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
北欧生活主义
北欧生活主义北欧生活主义是一种富有哲学意味的生活方式,源自北欧国家,如瑞典、丹麦、挪威和芬兰等地。
它强调简约、自然、平衡和温暖的生活方式,并将这种理念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家居装饰、饮食习惯、社交方式等。
北欧生活主义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态度和价值观,它在现代社会中备受关注,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喜爱。
一、生活方式的哲学意味北欧生活主义强调简约和自然,并试图使生活充满温暖和幸福感。
它不是一种简单的装饰风格,而是一种对生活方式的追求和态度。
在北欧生活主义中,人们强调和谐、品味和质感,并且注重家庭、朋友和社区之间的联结。
这种生活方式的哲学意味在于追求简单和自然,拒绝过度装饰和浮华,让生活更加纯粹、真实、美好。
二、家居装饰在北欧生活主义中,家居装饰强调简约、舒适和自然。
家具和装饰品的选择偏向于原始材料和自然元素,如木材、毛绒、麻绳等,这种自然材料不仅给人温暖的感觉,还能营造出舒适和自然的居家环境。
家居装饰还强调对细节的关注和把握,从家具的设计到装饰品的摆放,都注重每一个细节的处理。
北欧生活主义的家居装饰风格给人一种干净、明亮和舒适的感觉,让人在家中感受到温暖和自然。
三、饮食习惯在北欧生活主义的饮食习惯中,人们注重食材的新鲜和选择,强调健康和平衡的饮食方式。
他们喜欢食用有机食材,注重饮食的平衡和多样性,同时也注重用餐环境的舒适和温馨。
北欧人喜欢在家中与家人或朋友一起享用美食,他们注重用餐过程中的交流和分享,强调用餐的意义和价值。
北欧生活主义的饮食习惯以健康和平衡为重点,让人们在享用美食的也能感受到温馨和幸福。
四、社交方式在北欧生活主义中,人们注重社交的真诚和深度,倡导真诚和坦率的交流。
他们喜欢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度过轻松愉快的时光,注重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强调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
北欧人的社交方式不在乎奢华和繁华,而是在于情感的真挚和关系的牢固。
在这种生活方式中,人们能够感受到真诚和温暖的情感,从而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幸福。
10第十讲哲学的价值
• 哲学还具有超越功能。正如费尔巴哈所说,动物 只为生命所必经的光线所激动,人却关注那遥远 的星辰所发射出来的无任何功利性质的光线。 (人具有超越性)这就是所谓:明其道,不计其 功;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乐趣与热情。这乐趣、 这热情就是最高意义上的哲学精神。康德宣称, 他头顶上的星座和心中的道德律构成了他哲学思 想的源泉,意义就在于此。
费尔巴哈
康德
• 哲学的批判功能。哲学就其本性来说,它是人类知识的一 种批判性的形式。哲学正是以这种批判分析的方式考察、 分析和“检验”现存的精神文化,揭示其实质,展示其前 景,“使其不得安宁”,使其永远处在激动状态,推动思 想在一切活动领域中向前运动。 • “如果不对假定的前提进行检验,将它们束之高阁,社会 就会陷入僵化,信仰就会变成教条,想象就会变得呆滞, 智慧就会陷入贫乏。社会如果躺在无人质疑的教条的温床 上睡大觉,就有可能会渐渐烂掉。要激励想象,运用智慧, 防止精神生活陷入贫瘠,要使对真理的追求(或者对正义 的追求,对自我实现的追求)持之以恒,就必须对假设质 疑,向前提挑战,至少应做到足以推动社会前进的水平。”
• 2002年我到美国哈佛大学访问时,哈佛大学 就开设了这样一门课程,叫做“人的自我认 同”。 • 当马克思作为一个年轻的大学生时就说过: 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 冯友兰先生说过,哲学不仅使人成 为“某种人”,而是使人成为 “人”。冯先生说,哲学不是培养 “某种人”,而是“使人作为人能 够成为人”。 • 正如古罗马雄辩家、政治家、哲学 家西塞罗所言,“哲学,人生之导 师,至善之良友,罪恶之劲敌,假 如没有你,人生又值得什么?”
哲学对 哲学 的批判
哲学有哲学的目的和作用
• 罗蒂力主“我们应该把科学看作适用于某些目的, 把政治、诗歌和哲学(不能看作一门超级学科,而 是看作依据过去的知识对目前思想倾向的一种明达 的批评活动)都看作是各有其目的。我们应当摒弃 西方特有的那种将万事万物归结为第一原理或在人 类活动中寻求一种自然等级秩序的诱惑”
生活中的哲学
生活中的哲学哲学是一门教会我们明白事理的学科,我国的哲学家周国平先生曾说过“追求变背后的不变,多背后的一”就是哲学。
在很多人看来,哲学是一门高高在上的学科,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开始各类哲学研究,我们所了解的哲学家也都是几个世纪之前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名人,但是实际上哲学无时无刻出现在我们生活周围,道德、生死、幸福等等范畴都是可以完全用哲学解释的。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身边的很多小事其实都能够折射出哲学的理论,在我们《生活与哲学》的课本中,也简单的学习了很多能够解释我们日常生活种种事例的哲学道理。
一、饮食中蕴含的哲学原理我们的每日三餐的选择中就蕴含了哲学原理。
比如多年前路边常见的深夜路边小摊,由于味道出众,吸引了很多食客晚上前去就餐,但是在商家挣钱和食客享用美食之外,同时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及周边居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另外,这类小摊由于大多数都是无牌照经营,卫生和食品安全等问题都无法得到系统管控,所以在这种现象中,对于食客来说就是选择了自己舌尖的享受,而放弃了对身体健康的负责。
这就体现了哲学中的矛盾的原理,因为这类小摊的食品安全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并不是隐藏起来的,享受美食,就要暂时放弃健康,要想对健康负责,就不能享受美食,所以对于食客来说,他们是能够分辨其中的矛盾点的,在这个矛盾之下,不同的人就会自我定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作出自己的选择。
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们多喝水少喝饮料,多吃菜少吃肉,但是饮料与肉类的吸引力从来都是高于水和蔬菜的,并且经过高中生物课的学习后,多多少少也了解了根本原因。
但是在实践中,感性又往往战胜了理性,我们明明知道饮料中包含了非常多的糖类和各种食品添加剂,可以说这些成分如果过量摄入是对人体百害无一利的,而对于蔬菜来说,其包含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肠胃消化吸收,并且富含各类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而肉类并不是说不能吃,但是要控制进食量,因为过多摄入对导致嘌呤过多,进而对引起尿酸过高。
言谈举止衣食住行中有哲学的事例
【言谈举止衣食住行中有哲学的事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已经不再局限于满足基本物质需求,更多地体现在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上。
言谈举止、衣食住行,这些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的细节,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
通过这篇文章,我将会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些方面,并为您呈现一些有哲学思想的生活事例。
一、言谈举止中的哲学1. 言谈举止不仅仅是简单的交流方式,更是表达自我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的不仅仅是说话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将自己的思想和内心真实地表达出来。
当我们能够通过言谈举止传递出真诚和善意,我们就能够收获更多的信任和尊重。
言谈举止中蕴含的哲学内涵,就是要让自己的内心与外在行为保持一致,这种一致体现了我们对内心深处的尊重和珍视。
二、衣食住行中的哲学2. 衣食住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这些方面,我们不仅要追求外在的美观和舒适,更需要注重内在的养生和保健。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追求的是品牌和时尚,然而更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和方式。
穿衣搭配、饮食清淡、居家环境整洁、行为规律,这些都是衣食住行中的哲学。
通过这些方面,我们不仅可以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品味,更能够实现内外之美的统一,从而实现身体和心灵的和谐统一。
三、有哲学的生活事例3. 举例来说,有一位老先生,他衣着简朴,言谈举止温文尔雅,总是能够在无论何时都能保持着一种从容淡定的态度。
即便是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他也总是能够以镇定的心态去面对。
这一切都源于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他认为,衣食住行中并不需要追求奢华和张扬,而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从内而外保持和谐统一。
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细节,实际上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领悟和对内心的深层思考。
四、个人观点和总结4. 在我看来,言谈举止、衣食住行中的哲学,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内心的态度和对生活的态度。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思考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活的真谛,实现内心的和谐统一。
自然辩证法对生活方式的启示
自然辩证法对生活方式的启示生活是人类每天都要面对的重要议题,而我们的生活方式则决定了我们的幸福与健康。
自然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可以为我们提供对生活方式的启示和指导。
本文将探讨自然辩证法对生活方式的启示,并就如何应用这些启示来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进行阐述。
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启示是“和谐统一”。
自然辩证法认为宇宙万物是相互关联和依赖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
类似地,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应该追求和谐统一。
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并且找到一种平衡的生活方式。
例如,在饮食方面,我们应该选择自然而健康的食物,不仅满足自己的口味需求,还要有益于环境和动物的健康。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在家庭、社区和社会中与他人的和谐相处,不仅关心自己的利益,还要考虑到集体的福祉。
第二个启示是“永恒变化”。
自然辩证法认为宇宙是不断变化的,万物都处于永恒的变化过程中。
同样,我们的生活也应该持续地适应变化。
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寻找改变的机遇,并灵活地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
例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利用新技术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
此外,我们还应该对自身的观念和习惯进行不断的自我反省和修正,以适应社会和生活环境的变化。
第三个启示是“矛盾统一”。
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上存在许多矛盾,但这些矛盾是不可分割和相互依存的。
同样,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着各种矛盾。
我们可能身处工作与个人生活的矛盾之中,或是面临利益与道德的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平衡点,通过合理的权衡和妥协来解决这些矛盾。
例如,在工作与个人生活的矛盾中,我们可以学会时间管理,合理规划并分配我们的时间,以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均衡。
在利益与道德的矛盾中,我们应该坚持正直和道义,并寻找一种既符合个人利益,又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方式。
最后一个启示是“全面发展”。
自然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发展潜力,我们的生活也不例外。
我们应该追求全面发展,不仅在物质层面上追求成功和财富,还要在精神、情感和社交层面上追求全面的成长。
哲学思考的力量和意义
哲学思考的力量和意义哲学是一门探讨人类存在、自然界、宇宙本质、真理和智慧等问题的学问,也是一种认知世界和生活方式的哲学精神。
哲学思考对于人类而言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和人类本质,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对于塑造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
哲学思考的力量哲学思考的力量在于它可以推动人类不断向前发展。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是建立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的。
而哲学思考作为一种探讨人类存在和自然界本质的学问,具有指导性和启示性的作用。
它可以激发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我们去思考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从而推动人类智慧和认知水平的提高。
同时,哲学思考还可以帮助我们看待事物更客观、更全面。
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和反应往往是受到主观意识和先入为主的影响的。
而哲学思考则可以帮助我们看待问题更加全面和客观,深入思考事物的核心问题,去探究问题的本质。
这样,人类能够更好地预测和应对变化和危机,获得更多的智慧。
哲学思考的意义哲学思考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引领我们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人类而言,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不是一种显而易见的东西,它需要我们通过不断探索和思考才能逐步寻得。
哲学思考则可以作为一种唤醒我们探究和思考生命意义的思维方式。
在我们正在接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时,哲学思考还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其它文化的价值和哲学思想,并在不同文化视角下探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哲学思考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哲学思考是一种深入反省和思考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自己的内心和性格。
在我们了解自我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思想和观点,并探究他人的思考方式,从而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智慧。
结语哲学思考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强大的力量。
在我们追求真理和生命价值的过程中,哲学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知自己和这个世界,并取得更多的智慧和认知。
哲学思考也会因为不同受众的生活经历和表述次序受到各种各样的批评,所以在思考的过程中,需要有独立思维,主动权在自己手中,积极思考人生问题,从而寻求更多的生命意义和价值。
天地合一万物一体的意思
天地合一万物一体的意思天地合一,万物一体,这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宇宙观。
它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种宇宙观中,天地万物被视为一个整体,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这种宇宙观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观,一种文化观。
天地合一,是指天与地之间的合一,也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合一。
天地之间的合一,是指天地之间的互动,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在这种宇宙观中,天地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和谐、平衡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
人与自然之间的合一,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在这种宇宙观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和谐、平衡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
万物一体,是指宇宙万物之间的合一,也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合一。
宇宙万物之间的合一,是指万物之间的互动,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在这种宇宙观中,万物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和谐、平衡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合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在这种宇宙观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和谐、平衡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
天地合一,万物一体的意思是,宇宙万物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和谐、平衡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
在这种宇宙观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和谐、平衡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
这种宇宙观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高度智慧,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天地合一,万物一体的意思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观,一种文化观。
在这种宇宙观中,人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应该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
这种生活方式、价值观、文化观,不仅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有助于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活法的理解
活法的理解
活法,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
它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哲学。
活法的本质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活法的核心是积极向上的态度。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面对,不屈不挠,不放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才能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成功和幸福。
活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自我管理。
我们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让自己更加自律和自我约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活法还包括了对待他人的态度。
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活法还包括了对待自然的态度。
我们应该学会保护自然,珍惜自然,尊重自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健康和美好,让自然环境更加美丽和宜居。
活法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
它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哲学。
只有我们积极向上,自我管理,尊
重他人,尊重自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艺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艺术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哲学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思想,我想它应是一种生活艺术。
无论是消极抑或是积极,他改变着生活,改变着世界。
马克思主义是人生活的艺术。
一、实践是人存在的方式。
实践一定意义就是劳动和工作,所以作为社会的成员,劳动和工作是我们存在的一个重要方式。
好逸恶劳无异于是马克思哲学生活艺术对立面的存在,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就在于改变社会成员的惰性。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作为人民群众,我们要充分认识自己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地位,积极地投身社会的建设,以及社会政治生活。
这是我们的任务,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生活艺术对于我们的引导。
三、事物是发展的,我们生活着,我们也在发展着,我们必须看见自身的发展,发现其他事物的发展。
在不断的发展中,促使自己和社会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哲学此时作为生活的望远镜,让你我看得更远。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生活是多变的,永远不会有完全相同的的问题,我们不能以唯一一个真理对应一切问题。
如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生活中的地位应该也是重要的。
无论是生活的小事、大事,具体的分析都是一把刻刀雕刻精致的生活。
马克思主义是国家生活的艺术。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一个国家发展必须围绕的矛盾无疑就是它了。
在不断地社会更迭中,它是不变的存在。
于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就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原则,国家和政府所做的工作可以说很大部分就是为了法律、法规等上层建筑适应当前的经济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此时当任了国家生活的准则,为其的工作划定了路线。
经济的发展,同步的是社会规范的同步。
某一个的落后对于国家生活都是巨大的打击。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可以毁灭一个国家,社会基本矛盾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方圆之间的人生哲学
方圆之间的人生哲学1.什么是方圆之间的人生哲学?2.方圆之间的人生哲学的基本原则3.方圆之间的人生哲学的实践方法1.什么是方圆之间的人生哲学?方圆之间的人生哲学是一种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它强调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方圆之间是一个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是指人在环境之中生活,必须适应周围环境,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又不能破坏周围的生态平衡。
方圆之间的哲学思想,告诉我们一些相对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即如何在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取得平衡,如何做到在自然和谐共处的同时又能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
2.方圆之间的人生哲学的基本原则方圆之间的人生哲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2.1主动适应环境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无常的环境之中,而当我们逐渐适应这个环境的时候,这个环境已经在不断地变化。
因此,我们需要始终处于一个动态适应的状态,即时地做出合适的调整2.2保持自我认同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自我认同,而不是试图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忘记自己。
我们需要找到在环境中仍然保持自己个性和独立性的方法。
2.3掌握自己的限度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限度和能力,既要保持使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又要保持做一定程度的贡献,不过不能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
2.4学会尊重他人我们需要学会尊重他人,他人的利益和生活方式都应该受到尊重。
我们需要在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中,找到平衡点。
2.5推动共同进步方圆之间的哲学思想告诉我们,我们所处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互相影响,相互作用,我们需要努力为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改进做出贡献。
通过共同的努力,推动我们所处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变得更加美好。
3.方圆之间的人生哲学的实践方法以上原则是理论和指导思想,接下来我们给出一些方圆之间的人生哲学的实践方法:3.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需要在交往中,学会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降低生活中的压力,还可以与人建立深刻的情感联系。
3.2坦然应对变化我们需要坦然面对生命中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的变化,也可能是环境及社会发展趋势。
喝茶的处世哲学
喝茶的处世哲学喝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蕴含着深刻的处世哲学。
茶道文化中的一些原则和态度,可以指导我们在生活中的处世之道,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境。
喝茶需要心静。
在品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茶的香气、口感和茶汤的变化。
而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保持心灵的宁静,不受外界干扰,保持自己的内心平和。
无论是面对工作上的压力,还是人际关系的纷争,都需要我们保持冷静、理智的思考,不被情绪左右,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
喝茶需要耐心。
品茶是一个细致入微的过程,需要我们慢慢品味,享受其中的乐趣。
同样地,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耐心地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付出持久的努力和耐心的等待。
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迎来成功的曙光。
第三,喝茶需要谦虚。
茶道讲究的是尊重和谦逊,品茶师常常以一种虚怀若谷的态度对待茶。
同样地,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保持谦虚的态度。
谦虚使我们能够虚心学习,不断进步;谦虚使我们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只有谦虚,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师。
第四,喝茶需要细致。
品茶需要用心观察、细细品味,发现茶叶的细微差别。
同样地,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细致入微。
对待工作、对待生活,我们都需要关注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问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事事如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第五,喝茶需要懂得分享。
茶道文化强调与他人分享茶的乐趣,以及与他人一起品茶的仪式感。
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懂得分享。
分享能够让我们与他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增进友谊;分享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满足感。
只有懂得分享,我们才能创造更美好的人际关系,让生活更加充实。
喝茶的处世哲学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学到东西。
通过品茶,我们可以学习到沉静、耐心、谦虚、细致和分享,这些品质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喝茶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修行。
当我们能够将喝茶的哲学融入到生活中,我们将会变得更加从容和睿智,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境。
把太极拳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谈谈太极拳的文化与哲学(下)
9南腔北调——谈谈太极拳的文化与哲学(下)文/西门杏庵太极拳把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四前面我们说了,“太极”一词在太极拳诞生之前只指代太极哲学,故而认识太极文化首先该从太极哲学开始。
“太极”哲学流变,是以《易传》研究为基调。
至于“太极思维”,则是近代科学特别是思维科学发展以后才出现的。
比方说,我们在日常对话语境中说“某某是在打太极”,意思是,这个人做事不果断、在想法拖延,或者说,这个人就是个老好人,两头都不想得罪。
现代学者的研究和发展将“太极”这一广义概念逐渐狭义化,原本中性的词汇由于历史的原因带上“贬义”的色彩。
周濂溪建立了太极哲学中独特的思维模式,从而延伸出后人的“太极思维”。
“太极思维”,是一种重整体、讲分合、重变化、以阴阳对待统一的系统的辩证思维,对中国的哲学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太极,是宇宙万物本体的代名词,是生成天地万物的本源。
所谓能造万物者,天地也;能造天地者,太极也。
太极其可得而名乎?夫太极者,在天地之先而不为先,于天地之后而不为后,终天地而未尝终,始天地而未尝始。
是故夫太极者,有物之先,本已混成;有物之后,未曾亏损。
自古至今,无处不有,无时不在。
宇宙虚空是一个大太极,此太极贯穿于万事万物中。
人体是一个小太极,物物各俱一太极,故名之曰“太极”也。
由“太极思维”延伸开来,我们在评价学者、知识分子或者作家的时候,也常常带着文化太极的思维方式。
你看李安的电影《卧虎藏龙》,本来嘛,这个故事一开始,就结束了。
可是,中年危机的李慕白偏偏遇到了玉娇龙。
他对俞秀莲是深爱——只是无奈认同了自己命运;对玉娇龙,则是意念最深处的呼应。
老之将至,陪伴在你身边的人,就是最大的证明。
即便你们彼此深爱。
俞秀莲是心灵和爱的伴侣,却不是真正的精神境界上的思想继承人。
李慕白在玉娇龙身上闻到了“人以群分”的气息。
这个本该“了”的故事,又无法“了”。
电影开始的镜头,李慕白牵马而行,过了桥,进了宏村,仿佛走在水墨画当中。
走进镖局的屋子,李慕白对俞秀莲说:“这次闭关静坐的时候,我一度进入了一种很深的寂静,我的周围只有光,时间、空间都不存在了!我并没有得道的喜悦,相反,却被一种寂灭的悲哀环绕。
关于存朴的理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关于存朴的理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这个物欲横流,追求繁华和富裕的现代社会,存朴成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存朴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坚守朴素、简约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它与浮躁、奢华的消费观相对立,强调个人内心的宁静和心灵的富足。
现代人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的挑战。
人们常常因过度追求物质而失去内心的平衡,感受到焦虑、压力和空虚。
而存朴作为一种心灵和审美的追求,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存朴的生活方式注重简约、实用和本真。
它反对铺张和浪费,倡导克制和廉洁。
在物质的匮乏中,人们可以通过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来感受生活的真谛。
在物质的丰富中,人们也可以适度追求物质享受,但不致于过度追求,保持内心的平衡。
存朴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心态。
它倡导人们从内心深处回归真实自我,摒弃虚浮和虚假的面具。
通过小幸福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感激,人们可以获得真正的满足和幸福。
存朴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个人层面,也对社会和全球层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有限资源面临挑战的时代,存朴的理念引发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思考。
通过减少浪费和消费,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减少对地球的压力。
总之,存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心灵的滋养。
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和心灵满足的方式,帮助人们重新审视生活的本质。
在这个喧闹的社会中,存朴的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关注和传承。
存朴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对内心的磨砺和修行,带给我们心灵的平静和宁静。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着存朴的理解展开深入讨论,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 引言:首先介绍存朴的背景和概述,引出本文的主题。
对存朴的重要性进行初步探讨,并说明本文的目的和论述方向。
- 正文:正文部分将从三个方面对存朴进行详细阐述。
1. 存朴的定义:首先对存朴的定义进行解释,包括存朴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皮埃尔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皮埃尔·哈道特(李文阁译)内容提要:在古希腊,哲学首先是一种活动,而不是静态的知识;是对智慧的爱,而不是智慧本身;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个在学院被教授的学问;是提升精神的一个方法,它意味着个体存在方式的根本改变和转换。
因此,在古希腊,哲学家不仅是指那些创造了哲学理论体系的人,而且包括那些实践某种哲学观念的人。
此种哲学观从中世纪开始发生了根本的转换,哲学成为了一种纯粹抽象的、理论的活动,这种状况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完全改变。
关键词:哲学爱智生活方式不论是希腊人还是巴比伦人,他们每一个人都追求智慧,过着一种完美、高洁的生活。
他们既不违犯正义也不报复他人,他们避免与好事之徒交往,蔑视耗费他们的时间的地方——法庭、议会、市场、集会,简言之,看不上那种毫无思想的人们参加的会议或聚会。
他们的目标是和平、宁静的生活,所以他们仔细观察自然以及其中发生的一切:他们非常专注地探索地球、海洋、空气、天空以及它们的本质。
在思想上,他们以月亮、太阳和其他旋转的行星为伴,不论这些行星是固定不动的还是四处漫游的。
虽然他们的身体在地球上,但是他们给自己的灵魂插上了翅膀,使它们飞上了天空,那是一个适于真正成为世界公民的人居住的地方,在那里他们可以看到居住在那里的强人(powers)。
这些强人把整个世界看作他们的城邦,而城邦里的居民都是智慧的伙伴,他们依靠德行获得自己的公民权,包括管理全世界公共财富的权利。
他们十分完美,拥有所有优点。
他们不再习惯于考虑肉体的不适和外在的邪恶,他们把自己训练成对无足轻重的事情漠不关心,把自己武装为既反对享乐又抵制欲望,简言之,他们一直努力使自己摆脱激情的控制……他们从不屈服于命运的打击,因为他们预先判断到了(预见使我们能够更容易地承受与我们的意愿相违背的最困难的事情,因为一旦有了预见,我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就不再感到陌生和新鲜,对它们的感觉就会迟钝,好像它们与那些陈旧、过时的事情有联系)。
对社会生活方式的哲学视角解析
对社会生活方式的哲学视角解析
社会生活方式是指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生活的态度、行为方式以及社会交往方式的总和,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
哲学视角可以提供一种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社会生活方式的方法。
从哲学角度来看,社会生活方式可以反映出人们对于生命、自我、他人、社会以及宇宙的理解和认识。
从柏拉图的哲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认为人类生活的最高境界是理性和智慧的统一,即理智的支配下的美好生活。
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类的幸福来自于道德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这些哲学家的思想可以启示我们对于社会生活方式的理解,即追求真理和美好的生活,注重品德和习惯的培养。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一种对社会生活方式的新的视角。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方式是阶级斗争的一种表现,不同阶级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需要通过阶级斗争实现。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应该是为全体人民谋利益的,注重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
此外,当代哲学也提供了对于社会生活方式的新的思考方式。
例如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已经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价值观和认知方式已经被颠覆,人们需要寻找新的生活方式。
而实用主义哲学则认为,社会生活方式应该以实用性和效率性为导向,寻求最大化的个人和社会效益。
总的来说,哲学视角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深入、全面的理解社会生活方式的方法。
不同的哲学流派对于社会生活方式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但都可以为我们提供
启示和借鉴。
守一以止的意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守一以止的意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写作中,概述是文章的开头部分,用于简要介绍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在本文中,概述部分将对“守一以止的意思”进行概括性的介绍。
概述:“守一以止”是一个深含哲学思想的短语,它来源于古代儒家经典《中庸》。
守一以止,即以守持一种中庸的态度和修养来避免极端、偏激的行为和思想。
这个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强调的是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本文将探讨“守一以止”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其对未来的展望。
首先,将对“守一以止”的含义进行详细解释,剖析其内涵和哲学思想。
然后,将探讨“守一以止”的重要性,分析其对个人、社会和环境的积极影响。
最后,将总结“守一以止”的意义,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应用和发展。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了解到“守一以止”的深远意义,以及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运用这一理念。
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唤起读者对平衡、和谐和持续发展的思考,以探寻更好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秩序。
让我们一同进入这个以“守一以止”的思想为主题的旅程吧!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所采用的组织方式和逻辑框架。
通过清晰的结构安排,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控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论点。
首先,本文采用三大部分来组织内容,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这种分部的方式能够使文章的逻辑结构更加明确,并使读者能够更方便地跟随文章的思路和论证过程。
在引言部分,将会进行对守一以止的意义进行概述和解释,同时介绍文章的目的和价值所在。
这一部分的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兴趣,并为后文的详细阐述打下基础。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正文将会分为两个小节:守一以止的概念和守一以止的重要性。
在守一以止的概念部分,将会对守一以止的定义、来源以及相关背景进行详细阐述,以便读者对于这一概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而在守一以止的重要性部分,将会通过罗列实例和解释其中的道理,来论证守一以止的重要性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益处。
大道至简,不求浮华
大道至简,不求浮华大道至简,不求浮华,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处世哲学。
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追求浮华的外在表现,却忽略了内在的真正价值。
大道至简,不求浮华,引导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处世方式,带来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被各种各样的物质享受所吸引,在奢侈品、名牌、豪华生活中追求满足感和快乐。
这种满足感和快乐通常只是短暂的,一旦物质享受消失,内心便会产生空虚和寂寞。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奢侈和炫耀的意义,以及对内心状态的影响。
大道至简,不求浮华,是对这种现象的一种反思和规劝。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感来自内心的平静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不是来自外在的物质追求。
只有在内心清净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大道至简,不求浮华,也是一种对生活方式的反思和修正。
在当今社会,人们总是忙碌于工作、生活、社交等各种事务,而忽略了内心的平静和自我成长。
在这样的忙碌中,我们迷失了自己的本真,忽略了内心的声音,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
大道至简,不求浮华,提醒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我提升。
它告诉我们,要学会放慢脚步,停下来倾听内心的声音,关注内在的成长和提升。
只有在平静的内心状态下,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大道至简,不求浮华,还是一种对社会价值观的反思和批判。
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被功利主义和竞争压力所左右,追求名利和地位,而忽略了人文关怀和内心的满足。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人们容易迷失自我,忽略了真正的人生价值。
让我们践行大道至简,不求浮华的生活态度,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我实现,活出真正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让我们拥抱人文关怀和善良之心,远离功利和浮华,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仅能让我们自己更加幸福,也能让周围的人们感受到我们的温暖和关怀,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大道至简,不求浮华】,让我们一起践行吧!。
艺术与哲学
待哲学的态度了 。 2 0 世.  ̄ 5 8 0 年代艺术家对哲学情有独钟, 他们涉猎哲学之 探究哲学之深, 至今 为人津津乐道。 但是, 在我看来, 当时的艺术家们所获得的, 只是关于哲学的各种基础知识, 离专
彭锋专栏
艺 术 与哲 学
常听艺术 圈中的人说 , 2 0 世纪 8 5 时期的艺术家 是如何喜欢读书, 尤其是如何喜欢读哲学书。 进入9 0 年
存在的哲学追 问所得到的任何结果, 都是存在者而非存在。因此, 对于哲学来说, 只有放弃描述或 再现, 走向在场或呈现, 才能摆脱 自 身的危机。 有鉴于此, 近来有不少哲学家主张将哲学作为一种生
业哲学的要求尚有距离。 值得肯定的, 不是他们所 掌握的哲学知识, 而是他们追求知识的精神状 态。 不过, 严格说来 , 就是他们追 求知识的那种精神状态, 也不具备真正的哲学性。 那个 时期的
义上, 智慧就像 “ 未来” 。‘ l 未来” 永远未来。 这并不是
说某个确定的 “ 未来” 无 法到来, 而是说在某个确定的 “ 未来” 到来的一刹那, 另一个 “ 未来” 又 出现了 。 人生
达形式, 不是对事物的言说, 而是让事物出场, 让事物进入存在。 作为艺术作品的 《 红楼梦》并没有 告诉我们林黛玉是谁, 没有对林黛玉下判断, 没有对林 黛玉的存在表态, 而是让林黛玉在我们的阅 读经验中出场。《 红楼梦》 只是让林黛玉兀自 存在, 而没有对她说三道四。 对林黛玉下判断的, 是各 种研究 《 红楼梦》 的学术著作。 这就是艺术语言与其他语言之间的区别。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 一些哲
活方式来实践, 而不是作为一种话语方式来实践。 然而,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必然会威胁到哲学的身 份' 而进入其他领域, 尤其是艺术领域。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 诸如盖格 尔、 英伽登、 梅洛一 庞蒂、 杜夫 海纳之类的现象学家, 都将艺术视为现象学所追求的 “ 现象 ’ , 视为哲学所追求的 “ 事物本身” 。
简约生活哲学
简约生活哲学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被物质欲望和复杂生活所困扰。
简约生活哲学作为一种回归本真、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方式,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简约生活的内涵、实践方法以及它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一、简约生活的内涵简约生活是一种以减少物质消费、简化生活为目标的生活哲学。
它强调的是“少即是多”,通过剔除生活中的冗余和不必要的部分,让人们更加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
简约生活并不是一种贫穷或匮乏的状态,而是一种选择,一种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二、简约生活的实践方法1. 物质简化:清理无用的物品,只保留对自己真正有用和有意义的物品。
这不仅能减少物质负担,还能提高生活效率。
2. 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工作和拖延,确保有足够的时间用于休息和充电。
3. 环境优化:创造一个简洁、有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减少干扰,提升生活质量。
4. 心理调适:培养积极的心态,学会感恩和满足,减少对物质的依赖和贪婪。
三、简约生活的积极影响1. 个人层面:简约生活能够帮助个人减轻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我控制力,促进身心健康。
2. 社会层面:简约生活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促进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同时,它还能引导社会风气向更加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
3. 文化层面:简约生活哲学的传播和实践,能够丰富现代生活文化,提供多元化的生活选择,促进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总结简约生活哲学是一种追求简单、高效、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摆脱物质的束缚,还能够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简约生活或许正是我们需要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
1法 2 P. 哈道特* /文 李文阁 /译
提 要: 在古希腊, 哲学首先是一种活动, 而不是静态的知识; 是对智慧的
爱, 而是智慧本身; 是一种生活方式, 而不是一个在学院被 教授的学问;
是提升精神的一个方法, 它意味着个体存在方式的根本改变和转换。因此,
在古希腊, 哲学家不仅是指那些创造了哲学理论体系的人, 而且包括那些实
践某种哲学观念的人。此种哲学观从中世纪开始发生了根本的转换, 哲学成
为了一种纯粹抽象的、理论的活动, 这种状况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完全改变。
关键词: 哲学; 爱智; 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 B014
文献标识码: A
不论是希腊人还是巴 比伦人, 他们都追求智慧, 过着一种完美、高洁的 生活。 他们既不违犯正义也不报复他人, 他们避免与好事之徒交往, 蔑视耗费他们时间的 地方 ) ) ) 法庭、议会、市场、集会。简言之, 看不上那种毫无思 想的人们参加的会 议或聚会。他们的目标是和平、宁静的生活, 所以他们仔细观察自然以及其中发生 的一切: 他们非常专注地探索地球、海洋、空气、天空以及它们的本质。在思想上, 他们以月亮、太阳和其他旋转的行星为伴, 不论这些行星是固定不动的还是四处漫 游的。虽然他们的身体在地球上, 但是他们给自己的灵魂插上了翅膀, 使它们飞上 了天空, 那是一个适于真正成为世界公民的人居住的地方, 在那里他们可以看到居 住在那里的强人 ( pow ers)。这些强人把整个世界看作他们的城邦, 而城邦里的居民 都是智慧的伙伴, 他们依靠德行获得自己的公民权, 包括管理全世界公共财富的权 利。他们十分完美, 拥有所有优点。他们不再习惯于考虑肉体的不适和外在的邪恶,
因此, 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不论就其是一种练习和获取智慧的努力, 还是就它的
¹ Ph ilo Judaeus, O n the Special Law s, 2, 44 - 48. ** 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 爱神厄洛斯是阿佛洛 狄忒的儿子。阿佛 洛狄忒 ( 罗马又称 维纳斯 V enu s) A ph rod ite, 是 爱情女神。当她来到奥林匹斯山 (众神之山 ) 时, 诸神立即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天神宙斯就曾多次向她表示爱慕, 可 阿佛洛狄忒不愿意和宙斯在一起。宙斯怀恨在心, 将她嫁给了一个又丑又跛的工匠。后来阿佛洛狄忒 挣脱了宙斯的摆 布, 爱上战神阿瑞斯并与他结婚。他们生儿育女, 生活得很美满。他们最 宠爱的孩子是小 爱神厄洛斯 ( E ros, 在罗马 传说中被称作 / 丘比特 0 ) 。阿佛特狄忒和厄洛斯共同掌管人间天上的婚姻大事。小爱神厄洛斯的背上长有两只美丽的 翅膀, 常携带一张金弓, 备有两支利箭 ) ) ) 金箭和铅箭。金箭是高尚纯洁的爱情之箭; 铅箭表示纯 情之箭。不管是神 还是人, 谁都抵挡不住这两只利箭的威力。被其金箭射中者即与随后见到的第一个人坠入情网, 而被 其铅箭射中者会 对另一个人产生莫名的仇恨。另外在早期神话中, 厄洛斯的起源远比阿佛洛狄忒复杂, 他是从混沌中 诞生的宇宙四位 本源神之一, 可见古希腊人把情欲看作世界的基本元 素。 但是在柏拉图的 5会饮 篇 6, 在 苏格拉底与第 俄提玛的对话 中, 第俄提玛谈到对爱情的看法时, 她把爱神看作是丰富神和贫乏神的儿子。第俄提玛这里理解的爱 神介于人和神之 间、知与不知之间、美丑之间、贫乏与丰富之间, 是一个精灵, 他没有智慧, 但是渴望智慧, 追求 智慧, 是一个哲学 家。这里柏拉图之所以把爱神作如是理解, 源于他对爱 情的看法。所谓 / 柏拉图 式的爱情 0 实际是指一 种理智之爱, 对纯粹美的理念的爱, 是爱情的一种境界, 是一种哲学的境界。所以哈道特才把苏格拉底看作爱神。参见 5柏拉图文 艺对话集 6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 第 259) 270页。 ) ) ) 译者
* P. 哈道特 ( Pierre H adot, 1922) ) , 一个值得英语和汉语世界深入研究的法 国哲学家, 法兰西学 院荣誉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是古希腊哲学, 有人甚至认为他是世界范围内研究古代哲学的权威, 他是福科最欣赏 的哲学家之一, 也 是把维特根斯坦介绍到法国的主要人物。虽然以研究古代哲学著称, 但哈道特并不只是一个哲学史 家, 毋宁说他是一 个利用古代哲学来阐述自己思想的哲学家。在最近的 40多年 来, 他一再阐 述的一个 思想就是: 哲 学是一种 活的经验 ( a lived experience) , 而不是一堆教条 ( a set of doctrines) 。他认 为, 判断一个哲学 家不是看他说了 什么, 而是看他怎 样生活, 看他做了什么。从事哲学的最好方式是说, 是对话和在共同体中说, 而不是写, 写成文本 和演讲稿。今天在 大学里被教授的哲学已经大大扭曲了其原初的、治疗性的意义。哈道特的主要著作有: 5什么是古 代哲学? 6 (W ha t Is A ncien t Ph ilosophy ? 法文版 1995年, 英文版 2002年 ) 、 5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 6 (Ph ilosophy a s a W ay of L if e, 法文 版 1987 年, 英文版 1995 年 ) 、 5内部城堡: 马克 # 奥勒留的沉思 6 ( Th e Inner C itad el, The M ed itation s of M arcus Au re liu s 法 文版 1992年, 英文版 1998年 ) 、 5普罗提诺斯或朴素的直观 6 ( P lotinu s or th e S im plicity of Vision, 法文版 1993 年, 英 文版 1993 年 ) 等。本文就选自 5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 6 一 书。关于 哈道特 的哲学 思想和 他对古 代哲学 的看法, 我将在另外的文章专门介绍。 ) ) ) 译者
因此在古代, 哲学呈现为一种达到独立和内在自由 ( autarkeia) 的方法, 那是一种自 我仅仅依赖自身的状态。在苏格拉底的思想里 À, 在犬儒学派的门徒中, 在亚里士多德的 著作中 ) ) ) 对他来说, 只有沉思的生活才是独立的Á , 在伊壁鸠鲁那里 lu , 在斯多葛学派 的人中间lv , 我们均能发现同样的主题。尽管它们的方法论不同, 但在所有的哲学派别 中, 我们都能发现同样的、把人的自我权利从与它相异化的事情中解放出来的意识, 即 使是怀疑主义学派也有这种意识, 它拒绝做任何判断就体现了这种意识。
著名画家埃皮勒斯 ( A pe lles) , 想在一幅画中再现马嘴里流出的唾液。但他总是 做不好, 决定放弃。于是, 他把用来擦画笔的海绵扔向画布。当海绵击中画 布时, 在画布上留下的不是别的, 恰好是马的唾液的形象。同样, 怀疑主义也像其他的哲 学家那样开始, 寻求心灵的平静, 寻求在判断时的坚定和自信。而当他们无法做到 时, 就悬置判断。偶尔, 一旦他 们这样做 ( 指悬置判断 ), 他 们就做到了, 也就是 说, 随着判断的悬置, 心灵也就平静了, 就像影子跟随身体一样。
对于古人而言, 仅 仅 philo - soph ia ( 爱智 ) 这 个词就足以表 达这种哲学观。在 5会饮 篇 6, 柏拉图已经展示, 苏格拉底, 这个哲学家的典范, 就可以被当作爱神厄洛斯 ( E ros), 那 个珀罗斯 ( Po ros, 丰富神 ) 和皮尼埃 ( P enia, 贫乏神 )的儿子。** 厄洛斯缺少智慧, 但是他却 知道如何去获得智慧。º 哲学因而呈现为这样的形式: 思想、意志和一个人在世的练习, 其目标是达到一个人类事实上难以进入的状态: 智慧。哲学是提升精神的一个方法, 它 要求个体存在方式的根本改变和转换。
对于伊壁鸠鲁哲学和斯多葛哲学来说, 它们的宇宙意识又强化了这些基本观念 ( 指 前面对哲学的看法 ) ) ) 译者 )。所谓 / 宇宙意识 0, 我们指的是这样一种意识: 我们是宇
» Q u in tilian, O ratorical Institution s, bk I, Preface, 19 - 20. ¼ X enocrates, fr. 4 H einze. ½ E p icuru s, L etter to P ythocles, k 85. ¾ M arcu s A urelius, M edi ta tions, 9, 31. *** 活动于公元三世纪初的古希腊哲学家和历史学家, 他 的 5皮浪主 义的纲要 6 和 5反对独 断论者 6 对 古希腊的 怀疑主义作了全面阐述。 ) ) ) 译者 ¿ Sextus Em piricus, O utl ines of Pyrrhon ism, I, 28. À X enophon, M em orabilia, I, 2, 14. Á A ritotle, N icoma ch ean E th ics, 10, 7, 1178b3. lu E p icuru s, Gnom ologicum Va ticanum, k 77. lv E p ictetus, D i scourses, 3, 13, 7.
º 同小注 ¹ 。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
5
目标是智慧本身而言都是如此。因为真正的智慧并不仅仅吸引我们去知道, 它还使我们 成为另外一个人。古代哲学的伟大之处也是其自相矛盾之处就在于, 它意识到这样一个 事实: 智 慧是 难以 企及 的, 与此 同时, 它又 确信 追 求精 神进 步的 必 要性。用 昆特 林 ( Q uin tillian) 的话说: / 我们必须 , ,追求最高级的的东西, 就像很多古人所做的那样。 即使他们相信从来没有人成为圣人, 他们仍然没有停止教授智慧的箴言。0» 古人知道他 们并没有使智慧成为他们稳定的、明确的状态的能力, 但是他们至少希望在某个特殊的 时刻接近它, 智慧是指导他们行为的超验准则。
亚历山大的斐罗 ( Philo) 所说的这段话 ( 为斯多葛学派所激发 ) 显然展示了古希腊 和罗马时代哲学的一个最基本方面。在这一时代, 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不仅是指它 是道德行为的一个特殊类型, 因为在上面所引的斐罗的话中, 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自然 的沉思所起的作用, 而且意味着哲学是在世的一种方式, 它必须在每时每刻都要被践行, 其目标是从整体上改造个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