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任选 胡适创新精神的当代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适创新精神的当代启示
【摘要】作为文学骄子,胡适的创新大部分表现为文学创新,开一代新文学之先河。此外,胡适还提议对民国初期的教育体制和学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使教育事业翻开了新篇章。他还大力宣扬科学,率先引入实用主义,形成了系统的“科学观”思想。当代中国大学生总是被动接受知识,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让学生重接受轻创新,胡适的创新精神无疑给当代中国大学生在学术与科技创新方面巨大启迪。
【关键词】胡适文学改良创新当代启示科学观
一百年前,中国正在经历黎明前的黑暗,被封建、帝国、官僚三座大山压迫着,而胡适是这黑暗中耀眼的群星中的一颗。胡适19岁就赴美留学,很早就接受了西洋的先进思想,改变旧中国落后面貌的希望十分迫切。作为纵横在学术界、教育界、政界的一代伟人,作为蒋中正眼中“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胡适一直致力于对中国传统的伦理纲常寻求突破,为中国的思想界、教育界、科学界注入新鲜的血液。虽然他是一个“精英主义者”,具有文人的自傲性,虽然他一生追随国民政府,饱受争议,但不可否认适之先生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激励着后人不断在科学领域探索创新。
胡适的创新精神,在文学上体现的最为明显。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即与陈独秀遥相呼应,竖起了两面文学改革的大旗,胡适1916年10月胡适在给陈独秀的信中即提出“今日欲言文学革命,须从八事入手。”即后来整理后很快发表的《文学改良诌议》,第一个打出了新文学的旗号。《文学改良诌议》一文中具体提出了改良的八项内容: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这是文学界一次重大的地震,被陈独秀称为“今日中国之雷音。”适之先生的主张十分鲜明。在文学内容方面,胡适针对“吾国近世文学之大病,在于言之无物”的弊端,提出须做“言之有物”,即有“情感”、“思想”的文章;在文学形式方面,胡适将旧文学的形式和语言作为箭靶而讨伐。适之先生在反对旧文学的同时,也运用崭新的西学武器,从更加客观中肯的视角审视历史。作为《中国哲学史大纲》的骨架的“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是胡适的一大创见。胡适借助了以康有为为中心的晚清经今文家说 ,运用杜威式的实用主义以及其他西学新知,取“九流出于王官”之旧说而代之 ,缔造出一种根于“进化论”观念、以“历史的眼光”全新的历史解释模式。
在那黑暗的年代,适之先生做出这样的创新何其不易。《文学改良诌议》实际上是胡适向传统文化载体文言文宣战的开始。他认为,文言文这种为少数精英文人所拥有的文体已经失去了作为良药医治国人的意义,对于大部分国人而言
依然艰深难懂。白话文,作为与口语相统一的新式文体,它平易近人的性质刚好契合了新思想传播的需要。胡适的文学改良主张催生了现代文学,促进了现代白话文体的确立,在教育、思想、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这正是胡适过人的创新之处。另一方面,胡适并没有对古文学一棍子打死,他积极汲取古文学里的精粹融入到新思想中,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审视史学,给史学替换了新鲜的骨肉,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先生曾说:“读古人的书,一方面要知道古人聪明到怎样,一方面也要知道古人傻到怎样。”这正是胡适在历史的根基上全面创新的写照。
既然有对文学的创新,就不得不牵连到与之紧密相连的文学教育了。胡适对于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历史性思考,竟是从“如何教授文言文”这个教学法问题开始的。也就是说,胡适对于语文形式的思考,从一开始就着眼于教学。胡适认为,文言文乃是“半死之文字”,教法上应当与教外国文字略相似,“须用翻译之法”;文言文“是视官的文字,非听官的文字”,所以应当重视字源学的教学,以比较今字与古字的差异;文言文有自己的文法,教文言文应当重视文法分析;文言文向来不用标点符号,所以文句难断、文意难明,教文言文应当重视句读和标点。这对于之前对经典文章反复诵读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说,无疑是翻天覆地的变革。胡适在1920年和1922年分别在北京高师附属中学和中华教育改进社年会上作了两次讲演,对中学国文教学整体改革进行了全局性构想,在中学国文科的课程建设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胡适在这两篇重要文字中对中学国文科的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作了全面的论述。其所论各点,就胡适本人而言,是他以往所持的一系列见解的综合反映;就语文学科的发展而言,是后来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拟制中学国文科课程标准的重要基础。胡适立论是针对民国元年以来颁布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而发的,为的是能从比较对照中推陈出新,重新建构中学国文科的课程纲要的大厦。
适之先生高瞻远瞩,不仅着眼于文学以及教育事业,他早已将创新的目标锁定在科学上。胡适是“五四”时期在中国大力宣扬“科学”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将实用主义引入中国的第一人。他终生秉持科学理性的态度,以审视的目光重新打量传统思想、文化、制度、风俗、人物,并身体力行致力于科学的推广,在他践行科学中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科学观”思想。他在解释“科学”的概念时强调,“科学本身只是一个方法,一个态度,一种精神”。科学的目的不是致用,只是求知,它具有实证性、合理性、普遍性的特征及其自身价值。胡适“科学观”思想的核心内容,即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他认为“科学精神”(独立精神、存疑精神、求是精神、创新精神)实质上是一种不盲从、独立评判的态度与独立思考的方法;一种无征不信的态度和思起于疑的方法;一种注重事实和证据、求真务实的态度与“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方法;一种勇于探索的态度与大胆创新的方法。而胡适的学术生涯是围绕着“方法”这一观念展开的,他把西方自然科学的方法移植到文史社会科学领域,并提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的口号。他终身所倡导的科学方法就是“实用主义”的方法。胡适根据自己的理论旨趣和中国社会的实际需要,对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
进行了取舍和阐发,从而使实用主义表现出一种异样的、独具特色的中国形态。胡适“科学观”思想的系统研究,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胡适之先生在文学、教育、科学方面的创新,对于当代处在新一轮改革洪流中的社会以及我们当代大学生无疑有重大启迪。在奉行择优法则的竞争型社会,如果人们在职场上不能像胡适一样汲取新鲜营养,一味墨守成规,不求工作方法与模式的变通,偏安于自己的职位而不思进取,那么只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最终很可能会失去自己的原以为安如泰山的职位。同时,在如今科技型社会,如果一个国家一味醉心于GDP等各项经济数据的不断上扬,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科技的创新,那么这个国家最终一定会陷入经济的衰退,因为他们缺失了科技创新这把至关重要的钥匙。适之先生具有敏锐的嗅觉,善于捕捉时代的气息。中国如今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关口。经过三代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中国人民终于实现在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转变。但是在百姓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我们的科技创新度却一直是硬伤。据不完全统计,在国际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中,仅有1%的中国品牌,而美国和日本就占据了半壁江山。如果能够借来胡适这种敏锐嗅觉,像适之一样具有前瞻性,勇于突破已有的东西,精心培养一批科技精英用于科技研发创新,那么中国再续昔日大国辉煌的日子指日可待。
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而言,胡适勇于突破制度的藩篱的精神更加难能可贵。当代中国,虽然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为了最后的一纸文凭,大学生们拼命吃进海量知识,却忘了慢慢消化和勇敢质疑这些知识,导致囿于原有的知识体系,根本跳不出前人构建好的框架。新浪网的一则新闻引人深思,多家跨国公司指出,目前的中国大学毕业生仅有10%符合他们公司用人标准,原因是大部分中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薄弱的如一张纸。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这样的以工科见长的学校,科技上的创新显得尤为难能可贵。胡适当年提出的科学精神(独立、存疑、求是、创新)穿过百年的岁月依然熠熠生辉。如果我们能像适之先生要求的那一样,脑海中多一些问号,生活中多一些实践,实验中多一些突破,那么工大学子一定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曹培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年修订版
[2]周明之《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胡适《胡适作品集》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