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花鸟画二:猴子捞月人美版
第14课 花鸟画(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4课 花鸟画(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09e0e2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2.png)
教案标题:第14课花鸟画(二)教案时长: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材:《美术》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花鸟画的构图和色彩搭配。
2.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花鸟画作品、教学课件、绘画工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对花鸟画的感受和认识。
二、学习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15分钟)1. 教师讲解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构图、线条、色彩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花鸟画的构图和线条。
三、观察和创作(2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花鸟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花鸟画进行创作,注意构图和线条的使用。
四、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
2. 教师和学生对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和鼓励。
第二课时:一、复习和巩固(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如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花鸟画的构图和线条。
二、深入学习和创作(20分钟)1. 教师讲解花鸟画的构图和色彩搭配的技巧。
2.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创作,注意构图和色彩的使用。
三、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
2. 教师和学生对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和鼓励。
四、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花鸟画的重要性和技巧。
2. 学生分享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和收获。
3. 教师布置相关的拓展作业,如欣赏一幅花鸟画作品并写一篇短文。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花鸟画(二)(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花鸟画(二)(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8feab9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7.png)
花鸟画(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发展、风格特点,以及花鸟画的表现技法。
2. 培养学生对花鸟画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花鸟,学会用国画的形式表现自然美。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美术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2. 花鸟画的风格特点3. 花鸟画的技法表现4. 花鸟画的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花鸟画的起源、发展、风格特点,掌握花鸟画的技法表现。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花鸟,用国画的形式表现自然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精美的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花鸟画的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是什么画吗?它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2. 讲授新课(15分钟)(1)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教师简要介绍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历史背景。
(2)花鸟画的风格特点教师通过展示不同时期的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花鸟画的风格特点,如:写实、写意、工笔、没骨等。
(3)花鸟画的技法表现教师讲解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如:勾线、染色、构图等,并结合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技法运用。
3. 实践环节(20分钟)(1)观察生活中的花鸟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内的花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
(2)创作实践学生根据观察到的花鸟,运用所学技法,进行国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与其他同学分享创作心得。
(2)作品评价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价,从技法、创意、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强调花鸟画的学习重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创作。
五、课后作业:1. 观察家中的花鸟,用国画的形式进行表现。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4课《花鸟画(二)》说课稿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4课《花鸟画(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c5f602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0.png)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4课《花鸟画(二)》说课稿第一篇: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4课《花鸟画(二)》说课稿《花鸟画(二)》说课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4课《花鸟画(二)》,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1.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里的教学内容,在本册教材中,主要介绍了中国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与练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另画独特的笔墨情趣。
本课以《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采用多种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中国花鸟画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笔墨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学生情况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能大体抓住物象特征,对于中国画笔、墨、水、宣纸之间产生的微妙变化和偶然效果有初步的体验,能够基本掌握中锋、侧锋用笔和墨分五色等笔墨技巧。
在教学中要应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进行迁移,抓住重点问题,解决创作中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了解花鸟画的简单知识,感悟花鸟画的,意境美。
学习中国花鸟画中鸟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及表现手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概括表现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继承弘扬中国传统艺术,感悟传统中国画艺术的魅力,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并借助笔墨表达自己的情感。
3、教学重点:学习用笔墨概括,表现鸟类的动作特点。
4、教学难点:鸟的结构与动态变化。
四、教法学法:教法:演示、讲解等学法:观察分析、讨论、操作等。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美丽的形象和活泼的动态,以成为画家创作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鸟的画法:花鸟画(二)(板书)(二)、探究鸟的结构1、播放动态视频,引导这学生自主分析鸟的结构和外形特点。
学生交流鸟的外形结构:有头部、身体、翅膀、抓子。
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4课 花鸟画(二)》(教学设计)人美版
![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4课 花鸟画(二)》(教学设计)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db169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60.png)
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4课花鸟画(二)》(教学设计)人美版一. 教材分析《花鸟画(二)》是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4课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花鸟画的构图、用笔、用墨、设色等方面的技巧,以及如何通过花鸟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材还提供了多个花鸟画的实例,供学生参考和临摹。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花鸟画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是,学生在花鸟画的构图、用笔、用墨、设色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进一步的提高。
此外,学生对花鸟画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还缺乏深入的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花鸟画的构图、用笔、用墨、设色等方面的技巧。
2.培养学生通过花鸟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花鸟画的构图技巧。
2.花鸟画的用笔、用墨、设色技巧。
3.如何通过花鸟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欣赏法等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讲解、示范、练习、欣赏等环节,引导学生掌握花鸟画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花鸟画(二)》。
2.花鸟画作品的图片或实物。
3.绘画工具和材料(如毛笔、墨、纸、颜料等)。
4.投影仪和幻灯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花鸟画作品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花鸟画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花鸟画的构图、用笔、用墨、设色等方面的技巧,并结合实例进行示范。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所讲的技巧,自己动手进行花鸟画的创作。
教师在旁边进行个别指导。
4.巩固(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点评。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花鸟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尝试。
猴子捞月画画教案
![猴子捞月画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ec59c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9.png)
猴子捞月画画教案教案标题:猴子捞月画画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猴子捞月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学会使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描绘猴子捞月的场景。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观察力。
教学准备:1. 猴子捞月的故事书籍或故事图片。
2. 白纸和铅笔。
3. 彩色铅笔或蜡笔。
4. 黑色绘图笔或钢笔。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猴子捞月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展示猴子捞月的图片或故事书籍,让学生对故事内容有初步了解。
探究:1. 向学生解释绘画的基本要素,如线条、形状和颜色。
2. 引导学生观察猴子捞月的场景,注意其中的线条和形状。
3. 让学生用铅笔简单地勾勒出猴子捞月的场景,强调线条的流畅和准确性。
实践:1. 鼓励学生使用彩色铅笔或蜡笔为猴子捞月的场景上色,注重颜色的搭配和层次感。
2. 引导学生用黑色绘图笔或钢笔勾勒出重要的线条和细节,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层次感。
展示与分享:1.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画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画作中的创意和想法,让他们相互学习和启发。
总结:1.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绘画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练习,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创作其他与猴子捞月相关的绘画作品,如猴子在树上玩耍、猴子与月亮的朋友等。
2. 邀请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美术馆,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绘画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2. 收集学生的画作,评估他们对猴子捞月故事的理解和绘画技巧的运用。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鼓励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 花鸟画(二) ▏人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 花鸟画(二) ▏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da783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d.png)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花鸟画(二)▏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悉古代中国画家的花鸟画作品,了解他们的绘画技法和画风。
2.学生能根据花鸟画的例子,进行简单的模仿和创作,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绘画技能。
二、教学准备1.计算机和投影仪。
2.已经准备好的花鸟画作品图片和绘画工具。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老师问学生:你们认为什么是花鸟画?中国的花鸟画有哪些特点?学生们回答问题,并与老师进行讨论。
2. 学习范例1.呈献牡丹图(明朱耷)让学生一起观察这幅作品,了解作者绘画的风格和特点。
经过老师的讲解和解释,学生可以了解到作者准确地表现了花瓣的层次感,并创造性地运用了色彩。
2.鸟穴高唐图(元·冯梦龙) 老师讲解这幅作品,鼓励学生细致地观察画面形象的细节,并培养学生对画家表现鸟儿的技巧的兴趣。
3. 教学实践1.给学生展示一些花鸟画的素材,让他们熟悉花鸟画的画风和技法,了解形态、纹理以及颜色的表现方法等。
2.让学生进行绘画实践,在了解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后,学生可以尝试绘制一些花鸟画的素材。
同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让他们了解画家表现花卉和鸟儿的不同技巧,让他们学会如何选用材料和调色。
3.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自己的作品,老师应该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互相学习。
4. 课堂小结老师应该总结学生们在本节课学习到的花鸟画知识,并对他们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们对花鸟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他们学会了通过模仿和创作来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和审美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绘画实践,从而更好的掌握花鸟画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第14课 花鸟画(二)(教案)- 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4课 花鸟画(二)(教案)- 美术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25a2c6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d.png)
花鸟画(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提高学术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由热爱艺术美转化为热爱自然美。
2、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知道花鸟画的内容和形式,理解工笔与写意的区别,学习古代著名文人花鸟画作品及代表人物。
(2)让学生了解个人经历和情感在绘画创作中的体现。
3、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比较,小组合作初步把握花鸟画的内容和形式。
(2)通过讲述、图片赏析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文人花鸟的代表人物和作品,通过比较的方式了解画家不同情感和经历在作品中的体现。
学情分析本课为欣赏评述课型,旨在通过学生对写意花鸟作品的学习,体会作者借物抒情,寓情于物的情感表达。
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重要艺术现象,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阶段的中学生认知和欣赏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通过对文人画代表人物徐渭、朱耷、郑板桥及其作品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又更进一步的了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色和博大精深。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文人花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中的情感流露。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再现与表现,如何体会文人画中的情感流露,感受个人经历与作品的关系。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通过第五套人民币一元、五角、一角背面的植物纹饰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生活中的体现。
借以引导学生讨论有特殊寓意的动植物,引出花鸟画的内容、形式,理解“表现”与“再现”。
指出写意画能更好的体现一个人的经历和情感追求。
活动2【活动】文人花鸟画代表画家及作品通过教师讲述,学生对比分析、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学习徐渭(重点)、(重点)朱耷、郑板桥等人作品中的不同的情感体现。
从上述主人公的经历和情感体现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不同生活经历体现出的不同情感,感知不同情感体现出的不同画面,学习不同的画面(诗书画印)呈现出的艺术表现手法。
第14课花鸟画(二)(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4课花鸟画(二)(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c8c9c7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6.png)
第14课花鸟画(二)(教学设计)人教版 (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花鸟画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花鸟画作品。
教学内容1. 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2. 花鸟画的构图和用色技巧3. 花鸟画的绘画步骤和注意事项4. 花鸟画的创新与个人风格的培养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花鸟画的构图和用色技巧,绘画步骤和注意事项。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人风格。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示范作品、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杯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花鸟画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基本概念。
2. 新课内容:讲解花鸟画的构图和用色技巧,以及绘画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视频和示范作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花鸟画的创作过程。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花鸟画的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板书设计1. 第14课花鸟画(二)2. 内容: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花鸟画的构图和用色技巧花鸟画的绘画步骤和注意事项花鸟画的创新与个人风格的培养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幅花鸟画作品。
2.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有关花鸟画的书籍和资料,深入了解花鸟画的艺术魅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和评价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花鸟画的基本技巧。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人风格,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构图和用色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第14课花鸟画(教学设计)人美版(2023)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4课花鸟画(教学设计)人美版(2023)美术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6424bb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0.png)
2.教学难点
(1)线条描绘的准确性:学生在描绘花鸟时,往往难以把握线条的准确性,导致画面效果不佳。教师应针对这一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线条描绘能力。
方法:通过观察实物、进行线条练习、模仿优秀作品等途径,逐步提高线条描绘的准确性。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努力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从成果分享来看,部分小组的讨论成果仍然较为表面,没有深入挖掘花鸟画在生活中的应用。为此,我打算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提高讨论效果。
总体来说,今天的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们对花鸟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和调整,力求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具体措施如下: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花鸟画》这一章节。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花鸟之美,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实际讲授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掌握得还算不错,但在某些方面仍有待提高。
在理论介绍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对线条描绘和色彩搭配这两个重点部分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因此,我通过案例分析、示范和讲解,尽量让他们理解并掌握这些技巧。然而,实际操作时,部分学生仍然觉得这一部分较为困难,尤其是在线条描绘的准确性和色彩搭配的和谐性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一点,可以多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难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花鸟画的构图原则: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让学生了解并运用花鸟画的构图原则,如主次分明、疏密有致、虚实相生等。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结合课本中的优秀作品进行分析,强调构图对画面整体美感的影响。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 花鸟画(二):猴子捞月 ▏人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 花鸟画(二):猴子捞月 ▏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95e75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a.png)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花鸟画(二):猴子捞月一、教学目标1.了解花鸟画的基本构图要素;2.能够运用线条和造型表现画面中的主题和情感;3.用色、用笔渲染画面,体现画家的个性风格和创作特点;4.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猴年传说和文化内涵。
二、教学重点1.掌握画面的整体构图和猴子形象的绘画技法;2.提高学生手工技能和创新意识;3.带领学生审美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步骤1.引入1.1 观看猴年文艺表演视频,了解猴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1.2 观察猴子的形态特征和姿态表现,探究猴子在画面中的表现方式。
2.讲解2.1 介绍花鸟画的历史和发展,引导学生了解花鸟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2.2 分析猴子捞月花鸟画的构图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了解画家的创作思路和技巧。
3.示范3.1 教师现场示范绘制猴子形象,用线条和造型表现猴子的动态和情感。
3.2 教师现场示范色彩运用和渲染技法,体现画家的个性风格和创作特点。
4.实践4.1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用线条和色彩表现画面中的主题和情感,呈现自己的创作风格和个性特点。
4.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互相交流,相互借鉴和提出建议。
5.评价5.1 教师和同学互相评价,提出优缺点和改进意见。
5.2 教师总结本次学习的内容和重点,概括学生的创作思路和表现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引入视频、讲解理论、现场示范和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构建了一个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模式,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展现出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作特点,这也体现了个体差异和多元发展的教育理念。
第14课:花鸟画(二)-人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4课:花鸟画(二)-人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4d61b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4.png)
第14课:花鸟画(二)-人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对于植物、动物及其他自然界的事物,更加熟悉及清晰;2.了解中国画中花鸟画的起源与发展,并且了解其中的魅力;3.通过绘画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美感以及创造力;4.了解著名的花鸟画家及代表作品。
二、教学内容1. 花鸟画的起源了解花鸟画的起源及发展过程,以及它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花鸟画的构思介绍花鸟画的构思,即如何选取合适的对象和构图,以及注意事项。
3. 素描练习教授花鸟画中如何进行素描练习,包括构图预选、线条的处理等。
4. 彩绘技法学习花鸟画中的彩绘技法,主要包括素描转化、水墨渲染、彩饰点染等。
5. 名家绘画欣赏欣赏一些著名花鸟画家的代表作品,以及其画风、技法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 花鸟画的起源介绍“花鸟画”的含义和历史,引导学生理解花鸟画文化的内涵并激发其兴趣。
同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花鸟画的经典范例。
2. 花鸟画的构思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卉或鸟类进行构思,并注意构图的对称、平衡与美感。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与植物、动物相应的构图,让学生理解画面要有主题和情感。
3. 素描练习通过画几组简单的动植物来练习素描的技巧,如画线掌握轮廓、画出构图的线条等。
并且在画素描时同时强调颜色的运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颜色和线条的结合。
4. 彩绘技法在彩绘时,可以分为水墨渲染、彩饰点染等不同的技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能够体验和理解这些绘画技法的多样性。
5. 名家绘画欣赏让学生了解一些著名的花鸟画家,并欣赏他们的代表作品。
可以让学生对比不同画风和技法的特点,以此来拓宽艺术视野和提高对艺术的欣赏水平。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平时的作业和小测验来评价学生在课程中掌握的技巧、知识和理解力。
同时应该培养良好的作画习惯,包括笔画的精致、构图的严谨和颜色的协调等。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4课花鸟画(二):猴子捞月▏人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4课花鸟画(二):猴子捞月▏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cebf3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6a.png)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和特点,掌握猴子捞月的画面构图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和特点2. 猴子捞月的画面构图和表现手法3.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学会猴子捞月的画面构图和表现手法。
2. 难点:如何把握画面构图的平衡,巧妙地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猴子的动态和氛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毛笔、墨、纸、颜料、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技能训练:教师示范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学生跟随练习,掌握基本画法。
3. 绘画实践:教师提出猴子捞月的画面构图要求,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作品。
4. 作品欣赏与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指导改进。
5. 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讲解猴子捞月的寓意,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六、板书设计:1. 花鸟画的绘画技巧2. 猴子捞月的画面构图3.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七、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自行创作一幅花鸟画作品,要求画面构图平衡,线条流畅,色彩和谐。
八、课后反思:2. 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对优秀作品进行表扬和展示,对需要改进的作品给予指导和鼓励。
3. 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高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个环节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花鸟画的特点和魅力所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花鸟画二人美版5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花鸟画二人美版5](https://img.taocdn.com/s3/m/9e40bea1cfc789eb172dc8ce.png)
重点:学习简单的彩墨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创新积累,创作彩墨
重点 画。
难点
难点:笔墨水分的控制及鸟的姿态造型处理。
学具 中国画颜料、宣纸、毛笔、调色板、墨、涮笔筒,鸟的图片,废报纸。
准备
花鸟画 ( 二)
板
书 设
计
作
用学习到的国画鸟的技法,画一幅麻雀或其他鸟类的小品画,注意鸟在画
业 中的位置和墨色变化。
麻雀技法的演变: 1. 在纸上用炭条画出鸟的大 轮廓。 2. 从背、颈部画起,接着画 尾翼、胸腹部,注意选择适合表 现羽毛的色彩及方法。 3. 后画嘴、爪、眼睛,并完 善画面。注意创作中一定要抓住 鸟的特点表现。 六、合作创作 1. 看书中学生作品是怎样表 现小鸟的? 2. 组内说一说你准备怎样画 鸟? 3. 用国画形式,组内合作创 作几只好看的鸟。 4. 音乐《百鸟朝凤》,巡视 辅导学生。 七、展示交流 1.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2.总结:中国花鸟画有着悠 久的历史,课下请继续寻找优秀 作品和家人共同欣赏。
5. 你看后有什么感受?
生练习
画鸟的
基本形,
分析麻雀的动态,…
为创作
打好基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 础。
真实感受,可以从色彩、动
态、神情等多方面进行评述。
)
6. 画家是怎样用笔、用色表 现麻雀羽毛的呢?教师示范。
四、演示步骤 怎样用彩墨画鸟呢?(教师 板书课题并演示绘画方法): 1. 在纸上用炭条画出麻雀的 大轮廓。 2. 用笔调赭墨色,中、侧锋 用笔画出麻雀头、背和翅膀 3. 淡墨画出麻雀肚子,用毛 笔用浓墨画出眼睛、嘴,顺势画 出翅膀的飞羽及小麻雀的爪子。 四、讨论探究 1. 们一起来看一看还可以表 现什么鸟?请看书在组内讨论: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花鸟画二:猴子捞月人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花鸟画二:猴子捞月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5a8cd177232f60ddcca1b6.png)
水墨意趣—猴子捞月◆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课属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的内容,是新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在三年级初步接触彩墨游戏基础上的拓展。
全课通过猴子捞月的故事贯穿教学始终,在学生兴趣盎然的氛围中学习用水墨的方式表现猴子捞月的故事情景和中国画的笔墨意趣,使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水墨画用笔用墨的特点与独特魅力。
教学目标:1、熟悉猴的典型特征,初步学习、感受和体验水墨画用笔、用墨的特点与趣味。
2、通过故事贯穿教学始终,用水墨表现猴子捞月的场景,激发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观察能力和水墨表现能力。
3、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之一,已传承数千年,形成了完备而成熟的美学观和绘画模式。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水墨画的意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引入学习内容,感受和体验水墨画的特点与趣味。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水墨技巧,表现猴子捞月的动作与表情。
教学过程:一、精灵引猴(一)引入师:同学们好,在我的家乡四川,有一座灵山名叫峨眉山。
你们知道峨眉山吗?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峨眉山既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世界自然遗产。
老师在此欢迎大家到四川来玩。
(二)示范师:在钟灵毓秀的峨眉山中,生长着许多“精灵”,它们活泼机灵,自由自在。
现在,我来画你们来观察:1.看看它是什么?2.观察老师是怎样用笔用墨的?(老师示范:猴)边示范边描述:淡墨中锋画圆头,浓墨一点耳半圆,侧锋椭圆毛茸身,顺锋拖出四肢来,再画细长翘尾巴,最后点出精灵眼。
看看,它是什么?生:猴子★师:对,猴。
那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我是怎样用笔用墨来表现猴的?二、趣笔画猴(一)分析特征师:好,我们初步了解了水墨画猴的方法。
但是在大自然中的猴子们,可不止这样一种形态。
你对猴的典型特征,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谁来说说?生:外形特征、动作特征、性格特征……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全面,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视频,再来看看这些山间精灵的魅力。
2018春人美版美术五下第14课花鸟画二word教案
![2018春人美版美术五下第14课花鸟画二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19ee5e02d276a201292e0c.png)
《花鸟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摹仿和添加的创作方式,进一步体验生宣纸、毛笔、墨、彩、水的性能及侧锋、中锋、干笔湿笔方式,感受花鸟画创作的乐趣。
教学内容与目标认知:针对侧锋、中锋、干笔、湿笔等不同运笔用墨的方式,及取得的效果进行探索与交流。
情义:对比自然中的花鸟,欣赏研究一幅花鸟画,了解画家用笔用墨的方式。
能力:在欣赏了解花鸟画的基础上进行摹仿练习,以此来培育学生欣赏水墨之韵味,感受水墨特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写意花鸟画形式,特点及其进展概况;赏析作品、《岭南三月》、《孔雀图》、《墨葡萄图》、《竹石图》、《小鸟》等。
难点:笔墨的运用。
学习材料:课件、彩带、皱纹纸、彩纸、毛线。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咱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曲子表现了些什么?播放:音乐《百鸟朝凤》同窗们,此刻你们就拿起手中的笔把适才音乐中所听到的动物画下来吧。
(用自己的考试纸画)展示学生作业(赞扬为主)(静)学生自学上的内容。
(课件8—书中作品)要求:①了解本节表现了什么内容?②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何?(4分钟)(问)哪位同窗能告知我从适才的这段音乐入耳到了些什么呢?你本节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生答)(问)哪位同窗能说说,你最欣赏哪一幅画,说说为何?(生答)(动)同窗们,此刻分小组(4人)讨论一下,说说中国传统花鸟画绘画有哪些特点。
(40-50秒)二、欣赏中国花鸟画。
那么什么是花鸟画?作为中国画三大科之一的花鸟画,顾名思义是表现花鸟的。
实际上,花鸟画的题材内容是超级普遍的。
1000连年以来,史书上记载着大量描画鸟、虫、鱼、山花野蔬、鹅蛙蟹虾、谷虫桑麻的画家。
在他们的作品中包括了与动植物生活、生长有关的一切环境,如坡石水口、林莽草地、沼泽溪潭、篱落棚架、鲜苔葛藤、和四季、日、月、阴、晴、雨、雪、晨、夕等等。
能够说除人物之外,自然界的一切,几乎都能够作为花鸟画的表现对象。
(1)“气韵生动”是形与神在画面上的统一,那个统一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花鸟画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人美版
![花鸟画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f2aff27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9.png)
花鸟画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花鸟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技法,掌握花鸟画的构图原则和色彩运用,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花鸟画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花鸟画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水平。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美的感受和热爱,增强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2. 花鸟画的分类和风格特点3. 花鸟画的构图原则和色彩运用4. 花鸟画的技法和步骤5. 花鸟画的创新和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花鸟画的构图原则和色彩运用,花鸟画的技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花鸟画的创新和实践,如何引导学生发挥个性和创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花鸟画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花鸟画的热爱和向往。
2. 新课导入:介绍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让学生对花鸟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3. 知识讲解:讲解花鸟画的分类和风格特点,构图原则和色彩运用,技法和步骤等,让学生掌握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构图、配色和绘画,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和解疑答惑。
5.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作业和课后任务。
六、板书设计1. 花鸟画二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条理清晰,简洁明了。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花鸟画:猴子捞月人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花鸟画:猴子捞月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78bdf98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e.png)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教材中的示例作品。这个案例展示了猴子捞月的场景和花鸟画技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绘画表达故事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猴子形象的表现和花鸟画技法的运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分析教材作品和现场演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举例:讲解猴子捞月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猴子的形象特点及寓意,如团结协作、智慧勇敢等。
b.花鸟画中猴子的画法:教授学生掌握猴子花鸟画的绘画技法,包括线条、色彩运用等。
-举例:分析教材中猴子捞月的示例作品,讲解线条的勾勒、色彩的搭配等技巧。
c.创作个性化的猴子捞月画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技法,发挥想象力,创作具有个人风格的花鸟画。
(三)实பைடு நூலகம்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花鸟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描绘猴子的动态、表情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实践。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技法创作花鸟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花鸟画:猴子捞月人美版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花鸟画:猴子捞月(人美版)
1.教材章节:五年级下册第14课
2.内容:
a.了解猴子捞月的故事背景及寓意;
b.学习花鸟画中猴子的画法,掌握其形态、动态表现;
c.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审美情趣;
d.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以猴子捞月为主题的花鸟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墨意趣—猴子捞月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属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的内容,是新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在三年级初步接触彩墨游戏基础上的拓展。
全课通过猴子捞月的故事贯穿教学始终,在学生兴趣盎然的氛围中学习用水墨的方式表现猴子捞月的故事情景和中国画的笔墨意趣,使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水墨画用笔用墨的特点与独特魅力。
教学目标:
1、熟悉猴的典型特征,初步学习、感受和体验水墨画用笔、用墨的特点与趣味。
2、通过故事贯穿教学始终,用水墨表现猴子捞月的场景,激发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观察能力和水墨表现能力。
3、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之一,已传承数千年,形成了完备而成熟的美学观和绘画模式。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水墨画的意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引入学习内容,感受和体验水墨画的特点与趣味。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水墨技巧,表现猴子捞月的动作与表情。
教学过程:
一、精灵引猴
(一)引入
师:同学们好,在我的家乡四川,有一座灵山名叫峨眉山。
你们知道峨眉山吗?
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峨眉
山既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世界自然遗产。
老师在此欢迎大家到四川来玩。
(二)示范
师:在钟灵毓秀的峨眉山中,生长着许多“精灵”,它们活泼机灵,自由自在。
现在,我来画你们来观察:1.看看它是什么?2.观察老师是怎样用笔用墨的?(老师示范:猴)
边示范边描述:淡墨中锋画圆头,
浓墨一点耳半圆,
侧锋椭圆毛茸身,
顺锋拖出四肢来,
再画细长翘尾巴,
最后点出精灵眼。
看看,它是什么?
生:猴子
★师:对,猴。
那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我是怎样用笔用墨来表现猴的?
二、趣笔画猴
(一)分析特征
师:好,我们初步了解了水墨画猴的方法。
但是在大自然中的猴子们,可不止这样一种形态。
你对猴的典型特征,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谁来说说?
生:外形特征、动作特征、性格特征……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全面,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视频,再来看看这些山间精灵的魅力。
在看视频的时候,记住你最喜欢的动作。
(出示一分钟视频:猴子快乐奔跑与戏耍)
师:谁来说,你记住了哪个动作?
生:玩耍、跳跃、打架……
师:可见猴子们的动作十分丰富、精彩。
那么让我们用刚才分析的水墨画猴的方法,来进行“三分钟画猴”比赛:看看哪一只猴子动作生动、有趣?开始。
(二)初次画猴
(音乐限时:3分钟,《三只猴子》)
师:板书课题:水墨意趣猴子()
师:猴儿们画好了吗?我们来欣赏一下不同形态的猴子。
展示,趣评:让生互猜画的猴在干什么?生动的地方在哪儿?
展示结束:好的,咱们先让这些猴儿们在桌上休息一会儿。
三、猴炼成精
(一)探究动态
师:据说峨眉山的这些猴儿们,每月初一到
十四都隐藏于深山之中,而每逢十五,就会不约
而同的汇聚于峨眉半山的清音阁。
咦?为什么
呢?(图片)
生:他们想捞月亮。
师:哦~看来你们和猴儿们想的一样啊!
添加板书课题:捞月
★师:可是猴儿们要用什么办法去捞月亮呢?
请小组用一分钟时间讨论并交流想法:
★老师总结: 1.团队:(几只猴子)
2.方法:(分工、借力、互助)
3.动作:(倒挂、连接)
请第?小组的代表来谈谈你们商量的结果:打算组织几只猴子?用什么方法?头的方向、身体的弯曲变化、四肢的动作、尾巴的动态分别有什么样的变化?
好,我们再请第?小组谈谈你们的想法?
猴子的四肢灵活机动,姿态自然也就多变,请观察:有的猴子用长尾倒挂,有的猴子双肢借力,有的猴子反方向的互助,实属可爱之极。
(出示图片)
(二)调整难点
师:同学们,你们太聪明了,帮助峨眉山的猴儿们想了很多好办法。
那么我们来看看你们刚才体验画的这些猴,有没有适合捞月亮的动态呢?
★展示一张,观察思考:怎么样才能把这个动作变成捞月亮的动作呢?
分析:
1、旋转
2、倒置
3、加入另外小朋友的绘画作品进行拼接。
(讲解构图及水墨知识)
4、教师可以马上动笔修改。
强调倒挂、头、四肢、身体、尾巴的动态
合作:小组再次拼作你们的体验图。
(三)表现意趣
师:清楚了动态的表现方式,我还有一个疑问,请你
们帮忙解答:
最后一只猴子当手接触池中月亮时那一刻,心情怎么
样?表情又是怎么样?
师:谢谢你们答疑解惑,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描绘猴
子捞月,体验水墨意趣吧!
四、猴子捞月
(一)作业要求:
用“游戏接龙”的方式,每一个人画一只猴子或一个场景,共同创造出一幅水墨意趣之“猴子捞月”图。
小组合作提示:
1、分工(四个人一个小组)
2、研究表现“猴子捞月”的场景
3、思考怎样体现水墨意趣
(二)创作体验(20分钟)
播放背景音乐
1.小组接龙
2.师生合作
(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握笔姿势、坐姿、工具摆放等学习习惯的训练)
(三)赏析作品
展示评价要点:1.欣赏分析哪些组的猴子捞月图最完整?
2.评价哪些组或哪一些猴的动态最生动?最有趣?
3.哪一组的画面最具有水墨意趣?
1、欣赏学生作品,谈谈哪些作品完整、动态生动、水墨意趣?
2、老师再全面评述(构图、动态表情、水墨)
师:一幅完整的中国画作品应包括画面内容、落款与印章三个部分。
3、教师题字“篆书--猴子捞月”和落款及压印!
今天,我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水墨,开心吗?希望你们能用水墨的方法去描绘更多的猴和其他的事物。
充分感受水墨画的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