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性传播疾病
第29章螺旋体
![第29章螺旋体](https://img.taocdn.com/s3/m/c9cce75fcc17552707220888.png)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钩端螺旋体属
形态结构与染色
螺旋细密而规则 镀银染色法染成棕褐色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培养特性 抵抗力 抗原构造与分类
Medical Microbiology
医学微生物学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MU 哈尔滨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第二篇 致病性细菌
第29章 螺旋体
Spirochaete
所致疾病-钩端螺旋体病
储存宿主
鼠类与猪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垂直传播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所致疾病-钩端螺旋体病
临床表现
高热、全身酸痛 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 表浅淋巴结肿大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微生物学检查法
血清学诊断
补体结合试验 间接凝集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防治原则
加强带菌家畜的管理 注意保护水源 接种多价全细胞死疫苗治疗 首选青霉素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心理健康教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781f8fe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b.png)
第一章测试1.关于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的性是由染色体确定的。
B:心理的性是以生物的性为基础的精神方面的一种反应。
C:性是伴随心理发育而形成的现象,经过医生治疗可以改变。
D:社会的性都是由社会约定俗成而不能改变的。
答案:AB第二章测试1.大学生心理咨询就是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解决()的过程。
A:心理问题B:适应问题C:现实问题D:情感问题答案:A2.大学生心理咨询是咨询师运用(),促使来访者自我发展和完善。
A:身心发展规律B:生理指标C:认知规律D:心理学原理答案:D3.心理咨询的任务不是()。
A:提高心理素质B:改变认知方式C:强化适应能力D:学会调节人际答案:B4.心理咨询的对象不是()。
A:心理不健康的B:心理健康的C:心理不正常的D:未确诊的神经症答案:D5.大学生心理咨询中使求助者增强自知之明的任务中主要有()。
A:个人片面的经验B:扭曲的社会需求C:不合理的生物需求D:个人极端的自我认知答案:ABCD6.心理咨询的对象有()。
A:心理正常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B:特殊对象C:心情不好的D:心理正常的,遇到了现实问题的答案:ABD7.对大学生心理咨询来说,去往心理咨询室是正常的行为()A:对B:错答案:A8.心理咨询的主要任务室帮助求助者解决现实问题()A:对B:错答案:B9.心理咨询中的情感问题只能通过药物治疗。
()A:错B:对答案:A10.对正在心理咨询的人来说,要尽可能让他知道心理咨询的任务和有效性。
()A:错B:对答案:B第三章测试1.生理自我的内容不包括()。
A:身体B:外貌C:风度D:技能答案:D2.()是人格的核心成分,它是个体发展中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A:主我B:超我C:自我D:客我答案:C3.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依据发展的观点,将自我分为理想自我和()。
A:个人自我B:现实自我C:社会自我D:镜中自我答案:B4.消极自我意识分为两种类型:自我贬低型和()。
A:自我拒绝B:自我夸大型C:自我排斥D:自我否定答案:B5.积极悦纳自己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医院感染性疾病防控制度
![医院感染性疾病防控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6c55c6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2.png)
医院感染性疾病防掌控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意义为了保障患者、医护人员和访客的健康安全,有效防控医院感染性疾病的传播,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内全部医疗科室、护理部门、病房、手术室、门诊部以及其他涉及医疗活动的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定义1.感染性疾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可在医院内传播的疾病,包含但不限于肺炎、流感、肠道传染病等。
2.医院感染:指在患者入院后,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3.感染管制科室:指特地负责医院感染性疾病防控的科室。
第二章医院感染性疾病监测与报告第四条病例监测1.各科室负责人应每日统计并记录本科室感染性疾病相关数据,包含确诊病例数、病情严重程度、医院感染发生率等。
2.统计数据应第一时间上报给感染管制科室,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第五条疫情报告1.在发现有传染性疾病患者时,各科室负责人应立刻报告感染管制科室,并依照相关要求上报至卫生部门。
2.疫情报告应认真描述患者的病情、传播途径等信息,并搭配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第三章感染源管理第六条患者入院检查1.全部患者入院前应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发现有传染性疾病患者应及时隔离,并通知感染管制科室。
2.入院检查应包含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相关化验等项目,以筛查潜在感染风险。
第七条隔离措施1.对于已确诊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布置单人病房或隔离病区,确保患者与他人之间的有效隔离。
2.隔离病房或隔离病区应具备相应的隔离条件和设施,包含负压掌控、独立空调系统、隔离衣物等。
第八条感染源除去1.针对可能存在病原体的物品、设备等,应采取适当的清洁和消毒措施,确保感染源的彻底除去。
2.出院患者所使用的床单、衣物等应进行高温煮沸或特地的清洗消毒处理。
第四章个人防护与手卫生第九条个人防护1.医护人员在接触或照料患者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2.个人防护用品应依据工作环境和任务需求合理选择,并定期更换。
第二十九章疾病监测、预防与控制 答案
![第二十九章疾病监测、预防与控制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e85586a76e58fafab003ad.png)
第二十九章疾病监测、预防与控制答案:一、单选题:1.E2.A3.A4.E5.D6.E7.C8.C9.C 10.C11.A 12.E 13.B 14.C 15.A 16.D 17.E 18.C 19.B 20.A 21.C 22.E 23.D 24.D 25.C 26.B 27.C 28.E 29.E 30.D31.A 32.B 33.A 34.B 35.C 36.D 37.A 38.B二、名词解释:1.高危策略即针对高危险暴露的个体的策略,旨在消除其对危险因素的特殊暴露。
2.初级卫生保健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它应用技术上适宜,学术上可靠而又为社会能接受的方法,通过个人和社会的充分参与而达到普及,其费用也是国家和社区依靠自力更生和自觉精神能够负担得起的。
3.健康促进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的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和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其实质是健康教育+环境支持。
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主要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等。
本身一般无传染性。
5.扩大免疫规划 20世纪70年代WHO提出,其规划要求坚持免疫方法与流行病学监督计划相结合,防制天花、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脊髓灰质炎、结核病等传染病,其中心内容一是要求不断扩大免疫接种覆盖面,使每个儿童在出生后都有获得免疫接种的机会;二是要求不断扩大免疫接种的疫苗种类。
6.国境卫生检疫为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或由国内传出,在一个国家国际通航港口、机场、陆地边境和国界江河口岸设立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对进出人员,交通工具、货物,行李和邮件实施医学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这种综合措施称为国境卫生检疫。
7.预防接种(vaccination)利用生物制品将抗原或抗体注入机体,使之获得对某些疾病的特异抵抗力,保护易感群体以预防传染病。
《疾病分类与代码(修订版)》章节名称及代码(ICD-10)
![《疾病分类与代码(修订版)》章节名称及代码(ICD-10)](https://img.taocdn.com/s3/m/3c5efdca19e8b8f67c1cb9fc.png)
章节名称及代码(ICD-10)章编码章节名称第1章A00-B99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A00-A09肠道传染病A15-Al9结核病A20-A28某些动物源性细菌性疾病A30-A49其他细菌性疾病A50-A64主要为性传播模式的感染A65-A69其他螺旋体病A70-A74由衣原体引起的其他疾病A80-A89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性感染A90-A99节肢动物媒介的病毒性发热和病毒性出血热B00-B09特征为皮肤和粘膜损害的病毒性感染B15-B19病毒性肝炎B20-B2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B25-B34其他病毒性疾病B35-B49真菌病B50-B64原虫性疾病B65-B83蠕虫病B85-B89虱病、螨病和其他病虫侵染B90-B94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后遗症B95-B98细菌、病毒和其他传染性病原体B99-B99其他传染病第2章C00-D48肿瘤C00-C14唇、口腔和咽恶性肿瘤C15-C26消化器官恶性肿瘤C30-C39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C40-C41骨和关节软骨恶性肿瘤C43-C44皮肤黑色素瘤和其他恶性肿瘤C45-C49间皮组织和软组织恶性肿瘤C50-C50乳房恶性肿瘤C51-C58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C60-C63男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C64-C68泌尿道恶性肿瘤C69-C72眼、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C73-C75甲状腺和其他内分泌腺恶性肿瘤C76-C80不明确、继发和未特指部位的恶性肿瘤C81-C96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D00-D09原位肿瘤D10-D36良性肿瘤D37-D48动态未定或动态未知的肿瘤第3章D50-D89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涉及免疫机制的某些疾患D50-D53营养性贫血D50-D89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涉及免疫机制的某些疾患D55-D59溶血性贫血D60-D64再生障碍性及其他贫血D65-D69凝血缺陷、紫癜和其他出血性情况D70-D77其他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D80-D89涉及免疫机制的某些疾患第4章E00-E90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E00-E07甲状腺疾患E10-E14糖尿病E15-E16葡萄糖调节和胰腺内分泌的其他疾患E20-E35其他内分泌腺疾患E40-E46营养不良E50-E64其他营养缺乏E65-E68肥胖症和其他营养过度E70-E90代谢紊乱第5章F00-F99精神和行为障碍F00-F09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F10-F19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F20-F29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F30-F39心境[情感]障碍F40-F48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以及躯体形式的障碍F50-F59与生理紊乱和躯体因素有关的行为综合征F60-F69成人人格和行为障碍F70-F79精神发育迟缓F80-F89心理发育障碍F90-F98通常在童年租青少年期发病的行为和情绪障碍第6章G00-G99神经系统疾病G00-G09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G10-G14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全身性萎缩G20-G26锥体外系和运动疾患G30-G32神经系统的其他变性性疾病G35-G37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疾病G40-G47发作性和阵发性疾患G50-G59神经、神经根和神经丛疾患G60-G64多神经病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其他疾患G70-G73肌神经接点和肌肉疾病G80-G83大脑性瘫痪和其他麻痹[瘫痪] 综合征G90-G99神经系统的其他疾患第7章H00-H59眼和附器疾病H00-H06眼睑、泪器系和眼眶疾患H10-H13结膜疾患H15-H22巩膜、角膜、虹膜和睫状体疾患H25-H28晶状体疾患H30-H36脉络膜和视网膜疾患H40-H42青光眼H43-H45玻璃体和眼球疾患H46-H48视神经和视路疾患H49-H52眼球外肌、双眼运动、调节和屈光疾患H53-H54视觉障碍和盲H55-H59眼和附器的其他疾患第8章H60-H95耳和乳突疾病H60-H62外耳疾病H65-H75非化脓性中耳炎H80-H83内耳疾病H90-H95耳的其他疾患第9章I00-I99循环系统疾病I00-I02急性风湿热I05-I09慢性风湿性心脏病I10-I15高血压病I20-I25缺血性心脏病I26-I28肺源性心脏病和肺循环疾病I30-I52其他类型的心脏病I60-I69脑血管病I70-I79动脉、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疾病I80-I89静脉、淋巴管和淋巴结疾病,不可归类在他处者I95-I99循环系统其他和未特指的疾患第10章J00-J99呼吸系统疾病J00-J06急性上呼吸道感染J09-J18流行性感冒和肺炎J20-J22其他急性下呼吸道感染J30-J39上呼吸道的其他疾病J40-J47慢性下呼吸道疾病J60-J70外部物质引起的肺部疾病J80-J84主要影响间质的其他呼吸性疾病J85-J86下呼吸道化脓性和坏死性情况J90-J94胸膜的其他疾病J95-J99呼吸系统的其他疾病第11章K00-K93消化系统疾病K00-K14口腔、涎腺和颌疾病K20-K31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疾病K35-K38阑尾疾病K40-K46疝K50-K52非感染性小肠炎和结肠炎K55-K63肠的其他疾病K65-K67腹膜疾病K70-K77肝疾病K80-K87胆囊、胆道和胰腺疾患K90-K93消化系统的其他疾病第12章L00-L99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L00-L08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感染L10-L14大疱性疾患L20-L30皮炎和湿疹L40-L45丘疹鳞屑性疾患L50-L54荨麻疹和红斑L55-L59与辐射有关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疾患L60-L75皮肤附件的疾患L80-L99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其他疾患第13章M00-M99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M00-M03感染性关节炎M00-M25关节病M05-M14炎性多关节病M15-M19关节病M20-M25其他关节疾患M30-M36系统性结缔组织疾患M40-M43变形性背部病M40-M54背部病M45-M49脊椎病M50-M54其他背部病M60-M63肌肉疾患M60-M79软组织疾患M65-M68滑膜和肌腱疾患M70-M79其他软组织疾患M80-M85骨密度和结构的疾患M80-M94骨病和软骨病M86-M90其他骨病M91-M94软骨病M95-M99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的其他疾患第14章N00-N99泌尿生殖系统疾病N00-N08肾小球疾病N10-N16肾小管-间质疾病N17-N19肾衰竭N20-N23尿石病N25-N29肾和输尿管的其他疾患N30-N39泌尿系统的其他疾病N40-N51男性生殖器官疾病N60-N64乳房疾患N70-N77女性盆腔器官炎性疾病N80-N98女性生殖道非炎性疾患N99-N99泌尿生殖系统的其他疾患第15章O00-O99妊娠、分娩和产褥期O00-O08流产结局的妊娠O10-O16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的水肿、蛋白尿和高血压疾患O20-O29主要与妊娠有关的其他孕产妇疾患O30-O48与胎儿和羊膜腔及可能的分娩问题有关的孕产妇医疗O60-O75产程和分娩的并发症O85-O92主要与产褥期有关的并发症O94-O99其他产科情况,不可归类在他处者第16章P00-P96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P00-P04胎儿和新生儿受母体因素及妊娠、产程和分娩并发症的影响P05-P08与妊娠期长短和胎儿生长有关的疾患P10-P15产伤P20-P29特发于围生期的呼吸和心血管疾患P35-P39特发于围生期的感染P50-P61胎儿和新生儿出血性和血液学疾患P70-P74特发于胎儿和新生儿的暂时性内分泌和代谢疾患P75-P78胎儿和新生儿的消化系统疾患P80-P83累及胎儿和新生儿体被和体温调节的情况P90-P96起源于围生期的其他疾患第17章Q00-Q99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Q00-Q07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Q10-Q18眼、耳、面和颈部先天性畸形Q20-Q28循环系统先天性畸形Q30-Q34呼吸系统先天性畸形Q35-Q37唇裂和腭裂Q38-Q45消化系统的其他先天性畸形Q50-Q56生殖器官先天性畸形Q60-Q64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Q65-Q79肌肉骨骼系统先天性畸形和变形Q80-Q89其他先天性畸形Q90-Q99染色体异常,不可归类在他处者第18章R00-R99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R00-R09累及循环和呼吸系统的症状和体征R10-R19累及消化系统和腹部的症状和体征R20-R23累及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症状和体征R25-R29累及神经和肌肉骨骼系统的症状和体征R30-R39累及泌尿系统的症状和体征R40-R46累及认知、知觉、情绪状态和行为的症状和体征R47-R49累及言语和语音的症状和体征R50-R69一般症状和体征R70-R79血液检查的异常所见。
2010-2019年西藏性病流行特征分析
![2010-2019年西藏性病流行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35d13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3.png)
中国艾滋病性病202丨年2月第27卷第2期Chin J AIDS STD Vol.27 No.2 Feb 2021205D O I:10.13419/j.c n k i.a i d s.2021.02.26•短篇报道•2010 —2019年西藏性病流行特征分析多吉旺姆,孙剑,次仁旺姆,吴晓冬,杨阳,庞宁,雅西(西藏N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拉萨850000)关键词:性病;流行特征;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K 759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5662(2021)02-0205-02性传播疾病(STD)简称性病,是严重危害人类 健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不但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 严重的困扰,而且严重者会危及生命,给患者及家庭 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损失,可造成严重的公共卫 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2013年开始我国明确规定 了5种重点防治性病51。
西藏随着经济发展,旅游业 和娱乐行业的逐渐兴盛,流动人口逐年增加,性病报 告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为了解西藏性病流行特征 和影响因素。
现对2010_20丨9年西藏性病流行特 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中截取2010年1月I日至2019年12月31日现住 址为“西藏”的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等5种性病。
1.2方法数据整理后导人SPSS 25软件进行分 析。
一般人口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
2结果2.1 总体情况 2010年丨月丨日至2019年12月31 日,西藏5种性病总计10 730例,其中梅毒病例占 85.89%(9 216)[—期梅毒占 23.97%(2 572 例),二期 梅毒占4.96%(532例),三期梅毒占1.76%(189例),胎传梅毒占3.16% (339例),隐性梅毒占52.04% (5 584例)],淋病占5.55% (595例),尖锐湿疣占 5.42%(581例),生殖器疱疹占2.20%(236例),生殖 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占0.95%( 102例)。
《性与生殖健康》记录
![《性与生殖健康》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2a6dad4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c.png)
《性与生殖健康》读书记录目录一、性生理与性心理 (3)1. 性生理发育 (4)1.1 男性生殖系统 (4)1.2 女性生殖系统 (5)2. 性心理发展 (6)2.1 性别角色认同 (7)2.2 性取向与情感 (9)3. 性健康与生活质量 (10)3.1 性生活满意度 (11)3.2 性健康对生育的影响 (12)二、性传播疾病预防与控制 (14)1. 性行为与性病传播 (15)1.1 性行为的风险因素 (16)1.2 常见性病的传播途径 (17)2. 性传播疾病的防治措施 (17)2.1 安全套使用 (18)2.2 定期体检与及时就医 (20)三、避孕方法选择与计划生育 (20)1. 避孕方法的种类与特点 (21)1.1 避孕药膜 (22)1.2 输卵管帽 (24)1.3 宫内节育器 (24)2. 避孕方法的副反应与注意事项 (26)2.1 避孕药膜的副反应 (26)2.2 输卵管帽的副反应 (27)2.3 宫内节育器的副反应 (28)3. 计划生育政策与避孕方法选择 (29)3.1 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30)3.2 避孕方法的选择与咨询 (31)四、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与咨询 (32)1. 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意义与目标 (33)2. 性与生殖健康咨询的技巧与方法 (35)3. 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资源与支持 (36)五、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疾病 (37)1. 生殖器官的常见疾病 (38)1.1 阴道炎 (39)1.2 子宫肌瘤 (40)1.3 卵巢囊肿 (41)2. 生殖内分泌失调 (42)3. 生殖器官的畸形与损伤 (43)3.1 先天性无阴道 (44)3.2 阴茎弯曲 (45)3.3 精索静脉曲张 (45)一、性生理与性心理性生理概述:这一部分详细介绍了性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包括生殖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在人体内的角色。
对于男性和女性的性生理特征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为读者提供了基础但详尽的知识。
性心理概述:对性心理的认识与理解也是本书的重要部分。
传染性疾病的名词解释有哪些
![传染性疾病的名词解释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048bae7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d.png)
传染性疾病的名词解释有哪些疾病是人类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其中传染性疾病尤为令人担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与传染性疾病相关的名词解释,以加深对这一话题的了解。
1. 传染病传染病是指通过感染源传播给其他人或动物的疾病。
感染源可以是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或者是患者。
传染病可以通过空气、食物、水、体液或者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
2. 病原体病原体是指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或寄生生物。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
这些病原体侵入宿主人体后,会在宿主体内繁殖并引起不同的症状。
3.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是指传染病从感染源到宿主之间传播的路径。
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经水/食物传播。
了解不同的传播途径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4. 疫情疫情是指某一特定地区或人群中某种传染病的爆发。
疫情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球范围的。
疫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病原体的传播速度、感染率和病人的病情。
5. 流行病流行病是指在一定时间和地区内,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高于正常水平的情况。
流行病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
流行病的产生常常与病原体的特性、环境因素和人们的行为有关。
6.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发生和传播规律的科学。
通过流行病学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传染病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患病率以及预防控制的策略。
7. 隔离隔离是指将感染病患者与健康人群隔离开来,以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隔离可以是在医疗机构内实施,也可以是在家庭环境中开展。
隔离通常需要与其他预防措施(如个人防护措施和消毒)结合使用。
8. 疫苗疫苗是指含有病原体成分或变种的生物制剂,用于预防传染病。
通过接种疫苗,人体可以生成特定的抗体来应对病原体的攻击,提高免疫力以防止感染。
9. 免疫免疫是指机体对病原体具有防御能力的状态。
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和攻击入侵的病原体,以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免疫可以通过疫苗接种、自然感染或抗体传递等方式获得。
执业医师考试章节练习-传染病
![执业医师考试章节练习-传染病](https://img.taocdn.com/s3/m/6ee842b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8.png)
第十九章传染病、性病第一节总论1.在大多数传染病的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是下列哪一种: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E.混合感染(答案:B。
)2.感染病原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临床上不出现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称为:A.显性感染 B.潜伏性感染C.隐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E.以上都不是(答案:C。
)3.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临床上不显示任何症状、体征,但可产生特异性免疫,可定义为: A.潜伏性感染 B.病原体被清除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E.明显感染(答案:C。
)4.下列五种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是: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E.明显感染(答案:B。
)5.在感染过程的5种结局中最不常见的表现是: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E.潜伏性感染(答案:C。
解析:最常见的是隐性感染,最少见的是显性感染)6.在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中所占比例最低但最易识别的是: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C. 湿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E.潜伏性感染(答案:C。
)7.在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中,最少见,但表现最明显的是下列哪种:A.显性感染 B. 潜伏性感染C.病原携带状态 D.病原体被清除E.潜伏性感染(答案:A。
)8.可引起疾病暴发的是下列哪种方式:A.诊疗技术传播 B. 接触传播C.水和食物传播 D.各种制剂传播E.气雾传播(答案:C。
解析:经水、食物等从消化道传播,如霍乱、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的传播,可引起疾病的暴发)9.传染病可引起暴发的是:A.接触传播 B.诊疗手术传播C.水和食物传播 D.各种药剂传播E.血液传播(答案:C。
)10.某女性,患慢性乙型肝炎10年,血化验:HBsAg(+)、HBeAg(+)、抗-HBcIgG(+)。
其3岁女儿体检时血清抗-HBs(+),追问病史,无任何临床症状,未注射乙肝疫苗,其女儿属于: A.隐性感染 B.潜伏性感染C.显性感染 D.病毒携带状态E.混合感染(答案:A。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可编辑)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f09d143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d.png)
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目录第一章病毒性皮肤病方5一单纯疱疹方7二带状疱疹方12三水痘方29四风疹方34五手足口病方38六寻常疣方41七扁平疣方48八传染性软疣方62第二章细菌性皮肤病方69一疮痈方71二疖病方87三丹毒方106四脓疱疮方121五毛囊炎方131六甲沟炎方137七臁疮方140第三章真菌性皮肤病方155二手足癣方163三甲癣方172四体癣方175五花斑癣方181六口腔念珠菌病方184七念珠菌阴道炎方190第四章寄生虫昆虫及动物性皮肤病方194一疥疮方196二滴虫性阴道炎方206三毒蛇咬伤方213四虫螫伤方221五虫咬皮炎方226第五章物理性皮肤病方230一烧烫伤方232二冻疮方248三鸡眼方259四褥疮方266五手足皲裂方277六痱子方283第六章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方287一荨麻疹方289三阴囊湿疹方322四肛门湿疹方329五婴儿湿疹方337第七章结缔组织病方345一红斑狼疮方347二硬皮病方360三皮肌炎方372第八章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方379一神经性皮炎方381二皮肤瘙痒症方394三外阴瘙痒症方412四肛门瘙痒症方420五痒疹方429第九章红斑和丘疹鳞屑性皮肤病方435一多形红斑方437二银屑病方445三玫瑰糠疹方468四扁平苔藓方473第十章血管性皮肤病方480一过敏性紫癜方482二结节性红斑方501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方507四血栓性静脉炎方524五红斑性肢痛症方539第十一章皮肤附属器疾病方547一脂溢性皮炎方549二痤疮方556三酒皶鼻方584四多汗症方599五腋臭方603六斑秃方609七脂溢性脱发方630第十二章色素障碍性皮肤病方637一雀斑方639二黄褐斑方645三皮肤黑变病方670四白癜风方676第十三章粘膜疾病方697一剥脱性唇炎方699二女阴粘膜白斑方706第十四章皮肤综合征方713一白塞综合征方715二干燥综合征方722三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方727第十五章性传播疾病方733一梅毒方735二淋病方742三尖锐湿疣方752四软下疳方763五生殖器疱疹方767第十六章其他常见皮肤病方773一天疱疮方775二鱼鳞病方782附古方药量考证785一单纯疱疹方单纯疱疹是由人类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皮肤病常由多种诱发因素如发热受凉消化不良月经等而引起发病多发生于皮肤粘膜交界处以颜面及生殖器为多见如口角唇缘包皮龟头尿道阴唇等部位皮肤损害多在红斑基础上发生簇集性小丘疹迅速变为粟粒大小的小水泡破裂后露出糜烂面逐渐干燥结痂患者自感烧灼和痒感重者可引起附近淋巴结肿大历时1周左右而自愈但可反复发作西医治疗一般采用对症处理及抗病毒治疗如病毒灵病毒唑等中医认为其属热疮火燎疮等范畴常因内有蕴热复感风热邪毒郁于肌肤而成治疗注重内外合治选用清热解毒祛湿止痒诸方药既内服又外洗临床证实有较好疗效鉴于目前临床生殖器疱疹的患者较多故于后另立篇幅介绍下述诸方以治疗颜面疱疹为主可供参考选用1 辛夷清肺饮辛夷花生甘草各6g生石膏30g金银花野菊花各15g枇杷叶栀子知母各9g桑叶连翘黄芩各12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本方出自《外科正宗》有疏风清热解毒之功适用于治疗·4·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热疮2 加减泻毒汤马齿苋生薏苡仁生石膏各30g栀子藿香防风苏叶白术各9g黄芩大青叶各12g枳壳生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适用于治疗颜面疱疹3 加减清胃汤生石膏30g生地20g黄芩丹皮各12g大青叶15g黄连生甘草柴胡各6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功适用于治疗颜面疱疹4 黄连上清汤黄连生甘草大黄各6g栀子荆芥黄芩连翘桔梗旋复花各10g黄柏12g鱼腥草15g生石膏3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本方有清热解毒疏风除湿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颜面疱疹疗效较好5 加减泻黄散藿香栀子防风玄参连翘生甘草各10g生石膏3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本方有清胃泻火凉血解毒之功适用于治疗颜面疱疹6 五味消毒饮葛根浮萍黄芩金银花各10g野菊花板蓝根各15g紫花地丁蒲公英各12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本方出自《医宗金鉴》有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颜面疱疹效果理想7 惺惺散桔梗细辛人参甘草茯苓天花粉白术薄荷各适量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清热益气透毒之功适用于热疮体虚者8 青冰散青黛冰片各等份将两药末混合均匀备用先将患处清洗干净取药末适量撒布于患处2天换药1次本方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单纯疱疹67例结果1周内痊愈41例2周内痊愈23例3周内痊愈3例9 梅花针法选用病变局部先常规消毒再取梅花针于局部行叩刺治疗一般手法宜由轻到重逐渐变化边叩刺边用消毒干棉球擦净渗出的液体治疗以局部皮肤潮红轻微渗血为度每日治疗1次本法有散风清热通络止痛条畅气血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单纯疱疹26例结果全部获愈治疗时间最短者1次最长者7次10 系列秘验方1马齿苋30g生苡仁15g紫草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2败酱草紫草各10g板蓝根15g马齿苋3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3栀子牵牛子末大黄各1两①甘草荆三棱各7钱②诸药研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酒化服用之4大黄生姜甘草金银花各1两瓜蒌1斤③皂角针2两诸药研粗末用好酒2升④同煎去渣服用①1两=31 25克②1钱=3 125克③1斤=500克④1升=1000ml·6·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5丁香乳香各1钱蝉壳贯众紫花地丁各半两诸药研为细末温酒调下6金银花赤芍各半两大黄7钱半当归枳实甘草各3钱上药入大瓜蒌1个同研为粗末作4服每服水酒各1盏煎至1盏去渣温服不拘时7大黄甘草各1两芒硝2两诸药研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半丸食后清茶温酒任化下童便半盏研化服亦可8防风细辛甘草节白僵蚕青皮黄连羌活独活蝉蜕赤芍各等份诸药锉散每服5钱每日2次9紫花地丁1两白芷元参各3钱黄酒2两水两杯同煎服服后盖被子出汗即愈轻者1剂重者2~3剂见效10金丝草金银花藤五叶紫葛天荞麦各等份切碎用最好的醋浓煎先熏后洗11黄柏黄芩黄连芙蓉叶泽兰叶大黄各32g诸药共研细末菜油或麻油调敷患处12青黛粉黄柏面各15g滑石粉64g诸药混匀直接撒布疮面13石榴皮地榆蛇床子蒲公英各32g水煎熏洗患处14苦参大黄蛇床子芍药黄芩黄柏黄连菝葜各适量每日1剂水煎外洗患处3次15水银铅粉又名胡粉松脂各适量以猪脂4升煎松脂水气尽下水银胡粉搅匀不见水银以搏之外敷患处不可近眼耳切勿入口16蓖麻肉松香杏仁霜银朱广丹轻粉茶油各适量诸药制成药膏贴患处每日1次17黄连面32g凡士林250g混合调膏外搽18青黛散金黄散或紫金锭冷开水调搽患处11 食疗方本病忌食膏粱厚味辛辣醇酒对反复发作者应加强食疗下列食疗方可酌情选用1养心补脾汤龙眼肉500g白糖50g将龙眼肉放碗中加白糖反复蒸晾3次使色泽变黑将龙眼肉再拌以少许白糖装瓶备用每日服用2次每次4~5颗连服7~8天适用于心脾两虚者2芪草大枣汤黄芪30g生甘草5g大枣7枚每日煎服适用于气虚乏力者3消食汤炒萝卜子鸡内金各10g焦山楂30g大枣15枚葱白7根水煎去渣温服适用于食滞中脘者·8·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二带状疱疹方带状疱疹是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潜伏于体内再发所致故发病无季节性呈散发性小儿发病较少多为年长者好发年龄多在50岁以上多发于免疫损伤或免疫抑制人群以及恶性肿瘤特别是淋巴瘤患者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症状初起在皮肤上出现成簇红色皮疹数小时后发展成水泡脓疱周围红晕大小不等分批出现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域排列成带状经3~5日干燥结痂痛感逐渐消失2周左右脱痂一般不留瘢痕疹出时常有局部淋巴结痛或局部瘙痒感觉过敏皮疹多限于身体一侧不超过中线好发部位以胸部常见其次为面部神经支配的部位再次为颈腰部非典型者可做疱疹组织涂片和活检检测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抗原分离病毒和血清学检查本病西医一般采用对症支持及抗病毒治疗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肝气郁结久而化火妄动脾经湿热内蕴外溢皮肤而生偶因兼感外邪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成故治疗以清肝泻火健脾除湿活血化瘀等为大法常内服外用针灸等方法相并或单独运用有较好疗效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一内服方1 田基黄汤田基黄20g板蓝根30g紫草升麻各12g浙贝母10g当归丹参川牛膝各15g热甚者加龙胆草栀子各10g黄芩15g湿盛者加白术茯苓各12g泽泻10g继发感染者加金银花紫花地丁各30g野菊花20g年老体虚者加生黄芪党参各2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局部以紫金锭用茶叶水调糊外涂本方有清热泻火活血解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疹40例结果1周以内痊愈31例2周以内痊愈38例总治愈率95%2 徐长卿方徐长卿七叶莲川芎黄芪各15g七叶一枝花远志各10g丹参20g琥珀冲服1g牡丹皮12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5天为1疗程本方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2例结果痊愈28例显效3例有效1例3 黄公防己汤木防己生山栀各15g蒲公英白茅根赤小豆各30g黄芩广郁金香附各12g车前子包煎10g甘草6g皮损发于面部者加马齿苋30g发于胸胁部者加柴胡10g发于腰腹部者加黄柏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鱼腥及酒类食品本方有解毒利湿通络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疹58例其中皮损位于胸胁部者28例腰腹部者18例头面部者12例结果全部获愈其中服药3剂获愈者32例4剂者11例5~6剂者14例9剂者1例·10·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4 乌蛇败毒汤乌梢蛇防风当归各15g荆芥黄芩赤芍白芍柴胡各12g黄连10g甘草6g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者加厚朴鸡内金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年老体虚者可酌加党参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本方有清热泻火解毒燥湿活血祛风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疹68例结果服药3天痊愈者38例服药4~6天痊愈者23例7~9天痊愈者7例且发现年龄越大水泡枯萎后愈易留有疼痛5 柴胡清肝汤柴胡川芎连翘牛蒡子黄芩各10g生地当归赤芍各15g山栀天花粉防风各12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5天为1疗程本方有清利肝胆清热解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疹32例结果痊愈18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 75%6 泻肝解毒汤败酱草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各30g丹皮15g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泽泻苦参各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本方有清热祛湿解毒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疹60例结果痊愈26例显效23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 3%7 解毒行气汤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各30g车前草20g猪苓玄胡木防己各15g龙胆草赤芍各12g乳香栀子各10g舌苔黄大便干者加大黄热盛者加牡丹皮湿盛者加生薏苡仁瘙痒者加苦参痛甚者加罂粟壳年老体弱者加黄芪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少儿年老者剂量酌减本方有清热解毒行气利湿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疹40例结果全部获愈其中服药最少3剂最多6剂平均5剂8 解毒凉血汤半枝莲30g板蓝根紫花地丁玄参各20g黄芩入地金牛各15g红紫草丹皮柴胡各10g疼痛剧烈发热者加龙胆草10g或羚羊角另煎可用山羊角代2g虚弱者加升麻黄芪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疱疹破溃糜烂者用药渣煎汁洗敷患处本方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疹18例结果全部获愈疱疹结痂疼痛消失时间为3~5天无1例遗留神经痛9 解毒缓急汤贯众木瓜各30g生白芍24g生甘草12g热甚者加金银花连翘湿甚者加薏苡仁痛甚者加威灵仙玄胡伴肠胃症状者加平胃散疱疹消退但仍疼痛者加没药乳香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本方有利湿解毒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疹46例结果全部获愈治疗时间2~9天未发现不良反应10 解毒平疱汤柴胡生栀子当归赤芍龙胆草黄芩各10g金银花板蓝根虎杖贯众连翘各20g发热加知母地骨皮里热甚者加青蒿发于上部加野菊花发于眼部加谷精草草决明发于胸胁部及腰部加郁金绿萼梅发于下肢加川牛膝车前子便秘者加大黄元明粉苔腻垢重者加黄柏局部痛甚者加乳香没药伴感染脓疮者加紫花地丁蚤休白花蛇舌草疼痛后遗症加地龙僵蚕地鳖虫蜈蚣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6剂为1疗程服药期间禁食·12·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辛辣荤腥之物忌烟酒同时配合青黛消肿膏外涂方法青黛芙蓉叶各30g黄柏大黄各15g煅石膏25g冰片0 5g上药分别研细末混匀后装瓶备用用时加麻油或生油适量调成糊状先在患者皮损及疼痛区域局部按常规消毒再将糊状药膏涂上每日涂1~2次本方有清肝泄热活血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疹80例结果痊愈5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11 黛蝎消疹汤板蓝根薏苡仁各30g蚕沙包煎萆薢茯苓各20g青黛粉包煎生蒲黄丹皮赤芍各10g全蝎研粉吞服5~10g纳呆者加木香10g疼痛甚者加五灵脂10g皮损完全消退后仍遗留神经痛者去板蓝根加丹参20g红花10g鸡血藤3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本方有清热除湿化瘀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疹30例结果全部治愈其中10天内痊愈者16例15天内痊愈者13例20天内痊愈者1例最多服药14剂最少6剂12 泻肝导赤汤柴胡车前子木通栀子金银花黄芩各10g赤芍白芍各12g玄胡紫花地丁板蓝根各30g甘草6g烧灼刺痛剧烈者加川楝子15g郁金12g皮疹流水渗出多者重用木通30g加滑石20g高烧者重用柴胡30g加连翘20g口苦大便干结者加龙胆草10g心烦甚者加竹叶2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同时配合四黄五香治疱散生大黄生黄柏黄芩川黄连各2份生乳香生没药五倍子各1份研细末备用用细茶汁调成糊状敷患处干则易之4~5次后继用麻油调敷本方有泻火解毒清热利湿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疹76例结果全部治愈其中68例内服中药3剂外用敷药3天而愈8例内服6剂外用6天而愈13 芍甘通络汤白芍30~60g赤芍12~30g甘草12g蜈蚣3g全蝎5g板蓝根30g乳香没药川楝子枳壳各9g气虚加黄芪党参血虚加当归熟地阳虚加生地玄参火毒盛加金银花蒲公英湿热加龙胆草黄柏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5天为1疗程本方有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6例结果痊愈28例显效8例平均服药9剂全部病例均在半年后随访无复发14 疏郁清火汤柴胡制香附赤芍郁金白芍夏枯草丹皮生山楂连翘炒黄芩全当归桃仁山甲片各10g瓜蒌皮忍冬藤各15g薄荷叶5g后下丹参生山栀生麦芽各30g酒大黄3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本方有疏肝解郁通络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女性胸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3例结果痊愈19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例15 马齿解毒汤马齿苋大青叶紫草败酱草各15g黄连酸枣仁各10g煅龙牡各30g丘疱疹簇集者加丹皮生地有大量血疱疹或数群成串水泡堆集者马齿苋加量并酌加银花连翘泽泻疱溃破且糜烂者马齿苋加量并酌加龙胆草木通蒲公英地丁剧痛者去酸枣仁加玄胡不效加罂粟壳后遗疼痛者单服全蝎粉2~3g每日1~2次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同时配合运用外治法敷患处疱壁未破者用黄连黄芩土大黄黄柏芙蓉叶泽兰叶各30g共研末麻油500ml加温加入黄蜡125g熔化制成膏药溃破渗出或糜烂者用地榆马齿苋各30g水煎取液湿敷·14·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本方有清热解毒敛疮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疹100例结果治愈86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16 血府逐瘀汤当归15g赤芍生地枳壳玄胡各12g桃仁红花川芎柴胡各10g丹参30g甘草3g气滞加川楝子郁金香附血热加丹皮山栀黄芩等气虚加党参白术黄芪痛甚加乌梢蛇全蝎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本方出自《医林改错》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8例结果全部治愈17 芍甘解毒汤白芍30~50g郁金玄胡各15~30g金钱草当归赤小豆白花蛇舌草马齿苋蒲公英各30g炙甘草紫草车前草各15g泽泻12g土茯苓20g用本方煎服治疗带状疱疹10例如果服7日疼痛未愈者改用芍甘活血汤白芍30~50g郁金金钱草白花蛇舌草各30g玄胡15~30g丹参当归各20~30g乳香没药各6g柴胡9g炙甘草紫草各15g煎服结果全部治愈18 五味消毒饮金银花当归赤芍生地各15g野菊花川芎各10g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各12g热毒重者加连翘板蓝根各15g口苦尿赤加龙胆草6g炒栀子10g便秘加熟大黄6g疱疹生于腹部及下肢加炒黄柏牛膝各10g结痂而痒痛缠绵者加大生地量为20g土茯苓25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本方有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活血凉血化瘀通络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疹38例结果全部治愈其中1周内痊愈6例1~2周痊愈22例2~3周痊愈10例服药最少3剂最多10剂19 解毒利湿饮川黄连5~10g炒黄柏12g白鲜皮20g萆薢15g炒乳香炒没药生甘草各10g鱼腥草30g天丁8g热重于湿加金银花连翘炒黄芩各10g湿重于热加木通10g炒薏苡仁30g湿热并重加车前子包煎25g木通10g滑石包煎20g气滞血瘀加青皮20g桃仁研冲15g红花6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同时外用药以上方研细末将菜油煎热再入药末调成糊状冷后备用每日擦患处3~5次水泡消退后若有色素沉着明显者用消斑酊剂红花土茯苓各等份用75%的酒精浸泡24小时后备用外擦本方有解毒利湿活血通络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疹32例结果全部治愈其中3日内痊愈24例5日痊愈8例水泡消退后色素沉着明显者共14例用消斑酊剂外擦每日2~3次均在12日内全部消退20 加味三豆饮赤小豆30g绿豆黑豆白茯苓生薏苡仁各15g生甘草泽泻各10g疱疹大浆液混浊加滑石15g车前子包煎10g若疱疹根周皮肤红肿痛甚者加白木通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忌食生冷油腻荤腥之品若疱疹大可用消毒的注射针头或三棱针将疱疹轻轻挑破使浆液流出以减轻胀痛本方有清热解毒利湿退疹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疹多例均获痊愈21 藤皮消疱饮钩藤夜交藤海风藤各12g丹皮20g白鲜皮18g瓜蒌桑白皮绞股蓝各15g明矾红花甘草各3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另用苦豆子研末用醋调成稀糊状外敷患处每日2次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疹58例结果痊愈55例好转3例·16·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22 解毒止痛灵黄芩10g连翘僵蚕各20g板蓝根玄胡各25g柴胡香附川楝子薄荷陈皮甘草各15g每日1剂水煎服6日为1疗程同时配合外涂2%甲紫本方有清热解毒疏肝通络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疹100例结果44例用药4~6天疼痛消失42例用药6~8天疼痛消失14例服药9~12天痊愈23 疱疹止痛灵玄胡丁香王不留行大青叶栀子黄芩柴胡车前子当归各15g磁石板蓝根各50g郁金25g龙胆草生地各20g泽泻木通甘草各10g病在头颈部面部者加菊花下肢加牛膝并感染加金银花蒲公英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本方有清热解毒散郁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15例结果均治愈24 马齿苋合剂马齿苋60g大青叶蒲公英柴胡各30g牛蒡子15g丝瓜络10g肝胆火旺皮损为红粟状者加龙胆草12g泽泻10g脾胃湿热疮破流液者加黄连升麻各3g眼结膜和角膜有病变者加木贼草谷精草各12g虹膜睫状体炎加青葙子密蒙花各12g疼痛明显者加元胡15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另可外用青黛粉20g雄黄粉15g芒硝粉10g以丝瓜汁调成糊状外涂皮损处本方有泻火解毒清热利湿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眼带状疱疹36例结果均获痊愈其中23例7天而愈12例9天治愈1例15天痊愈均无遗留神经痛等症状25 四味胶囊龙胆草板蓝根玄胡各50g当归100g共研末装胶囊每粒含生药0 5g每次2~6粒每日3次口服另外用青黛散含青黛10g石膏滑石各120g黄柏60g共研末麻油调敷患处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疹69例结果均获痊愈二外治法1 半夏合剂生半夏9g生南星半边莲白芷各12g雄黄6g冰片3g上药共研成细末装瓶备用若患处未见溃破流水者可取药末适量用白酒调成糊状涂于患处若见破溃者可用菜油调涂每天上药3~4次一般1天即可见效本方有解毒清热消疮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疹多例均获满意疗效2 二味拔毒散雄黄明矾各等份将上药研为细末用时取药末适量加浓茶水调成糊状涂于患处一般属轻型者单用本方外治即可若属中型者可配龙胆泻肝汤2~4剂若属重型者可服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治之本方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疹29例结果全部治愈其中15例轻型患者于3天内痊愈8例中型患者于5日内痊愈6例重型患者于10天内痊愈所有患者痊愈后均未留有后遗疼痛症状3 雄矾蜈蚣散雄黄10g明矾5g蜈蚣1条将3味药共研细末用凡士林或香油调成糊状药膏外涂患处每日1~2次忌辛辣本方有解毒止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疹33例结果一般外涂药24小时止痛3~5天痊愈多则1周而愈4 马王冰寒散生马钱子王不留行各15g冰片5g寒水石30g雄黄明矾各25g诸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治疗时用浓茶水调成稀糊状·18·中国皮肤病秘方全书涂于患处每日2次要现用现调不可将药末全部调成糊状放置以免凝结失效合并面瘫者用白附子全蝎蜈蚣僵蚕各等份为细末每服3g11~15岁服2g每日2次早晚分服每例配合西药治疗复方大青叶注射液2支4ml维生素B12500μg维生素B1100mg三药混合肌肉注射每日2次12小时1次合并眼炎者用复方大青叶注射液1支用注射用水稀释至8ml装滴眼瓶内滴眼每眼1~2滴每日6~8次本方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痛防腐敛疮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带状疱疹200例结果全部治愈5 三黄二香散生大黄川黄柏川黄连各30g制乳香制没药各15g上方药共为细末瓶装备用用时以细茶叶适量泡浓汁调药末成糊状外敷患处干则易之有报道运用本方治疗带状疱疹多例收效满意一般1~2天后结痂疼痛消失。
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
![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ca5f644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a.png)
(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根据202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传染病预防第三章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第四章疫情控制第五章医疗救治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保障措施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第三条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
第四条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需要解除依照前款规定采取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常见、多发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按照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管理并予以公布,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南昌大学
![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南昌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38b89ce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9.png)
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南昌大学南昌大学第一章测试1.下列哪项属于人类性存在中两性在心理学上的差异:()答案:性别2.“我喜欢什么样的人?”这句话描述的是一个人的:()答案:性取向3.制约情绪的因素主要有()。
答案:外部事件;认知过程;生理状态4.下列哪项属于人类性的本质属性:()答案:社会属性5.性健康的概念包括下列哪项:()答案:其他选项都是6.人类的性功能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答案:社会功能;健康及认同功能;生殖功能;心理愉悦功能7.性别是指个性特征中所带有的阳刚特质或阴柔特质,又称心理性别。
()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男性的生殖腺为:()答案:睾丸2.男性输精管结扎常选部位是:()答案:皮下精索部3.关于前列腺的位置描述错误的是:()答案:两侧为精囊腺4.男性尿道最狭窄的部位是:()答案:尿道外口5.下列关于精索静脉曲张描述不正确的是:()答案:右侧多见6.男性生殖器输送管道不包括:()答案:睾丸7.不属于男性内生殖器的是:()答案:尿道8.属于男性外生殖器的是:()答案:阴囊9.男性尿道最宽大部位是:()答案:舟状窝10.男性的附属腺包括:()答案:精囊;尿道球腺;前列腺11.临床上,男性后尿道包括:()答案:膜部;前列腺部12.隐匿性阴茎常见的病因包括:()答案:耻骨前脂肪堆积;肥胖;阴茎解剖异常;阴茎肉膜发育异常;阴茎包皮环切术后瘢痕形成13.分泌精液的器官包括:()答案:前列腺;尿道球腺;精囊14.输精管道包括:()答案:射精管;附睾;输精管;男尿道15.睾丸属于男性的生殖腺。
()答案:对16.附睾可以产生精子。
()答案:错17.男性精液主要由精囊腺分泌产生。
()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女性的生殖腺为:()答案:卵巢2.临床上输卵管结扎的常用部位是:()答案:输卵管峡3.卵细胞受精的部位一般为:()答案:输卵管壶腹4.维持子宫前倾的主要韧带是:()答案:子宫圆韧带5.成人子宫正常的姿势是:()答案:前倾前屈6.输卵管最细的部位是:()答案:输卵管峡部7.宫颈癌最常见的病因为:()答案:HPV病毒8.乳腺癌特征性的症状是:()答案:橘皮样改变9.女性生殖器输送管道包括:()答案:子宫;阴道;输卵管10.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固定装置包括:()答案:阴道和盆底组织;子宫主韧带;子宫阔韧带;子宫圆韧带;骶子宫韧带11.以下属于女性外生殖器结构的是:()答案:大阴唇;阴道前庭;阴蒂;阴阜12.乳腺增生的常见症状包括:()答案:乳房疼痛;情态改变;乳房肿块;月经失调;乳头溢液13.子宫肌瘤的常见症状包括:()答案:腹痛;腹部肿块;白带增多;月经失调;压迫症状14.输卵管结扎一般选择在输卵管壶腹部进行。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传染病习题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传染病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cdbccaa168884868662d693.png)
第十八章传染病练习及答案1.具有重要传染性的肺结核病是A.浸润型肺结核B.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C.结核球D.结核性胸膜炎E.局灶型肺结核2.易查到大量结核杆菌的结核病灶是A.渗出性病变B.结核球C.干酪样坏死物液化D.钙化灶E.结核结节3.原发性肺结核的发展与结局A.大多数自然痊愈B.大多数通过血道播散C.大多数通过支气管播散D.多数合并肺粟粒性结核E.多数合并肺外器官结核4.原发肺结核的描述正确的是A.仅见于儿童B.病变可从肺上叶下部近肺膜处开始C.较易发生支气管播散D.较易经血管在肺内播散E.急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多见5.易并发结肠癌的肠道寄生虫病是A.棘球蚴病B.血吸虫病C.丝虫病D.阿米巴病E.华支睾吸虫6.局灶性肺结核主要病变是A.增生性病变B.渗出性病变C.变质性病变D.增生及变质变化E.渗出性病变及变质性病变7.细菌性痢疾的炎症性质是A.浆液性炎B.化脓性炎C.卡他性炎D.纤维素性炎E.增生性性炎8.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主要的临床特点是A.常发生于老年人和小儿B.常由毒力强的志贺氏菌引起C.临床无明显的腹泻和脓血便D.容易转为慢性细菌性痢疾E.不出现滤泡性肠炎的变化9.继发性肺结核好发部位A.肺尖部B.肺门部C.肺上叶下部或肺下叶上部近胸膜处D.肺隔面E.肺锁骨下区10.继发性肺结核最常见的类型是A.肺结核球B.浸润型肺结核C.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D.干酪样肺炎E.局灶型肺结核11.肠结核的好发部位A.直肠B.回盲部C.回肠D.直肠和乙状结肠E.阑尾12.脊柱结核最常侵犯A.颈椎B.第1~5胸椎C.第5~9胸椎D.第10胸椎~第2腰椎E.骶尾椎13.临床上称为开放性肺结核的是A.干酪性肺炎B.浸润性肺结核病C.局灶性肺结核病D.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E.肺结核球14.伤寒病变最明显的部位是A.肠系膜淋巴结B.肝脏C.脾脏D.胆囊E.回肠下段淋巴组织15.伤寒主要累及的系统是A.呼吸系统B.泌尿系统C.神经系统D.骨骼系统E.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16.脊髓灰质炎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呼吸道B.消化道C.皮肤D.输血E.泌尿道17.性传播疾病不包括A.淋病B.梅毒C.艾滋病D.麻风E.尖锐湿疣18.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A.急性纤维素性炎B.急性化脓性炎C.急性出血性炎D.急性增生性炎E.急性卡他性炎19.肠血吸虫病病变最显著的部位是A.盲肠和升结肠B.降结肠和横结肠C.升结肠和横结肠D.阑尾E.直肠和乙状结肠20.HIV传播途径不包括A.性接触B.输血和血制品C.哺乳D.昆虫叮咬E.器官移植21.晚期梅毒最常侵犯A.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B.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系统C.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D.心血管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E.骨骼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22.艾滋病容易并发的恶性肿瘤是A.纤维肉瘤B.恶性黑色素瘤C.肝癌D.Kaposi肉瘤E.骨肉瘤23.梅毒引起的心血管病变主要见于A.冠状动脉B.肺动脉C.主动脉D.肾动脉E.颈总动脉24.我国最常见的性病是A .淋病B .梅毒C .软性下疳D. 尖锐湿疣E .AIDS25.血吸虫病引起肝硬化属于A.门脉性肝硬化B.胆汁性肝硬化C.坏死后性肝硬化D.干线性肝硬化E.淤血性肝硬化26.女,6岁,尸检所见:双肺充血.重量增加,切面暗红,布满灰白粟粒大小结节,微隆起于肺的切面和肺膜表面。
ICD-10目录索引
![ICD-10目录索引](https://img.taocdn.com/s3/m/3191343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4.png)
ICD-10目录索引ICD-10目录索引摘自维基百科《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索引》总体目录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A00-B99)第二章肿瘤(C00-D48)第三章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D50-D89) 第四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E00-E90)第五章精神和行为障碍(F00-F99)第六章神经系统疾病(G00-G99)第七章眼和附器疾病(H00-H59)第八章耳和乳突疾病(H60-H95)第九章循环系统疾病(I00-I99)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J00-J99)第十一章消化系统疾病(K00-K93)第十二章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L00-L99)第十三章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M00-M99)第十四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N00-N99)第十五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O00-O99)第十六章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P00-P96)第十七章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Q00-Q99)第十八章症状、体症和临床与实验异常所见,不可分类于他处者(R00-R99)第十九章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S00-T98)第二十章疾病和死亡的外因(V01-Y98)第二十一章影响健康状态和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Z00-Z99)第二十二章用于特殊目的的编码(U00-U99)章节目录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A00-B99)o 1.1 肠道传染病o 1.2 结核病o 1.3 由特定动物传染的细菌性疾病o 1.4 其他细菌性疾病o 1.5 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之传染病o 1.6 其他螺旋体疾病o 1.7 其他衣原体疾病o 1.8 立克次体病o 1.9 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感染o 1.10 节肢动物媒病毒热和病毒性出血热o 1.11 皮肤和粘膜损伤的病毒感染o 1.12 病毒性肝炎o 1.13 人类免疫缺乏病毒疾病o 1.14 其他病毒疾病o 1.15 真菌病o 1.16 原虫病o 1.17 蠕虫病o 1.18 虱病、螨病和其他侵染o 1.19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后遗症o 1.20 细菌性,病毒性和其他感染o 1.21 其他传染病第二章肿瘤(C00-D48)o 1.1 恶性肿瘤(C00-C97)1.1.1 淋巴、造血和相关组织之外特定部位的认定或假定主要的恶性肿瘤1.1.1.1 唇、口腔和咽喉的恶性肿瘤1.1.1.2 消化器官的恶性肿瘤1.1.1.3 呼吸和胸内器官的恶性肿瘤1.1.1.4 骨和关节软骨的恶性肿瘤1.1.1.5 黑色素瘤和其他皮肤的恶性肿瘤1.1.1.6 间皮和软组织的恶性肿瘤1.1.1.7 乳房的恶性肿瘤1.1.1.8 女性生殖器官的恶性肿瘤1.1.1.9 男性生殖器官的恶性肿瘤1.1.1.10 泌尿道的恶性肿瘤1.1.1.11 眼、脑、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分的恶性肿瘤1.1.1.12 甲状腺、其他内分泌腺的恶性肿瘤1.1.2 不明确的、继发的和未特指部位的恶性肿瘤1.1.3 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1.1.4 其他恶性肿瘤(C97)o 1.2 原位肿瘤(D00-D09)o 1.3 良性肿瘤(D10-D36)o 1.4 动态未定或动态未知的肿瘤(D37-D48)第三章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D50-D89)o 1.1 营养性贫血o 1.2 溶血性贫血o 1.3 再生障碍性及其他贫血o 1.4 凝血缺陷、紫癜和其他出血性情况o 1.5 其他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o 1.6 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第四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E00-E90)o 1.1 甲状腺疾患o 1.2 糖尿病o 1.3 其他葡萄糖调节和胰腺内分泌的疾患o 1.4 其他内分泌腺疾患o 1.5 营养不良o 1.6 其他营养缺乏o 1.7 肥胖和其他营养过度o 1.8 代谢紊乱第五章精神和行为障碍(F00-F99)o 1.1 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o 1.2 使用化学药物、物质或酒精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o 1.3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o 1.4 情感性精神病o 1.5 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以及躯体形式的障碍o 1.6 与生理紊乱和躯体因素有关的行为综合症o 1.7 成人人格和行为障碍o 1.8 精神发育迟滞o 1.9 心理发育障碍o 1.10 通常起病于童年与青少年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o 1.11 未特指的精神障碍第六章神经系统疾病(G00-G99)1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G00-G09)2 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全身性萎缩(G10-G13)3 锥体外束和运动疾患(G20-G26)4 神经系统的其他变性性疾病(G30-G32)5 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疾病(G35-G37)6 发作性和阵发性疾患(G40-G47)7 神经、神经根和神经丛疾患(G50-G59)8 多神经病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其他疾患(G60-G64)9 肌神经接点和肌肉疾病(G70-G73)10 大脑性麻痹(瘫痪)和其他麻痹(瘫痪)综合征(G80-G83)?11 神经系统的其他疾患(G90-G99)第七章眼和附器疾病(H00-H59)o 1.1 眼睑、泪器系和眼眶疾患o 1.2 结膜疾患o 1.3 巩膜、角膜、虹膜和睫状体疾患o 1.4 晶状体疾患o 1.5 脉络膜和视网膜疾患o 1.6 青光眼o 1.7 玻璃体和眼球疾患o 1.8 视神经和视路疾患o 1.9 眼球外肌、双眼运动、调节和屈光疾患o 1.10 视觉障碍和视盲o 1.11 眼和附器的其他疾患第八章耳和乳突疾病(H60-H95)o 1.1 外耳疾病o 1.2 中耳和乳突疾病o 1.3 内耳疾病o 1.4 耳的其他疾患第九章循环系统疾病(I00-I99)1 急性风湿热(I00-I09)2 高血压病(I10-I15)3 缺血性心脏病(I20-I25)4 肺原性心脏病和肺循环疾病(I26-I28)5 其他类型的心脏病(I30-I52)6 脑血管病(I60-I69)7 动脉、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疾病(I70-I79)8 静脉、淋巴管和淋巴结疾病,不可归类在他处者(I80-I89)?9 循环系统其他和未特指的疾患(I95-I99)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J00-J99)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J00-J06)2 流行性感冒和肺炎(J09-J18)3 其他急性下呼吸道感染(J20-J22)4 上呼吸道的其他疾病(J30-J39)5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J40-J47)6 由于外部物质引起的肺部疾病(J60-J70)7 主要影响间质的其他呼吸性疾病(J80-J84)?8 下呼吸道化脓性和坏死性情况(J85-J86)9 胸膜的其他疾病(J90-J94)10 呼吸系统的其他疾病(J95-J99)第十一章消化系统疾病(K00-K93)1 K00-K14 口腔、涎腺和颌疾病2 K20-K31 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疾病3 K35-K38 阑尾疾病4 K40-K46 疝5 K50-K52 非感染性肠炎和结肠炎6 K55-K63 肠的其他疾病7 K65-K67 腹膜疾病8 K70-K77 肝疾病9 K80-K87 胆囊、胆道和胰腺疾患10 K90-K93 消化系统的其他疾病第十二章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L00-L99)1 L00-L08 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感染2 L10-L14 大疱性疾患3 L20-L30 皮炎和湿疹4 L40-L45 丘疹鳞屑性疾患5 L50-L54 荨麻疹和红斑6 L55-L59 与辐射有关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疾患7 L60-L75 皮肤附件的疾患8 L80-L99 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其他疾患第十三章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M00-M99)? 1 M00-M25 关节病o 1.1 M00-M03 传染性关节病o 1.2 M05-M14 炎性多关节病o 1.3 M15-M19 关节病o 1.4 M20-M25 其他关节疾患? 2 M30-M36 系统性结缔组织疾患3 M40-M54 背部病4 M40-M43 变形性背部病5 M45-M49 脊椎病6 M50-M54 其他背部病7 M60-M79 软组织疾患o7.1 M60-M63 肌肉疾患o7.2 M65-M68 滑膜和肌腱疾患o7.3 M70-M79 其他软组织疾患8 M80-M94 骨病和软骨病o8.1 M80-M85 骨密度和结构的疾患o8.2 M86-M90 其他骨病o8.3 M91-M94 软骨病9 M95-M99 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的其他疾患第十四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N00-N99)1 N00-N08 肾小球疾病2 N10-N16 肾小管、间质疾病3 N17-N19 肾衰竭4 N20-N23 尿石病5 N25-N29 肾和输尿管的其他疾患6 N30-N39 泌尿系统的其他疾病7 N40-N51 男性生殖器官疾病8 N60-N64 乳房疾患9 N70-N77 女性盆腔器官炎性疾病10 N80-N98 女性生殖道非炎性疾患第十五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O00-O99)1 O00-O08 流产结局的妊娠2 O10-O16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的水肿、蛋白尿和高血压疾患3 O20-O29 主要与妊娠有关的其他孕产妇疾患4 O30-O48 与胎儿和羊膜腔及可能的分娩问题有关的孕产妇医疗5 O60-O75 产程和分娩的并发症6 O80-O84 分娩7 O85-O92 主要与产褥期有关的并发症8 O95-O99 其他产科科情况,不可归类在他处者第十六章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P00-P96)1 P00-P04 胎儿和新生儿受母体因素及妊娠、产程和分娩并发症的影响?2 P05-P08 与妊娠期长短和胎儿生长有关的疾患3 P10-P15 产伤4 P20-P29 特发于围生期的呼吸和心血管疾患5 P35-P39 特发于围生期的感染6 P50-P61 胎儿和新生儿出血性和血液学疾患7 P70-P74 特发于胎儿和新生儿的短暂性内分泌和代谢疾患8 P75-P78 胎儿和新生儿的消化系统疾患9 P80-P83 涉及胎儿和新生儿体被和体温调节的情况10 P90-P96 起源于围生期的其他疾患第十七章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Q00-Q99)1 Q00-Q07 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2 Q10-Q18 眼、耳、面和颈部先天性畸形3 Q20-Q28 循环系统先天性畸形4 Q30-Q34 呼吸系统先天性畸形5 Q35-Q37 唇裂和腭裂6 Q38-Q45 消化系统的其他先天性畸形7 Q50-Q56 生殖器官先天性畸形8 Q60-Q64 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9 Q65-Q79 肌肉骨骼系统先天性畸形和变形10 Q80-Q89 其他先天性畸形11 Q90-Q99 染色体异常,不可归类在他处者第十八章症状、体症和临床与实验异常所见,不可分类于他处者(R00-R99)? 1 R00-R09 涉及循环和呼吸系统的症状和体征2 R10-R19 涉及消化系统和腹部的症状和体征3 R20-R23 涉及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症状和体征4 R25-R29 涉及神经和肌肉骨骼系统的症状和体征5 R30-R39 涉及泌尿系统的症状和体征6 R40-R46 涉及认知、感觉、情绪状态和行为的症状和体征7 R47-R49 涉及言语和语音的症状和体征8 R50-R69 一般症状和体征9 R70-R79 血液检查的异常所见,无诊断者10 R80-R82 尿检查的异常所见,无诊断者11 R83-R89 其他液体、体内物质和组织检查的异常所见,无诊断者?12 R90-R94 诊断性影像和功能检查的异常所见,无诊断者13 R95-R99 原因不明确和原因不知的死亡第十九章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S00-T98)?1 S00-S09 头部损伤2 S10-S19 颈部损伤3 S20-S29 胸部损伤4 S30-S39 腹部、背、腰椎和骨盆损伤5 S40-S49 肩和上臂损伤6 S50-S59 肘和前臂损伤7 S60-S69 腕和手损伤8 S70-S79 髋和大腿损伤9 S80-S89 膝和小腿损伤10 S90-S99 踝和足损伤11 T00-T07 涉及身体多个部位的损伤12 T08-T14 躯干、四肢或身体未特指部位的损伤13 T15-T19 通过自然腔口进入异物的效应14 T20-T32 烧伤和腐蚀伤o14.1 T20-T25 身体外表面烧伤和腐蚀伤,按部位特指者o14.2 T26-T28 限于眼和内部器官的烧伤和腐蚀伤o14.3 T29-T32 身体多个部位和未特指的部位的烧伤和腐蚀伤?15 T33-T35 冻伤16 T36-T50 药物、药剂和生物制品中毒17 T51-T65 主要为非药用物质的毒性效应18 T66-T79 外因的其他和未特指的效应19 T80-T88 手术和医疗的并发症,不可归类在他处者20 T90-T98 损伤、中毒和外因的其他后果的后遗症第二十章疾病和死亡的外因(V01-Y98)1 V01-X59 意外事故o 1.1 V01-V09 行人在与运输事故中的损伤o 1.2 V10-V19 脚踏车驾驶人员在运输事故中的损伤o 1.3 V20-V29 摩托车驾驶人员在运输事故中的损伤o 1.4 V30-V39 三轮机动车乘员在运输事故中的损伤o 1.5 V40-V49 小汽车乘员在运输事故中的损伤o 1.6 V50-V59 轻型货车或蓬车乘员在运输事故中的损伤o 1.7 V60-V69 重型运输车乘员在运输事故中的损伤o 1.8 V70-V79 公共汽车乘员在运输事故中的损伤o 1.9 V80-V89 其他陆地运输事故o 1.10 V90-V94 水上运输事故o 1.11 V95-V97 航空和航天运输事故o 1.12 V98-V99 其他和未特指的运输事故2 W00-X59 意外损伤的其他外因o 2.1 W00-W19 跌倒o 2.2 W20-W49 暴露于无生命机械性力量下o 2.3 W50-W64 暴露于有生命机械性力量下o 2.4 W65-W74 意外淹没和沉没o 2.5 W75-W84 其他对呼吸的意外威胁o 2.6 W85-W99 暴露于电流、辐射和极度环境气温及气压下境气温及气压下o 2.7 X00-X09 暴露于烟、火和火焰下o 2.8 X10-X19 接触热和烫的物质o 2.9 X20-X29 接触有毒的动物和植物o 2.10 X30-X39 自然力量下o 2.11 X40-X49 有毒物质的意外中毒及暴露于该物质下o 2.12 X50-X57 操劳过度、旅行和贫困o 2.13 X58-X59 意外暴露于其他和未特指的因素下3 X60-X84 故意自害4 X85-Y09 加害5 Y10-Y34 主观未定的事件6 Y35-Y36 依法处置和作战行动7 Y40-Y84 医疗和手术的并发症o7.1 Y40-Y59 在治疗中使用的药物、药剂和生物制品引起的有害效应o7.2 Y60-Y69 手术和医疗中对病人的意外事故o7.3 Y70-Y82 在诊断和治疗中使用与有害事件有关和医疗装置o7.4 Y83-Y84 手术和其他医疗操作作为病人异常反应或以后并发症的原因,而在操作当时并未提及意外事故8 Y85-Y89 外因的后遗症导致的疾病和死亡9 Y90-Y98 与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和死亡原因有关的补充因素第二十一章影响健康状态和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Z00-Z99)1 Z00-Z13 为检查调查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人2 Z20-Z29 具有与传染病有关的潜在健康危害的人3 Z30-Z39 与生殖有关的情况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人4 Z40-Z54 为特殊操作和卫生保健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人5 Z55-Z65 具有与社会经济和心理社会情况有关的潜在健康危害的人6 Z70-Z76 因其他情况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人7 Z80-Z99 与家族、个人史以及影响健康状态的某些情况有关的、潜在健康危害的人第二十二章用于特殊目的的编码(U00-U99)U04: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U80: 青霉素及相关抗生素阻化剂o青霉素酶U81: 万古霉素及相关抗生素阻化剂o万古霉素不敏感性U88: 其他抗生素阻化剂U89: 其他非特定抗生素阻化剂。
《性病防治管理办法》新版
![《性病防治管理办法》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03838580eb6294dd886c6d.png)
性病防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2-12-31(卫生部令第89号)《性病防治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6月2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部长陈竺2012年11月23日性病防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预防、控制性病的传播流行,保护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防治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性病是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疾病。
本办法所称性病包括以下几类:(一)《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中的梅毒和淋病;(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三)卫生部根据疾病危害程度、流行情况等因素,确定需要管理的其他性病。
艾滋病防治管理工作依照《艾滋病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性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遵循依法防治、科学管理、分级负责、专业指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性病防治工作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相结合,将性病防治工作纳入各级艾滋病防治工作协调机制,整合防治资源,实行性病艾滋病综合防治。
第五条卫生部负责全国性病防治工作。
根据需要制定国家性病防治规划;确定需要管理的性病目录,决定并公布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性病病种。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性病防治工作,依照本办法和国家性病防治规划,结合当地性病流行情况和防治需求,制定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性病防治计划。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性病防治管理和服务体系,将性病防治工作逐步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加强性病防治队伍建设,负责安排性病防治所需经费,组织开展性病防治工作。
第六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性病防治工作,开展宣传教育、行为干预、心理支持和社会关怀等活动。
鼓励和支持医疗卫生、科研等相关机构开展性病防治工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参加性病防治公益活动。
性科学与生殖健康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武汉科技大学
![性科学与生殖健康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武汉科技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6570108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7.png)
第一章测试1.人类的性活动有哪几种存在方式?A:心理存在B:自然存在C:生物存在D:社会存在答案:ACD2.性的生物属性是指性激素的作用下,对异性充满好奇,希望与异性接触交往,甚至有与异性交配的冲动。
A:错B:对答案:B3.性心理是在生理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形成的对性及性活动的认知、体验、观念和情感等心理活动。
A:错B:对答案:B4.性健康是性行为在肉体方面的圆满和协调。
A:对B:错答案:B5.在性爱方面,中国提倡的是什么?A:性禁锢B:性自由C:性、爱与婚姻统一D:性与爱统一答案:C6.人类先民认为性是自然行为,只有体力崇拜,不存在性崇拜。
A:错B:对答案:A7.古代人类性崇拜的主要根源是什么?A:探索的力量B:神的意志C:生殖敬畏D:对性和生殖现象迷惑不解答案:CD8.人类存在哪些形式的性崇拜?A:性交崇拜C:神话崇拜D:生殖器崇拜答案:ABD9.下列哪些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物?A:蛙B:凤凰C:鱼D:麒麟答案:AC10.男根模拟物,称为“祖”,祖”字的左边为示,代表什么意思?A:神祗B:服饰C:依托D:看见答案:A第二章测试1.精子的细胞核在哪个部位?A:颈部B:尾部C:体部D:头部答案:D2.精子头顶上2/3被类似于帽子的东西覆盖称为顶体,内含什么?A:细胞核B:线粒体C:水解酶D:糖类答案:C3.精子要完成受精,必须穿过哪些部位?A:卵巢B:子宫颈管C:子宫腔D:部分输卵管答案:BCD4.卵巢的功能有哪些?A:受精部位B:分泌孕激素C:产生卵子答案:BCD5.输卵管的功能是什么?A:受精部位B:分泌孕激素C:输送卵子D:分泌雌激素答案:AC6.子宫的功能是什么?A:受精部位B:分泌雌激素C:孕育胎儿D:形成月经答案:CD7.女性卵泡的数量在一生中如何改变?A:数量不变B:随着年龄逐渐增多C:数量稍有改变D:随着年龄逐渐减少答案:D8.什么时候初级卵母细胞才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A:排卵前1小时B:排卵前36~48小时C:排卵时完成D:排卵后完成答案:B9.卵巢排卵时排出了什么?A:卵母细胞B:放射冠和放射冠C:卵泡壁D:卵泡液答案:ABD10.月经黄体多长时间退化?A:1天左右B:1个月左右C:6月左右D:2周左右答案:D第三章测试1.下列哪些属于“性自慰”?A:同性性行为B:性幻想C:性梦D:手淫答案:BCD2.性别角色认同的关键时期是何时?A:婴儿期B:儿童期C:青春期D:青春前期答案:B3.被别人认同的性别称为性身份,是由什么决定?A:生物因素B:外貌C:偏好D:身体外在形象答案:A4.固结是指在人的性心理发育过程中,幼儿性活动的各个阶段都可停滞不前,停滞就是固结。
智慧树答案大学生性健康修养知到答案见面课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大学生性健康修养知到答案见面课章节测试2022年](https://img.taocdn.com/s3/m/c7abf44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5.png)
大学生性健康修养见面课:性传播疾病、性伦理与相关法律1.有关同居的正确答案是:答案:使用安全套避孕自我保护;发生意外妊娠必须在10周内行人工流产术;做人工流产手术应在有住院条件的医疗保健单位中进行2.紧急避孕法的正确答案是:答案:在排卵期应用的时间应尽早服药;是临时性补救措施而不能替代常规避孕;发生了性生活后72小时内服用避孕药丸3.关于对未婚同居的错误答案是:答案:未婚同居法律明确为非法同居;未婚同居已有法律保护4.梅毒螺旋体可以从完整的粘膜或擦伤的皮肤进入人体。
答案:对5.早期梅毒(一期、二期梅毒)和淋病都可应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
答案:对6.HIV(艾滋病毒)只有一条遗传物质带,属于核糖核酸(RNA)病毒。
答案:对7.HIV主要传播方式通过四种途径感染:性、血液、母婴和表面接触。
答案:错8.性侵害行为的发生没有一定规律。
答案:错见面课:性生理和性心理1.关于月经期阴道出血的正确答案是:答案:由于黄体激素骤降造成;子宫内膜脱落致血管出血2.关于男性激素的正确答案是:答案:睾丸的间质细胞分泌男性激素;男性激素促进第二性征发育3.关于性冲动萌的正确答案是:A.B.C.D.E.答案:性冲动的出现与性激素有关;性幻想、性梦和手淫属于性冲动范围4.睾丸决定基因位于性染色体,其基因表达可生成睾丸。
答案:错5.性心理正常与病理之间没有明显界线。
答案:对6.性取向是指一个人依赖于另一个人在性和情感上的持久吸引。
答案:对7.性心理是以生物为基础的精神方面的一种反应,如心理发生偏离是不可以改变的。
答案:错8.生物性别是由遗传造成的自然现象,一旦形成是不可以改变的。
答案:对第一章1.生物的性与下列问题有关:选项:A:生物的性是遗传的一种自然现象与染色体无关B:生物的性是遗传与心理综合的一种自然现象C:生物的性与染色体有关是遗传的一种自然现象D:生物的性是与社会和遗传相关的自然现象E:生物的性是遗传与社会综合的一种自然现象答案:C2.相关生物性别问题正确回答是:选项:A:生物性别变性手术后会改变B:生物性别是在出生时时瞬间确定的C:生物性别是在受孕时瞬间确定的D:生物性别经中药物治疗可以改变E:生物性别受孕确定终生不会改变答案:CE3.关于第二性征的答案是:选项:A:男女第二性征差异发育是青春期的特点B:第二性征发育是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C:男性第二性征是骨骼粗壮和肌肉发达D:女性第二性征是脂肪丰富和皮肤细腻E:第二性征发育在人在出生时就已经形成答案:ACD4.关于睾丸的描述:选项:A:由输精小管和睾丸支持细胞构成的B: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男性激素C: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精液D:由生精小管和睾丸间质细胞构成的E:是由附睾和精子细胞构成的答案:BD5.关于卵巢的描述:选项:A:卵细胞和黄体细胞构成的B:由卵泡和黄体构成的C:由输卵小管和黄体细胞构成D:能产生卵子和分泌女性激素E:能产生卵子和分泌子宫激素答案:BD6.关于黄体描述:选项:A:排卵后在子宫形成B:排卵后在卵巢形成C:黄体每月会出现两次D:黄体月退化致月经来潮E:黄体是子宫的重要结构答案:BD 7.阴茎的内部结构是:选项:A:上皮构成B:肌肉构成C:海绵体构成D:软骨构成E:纤维构成答案:C8.关于乳房的描述:选项:A:由脂肪和输乳管构成B:由乳腺小叶和导管构成C:乳腺属于皮肤腺D:由小叶和输乳管构成E:乳房发育与雌激素有关答案:BCE 9.关于月经期流血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由于黄体激素骤降造成B:月经期流血持续一周C:子宫内膜脱落而血管出血D:子宫内膜炎症出血E:子宫内膜增生而出血答案:AC10.关于男性激素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睾丸的间质细胞分泌男性激素B:睾丸的生精细胞分泌男性激素C:阴囊高温影响男性激素的分泌D:男性激素促进第二性征发育E:前列腺分泌男性激素答案:AD第二章1.原始社会群婚状态是:选项:A:群婚关系受社会风气影响B:群婚在人类历史上延续了200~300万年C:这种两性关系受社会腐化的影响D:群婚与社会生产式和生产力落后相关E:群婚在人类史上延续150~400万年答案:BD 2.关于原始生殖崇拜描述:选项:A:是少数民族的文化现象B:是非洲少数民族的文化现象C:是遍及各国的文化现象D:是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现象E:是在我国城市贵族的文化现象答案:C3.原始社会崇拜生殖器官描述是:选项:A:在父系时代崇拜女性生殖器官B:在母系社会崇拜女性生殖器官C:在原始社会崇拜男女生殖器官D:在母系社会崇拜男性生殖器官E:在父系时代崇拜男性生殖器官答案:BCE4.描述崇拜生殖器的特点是:选项:A:在母系社会人们崇拜男性生殖器官形状的物件B:崇拜女性生殖器的象征物类似女性外阴的象征物C:当父系社会取代母系制以后,人们仍然崇拜女性生殖器官D:在父系社会人们崇拜男性生殖器官E:制做形似男性生殖器形状物插入田地里,祈求庄稼丰收和繁衍子嗣答案:BDE5.关于中外封建社会时间对应的答案:选项:A:欧洲在10世纪进入封建社会而中国已走了近1200年的封建社会历程B:欧洲在8世纪进入封建社会而中国已走了近1000年的封建社会历程C:欧洲在5世纪进入封建社会而中国已走了近1000年的封建社会历程D:欧洲在2世纪进入封建社会而中国已走了近1500年的封建社会历程E:欧洲在15世纪进入封建社会而中国已走了近1000年的封建社会历程答案:C6.关于历史上性禁锢的答案是:选项:A:性禁锢认为性欲是罪恶的起源B:性禁锢在男女身上用贞操带催残身心健康C:性禁锢时期剥夺了女性性权力D:在我国唐朝以后性禁锢就消失了E: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提倡封建的贞操观答案:ACE7.西方学者对性科学的贡献是:选项:A:布洛赫著有《性理学研究》B:玛斯特斯提出了意识和潜意识学说C:霭理士著有《性理学研究》D:霭理士提出了意识和潜意识学说E:霭理士和约翰逊使性科学进入实验室答案:C8.我国学者对性科学的贡献:选项:A:潘光旦教授翻译了弗洛伊德著名的《性心理学研究》B:吴阶平教授编著了我国《性医学》里程碑意义的著作C:鲁迅先生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讲解性解剖学课程D:在新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可看到我国早期的性科学研究E:周恩来总理十分重视我国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推动了性科学的发展答案:BCE9.关于我国对性科学发展促进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和帛书B:周恩来总理关心青少年成长C:人格三结构学说(本我、自我、超我)D:霭理士著名的《性心理学研究》E:吴阶平教授授翻译出版《性医学》答案:ABE10.关于性禁锢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发生在在我国唐朝时代B:性欲被当成魔鬼而女人是魔鬼化身C:发生在欧洲中世纪D:性禁锢对男女都有摧残E:性欲被认为是罪恶的起源答案:BCE第三章1.男女青少年性心理特点是:选项:A:朦胧性和神秘感B:社会规范和精神状态C:内心反感和表面文饰D:内心强烈和表面文饰E:压抑性和不稳定性答案:ACE2.男女青少年心理上差异是:选项:A:男生表现的新奇,女生则表现羞涩B:男生表现的热烈,女生则表现单纯C:男生表现的神秘,女生则表现惊慌D:男生表现的单纯,女生则表现热烈E:男生表现的含蓄,女生则表现单纯答案:AC3.性冲动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性冲动是社会现象B:性冲动是自然现象C:性冲动与生理有关D:性冲动是心理问题E:性冲动没有好与不好之分答案:BCE4.关于性幻想的答案是:选项:A:性幻想能造成性焦虑B:性幻想发生与道德相关联C:性幻想能增加责任感和罪恶感D:性幻想易患多发性精神疾病E:性幻想能比较自由的心态减轻性焦虑答案:E5.对性梦本质的看法是:选项:A:性梦在本质上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B:是反映性本能需求的自然现象C:减轻了性的压力但对身心存在有害作用D:性梦的本质是体内性激素水平增加而驱动了性生理反应E:性梦是心理和道德的反应答案:BD6.对于自慰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自慰行为对身体有损伤B:自慰易导致睡眠障碍C:自慰可以获得性满足而减少性压力D:自慰可以对社会风化有影响E:自慰行为本身对身体无伤害答案:CE7.关于性取向的答案是:选项:A:同性恋与道德无关B:同性恋通过医疗是可以矫正的C:同性恋是少数人群不应受到歧视D:同性恋可以向异性恋转化E:同性恋是一种性取向答案:ACE8.治疗性心理偏离方法是:选项:A:性心理偏离可以手术治疗B:性心理偏离以心理疗法效果为好C:性心理偏离以思想教育为主D:性心理偏离以中药医治疗为佳E:性心理偏离疗效与病史长短有关答案:BE9.关于性冲动萌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性冲动在出生时就存在B:性冲动的出现与性激素有关C:性冲动发生是一种社会现象D:性幻想、性梦和手淫属于性冲动范围E:性冲动对机体有损伤答案:BD10.关于性取向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同性恋与异性恋是一种性取向B:性取向可以通过医生纠正C:性取向一种病态现象D:每人都存在性取向E:性取向是一种生物行为答案:AD第四章1.有关性侵害的答案是:选项:A:性侵害与人的身份地位有关B:性侵害与道德品质有关C:性侵害可分为性骚扰和性犯罪D:性犯罪主要是来自陌生人的一种侵害E:性侵害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尊重答案:BCE2.预防性侵害的做法是:选项:A:与异性单独约会应该热情主动B:遇性侵害要用智慧脱离此时此镜C:不应该随意与陌生人搭讪D:不要贪图小的利益而受到诱惑E:遇性侵害应使用武力尽力反抗答案:BCD3.遭遇性侵害时正确做法是:选项:A:采取委婉暗示法B:采取武力反击法C:采取悄声忍让法D:采取怒骂打击法E:采取智慧脱离法答案:AE4.有关男女性保健的答案是:选项:A:女性外阴部要特别注意清洁B:阴茎包皮本身有自我清洁功能不需清洗C:男生的遗精现象不要恐惧担心D:不需要乳房自我检查E:检查乳房的时间一般在月经后的7~10日内检查乳房答案:ACE5.预防月经期患病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月经期可以游泳B:月经期保持精神愉快C:月经期可以剧烈运动D:月经期不可以吃生冷食物E:月经期可以吃生冷食物答案:BD6.婚前同居性行为的正确做法:选项:A:使用安全套避孕要自我保护B:紧急避孕法是常规措施C:清洗外阴部生殖器官等D:预防性传播疾病E:人流术后两周内禁止性活动答案:ACD7.紧急避孕法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性交后96小时内服药B:遇排卵期应尽早服药C:不能替代常规避孕D:属于处方用药要有医生处方E:性交后72小时内服药答案:BCE8.关于性侵害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性骚扰不属于性侵害B:性犯罪属于严重的性侵害C:性侵害的发生是一种偶然现象D:性骚扰和性犯罪都属于性侵害E:性侵害分为被熟人或被陌生人侵害答案:BDE9.关于婚前同居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我国法律不保护婚前同居B:须做好自我保护C:有益于健康D:会发生性行为E:我国法律鼓励婚前同居答案:ABD 10.关于人工流产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在孕后10周内做人工流产B:在孕后12周前后做人工流产C:没有并发症或其他风险D:一般是吸宫术或刮宫术E:两次体温在37摄氏度以上者暂缓做流产手术答案:ADE第五章1.关于性传播疾病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法定疫情报告性传播病规定了3种B:梅毒在母-婴之间不会感染C:淋病可通过污染的衣服、被褥、马桶、毛巾等传染D:梅毒和淋病在急性期不可以治愈E:重点防治和监测的性传播疾病有8种答案:ACE2.关于梅毒和淋病的病原微生物体的答案是:选项:A:梅毒螺旋体在人和动物可以交叉传染B: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传染C:淋病是由淋病双球菌传染D:梅毒螺旋体从完整的粘膜或擦伤的皮肤进入人体E:淋病双球菌污染了衣物、毛巾和马桶是不传播性病的答案:BCD3.梅毒最早发现的时间和地点是:选项:A:梅毒是1955年在美国发现的B:梅毒是1494年在欧洲发现的C:梅毒是1450年在澳洲发现的D:梅毒是1494年在非洲发现的E:梅毒是1494年在亚洲发现的答案:B4.淋病的症状是:选项:A:尿频、腹痛、尿急B:尿频、尿急、心痛C:尿频、气喘、尿痛D:尿频、尿急、尿痛E:尿频、心慌、尿痛答案:D5.HIV对人体的危害是:选项:A:破坏人体的先天免疫系统B:破坏人体的后天免疫系统C:破坏人体的骨髓免疫系统D:破坏人体的消化免疫系统E:破坏人体的呼吸免疫系统答案:B6.我国首发艾滋病人的时间和地点:选项:A:是在1995年8月,北京B:是在1995年6月,新疆C:是在1985年6月,云南D:是在1995年6月,河南E:是在1985年6月,北京答案:E7.HIV感染途径有三个是:选项:A:睾丸感染、血液感染和子宫感染B:接吻感染、性交感染和睾丸感染C:性交感染、血液感染和母婴感染D:子宫感染、睾丸感染和母婴感染E:性交感染、子宫感染、阴道感染答案:D8.以下途径不感染HIV是安全的:选项:A:进餐和共用泳池B:性交和接吻C:握手和拥抱D:打喷嚏和咳嗽E:血液和蚊虫叮咬答案:ACD9.对艾滋病治疗的方法是:选项:A:由两种药组合应用称为“鸡尾酒疗法”B:鸡尾酒疗法以低度酒配药C:我国“鸡尾酒疗法从1986年开始的D:是3~4种联合用药法称为“鸡尾酒疗法”E:鸡尾酒疗法以高度酒配药答案:D10.关于对淋病危害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侵犯眼睛、骨骼、心血管和神经B:发生子宫内膜炎C:皮肤黏膜损害可见斑疹及玫瑰疹D:淋菌性尿道炎E:输卵管阻塞答案:BDE第六章1.友情的建立有以下5个阶段:选项:A:互不相识、开始注意、频繁交流、建立友谊、亲密关系B:一般认识、开始注意、表面接触、建立友谊、亲密关系C:互不相识、开始注意、表面接触、建立友谊、亲密关系D:互不相识、有意妆扮、表面接触、建立友谊、亲密关系E:互不相识、开始注意、有意突出、建立友谊、亲密关系答案:C2.心理学家对建立爱情的人际吸引是指:选项:A:彼此同源吸引B:外貌美的吸引C:彼此远居吸引D:彼此相似吸引E:彼此熟悉吸引答案:BCE3.友情与爱情的区别是:选项:A:友情是有梦幻的B:爱情是现实的C:友情是广泛的D:爱情和友情均与性相关E:爱情是专一的答案:CE4.两种制约爱情的因素是:选项:A:遗传因素与社会因素B:心理因素与后天因素C:遗传因素与后天因素D:社会因素与道德因素E:个人因素与家庭因素答案:C5.“爱情三角理论”的三元素是:选项:A:承诺、激情和思念B:牵挂、思念和承诺C:亲密、激情和承诺D:亲密、诚实和承诺E:亲密、激情和思念答案:C 6.对性爱的正确描述是:选项:A:性爱权利是因人而异的B:性爱责任是对爱的限制C:性爱权利是表示爱所有的人D:性爱责任是爱的表现E:性爱权利大于性爱责任答案:D7.学会恋爱是指:选项:A:在恋爱中找到合适的人B:注重个人恋爱中的角色C:在恋爱中成为合适的人D:性在恋爱中起到决定作用E:恋爱是有时间限制的答案:BC8.关于失恋的描述是:选项:A:没有是非与对错B:要等待重新和好C:是新的选择开始D:不要轻易放弃E:不再进入恋爱答案:AC9.关于友情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需要彼此承诺B:是一种单纯的情感体验C:需要幻想和憧憬D:没有相互冲突的情绪E:不具备性关系答案:BDE10.关于爱情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遗传和社会因素决定B:相互依赖的高级情感C:没有有幻想和憧憬D:不需承诺是感情体验E:随时间爱情强度会减弱答案:ABE第七章1.受孕的概念是:选项:A:受精卵在子宫发育B:受精卵发育成胚胎C:受精卵进入子宫D:精子与卵子结合成受精卵E:受精卵在输卵管运动答案:D2.关于怀孕的概念是:选项:A:受精卵在子宫发育B:胚胎在子宫内开始发育C:胚胎在子宫内已成熟D:受精卵进入子宫E:受精卵在输卵管运动答案:B3.怀孕的早期信号是:选项:A:B超发现胎儿B:晨尿检查C:血液检查D:月经停止E:恶心和吐酸水答案:BDE4.早孕反应的时间是:选项:A:发生在怀孕2~3周B:发生在怀孕7~8周C:发生在怀孕5~6周D:怀孕10~12周反应可自然消失E:怀孕12~16周反应可自然消失答案:CE5.胎动状态的含义是指:选项:A:胎动先活跃又减弱是正常现象B:胎动活跃然又减弱到消失是危险现象C:胎动活跃然又减弱是胎儿自然生长D:胎动特跃然又减弱是胎儿严重缺氧E:1个小时胎动不少于3次是正常现象答案:BDE 6.胎膜早破的概念是:选项:A:羊水经阴道流出B:产妇感到严重腰痛C:胎膜排出持续时间长D:在正式分娩前胎膜发生破裂E:胎膜经阴道流出答案:AD 7.初产妇的第一产程所需时间是:选项:A:大约需6~8小时B:大约需2~6小时C:大约需12~16小时D:大约需4~10小时E:大约需3~6小时答案:C 8.产后性生活采取避孕最佳选择是:选项:A:避孕药B:安全套C:避孕环D:杀精剂E:阴道栓答案:B9.关于对怀孕后停经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黄体不退化激素上升B:黄体退化激素下降C:早期胚胎分泌激素D:子宫内膜不脱落E:管丰富而不出血答案:ADE10.关于怀孕后查体时间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怀孕20周以前做一次检查B:怀孕32周时每半个月检查一次C:怀孕28周以前每月做一次检查D:怀孕15周以前每月做一次检查E:怀孕35周以后每周检查一次答案:ABCE第八章1.性规范的意义是指:选项:A:规范性行为是指生物规律B:规范性行为是指道德自律C:规范性行为是指心理暗示D:规范性行为是指法律约束E:规范性行为是指自我保护答案:B2.关于西方性伦理学者的论述:选项:A:英国著名学者伯特兰.罗素为代表的性伦理学的观点是“爱与境遇的关系问题”B:美国学者里查德• T•诺兰为代表的性伦理学的观点是“对性行为基本目的评判”C:英国著名学者伯特兰.罗素为代表的性伦理学的观点是“对性行为基本目的评判”D:英国著名学者霭理士为代表的性伦理学的观点是“对性行为基本目的评判”E:美国学者约瑟夫•弗莱彻为代表的境遇伦理学的观点是“爱与境遇的关系问题”答案:BE3.有关性行为关系答案是:选项:A:是个人事务与他人和社会有关B:是个人事务与他人和社会无关C:是生物本能不涉及道德价值评判D:损害他人是与社会有关的E:生物本能应给与道德评判答案:BCD4.遵守性的道德规范答案是:选项:A:男女有别的道德规范B:无伤害原则的道德规范C:知情同意的道德规范D:男女未婚同居的道德规范E:相互忠诚的道德规范答案:BCE5.关于性权利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性权利受到遗传本能的限制B:性权利是世界卫生组织通过的C:性权利任何人都不能侵犯D:性权利是联合国通过的E:性权利是基本人权答案:CDE6.关于未婚同居的答案是:选项:A:法律没有明确禁止未婚同居者,有明确保护B:我国2001年《婚姻法》修改以前,相关司法解释中称同居为“非法同居”C:修改后的《婚姻法》在关于同居的表述上去掉了“非法”二字D:法律没有明确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E: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不合法的答案:BCE7.关于性违法行为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性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有关性行为和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行为B:性违法行为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性违法行为C:狭义的性违法行为是指违反了有关性行为和性关系的法律规范D:不构成犯罪的行为E:以上都不对答案:ABCD8.关于性犯罪的原因是:选项:A:仅生物学激素影响的结果B:是个人问题与社会无关C:个人和家庭以及社会因素D:与家庭因素无关E:心理及生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答案:CE9.关于性爱要遵守无伤害原则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不能损伤对方的性器官B:不导致非意愿怀孕C:不向对方传播性病D:不暴露对方的性隐私E:不给对方造成感情创伤答案:ABCD10.关于性爱要遵守承担责任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婚内外性行为带来的后果B:是否婚生子女的生活C:是否婚生子女的教育D:婚生子女的生活E:婚生子女的教育答案:AB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临床表现
Ⅰ期
急性感染 小部分病人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头 痛、厌食、恶心、肌痛、关节痛和淋巴 结肿大 一般症状持续3-14日后 自然消失
HIV急性感染症状
Ⅱ期
o 无症状感染
o 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但血清中
能检测出HIV抗体,具有传染性
o 此阶段可持续2-10年或更长
Ⅲ期
o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 (PGL); o 表现为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全 身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 结肿大; o 淋巴结肿大直径在1cm以上,无压 痛,一般持续肿大3个月以上;
1991年我国公布的《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中规定:
艾滋病Βιβλιοθήκη 淋病性病淋巴肉牙肿非淋菌性尿道炎
尖锐湿疣
梅毒
软下疳
生殖器疱疹
8种性病为需要进行监测报告的疾病。
三、流行概况
1.流行趋势
• WHO估计,全世界每年有5000万梅毒新病例及2.5 亿淋病病例; • 建国前,我国性病流行猖獗,1994年后,估计全 国性病病人约有1000万例左右; • 建国后,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性病发病率 迅速下降,1964年正式宣布基本上消灭了性病 • 1977年再次报告新发性病病例; • 2001年全国累计报告8种性病795612例,较2000 年下降了7.38%,是我国开展性病报告工作以来 出现的首次下降。
从小规模试点到大规模推广;
从卫生单打独斗到多部门全社会参 与(包括非政府组织)。
二、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 2.治疗现患病人 3.流行病学治疗 应用于
⑴诊断试验不完善,可能会漏掉某个感染的阶段,特 别是早期 ⑵某些病人不再接受治疗 ⑶某些病人又发生一些并发症,在等待诊断试验的结 果 ⑷某些病人感染了其他性伴,在等待诊断试验的结果
4.预防和控制经性传播感染 促进安全套的使用 安全套推广在预防HIV中的作用
HIV感染 没有推广100%安全套项目
有100%安全套项目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指出:
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 在湖北、湖南等省开展了推广 安全套试点项目,一年多的实 践表明,这一措施大大降低了性病发病率,对预防和控制 艾滋病起到了积极作用,值得很好地总结推广。要积极推 广使用安全套,在一些高危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公开发放 安全套或安装安全套发放设施,力求切断经性传播艾滋病 的途径。
Ⅳ期
本期可出现5种表现
体质性疾病:发热、乏力、盗汗、厌食、体 重下降、易感冒。 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癫痫、进行性痴呆。 严重的临床免疫缺陷。 因免疫缺陷继发肿瘤,如卡波济肉瘤。 免疫缺陷并发的其他疾病,如慢性淋巴性间 质性肺炎等。
患艾滋病的孩子
第五节 预防策略及措施
一、策略
劳动力急剧减少,人才
严重损失 人口比例严重失衡,人 均寿命降低 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
防治艾滋病的花费将加
重有关国家的财政负担
二、种类及病原学
经典性病
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淋巴肉牙肿
STD还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艾滋病
病毒性肝炎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人群对STD既无先天性免疫力也无稳固的后天获得 性免疫力
第三节 流行因素
生物学因素 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 人口流动 嫖娼、卖淫 吸毒、贩毒 淫秽文艺制品 健康教育及自我保护意识差
行为、心理学因素
STD爆发
第四节 艾滋病及其流行特征
一、艾滋病概念及其病原学
1.艾滋病概念 艾滋病亦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是由艾滋病病毒(亦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引起的以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为主的 一种混合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是一个人感染了HIV后的最后阶段。 1981年在美国男性同性恋者中发现首例艾滋病 病人。
2.地区分布特点
在世界不同地区STD发病率及病种差别较大,
发展中国家STD德流行率较高;
城市化较快的地区STD发病较多;
近年来我国的发病从沿海地区渐向内地、从
南方向北方、从城市向农村和牧区扩展。
3.人群分布特征
(1)年龄
我国STD的多数病例集中于20-39岁年龄组中
(2)性别 大多数STD的发病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 为2:1 近年来女性病例数逐年升高,二者比例逐渐缩小 (3)职业 STD发病在我国以工人为最多,约占1/3
艾滋病经采供血途径传播造成的危害逐 渐加剧
经性接触传播途径感染HIV病毒的人数逐 年增多
%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0
95 年 96 年 97 年 98 年 99 年 00 年 01 年 02 年 03 年 20 19 19 19 19 19 20 20 20 20 04 年
1.建立健全预防和控制工作
的领导机构和组织保障系统, 增加必要的人、财、物投入。 2.制定性病防治技术标准和防治工作规范、制定 我国预防和控制性病、艾滋病的规划及行动计
划,强化立法管理及制定配套政策。
3.广泛持久地开展性健康教育,开展性病监测工 作。
中国AIDS应对的关键
实现三个转变 :
从政策制定为主到政策实施为主;
二、艾滋病流行动态及特征
(一)艾滋病流行动态
1.国外艾滋病流行状况
• 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人以来,目前 艾滋病已广泛分布于全球5大洲210多个国家
• 至2002年全世界约7000万人感染HIV,死亡2000 万人
•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是世界上遭受艾滋病影响 最为严重的地区
HIV感染情况世界分布图
2.国内艾滋病流行状况
o 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
者以来,到2002年底全国累计报告
HIV感染者40560例,其中AIDS患者
2639例,死亡1047例 o 估计我国实际感染人数超出100万以 上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85年-1988年)散发期
为外国人或海外华人传入病例及应用进口血制品 而被感染者 主要分布于沿海大城市
第二节 性传播疾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一、传染源
性病病人及其病原携带者是STD的主要传染源
作为STD传染源的高危人群包括:
妓女 同性恋/双性恋者
性乱者 性病患者的性伴 吸毒者 与配偶 血源
二、传播途径
(一)性接触传播
性行为的直接接触是STD的主要传播途径
(二)非性行为的直接接触传播
(三)血源感染
5.切断性接触以外的其他传播途径
想一想……
不吸毒
不注射毒品
不与他人共用针头
(告别毒品,重获新生)
6.防止母婴传播
7.监测
三、预防接种
(一)主动免疫
艾滋病疫苗的作用是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的
免疫系统来对抗艾滋病病毒,它一方面可使健 康人免受HIV的感染;另一方面,也可用于已
感染者,来对抗病毒对机体的损害而延缓发病
或减轻病症。
疫苗种类
灭活病毒疫苗 重组病毒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
病毒载体疫苗
DNA疫苗
纯化疫苗
(二)被动免疫
采用HIV感染者血液(其确无临
床症状,制备CD4淋巴细胞计数为 400/ml),经多步灭活HIV制得。
本章结束,谢谢
更多内容请访问我们的网站
/jcyxy/
危害人群身心健康的传染性疾病。
一、性传播疾病的危害
全球每年有数百万20-24岁生育力旺盛的 青少年感染STD
WHO近年报告,每年约有4亿新病例
STD主要病种为淋病、梅毒、艾滋病毒
(HIV)感染、生殖器疱疹、软下疳及衣
原体感染。
联合国把艾滋病列为“安全危机”
艾滋病给有关国家带来的严重危害主要表现在:
第二个阶段(1989年-1994年)局部流行期
感染见于云南西南边境吸毒人群中
第三个阶段(1995年至今)广泛流行期
吸毒人群感染率上升 中部某些省份供血员中有HIV感染 东南沿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特点:
感染者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人口流动 频繁是家具艾滋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艾滋病病毒经静脉吸毒传播是我国艾滋 病流行的主要模式
1995-2004年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率
(二)艾滋病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
血液传播
静脉注射被感染的血制品 静脉注射毒品
母婴垂直传播
感染HIV的母亲
中国的HIV传播模式在转变(现存84万 感染者中,IDU45%,血25%,性30%)
Blood血 25.0%
IDU静注 45.0%
性 30.0%
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第一节 概述
性传播疾病(STD)是一组由性接触行 为或类似性行为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可
引起泌尿生殖器官及附属淋巴系统病变的
疾病,还包括生殖器以外皮肤对皮肤,皮 肤对粘膜,粘膜对粘膜的直接接触传染, 可涉及到全身主要器官的病变,使口、咽 部、肛门、直肠等部位感染受累,是严重
经静脉输注感染的血液、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及
静脉注射毒品等途径是传播艾滋病病毒、乙型肝 炎病毒或梅毒的主要途径
(四)母婴传播
梅毒、淋病、艾滋病病毒、乙型肝 炎、衣原体感染等许多STD病原体可经 胎盘、产道等途径由母亲传给胎儿或 新生儿
(五)医源性传播 (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STD普遍易感,几乎没有年龄、性别的差异
2.病原学
HIV为单链RNA病毒
现已发现有HIV-1和HIV-2二型病毒
目前广泛流行于全球的是HIV-1型
HIV-2型感染主要限于西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