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对金融危机的反思
金融危机中的马克思热所带来的启示
金融危机中的“马克思热”带来的启示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天,对西方以及至于世界经济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但是此次的国际金融危机并不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从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2000年美国IT泡沫的破裂,直到当前由次贷危机蔓延而成的金融危机,都一次又一次的引发了世界人民的关注与深思。
因此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思考: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必然会导致金融危机,或者说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必然产物。
同时,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西方各国政府或奋力自救,或联手反击,但终未形成和落实更多好的应对政策,纷纷陷入了困境。
与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表现一样,中国再次成为了这次金融危机的表现一样,中国再次成为了这次金融危机中世界经济的“救世主”。
这和之前几十年人们所看到的东西方经济发展现象不同,为什么中国在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中能够表现的如此出色?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防范和克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消极影响的根本保证。
同时这也向世界人民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充满活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未过时。
其实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和实质问题马克思早就有过说明,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层面来寻找经济危机的深刻根源,得了科学结论: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危机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呈周期性爆发。
其基本逻辑是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过剩;生产过剩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群众的购买力不足;这又是由于资本和劳动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两极分化的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度。
这一切都植根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而且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反反复复的证明了马克思危机理论的真理性。
与此同时,曾经被资本主义社会无情排挤的马克思,却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重新在西方资本主义风行起来,同时近年来,马克思最重要的文献--《资本论》,这本巨著再度成为畅销书。
马克思《资本论》视野下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的论文
马克思《资本论》视野下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的论文关于马克思《资本论》视野下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的论文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视域对本次金融危机进行若干思考。
认为这次财政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具体原因是信用过度扩张和虚拟资本背离实体经济摆正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提高我国的国际金融竞争力、毫不动摇地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是我们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的根本保证。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们较多的是从感性和直觉的角度来危机发生的原因。
诸如:“透支消费”、“监管缺位”、“政策失误”、“低估风险”和国际金融体系存在弊端等因素,这些都是从技术操作层面和政策性弊端层面对危机做出的解释,没有揭示金融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分析金融危机还是要回到马克思。
研究中外学者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解读,对于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时代西方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和冲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视野下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一)根本原因: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论》中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这个界限一旦被突破,就会出现普遍的“生产过剩”问题。
这是因为“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也不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
” 随之而来的就是商品市场价格和利润的下降,当它们都降低到某个临界点时,商品与货币的对立便会绝对化、公开化。
这时,货币就会突然直接地从计算货币的纯粹观念形态变成坚硬的货币,“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有效,危机显然就会发生”。
在一个接一个的社会支付链条断裂之后,和资本一同发展起来的信用制度便由此崩溃,并最终导致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同时爆发。
马克思哲学对金融危机的反思
马克思哲学对金融危机的反思08人力资源管理2班081546056 黄飘寒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是西方哲学思想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它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为其扎根的土壤,也是中国历史上实践意识的选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它内在地包括马克思主义当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答复中国所面临的新的历史课题而形成的理论体系。
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当代世界开展的大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许多思想观点直接就是对当代世界及其开展的新概括。
坚持和开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既立足中国国情,又放眼世界。
而美国的金融危机以资本运作的连锁效应向全世界辐射,对中国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因此,必须以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境界,对当代的金融危机进行深刻的批判与反思。
美国金融危机的引发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这个现象可以说与美国人的价值观,道德意识和生活方式都密不可分的。
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涉及全球的危机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危机。
这场危机使人们重新思考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重新审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和反科学性。
重新研究资本主义的运行方式,不仅仅是为了批判,而是为了更好地应对这场金融危机,把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人也应该重新研究【资本论】,从而发现资本主义的经济秘密。
从现实的前提出开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建制的历史批判,是历史唯物主义或者说马克思哲学革命展开的根本问题域。
马克思明确指出,“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根底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根底〞。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在此推翻了长期以来“国家决定市民社会〞(黑格尔)的看法,提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意识形态〞的根本洞见。
这个根本洞见的启示在于找到金融危机的真正根源,它就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的运作方式。
资本主义经济生活运作方式的深层问题是分工和异化劳动的结果。
由马克思主义引发的对金融危机的思考
由马克思主义引发的对金融危机的思考在《大国掘起》这部片子中,提到屡次美国金融危机。
1837年的经济大恐慌,1907年的银行危机,1929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席卷全球的美国金融危机都是由经济大国美国引发的几次大的金融危机。
对这几次金融危机的思考, 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学上, 也不能停留在伦理学上, 而必须上升到历史观, 因为金融危机的爆发, 不仅是经济问题, 而且是国家问题, 是国家对资本的态度问题, 因而也是国际社会最高生活原则问题。
一、财富与资本金融危机的发生, 首先与人类片面的财富观有关, 正像恩格斯所说: 卑劣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动力; 财富, 财富, 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 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 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
为什么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 会成为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同时也成为理解今天危机的根源呢? 要深刻理解这一点, 只有深入到财富的当今形态资本, 才有可能。
财富是人类生存、发展、享受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条件, 没有财富, 也就没有人类的发展, 因而人类的历史首先是和财富的创造、享受相联系的, 这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原因。
然而自私有制产生以来, 随着财富的积累, 财富的社会功能得到极大的拓展: 一方面, 财富是物, 它体现在人作为主体与之相对立的那种物即物质产品中; 而另一方面, 财富作为价值, 是对他人劳动的单纯支配权。
正是这种支配权, 使财富的积累获得了加速增值的可能, 从而私人财富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目的。
尤其在财富高度集中的资本主义社会, 财产过去的或客体化了的他人劳动表现为进一步占有现在的或活的他人劳动的唯一条件。
因而离开了资本, 我们不可能真正理解财富, 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这次金融危机的深刻根。
从历史上看, 财富的存在主要有四种形式: 作为劳动成果, 财富是人的本质的对象性存在;作为商品, 财富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时间; 作为货币, 财富是商品世界的上帝, 并具有与一切商品交换的能力; 作为资本, 财富意味着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
马克思主 义与经济危机的理论探讨
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危机的理论探讨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世界中,经济危机是一个备受关注且令人担忧的现象。
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危机的理论分析,为我们理解这一复杂问题提供了深刻而独到的视角。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内在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并非是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而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商品的供给。
然而,广大劳动人民的购买力却相对有限,因为他们在资本主义分配体系中只能获得与其劳动力价值相当的报酬,无法充分消费所生产出的商品。
这种生产的无限扩大与消费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商品的过剩和经济危机的爆发。
以历史上的多次经济危机为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矛盾的作用。
在19 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大生产使得商品的产量大幅增加,但工人的工资却没有相应提高,导致市场需求不足。
到了 20 世纪 30年代的大萧条,大规模的生产过剩和失业问题严重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
近年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也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的表现。
马克思还指出,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信用制度和虚拟资本的过度膨胀,也是引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
信用的发展使得资本家能够更容易地获取资金,进一步扩大生产。
但信用制度也具有脆弱性,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信用体系的崩溃。
虚拟资本,如股票、债券等,其价值往往与实际的生产活动相脱离,过度的投机和泡沫化会加剧经济的不稳定。
经济危机对于社会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且严重的。
首先,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家庭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
失业人口的增加不仅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痛苦,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如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等。
其次,经济危机会导致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
在危机中,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和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而一些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则可能通过兼并重组等手段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实力和市场份额。
此外,经济危机还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和政治动荡,人们对现有制度的不满情绪可能会加剧。
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看金融危机
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看金融危机摘要: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便开始考察资本主义周期性普遍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现象,他将这个问题的阐述分散于《资本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有关章节中,通过积累理论、利润理论和信用制度理论被提出来,他认为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源,金融危机是是虚拟经济长期脱离实体经济的必然产物。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探究当前金融危机的实质、原因以及由此引发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理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007年8月美国爆发大规模次贷危机,由此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波及实体经济、社会、政治等方方面面,演变为一场全面的经济危机。
这次经济危机的影响范围之广、破坏力之强都说明,这是战后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对各国的经济、政治、社会乃至国际秩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分析、解读此次危机,很有必要。
一、关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便开始考察资本主义周期性普遍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现象。
《资本论》的写作并问世,标志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完成。
虽然马克思没有在《资本论》中以专门的篇幅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论述,而是将这个问题的阐述分散于《资本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有关章节中,通过积累理论、利润理论和信用制度理论被提出来。
但这并不能否定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体系的成熟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商品价值规律的运动作为对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理论探究的基础,按照商品价值规律运动的逻辑顺序和历史顺序,从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出发,以资本的流通过程为中介,最后以资本生产的总过程为终点,通过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分离,商品与货币的分离,一直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分离,揭示了商品经济本身就孕育着爆发危机的可能性,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则使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成为必然。
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危机只具有可能性,因为“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
马克思经济思想看美国金融危机
马克思经济思想看美国金融危机在马克思看来,无论是社会经济发展,还是社会经济体制形态的变更,社会生产力始终是起决定作用的力量。
社会生产力不仅决定着生产关系,决定经济基础,同时也决定上层建筑,因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形态变革和更替的最终原因。
(1)基于这种立场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体制变更的观察、思考和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领域的基本立足点。
以现实为例,引发了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的美国次贷危机,目前正在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它致使华儿街三大金融巨头先后倒闭,美国制造业大公司开始出现濒临崩溃的问题。
虽然美国政府对危机进行了及时果断的干预,全球主要国家进行国际联合干预,但危机仍然向经济危机转变,面对美国经济的衰退,白宫也是无力回天。
那么,造成目前这种状况,从体制根源来讲,美国社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那?如何利用马克思经济思想分析它,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与依据那?我认为,造成这种后果的有两个因素。
第一,以严重的经济透支为代价发展当前经济。
正如大家所知,超前消费一直都作为美国居民的消费理念而为发达国家及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所倡导:银行与居民签订契约,先为需要资本的居民提供加息贷款,作为创业或消费的资金,在一定期限内,居民个人财产储蓄足以偿还贷款时,归还包括本金计利息的合计资金。
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刺激居民消费,提升资本的流动速度,这确实不失为一种发展经济的好方法。
然而,它的运用却也是有限度的,即贷款人必须在契约期限内有能力偿还。
而一旦超过这个底线,势必就会影响甚至破坏金融秩序,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显然,这当中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发展的问题。
准所周知,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不但要发生人与自然的关系,即社会生产力,而且还必然发生人与人的关系,即人们之间必然结成的一定的社会联系,亦即生产关系,二者结合而构成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前者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后者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从马克思主义看金融危机
从马克思主义看金融危机自2008年始“金融危机”这个词就开始弥漫于我们的生活,一同伴随我们走过地震、走过奥运、走进20009。
很多人拿出《资本论》,重读马克思。
希望从中找出深层次的原因。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着非常简洁的总结,资本主义的无序生产导致产品相对过剩,从而引起经济滞涨,最终经济崩溃。
因此,经济危机的实质,就是再生产危机。
反映在此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起源地美国的状况就是,此次金融危机起源次贷危机,而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大批低收入家庭无法继续按时交纳按揭。
这说明,美国的商品房生产发生了“较之市场容量大量过剩的现象”。
这就是典型意义上的“经济萧条”。
他将经济周期划分为4个阶段:经济繁荣;生产过剩;危机和萧条;复苏。
而四个阶段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进行着的,经济危机具有循环性和周期性。
马克思指出,在危机之前,必然会有一个经济高度扩张和繁荣的阶段,市场上会出现大量的盲目需求信号,从而刺激投资膨胀,引发投机和创业潮,“总是正好在恐慌迫在眉睫的时候表现得几乎空前的繁荣”。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再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是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但实际上,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这件事本身,就可以看作是商品房库存量上升的表现。
因为这表明,市场已经无法消化如此大量的商品房,不得不靠风险极大的次级借贷来强行吞下。
在这一阶段,经济消化不良已经产生了。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经济危机的第一阶段是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导致资本循环中断,因此生产出的商品销售不畅,导致资金不能回流,接下来将进一步引发产业危机。
而产业危机会导致大量企业破产和大规模失业,这又会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造成社会动荡,甚至政局变更。
故此,目前的金融危机只是一个开始,由它所带来的后果将是难以预料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特别是货币的出现,生产过程之前和之后的交换产生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离,一旦这种分离导致商品卖出受阻,商品价值不能实现的危机就会发生”。
马克思主义对金融危机问题的剖析
马克思主义对金融危机问题的剖析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对金融危机问题的剖析马克思主义对金融危机问题的剖析[摘要]美国金融危机自2008年9月爆发以来,引起了世界的金融动荡不安,我国经济也因此受到影响。
要全面认识这次金融危机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我认为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生产方式的矛盾和经济周期的形成机制等方面分析,才能科学认识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探索科学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机制方法美国金融危机自2008年9月爆发以来,引起了世界的金融动荡不安。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来势汹汹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了世界各国的金融业,不仅威胁着整个世界的金融体系,还使整个世界的经济陷入低迷之中。
我国经济也受到严重冲击,出口大幅下降,不少企业经营困难,有的甚至停产倒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农民工大批返乡,经济增速徒然下滑。
其实,此次的国际金融危机并不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
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就不断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济问题,只不过由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自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来,采取了一系列调整生产分配关系的政策措施,使危机的形式有所变化,危机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一、为什么会爆发这次严重的金融危机?1、资本主义发展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结果。
这次经济危机就现象而言,表现为总供给相对于有支付的能力的总需要的过剩。
而就其实质来说,它是资本的积累过剩,即资本积累相对于它所企求的利润率的过剩。
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
对此,马克思认为,“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
”①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也因此产生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从马克思主义原理看当前金融危机
从马克思主义原理看当前金融危机2008年9月一场由美国爆发逐步蔓延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让一些大的欧盟金融机构频频告急,引起了世界的金融动荡不安。
这场来势迅猛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了世界各国的金融业,不仅威胁着整个世界的金融体系,而且使整个世界经济陷入低迷之中。
而就在欧盟各国急于救市的时候,一个有趣的现象发生了。
曾经当年批判过资本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特殊规律的马克思,在欧洲重新风行起来,而他的鸿篇巨著《资本论》也被欧洲人重新奉为经典。
这个现象的产生,再一次的证实150年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仍然具有现实性、有效性和借鉴性。
真理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
马克思主义的再次火热,是因为它为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原因、实质以及解决途径提供了新的视角。
眼下由华尔街的金融危机衍生出来的经济危机,从本质上来讲,它就是马克思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它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引起的,这个基本矛盾就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的矛盾。
话虽如此,但它的具体表现形式的形势却远远比马克思当时所想的要严峻许多。
发展过程是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雷曼等投行破产----导致华尔街金融危机----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增长担忧-----影响了全球投资者信心----投资者抛售投资的金融产品------世界上其他国家金融危机。
一开始是次贷危机,然后才是发展到金融危机。
但大家却仅仅把这次危机归结为后者,其实当前发生的问题,用马克思原理归纳是一个典型的由量的积累到质变的过程。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根本矛盾的体现,无法避免只能周期性发生。
他对于危机曾有这样的表述:“危机本身首先是爆发在投机领域中,而后来才波及到生产。
因此,从表面上看来,似乎爆发危机的原因不是生产过剩,而是无限制的、只不过是生产过剩之征兆的投机,似乎跟着而来的工业解体不是解体前急剧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过是投机领域内发生破产的简单反映。
”那也就是说,这次危机表面上看来是由次贷危机引起的,祸根不在实体经济,而是金融衍生品的市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经济危机与改革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经济危机与改革的思考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对经济危机和改革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指导。
本文将从经济危机的原因分析、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对改革的启示三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经济危机与改革的思考。
一、经济危机的原因分析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体制中常见的现象,其原因多种多样。
然而,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我们可以找到更深层次的根源。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内在的矛盾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特征是生产的社会化和占有的私有化,这种特征造成了生产和占有的不均衡,导致了资本积累的失衡。
其次,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的竞争与垄断也是经济危机的根源。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竞争从根本上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市场波动。
最后,金融危机也是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金融资本的过度膨胀和金融市场的高度风险化为经济系统带来了巨大的不稳定性。
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经济危机问题上,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和分析框架。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所固有的矛盾和不平衡的必然产物。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生产方式和占有方式以及资本积累的趋势,最终必然导致经济系统的崩溃。
其次,马克思主义指出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和规律性。
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经济危机的常态,周期中的繁荣与衰退是相互交替的。
最后,马克思主义关注的是危机的根源所在,认为只有消除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才能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
三、对改革的启示面对经济危机,马克思主义对改革提供了一系列的启示。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问题,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经济体制。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占有方式,才能够实现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源的合理分配。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在经济危机中,政府有责任干预市场,调控经济,保障全民的利益和社会稳定。
而市场则应该在政府的监督下发挥其资源配置和创新的功能。
最后,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用哲学的眼光看金融危机范文
用哲学的眼光看金融危机摘要: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及蔓延,全球经济正面临几十年来最危急的局面。
随着几大投资银行的破产,金融市场出现恐慌,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积极政策以挽救经济。
文章通过对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分析,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得出一些对金融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和商学院教育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美国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哲学;金融体制;职业道德一、引言当人们被一个个涨停板迷惑时,一夜之间纽约华尔街发生了暴动,接着各大报纸头版头条刊发了“雷曼倒闭”的新闻。
接下来一连串的金融行业进入了这个魔咒般的漩涡,不是申请破产就是被迫关门。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了全球,我们不禁要问,在美国国家的法律制度如此完善、金融监管如此严密、金融市场如此成熟、发展了一二百年的金融市场,为什么会被仅为2000—3000亿美元次级贷款所击溃?为什么美国次贷危机会短时间内蔓延至全世界并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如此严重的冲击?在华尔街一大批金融机构倒塌后,美国次贷危机风险还有多大?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与反思的问题。
如果反思,自然很多人就会问是谁导致了这场危机的爆发?那么是谁导致了这场危机的爆发呢?是雷曼兄弟吗,是那些不知廉耻的纽约华尔街的金融家吗?是,又不全是。
那么,隐藏在这场危机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哲学反思1.从根本上看,金融体制的不健全,政府监管和执行不到位是造成这场危机的直接原因。
LoCAlHOsT(1)原因美国“9·11”事件及纳斯达克股市泡沫破灭之后,美联储为了减少这些事件对美国经济冲击,防止美国经济衰退而采取完全宽松的货币政策,推行借钱消费的经济增长方式,利用美元霸主地位和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信心,滥用金融衍生品。
在无力监管的情况下,通过各种金融工具诱导人性的贪婪与投机。
在消费模式上,从以收入为基础的储蓄模式向以资产为基础的储蓄模式转变,不断扩大消费信贷,各大银行纷纷把钱贷给了信用级别较低的消费者,带来了大量的透支消费和高负债。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全球金融危机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全球金融危机当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时,相信很少人会想到它会引发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直到2008年9月,人们才惶恐的发现,全球性金融危机来了。
当人们再次陷入金融危机的恐慌中时,历史上有位伟人早就预测到了这一切。
他曾一针见血的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必然的结果。
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者,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早早的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的种种弊端。
我国充分学习吸取马克思主义中的经验理论,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因如此,我国才会在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所受的波及最小。
那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全球金融危机,我们能看到什么,又能学到什么呢?首先,让我们回顾下这次金融危机形成的过程。
金融危机的形成要了解金融危机如产生的,那不得不提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美国“次贷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
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显现于2006年春季,并于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9·11袭击后,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连续13次降低利率,房地产市场受刺激开始膨胀,炒房投资十分火热。
银行为了获利,大大降低了住房贷款的门槛,并提高贷款利率。
这使得许多贷款人不需要什么很严格的抵押和收入证明即可从银行贷款,即使贷款人无法还款,也可变卖其房屋来还款。
在这时,美国房价正处于飞速上涨时期,投资者和银行任然有利可图。
但是,在这些贷款人中,也充斥了一些无还款能力的消费者,由于他们信用记录较差,逾期还款的比例相当高,所以次级房贷机构所面临的风险也大。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对金融危机的若干思考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对金融危机的若干思考当前,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处于低谷当中。
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深刻剖析并预见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层本质及其周期性必然的历史存在。
本文是基于马克思主义视域对本次金融危机进行探讨。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视域应对信心信念信仰当前,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由“严冬期”转向“冰河期”,是自20世纪“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1929—1939年)以来的最严重危机。
而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已深刻剖析并预见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层本质及其周期性必然的历史存在。
资本论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资本论》是马克思最重要的、最具代表性的光辉文献,在世界经济学说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当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资本论》之所以重新被人重视,不仅因为它直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还在于它创建了联系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研究交换、分配、消费关系的理论框架,提供了在追求人的解放和富裕的过程中,如何认识经济危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思路。
《资本论》中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马克思曾明确断言:“银行家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
可见,他对虚拟资本与生俱来的价值不确定性和所有权归属不确定性是深切担忧的。
金融危机的爆发,正是华尔街银行家们不计后果大玩“绕过生产过程来赚钱”的变戏法所致。
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早已透彻指出: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无差别劳动。
因此,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其存在必须依附于实体生产性经济。
脱离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
“买空卖空”必然最终催生泡沫经济,造成经济的虚假繁荣。
马克思所阐述的危机逻辑是:资本制度的内生矛盾→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论文:谈金融化时代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批判
谈金融化时代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批判一、引言:在金融化时代经济危机中出场的马克思经济哲学肇始于2007年并一直影响到今天的全球金融危机对西方主流经济学提出的严重挑战是,为什么整个经济学界未能充分预见,也未能提出重要预警?这一问题实质上暴露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根本局限,即理想化、专门化、模型化、数学化、公式化的研究方式,把经济看作是一个理性人基础上纯粹的数量演绎的过程,脱离了现实的社会,也遮蔽了经济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整体结构的复杂关系,以至于看不到经济危机的时代变迁与根本问题,无法对一触即发的危机做出预警。
对于西方经济学分析经济危机的方法论错误,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从经济哲学角度加以剖析,认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1](P8).因此,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一时代的重大问题需要突破西方经济学实证经验研究的局限,召唤马克思经济哲学的重新出场。
马克思经济哲学的中心视域是政治经济学批判[2].政治经济学批判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时代变迁与资本的现实运动联系在一起。
当代资本主义正在发生一场以经济金融化为核心特征的体制转型,正在进入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
以金融垄断资本为主导的新的积累和增长体制,导致社会资本创造的利润越来越多地被金融资本所占有。
金融垄断资本成为经济、政治乃至社会生活的主宰。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由此进入前所未有的由全球金融垄断资本领导的金融化时代。
而在金融垄断资本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孕育出前所未有的复杂矛盾。
当代经济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长期挤压的深刻性矛盾以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结构性矛盾。
这些盘根错节的复杂的结构性矛盾所导致的当代经济危机已经超越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解释范围和能力,成为分析当今时代特征与社会历史进程的一个重大课题,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作为"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的"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3](P203).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用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抽象力进行概括分析,因为马克思的经济哲学的根本优势在于"不只是单纯对当代经济生活范畴进行批判,而是对与人类的生存进化,与国民财富相关联的社会解放运动进行整体性的思考,承载着对经济现代性的系统诊断和批判"[4].马克思的经济哲学对金融化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系统诊断与批判,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角度分析金融危机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角度分析金融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向世界范围扩散,由发达国家传导至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而且迅速蔓延至全球,演变成为自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后波及最广、影响最深的国际金融危机。
正如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所言,这是百年一遇的“金融飓风”,是一股强大的“腐蚀性”力量。
此次全球经济危机,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体系的格局和走向,也引发了人们对现有经济理论的深刻反思和重新认识。
现实面前,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再次显示出其强大的科学价值和生命力,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从已有对金融危机的分析来看,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对危机有着不同的认识。
西方主流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视为天然的、理想的、“应当永远支配社会的永恒规律”,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的和理想的经济组织形式,否认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全面危机的可能性。
对于危机爆发的原因,则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如金融创新过度和金融衍生品泛滥、政府金融监管缺位、消费过度透支、货币政策失误、道德和信用缺失等等。
虽然这些观点有各自的道理,但主要都是从技术层面和操作层面加以分析,并没有系统解释金融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危机的根源不能只是停留在现象层面,需要从本质上加以分析。
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任务之一,就在于揭示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即事物的本质,并深入分析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不否认政策和行为的失误会引发经济危机,但是在对现象层面解释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的内在矛盾运动,并从中去寻找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危机爆发的原因、内在的逻辑和演变趋势。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野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一个暂时的阶段,支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最终灭亡这一整个历史过程的根本动力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试谈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金融危机根源
试谈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金融危机根源一、金融危机根源的马克思主义分析二、金融资本化的必然性与危机风险三、货币流通与投资赚取利润的矛盾冲突四、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金融化拓展与危机波及五、金融危机对经济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反思一、金融危机根源的马克思主义分析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下政治经济学的重要问题,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极大困扰。
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视角,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金融危机的根源。
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危机与资本积累两者相互关系亦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中关注的重点之一。
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金融危机主要源于资产阶级私人财产、货币和资本市场的自由竞争和剥削特性,金融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被滥用,同时又受制于产业扩张和资本积累动力。
二、金融资本化的必然性与危机风险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积累和金融资本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选择。
其中,金融资本化要求资金快速流动,并通过产生高利润率而致富。
但是,由于财富的集中现象,资本家很难找到足够多的投资机会,资本流动性变得困难而不完全。
这样,从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来看,资本家必须努力创造更多的机会,不断扩大资本积累。
但是,经济发展在达到某个阶段时,资本流动性的降低导致了一系列利润下降现象,导致经济泡沫局面的出现。
这种泡沫也就是金融危机的主要来源。
因此,金融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避免。
三、货币流通与投资赚取利润的矛盾冲突马克思主义认为,货币是资本家的工具,资本家必须把货币投入到可以赚钱的市场中去。
然而,货币的流通是具有波动性的。
这意味着,在投资过程中,资本家可能失去部分资金,同时也意味着资本家需要寻找更安全的投资机会。
鉴于此,资本家必须努力从投资品类、投资环境以及投资风险等方面来加强管理与控制。
四、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金融化拓展与危机波及随着金融化拓展的加速,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这也意味着,金融危机也很容易波及实体经济。
马克思主义认为,这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市场机制不能保证资本的正常流动。
《马克思说经济危机》观后感500字
《马克思说经济危机》观后感500字(最新版2篇)目录(篇1)1.引言2.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解释3.经济危机的历史和现实意义4.结论正文(篇1)一、引言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革命家,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
其中,他的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危机是指一个或多个经济体的生产过剩,导致商品和货币的过剩,进而引发经济崩溃。
二、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解释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
在这种制度下,生产资料为少数人所有,他们只关心如何获得更多的利润,而不是如何满足社会的需求。
这种制度导致了生产的无计划性,最终导致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三、经济危机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历史上,经济危机曾经多次发生,如1929年的大萧条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
这些事件表明,私人所有制无法有效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也无法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
而社会主义则可以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来避免经济危机,因为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生产可以按照社会的需求来进行。
四、结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是:我们必须摒弃私人所有制,而应该选择社会主义来满足社会的需求,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
目录(篇2)1.引言2.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解释3.经济危机的本质和影响4.当前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影响5.如何应对经济危机6.结论正文(篇2)一、引言最近看了一部名为《马克思说经济危机》的电影,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对经济危机的理解和思考。
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经济危机的本质和影响,以便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挑战。
二、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解释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是由生产过剩引起的。
生产过剩是指生产者生产的产品超过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导致产品积压和价值贬值。
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过剩导致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三、经济危机的本质和影响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会导致失业、贫困和社会不稳定。
此外,经济危机还会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
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危机
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危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理论,其理论框架包含了对经济危机的深刻理解和分析。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危机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当代经济危机的启示和应对方向。
一、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经济危机分析经济危机是经济运行中的一种失衡状态,表现为产能过剩、需求不足、资源浪费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从剩余价值和资本主义矛盾的角度解析了经济危机的本质。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必然发生的结果。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强调,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但无限追求剩余价值会导致过度生产和市场需求不足,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积累的内在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的结果。
资本主义经济追求无限增长,不断进行资本积累,但在积累过程中,由于无限延伸的生产和资本的过度集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危机逐渐显现。
最后,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中不平等和剥削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劳动力的剥削和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这使得消费需求遭受压抑,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二、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危机的启示在当代经济危机面前,马克思主义对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
首先,马克思主义强调了对剩余价值和过度积累的警示。
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应当注意避免无限追求剩余价值和过度生产的问题,合理调节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
其次,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要重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平衡。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重视改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避免资本过度集中导致的经济危机。
最后,马克思主义提出要解决不平等和剥削问题。
在经济发展中,我们应当关注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和劳动力的剥削问题,通过公平正义的制度改革,推动社会全面发展,防止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剧经济危机。
三、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危机的应对方向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和启示,我们可以提出几点应对经济危机的方向。
马克思对金融危机问题的剖析
马克思对金融危机问题的剖析中文摘要: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十二五”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
据悉,金融危机的现象有:2004年的我国的粮油危机,造成现在我国的粮油产业整个被国外控制,04年国外粮油巨头控制金融,来提高大豆的国际期货价格,我国的榨油企业(很多都是山东的)通过期货来套期保值,同时大量买进现货大豆,然后国外的粮油巨头突然打压大豆期货价格,造成我们的榨油企业期货市场巨亏,同时资金被大量的原料大豆占有,面临危机,这样这些国际粮油巨头又大肆收购和参股,控股我们的榨油企业,造成现在我们的粮油产业整体在人家的控制中,我们前几天的金龙鱼涨价啊都是这些巨头的意思,因为金龙鱼都是被人家控股的公司。
而今根据我的了解,这些巨头又开始阻击我们的棉花和玉米,玉米就关系到所有养殖产品的价格,包括猪、羊、牛、鸡鸭等,因为玉米是这些养殖品的饲料的原料。
棉花是我们衣服的原料,再加上金龙鱼涨价,这些都是为了对付我们的CPI。
其次,我说明下有关美国金融危机的说法: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这个过程发展之快,数量之大,影响之巨,可以说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大体上说,可以划成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借了住房贷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引起的问题。
第二个阶段是流动性的危机。
这些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一些有关金融机构不能够及时有一个足够的流动性对付债权人变现的要求。
第三个阶段,信用危机。
就是说,人们对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怀疑,造成这样的危机。
那么现在我们对关于近年来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进行分层次讨论一下:虚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金融危机的根源;新自由主义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助推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哲学对金融危机的反思
08人力资源管理2班0 黄飘寒
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是西方哲学思想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它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为其扎根的土壤,也是中国历史上实践意识的选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它内在地包括马克思主义当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回答中国所面临的新的历史课题而形成的理论体系。
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当代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许多思想观点直接就是对当代世界及其发展的新概括。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既立足中国国情,又放眼世界。
而美国的金融危机以资本运作的连锁效应向全世界辐射,对中国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因此,必须以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境界,对当代的金融危机进行深刻的批判与反思。
美国金融危机的引发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这个现象可以说与美国人的价值观,道德意识和生活方式都密不可分的。
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波及全球的危机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危机。
这场危机使人们重新思考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重新审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和反科学性。
重新研究资本主义的运行方式,不仅仅是为了批判,而是为了更好地应对这场金融危机,把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人也应该重新研究《资本论》,从而发现资本主义的经济秘密。
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建制的历史批判,是历史唯物主义或者说
马克思哲学革命展开的基本问题域。
马克思明确指出,“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在此推翻了长期以来“国家决定市民社会”(黑格尔)的看法,提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基本洞见。
这个基本洞见的启示在于找到金融危机的真正根源,它就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的运作方式。
资本主义经济生活运作方式的深层问题是分工和异化劳动的结果。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大声呼吁,要建立劳动者主导的社会体制,克服资本主义的深层缺陷。
然而,美国金融危机使资本主义制度性危机,是克服不了的,只有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才能使防范规避危机成为可能。
美国金融危机反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是生产资料占有方式的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也是生产资料占有方式的不同。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商品经济二重矛盾引发的危机最终是不可救药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了商品二重性矛盾可能会产生危机,而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又决定了危机是可以规避和防范的,一旦发生是可以治理和化解的。
我国应对金融风险,既要治标,又要治本,既要从体制层面上防范,又要从制度层面上加强防范。
要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对金融危机的规避和防范:一是从制度方面,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从制度层面防范和规避金融风险,对私营经济、市场经济、虚拟经济建立规范管理的根本措施。
二是从体制方面,坚定不
移地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与其相关的信用体制,从体制上加以防范。
三是从对市场的调控管制方面,建立有效的监管、调控、防范措施,特别是对金融业、垄断行业要建立有效的管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