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铜合金的热处理及其加工技术
高强高导铜合金关键制备加工技术开发及应用
高强高导铜合金关键制备加工技术开发及应用概述高强高导铜合金是一种具有优异材料性能的工程材料,具有高强度和高导热性能的特点,因此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全面探讨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关键制备加工技术开发及应用,包括原材料选择、合金熔铸、加热处理、热压变形等方面。
原材料选择1.纯铜选择:选择高纯度的铜作为基础材料,以确保合金的纯度和性能。
2.添加元素选择:添加适量的合金元素,如锡、镍、锌等,以提高合金的强度和导热性能。
合金熔铸1.原料预处理:对选定的原材料进行预处理,包括熔炼、除杂和精炼等过程。
2.熔炼方式选择:采用电磁感应熔炼、真空熔炼或氩气保护熔炼等方法,确保合金熔池的纯净度和均匀性。
3.浇注方式选取:采用等静压浇注或连续铸造等方式,以获得高质量的合金坯料。
加热处理1.固溶处理:将铜合金加热至适当温度进行固溶处理,以使各元素均匀溶解。
2.冷却方式选择:选用适当的冷却方式,如水淬、油淬等,以控制合金的晶粒尺寸和组织结构。
热压变形1.热压设备选择:选择适当的热压设备,如热压机或热轧机等。
2.热压工艺参数优化:通过调整温度、应变速率等参数,优化热压工艺,以获得理想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
3.热处理工艺选择:对热压后的合金进行适当热处理,以进一步提高材料性能。
应用领域高强高导铜合金具有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1. 电力领域: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电机和变压器等电力设备,提高能源传输效率。
2. 电子领域: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散热器和导热模块等,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3. 汽车领域: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部件、散热器和制动器等,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
结论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关键制备加工技术开发及应用对于提高材料性能和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选择原材料、优化合金熔铸过程、控制加热处理条件和热压变形工艺,可以获得具有高强度和高导热性能的铜合金材料。
这些材料在电力、电子和汽车领域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将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铜合金的热处理
对于能热处理强化的铜合金,中间退火后必须缓冷,其他铜合金冷却速度对性能影响不大。中间退 火的温度与预先的冷变形程度、金属的成分、加热速度、原始晶粒尺寸等有关。加热温度且在再结 晶温度以上,温度太低再结晶不完全,但太高又会使晶粒粗大,使下一道冷加工时,材料表面出现 “桔皮”状,这是十分有害的,尤其在单相材料中。在成形加工量小时,宜采用晶粒细小的坯料,当成 形加工量大时,宜采用晶粒粗大的坯料。铜合金再结晶后的力学性能不仅与其成分有关,还与退火 温度及退火前的冷加工量有关。
鏈接
項目
11 铍青铜固溶与时效工艺 铍青铜薄板、带材及薄件固溶
12 处理的保温时间
13 铍青铜固溶后要求的晶粒尺寸
硅青铜、铬青铜、锆青铜、铝 14 白铜固溶时效处理工艺 15 铜及加工铜合金加热保护气氛
铜与铜合金热处理保护气氛的 16 类型和成分
17
18
19
20
21
鏈接
铜合金的热处理--退火
均匀化退火
中间退火温度在再结晶温度以上,材料的软化程度取决于冷加工率、退火温度、保温时间。一般在 加工初期采用高温退火,加工后期采用较低温度退火,以保证晶粒度的均匀一致。合金再结晶温度 经验公式:T再=0.4T熔(k)=0.4t熔-164(℃)
通常中间退火时,采取快速升温,装炉量大,温度取上限.从而提高再结晶温度,细化晶粒,缩短加 热时间,减少氧化,提高生产率;最终退火,缓慢升温,控制装炉量,温度取下限,特别是薄壁零件, 以保证产品性能均匀。温度控制在±5℃之内,退火保温时黄铜为1.5~3h,锡青铜、铝青铜、铍青铜 为1~3h。
说明
主要目的:消除铸造时锭坯的成份偏析。 主要用于铜合金铸锭。锡青铜、铍青铜及白铜铸件通常都要进行均匀化退 火。加热温度以不发生熔化为度(白铜为1000℃)。
高性能铜合金的热处理及其加工技术
高性能铜合金的热处理及其加工技术发布时间:2023-02-23T06:23:28.59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19期10月作者:余锡孟,程列鑫,黄翔[导读]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国外对高性能铜合金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研制出了一批高性能铜合金余锡孟,程列鑫,黄翔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浙江省绍兴市 312366摘要: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国外对高性能铜合金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研制出了一批高性能铜合金。
近十年来,我国的高性能铜合金技术大多是仿效国外,间接导致我国的高性能铜合金技术发展进入瓶颈期,我国合金处理加工技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因此,结合我国资源特点,开发出性能优良的高性能铜合金,对我国来说具有重大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本文介绍了高性能铜合金技术的现状、热处理及加工技术、以及处理措施。
关键词:高性能铜合金;热处理;加工技术高性能铜合金是一种应用范围很广的功能材料。
但是,随着电子设备的迅速发展,高性能铜合金在强度和导电性能上已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高性能铜合金由于强度高,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导电损耗。
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技术不断涌现,为高性能铜合金的生产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本文以此为基础,对高性能铜合金的热处理及加工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1.高性能铜合金研究现状通过高性能铜合金的研究发展,现如今高性能铜合金大致如下:1.沉淀型强化:通过固溶和时效后,高性能铜合金的固溶体沉淀出一种强化相,从而提高了铜合金的强度和导电性能。
但其时效温度高(400~650℃),加工技术较为复杂,对加工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
2.弥散强化铜合金:将陶瓷颗粒添加到铜基体中,以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
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其与CuJ基体的相容性,避免因选用强化相的不当而影响高性能铜合金的结构及性质。
目前,弥散强化铜合金的主要强化材料为氧化铝,使铜合金的强度和导电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3.铜-镁合金,顾名思义,是将适量的镁加入到铜中,其优势在于加工技术简便,无需再进行任何热处理,就能达到比较高的标准,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铜及铜合金高精度板带材生产技术和发展
铜及铜合金高精度板带材生产技术和发展摘要:铜及铜合金板带材是重要的铜加工产品,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铜及铜合金板带材消费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目前所有加工材中,最具活力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本文就铜及铜合金板带材生产的工艺技术作简要介绍。
关键词:铜及铜合金、板带材、高精度、生产工艺1前言铜及铜合金板带材是重要的铜加工产品,占世界铜加工总量的35%。
近十年来,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了铜及铜合金板带材需求量。
铜及铜合金带材是铜加工材的重要品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轻工、仪器仪表等各个领域,特别是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铜及铜合金板带材消费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目前所有加工材中,最具活力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产品主要用于制造电连接器用接插件、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汽车水箱散热管片、汽车端子、同轴电缆、干式变压器和电子开关领域,形成了以纯铜、黄铜、引线框架用高铜合金、锡磷青铜、锌白铜为代表的高精板带材合金系列。
2铜及铜合金高精度板带材生产2.1高精度板带材的特点所谓高精度合金是指具有均匀物理性能的合金,其化学成分准确、合金不含夹杂、组织状态均匀和高的制作精度。
其具有高质量、高精度和大卷重的特性。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设备不断更新,精密铜板带的生产技术达到很高的水平,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成材率,提高性能、公差的一致性,单位宽度重量已超过15kg/mm,卷重可达到20吨以上,轧制速度达1200m/min,厚度精度可控制在±0.003mm以内,表面质量和板形都达到很高的水平。
2.2生产工艺特点高精度、大卷重、高质量铜及铜合金板带材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方法:一为热轧开坯生产工艺,二为水平连铸供坯冷轧生产工艺。
前者采用大容量熔铸机组铸成大规格铸锭,经热轧开坯、双面铣削后再经冷轧、退火、精整等工序出成品;后者采用水平连铸直接从保温炉中引出厚度为15~18mm带坯,经在线或离线双面铣削后成卷,再经冷轧、退火、精整等工序出成品。
铜及加工铜合金的热处理
一、铜和加工铜合金的热处理字体[大][中][小](一)铜和加工铜合金的退火1. 再结晶退火加工硬化可以提高铜和铜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但也降低了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冷加工(冷轧、冷冲或冷拔)后的型材(线材、棒材、板材)再作进一步冷变形时将成为困难。
所以,材料冷轧或冷拔的过程中,一道与一道之间须进行再结晶退火,恢复其塑性,以便于冷加工,此类再结晶退火为中间(再结晶)退火。
为了改善材料的组织,且使材料均匀化,以满足使用条件的要求,成品最终要进行一次再结晶退火,即为最终再结晶退火。
通常中间退火时,采取快速升温,装炉量大,温度取上限.从而提高再结晶温度,细化晶粒,缩短加热时间,减少氧化,提高生产率;最终退火,缓慢升温,控制装炉量,温度取下限,特别是薄壁零件,以保证产品性能均匀。
温度控制在±5℃之内,退火保温时黄铜为1.5~3h,锡青铜、铝青铜、铍青铜为1~3h。
纯铜的再结晶退火工艺见表9.2-1,加工铜合金再结晶退火工艺见表9.2-2,对于能热处理强化的铜合金,中间退火后必须缓冷,其他铜合金冷却速度对性能影响不大。
中间退火的温度与预先的冷变形程度、金属的成分、加热速度、原始晶粒尺寸等有关。
加热温度且在再结晶温度以上,温度太低再结晶不完全,但太高又会使晶粒粗大,使下一道冷加工时,材料表面出现“桔皮”状,这是十分有害的,尤其在单相材料中。
在成形加工量小时,宜采用晶粒细小的坯料,当成形加工量大时,宜采用晶粒粗大的坯料。
铜合金再结晶后的力学性能不仅与其成分有关,还与退火温度及退火前的冷加工量有关,表9.2-3显示了黄铜带材的制造过程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2. 去应力退火其作用是去除铸件、焊接件及冷成形件的内应力,以防止零件变形与开裂,也能提高抗蚀性(因零件存在拉应力时,在腐蚀介质中,极易产生应力腐蚀)。
去应力退火也能提高冷成形黄铜、锌白铜、磷青铜的弹性和强度。
一般合金去应力退火保温时间为1~3 h,铍青铜为15~20 min,去应力退火温度见表9.2-2。
高强高导铜合金关键制备加工技术开发及应用
高强高导铜合金关键制备加工技术开发及应用高强高导铜合金是一种重要的高科技材料,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开发出高强高导铜合金关键制备加工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强高导铜合金的特点、制备加工技术以及应用领域。
一、高强高导铜合金的特点高强高导铜合金是由铜、铝、锰、镁、锆等多种元素组成的合金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焊接性,是一种理想的材料。
该材料常用于制造高速列车、飞机、卫星等高要求的工业设备。
二、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制备加工技术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制备加工技术是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着该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常用的制备加工技术包括热轧、冷轧、挤压、拉伸、锻造等工艺。
1. 热轧工艺热轧工艺是将高强高导铜合金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在辊式轧机上进行轧制。
该工艺具有简单、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但是,容易产生表面缺陷,对材料的内部结构也有影响。
2. 冷轧工艺冷轧工艺是将高强高导铜合金在室温下进行轧制。
与热轧相比,冷轧工艺可以更好地控制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但是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3. 挤压工艺挤压工艺是将高强高导铜合金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通过挤压机进行挤压成型。
该工艺可以制造出高精度、高质量的材料,但是成本高,适用范围有限。
4. 拉伸工艺拉伸工艺是将高强高导铜合金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通过拉伸机进行拉伸成型。
该工艺可以制造出高强度、高韧性的材料,但是成本高,适用范围有限。
5. 锻造工艺锻造工艺是将高强高导铜合金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通过锻造机进行锻造成型。
该工艺可以制造出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磨性的材料,但是成本高,适用范围有限。
三、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应用领域高强高导铜合金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常用于制造高速列车、飞机、卫星等高要求的工业设备。
同时,它也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
例如,高强高导铜合金被用于制造半导体物理实验设备、高温超导材料、高速计算机芯片等。
新型高强高弹铜合金设计及带材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
新型高强高弹铜合金设计及带材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1.新型高强高弹铜合金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
The new high-strength and high-elastic copper alloy has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2.此铜合金在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This copper alloy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e aerospace and defense fields.3.高强高弹铜合金的设计需要考虑材料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
The design of high-strength and high-elastic copper alloys needs to consider the material's microstructur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4.有效的热处理工艺是保证铜合金高强高弹性能的关键。
Effective heat treatment processes are crucial to ensure the high-strength and high-elasticity performance of copper alloys.5.高精度的带材加工技术可以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铜合金带材产品。
High-precision strip processing technology can produce copper alloy strip products that meet the requirements.6.对于高强高弹铜合金的加工,精益制造理念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For the processing of high-strength and high-elastic copper alloys, lean manufacturing principles can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7.通过控制轧制参数优化带材的性能和表面质量。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强度和塑性的调控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强度和塑性的调控热处理工艺是一种利用材料在一定温度下的相变和组织变化来改变其性能的方法。
在铜合金材料的热处理过程中,能够通过调控温度、时间和冷却速率等参数,有效地调控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强度是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通常以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来表示。
热处理工艺可以通过改变合金的晶粒尺寸、形状和分布来调控材料的强度。
例如,在固溶处理中,通过加热合金到高温使其固溶体中原子扩散,然后迅速冷却,使得溶质原子无法回到晶格中,形成高强度的固溶体溶体。
这可以导致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显著提高。
另外一种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是时效处理。
通过在合金处于一定温度下的时效过程中,溶质原子与基体原子之间的扩散作用会导致新的相的形成和晶粒长大。
这种相变和晶粒长大会影响材料的结构和力学性能。
例如,蒸汽渗碳处理是一种常用的铜合金时效处理方法,可以在分解时沿晶界生长出细小且高硬度的二次硬质相,从而提高合金的强度。
塑性是材料进行形变的能力。
在热处理工艺中,塑性和强度通常是相互矛盾的。
通过改变热处理过程中的参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材料的塑性。
例如,在固溶处理时,快速冷却可以得到高强度的固溶体溶体,但同时也降低了材料的塑性。
而在时效处理中,较长的时效时间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但会降低其塑性。
因此,在控制热处理参数时需要考虑到材料所需的强度和塑性之间的平衡。
此外,热处理工艺还可以改善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能。
例如,通过高温处理和快速冷却可以获得高强度的材料,同时提高其热稳定性。
而时效处理可以通过第二相的析出来增加材料的硬度和耐腐蚀性。
总结起来,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通过调整热处理工艺参数,可以改变材料的晶粒尺寸、形状和分布,从而调节材料的力学性能。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强度和塑性通常是相互矛盾的,因此需要在调节过程中寻找一个平衡点,以满足特定的工程要求。
同时热处理工艺还可以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能,使材料在特定环境中具有更好的性能。
铜及铜合金热处理标准
铜及铜合金热处理标准
《铜及铜合金热处理标准那些事儿》
嘿,咱今天就来说说铜及铜合金热处理标准这档子事儿。
我记得有一次啊,我去一个工厂参观。
那里面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铜制品和铜合金物件。
我就好奇地凑近去看,哇,那一个个铜零件被摆放得整整齐齐的。
我就问旁边的工人师傅,这些铜家伙都要怎么处理呀?师傅就笑着说,这可就有讲究啦,得按照标准来进行热处理呢。
他给我详细地讲,说铜及铜合金的热处理就像是给它们来一场特别的“变身之旅”。
不同的温度、时间和处理方式,能让这些铜玩意儿变得或硬或软,性能大不一样呢。
就好比做饭,火候和时间掌握好了,做出来的菜才美味。
他们得严格按照那个什么热处理标准来操作,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要是弄错了,那可能这批铜制品就不达标啦,可就浪费啦。
我在那听着,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原来这小小的铜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呀。
就像我们平时做事一样,得有个标准,按照标准来,才能把事情做好,做出高质量的成果。
所以说啊,铜及铜合金热处理标准真的很重要呢,它就像一个指挥棒,指引着大家把铜处理得恰到好处,让这些铜制品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呀。
咱可不能小瞧了它哟!。
铜合金的加工工艺流程
铜合金的加工工艺流程铜恰金带材的制造的第一步就是采用连续挤压的方法将[康口但合金材料挤压成铜和铜合金坯,即连铸,连铸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制备过程.在整个熔炼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熔炼温度、浇铸温度、烧病温度,以较少缩孔,夹渣等缺陷.钢合金的加工工艺流程如下:一、铜合金带材的轧制工序采用轧制的方法将连铸出来的铜合金坯轧制成规定规格的铜合金带材,经过连铸工序挤压成的还料大都是矩形还或者不封闭的曲线形坯.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制造出超长的铜和铜合金带材,目带材的品质高.轧制的方法有:1.1 半连续铸锭加热、热轧、冷轧法这种方法是传统工艺中应用最广也是最成熟的一种方法,它不受合金牌号的控制,可以大规模生产,除了生产带材外,还可以生产中厚度的板材.为了保证轧制的质最和效率,一般在热轧前要对锭坯表面进行局部修刮,对坯料加热的温度要比开车曲高30—40度,但过高的温度会造成表面金属氧化,所以为了保证坯料表面的质量,还料加热的温度不宜过高,而且氧化损失过大的时候会造成表面脱锌,极有可能发生断裂现象.加热时的温度要稳定而均匀,在加热过程中动作要迅速,在进人腑性温度区前结束轧制,这个比较难把握,所以在轧制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断裂破碎的情况,成品率较低.1.2 水平连续铸造卷坯,成卷冷轧法这个方法属于现代铜合金板材的生产方法,相对于上一种,它在生产规模、牌号控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在产品厚度上适宜生产带材和薄板材.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还料厚度不大,在保证连续铸还拉出结晶器后,在足够的冷却速度下,采用在线固溶的处理方法,在强化合金元素的效果时注意铸坯的厚度不宜过大,这是为防止出现降低冷却速度时出现大颗粒析出物,但是由于其合金液态时导MV性差、流动性差、易疏松等特性,铸锭的厚度也不能过小.半连续铸锭加瞳水平连续铸造卷坯两种铸造方法的差别在于水平连续铸造卷坯省略了铸锭加热和热轧工序,这样生产起来速度快,效率更高,但是由于生产规模的限制,远没有半连续铸锭加热的方法应用广泛,半连续铸锭加热一热轧一冷轧工艺被广泛应用在铜及铜合金板带材生产,其中最先进的生产过程是:大容量电炉熔炼和半连续铸造方法铸锭,在轧机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单击几吨到几十吨的淀坯进行热轧开坯,热轧后进行还料跳削,镰去坯料的表面缺陷,铁面后的卷坯采用大卷至强化冷轧,中间退火与成品退火是在无氧条件下成卷进行的,并开卷清洗,在气体浮动条件下连续迸行无氧化退火,并采用连续式精整剪切机列获得最终成品.二.热处理工艺在铜合金带材的生产加工过程中,轧制工艺和热处理工艺通常是结合在一起的,时效前进行较大的冷变形,可以加速析出物的析出,在大变形后进行中间退火工艺,然后用一次低温控制制品的性能,这个时候要严格控制退火的时间和温度,火势均匀充分,温度过高、持续时间过长会造成最终制品内晶粒度过大,降低产品的性能,温度过低、时间不足又会让产品部分保留加工硬化效应。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热导性和导电性的调控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热导性和导电性的调控铜合金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在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然而,铜合金材料的热导性和导电性常常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调控。
热处理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合适的处理参数对铜合金材料的热导性和导电性进行控制。
热导性是指材料导热的能力,与材料的热传导系数有关。
提高铜合金材料的热导性可以增强其导热性能,提高材料的热传导效率。
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方法包括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
固溶处理是将材料加热到高温区域,使固溶体中的溶质溶解于基体中,然后通过快速冷却将溶质固溶于基体中,形成固溶体结构。
固溶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铜合金材料的热导性。
固溶处理温度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铜合金材料和应用要求来确定,一般在合金的熔点以下,但要高于固溶体相变温度。
固溶处理后,通常需要时效处理以进一步提高合金的性能。
时效处理是指在固溶处理后将材料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使固溶体再次发生相变和析出相的形成,从而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性能。
时效处理的温度和时间也需要根据材料的特性和应用要求进行选择。
导电性是指材料导电的能力,与材料的电导率有关。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铜合金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导电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固溶处理可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通过溶质的固溶和分散强化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合金的电导率。
时效处理对材料的导电性的影响相对较小,其主要作用是进一步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
总的来说,热处理工艺可以对铜合金材料的热导性和导电性进行调控。
通过合适的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铜合金材料的热导性和导电性能。
然而,热处理工艺的选取应根据具体的材料和应用要求进行选择。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成分、结构和性能要求等因素,合理选择热处理工艺参数,以实现最佳的热导性和导电性调控效果。
铜合金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其具有优异的导电和导热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制造等领域。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热导性和导电性的提高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热导性和导电性的提高热处理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加工方法,通过对材料进行加热和冷却处理,可以改善材料的性能,包括热导性和导电性。
对于铜合金材料来说,热处理工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铜合金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然而,铜合金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强度低、塑性差等。
通过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变材料的晶粒结构和组织,从而提高其性能。
热处理工艺中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固溶处理,也称为退火处理。
固溶处理通过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固溶体中的溶质原子重新进入晶格中,同时通过冷却固溶体,使溶质原子重新固溶。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提高材料的晶格结构的均匀性,从而提高材料的热导性和导电性。
固溶处理还可以通过改变材料中的析出相来提高材料的性能。
在固溶处理后,通过恰当的降温速率,使材料中的溶质原子重新组合并析出为细小、均匀分布的析出相,这些析出相可以增加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并改善其导热性和导电性。
除了固溶处理,还可以采用时效处理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性能。
时效处理是在固溶处理后,将材料保持在一定温度下的一种处理方法。
通过这种处理方法,可以使析出相逐渐长大,形成更均匀、更细小的晶粒,从而提高材料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值得注意的是,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提高热导性和导电性的效果的实现需要进行恰当的程序控制和参数选择。
这包括对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率等的精确控制。
不同的铜合金材料也可能需要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因此,在进行热处理前应先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和分析。
总之,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热导性和导电性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晶粒结构和组织,提高其导热性和导电性。
然而,为了实现最佳的效果,需要进行适当的程序控制和参数选择。
热处理工艺的应用可以使铜合金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好的性能。
铜合金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材料,因其优良的导热性和导电性而在电子、电工、汽车和航空航天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引线框架用铜合金C194热处理工艺研究
引线框架用铜合金C194热处理工艺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究铜合金C194热处理工艺。
采用金相组织分析、热力学分析及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C194的热处理过程对其性能和组织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时间和温度下,C194铜合金的硬度和强度能够得到明显提高,而延展性和韧性也有很好的保持。
研究结果为C194的工业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铜合金 C194、热处理工艺、金相组织、热力学分析、性能测试正文:铜合金是一类重要的工业材料,具有高导热、高导电、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海、汽车等领域。
C194铜合金作为其中一种,其合金中加入了锰、铝、镍等元素,有着更高的强度和抗腐蚀性能。
而热处理则是铜合金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可以大幅提高其性能,但需要根据不同的材料选择不同的工艺和参数。
本研究采用了金相组织、热力学分析及性能测试等多种手段,对C194铜合金的热处理过程进行了研究。
首先,采用金相显微镜对不同处理工艺下的样品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在800℃下保温30min后,C194铜合金中的晶粒得到明显的细化,晶界处的位错密度也得到增加,而且样品中的杂质物质也被清除掉了。
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观察,还发现新形成的晶粒中含有更多的铜元素,但其它元素的含量也有所增加,且呈现出复杂的分布规律。
其次,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分析了C194铜合金在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下的相转变情况。
对于C194合金,经过充分加热后即可转化为稳定的单一相态,而保温时间过长会使其再次发生变异,导致相变。
因此,在选择处理工艺时,需要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应用需求选择适当的温度和时间。
最后,进行了性能测试,包括硬度测试、拉伸测试和冲击测试等。
结果表明,在800℃下保温30min后,C194铜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均得到明显提高,而延展性和韧性则有很好地保持。
其中硬度值提高了约40%,拉伸强度也增加了约30%,同时冲击韧性和延展性未发生明显变化。
铜热处理的工艺
铜热处理的工艺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但是,铜热处理是铜材料成功应用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通过改变铜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提高其强度、韧性、耐蚀性和耐磨性等方面的性能,满足不同的工业应用需求。
铜热处理包括固溶化退火、时效硬化、奥氏体化处理、淬火和回火等工艺,下面针对这些工艺分别进行介绍。
1. 固溶化退火固溶化退火是指将铜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下,然后在一定时间内使其完全固溶,然后快速冷却,使其晶粒再结晶,以改善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固溶化退火通常适用于含有较高量的硫、铁和其他杂质的铜材料。
在固溶化退火时,应首先将材料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使其达到完全固溶的状态,然后迅速冷却,以避免再次析出。
2. 时效硬化时效硬化是指将具有一定固溶度的铜合金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下,使其晶体产生一定的固溶度,然后将材料冷却,使其固定成形。
在冷却后,将材料再次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形成固态溶解后,使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稳定,进而达到硬化的目的。
常见的时效硬化工艺包括单级时效硬化、多级时效硬化和水淬硬化等。
3. 奥氏体化处理奥氏体化处理是指利用铜材料的冷加工性和热处理能力来调整晶粒大小和组织结构,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奥氏体化处理的过程是将铜材料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下,使其达到临界温度点,然后迅速冷却,以产生奥氏体的析出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材料强度和刚性的目的。
4. 淬火和回火淬火和回火是指通过将铜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并快速冷却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然后将其再次加热到一定温度并持续一定的时间,以达到消除内部应力和调整组织结构的目的。
在淬火和回火过程中,需要控制加热和冷却的速度和温度,以确保产生预期的组织和性能。
淬火和回火工艺主要适用于制造高强度、高韧性和高耐磨性的铜合金材料。
总之,铜热处理是铜材料应用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只有掌握正确的热处理工艺才能使铜材料达到最佳的性能和应用效果。
同时,还需要通过合理的工艺控制和质量检测,保证铜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确保其可以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铜合金的热处理技术
铜合金的热处理技术,方法涉及退火、固溶-时效、光亮退火和真空热处理等一、热处理方法1.概述铜合金的热处理主要是加热和不同目的的退火,只有个别牌号的合金,如铍青铜可进行淬火、回火热处理。
不同目的的退火有:软化退火、成品退火和坯料退火。
软化退火:即两次冷轧之间以软化为目的的再结晶退火,亦称中间退火。
冷轧后的合金产生纤维组织并发生加工硬化,经过把合金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温一定的时间后缓慢冷却,使合金再结晶成细化的晶粒组织,获得好的塑性和低的变形抗力,以便继续进行冷轧加工。
这种退火是铜合金轧制中的最主要的热处理。
成品退火:即冷轧到成品尺寸后,通过控制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来得到不同状态和性能的最后一次退火。
成品退火有控制状态和性能的要求,如获得软(M)状态、半硬(Y2)状制品以及通过控制晶粒组织来得到较好的深冲性能制品等。
成品退火除再结晶温度以上退火,还有再结晶温度下的低温退火。
坯料退火:是热轧后的坯料,通过再结晶退火来消除热轧时不完全热变形所产生的硬化,以及通过退火使组织均匀为目的的热处理方法。
淬火一回火(时效):即对某些具有能溶解和析出的以及发生共析转变的固溶体合金,在高于相变点温度时,经过保温使强化相充分溶解,形成均匀固溶体后又在急冷中形成过饱和固溶体的淬火状态,再经过低温或室温,使强化相析出或相变来控制合金性能的热处理方法。
2.退火退火工艺制度是根据合金性质、加工硬化程度和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决定的。
退火的主要工艺参数是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加热速度和冷却方式。
退火工艺制度的确定应满足如下三方面的要求:①保证退火材料的加热均匀,以保证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均匀;②保证退火材料不被氧化,表面光亮;③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提高成品率。
因此,铜材的退火工艺制度和所采用的设备应能具备上述条件。
如炉子设计合理,加热速度快,有保护气氛,控制精确,调整容易等。
表1列出了部分常用铜合金的退火工艺制度。
退火温度的选择:除合金性质、硬化程度外,还要考虑退火目的,如对中间退火则退火温度取上限,并适当缩短退火时间;对成品退火则侧重于保证产品品质和性能均匀,退火温度取下限,并严格控制退火温度的波动;对厚规格的退火温度应比薄规格的退火温度要高一些;对装料量大的要比装料量小的退火温度高一些;板材要比带材的退火温度高一些。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的优化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的优化热处理工艺是提高铜合金材料导电性和导热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控制热处理参数,可以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微观组织,从而优化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首先,热处理可以改善铜合金材料的晶体结构。
晶体结构对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有着重要影响。
通常来说,在高温下,铜合金材料的晶粒会逐渐长大,晶界会变得清晰,这样可以降低材料的电阻率并提高导电性能。
此外,热处理还能够改变晶粒的取向,提高晶体的有序性,进一步优化导电性能。
因此,在热处理过程中,合理控制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参数,可以得到更优化的晶体结构,提高材料的导电性。
其次,热处理可以改善铜合金材料的微观组织。
铜合金材料的导热性主要受材料内部包含的相和晶界的影响。
一般来说,通过热处理可以使材料中的相有序化,减少相间的界面阻力,提高导热性能。
此外,热处理还能够消除或减少材料中的缺陷和杂质,进一步提高热传导性能。
因此,在热处理过程中,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使铜合金材料的微观组织更加紧密有序,提高导热性。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热处理工艺可以进一步优化铜合金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例如,有针对性地进行局部加热和快速冷却,可以得到超细晶粒结构和均匀的晶粒分布,从而提高导电性和导热性。
另外,通过控制合金元素的添加和优化其含量,可以改变材料的相组成和相间的界面,进一步优化导电性和导热性。
综上所述,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的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控制热处理参数,可以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微观组织,从而提高导电性和导热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特殊的热处理工艺进一步优化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因此,热处理工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用于优化铜合金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除了热处理工艺对于铜合金材料导电性和导热性的优化,还有其他一些相关的因素也对材料的性能起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是合金元素的选择和优化。
合金化是提高铜合金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超高强度铜合金形变热处理的研究
沈 阳 工 业 学 院 ( 1 0 6 贾薇 齐 广 霞 席 震 李 继 红 王 铁 林 101 )
镇 江 苏 福 马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1 0 6 黄 卫平 Z 21 )
【 要】 对 铜镍 锡 合金 的 高强性 进 行 了研 究 , 摘 通过 对 该 合金 进 行 熔 炼 、 变形 及 时效 处 理 , 到 了 得
时 效 热 处 理 , 试 样 加 热 3 n至 3 0 , 保 温 将 mi 5℃ 并 9 ri , 后 随炉 冷却 ( 图 4 。 0 n之 a 见 )
结 果 表 明 , 铜 合 金 的机 械 、 理性 能 都 很 好 , 有 该 物 具 抗 蚀 性好 、 工艺 简 单 、 本 低 、 毒等 优 点 。 成 无 该铜 合 金 可 以应用 于 继 电器 、 电位 器 、 开关 及 仪 表传 感 器 的弹 性 敏 感 元 件 , 成 为 一 种 新 型 的可 部 分 取 代 铍 铜 合 将
该合 金 的硬 度值 。
关键 词
热处 理 铜 合 金 强度
K e w o ds h a r a me t Cu a ly,te g h y r e tte t n , lo sr n t
在 电器 仪 表工 业 中 , 铜 合 金 是 被 广 泛 采 用 的 铍 优 良 的弹 性 材 料 , 铍 及 合 金 在 生 产 过 程 中 的粉 尘 但
维普资讯
超 高 强 度 铜 合 金 形 变 热 处 理 的研 究
St dy o f r a i e tTr a me n Cu Alo t g r St e t u fDe o m tve H a e t nto l y wih Hi he r ng h
C 一Ni6 n比例 配 制 。使 用 氩 弧焊 熔 法 进 行 熔 炼 。 u9 一S 然 后 将 制 备 的 合 金 做 成  ̄1 mm× 5 3 4 . mm 试 样 , 磨
热处理中的铜合金热处理技术
热处理中的铜合金热处理技术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和冷却来改变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在工业生产中,铜合金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金属材料,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可塑性。
为了提高铜合金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需要通过热处理来改变其微观组织和性质。
以下是关于铜合金热处理技术的一些介绍和分析。
一、常见的铜合金热处理工艺1. 固溶退火工艺固溶退火是铜合金热处理中最普遍的一种方法。
它是指将合金加热至固溶温度,使固相完全溶解后,再通过快速冷却来防止合金重新结晶,从而改变材料的性质。
固溶退火工艺可以提高铜合金的塑性和韧性,同时降低硬度和强度。
2. 沉淀硬化工艺沉淀硬化是指在加工后的合金中,通过热处理形成稳定沉淀物,从而增加合金的硬度和强度。
这种工艺包括两个步骤:首先进行固溶退火处理,然后加入沉淀剂,并将合金再次加热,使沉淀物形成在晶粒边界或晶粒内部。
3. 回火工艺回火是指在固溶退火后,通过再次加热和不同的冷却方式来减轻应力并调整组织结构。
回火可以提高铜合金的韧性和耐腐蚀性,并减少应力和变形。
4. 空气淬火工艺空气淬火是指将材料加热至临界温度,然后让其冷却到室温。
这种工艺可以使铜合金获得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但会降低其塑性和韧性。
二、铜合金热处理工艺的影响因素铜合金热处理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时间、冷却方式和处理前合金的组成等。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1. 温度温度是影响热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的铜合金材料有不同的固溶温度,需要在其可延性范围内选择合适的温度。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材料产生热裂纹和晶粒长大,从而降低材料的韧性和强度。
2. 时间时间也是影响热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
固溶时间应该足够长,使合金材料的硬度和强度达到最大值。
沉淀硬化工艺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形成稳定的沉淀物,并达到最佳的硬度和强度。
3. 冷却方式不同的冷却方式会影响铜合金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快速冷却会让材料形成细小的晶粒和高强度的微观组织,但会降低其可塑性和韧性。
反之,缓慢冷却则可以提高铜合金的可塑性和韧性,但会降低硬度和强度。
铜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和程序
快冷,低铝者,β→β’(马氏体) 高铝者,β→β1→β’或γ’(均为马氏体) 通常选择快冷,而且工业铝青铜Al<13%,属于低铝者,快冷 组织为β’马氏体,但实际铸造组织重也可能有α+γ2组织存在。
3. 性能
(1)机械性能优于黄铜、锡青铜; (2)大气、海水、大多数有机酸中耐蚀性好; (3)耐磨、耐寒、冲击不产生火花(有油易燃时有利)
第五章 铜合金的热处理
5-1黄铜的热处理 5-2锡青铜的热处理 5-3铝青铜的热处理 5-4铍青铜的热处理 5-5白铜的热处理 5-6铜及铜合金热处理的特点
5-1黄铜的热处理
以铜为基的铜与锌的合金称为黄铜。 可分两类:普通黄铜和特殊黄铜。
一、普通黄铜
1. 牌号
H+xx(xx表示铜的百分含量) 例如H68表示含Cu68%,含Zn约32%的黄铜。 若为铸造黄铜,则ZH+xx(xx表示铜的百分含量) 例如ZH68表示含Cu68%,含Zn约32%的铸造黄铜。
(3)铸造工艺性能不好(相对而言的),但因分散缩孔多 ,体积缩小,可铸造尺寸准确、花纹清晰的工艺。
(4)热轧难,挤压易,通常需要均匀化退火。
5-3铝青铜的热处理
当主要添加元素为铝时称为铝青铜。 铝青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蚀性能和抗磨性能,是各 种青铜中应用最广泛的一个。
1、牌号与上述锡青铜相同
(2)Sn扩散慢,结晶范围宽,偏析严重; (3)铸锭中易于出现分散缩孔和反偏析(锡汗)现象。
3、性能
(1)不出现δ相时,Sn↑,强度和塑性都↓,出现δ相时 ,Sn↑,塑性↓,而强度↑。但是大量的δ相也会引 起强度↓。
(2)具有良好的抗蚀性能,由于生成了Cu2O或2CuCO3·Cu (OH)薄膜,故可作船舶零件,这也是青铜器可以长 久保持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U g I Pn i
L oag nn4 13 ) uyn H a, 09 e 7
A satHg p pr cpe ao wt h h nt ad h dcvy a msg coa bt c i r ey pr y h seg n h cnuti a p in f tnl r : h t o o l i i t h i o it r r i u i l g r g e o n mti. pniehata et e i , m cin t hi e i p pr cpeao a arl h rc l e r t np csn ad h i e n u o h h e pr y ea Te p , e m i t r sg n a n g q f r t o o c g o y l r l e
电极,电气工程开关触桥, 发电机的集电环, 结晶 器内衬, 高速列车接触线材料等也要求其同时具有 高的导电性和高的强度。 传统的铜合金材料己明显
1
《 金属热处理》20 年第 3 卷增刊 05 0
不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于是人们通过各种方法, 如铜包钢或钢包铜等方法; 或开发新的材料, 如纤 维强化形变铜基原位复合材料等, 使铜合金同时具 备高的强度和高的导电性, 当然在诸多方法中最理 想的方法还是提高铜合金自身的强度。 我们把同时具有高导电性和高强度的铜合金 称为高性能铜合金。 前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高性 目 能铜合金的研究与开发, 己经开发上百个系列的高 性能铜合金产品,而我国则刚刚起步。 12国内外高性能铜合金的生产和应用现状表 1 . 是我国高性能铜合金的进出口 情况。由表 1 可见, 我国的高精度高性能铜合金大量依赖进口。 在进口 铜材产品中,主要是以板带产品增长的速度最快, 20 年进口量达到 2.万吨,同比增长 1. 03 3 7 7 %, 5 进口 产品主要为电子引线框架材料、变压器铜带、 高精度锡磷铜带和无氧铜带等高端产品。
高性能铜合金的热处理及其加工技术
( 3 河南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洛阳,41 9 70 )
摘 要: 高强高导的高性能铜合金是一类很有应用潜力的功能材料。 本文叙述了高性能铜合金的基本原理、 热处理方法以及加工技术。对国内外常用的集成电路引线框架 C FP和锡磷青铜铜合金板带的热处理和 ue
H aTet et Mahnn Tcn u o C p eAl wt Hg Poet et am n ad ci g hi e opr o i i rpr r n i e q f ly h h y
(col tis ne Eg ergH nn v sy c ne Tcnl y Si cad i en, a U i rtoSi c ad ho g, ShooMa rl c f ea e n n n i e n e i f e n e o
复合强化铜基复合材料; 高性能时效强化铜合金有 C -r C -r C -d C -i C -e u 系、 u 系、 u 系、 u 系、 uF系、 Z C C N
C-g 和C-b u 系 u 系等合 采用时 化 变 M N 金。 效强 和形
强化相结合的方法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下面 主要介绍高性能时效强化铜合金的合金化原理。
对于固溶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的合金,至固溶线以 上, 快速冷却获得过饱和固溶体, 导电性恶化。 经 时效处理后, 过饱和固溶体发生分解, 大部分的合 金元素又从固溶体中析出,形成弥散分布的沉淀
相, 而使合金强化。同时由于合金元素的析出, 合
总量
277 326
bo z rn e
铜合金由于具有高的导电性能、 导热性能、 较
高的强度和良 好的耐蚀性能使其成为人类历史上
应用最早的金属, 至今也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 之一。 高强高导铜合金是一类具有优 良的综合物理 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功能材料, 应用于集成电路的引 线框架、 各类点焊、 滚焊机的电极、 触头材料、电 枢、 电动工具的换相器、 大型高速涡轮发电机的转 子导线、 高速电气机车的架空导线、 大力推力火箭 发动机内衬、 电厂锅炉内喷射式点火喷孔以及气割
越艰难。 因此, 结合我国资源的特点, 逐步建立高 性能铜合金体系、 研究性能优异、 有我们自己知识 产权的高性能铜合金,具有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详尽地阐述了研究和开发高性能铜合金的基 本原理、 热处理方法以及加工技术, 以期对今后我 国的铜加工产业提供借鉴。
1高性能铜合金开发及加工特点
1t现代工业发展对铜合金性能的要求 . 铜合金由于其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诸多行 业得到广泛使用。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 对铜合金 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铜合金材料强度不高
刘 平
加工 技术进 行重点阐 探讨了 速铁 述; 高 路接触线 性能 用高 铜合金 棒材的 制备方 分 少连 连轧是 法, 析指 铸
高性能接触线生产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性能铜合金;加工技术;接触线;引线框架;C FP ue 合金;锡磷青铜 中图分类号:T 16 ; 4; 1. G . T 14T 1 2 4 1 G G 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研制的比较理想的析出强化型铜合金主 要有 C -eP C -r r C - i i C -r uF-, C- , N - 和 uZ 合金, u Z u S
如表 2 所示: 14高性能铜合金的加工对于高性能时效强化铜 . 合金, 其型材加工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铜合金型材 加工生产线上实现合金的固溶和时效。 固溶和时效 对有色金属零部件来说实施并不困难, 但在有色金 属型材加工中, 尤其是板带和管棒材的加工过程中 实现就有许多困难。 不仅合金的固溶和时效要与金 属的加工工序相适应,还需要有加工设备来保证, 同时还需要两者有很好的协调。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 满足性能要求的合金型材, 并且不过多增加加一成 〔
金 (5 10 20 0 2 0 10 )
机嘴[ 喷 等- 1 1 0 1
人们希望能有同时具备高导电和高强度的新 材料, 如微电子工业的发展就要求其引线框架材料 应同时具有高的导电性 (0 A S 8 % C )和高的强度 I
(0 MP ),而通常导电率大于8 %IC 60 a 0 A S的铜 合金其强度都小于40 a 5 MP。与此同时,如电阻焊
477 58 269 62
紫铜带 紫铜板 青铜带 青铜板
总量
398 62
41 2 4
98 33
74 42 18 5 8
紫铜 棒
青铜
13 20
引起我国高性能铜合金大量进口的原因主要 有两个。 一方面铜加工的生产需要大的投资, 且需 要一定的规模效益, 同时高性能铜合金的生产具有 较高的技术含量, 市场的准入门槛也较高。 另外我 们国内高性能铜合金的研发滞后, 开发出的产品品 种较少, 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与国外相比 有较大的差 距,市场的竞争力低。 ,3高性能铜合金的分类及合金化 . 铜合金的高强度和高导电是相互矛盾的, 很难 兼顾。 铜合金强化的基本思路是在保持高导电率的 基础上尽可能高的提高合金的强度。 通常采用的强 化方式有形变强化、 固溶强化、 弥散强化、 时效强 化、 细晶强化和纤维复合强化等。目 前已经开发出 的高性能铜合金可分为两大类: 高性能时效强化铜 合金和高性能铜基复合材料。 高性能铜基复合材料
表 1高性能铜合金进出口情况
Tb 1 o ad ot i p pr cpeao al Ipr eproh h e pr y e t m n x f r t o g o y l l
进口 出口
387 03
40 69
18 87
I, ”“ 一主要包括颗粒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和纤维 】
2
金的导电性也得到很大的恢复。 合金强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析出相的的种类、 数量、 分布、 大小、 形态等因素, 而合金导电率的 高低主要取决于合金元素的类型、 合金元素对导电 率的影响以及合金元素在室温下的平衡溶解度等 因素。 在对高性能铜合金成分设计和热处理时, 要 合理设计合金成分, 并控制随后的热处理过程中析 出相的种类、 数量、分布、 大小、形态, 尽量降低 合金元素在基体内的残留量, 最大限度的提高合金 的强度和导电性。 对该类时效强化铜合金的合金系确定时, 选用 的合金元素应满足: 首先这些合金元素固溶于基体 铜中, 对铜基体的导电 性影响要小; 其次在高温和 低温时合金元素在铜基体中的溶解度相差较大, 以 产生足够的弥散相; 另外在时效析出过程中, 析出 相弥散分布并与基体保持一定的共格关系, 且析出 相具有较高稳定性,高温下不易发生长大和粗化。
作者简介: 1 2, 河南新乡人, , 发表论文 刘平( 6-男, 9 ) 博导教授, 10 0 多篇, I I S 和E 收录 8 多篇。 C 0 主要从事铜合金功能材料
的研究 e a : - i m l 资助项目: 6 ( 0A 31 0 和 83 2 2A 31 ) 河南省 0 1 杰出 创新 人才 基
ds i dT e t tet m cin t hi e l d m C FP t po hr ne pr e r e. hata n ad h i e n u o e f e e ad hs o b z cpe cb h e r m e n a n g q f r c a a u n i n p r o o ao sia ir ue e pacl. f ran p csn oh h pr cpeao ue icn c ly p no cd htayTe itg esg i p ey pr y d ot t l t r td r e m i l h a c i r i f r t o b o g o l s n a l wr o h h pe e cie rla a d cs d ad s n d t t si o oe tn t i f - ed tfd w y ius , iipie ot t kl pri o h e i s g l ri a e i r s e n t o t u h h l r ao f e a e e cnnos i ad i ia eete hdth h pr cn cwr otuu c tg r lg n cv m t s i p e t t . i s a n n o n s f i e o o r t o a i l g o y e K y odh h pr cpeao; h i t hi ecn cwr l d eCFP yt po hr ew r: p e pr ym cin e n u; a i; fm ; e ao; hs o i r to g o y l l a n g q ot t e r c e a a u l i l n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