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论文:“教师即研究者”视野下教师教学行为研究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引言教学研究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开题报告旨在介绍教学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并提出预期结果和研究计划。

二、背景与意义1. 教学研究的意义教学研究是教师不断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研究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同时,教学研究还可以促进教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并为学科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2. 课题背景本课题的背景是目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不高,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

发现并解决这一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三、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实施某种具体的教学模式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

具体而言,我们将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适用于本课题的教学模式;2. 分析该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影响;3. 探究该教学模式对学生知识掌握和学习成绩的提升效果;4. 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措施和建议。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并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数据收集与分析。

具体方法如下:1. 教学设计与实施:根据数据收集的需求,设计并实施符合教学模式要求的教学方案,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细节。

2.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记录、学生成绩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知识掌握情况等相关数据。

3. 数据分析:在数据收集完成后,运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提取有效信息。

4. 结果解释与讨论: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并与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和讨论。

五、预期结果预计通过本研究,能够得出以下几个预期结果:1. 选择适用于本课题的教学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采用该教学模式,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将明显提升,学习成绩得到有效改善。

3. 针对本课题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措施和建议,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实践与反思: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以六所中小学校为个案的开题报告

实践与反思: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以六所中小学校为个案的开题报告

实践与反思: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以六所中小学
校为个案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学模式也正在不断地变革和创新。

与此同时,教学行为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教师的行为是课
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

因此,探究教
师的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对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
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目的
本研究将从课堂教学行为出发,以六所中小学校为研究对象,旨在
探究教师的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
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的行为表现形式与含义
2. 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3. 教师的行为如何配合学生的特点和课程内容
4. 教师的行为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5. 具体案例分析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具体如下:
1. 问卷调查: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学生对教师的行为表现形
式的认同程度、对教师行为的评价等信息。

2. 实地观察:通过实地观察的方式,了解教师的行为表现形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等情况。

3. 访谈: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深入访谈,了解教师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处理学生问题的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特点和课程内容等情况。

四、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探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行为的作用,提出提高教师行为的方法和策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为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提供借鉴和支持。

基于课堂的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课堂的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课堂的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他们的教学行为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
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一直是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更加
关注的是针对课堂的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
场所,教师的教学行为在课堂中得以体现。

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课堂
教学效率,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职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中小学教师在课堂中的有效教学行为,深入分
析教师的教学策略、行为表现和影响因素,以期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研究内容包括课堂有效教学的概念和特点、教
师的教学策略、教学行为表现和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综述、
问卷调查、访谈等。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教育教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

研究方法主
要使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充分了解教师的教学策略和
教学行为表现,并分析影响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

四、预期研究结果和意义
预期研究结果是深入探究中小学教师在课堂中的有效教学行为,包
括教学策略,行为表现和影响因素,特别是探讨如何促进教师课堂有效
教学。

通过这些结果,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和建议,促
进他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成绩,并对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提供有
力的支持。

教学学术视角下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教学学术视角下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教学学术视角下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现代大学职业开展的核心是教学,而每个教师的教学能力、教育方法以及专业素养最终决定了学生的学术素质与终身成就。

因此,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事业中关键的一环。

然而,对于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一直以来缺乏系统分析和阐述。

本研究旨在从教学学术角度出发,探究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为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教学学术视角,探究:1. 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包括教学素质、教学方法及教学能力等方面;2. 影响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包括制度、环境、资源等各方面;3. 提出改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与措施,促进每位教师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内容基于教学学术视角,本研究将深入考察以下内容:1. 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内涵、目标和方法等基本问题;2. 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包括教学素质、教学方法、教学创新、教学研究成果等;3. 影响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包括成人教育制度、课程设置、教师评估机制、教学资源配置等因素;4. 改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包括对教学政策的改进、提供广泛资源支持、加强教学培训及开放式的教学交流等。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个案研究和访谈等方法深入进行研究。

具体如下:1. 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和实地问卷发放的方式,收集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信息。

2. 个案研究:系统分析大学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状况,总结典型的教学案例,加强教学能力和方法的研究。

3. 访谈:通过与大学院系领导的深入访谈、专业发展中心的调研、教学名师指导的交流等方式,全面跟踪大学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措施。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将深入调查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从教学学术视角出发探究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提出公司可实施的改进建议,为教育改革与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与信息支持。

教师开题报告

教师开题报告

教师开题报告教师开题报告 紧张⽽⼜充实的⼤学⽣活即将结束,⼤学⽣们都接到了要做毕业设计的任务,在我们做毕业设计之前要先写好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是⼩编为⼤家整理的教师开题报告,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教师开题报告1 课题⽴意明确,技术路线可⾏,研究内容充实,研究⽅法切实有效,学⽣本⼈对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有较为全⾯地了解,现开展的⼯作为完成课题提供了多⽅⾯的便利,相信能够完成课题,并撰写出达到硕⼠学位论⽂要求的毕业论⽂。

教师开题报告2 论⽂选题与专业结合较紧密,选题的范围⽐较适中。

该选题的研究具有⼀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论⽂的结构完整,包括引⾔、正⽂和结论。

论⽂的内容安排合理,逻辑关系清晰,紧扣论⽂主题。

拟采取的研究⽅法具有⼀定的合理性。

整个论⽂按时完成的可⾏性较⼤。

在下⼀阶段写作中,要注意研究⽅法的正确应⽤,在深⼊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切合实际的、有较强针对性的具体建议。

该开题报告符合要求,同意该同学开题,并进⼊下⼀阶段的论⽂写作。

教师开题报告3 ⼀、⾼中⾳乐教育教学是全⾯提⾼学⽣艺术素养与素质的重要途径: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中⼩学、⾼中的⾳乐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

通过⾳乐课开展素质教育研究,从⽽提⾼学⽣的⼼理素质、政治道德素质、⽂化素质、综合能⼒素质等。

通过⾳乐教育启迪⼈智慧,陶冶⾼尚情操,培养⼈的真善美,使我们培养的学⽣成为跨世纪的⾼素质的创造性⼈才。

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课题。

我们学校现在开设的⾼中⾳乐教育教学内容分为⼗⼤块⾯: ⼀、⾳乐欣赏知识。

⼆、中国民歌:(1)汉族民歌。

(2)少数民族民歌。

三、中国民族器乐曲:(1)吹管乐器及乐曲。

(2)拉弦乐器及乐曲。

(3)弹拨乐器及乐曲。

(4)打击乐器及乐曲。

四、群众歌曲。

五、中国艺术歌曲。

六、中国民族管弦乐。

七、外国民歌。

⼋、外国器乐曲:(1)弦乐器及乐曲。

(2)⽊管乐器及乐曲。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教学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教学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教学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教师不仅具备丰富的教学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实际的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

因此,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研究,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和提升,为新课程改革
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探究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教学行为特点、优缺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促进新课程改革的落实提供参考。

三、研究的内容
1. 教师教学行为的概念和特点。

2.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教学行为的优缺点分析。

3.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及启示。

四、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观察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相
关文献资料,设计相关问卷,并进行实地观察以收集和整理教师教学行为的相关数据,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五、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对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同时,本研究的结果也可为学校和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教学研究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研究,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本次研究选题的背景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一种适应学生需求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次研究的目标是设计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实践验证其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兴趣的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模式设计: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设计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实施:在实际教学中,将设计好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共同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评价,分析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兴趣的影响。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全面了解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次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实验和实地观察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具体步骤如下:1. 教学模式设计:根据相关理论和教育心理学原理,设计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确保该模式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2. 教学实施:在实际教学中,将设计好的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数据收集: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收集相关数据。

同时,还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模式的反馈和评价。

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通过统计方法和质性分析,探索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兴趣的影响,并找出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题目:
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
二、研究背景和意义:
语文教学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部分,而中学阶段对语文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业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语文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提高。

三、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调查和分析,总结出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具备和表现出的行为特征,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了解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调查问卷法:采用结构化问卷,对中学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的行为特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等。

3.访谈法:选取一定数量的中学语文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获取更加具体的信息和数据。

五、预期成果和意义:
通过上述研究方法,可以得出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共性特征和优秀表现,为中学语文教师提供教学指导,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学科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这对促进中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教育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教育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教育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选题的价值、意义及可行性论证任何研究都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

问题意识作为研究生创新的起点和前提条件,对科研问题意识的培养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科学研究是否充满生命力,就看他是否有问题意识,是否能够发现并提出大量的问题。

没有问题意识的研究则预示着研究者发展的衰亡或终止。

作为一名教育科学研究生也是如此,有了问题意识,教育研究才会有自己的并且不能为其他学科所还原、替代的问题领域。

对研究生而言,仅仅有了问题意识还不够,这个问题意识还必须是科学的。

但是,现实反映出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水平不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又都是受到了科研问题意识淡薄的影响,所以目前极需对教育学研究生的科研问题意识做深入的研究。

(一)理论意义对已有关于问题意识的研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进一步加强了问题意识的理论研究,更丰富了问题意识研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成果,为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实践价值有利于缓解当前我国教育学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欠缺的现状,有利于高校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进行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培养研究生的科研问题意识,有利于教育学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研究的可行性:1.已搜集了大量有关问题意识的文献,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合和整理,已学习和掌握了问卷法、访谈法等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

2.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教育学研究生,问卷发放对象为在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访谈对象为河北省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导师及硕士研究生。

3.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的前期调查已经准备就绪,并编制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通用5篇)

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通用5篇)

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通用5篇)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大学生们马上就要开始最难熬的毕业设计阶段,一般做毕业设计之前指导老师都会要求先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1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开题时间:20XX年xx月26日地点:会宁中学科研处评议专家:张爱梅,邢台县规划办主席,中学高级教师。

刘诗信,邢台县会宁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毕立敏,邢台县会宁中学科研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参与人员:王贵平、王振全、张华。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一)课题题目:语文自主学习教学研究(二)课题内容1、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出发,分析研究各类文体文章的赏评教学具体内容和学生阅读、评价操作方法,指导学生分类开展赏评学习;关注学生自学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培养,指导学生自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总结、积累。

指导学生积累各种各样文体阅读的具体方法,总结有利于教学的基本模式。

完善教学组织形式和评价方法的改进,促进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高效学习。

2、从学生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指导学生在赏评中积累语言,并在不断阅读中提炼观点,围绕观点表达独具个性的阅读见解;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融生活于鉴赏、评析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写作能力及其他语文能力;3、解决赏评教学中的评价和考评办法,采取有效的评价手段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有针对性的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把学生真正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救出来。

4、总结一种教学模式:自学预设--问题创新(提出预习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小组交流解决突出问题)--阅读赏评(口头表达评析--书面赏析表达)--展示评价。

抓住课堂教学中每个环节的核心内容,力争让学生在自学预设中掌握知识,在问题创新和阅读赏评中提高能力,在展示评价中找到自信。

语文教师高效教学行为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语文教师高效教学行为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语文教师高效教学行为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依据与意义语文教师是中学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如今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时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尤为重要。

因此,研究语文教师高效教学行为,可以为中学语文教育质量提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现状和问题提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科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关注。

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关于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等问题仍然困扰着中学语文教师。

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拟通过以下方法加以探讨:1. 综合收集国内外语文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阐述语文教师高效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2. 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3.通过实地调查、访谈等方法,探寻实际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高效教学应如何实现,以及应对学生学习中的各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等问题。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1. 首先,对语文教师高效教学进行理论分析,介绍相关理论和概念,探讨高效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

2. 其次,从实践出发,分析现有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如何通过高效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

3. 最后,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收集语文教师高效教学的实践经验,探究语文教师高效教学的具体表现和成功案例,总结语文教师高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等方法来实现以上目标,对语文教师高效教学进行全方位、深入细致的研究,力求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

四、预期研究成果通过研究语文教师高效教学行为,可以帮助中学语文教师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期望通过本项研究,为学科专业课程提升和全员素质教育的实践提供宝贵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教师教学行为的实践研究(3篇)

教师教学行为的实践研究(3篇)

第1篇摘要:本文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实践研究,探讨了教师教学行为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分析了当前教师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策略和建议。

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分析,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教师教学行为;教学质量;实践研究一、引言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实践研究,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师教学行为对教学质量的影响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 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核心。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评价与反馈是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并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4. 教学态度与情感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情感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应具备敬业精神,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投入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当前教师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新部分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过于依赖教材,缺乏创新,导致教学内容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陈旧,缺乏灵活性部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3. 教学评价单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部分教师教学评价单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无法有效指导教学。

4. 教学态度不端正,缺乏关爱学生部分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缺乏关爱学生,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开题报告:中小学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调查研究

开题报告:中小学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调查研究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材料
题目(中文)_ 绵阳市中小学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调查研究
题目(英文)_the Research of Excellent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classroom Teaching Behavior in MianYang
院系 ___ 外国语学院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 师范英语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 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 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职称__________副教授___________________
绵阳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二Ο一三年六月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五)该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

行了论述。

在中国期刊网上以“教学行为”为检索词
总是缺少些什么,这些缺失还需我们进一步探讨。

[1]
业,

[4]
[5]
1997
[7]2009.
[8].
[9]
课堂教学行为模式,找到他们的优点,发现其中的问题,试图给从事中小学教育
供导航,同时也给其他教育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7。

教师开题报告范文

教师开题报告范文

教师开题报告范文教师开题报告范文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角色,其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

因此,研究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的创新变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通过研究教师的开放性教学和互动式教学,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工具和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本研究还将探讨教师在课堂管理和学生评估方面的创新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研究目标和问题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分析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解决以下问题:1. 教师如何运用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 教师如何开展开放性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3. 教师如何创新课堂管理和学生评估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来收集数据。

首先,将设计一份问卷,调查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的情况。

然后,将选择几所学校进行实地观察,观察教师的开放性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情况。

最后,将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结论。

四、预期结果和影响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结果和影响:1. 提供教师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的创新思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索开放性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的实践经验,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工具和策略。

3. 提出课堂管理和学生评估的创新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五、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本研究的局限性主要在于样本的选择和数据的收集。

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本研究只能选择少数学校进行实地观察,样本的代表性可能有所不足。

另外,由于教育环境和学生群体的差异,本研究的结果可能不具有普遍性。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1、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厌学,是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危害性的问题,这已经成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者的共识。

找到厌学原因,如何帮助厌学者克服厌学情绪,寻找到切实可行的相应对策,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教育课题。

近几年,我生学习情绪不容乐观,厌学情绪有由原来高学段化向现在的低学段化蔓延的趋势,有厌学情绪学生的比例不断上升,农村学生有厌学情绪的比例不断上升。

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为严峻。

如何认清看待我国转型过程中学生的厌学情绪,分析其成因,针对成因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也就成为当前教育者研究的迫切问题。

本人此次确定这个研究课题,是想凭借自己在教学一线的便利条件,针对厌学这个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通过广泛的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学生学习情绪的情况,总结出新时期学生厌学情绪呈现出来的新趋势。

探究其厌学情绪的成因,重点分析学校和教师在其不良情绪形成中的消极作用,从而提醒我们的学校、老师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残害”学生的现象经常出现。

总结出相应的厌学情绪矫正策略,应用于实践,对教育教学实践起到积极的意义。

2、选题的依据(理论依据、技术依据、前期工作研究依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夫兰德森(a.n.frandsen)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是有效学习的基础,而各种学习的发现兴趣和自我提高则是心理健康的一种标志。

而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形成势必就会影响学习效果。

长期厌学易使学生出现内向、情绪不稳定、强精神质型个性,即表现出孤独、多思、反应缓慢、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焦虑、常郁郁不乐、忧心忡忡、情绪反应强烈,性情古怪孤僻、对他人漠不关心、心肠冷酷等不良人格特征。

另一方面,这些不良性格特征也是学生厌学的影响源和催化剂。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寻找厌学情绪形成的原因,再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归因理论对学生厌学情绪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追求成功动机的意识,寻找切中“要害”的对策。

教学实践研究开题报告(3篇)

教学实践研究开题报告(3篇)

第1篇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成为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教师的教学实践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题旨在通过教学实践研究,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课题名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二、研究目的与意义1. 研究目的(1)提高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使其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贯彻核心素养理念。

(2)探索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2)实践意义: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3)社会意义:为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新一代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1)核心素养内涵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现(2)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4)教学实践案例研究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案例研究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4)行动研究法:结合教学实践,探索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四、研究步骤与进度安排1. 准备阶段(2023年1月-2月)(1)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

(2)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内容、方法、步骤等。

2. 调查研究阶段(2023年3月-4月)(1)进行问卷调查、访谈,了解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分析调查数据,总结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案例研究阶段(2023年5月-6月)(1)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和要求_开题报告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和要求_开题报告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和要求_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1 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①准确、规范。

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

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

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立论依据开题报告中要考虑:①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

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②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

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

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

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

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3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研究方案开题报告中要考虑:①研究的目标。

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研究的内容。

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Y镇中学教师行动研究现状的调查研究的开题报告

Y镇中学教师行动研究现状的调查研究的开题报告

Y镇中学教师行动研究现状的调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质量的提高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

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能力水平的提高,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尽管教师培训和教育已经得到了大力的推广,然而,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的操作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因此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行动研究是一种旨在改进课堂教学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它以学校为基础,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结合科研和教育实践,旨在通过理论的分析和实践的探索来提高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行动研究在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方面的应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文将以Y镇中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方法,调查研究Y镇中学教师行动研究现状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Y镇中学教师行动研究现状的调查研究。

通过对Y镇中学教师的问卷调查、访谈和教学观察等多种方法,调查研究他们对行动研究的认知、行动研究活动的开展情况、行动研究对教师教学实践的影响等情况,以此探究行动研究在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方面的应用。

2. 分析教师行动研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在对教师行动研究进行调查之后,本研究还将分析行动研究对于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以此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具体的理论指导。

三、研究成果预期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全面地了解到Y镇中学教师行动研究的现状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具体的理论指导。

同时,通过对行动研究的认识和应用,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论文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题背景及意义,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为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三部分为前人研究综述,对国内外行动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第四部分为研究成果分析,主要介绍了本文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结果;第五部分为结论和建议,对本研究的结论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ouser (1990)和Lather (1986)认为,长期以来,从事实践的教师和进行理论研究的研究者是两种不同的形象,由于仅仅被作为科学控制的和一般的对象,教师被置于二流的形象。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形象的区别导致高度层级化的教育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中,教师总是处于无权的地位。教师只是被动地听从管理人员、课程论专家、教科书编纂者的指导,而他们自己的意见则是无足轻重的,他们的形象毫无专业意义。
理论意义: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教师地位之政府间特别会议”,明确提出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教师是专业人员,确认教师的专业地位。从专业人员即研究者的普遍看法,引申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基本看法是: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教师有能力针对自己的教育情境提出最贴切的改革建议。由教师来研究和改革自己的教育实践是教育改革最直接、最适切的方式。外来的研究者对教育的现实情境往往缺乏深入的了解,他们的研究往往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得不到教师的认同。所以,这个观念特别强调:教师不只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教师更应该成为研究者。教师作为研究者,通过批判地、系统地考察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课堂和改善自己的教育实践。从这一意义上讲,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有力保证。而教师的教学行为是由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意识所决定的,教学行为研究有利于加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不同的教育视野,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意识所决定的教学行为在教育过程中起的作用有所不同。教学活动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教学活动,而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功与否,所以有必要探讨一下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即研究者”目前已作为一种有号召力的观念广为传播,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师教育改革中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运动,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教师作为教与学的研究者这一角色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教师成为研究者是实现教育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理解和实现教育意义的必然结果:教师成为研究者是现实的、可能的、也是必然的。而这种意识和理念是通过教师教学行为具体体现出来的,而教师教学行为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它是制约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围绕教师的教学行为,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很少有教师即研究者这个角度来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一直被排除在课程之外,充当教育专家制定的课程执行者、消费者的角色。教学过程成了专家的预定计划或方案的简单体现,从而使最该有活力的教学过程僵化。因此要想提高教学效率,使课程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必须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转变课程意识和观念,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所以在有关的各种背景下,以及指导老师的辛勤与明智的指导下,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研究教师教学行为。
而作为行动研究的教师研究,最初开始于美国,但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运用传统研究的标准来检验行动研究成果缺乏适应性以及早期行动研究所采用的控制性参与的实验式消弱了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加上当时美苏空间科技竞争失利导致美国政府重新全力支持公共研究,所有这些最终使教育中的行动悄无声息了。
20世纪60年代后期,英国课程改革专家斯腾豪斯在其领导的“人文课程计划”(The Humanities Curriculum Project,1967-1970)中,倡导和实施课程开发中来,将专业发展和课程开发融合在一起,共同发展。斯腾豪斯在其“过程模式”中明确提出“教师即研究者”(teachers as researches)的观点并将之付诸于其领导的“人文课程计划”的行动当中。
因此,对教师即研究者视野下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不但能够验证和完善“教师即研究者”理论,提高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研究水平。
现实意义:教学一直经历着势如破竹的改革,在新课程中,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和教与学的研究者。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走向深入的今天,揭示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路径是亟需破解的现实课题。新课程的实施,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教学内容的变动频繁,教学模式多样性和变更性增多,教学环境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不断变更的新的课程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吸收新知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把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转化为具体的行动研究目标,然后在实践中解决具体的难题。而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和困难和问题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最基本任务,所以只有在教师作为研究者来研究具体的问题,才能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
论文题目
“教师即研究者”视野下教师教学行为研究
选题的根据:1)说明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源自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问题的提出:
国家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教师本身的素养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除接受各种教师培训外,还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时关乎教学成败的关键,他对新课改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外研究综述:
教育即研究者理论
被称为“行动研究之父”的“勒温(K.Lewin,1890-1947)认为行动研究是“讲科学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智慧与能力结合起来以解决某一事实的一种方法。”行动研究是针对研究与实践脱离的现实而提出的一种使社会科学直接联系社会实践的方式,并在实践中努力寻求通过研究者和实践者的群策群力的方式来改变社会和文化。教育领域同样存在着严重的研究与实践脱离的问题,把行动研究引入教育领域,也就成了教育中的行动研究。
Hollingsworth ( 1990), Hollingsworth和Miller(1994),以及Lather (1986)认为教师这个群体历史地受到了压抑和控制,需要效法女权运动,像解放妇女那样解放教师。他们提出以教师研究作为解放教师的武器,指导他们工作,可以使他们从那些无效的知识中解放出来。教师研究对教师意味着确信自己的能力能够构建知识和改进他们的实践,采取研究的态度能够从一个否认个人的尊严和迷信外部权威的教育制度中把教师和学生解放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