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迫切需要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迫切需要什么?
田雄
安徽凤阳,因朱元璋、花鼓和小岗村而闻名。时值清明节,在朋友的陪同下,以学校里齐民学社社团的名义前往安徽凤阳县大庙镇东林(陵)村做先期的调查,为暑期在这里开展活动做好准备。4月4日从南京到凤阳的火车,拥挤不堪,一直站到近六点钟才踏上这片曾经与中国农村改革休戚相关的富有传奇性的土地上。
东林,皇家陵园的近邻
翌日,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没有纷纷春雨,路上行人匆匆。我们乘坐一辆三轮小汽车前往东陵村,到达目的地,原来大学生村官张宁所在的“创业基地”就在朱元璋父母的陵墓西侧。沿着碎石铺就的道路往里面走,迎面是一个个塑料大棚,旁边是刚刚建起的三间平房。出来迎接我们的是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小伙子,看来比我年长不了几岁。他自我介绍,“方锦文,2005年到凤阳担任村官。”随后和正在劳作的陈会计带我们到大棚里面看看他们种植的西瓜、草莓。
陈会计是高中毕业,已担任村里的职务大概有七八年时间。他给我寻找了半天,才摘到十颗左右的草莓。他说:“这些草莓都没有打药,使用的肥料都是在附近买得鸡粪。由于去年的雪灾,导致温度气温长时期低度徘徊,所以草莓生长较慢,没有赶上时节。在草莓开花应该授粉的时候,没有蜜蜂。本来想买,但考虑到试种,估计连成本都保不住。这几个大棚是由他们两个大学生和我们四个村干部合股种植的。现在先是试种,因为农民缺少资金和技术,他们都在持观望的态度。先看看我们种植的效果如何,然后再做决定。这也是正常得心理,因为农民本来收入就低,仅凭那么一点资金,稍微遇到风吹浪打就难以翻身。我们现在急需要种植草莓、西瓜的技术。希望你们这些农业大学的高才生能给我们带来帮助。”很遗憾,我只是做理论研究的,还不能现学现卖。
后来与村支书访谈,又去参观了村里的服装厂。午饭后,我们到另一家大棚菜种植农户家去采访。户主脸庞被太阳晒得黝黑,他邀请我们进屋里喝水。他说:“种大棚菜已经近三年了。但是没有规模,又受资金限制。我很想带领大家一起干,农民收入低,经不起折腾。农业回收期长,不像打工当天就可以获利。如果真亏本了,农民几年都翻不起身,因此需要带头人,让他们先做起来。目前,也最需要的是技术,有技术我们做也就有了信心和底气。目前自己种植的蔬菜在大庙镇这个市场都难以满足,如果种植户数多,这样就有了规模性。但是一家一户种植,我自己还需要去卖。如果规模扩大了,只要往外发菜就行。”他带领我们去自己的大棚里面去参观,里面种植种类很多,有豇豆、辣椒、西红柿、西瓜、黄瓜。所有的灌溉都采用的是滴灌技术。塑料大棚里面的温度有三十七八度,也让我们看到了农业经营的艰辛。如果没有付出,也就不能在土地有所收获。
我们结束了谈话,发现同样的问题,农民还是缺少资金支持和技术服务。而国家在支农政策中,把巨额的资金化整为零,也难以对农村具有示范性的农民进行有力的扶持。只能通过一些政策进行简单的地膜、塑料补助,难以起到真正的支撑作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也难以走出单位之外,为农民提供服务。
燃灯村,燃起希望的火苗
到了凤阳县城,我们正准备投宿。快到宾馆门口,看到方锦文迎面走来,原来他从东陵村赶到这里追我们,一定要带我们去他曾经服务过的燃灯村。没办法,看来必须去一趟了,盛情难却,真情难拒。五个人挤上一辆出租车,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到了燃灯村,已经是千家万户燃灯照明时分。
下车后,好多人与我们握手并作了一一介绍,有村支部副书记、村合作社社长、理事长、大概有七八人,看来他们对我们这种学生层次的接待规格相当高。倒水让座,就开始谈起话来。吴书记很健谈,显然他对我们的到来很兴奋,因为是他再三让方锦文把我们追回到燃灯村的。
据吴书记介绍,燃灯村原来是在一个乡镇驻地的基础上建立的,现在有6000多人,组成为社区。与原来的行政村相比,要高半个行政级别。目前,村子在2007年5月13日就成立了合作社,现在已经有社员40人,其中村干部有4人。管理上由社长、理事会负责,村干部不进行干涉。目前,他们已经开始试验种植葛藤(一种保健中药材)。
据他介绍,“新成立的合作社为养牛场提供玉米秸秆作为青饲料。我们向农民下订单,农民担心最后不收购。最后我们找亲戚朋友,大约种植达到了150亩,可以收购300万斤。每斤按照0.1元收购,农民得到了实惠,在4天内就收完。今年又订了650亩,好多农民都上门来找我们,我们给农民提供肥料,种子。以化肥为例,我们每袋比市场价格低10到12元钱。现在我们买了30吨化肥,3000斤玉米种子,贷款11万元,农民种植成本降低,而效益大大提高了。目前全村共有三两个种植项目,有甘蔗、玉米青饲料和葛藤,这三项可为农民增收50万元。但是就是市场行情难以把握。最近我们打算配备电脑,这样就可以了解更多的信息,好多技术可以利用网络来给农民带来效益。”
晚饭后已经是九点钟,从合作社办公室,说起目前合作社存在的问题,一直到他家谈农村目前的发展状况,吴书记和我又聊了近三个小时,结束谈话近晚上十二点,然而余犹未尽。
第二天早上我们乘车去参观合作社种植的葛藤、养牛场。在葛藤种植地里吴书记给我刨开土,看到葛藤枝基本还没有发芽。他说温度较低,水分又有点欠缺。当我说起为何不使用塑料薄膜时,他们说种植的这六十亩葛藤的成本那就太大了。旁边300亩的石榴园,是由六家农户种植,但是只有一户每年略有收入。因为对石榴的种植技术难以提升,只是按照传统的种植技术来管理,好多食心虫等病症出现,都难以提前预防和治疗。他再三给我们表达了对于农业技术迫切需求之情,希望我们农业大学的老师或者学生能够提供帮助。
早饭后,我们给吴书记承诺,回到学校一定要向学校的老师反映。可是当时
心里并没有多少底气能够保证老师就一定会到燃灯村来做技术服务。我们也只能带着几分期望、责任和歉意向吴书记,向燃灯村告别。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有60多万个行政村。因此各个区域的农村差异性非常大,用学界流行的话语就是中国发展的非均衡性。作为一名研究农村社会学的学生来讲,必须回到农村真正的生活场景中去体悟生活,提升理论,如此才能真正了解农民需要什么,我们才能做什么。凤阳之行虽有些仓促,但我们毕竟看到了当地发展的活力,有向土地要效益的农民,也有组织大家建立合作社,带动农民致富的村干部。可是又如何才能够给这股活力提供更有效的农业技术作为长久支撑呢?
乘车到蚌埠,没有买到火车票,为了赶时间,只能坐汽车回南京。汽车窗外大片绿油油的麦地里,点缀着黄灿灿的油菜花。我多么想停留在这份安静、清新和宽广的自然空间中,呼吸那份自由的气息。可惜我也只能坐在飞奔的汽车里面,面对着迅速后退的景物做可怜的遐想。我又要回到熙熙攘攘的大城市——南京了,假如我能够把一片片的绿带回城市,把我们的生产技术送到农民手中,那该是多么美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