章本章自我评价课后习题答案啊,那个。

高中化学必修2课本习题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2课本习题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2 (人教版)课本习题答案第一节兀素周期表2. C3. C4. A5. ⑴.;;(2).6.7.8.(1)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⑵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① 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剧烈程度减小。

性减弱。

■②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9. (1);氧化剂;还原剂(2 )、 (3)、 (4)、略10. ( 1);(3).生成氢化物的稳定(2) 甲与乙:(或); 乙与丙:;乙与丁:。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1. 减小;减弱;增强;;;;2. B3. C4. (1)金属性强于(2) 金属性强于,非金属性B强于(3) 非金属性强于(4) 非金属性强于(5) 非金属性强于。

6. 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

化学性质:金属性最强,与水反应非常剧烈第三节化学键1. ① ②③④⑤ ⑥2. C3. D4. D复习题P281. (1)(2)(3 )B>A>C(4)>(5)黄(6)182. C3. A4. D5. D6. A7. D8. A9. (1) : A B、C、D E、F、G、依次为Na、、、、、、、⑵:A B C D E、F、G、依次为Na>、、、、、、、5 5,0⑶A、B、C、D E、F、G、依次为Na、、、、、、、10. (1)⑵熔、沸点逐渐增大,密度逐渐增大。

(3) 可从能否置换出该非金属单质来判断强弱;从氢化物稳定性判断;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判断等等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1. 吸收能量;放出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2. 热量;放出3. ;4. ②③④⑤⑥,①。

8(1)D⑵C9.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热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热量。

若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若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时,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且吸收的热能由外加热源(如酒精灯)提供,以满足断开反应物化学键所需能量的不足10. 乙同学观点正确。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全)(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全)(含答案)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1.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都是 个,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失去 个电子;碱金属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卤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都是 个,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得到 个电子;在卤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2.查阅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 .磷B .钙C .铁D .碘3.下列关于F 、C1、Br 、I 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 .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B .被其他卤素单质从其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C .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教的增加而增强D .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4.放射性同位素钬 16667Ho 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 .32B .67C .99D .1665.在63Li 、7 3Li 、23 11Na 、24 12Mg 、14 6C 、14 7N 中:(1) 和 互为同位素;(2) 和 的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3) 和 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6.查阅元素周期表,从每个方格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以一种元素为例,将你获得的信息用图表示出来。

7.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金、银、铜、铁、锌、钛的位置(周期和族),并指出这些元素的核电荷数。

8.寻找你家中的食品、调味品、药品、化妆品、洗涤剂、清洁剂及杀虫剂等,查阅标签或说明书,看一看其中含有哪些元素,查阅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查阅哪些物品中含有卤族元素。

试着向你的家人说明其中卤素的有关性质。

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1)锂在空气中燃烧(2)钾与水反应(3)溴与碘化钾反应(4)氯化亚铁与氯气反应10.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如表中所示,从周期表中找出这四种元素。

(1)填写下表(2)写出这几种元素的单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甲与乙:乙与丙:乙与丁:11.截止到1999年,人们已经发现了113种元素,是否可以说我们已经发现了113种原子? 为什么?第二节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元素的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

2022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课后习题答案必修答案

2022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课后习题答案必修答案

化学必修二全册课后习题答案:P111.1;1;Cs;Li;7;1;F;F。

2.C 3.C 4.A 5.(1)6 3Li 73Li;(2)146C 147N;(3)2311Na 2412Mg。

6.7.8.略9.4Li+O2点燃2Li2O10.(1)甲 C 二IVA ;乙O 二VIA;丙Na 三IA;丁Al 三IIIA(2)甲与乙:C+O2点燃CO2 乙与丙:4Na+O2=2Na2O 或者2Na+O2△Na2O2乙与丁:4Al+3O2△2Al2O3。

11.12.略P191.减小;减弱;增强;Na;NaOH;Al(OH)3;HClO4。

2.B 3.C 4.(1)金属性K﹥Na (2)金属性Al﹥B (3)非金属性Cl﹥P(4)非金属性Cl﹥S (5)非金属性O﹥S5.(1)酸性HNO3﹥H3PO4(2)碱性Ca(OH)2﹥Mg(OH)2(3)碱性Mg(OH)2﹥A l(O H)36.略7.(1)钡比铍剧烈;(2)钡应当用煤油液封后密封保留。

8.(1)X:碳元素Y:氧元素Z:钠元素W:铝元素;(2)画出其原子构造示意图,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3)C+O2点燃CO24Na+O2=2Na2O 或者2Na+O2△2O24Al+3O2△2Al2O3。

9.锗、锡、铅在元素周期表中旳位置为依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旳位置,最外层电子数相似而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因此金属旳活泼性依次增强,因此被氧化越来越易,碱性越来越强。

10.略。

11.7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第七周期,第VIA 族;金属元素。

P241.略2.C 3.D 4.D5.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旳作用力,形成时没有电子旳得失,只也许有电子对旳偏移。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旳静电力旳作用,形成时也许有电子旳得失。

6.稀有气体中每个原子旳和歪点子排布都到达了稳定构造。

7.略8.以极性键结合旳有NH3、CH4、SO2;以非极性键结合旳有F2和O2。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无机非金属材料(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无机非金属材料(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格考达标练1.(2021湖南雅礼中学检测)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A.硅可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B.二氧化硅可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C.硅胶可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D.硅酸钠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B错误;硅胶具有较强吸水性,且无毒性,可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正确;硅酸钠具有耐高温特性,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D正确。

2.(2021山东烟台高一期末)陶瓷被公认为是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陶瓷由黏土和石英砂烧制而成B.陶皿可用于盛放盐酸,但不能用于盛放氢氟酸C.钢化玻璃是一种陶瓷材料D.陶瓷坩埚可用于煅烧石灰石制备生石灰,不需要石英砂,A项错误;陶皿材料中含有SiO2,SiO2不与盐酸反应,能与氢氟酸反应,故陶皿可用于盛放盐酸,但不能用于盛放氢氟酸,B项正确;钢化玻璃是一种玻璃材料,不是陶瓷材料,C项错误;SiO2在高温下会与CaCO3反应,陶瓷坩埚不能用于煅烧石灰石制备生石灰,D项错误。

3.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晶体硅可用作半导体材料B.硅的氧化物都可用作光导纤维的材料C.碳化硅可用作砂纸、砂轮的磨料D.生产玻璃和水泥的原料中都有石灰石,晶体硅才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硅的氧化物中,晶体二氧化硅可用作光导纤维的材料。

4.(双选)宇航员在升空、返回或遇到紧急情况时,必须穿上10公斤重的舱内航天服,该航天服是由我国科学家近年来研制的新型“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做成的,其主要成分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

下列有关该航空材料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耐高温、抗氧化B.它比钢铁轻,但质地较脆C.它没有固定熔点D.它是一种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连续纤维增韧”可知,该航天服的韧性很好,B错误。

该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错误。

5.(原创题)从硅的氧化物可以制取硅单质,主要化学反应如下:①粗硅的制取:SiO2(石英砂)+2C(焦炭)Si(粗硅)+2CO↑;②纯硅的制取:Si(粗)+2Cl2SiCl4,SiCl4+2H2Si(纯)+4HCl。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实验现象和课后题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实验现象和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P6 科学探究探究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规律(1)实验步骤:①将一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取小块钾,擦干表面的煤油后,迅速投到热坩埚中,观察现象。

再与钠与氧气的反应进行对比。

②在培养皿中放入一些水,然后取黄豆粒大的钾,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投入培养皿中,观察现象。

再与钠与水的反应对比。

(2)实验现象:(3)实验结论:钾比钠更容易与氧化合,钾比钠更容易与水反应,钾比钠金属性强。

P9 实验1-1探究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规律(1)实验记录:(2)实验结论: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能将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由此可以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

P11 习题1.1;1;Cs;Li;7;1;F;F。

2.C 3.C 4.A5.(1)6 3Li 7 3Li; (2)14 6C 14 7N; (3)23 11Na 24 12Mg。

6.7.8.(1)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2)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①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剧烈程度减小。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

②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9.(1)4Li+O2点燃2Li2O 氧化剂:O2、还原剂:Li;(2)2K + 2H2O =2KOH +H2 氧化剂:H2O 还原剂:K(3)Br2 + 2KI =2KBr +I2氧化剂:Br2还原剂:KI(4)Cl2 + 2FeCl2=2FeCl3氧化剂:Cl2还原剂:FeCl210.(1)甲: C 二 IVA ;乙: O 二 VIA;丙:Na 三 IA;丁:Al 三 IIIA(2)甲与乙:C+O2点燃CO2或乙与丙:4Na+O2=2Na2O 或者2Na+O2△Na2O2乙与丁:4Al+3O2△2Al2O3。

11.不可以,113种元素不等于只有113种原子,很多元素还存在这不同的核素,即有同位素存在,所以原子种类实际上多于113种第二节元素周期律P14 科学探究P15 科学探究探究金属性变化规律Ⅰ.(1)实验方法: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化学反应与热能(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化学反应与热能(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课时化学反应与热能合格考达标练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是放热过程B.可逆反应进行的过程中没有热量变化C.在常温下可以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故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有热量的变化,B错误;常温下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错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有关,物质变化越多,能量变化越多,D错误。

2.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成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只有①④B.②③C.①④⑤D.②④⑤,吸热反应为②④,液态水汽化是吸热过程,浓硫酸稀释是放热过程,二者均为物理变化。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H2O(g)H2O(l)该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该过程是化学变化C.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D.对于如图所示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但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物质的三态变化,虽然存在能量变化,但不是化学变化,A正确,B错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形式有多种,除热能外,还有光能、电能等,C错误;由图像知,该过程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过程中放出了能量,D错误。

4.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已于2016年6月25日首飞。

火箭所需要的巨大能量由特制的燃料来提供,有关燃料燃烧过程中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燃烧过程均是放热的B.需要点燃才能发生的燃烧过程是吸热的C.所有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均会发生化学键的断裂D.燃烧后产物的总能量一定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是否需要点燃无关。

对于放热反应,产物的总能量一定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燃烧是化学变化,一定会发生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化学品的合理使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化学品的合理使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合格考达标练1.在蔬菜生长过程中,常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

据研究,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的毒性降低。

因此,买来的蔬菜在食用前最好用稀碱水或清水浸泡一段时间。

浸泡蔬菜时应加入适量()A.纯碱B.白酒C.白糖D.食醋(Na2CO3)溶液呈碱性,则可选用纯碱溶液浸泡蔬菜。

2.(2021广东梅州高一期末)下列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对应错误的是()A.抗坏血酸——抗氧化剂B.亚硝酸钠——调味剂C.碘酸钾——营养强化剂D.柠檬黄——着色剂3.某地筹建中的“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不仅是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和推广基地,也将是一个观光休闲的生态农业园区。

在一些生产思路上你认为不妥当的是()A.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施用,以提高增产效益B.对大棚中的植物施加适量的CO2,以促进其光合作用C.种植、养殖、制沼气相结合,既可改善环境又可提高农畜牧业的产量D.将硝酸铵和熟石灰混合使用,在给作物提供营养元素的同时,又能降低土壤的酸性,生成NH3逸出,损失肥效。

4.(2021广东东莞高一期末)化学与生产、生活、医药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液化均属于物理变化B.可以用氢氟酸浸蚀玻璃生产磨砂玻璃C.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某些疾病,没有副作用D.亚硝酸钠、山梨酸钾、三聚氰胺均可用作食品添加剂,煤的气化、液化均为化学变化,A错误;玻璃中含有SiO2,可与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气体,B正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产生副作用,不能滥用药物,C错误;三聚氰胺有毒性,不能作食品添加剂,D错误。

等级考提升练5.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其结构简式为,根据其结构推断,其不可能有的性质为()A.该物质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B.该物质能发生酯化反应C.该物质可水解生成水杨酸D.该物质极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它含有苯环、羧基和酯基,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羧基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酯基能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水杨酸。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全册课后习题及章末检测 含解析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全册课后习题及章末检测 含解析

第 2 课时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 145 第 3 课时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152 第二节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 ....................................................................................... 158 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 161 第八章检测 ................................................................................................................ 167
2.下列化合物不能用相应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 ( )
①CuS ②FeS ③Al2S3 ④Fe2S3 ⑤Cu2S ⑥FeCl2 ⑦H2S
A.②⑤⑧
B.①④⑥
C.③④⑦
D.④⑥⑦
答案 B
解析硫的氧化性不是很强,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所以金属 Fe、Cu 在
加热条件下分别与硫单质反应时,只能生成 FeS、Cu2S,而不是 Fe2S3、CuS。氯气具有强氧化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全册课后习题及章末检测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2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 .................................................................................................. 2 第 1 课时 硫和二氧化硫 ....................................................................................... 2 第 2 课时 硫酸 硫酸盐 ....................................................................................... 9 第 3 课时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 15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 21 第 1 课时 氨和铵盐 ............................................................................................ 21 第 2 课时 硝酸 酸雨及防治.............................................................................. 28 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 33 第五章检测 .................................................................................................................. 38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1.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共价键是由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可以分为单、双、三键。

单键最常见,双键和三键只存在于某些分子中。

3.共价键的形成需要原子间电负性差异小,通常是非金属元素之间的键。

4.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形成的化学键,通常是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键。

5.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相互重叠形成的化学键,通常是金属元素之间的键。

6.氢键是由氢原子与电负性较强的原子(如氮、氧、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形成的化学键,通常存在于分子中。

7.范德华力是由分子间瞬时偶极矩相互作用力和分子间诱导偶极矩相互作用力形成的非化学键,通常存在于分子间。

1.反应物在化学反应中吸收能量,生成物则放出能量,能量的大小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差。

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

2.化学反应放出热量。

3.化学式为C + H → CO2 + H2O。

4.反应顺序为②③④⑤⑥,最后生成物为①。

5.缺少信息,无法改写。

6.缺少信息,无法改写。

7.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则放出能量,反应最终放出的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

吸热反应需要吸收热量来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

8.结论1:正反应的能量变化值相等,吸热反应需要吸收能量,放热反应则放出能量;结论2:反应的能量与反应物的物质量成正比;结论3:反应的能量变化量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有关。

9.(1)反应释放的能量为3.97×10KJ;(2)生成物的质量约为101Kg。

10.化学反应需要能量来断键,放热反应是指成键放出的能量大于断键吸收的能量。

同意乙同学的说法。

11.化学反应的正反应能量变化值相等,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有关,与反应物的物质量成正比。

12.(1)一次性干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不可逆的,而蓄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可逆的;(2)氧化还原反应为2KClO3 → 2KCl + 3O2↑。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课本习题答案学习资料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课本习题答案学习资料

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课本习题答案第一节元素周期表1.1;1;;;7;l;;2.C3.C4.A5.(1).;;(2).;;(3).;6.7.8.(1)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2)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①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剧烈程度减小。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

②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9.(1);氧化剂;还原剂(2 )、(3)、(4)、略10.(1)(2)甲与乙:(或);乙与丙:;乙与丁:。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1.减小;减弱;增强;;;;2.B3.C4.(1)金属性强于(2)金属性强于,非金属性B强于(3)非金属性强于(4)非金属性强于(5)非金属性强于。

6.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

化学性质:金属性最强,与水反应非常剧烈第三节化学键1.①②③④⑤⑥2.C3.D4.D复习题P281.(1)(2)(3)B>A>C(4)>(5)黄(6)182.C3.A4.D5.D6.A7.D8.A9.(1):A、B、C、D、E、F、G、、依次为Na、、、、、、、、(2):A、B、C、D、E、F、G、、依次为Na、、、、、、、、,,,。

(3)A、B、C、D、E、F、G、、依次为Na、、、、、、、、10.(1)(2)熔、沸点逐渐增大,密度逐渐增大。

(3)可从能否置换出该非金属单质来判断强弱;从氢化物稳定性判断;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判断等等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1.吸收能量;放出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2.热量;放出3.;4. ②③④⑤⑥,①。

5.D6.C7.AD8(1)D(2)C9.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热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热量。

若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若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时,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且吸收的热能由外加热源(如酒精灯)提供,以满足断开反应物化学键所需能量的不足10.乙同学观点正确。

高中化学必修二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答案【篇一:人教化学必修2...课后习题答案】1.1;1;cs;li;7; 1;f;f。

2.c3.c4.a5.(1)6 3li 3li;14 23 24(2)14 6c7n;(3)11na12mg。

6.7.8.略 9. 4li+o2点燃2li2o△10.(1)甲c 二 iva ;乙 o 二 via;丙na 三 ia;丁 al 三 iiia (2)甲与乙:c+o2点燃co2乙与丙:4na+o2=2na2o 或者 2na+ona2o2乙与丁:4al+3o2△2al2o3。

11.12.略用,形成时可能有电子的得失。

6.稀有气体中每个原子的和歪点子排布都达到了稳定结构。

7.略 8.以极性键结合的有 nh3、ch4、so2;以非极性键结合的有f2和o2。

9.(1)hcl、co2、h2o、ch4中存在极性共价键,naf、mgcl2、cao中存在离子键,naoh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h2、cl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2)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naf、mgcl2、cao、naoh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有:hcl、co2、h2o、ch4。

p28 1.(1)a:na;b:k;c:mg;d:al;e:c;f:o;g:cl;(2)al(oh)3+oh-=alo2-+2h2o (3)na mg al (4)h2o2k+2h2o=2koh+h2↑﹥(5)nabr黄 2.c 3.a 4.d 5.d 6.a 7.d 8.a 9.(1)a:na;b:o2;c:cl2;d:h2;e:n2;f:na2o2;g:na2co3;i:hcl;j:nh3。

(2)a和b 4na+o2=2na2o 或者 2na+o △na2o2催化剂f和co22na2o2+2co2=2naco3+o2d和e 3h2+n2△2nh32-+i和j hcl+nh3=nh4cl (3)co3+2h=h2o+co2↑10.(1)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h2s h2seh2te稳定性变化规律:从上到下越来越不稳定氧化物化学式:seo3teo3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h2so3h2so4 h2s3o4 h2teo4(2)熔点、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

参考答案: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1.1;1;Cs ;Li ;7; 1;F ;F 。

2.C 3.C 4.A5.(1)6 3Li 7 3Li ; (2)14 6C 14 7N ; (3)23 11Na 2412Mg 。

6.7.8.略 9.(1)4Li+O 2点燃2Li 2O 氧化剂:O 2、 还原剂:Li;(2)2K + 2H 2O =2KOH +H2 氧化剂:H 2O 还原剂:K (3)Br 2 + 2KI =2KBr +I 2 氧化剂:Br 2 还原剂:KI (4)Cl 2 + 2FeCl 2 =2FeCl 3 氧化剂:Cl 2 还原剂:FeCl 210.(1)甲: C 二 IVA ; 乙: O 二 VIA ; 丙:Na 三 IA ; 丁:Al 三 IIIA (2)甲与乙:C+O 2点燃CO 2 乙与丙:4Na+O 2=2Na 2O 或者 2Na+O 2 △2O 2乙与丁:4Al+3O 2△2Al 2O 3。

11.不可以,113种元素不等于只有113种原子,很多元素还存在这不同的核素,即有同位素存在,所以原子种类实际上多于113种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1.减小;减弱;增强; Na ;NaOH ;Al(OH)3;HClO 4。

2.B3.C 4.(1)金属性K ﹥Na (2)金属性Al ﹥B (3)非金属性Cl ﹥P (4)非金属性Cl ﹥S (5)非金属性O ﹥S5.(1)酸性HNO 3﹥H 3PO 4(2)碱性KOH ﹥Mg(OH)2(3)碱性Mg(OH)2﹥Al(OH)3 6.银白色,与水剧烈反应,性质比钾和钠活泼7.(1)钡比铍剧烈;(2)钡应该用煤油液封后密封保存。

8.(1)X :碳元素 Y :氧元素 Z :钠元素 W :铝元素;(2)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 (3)2C+O 2点燃CO C+O 2点燃CO 2 4Na+O 2=2Na 2O2Na+O2△Na2O2 4Al+3O2△2Al2O39.锗、锡、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依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的位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金属的活泼性依次增强,所以被氧化越来越易,碱性越来越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1.1;1;Cs ;Li ;7; 1;F ;F 。

2.C 3.C 4.A5.(1)6 3Li 7 3Li ; (2)14 6C 14 7N ; (3)23 11Na 2412Mg 。

6.7.8.略 9.(1)4Li+O 2点燃2Li 2O 氧化剂:O 2、 还原剂:Li;(2)2K + 2H 2O =2KOH +H2 氧化剂:H 2O 还原剂:K (3)Br 2 + 2KI =2KBr +I 2 氧化剂:Br 2 还原剂:KI (4)Cl 2 + 2FeCl 2 =2FeCl 3 氧化剂:Cl 2 还原剂:FeCl 210.(1)甲: C 二 IVA ; 乙: O 二 VIA ; 丙:Na 三 IA ; 丁:Al 三 IIIA (2)甲与乙:C+O 2点燃CO 2 乙与丙:4Na+O 2=2Na 2O 或者 2Na+O 2 △Na 2O 2乙与丁:4Al+3O 2△2Al 2O 3。

11.不可以,113种元素不等于只有113种原子,很多元素还存在这不同的核素,即有同位素存在,所以原子种类实际上多于113种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1.减小;减弱;增强; Na ;NaOH ;Al(OH)3;HClO 4。

2.B3.C 4.(1)金属性K ﹥Na (2)金属性Al ﹥B (3)非金属性Cl ﹥P (4)非金属性Cl ﹥S (5)非金属性O ﹥S5.(1)酸性HNO 3﹥H 3PO 4(2)碱性KOH ﹥Mg(OH)2(3)碱性Mg(OH)2﹥Al(OH)3 6.银白色,与水剧烈反应,性质比钾和钠活泼7.(1)钡比铍剧烈;(2)钡应该用煤油液封后密封保存。

8.(1)X :碳元素 Y :氧元素 Z :钠元素 W :铝元素;(2)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 (3)2C+O 2点燃CO C+O 2点燃CO 2 4Na+O 2=2Na 2O2Na+O2△Na2O2 4Al+3O2△2Al2O39.锗、锡、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依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的位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金属的活泼性依次增强,所以被氧化越来越易,碱性越来越强。

10.略。

11.7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第七周期,第IV A族;金属元素。

第三节化学键1.(1)(2)(3)(4)(5)(6)2. C 3.D 4.D5.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作用力,形成时没有电子的得失,只可能有电子对的偏移。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力的作用,形成时可能有电子的得失。

6.稀有气体中最外层电子已经达到2个或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7.(1)8.(1)非极性键(2)非极性键(3)极性键(4)极性键(5)极性键9.(1)HCl、CO2、H2O、CH4中存在极性共价键,NaF、MgCl2、CaO中存在离子键,NaOH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H2、Cl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2)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NaF、MgCl2、CaO、NaOH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有:HCl、CO2、H2O、CH4。

复习题1.(1)A:Na; B:K; C:Mg; D:Al; E:C; F:O; G:Cl;(2)Al(OH)3+OH-=AlO2-+2H2O(3)K > Na > Mg (4)H2O 2K+2H2O=2KOH+H2↑﹥(5)NaBr 黄(6)182.C 3.A 4.D 5.D 6.A 7.D 8.A9.(1)A :Na ; B :O 2; C :Cl 2; D :H 2; E :N 2; F :Na 2O 2; G :Na 2CO 3;I :HCl ; J :NH 3。

(2)A 和B 2Na+O 2△Na 2O 2F 和CO 2 2Na 2O 2+2CO 2=2NaCO 3+O 2 D 和E 3H 2+N 2 催化剂△2NH 3I 和J HCl+NH 3=NH 4Cl(3)CO 32-+2H +=H 2O+CO 2↑10.(1)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H 2S H 2Se H 2Te稳定性变化规律:从上到下越来越不稳定 氧化物化学式:SeO 3 TeO 3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H 2SO 3 H 2SO 4 H 2S3O 4 H 2TeO 4 (2)熔点、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3)从电子层数、原子半径的角度来分析。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1.吸收能量;放出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大小。

2.热量;放出。

3.C 、H ;CO 2 H 2O 。

4.②③④⑤⑥;①。

5. D 6.C 7.AD 8.(1)D (2)C9.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则要放出能量,当成键放出的能量大于断键吸收的能量时,反应最终放出能量,这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放出就是热能。

吸热反应所吸收的热量被用于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

10.同意乙同学的说法。

因为放热反应是成键放出的能量大于断键吸收的能量,但化学反应+8 2 62 8 6+16 2 8 18 6+34首先需要能量来断键。

11.结论1:一个化学反应其正、逆反应的能量变化,在数值上相等,吸收与放出相反;结论2:一个化学反应的能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结论3:一个化学反应的能量的变化量与其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有关。

12.(1)3.97× 104KJ(2)约101 Kg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1.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能;电能;负极;氧化;正极;还原;导电。

2.(1)B (2)C (3)D (4)B>A>C>D 3.B 4.C 5.D6.一次性干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不可逆的,放完电之后就不能再使用。

而蓄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可逆的,它在放电时所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充电时可以逆向进行,使生成物恢复原状。

7.从电极材料判断:活泼金属作负极,不活泼金属(或石墨)作正极。

从发生的反应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是正极。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1.略2.D3.BD4.面粉属于表面积非常大的有机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所以,非常容易剧烈燃烧而发生爆炸。

5.(1)提高温度或使用催化剂都可以促进KClO3的分解。

(2)2KClO32KCl+3O2↑6.略复习题1.(1)化学反应(2)①化学;热;②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③热能转化为化学能;④光能转化为化学能;(3)①②④2.(1)洗净、擦干(2)将铁块挫成铁屑,将硫磺磨成细粉,并混合均匀加热引发反应 3.C 4.C5.(1)12g碳充分燃烧生成CO2比它不充分燃烧生成CO要多放出283kJ的热能,如果煤炭不完全燃烧,不仅浪费能源,而且生成大气污染物CO和煤炭粉尘等。

(2)提示:从碳到CO2,比较一步转化和两步转化的热效应的大小。

6.提示:选用不同弄得的纯碱溶液或盐酸进行实验,确定可用于实验室制取的合适浓度。

7.(1)负极锂是非常活泼的金属(2)体积、重量轻、电压高(可达4.0V以上)、能量(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电池的输出能量)高、寿命长(可达5~10年)。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1.C2.AC3.D4.A5.C6.C7.B8.D9.(1)天然气(2)进风口改大,如不改造将造成天然气燃烧不充分。

(3)严寒的冬季,气温降低至零下,丁烷变为液态,因此管道煤气供气量减小,从而导致火焰变小或断续现象。

10.CO2:0.5mol H2O:1mol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1.石油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烯烃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修的四氯化碳溶液等2.取代反应条件加成反应条件3.⑤④①③4.B5.D6.C7.AD8.取代光照CH3Cl、CH2Cl2、CHCl3、CCl4、HCl 气体颜色逐渐变浅,量筒内壁有油状液滴生成,量筒内液面上升,量筒内有少量白雾加成无CH2BrCH2Br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溴水)褪色氧化点燃CO2、H2O 淡蓝色火焰,氧化点燃CO2、H2O 明亮的火焰,少量的黑烟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1.B2.B3.AD4.B5.A6.C7.B8.C2H4→C2H5Br C2H4+HBr 催化剂△C2H5BrC2H4→C2H5OH C2H4+H2O 催化剂△C2H5OHC2H5OH→CH3CHO 2C2H5OH+O2催化剂△2 CH3CHO+ H2O(催化剂为铜或银)9.略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1.D2.A3.B4.D5.D6.C7.C8.(1)C (2)冷却后,向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9.(1)未成熟的苹果肉中含还有淀粉,成熟后一部分淀粉水解成了葡萄糖。

(2)用碘液(碘水或碘酒等),如变蓝则没有水解完全,若不变蓝,则水解完全。

(3)油脂在碱性溶液中,加热条件下可水解为易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4)分别取抽取织物中的一根丝,灼烧,如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为蚕丝。

10.5t×80%×85%÷162×180=3.78t复习题1.B 2.C 3.C 4.CD 5.C 6.A7.(1)不正确具有相同分子式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2)不正确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3)不正确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和氯化氢。

(4)正确8.取一药片,研成粉末,溶于水,向其中滴加少量碘液,若溶液变蓝,则含有淀粉,若不变蓝,则不含淀粉。

9.提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增重5.6g,说明乙烯的质量为5.6g,其物质的量为0.2mol;乙烯和乙烷一共0.5mol,所以乙烷为0.3mol,质量为9g。

2:3 28:4510.2mol蔗糖水解为2mol葡萄糖和2mol果糖,因此二者的质量均为360g。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1.提示:金属单质的制取一般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而非金属单质的制取一半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非金属从其化合物中氧化出来。

2.SnO2+2C △Sn+2CO WO3+3H2高温W+3H2O2PbS+3O2△2PbO+3SO2UF4+2Mg高温U+2MgF22Au(CN)2-+Zn = 2Au+Zn(CN)42-3.2[2CuCO3·Cu(OH)2]+3C=6Cu+7CO2↑+2H2O;氧化还原反应4.(1)NaOH ,过量(2)过滤(3)盐酸(4)MgCl2Mg+Cl2↑5.海水中提取溴:Cl2+2Br-=2Cl-+Br2SO2+Br2+2H2O=2Br-+SO42-+4H+ 海带中提取碘:H2O2+2I-+2H+=I2+2H2O氧化性强弱比较:Cl2>Br2>SO2 H2O2>I2(1)Cl2+2NaBr=2NaCl+Br2(2)不反应(3)Cl2+2NaI=2NaCl+I2(4)不反应6.(1)Al2O3+2NaOH=2NaAlO2+H2O (2)NaAlO2+2H2O+CO2=Al(OH)3↓+NaHCO3(3)2 Al(OH)3△Al2O3+3H2O (4)2Al2O3(熔融)电解4Al+3 O2↑消耗能量最多的是第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