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中国建筑的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世纪前中国建筑的概述
早在中国东汉时期,中国建筑就开始收到印度文化,也就是佛教文化的影响,如佛教的寺庙、石窟建筑、塔等等。因此一直延续到中世纪前,中国的建筑仍一直保持着浓郁的宗教色彩。
在宗教方面,中国跟西方对于宗教和思想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西方多数建造神庙、殿堂是为了供奉他们的神,给他们的神居住的,而中国的是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的。这也是因不同的地域文化而造成的差别。
中国古代建筑一般分为:宫殿、坛庙、陵墓、佛寺建筑、民居、园林。无论是从建筑的形式还是从布局来看,中国建筑都很讲究礼制,也就是严格按照等级制度来制作和分区的。而且,在中世纪前,中国建筑大多受印度等东方国家影响较多,因此中世纪前的中国建筑都有很浓郁的东方味道。
从材料结构方面的特点大致归为以下七类: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方面尽木材应用之能
事,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同
时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除此之外,中国人
并不像西方人那样觉得建筑是一种永恒的东西,而更多地,如果建筑变
得古旧、毁坏了就推倒重来。
2、保持构架制原则。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见大木作),
使建筑物上部荷载均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
3、创造斗拱结构形式。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
的斗拱,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
或柱网和屋顶梁架
之间的整体构造层,
这是中国古代木结
构构造的巧妙形式。
建筑学界常用它作
为判断建筑物年代
的一项标志。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
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
群。无论单体建筑规模
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
阶基、屋身、屋顶(屋盖)
三部分组成:阶基;屋
身;屋顶。西方人称誉
中国建筑的屋顶是中国
建筑的冠冕。 5、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布局原则是内向含蓄的,
多层次的,力求均衡对称。中国建筑的完整形象必须从组群院落整体去认识。建筑组群的一般平面布局取左右对称的原则,房屋在四周,中心为庭院。
6、灵活安排空间布局。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中国建筑的室内间隔可以用各
种隔扇、门、罩、屏等便于安装、拆卸的活动构筑物,能任意划分,随时改变,使室内空间既能够满足屋主自己的生活习惯,又能够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在需举行盛大宴会时)迅速改变空间划分。
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北魏使用琉璃瓦,至明清时期琉璃制品的产量、品
种大增,出现了更多的五彩缤纷的琉璃屋顶、牌坊、照壁等,使中国建筑灿烂多彩,晶莹辉煌。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多注重到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很讲究所谓的“天人合一”。在具有巫术色彩的风水观念中,也包含着人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对于山脉的走向、河流的位置有一种超自然的理解,以便使这种超自然的东西和人的吉凶祸福相联系。
总而言之,中世纪前的中国建筑是比较有自己的特点和味道的。因为受到的影响较小而且较单一,因此当时的建筑也是最具有中国和东方味道的建筑。
祈年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