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风湿表证

合集下载

浅谈小儿太阴风湿表证发热之护理

浅谈小儿太阴风湿表证发热之护理

浅谈小儿太阴风湿表证发热之护理摘要】:发热是儿童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易虚易实,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生理病理特点,使得容易出现发热且热退后易迅速回升,因而医护人员及小儿家长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但由于家长大多不熟悉医疗,缺乏辨证护理知识,且酒精擦(浴)、冰敷(冰袋降温法)普遍运用,在护理方法上的千篇一律,使得很多因伤湿而发热者病情缠绵难愈,变证丛生。

笔者试从中医理论,浅谈小儿太阴风湿表证发热的护理要点。

【关键词】:太阴风湿表证护理发热㈠概说小儿外感发热,是指小儿因吹风扇空调、游泳等因素引起外感六淫或感受疫毒之邪侵犯机体而导致以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

发烧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可以帮助白血球抵抗细菌。

《黄帝内经》有言“阳胜则热”,发热是人体阳气的偏胜。

《伤寒论》第7条曰“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是说人体感受寒邪,寒邪中于三阳经,人体阳气奋起抗邪而阳胜则热,若中于三阴经,人体阳气不足以奋起抗邪而阴胜则寒就不出现发热。

所以,无论中医西医都认为小儿外感发热是人体抗邪的反应,医师对于发烧,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响及进展,而不是单纯只为退烧而已。

针对小儿发热的具体疾病过程出现的不同表现,而分析疾病发展到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所病机,采用相对应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方法,这就是辨证论治治疗小儿发热的过程。

应当注意的是:1、“吹风、游泳受凉、饮冷”等因素当为疾病产生的原始病因,而所谓的“六淫及疫毒”之邪当为疾病产生的直接病因2、“小儿”一般是指年龄在进入青春期之前(一般为女12岁,男13岁)的各阶段的小孩,包括胎儿、新生儿、婴儿、幼儿和学龄儿童;3、据第七版西医《诊断学》记载,“体温升高”应分四个阶段: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㈡太阴风湿表证的定义江西中医药大学已故名誉院长姚荷生教授第一个明确提出“太阴风湿表证”。

治疗太阴病证的方剂如下

治疗太阴病证的方剂如下

治疗太阴病证的方剂如下•增减理中丸拼音:zēngjiǎnlǐzhōngwán《医统》卷十四:方名:增减理中丸组成:人参2两,白术2两,甘草1两半,干姜1两半,黄芩5钱,枳壳20片。

主治:太阴病下之,胸满而硬者。

用法用量:沸汤化下。

加减:有汗,加牡蛎。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责毒汤拼音:zédútāng《普济方》卷一四三:方名:责毒汤组成:罂粟壳1两,地榆1两,白术1两,诃子1两,青皮1两,甘草1两,当归1两,紫橘叶1两(乃旱莲叶,是照堂红者)。

主治:太阴病,下痢赤白,痛,下重,此凉折热,或水谷寒热所致。

用法用量:水5升,煮取2升,去滓,温服7合。

加减:若但下血,有寒湿者,加干姜1两。

...•枳实理中丸可近。

用法用量:以热汤化服1丸。

觉腹中热,胸中豁然矣,未热加丸再服。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子黄大。

《医学入门》卷四:方名:枳实理中丸组成:人参1两,白术1两,茯苓1两,甘草7钱半,干姜7钱半,枳实6钱,黄芩2钱半。

主治:太阴病误下,寒实结胸,及伤寒诸吐利后,胸痞欲绝,高起而痛,手不可近。

用法用量:每服1丸,沸汤化下。

加减:如渴,加天花粉;汗利不止,加牡蛎。

制备方法:上为蜜丸,如弹子大。

...•人参理中汤理中汤即理中丸作汤剂。

处方: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

制法:为细末,蜜和为丸,如鸡子黄大用法用量:每服一丸,沸汤和丸,日三服、夜二服;或用水煎,分三次服。

功能主治:功能温中祛寒,补益脾胃。

治太阴病自利不渴,寒多而呕,腹痛,脉沉而细;及中寒霍乱,胃中寒饮,喜唾涎沫;近代也用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下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慢性结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而属脾胃虚寒者。

方解:方中人参补虚益脾,干姜...•益中丹拼音:yìzhōngdān《普济方》卷一三九:方名:益中丹组成:高良姜2两,干姜2两,半夏4两,橘皮4两。

主治:太阴病,食则吐,胃中痛,腹胀时噫者。

太阴病_精品文档

太阴病_精品文档
28
【病因病机】脾气素虚,复感风寒或误下损伤 中阳,而表邪不解。
【诊断要点】脉浮,发热恶寒,纳差,便溏。
29
【鉴别诊断】
太阳中风证 太阴兼表证
感 受 风 寒 之 脉 浮 发热恶寒
病机 症状
卫失固密,营阴外泄 中阳不足,风寒外束 汗出,头项强痛 纳差,便溏,神疲乏力
30
【辨证思路】 1、首辨是否有外感表证:发热恶风寒,脉
23
【治疗措施】调和阴阳,疏络活血。 1、病情轻者:用桂枝加芍药汤,以桂枝汤调
和中焦阴阳,加重芍药用量以理脾和营,缓急 止痛。《本草思辨录》“芍药抑木疏土而破结, 故为腹痛专药”。 2、病情较重,出现大实痛者:用桂枝加大黄 汤。即在桂枝加芍药汤的基础上再加大黄。
24
三、太阴病兼表证
【概述】 1、概念:指中阳不足,感受外邪或本在太
2、肺(功能在太阳):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朝百脉而主治节,为相傅之官,以,下络大肠,还循胃口,
为十二正经之始。 足太阴脾经接足阳明胃经,起于大趾之端,过
大腹。
其经络通过别络与足阳明胃经与手阳明大肠经 相表里。
3
二、太阴病理 (一)成因
12
【临床表现】腹满腹痛,食不下,呕吐,下利, 口不渴(手足自温),神疲乏力,舌苔白厚腻 或水滑,脉濡弱或迟缓。
13
证候分析(虚则太阴,实则阳明,轻则太阴,重则少阴):
脾阳不足
运化失职 寒湿内生 鼓动无力
不能化谷 不能化水 寒湿中阻 升降失常
脾络不和 寒湿弥漫
水湿中阻
食不下 腹满
清气下陷
下利
若治疗得当,脾阳恢复——病愈。
太阴病过用温补,或寒湿久郁化热,阳复太过,转 属阳明。

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参考姚荷生《伤寒论有关疾病分类学纲目》

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参考姚荷生《伤寒论有关疾病分类学纲目》

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参考姚荷生《伤寒论有关疾病分类学纲目》本文转载自luoyu5200《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参考姚荷生《伤寒论有关疾病分类学纲目》》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参考姚荷生《伤寒论有关疾病分类学纲目》《伤寒论》以六经六气结合八纲作为认识疾病的分类方法,是基于“六经皆有营卫”,风寒邪气入侵,营卫首当其冲,且营卫循行于十二经脉,周身内外上下,无处不到等理论,故六经皆有表证。

从而避免学习《伤寒论》容易产生只有太阳病才属于表证、太阳病只有表证而无里证、其它五经皆属于里证的三个误解。

1六经皆有表证太阳主表,外邪侵袭,卫气奋起抗邪,太阳表证较其它五经的表证更为典型易见,故容易产生六经只有表证的误解。

太阳表证的本证主要有太阳中风、太阳伤寒、表郁轻证三种证型,在太阳篇章作为主要部分论述。

六经营卫有强弱之别,六经感邪不可囿于一日太阳、二日阳明的机械传递。

其实尚有“直犯”、“直中”的感邪途径,势必影响六经营卫的调和,出现营卫失调的表证。

营卫除宣发于上焦外,卫濡养于中焦(脾胃),胃为卫之本,阳明胃主肌肉,故风寒邪气直犯(不经太阳经)阳明,形成阳明表证。

据其脉证不同,也有阳明表虚、表实证之分。

如“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原文234条),此条是阳明经感受外邪的表证。

恶寒是表证之主症,所以说“表未解也”,有表未解的恶寒症状,才“可发汗”。

阳明病本应有汗,“汗出多”是胃气抗拒外邪不断迫津外泄所致。

因汗出多影响脉势,故见脉迟,“脉迟”是对太阳表虚证的“浮缓”而言。

表证自汗,故宜桂枝汤。

若见“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原文235条)。

第234条是指敷布于肌肉的阳明表气受风寒所致,故自汗出;第235条的阳明表证是胸中阳明之表气受风寒抑郁,故见“无汗而喘”。

“脉浮”是表脉,当有恶寒发热的表证;表证无汗,故宜用麻黄汤发汗。

只不过此种情况临床见之极少,正所谓“恶寒一日必自罢”、“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反见阳明气分热者多。

郝万山讲《伤寒论》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郝万山讲《伤寒论》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郝万山讲《伤寒论》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概说 -P11、太阴病的病变部位2、太阴病的成因3、太阴的生理4、太阴病的证候特点与分类5、太阴病的预后。

一、太阴病辨证纲要 -P4二、太阴脏虚寒证(太阴病本证) -P5三、太阴经脉气血失和证(太阴病兼变证--太阴病腹痛证)-P7四、太阴中风证(太阴病欲愈候--太阴四肢烦疼证)-P 9五、太阴病的预后–P11(一)太阴病转愈–P111、太阴中风,可以自愈。

2、太阴下利自愈证(太阴腐浊不化证)。

(二)太阴病转属阳明的辨证(太阴外薄阳明证)。

-P13(三)邪传少阴–P13概说太阴病是阴证的初期阶段,我们在讲原文之前,我们先对太阴病的大概情况做一个介绍。

1、太阴病的病变部位:脾经、脾脏、四肢主要涉及到足太阴脾经,涉及到脾脏。

三阳病涉及到内脏的病都是“腑证”。

三阳病涉及到脏腑的时候,我们讲的是太阳膀胱腑,阳明胃肠腑,少阳胆腑、三焦腑。

三阴病涉及到内脏的病都叫“脏证”。

因为三阴经脉和五脏相联系。

另外在太阴病篇,还涉及到四肢被风寒邪气所伤的证候,《伤寒论》把它称为太阴中风。

由于脾主四肢,所以我们在太阴病的病位上把四肢也列进太阴病,可见太阴病涉及到脾经、涉及到脾脏、涉及到四肢,这就是太阴病的病变部位。

2、关于太阴病的成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外寒直中太阴”。

“直中”这个词,我们在《伤寒概论》里提到过,就是外邪不经过三阳,直接侵犯三阴之脏(不是经),直接侵犯三阴之脏而发病,我们把它叫做直中。

之所以发生直中,是和内脏阳气素虚有关。

由于内脏阳气虚,所以外邪就可以直接侵犯三阴,而这种证候,病情一般比较重,尤其是少阴直中,那就更重一些。

对于“太阴直中”来说,它只不过涉及到外寒直接伤脾阳,出现了腹痛、腹满和腹泻的这种临床表现。

这是太阴病成因的一个方面,外寒直中太阴。

※另一方面是“邪由他经传来”。

哪一经的邪气容易传太阴:◎首先是太阳病,太阳之邪可传太阴,当然有的是自然传经入里的,也有的是误治以后,伤了太阴的脾阳,伤了太阴的脾气,然后太阳表邪入里。

【太阴病】太阴属于里虚寒温化寒饮是关键

【太阴病】太阴属于里虚寒温化寒饮是关键

【太阴病】太阴属于里虚寒温化寒饮是关键第一节太阴里虚寒中焦是重点一、太阴病脉证病机与治则太阴病为里阴证。

病位在里,病性属于阴(寒),病状(病理状态)属于虚。

太阴病与阳明病同为里证,太阴病为里阴证,性质里虚脏寒;阳明病为里阳证,性质里热腑实。

太阴病的证候特点就是虚寒、畏寒无热。

太阴病里证的主要证候: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或溏泻不爽,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自利不渴。

或口干饮水不多,或喜热饮。

胃中和腹中寒凉喜温。

头晕头痛,胸闷,心悸,妇人带下清稀,舌质淡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或水滑;脉象沉弱,或沉弦。

太阴病的病机:里虚寒饮(湿)盛。

太阴病的治则:温里散寒化饮(温法)。

二、太阴病提纲证太阴病提纲证为《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这一条主要阐明了太阴病提纲及太阴病的治疗禁忌。

太阴病病变反应在三阴的最里层,为大虚大寒之证。

太阴病为里虚寒水饮盛。

阳明为腑,太阴为脏,皆是位于胸腹部的内脏。

三焦包括整个胸腹部脏器及功能,“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明·张景岳《类经·脏象类》)。

太阴病里证所反应的病位亦涵盖于三焦,重点是中焦,中焦是人身胃气的发源地,如《灵枢·营卫生会》所说:“中焦亦并胃口,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

”胃气立极于中焦,为脾、胃等脏腑整体运化功能所生,是平人之常气,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

”《伤寒论》第398条曾有:“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之言,说明运化精微以奉生身的功能主在脾胃之气。

《伤寒论》第280条说:“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这里脉弱是太阴病的主脉,太阴病脉弱,自下利不止,即“自利益甚”,原因在于胃气弱,不能用大黄、芍药,否则会加重胃气虚弱。

太阴表证四肢辨析丨手足自温及四肢烦疼

太阴表证四肢辨析丨手足自温及四肢烦疼

太阴表证四肢辨析丨手足自温及四肢烦疼太阴脾主四肢,因此太阴病必然从四肢表现出来,即使在表证阶段,四肢也必然体现着太阴病的发病特点。

大论中276条曰:“太阴中风,四肢烦疼”就明确提出了太阴病中风表证,在四肢的表现是烦疼。

太阴中风之所以出现四肢烦疼,就是由于外感风邪引动太阴里湿而相搏结于脾所主的四肢。

风湿相搏可引起烦疼,论中就有明论,如174条有:“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此为风湿相搏于太阳之肌表而致的身体烦疼,这与太阴病表证的四肢烦疼是相似的,只不过太阳病之身体疼烦是全身性的,说明了太阳主全身肌表,而太阴病中风表证之烦疼只是在四肢,说明了脾主四肢。

当然太阳病的风湿相搏之湿邪主要来自外感湿邪,而太阴中风的风湿相搏之湿邪主要来自脾阳虚不化所生的内湿。

至于太阴病伤寒表证的四肢表现,在187条、278条就有:“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此为太阴病伤寒表证的四肢表现是手足自温。

手足自温是比正常手足温热偏低,但未达到手足冷的地步,也就是介于手足正常的温热与手足厥冷之间,反映了四肢阳气已比正常时的阳气显得不足,但尚未到阳气不足而生寒冷的地步,只是手足自温,当然也是四肢因阳气不足而得不到正常温煦的表现,属太阴表证阶段的四肢表现。

太阴病伤寒表证之所以出现手足温,就是由于在素体脾阳虚的基础上,又外感寒邪伤阳,致脾阳不足以温煦四肢所致,若进一步发展,到了手足厥冷地步,就会出现典型太阴病自利腹痛的里证。

可见,太阴病表证,有中风、伤寒之别,在四肢的表现亦不同,中风者四肢烦疼;伤寒者手足自温。

以证推理,四肢烦疼与手足自温,一则偏于阳邪,属于太阴中风;一则偏于阴邪,属于太阴伤寒。

REF:纪立金.《伤寒论》太阴病表证探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2001:4.太阴指的是六经中的太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及足太阴脾经的经络及其所络属的脏腑、苗窍以及经络脏腑的气血阴阳。

太阴风湿表证(一)姚梅龄撰

太阴风湿表证(一)姚梅龄撰

太阴风湿表证(一)姚梅龄撰一、定义(一)、定义:风湿阻滞太阴之表的病变,称之为太阴风湿表证。

(二)、定义伸述:1、太阴的涵义:指六经中的太阴经,即手足太阴经络及其所系的肺与脾。

2、太阴之表的涵义:(1)手足太阴经络: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

(2)脾肺所主的体表组织和器官:脾--四肢、肌肉、口(咽)。

肺--皮毛(玄府)、鼻(喉)、气道。

(3)与脾肺功能关系密切的体表活性物质:充养于体表的卫气、营气、津液、水谷之精微、脾肺之气、经脉之血。

3、太阴表证的实质:以淫邪直接作用于太阴之表为征结的变病,称之为太阴表证。

4、太阴风湿表证的实质:以风湿杂合直接作用于太阴之表为症结的病变,即为太阴风湿表证。

5、太阴风湿表证的发病机理:(1)风湿有余,肺及/或脾之气不足。

风湿绝对有余,但可轻可重;肺及脾往往绝对不足,否则邪气难害三阴,否则不会仅手足自温;少数为肺脾相对不足;所以此证往往是在脾肺不足的基础上形成的。

(2)风湿是直接病因:体表风湿之邪之形成,可由体外的风湿外邪干忤体表而产生,也可以是其他有害因素影响太阴之表,影响了脾肺功能,形成了太阴之表的风湿表邪;反过来风湿表邪又进一步直接损害太阴之表,使太阴之表的多组织及其功能,以及体表生物活性物质及其生理作用产生异常;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脾肺功能,故而形成太阴风湿表证。

(3)此证的关健病机,在于阻滞气机,即风湿阻滞于太阴之表。

(三)太阴风湿表证的实质:病因:风湿;病机:阻滞;病所:太阴之表二、太阴风湿表证的提出(一)文献与理论依据:1、主要文献依据:(1)《伤寒论》:190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是为系在太阴。

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也。

”277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99条:“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273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2)《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二十一、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太阴病是由脾阳虚弱、寒湿阻滞而引起的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主证的疾病,也称里虚寒证。

第一节太阴病辨证纲要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3)【提要】太阴病辨证提纲及治禁。

病因病机:脾阳不足,运化失职,寒湿内停,升降失调。

腹满---中阳受损,寒湿内停,气机阻滞时腹自痛(时轻时重,时作时止)----寒湿内阻,气机不畅食不下----脾虚不运,纳化失司吐----胃气上逆利----气机升降失调,脾气不升太阴腹满脾阳不足,寒湿郁滞腹满时减,复如故,伴下利阳明腹满肠间燥屎阻结腹满不减,减不足言,伴便秘太阴虚寒腹痛的特点是:A.时腹自痛B.腹满而痛C.下腹部疼痛D.上腹部疼痛E.下利腹痛『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太阴虚寒腹痛的特点是时腹自痛。

第二节太阴病本证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77)【提要】太阴病的主证、病机和治则。

自利---寒湿下注不渴---寒湿内盛属太阴----见273条提纲证病机:脏有寒-----脾阳不足,寒湿阻滞治则:当温之-----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方药:四逆辈轻者:太阴虚寒----理中丸(汤)重者:肾阳亏虚----四逆汤第三节太阴病兼变证一、太阴兼表证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276)【提要】论太阴兼表的证治。

【辨治要点】病机:素体脾阳不足伴风邪袭表,营卫不和。

主症:发热恶寒,四肢疼痛,食少纳差,脘腹胀满,便溏,脉浮。

治法:调和营卫,温阳和里。

方用桂枝汤。

二、太阴腹痛证本太阴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279)【提要】论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的证治及脾虚气弱者当慎用攻伐之品。

【方义】桂枝加芍药汤即桂枝汤倍用芍药而成,桂枝加大黄汤即桂枝加芍药汤再加大黄二两而成。

【辨治要点】①桂枝加芍药汤证病机:脾伤气滞络瘀。

主症:以腹满时痛为主症,无食不下、呕吐、下利等明显的脾虚寒湿证。

太阴病的证治 ppt课件

太阴病的证治  ppt课件
ppt课件 5
3、太阴表证
太阴主四肢,所谓太阴表证,是指四肢 末梢被风寒邪气所伤的证候。在《伤寒论》 中也叫太阴中风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 为欲愈。(274)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275)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276)
ppt课件 6
桂枝加芍药汤在治疗痹证中的应用
ppt课件 4
2、太阴经脉气血不和证
太阴经脉气血不和证,是太阴经脉受邪,经 气不利,气血失和的证候。气不利则满, 血不和则痛,故以腹满、腹痛为主证。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 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 桂枝加大黄汤主之。(279)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 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 故也。(280)
ppt课件 8
ppt课件 7
4、太阴湿盛发黄证、自愈证 太阴外薄阳明证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 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 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278)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 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 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 病也。(187)
ppt课件
3
三、太阴病的证候和治疗
1、太阴脾脏虚寒证
脾阳、脾气虚,运化失职,升降紊乱, 邪犯太阴,寒湿留滞,则形成太阴脏虚寒证, 是太阴病的主要证候。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 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3)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
基础方:白芍30~40克 桂枝10~20克 炙甘草10 克。 陈旧性疼痛,久病入络,加丹参30克,莪术10~ 20克,生牡蛎30克。 腰以上疼痛,加鸡血藤30克;颈部疼痛,加葛根 20克;下肢疼痛,加桑枝30克。 凡舌质淡、暗皆可以使用,舌上有瘀斑更适合, 如果舌红,可加胡黄连6~10克。 热痹见关节红肿热痛,配合白虎汤。

太阴经病辨证

太阴经病辨证

太阴经病辨证14、太阴经病辨证太阴经指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

太阴病主要表现为脾虚湿盛的证候。

太阴病可由三阳治疗不当,损伤脾阳而起;也可由风寒之邪直接侵袭而起病。

症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象缓弱等脉证,就叫太阴病。

其证以中焦阳虚气衰,寒湿不运,脾胃机能衰减为前提。

太阴与阳明相表里,故阳明病与太阴病相互传化,有虚实之分,故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说法。

二者变化与体质及治疗有关。

多是阳经传变而来,故多兼它经症状。

脾胃虚弱外邪直中太阴。

多为里虚寒病证。

一、症状脾阳虚,症见腹满呕吐,食欲不振食不下,或有不消化食物,时腹自痛腹泻,喜温喜按,大便清稀,无发热,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腻,脉濡弱或迟缓等。

二、分析脾阳不足寒湿内停,故腹满饮食不振。

寒湿伤于脾胃,升降失职,胃气上逆故呕吐;脾气不升故腹泻,阳虚阴寒凝滞,故腹痛阵发,喜温喜按。

口不渴,舌淡苔白,脉迟或缓,为脾有寒湿之象。

腹部胀满疼痛,是阳明、太阴病共有证状。

阳明腹满痛不减而拒按,大便燥结,故为里实。

太阴腹满痛,则时发时止,喜按喜温腹泻,故为里虚寒。

太阴病的腹满痛,与阳明病的腹满痛,是有区别的:阳明病为实热燥屎内结,其腹满痛必甚且痛,必拒按;太阴腹满痛为虚寒,腹满痛时减且喜按,或得温而缓。

太阴自利,多有口不渴的特点,纵然见渴,只喜热饮,且饮不多,这是与阳明病的不同。

由于脾主四肢,故风湿之邪侵犯肌表,郁而不达,故可见四肢烦疼等证候。

太阴病由阴转阳、转实,可变成阳明病;如湿滞不化,能影响胆汁排泄,引发阴黄。

太阴兼表证,症见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太阴误下邪陷,表尚未解的症见太阳表证,还可见里症为急的腹满痛等证。

太阴属脾与肺,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

水谷腐熟消化,和传导排泄,分属胃和大肠负担,水谷精微则赖脾之运化和肺之敷布,以充养全身。

脾以升为常,肺以降为顺,脾主运化升清阳,代胃行津液;大肠赖肺之气肃降和津液敷布,而能传导排泄。

三、治疗原则太阴病因属里虚寒证,故治疗当以温法补法为主,以温中散寒为重点。

第四节、太阴病兼证一、太阴中风的证治

第四节、太阴病兼证一、太阴中风的证治

第四节、太阴病兼证一、太阴中风的证治第四节、太阴病兼证一、太阴中风的证治:原文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解词:阳微阴涩——阴阳此处作浮沉解,即脉浮取微,沉取涩。

原文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提要:太阴中风的脉证、治法。

成因:风邪侵袭四肢末稍。

分析:四肢烦痛(烦犹剧也,四肢烦痛,即四肢剧烈疼痛)——风寒邪气侵袭四肢,四肢气血失和,筋脉拘挛所致。

郝万山说:此证无头项强痛和发热恶寒,故不能诊为太阳病;无偏头痛和寒热往来,不能诊为少阳病;无额头痛,缘缘面赤、目痛鼻干,不能诊为阳明病。

脾主四肢,四肢为太阴之表,因而仲景把风寒邪气侵袭四肢之证称作太阴中风,我这里称其为太阴表证。

太阴表证的预后:脉阳微阴涩而长——即脉轻取由浮转微,提示在四肢末稍的风寒邪气已衰;沉取由涩而转长,说明里气已恢复。

此为邪退正复,这是太阴中风将要自愈的表现。

太阴表证的治法:如果太阴表证,四肢烦痛,不能自愈,即“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太阴中风,四肢烦痛,脉见浮象,说明里气不虚,正气抗邪于外,治用桂枝汤疏通经脉,以祛四末之风寒邪气。

治法:调和营卫,温阳和里。

方用桂枝汤。

郝万山用桂枝汤治疗痹证的肢节烦痛、不安腿综合征的下肢酸痛疗效很好。

案例70——不安腿综合征卢某,女,27岁,卢氏县人,2012年7月20日诊。

患者每于入睡前两侧小腿部出现似疼非痛、似痒非痒、似酸非酸、似困非困,莫可名状难受之感,特就诊于本所。

查:诊脉沉弱无力,舌淡嫩苔少,患者诉全身酸困乏力。

诊断:不安腿综合征。

辩证:肝血虚筋脉失养,风入经络,营卫不和。

治宜:补血养肝,解肌祛风。

方药:补肝汤合桂枝汤。

当归身15g,赤、白芍各15g,熟地30g,川芎12g,酸枣仁15g,炙甘草12g,木瓜15g,桂枝15g,生姜18g,大枣7枚,鸡血藤30g,川牛膝15g,黄芪30g。

水煎服,4剂。

患者未来复诊,1月后其母因病来诊,言其女4剂药用完,病已痊愈。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一、太阴病本证【原文】: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病机】:脾阳虚弱,运化失司,寒湿内阻。

【主症】:自利不渴,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二、太阴病兼变证(一)太阴病表证(桂枝汤证)【原文】: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二)太阴腹痛证(桂枝加芍药汤证、桂枝加大黄汤证)【原文】: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

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桂枝加芍药汤原方原量】:桂枝(去皮,三两)芍药(六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生姜(切,三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原方原量】:桂枝(去皮,三两)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机】:脾虚气滞络瘀(桂枝加芍药汤证)。

脾虚气滞络瘀较重兼腐秽实邪(桂枝加大黄汤证)。

【主症】:腹部疼痛,时轻时重,时作时止,喜温喜按,或腹部胀满疼痛,持续不减,拒按,便秘等。

兼食少,倦怠,乏力,舌淡或有瘀点瘀斑,脉沉缓或迟兼涩等。

【治法】:通阳益脾,缓急止痛。

和络止痛,导滞泻实。

(三)太阴发黄证【原文】: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

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

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可选方药】:茵陈五苓散、茵陈术附汤、茵陈四逆汤等。

【治法】:温中散寒,祛湿退黄。

太阴病辨证

太阴病辨证

(七)证候类型
太阴病虚证
理中汤 四逆汤
桂枝加 芍药汤 桂枝人参汤
类型
太阴夹实证
太阴兼表证
三、太阴病虚证(本证)
临床 表现 治则 方药 辨证 要点
273条
277条
273条: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 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一)临床表现
腹满、食不下、 时腹自痛
脾经气 血失和
(一)病因病机:
邪陷太阴,气滞络瘀。
(二)临床表现
腹满时痛,或大实痛。
(三)治则方药: 调和阴阳,疏络活血。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汤: 桂=芍
芍 〉桂
调和营卫
缓急止痛
《本草思辨录》“芍药抑木疏土而 破结,故为腹痛专药”。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加芍药汤+大黄
太阴病辨证
主讲:Biblioteka 学习要求:掌握太阴的生理与病理, 太阴病本证、太阴兼表证的 辨治,熟悉太阴病实证的辨 治。
一、太阴的生理
(一)阴气:
阴气多,又称“三阴”, 主里。太阴之气是脾主运化水
谷精微功能的高度概括。
(二)经络与脏腑
手太阴肺经
太阴
足太阴脾经
脾主大腹
足太阴脾经
手太阴肺经
阳 明
太 阴
阳明主纳
桂枝人参汤
桂枝
Thank you!
发热,里有 虚寒的下利
(一)临床表现: 脉浮,微发热,恶风寒,纳 差、便溏,四肢倦怠,神疲乏 力,甚或下利不止,心下痞硬, 舌淡体胖,脉弱缓。
(二)辨证要点: 脉浮,发热恶寒,纳差,便 溏。
(三)病因病机: 脾气素虚,复感风寒 (四)治则方药: 温中散寒,佐以解表, 桂枝人参汤

四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四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 1 -WF·悟清凉- 1 - 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概说太阴,阴气较多之意。

太阴主津液手太阴肺太阴病成因:脾阳素虚足太阴脾六淫邪气、七情、饮食劳倦→脾阳虚衰,寒气内盛特点:虚寒湿三阳病误治,伤及脾阳第一节太阴病纲要一、太阳病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3)☆腹满~运化失职,寒湿内停呕吐~升降失常,浊阴不降食不下~运化不及自利益甚~寒湿下注时腹自痛~寒湿内阻,脾络不通必胸下结硬~必,可能。

脾胃更虚,寒凝气滞二、太阳病传变2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278)脾家实:实,即正气充实,指脾阳恢复参187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

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系在太阴○1脾阳恢复太过,寒化热,湿化燥,转为阳明病1872三、太阳病愈期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第二节太阴病本证一、太阴病表证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276)☆素体脾阳不足+复感外邪=太阴表征桂枝汤○1太阴表征,里阳不足,不可峻汗○2桂枝汤,内调脾胃,外和营卫二、太阴病里证(一)太阴里寒证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

宜服四逆辈。

(277)☆四逆辈~四逆汤、理中汤一类温阳方剂(二)太阴里实证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279)☆误下→表邪内陷于太阴→气血凝滞于脾络→腹满疼痛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倍芍药桂枝加大黄汤=桂枝加芍药汤+大黄芍药~破血痹,通脾络,止腹痛大黄~活血破瘀,助芍药通络止痛,以治脾络瘀滞重证。

太阴四肢烦疼证,膝盖痛的七种治疗方法

太阴四肢烦疼证,膝盖痛的七种治疗方法

太阴四肢烦疼证,膝盖痛的七种治疗方法*太阴病的第三个证候,叫做太阴四肢烦疼证。

我的分类和我们讲义上的说法有些不一样,太阴四肢烦疼证,由于脾主四肢,所以在《伤寒论》就把四肢被风寒邪气所伤而出现的四肢烦疼叫做太阴中风,所以太阴四肢烦疼证也叫太阴中风证,太阴中风的条文,见274 条和276 条。

我们先看274 条,打开讲义的155 页,“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这条实际上讲的太阴中风可以自愈的一个证候。

什么叫太阴中风?就是太阴这个系统被风邪所伤。

太阴这个系统包括哪些组织结构呢?包括太阴脾脏,包括太阴经脉,包括脾所主的四肢。

首先他没有吐利,不是太阴脏证,其次他没有腹满时痛和大实痛,他不是太阴经证,他的临床表现,只是四肢烦疼,“烦犹剧也”,四肢剧烈的疼痛,由于脾主四肢,因此张仲景就把四肢被风寒邪气所伤,而表现的四肢气血失和,所出现的剧烈疼痛的这种症状,叫做太阴中风。

为什么不说是太阳呢?因为它没有头项强痛,没有全身的发热恶寒,为什么不说是阳明病呢?阳明也主四肢,因为他没有额头疼痛,缘缘面赤,目痛鼻干,夜卧不宁,他也没有全身的发热,所以这不是阳明病。

为什么不说他是少阳病?因为他没有偏头痛,没有目赤耳聋,胸胁烦闷这样少阳经脉受邪的证候,更何况少阳和太阳都不主四肢,主四肢的只有阳明和太阴。

我们在讲阳明病的时候,提到手足温而渴的属阳明,在讲少阳病三阳同病的时候,也提到手足温而渴的属阳。

现在出现了四肢的症状,没有全身的发热,只能属于阴证,那就把它叫做太阴中风。

四肢毕竟是表,偏于外,当四肢被风寒邪气所伤的时候,正气抗邪于外,气血浮盛于外,因此脉象应当是浮的,“阳微”是指的轻取,脉由浮而变微,那提示了邪气退,“阴涩”是沉取脉涩,这提示了里气不足,正气不足,“而长”,这个而是表转折的,由涩脉转成长脉,这提示了正气的充实,正气的恢复,脉由浮而不浮了转微了,这提示了邪气退,由沉取涩而转长了,这提示了正气复,所以这种太阴表证,这种太阴中风,它可以自愈。

解读太阴病

解读太阴病

结果 服三剂,热渐退,汗出已减。继服三剂,热平身凉和 , 但晚 上仍腹痛肠鸣,再与 11 月 23 日方调之。
12 月 5 日告之 : 腹痛已。
按此是典型太阴病表里合病急则救其本,缓则表里同治例第 201 条 :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 必潮热发作有时 , 但浮者 , 必盗汗出,附子温中祛寒,半夏逐饮止呕,粳米、大枣 、甘 草安中止痛 ,故此治外有表证,里有寒饮、呕吐、胸胁逆满 而腹中痛甚者。救里有效,里证减而表证明显故缓则治表。使 表里得治。
若执迷不悟,见汗后有效,反复发之必致其津枯肉脱 于不起,本条所述只说脉迟,里虽虚但未见阴寒重证 , 假如另有逆,下利等症,则本方亦不得用,应按先救 里而后救表的定法处之。
2 、表里合病缓则同治 :
① 表里合病无饮者
《 伤寒论 》第 163 条 : 太阳病,外证未除, 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不止,心下痞硬 , 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此属太阳太阴合病,因太阴证急重,故急则救其里,与附子 粳米汤合小半夏加伏苓汤 :
川附子 10 克 ,粳米 15 克,炙甘草 6 克,大枣 3 枚,半 夏 12 克,生姜 10 克,茯苓 10 克。
结果 :
上药服三剂,于 11 月 26 日二诊 ,腹痛减 ,胃痛、高热 如故,仍汗出多。
且恶风明显,脉数而虚。此为里寒急减,而表虚不固,故 治以温中固表之法,与黄耆建中汤 : 生黄芪10 克,桂 18 克,白芍 10 克,生姜 10 克,大 3 浓 ,饴糖 30 克 ( 分冲 ) 。
结果 : 服一剂泻止,但晚上食粥碗又腹泻 3 次,食无味,心下满, 上方加党参 10 克。服一剂痊愈。
按《伤》论述四逆汤证有 11 条。主用生附 子温中回阳,振兴沉衰。复用甘草缓急养液, 佐以干姜温中逐饮 。

太阴病看经方辨病脉证治

太阴病看经方辨病脉证治

太阴病看经方辨病脉证治/子目录1、什么是太阴病2、太阴病位在腹3、太阴虚实4、太阴病愈后判断5、三阴三阳病欲解时6、病、证之辨7、太阴寒温脏腑辨8、寒之在太阳太阴辨9、五色五脏病辨10、利尿可以退黄11、太阴病成因12、一般与特殊13、脉证虚实辨14、病例举例1、什么是太阴病讲太阴病的意义看经方的思维方法伤寒的辨病方法、辨证方法、辨脉方法、辨治方法。

明确了经方的思维方法,才能清晰明辨病证和经方。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太阴病位在腹阳明在胃、太阳膀胱太阴说到了脾三阴三阳,是脏腑、是经络?3、太阴虚实虚证、大法宜补不宜下。

从病说不宜下辨证是否可下?可与不可之辨,是谓辨治。

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中风之阴阳辨4、太阴病愈后判断表里判断——阴而非联太阴、太阳中风之辨——四肢非头项辨症辨病,通过证来识病——是证知阴阳邪不实,——阳微正不虚,——阴涩而长,病易愈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5、三阴三阳病欲解时对《内经》各得其时而欲的具体的临床落实仍然是个理论的说明中介理论理论与临床间的桥梁临床的入门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方一。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取汗。

——阴病为什么脉浮、发汗用桂枝?——阴阳是什么,要辨的是什么?6、病证之辨方证、病证、脉证之辨表里先后同样是《内经》的治则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

宜服四逆辈。

方二。

——自利不是特征症状,不渴是除外症状,意义何在?7、太阴寒温脏腑辨太阳阳明合病可自利太阴特点是不渴——阴阳之别辨渴之一证,知阴阳脏腑之辨,太阴在脏性质是寒,治疗宜温结合前述,温补是本病之大法四逆辈,是温脏的代表类方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伤寒论-太阴、少阴、厥阴病篇-期末复习资料全

伤寒论-太阴、少阴、厥阴病篇-期末复习资料全

一、太阴病提纲(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假设下之,必胸下结硬。

病机:脾阳虚衰,寒湿困滞病症:腹满、吐、食不下、自利、腹痛治禁:下。

【解析】中阳虚而浊阴上逆,故胸下结硬。

二、太阳病欲解时〔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第二节太阴病证〔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病机:脾脏虚寒。

主症:自利不渴。

治法:温中祛寒。

如四逆汤、理中丸。

【解析】太阴自利,脾脏虚寒。

少阴自利,脾肾两虚。

阳明自利,热结旁流。

第三节太阴病兼变证一、太阴病兼表证〔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解析】太阴病里虚寒兼表证,里寒不甚,故先解表,用桂枝汤。

〔无汗亦可用桂枝。

〕病机:太阴病里虚寒兼表证,里寒不甚。

治法:发汗,调和营卫、解肌祛风。

二、太阴病腹痛证〔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词解】腹满时痛:腹满疼痛时轻时重。

大实痛:腹满痛甚,或腹痛拒按,或大便不通。

【解析】太阳病误下伤脾。

桂枝加芍药汤病机:脾虚失运,气滞络瘀。

主症:腹满时痛。

治法:通阳健脾,活络缓急止痛。

桂枝加大黄汤病机:脾伤气滞,络瘀兼实邪。

主症:大实痛。

治法:和络止痛,兼通实滞。

〔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

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解析】脾胃虚弱,慎用酸苦。

第四节太阴病预后一、太阴中风欲愈候〔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解析】太阴中风,指脾阳素虚、寒湿盛之人感风邪。

四肢烦疼:脾主四肢。

脉浮取微:邪气渐轻,外邪将解。

沉取涩:脾虚气弱夹湿邪。

二、太阴阳复自愈证〔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太阴当发身黄,假设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阴风湿表证(一)姚梅龄撰一、定义(一)、定义:风湿阻滞太阴之表的病变,称之为太阴风湿表证。

(二)、定义伸述:1、太阴的涵义:指六经中的太阴经,即手足太阴经络及其所系的肺与脾。

2、太阴之表的涵义:(1)手足太阴经络: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

(2)脾肺所主的体表组织和器官:脾-- 四肢、肌肉、口(咽)。

肺-- 皮毛(玄府)、鼻(喉)、气道。

(3)与脾肺功能关系密切的体表活性物质:充养于体表的卫气、营气、津液、水谷之精微、脾肺之气、经脉之血。

3、太阴表证的实质:以淫邪直接作用于太阴之表为征结的变病,称之为太阴表证。

4、太阴风湿表证的实质:以风湿杂合直接作用于太阴之表为症结的病变,即为太阴风湿表证。

5 、太阴风湿表证的发病机理:(1)风湿有余,肺及/ 或脾之气不足。

风湿绝对有余,但可轻可重;肺及脾往往绝对不足,否则邪气难害三阴,否则不会仅手足自温;少数为肺脾相对不足;所以此证往往是在脾肺不足的基础上形成的。

(2)风湿是直接病因:体表风湿之邪之形成,可由体外的风湿外邪干忤体表而产生,也可以是其他有害因素影响太阴之表,影响了脾肺功能,形成了太阴之表的风湿表邪;反过来风湿表邪又进一步直接损害太阴之表,使太阴之表的多组织及其功能,以及体表生物活性物质及其生理作用产生异常;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脾肺功能,故而形成太阴风湿表证。

(3)此证的关健病机,在于阻滞气机,即风湿阻滞于太阴之表。

(三)太阴风湿表证的实质:病因:风湿;病机:阻滞;病所:太阴之表二、太阴风湿表证的提出(一)文献与理论依据:1、主要文献依据:(1)《伤寒论》:190 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是为系在太阴。

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也。

”277 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99 条:“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273 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2)《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二十一、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右坐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渣,温服。

有微汗避风。

”(3)《温病条辨,中焦篇》:“(六十五)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舌色灰滞,面目痿黄,病名湿痹,宣痹汤主之。

宣痹汤方:防已五钱,杏仁五钱,滑石五钱,连翘三钱,山栀三钱,薏苡五钱,半夏三钱醋炒,晚蚕砂三钱,赤小豆皮三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痛甚加片子姜黄二钱,海桐皮三钱。

”“(五十九)湿郁三焦,脘闷便溏、身痛、苔白、脉象模糊,二加减正气散主之。

二加减正气散方:藿香梗三钱,广皮二钱,厚朴二钱,茯苓皮三钱,木防已三线,大豆黄卷二钱,川通草一钱五分,薏苡仁三钱,水八杯,煮取三杯,三次服。

”(4)《湿热病篇》第1 条(自注)“然所云表者,乃太阴阳明之表,而非太阳之表,太阴之表四肢也,阳明之表肌肉也,胸中也⋯⋯”第3 条:“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宜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叶、白通草、桔梗等味。

不恶寒者,去苍术皮。

”2 、理论依据:(例如“标本中气”理论:“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二)临床依据1、临床初步统计:到目前为止的不全统计,占门诊人次的 4.3 %以上(根据笔者的2.6 万人次的不全统计)。

2、太阴风湿表证(及其兼证)常出现于哪些病种之中?(均属我本人经治的)(1)呼吸系统:感冒;支气管炎;小儿支气管肺炎;病毒性肺炎(包括非典);细菌性肺炎;支气管哮喘;支原体肺炎;(迁延性肺炎)。

(2)消化系统: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肠道沙门氏菌属感染(包括伤寒流、副伤寒);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胃肠炎并发的胃肠动力不足;急慢性甲型、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

(3)运动系统:急性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原因不明的肢体瘫痪性疾病。

(4)神经系统:病毒或细菌性引起的脊髓炎(例如病毒性脊髓炎引起的截瘫,葡萄球菌所致化脓性脊髓炎起引的截瘫等);乙型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脑炎。

(5)心血管系统:病毒性心肌炎(尤其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并发心肌炎)。

(6)风湿病:(刚才讲的急性风湿热);红斑狼疮。

(7)血液系统:再生不良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换骨髓后的反复发热;不明原因的白细胞低下;缺铁性贫血。

(8)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炎;激素药物引起的肥胖症。

(9)泌尿系统:出血性肾小球性肾炎;肾盂炎并发的尿路积脓;(10)五管科疾病:慢性咽炎;慢性付鼻窦炎;喉头乳头状瘤;过敏性鼻炎。

(11 )皮肤病:广泛严重的全身皮肤湿疹;荨麻疹;牛皮癣(银屑病)。

(12)妇产科产疾病:盆腔炎。

(13)儿科:小儿夏季热、新生儿黄疸(多属兼症)、小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疾病等以上各系统疾病。

(14)其他:不明原因的低热,自闭证。

(三)第一个明确提出“太阴风湿表证”的是江西省的姚荷生教授。

三、研究和讨论太阴风湿表证的意义(一)是常见病。

(二)是疑难病。

(三)是许多无法根治的严重慢性病的前提基础;是激素、输液、抗菌素、抗过敏药、乃至多喝开水、多吃营养等等的禁忌证。

(四)中医疗效甚好;是迎接“后抗菌素时代”的重要诊治方法之一。

(五)是“知常达变”的第一步阶梯之一。

(六)科班教材上没有;杂志也似未出现过。

四、太阴风湿表证(之一)的临床表现(一)发病经过:1、始发因素(即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甚至是发病前的1—2天,常有以下因素中的一种或多种):(1)外感因素:风、寒、暑、湿(水)。

(2)饮食:牛奶、肥腻、营养过多。

(3)疫疠:湿温、温毒、暑疫、(病毒、细菌、支源体等微生物,甚至包括原虫等原虫)。

(4)劳倦:往往过逸。

(5)误治史:输液偏多;反复多次用抗菌素治疗病毒性疾病的治疗史;其中危害最大的是激素反复多次的使用(静滴、口服、喷喉等)。

多有用辛温和辛凉解表、苦寒和咸寒清里、甚至用壅补之剂的误治史.(6)宿疾与体质:关健在体内素有湿,素来是脾、肺之气不足的体质。

表现为平时容易累,活动时汗多,或平时面色白、或略带黄滞,或素偏虚胖,或素来舌苔白厚;平时多为脉软、甚至偏虚。

(二)发病过程1、往往是急性起病:即在感受了外邪、不洁饮食或经误治后的当天或第二天即发病,并出现太阴风湿表证的证状;接触疠后发病者,其潜伏期的天数不等,感染流感则发病较快,当然还要看是否附加了上述原因;有少部份出现在某些疾病的迁延期或慢性期过程中,例如肺部炎症难以吸收的迁延期中的太阴风湿表证,又如慢性病毒性肝炎过程中的太阴风湿表证,又可表现为发病较为缓慢的过程。

2、起病时的第一感觉常是患者感到非常“疲倦”。

(三)临床现症1、主症:肢软乏力,手足自温,脉浮。

2、典型症:手足自温;脉浮虚而不流利。

3、或现症:(1)其他的常见症:发热,多数发热不高,或身体蕴蕴发热或午后发热;四肢痠楚;身体困倦;微恶风寒;不欲饮;小便自利。

(2)若风偏重:则可阵作自汗出,但汗出热不退;或汗出恶风,脉可浮弦。

(3)若湿偏重:则可无汗而恶寒恶风,或汗出不彻(有时身微有汗、或汗出剂颈而还,或汗出剂腰而还), 汗粘;或感肢体沉重;脉浮或缓、或软、或濡、或欠流利;舌苔白或厚、或微腻;面色或现黄或兼滞;(4)若属风湿犯手太阴之表:则可兼鼻微塞,喷嚏,流清涕或粘;或微咳;脉可现寸脉独浮或右寸独浮;手足自温不显著。

(5)若属风湿犯足太阴之表:则手足自温明显,或四肢痠楚或萎软亦较明显;久则晨起手微胀、午后跗微肿,目胞微肿,或手足发作轻度的湿疹,或口不仁(口微粘、口微涩)而食乏味;或恶心明显,小儿可现微吐,大便软、甚则微溏;(6)若属风湿痹阻经脉为主:则可四肢疼烦,骨节疼痛;甚则四肢挛急,或发为痿躄;(7)其他或现症:舌苔薄白或舌苔厚浊而浮;舌质偏淡或淡红,舌边有浅齿痕;脉浮弱,甚至脉不浮(往往有兼症);手自温而足冷(往往属兼挟证且不以太阴风湿表证为主), 手足自温与手足凉交替(兼脾气虚明显,或兼其他兼挟证);小便微浑。

(四)临床归转:1、少数患者可以自愈:例如《伤寒论》277 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太阴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2、如果不治疗或经过误治,多数(90%以上)表现为迁延(例如低热不退)、反复,以及在传变的基础上形成兼挟证,形成较为顽固的慢性病。

3、单纯的太阴风湿证,如果采用了正确的医疗护理方法,一般能12 天内明显见效;若未使用1 周以上激素,体质虚不明显的,一般3-5 天可痊愈五、太阴风湿表证(之一)的诊断(一)诊断的主要依据:1、主要根据现症:主要依赖主症和常见症状作出诊断。

2、病情经过特征依据:迁延反复发作感冒或类似感冒的情况,痛苦又不明显的,要注意本证是否存在。

(二)诊断的参考依据:1、指生活史及宿疾素体有湿者,患发热性疾病时要注意是否属本证。

2、发热时白血球降低或中性粒细胞明显低下者。

(三)鉴别诊断:1、病所鉴别:本症所现症状集中于太阴之表,而无明显的太阴里症(如腹痛,明显的吐利咳喘等),亦无其他经的表症(主要指其经脉循行部位和所主器官)。

2、病因鉴别:人湿邪缠绵,重浊,腻滞(阻滞太阴之表)和压抑的特征,且有风邪犯表的疏泄、鼓舞或主动(时作时止)的特征;而无表寒凝闭所致的明显的恶寒无汗、头身紧痛等的特征;无表热主灼律(如口渴)、丰隆(如咽红肿)、弥散(如自汗多、四肢身热均匀发热)的特征;无火性上炎(如目赤、耳前后肿,大头瘟)、燔灼(如头面欣赤肿痛,肢体某些部位的红肿热痛)的特征;无燥性消耗(如口干大渴,皮肤干裂, 鼻燥)等特征。

3、病机鉴别:由于本征的机理主要是邪气弥漫性阻滞体表组织,仅仅只达到了接近痹阻的程度,而未达到闭结、瘀、壅塞的程度,故本证一般无剧烈的疼痛和显著肿胀的症状体征。

同时,本证虽然常常是在脾肺之气不足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它终究没有到脾肺气虚的程度;加之本证的邪正虚实对比,是以风湿邪盛为主,是一种实证。

所以,本证并无突出的虚象(如短气、动则气喘,明显的自汗盗汗、脉细微弱等),甚至多数进食亦尚可。

4、与其它类似的常见证鉴别:1)与太阴风温表证的鉴别要点:2)与太阴风寒湿表证的鉴别要点:3)与太阴里湿证的鉴别要点:4)与阳明风热表证的鉴别要点:5)与卫分湿温证的鉴别要点:卫分湿温证:身体蕴蕴发热而无手足自温太阴风湿表证:手足自温,可无身体蕴蕴发热。

6)与气阴两虚内热证的鉴别要点:(四)诊断标准(参考)1、诊断要点:有表风症、有表湿症、风湿症现于太阴之表、又有风湿阻滞的现象,组合而形成综合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