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化验教程》 习 题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刑事化验》绪论

第一章 《刑事化验》绪论

第二节
微量物证与毒物的 发现与采取
(一)微量物证的发现 1.通过搜查搜寻和发现微量物证 2.通过现场勘查搜寻和发现微量物证 (1)犯罪分子进出现场的路径和出人口 (2)中心现场 (3)物品变动处 (4)犯罪分子藏身或隐蔽的地点 (5)作案工具和有关遗留物
3.搜寻和发现微量物证应注意的问题 (1)既要对重点部位重点勘查,又要兼顾其他部 位。 (2)要准确识别物证与非物证。 (3)勘查人员着装要标准。 (4)对现场进行反复多次的勘查。 (5)利用现代化器材和技术搜寻和发现微量物证。 (6)根据案情和现场情况,推测犯罪过程及可能 存在物证的种类、部位,追踪搜寻和发现微量物证。 (7)不能伸手到眼睛看不到的部位去摸索,以免 发生意外。
二、 微量物证和毒物的送检
(一)微量物证和毒物检验的鉴定人 l.鉴定人的资格 2.鉴定人的权力 3.鉴定人的义务 (二)微量物证、毒物和毒品检验的委托 在送检物证的过程中,必须按公安部《刑事科学 技术鉴定材料送检规则》办理,附交委托公函, 写明案由、检验要求、检材和比对样品的清单, 填写《委托鉴定登记表》。 (三)微量物证、毒物和毒品检验的受理
第四节 微量物证、毒品和毒物的检 验 一、微量物证、毒物和毒品检材的处理 (一) 非生物检材的处理 非生物检材大多以附着物形式存在于载体之上或与 杂质混存在一起。要检验其中所含的与案件有关的某些 成分,通常需要进行提取、净化,以便将他们从检材中 分离出来。 (二) 生物检材的处理 中毒案件及吸毒案件的呕吐物、胃内容物、血、尿、 组织匀浆、毛发等生物检材中,待测物以原形物、代 谢物、蛋白质或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等形式,与食物或 脂肪、蛋白质、色素等内源物共存,成分复杂。
在程序上只有直接检验和评断检验结果两个步骤。种属

《刑事化验》试卷五

《刑事化验》试卷五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2010/2011学年秋学期期末考试卷刑事化验适用专业:刑事科学技术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刑事化验:2,毒物:3,爆炸:4,麻醉药品:5,闪燃:1,下列的致死剂量中属于剧毒的是―――――――――――――――()A、大于15g/kgB、0.5~5g/kgC、0.05~0.5g/kgD、小于0.05g/kg 2,下列炸药属于猛炸药的是――――――――――――――――――()A、雷管B、梯恩梯C、黑火药D、无烟火药3,采取沾在衣物上的少量粉尘泥土,下列方法哪一种合适――――――()A、用蒸馏水淘洗B、用吸尘器吸取C、用透明胶粘取D、在无风处轻轻拍打在较大的白纸上,再收集到一块4,羊毛纤维在生物显微镜下的外观特征是――――――――――――()A、表面呈鳞片状B、表面光滑,有明亮光泽和透明感,偶见凸处C、表面光滑细长,无花纹D、纵向呈扁平带状,有天然扭曲5,下列属于农药的是―――――――――――――――――――――()A、毒鼠强B、砒霜C、亚硝酸钠D、氰化钾6,根据毒物的毒理作用分类,下列属于血液毒的是―――――――――()A、强酸、强碱B、砒霜C、有机磷农药D、CO7,下列属于合成类毒品的是――――――――――――――――――()A、鸦片B、冰毒C、海洛因D、可卡因8,下列不是热塑性塑料的是――――――――――――――――――()A、聚氯乙烯B、聚乙烯C、有机玻璃D、酚醛塑料9,一般情况下,下列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中,最快引起中毒的是―――()A、静脉注射B、呼吸道吸入C、皮下注射D、口服10,下列属于精神类毒品的是――――――――――――――――――()A、吗啡B、海洛因C、摇头丸D、度冷丁1,现场搜寻和发现微量物证的重点部位有:、、、、物品变动处、藏身处及有关遗留物上。

2,刑事办案人员在送检物证时,要填写,物证检验人员在受理物证检验时要填写。

3,刑事化验的检验方法、、和,其中是刑化的主要分析方法。

刑事科学技术复习题

刑事科学技术复习题

刑事科学技术复习题第一篇:刑事科学技术复习题刑事科学技术(治安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环境温度在20℃左右,死后10小时内,尸温每小时约下降()℃。

A.0.5 B.1 C.2 D.52.法医检验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施中有关()问题的一项专门工作。

A.物理 B.医学 C.法律 D.尸体3.法医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

A.现场勘查B.尸体检验C.活体检查D.笔迹检验4.法医鉴定是法医鉴定人按照法律程序,根据司法、公安机关的委派或聘请,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人身、尸体、物品等进行检验;对()进行审查,做出科学结论的过程。

A.尸体 B.物证 C.文证 D.笔迹5.脑死亡,是()功能丧失的不可逆转的状态。

A.脑干B.大脑C.全脑D.小脑6.一般情况下,生命的终止需一个过程。

不属于死亡过程的是()A.生物学死亡期B.濒死期C.临床死亡期D.扩散期 7.()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

A.生物学死亡期B.濒死期C.临床死亡期D.扩散期 8.()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

A.生物学死亡期B.濒死期C.临床死亡期D.扩散期 9.死亡过程的()阶段,没有抢救价值。

A.生物学死亡期B.濒死期C.临床死亡期D.扩散期 10.检验呼吸是否存在,不能用(C)方法。

A.玻璃杯试验B.镜片冷却法C.结扎手指末端D.泡沫试验 11.检验心跳是否存在,不能用()方法。

A.听诊器 B.X光射线 C.心电图 D.泡沫试验 12.属于非自然死亡的有()A.心脏病死亡B.溺死C.老死D.脑出血死亡 13.属于自然死亡的有()A.猝死 B.溺死 C.烧死 D.溢死 14.不属于直接死因的是()。

A.心脏严重破坏B.失血C.中毒D.感染 15.属于间接死因的是()。

A.心脏严重破坏B.感染C.中毒D.失血 16.属于死亡诱因的是()。

A.情绪激动B.感染C.中毒D.失血 17.()小时内出现的尸体变化称为早期尸体现象。

A.24 B.36 C.48 D.72 18.()小时后出现的尸体变化称为晚期尸体现象。

《刑事证据学》历年真题全套试题

《刑事证据学》历年真题全套试题

2.1 00370刑事证据学真题及答案(2004年4月份)一、单项选择题1.刑事证据的基本属性是[ D ]A.客观性、关联性、直接性B.主观性、直接性、合法性C.主观性、关联性、合法性D.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2.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证人的是[ B]A.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的人B.承办本案的司法人员C.年幼的人D.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3.以下关于被害人陈述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被害人陈述都是直接证据B.被害人死亡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替他提供被窖人陈述C.被害人陈述作为诉讼证据,可以包括严惩犯罪分子的要求D.被害人陈述是一种独立的证据4.有权指定医院对精神病进行医学鉴定的是[ ]A.省级人民政府B.省级公安机关C.省级人民检察院D.省级人民法院5.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侦查实验。

有权批准侦查实验的是[ ]A.公安局长B.刑警队长C.派出所所长D.检察长6.在侦查阶段,有权依法主持勘验、检查工作的人员应当是[ ]A.鉴定人B.侦查人员C.法医D.侦查机关聘请的专家7.依法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报,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侦查机关将其退还邮电部门的时限是[ ]A.7天以内B.5天以内C.3天以内D.24小时以内8.某项证据可以证明被告人没有作案时间或不具有作案的条件,该项证据属于[ ] A.“法定减免型”辩护证据B.“酌情减免型”辩护证据C.“直接否定式”辩护证据D.“釜底抽薪式”辩护证据9.在以下关于言词原则的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A.言词原则即直接原则B.言词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定案时必须具有言词证据C.言词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诉讼原则D.言词原则要求诉讼必须以言词方式进行10.下列各事项中,属于刑事诉讼中无须证明的事项的是[ ]A.证据材料B.程序法方面的事实C.预决的事实D.实体法方面的事实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刑事技术复习题

刑事技术复习题

刑事技术复习题刑事技术复习题一、DNA鉴定技术DNA鉴定技术是刑事技术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科学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犯罪侦查和司法审判中。

它通过对DNA样本进行分析和比对,确定个体的遗传信息,从而判断是否与犯罪现场的DNA样本相匹配,进而推断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DNA鉴定技术的原理是基于人类DNA序列的独特性和稳定性。

DNA是构成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基本分子,由四种碱基组成,分别是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

每个人的DNA序列都是独一无二的,除了同卵双胞胎,其他人的DNA序列都是不同的。

DNA鉴定技术主要包括DNA提取、PCR扩增、电泳分离和比对等步骤。

首先,从犯罪现场的生物痕迹中提取出DNA样本,通常可以从血液、唾液、头发等物质中提取。

然后,通过PCR扩增技术,将DNA样本中特定的DNA片段进行复制,以增加其数量。

接下来,通过电泳分离,将扩增的DNA片段按照大小进行分离,形成特定的DNA条带图谱。

最后,将犯罪嫌疑人的DNA样本与犯罪现场的DNA样本进行比对,根据DNA条带图谱的相似性来判断是否匹配。

二、指纹鉴定技术指纹鉴定技术是一种以指纹图案为基础的个体识别技术,也是刑事技术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每个人的指纹图案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同卵双胞胎也有不同的指纹。

指纹鉴定技术主要包括指纹提取、指纹图案比对和指纹特征提取等步骤。

首先,从犯罪现场或物证中提取出指纹样本,可以通过粉末法、化学法或光学法进行提取。

然后,通过显微镜或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将提取的指纹图案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与犯罪嫌疑人的指纹图案相匹配。

最后,通过指纹特征提取技术,提取出指纹图案中的特征点,如纹线的形状、长度、分叉等信息,用于进一步的鉴定和比对。

指纹鉴定技术的优点在于准确性高、可靠性强。

由于每个人的指纹图案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通过比对指纹图案可以确定个体的身份,从而帮助侦破犯罪案件。

指纹鉴定技术在刑事审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司法公正提供了有力的科学证据。

刑侦培训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刑侦培训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刑侦培训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犯罪现场勘查中,以下哪项是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A. 现场保护B. 现场拍照C. 现场绘图D. 现场访问答案:A2. 指纹提取中,以下哪种粉末适用于深色背景上的指纹?A. 白色粉末B. 黑色粉末C. 灰色粉末D. 蓝色粉末答案:B3. 在刑侦工作中,以下哪种证据属于直接证据?A. 目击证人证言B. 物证C. 书证D. 电子数据答案:A4. 以下哪种化学物质常用于血迹检测?A. 鲁米诺B. 碘酒C. 酚酞D. 硝酸银答案:A5.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正当防卫?A. 甲在被乙攻击时,反击致乙轻伤B. 甲在被乙攻击时,反击致乙重伤C. 甲在被乙攻击时,反击致乙死亡D. 甲在乙攻击后,反击致乙轻伤答案:A6. 以下哪种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A. 有证据证明其犯罪B. 有证据证明其有犯罪嫌疑C. 有证据证明其可能逃跑D. 有证据证明其可能毁灭证据答案:B7.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A. 通过刑讯逼供获得的证据B. 通过威胁获得的证据C. 通过引诱获得的证据D. 通过欺骗获得的证据答案:A8. 以下哪种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A. 有证据证明其犯罪B. 有证据证明其有犯罪嫌疑C. 有证据证明其可能逃跑D. 有证据证明其可能毁灭证据答案:A9. 在刑侦工作中,以下哪种方法用于确定嫌疑人身份?A. DNA分析B. 指纹比对C. 面部识别D. 笔迹鉴定答案:B10. 以下哪种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取保候审?A.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B.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C.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D. 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属于犯罪现场勘查的基本步骤?A. 现场保护B. 现场访问C. 现场勘查D. 现场分析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指纹的提取?A. 指纹的清晰度B. 指纹的保存条件C. 指纹的覆盖物D. 提取技术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属于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种类?A. 物证B. 书证C. 证人证言D.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监视居住?A.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B.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C. 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D.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的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属于非法证据排除的情形?A. 通过刑讯逼供获得的证据B. 通过威胁获得的证据C. 通过引诱获得的证据D. 通过欺骗获得的证据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犯罪现场勘查时,应首先进行现场保护,以防止现场被破坏。

毒品化验 复习(完整)

毒品化验 复习(完整)

1、刑事化验主要的仪器分析方法。

答:气相色谱分析;液相色谱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扫描电镜分析。

2、刑事化验研究对象,化学物证分为几类?答:两类。

微量物证和毒品毒物。

3、刑事化验的作用。

答:(1)作为立案的依据。

通过对物证进行分析鉴定,可以证实是否发生了的案件,从而为立案侦查提供依据。

(2)提供破案线索。

刑事化验能够通过对物证与比对样本的分析检验,判断物证的来龙去脉,从而为破案提供线索。

(3)可以排除嫌疑,认定犯罪。

刑事化验通过分析检验,能作出物证与嫌疑样本是否同一的结论,从而排除嫌疑者或无辜者,或为认定犯罪提供有力的证据。

4、微量物证包括哪些?答:常见的种类有:涂料,纤维,玻璃,金属,泥土,塑料,油脂,纸张,油墨,粘合剂,火药以及纵火剂,爆炸和枪弹射击残留物等。

5、海洛因、冰毒、K粉、摇头丸的化学名称。

答:海洛因:二乙酰吗啡;冰毒:甲基苯丙胺;K粉:氯胺酮;摇头丸: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

6、单根纤维、射击残留物、油痕、血液中酒精应如何提取?答:用镊子夹取单根纤维置于两载玻片间夹紧,用胶带夹紧。

用射击残留物专用取样盒,打开盖子,撕开保护膜后于手的虎口中粘取,粘至无粘性,然后放回取样盒。

用棉签擦拭,放于密封玻璃瓶中。

血液中的酒精:1、及时采血;2、贴标签;3、密封保存;4、防止污染;5无及时送检时应低温保存。

7、影响毒物作用的因素有哪些?答:1、毒物本身的因素。

(1)毒物的理化性质。

(2)毒物的剂量。

2、机体状态。

(1)年龄、性别。

(2)健康状况。

(3)习惯性、过敏性。

(4)机体的代谢状况。

(5)吸收毒品的途径:注射、口服等。

8、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任务分别是什么?答:定性分析就的任务是确定各色谱峰所代表的化合物。

定量分析就的任务是求出混合样品中各组分百分含量。

9、实验一炸药残留物中无机离子及TNT的检验(1)无机离子、TNT的提取方法答:无机离子用蒸馏水提取;TNT用丙酮溶解提取。

刑事科学技术题

刑事科学技术题

《刑事科学技术》模拟试卷一、概念题(每题2分,共10分)1.刑事科学技术。

刑事科学技术简称刑事技术,也称物证技术,是公安、司法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收集、分析、检验和鉴定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各种物证材料,为侦查、起诉、审判工作提供线索和证据的专门性技术手段。

2.调焦。

调焦是指调节物像相对的距离,使不同距离的景物按照一定的拍照要求清晰成像在像面上,或者将某些景物成像模糊的过程。

3.斗型纹。

斗型纹内部系统中心有一条以上的环形线,或螺形线、曲形线,上部及两侧由较多的弓形线包绕,下部由波浪线或横直线构成。

4.步态特征。

人行走时每只脚在起脚、碾脚、落脚过程中的运步规律特点。

5.笔迹。

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具有个人特点的文字符号的形象系统。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运笔特征主要表现在(起笔)、(收笔)、(行笔)和(连笔)特征上。

2.摹仿笔迹按摹仿手法分三种:()、()、()。

3.凹陷状痕迹的结构包括()、()、()和()。

4.足迹按造型客体不同可分为()、()和()三种,其中()不能进行人身同一认定。

5.弹壳在发射过程中留下的痕迹特征有()、()、()、()、()。

6.近距离摄影中,理论上增大影像的方法有()和()。

7.感光度低的胶片,宽容度()。

8.左手伪装笔迹有机械性特点,表现为(左高右低)。

9.常见的制式枪弹是由弹头、弹壳、()和()构成的。

10.枪管的内表面叫枪膛,它可分为线膛、()和()三个区域。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照相机镜头焦距越长,视场角越大。

2.目前能进行红外线反射摄影的波段是750nm~1350nm。

3.弓型纹由内部、外围和根基三个系统所构成。

4.人行走时,碾脚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痕迹是蹬痕。

5.穿鞋足迹不能对留痕鞋进行同一认定。

6.用石膏制模法提取足迹前,必须将足迹中的石块,树枝,树叶等杂物清除。

《刑事化验教程》习题

《刑事化验教程》习题
分析方法
1.每种仪器的基本构造如何?请说明每种仪器的基 本原理. 2.显微镜的分辨率是如何定义的? 3.扫描电子显微镜为什么具有较好的分辨率和放 大倍率? 4.简述能谱仪X射线信号是如何产生的? 5.色谱法是如何分类的?气相色谱分离原理是什么? 气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的依据是什么? 6.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什么使用正、反液相色谱法? 涕度击物分析
1、举例说明如何区分爆炸的种类? 2、简述硝铵混合炸药的种类及成分。 3、如何区别炸药爆炸现场和易爆物爆炸现 场? 4、射击残留物是如何形成的?形成后存在 于何部位? 5、如何料和橡胶的分析
1.纺织纤维检材有何特点?如何收集和包装 纺织纤维检材? 2.用生物显微镜可以观察哪些纤维的形态? 3.塑料的检验方法依据是什么? 4.生胶和橡胶制品如何分类? 5.如何用分析
1、油和脂的含义是什么?牛油脂是油还是脂? 2、简述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及其主要性质。 3、试说明涂料中的不挥发性成分组成如何? 主要作用是什么? 4、交通肇事现场经常会发现哪些物证,如何 1、有机磷杀虫剂的中毒症状有哪些? 2、根据有机磷的性质,其中毒横坐标在提取 分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可经几种途径被人体吸 收,哪种途径毒性较低? 4、根据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理化性质,提取 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毒鼠强的提取和检验方法有哪些? 6、常见茚满二酮类杀鼠剂有哪几种?、共振线,原子发 射光谱法定性、定量分析的依据是什么? 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为什么使用空心阴极 灯? 9.紫外光谱分析方法定性、定量分析的依 据是什么?定量分析方法有哪些? 10.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是基 团频率?红外光谱法定性分析的依据是什 么? 11.荧光产生的条件有哪些?影分析
1、泥土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2、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是什么区别? 3、检验泥土的方法有哪些? 4、金属物证有哪些特点?如何发现? 5、怎样采取金属物证?采取时应注意什么 问题? 6、金属的检验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各有 什么意义?淘花/专用8第七章 工业毒物分析

微量物证检验-刑事化验 课外练习方案和教师指导方案

微量物证检验-刑事化验 课外练习方案和教师指导方案

课外练习方案和教师指导方案各章出具思考题,要求学生根据上课内容,结合书本上知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完成思考题,教师结合上课情况,采用上课提问或不定期抽查方式来检查学生对思考题目的完成情况。

第一章:绪论1.刑事化验的概念、作用和研究对象2.微量物证的概念和特点3.毒物与中毒的概念4.毒物按中毒剂量的分类5.哪些人具有物证鉴定资质6.鉴定人有哪些权力和义务7.受理鉴定的手续8.送检应注意的问题9.鉴定文书的形式有几种第二章:常用仪器分析方法1.了解常用于刑事化验的仪器有哪些.2.扫描电镜-能谱仪原理,掌握其特点及能进行什么样的检验。

3.色谱法的原理.薄层色谱原理及计算.4.掌握气相色谱仪-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及检验范围。

第三章:爆炸物和射击物分析1.爆炸的种类2.如何区分炸药爆炸和气体粉尘爆炸3.炸药的三个基本特征4.了解常见爆炸装置5.射击残留物如何形成,通常存在部位?6.射击残留物检验可以解决枪案现场的哪些问题。

第四章:纤维塑料橡胶分析1.常见纤维的光学特性和燃烧特性。

2.区分动植物纤维与合成纤维。

3.纱线的捻向及织物经纬表示方法。

4.常见塑料性状及燃烧特点。

5.塑料检验的主要任务是什么?6.纤维、塑料、橡胶的常用检验方法有哪些?第五章:油类和涂料分析1.油的分类与组成成分2.油类检材特点及采取、提取3.掌握薄层色谱分析油类检材方法4.涂料的组成及检材采取5.了解涂料的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检验6.了解交通肇事现场物证提取及检验第六章:泥土和金属分析1.泥土组成,南北性质区别2.泥土物证采取时的注意点3.泥土物证常用检验方法4.金属物证特点、发现与采取5.金属物证常用检验方法第七章:文书材料分析1.文书材料包括哪些2.纸张检验的目的、任务与作用3.哪些案件需要纸张检验4.造纸用的植物纤维通常采用哪几种5.用抗水度法测定纸张的施胶度的原理及方法6.粘合剂检验要解决的问题7.粘合剂检材的特点及采取时的注意点。

中国刑侦考试题目及答案

中国刑侦考试题目及答案

中国刑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犯罪现场勘查中,以下哪项不是必须记录的内容?A. 现场环境B. 犯罪工具C. 犯罪动机D. 犯罪时间答案:C2. 指纹比对中,以下哪项不是比对的要素?A. 指纹的类型B. 指纹的清晰度C. 指纹的尺寸D. 指纹的颜色答案:D3. 在刑侦工作中,以下哪项不是侦查员必须具备的素质?A. 敏锐的观察力B. 良好的沟通能力C. 强烈的好奇心D. 严谨的逻辑思维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犯罪心理画像的分析方法?A. 行为分析B. 心理分析C. 环境分析D. 物理分析答案:D5. 在法医鉴定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鉴定方法?A. DNA鉴定B. 指纹鉴定C. 笔迹鉴定D. 声纹鉴定答案:B6. 以下哪项不是刑事案件侦查的基本原则?A. 合法性原则B. 客观性原则C. 主观性原则D. 及时性原则答案:C7. 在刑侦工作中,以下哪项不是现场勘查的步骤?A. 现场保护B. 现场勘查C. 现场重建D. 现场分析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刑侦工作中常用的侦查技术?A. 视频监控分析B. 网络侦查C. 心理测试D. 物理测试答案:D9. 在刑侦工作中,以下哪项不是犯罪现场勘查的目的?A. 收集证据B. 确定犯罪性质C. 确定犯罪动机D. 重建犯罪现场答案:C10. 以下哪项不是刑侦工作中常用的信息分析工具?A. 数据库查询B. 网络分析C. 统计分析D. 艺术创作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刑侦工作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犯罪现场勘查的准确性?A. 勘查人员的专业性B. 勘查时间的及时性C. 现场保护的完整性D. 勘查设备的先进性答案:ABCD2. 在刑侦工作中,以下哪些属于犯罪现场勘查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原则B. 合法性原则C. 及时性原则D. 保密性原则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法医鉴定中常用的鉴定方法?A. DNA鉴定B. 指纹鉴定C. 笔迹鉴定D. 声纹鉴定答案:ABCD4. 在刑侦工作中,以下哪些属于犯罪心理画像的分析方法?A. 行为分析B. 心理分析C. 环境分析D. 物理分析答案:ABC5.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刑侦工作的效率?A. 侦查员的专业技能B. 侦查设备的先进性C. 信息分析工具的有效性D. 侦查员的个人情绪答案:ABCD结束语:以上是中国刑侦考试的题目及答案,希望对您的学习和准备有所帮助。

《刑事化验》试卷一答案

《刑事化验》试卷一答案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2010/2011学年秋学期期末考试卷刑事化验(标准答案)一、选择题:(单选,每空2分,共20分)1,B;2,A;3,D;4,A;5,A;6,D;7,C;8,D;9,C;10,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文件物证、微量化学物证、毒物物证2,鉴定书、检验报告、分析意见书、检验报告;3,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4,纸浆、胶料、填料、色料5,剧毒(<0.05g/kg)、高毒(0.05~0.5g/kg)、中等毒性(0.5~5g/kg)、低毒(5~15g/kg)、微毒(>15g/kg)6,呼吸道吸入、皮肤粘膜吸入、消化道吸收、血液吸收(或注射吸收)7,成瘾性、危害性、非法性8,血红蛋白9,主成膜物质、次成膜物质和辅助成膜物质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区别:1)构成爆炸的条件不同。

炸药一但装好,不受环境条件限制即可引爆,而气体粉尘爆炸则需在一定空间达到爆炸极限才能起爆;2)炸点不同。

有无明显炸点;3)抛出物不同。

炸药抛出物体积小、数量多、抛得远。

气体和粉尘爆炸抛出物体积大、数量少;4)烟痕不同。

炸药爆炸烟痕集中,多分布在炸点及周围的物体上,气体粉尘爆炸中无烟痕或比较分散。

2.原理(方程式或说明)PdCl2+CO+H2O==Pd+CO2+HCl 2分方法:扩散盒外池一半盛血液检材,一半盛浓硫酸,内池盛氯化钯试剂,盖上盖子后轻摇使浓硫酸与血液混合,静置2小时左右,如血液中有CO,则在内池液面出现光亮的钯镜。

3分3,原理,利用免疫竞争原理,在原点处放有能与毒品结合的毒品抗体胶体金试纸,在检测区放有毒品及显色剂的试纸条,当检材中没有毒品时,毒品抗体胶体金就随尿液一起流到试纸条处与毒品结合且显一色条,显示阴性结果;当检材中有毒品时,检材中的毒品先与毒品抗体胶体金结合,而试纸条处毒品就不能与其结合显色,显示阳性结果。

《刑事化验》试卷三答案

《刑事化验》试卷三答案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2010/2011学年秋学期期末考试卷刑事化验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刑事化验:是依据国家的法律和法规,运用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原理与方法,对与犯罪活动有关的相关物证,进行发现、记录、采取、检验和鉴定,以揭露和证实犯罪的一门应用技术。

2,空气冲击波:炸药爆炸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瞬间猛烈挤压周围的空气形成高压区,并以超音速由炸点向外扩散,这个在空气中高速传播的高压空气流称为空气冲击波。

3,中毒:毒物作用于生物体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变化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

4,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5,射击残留物:是指枪支击发子弹后,留在各种载体上的火药(发射药)残留物、击发药残留物以及弹头与枪管内膛线间摩擦产生的金属残留物等的统称。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A、2,A、3,D、4,B、5,C、6,C、7,D、C、A、8,A、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检材,样本。

2,放热性、快速性、生成大量气体。

3,主成膜物质、次成膜物质、辅助成膜物质。

4,蛋白质,纤维素。

5,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6,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7,鲜红、红褐8,依赖性、危害性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一氧化碳中毒尸体应提取什么检材?应注意什么?答:血液是检验一氧化碳中毒的最主要检材,尤其以心脏血为好。

采血时,应用具塞的玻璃瓶装满,不要留有过多的空隙,以防止与空气过多的接触,造成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挥散损失。

2,鉴定意见书分为哪几种?各在什么条件下适用?答:鉴定书、检验报告和分析意见书三种。

其中通过对检验结果的综合评断能明确作出是否同一结论的,应出具鉴定书;如果只能作出种属认定结论的则出具检验报告;无法作出同一认定或种属认定的明确结论时,可出具分析意见书。

《刑事技术》课程习题集

《刑事技术》课程习题集

《刑事技术》课程习题集选择题:1、刑事科学技术一般包括(ABCD )。

A、痕迹检验技术B、刑事影像技术C、文件检验技术D、法医检验技术等2、物证按重量、体积可分( CD )。

A、人体物证B、文件物证C、微量物证D、常量物证3、刑事科学技术的原理有( ABC )。

A、物质转移和交换B、同一认定C、种属认定D、否定4、同一认定的客体是( ABCD )。

A、被寻找客体B、受审查客体C、检材D、样本5、刑事科学技术检验鉴定的程序是(ABCD )。

A、委托鉴定(送检)B、受理C、实施D、制作鉴定文书6、属照相机光学部分的部件有( ABCE )A、镜头B、反光镜C、取景器 E 、光圈 F、闪光联动7、光圈的作用有( ABCE )A、控制曝光量B、控制通光孔径大小C、调节景深D、调节反差E、调节像差F、调节颗粒度8、从视场角大小来分镜头分为( CDF )A、变焦镜头B、广角镜头C、短焦镜头D、标准镜头E、长焦镜头F、望远镜头9、快门的作用( ABD )A、控制曝光量B、控制通光时间C、调节景深D、记录运动物体E、调节颗粒度F、控制反差10、以下属于广角镜头成像的特点的有:( ABDE )。

A、立体感强B、会变形C、单个影像大D、景深大E、拍摄范围大11、下列哪组表达是正确的( BC )。

A、焦距长、视角小、景深大B、焦距长、光圈大、景深小C、焦距短、视角大、景深大D、焦距短、光圈小、景深小12、以下属于景别范围的有:( ABCDE )A、远景B、全景C、中景D、近景E、特写F、背景13、影响曝光量大小的因素有( ABCEF )A、光圈大小B、快门速度C、感光度快慢D、反光律E、物距离F、光照角度14、影响景深的因素包括( ACD )A、焦距B、快门C、光圈 D物距 E、光线 F、曝光量15、摄影用光指拍照时选用的光照方向即( ABCDE )A、顺光B、前侧光C、侧光D、侧逆光E、逆光F、散射光16、现场照相常用方法有( ACD ):A、相向照相B、现场方位照相C、直线连续照相D、回转连续照相17、拍摄现场细目照相时,被拍主体应占画面( E )。

刑事侦查学习题

刑事侦查学习题

刑事侦查学习题第一章刑事侦查学概论一、填空题1、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工作和有关的----措施。

2、刑事侦查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

3、刑事侦查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逻辑理论、-----。

4、侦查假设的特点包括:客观性、----、----、----。

5、同一认定的主体必须是------或熟悉客体某些特征的人。

6、同一认定属于----型认识活动。

二、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拥有侦查权的机关、部门包括:()A、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B、国家安全机关C、军队保卫部门D、监狱E、企、事业单位的保卫部门2、专门调查工作主要包括:()A、勘验B、检查C、侦查实验D、询问证人E、拘传3、刑事侦查是刑事诉讼的A、重要手段B、重要程序C、重要原则D、重要方针E、重要条件4、在刑事犯罪中,犯罪对象是犯罪客体的:()A、空间表现B、时间表现C、物质表现D、精神表现E、心理表现5、刑事侦查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其核心和主干是研究()A、侦查范围B、侦查计划C、侦查对策D、侦查谋略E、犯罪特点6、刑事侦查学研究方法中的调查法主要()A、典型刑事调查法B、抽样刑事调查法C、综合调查法D、比较调查法E、总结调查法7、在运用逻辑证明时,必须遵循如下规则:()A、论题必须明确B、论题必须始终同一C、论据必须真实充足D、论据真实性不能依赖于论题E、由论据必须能推出论题8、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是:()A、理由律B、同一律C、予盾律D、排疑律E、排中律9、侦查思维的基本规律有()A、溯因律B、排疑律C、理由律D、原因律E、结果律三、概念题1、刑事侦查学2、侦查3、同一认定四、简答题1、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刑事侦查学研究方法中的案例分析法是什么?3、应该从哪些方面理解刑事侦查中的同一认定?4、同一认定在侦查中的指导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