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耀中华

合集下载

民族精神耀中华

民族精神耀中华

昭仁中学九年级思品学科教案(课时)备课教师鱼宁珍授课教师时间第周授课班级课题民民族精神耀中华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要求体现三维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民族精神的形成、基本内涵、重要性;2、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精神形成中的作用;3、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民族精神的新的发展;(二)能力目标: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在民族精神的形成过程的学习过程中,认识中华、一脉相通。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教学重难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教学方法设疑、引导、评价、鼓励、提高学法分析、讨论、总结、拓展教具或课件“班班通”设备教学过程设计个案补充1.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答: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答: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②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高昂的民族精神从来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③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继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全国各族人民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一致,不畏艰难,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不断夺取新的胜利,把现代换建设的美好蓝图变成生生的现实,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风采。

[突出重难点练习]辨析题:我们中学生要注意培养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则可有可无。

参考答案:(1)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我们中学生要注意培养创新精神,因为创新是新世纪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只有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长盛不衰。

(3)我们中学生也要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表现为创业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是成就任何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

民族精神耀中华课件

民族精神耀中华课件

作业:
掌握本节预习导学部分 预习第九课第二节
2、从青少年的角度说





中学生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伟大的民族精 神?(中学生的做法) 1、我们当代中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 的优良传统。 2、要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 史使命感。 3、要自觉接受民族精神的教育,感悟伟大 的民族精神。 4、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能 力和实践能力。 5、要积极参加是社会实践活动,提高道德 素质。 6、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开拓创新。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西柏坡精神 救灾精神 世博精神等
抗 洪 精 神
主要内涵是: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 胜利。
载 人 航 天 精 神
主要内涵是: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 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社 (物质基础和保障) 会 主 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建设) 义 (政治保证、制度保证、法律保证) 提高全民族思想 道德素质和 现 根本任务 科学文化素质, 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 代 培养“四有”公民 (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 化 重 要 建 途 径 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设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活动形式?
1、通过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体现民族精 神的典型人物及事迹。 2、定期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3、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定期开展青少年读书活动。 5、组织校园优秀师生评选活动。 6、开展“讲文明、有礼貌”宣传周活动等。
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在 学习生活中要做到: 刻苦学习、勤奋向上; 不怕困难、 敢于创造; 勤学善思、勇于实践; 艰苦奋斗、 敢于创新; 尊重知识、乐于探究; 求知上进、 不断进取。

滕西中学九年级刘洪生民族精神耀中华

滕西中学九年级刘洪生民族精神耀中华
(4)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5)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②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高昂的民族精神从来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6)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继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全国各族人民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一致,不畏艰难,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不断夺取新的胜利,把现代换建设的美好蓝图变成生生的现实,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风采。
1、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1、意义
2、民族精神的内涵2、作用
(1)对内:
(2)对外: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2.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自学
(三)分组展示环节
(1)各组代表谈感想。
(2)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一脉相承。
(3)总结出共产党的作用是“不断总结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更多新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耀中华
主备人:刘洪生备课组:初三思想品德使用人:思品备课组
课题
民族精神耀中华
课型
新授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民族精神的形成、基本内涵、重要性;
2、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精神形成中的作用;
3、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民族精神的新的发展。
(二)能力目标:
在民族精神的形成过程的学习过程中,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一脉相通。

民族精神耀中华

民族精神耀中华

----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 ----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民族精 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 ----现代化建设中,才能形成强大凝聚力, 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取得新胜利
问题: 为什么要 弘扬、培 育民族精 神?
1)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 神支撑
在我们了解了民族精神的种种表现之后 。。。
思考:
什么是民族精神呢?
团结统一
民族 (核心) 精神 爱国主义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看图片,试试做个解说员。。。 了解中华民族在中国共展现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伟大气概 的!
井 冈 山 胜 利 会 师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转战千 里,将红旗插上了井冈山,建立了最早的农村革命 根据地。1928年4月,毛泽东与朱德会师,扩大了革 命武装力量,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根 据地军民团结一心,多次粉碎了国民党“围剿”, 在广大革命者中燃起了新的希望,形成了伟大的井 冈山精神
辨析:民族精神是在古代形成的,其内涵是一成 不变的。 答(1)上述观点不正确。 (2)我国的民族精神是在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 形成的,其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 程,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4)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 改革的过程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 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更多新的内 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
红 军 飞 夺 泸 定 桥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以 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赢得 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 从此,长征精神犹如一座丰碑,树立在我们民 族复兴的史册中,它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 脚和前赴后继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

民族精神耀中华

民族精神耀中华
生:思考,说出自己心情沉重而又很义愤;取得胜利的原因很多,其中有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
师:抗日战争的胜利靠的是党的正确领导,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发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女排精神、奥运精神……不正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吗?民族精神光耀中华。
本课时的两个问题是紧密联系的,相辅相成。五千年文明熔铸的民族魂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在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使之内涵更丰富、更深刻。因此,“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讨论式,启发式
五、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视频,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v_show/id_XMTE0ODI4MDc2.html
师: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多么令人振奋的歌词、多么令人鼓舞的旋律。建设我们的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烘托气氛,引入课题)
课后拓展
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举世瞩目,这是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良好机遇,如果你是中国馆的设计者你将展示中国的哪些文化精华?并说明理由
六、教学反思:
本课的材料选取及问题设计既结合社会热点,又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多媒体展示:第九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播放视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天安门广场纪念活动片断(胡锦涛讲话、敬献花篮、默哀等场面)。
/GB/14645/25059/3616225.html
师:看到这些场面你的心情如何?你知道八年抗日战争最后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第九课第一框民族精神耀中华

第九课第一框民族精神耀中华

课堂练习:
学以致用: 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极不平凡的 一年, 我们成功的抗击“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四 川汶川地震”,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残奥会”,成功发射了“神州七号”载人航 天飞船。2009年又成功举办新中国成立60年庆 典。 1、我们取得一系列胜利靠的是什么的支撑? 2、现在,我们继续这种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2)新中国成立后:
两 弹 一 星
主要内涵是:“热爱祖国、无私奉 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 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 神。 导弹 原 子 弹
人造卫星
抗 洪 精 神
主要内涵是: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 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载 人 航 天 精 神
载 人 航 天 精 神
1)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井 冈 山 精 神
主要内涵是:坚定的革命信念,自 力更生,英勇奋战,百折不挠,艰 苦奋斗。其中坚定的革命信念是这 一精神的主题。
延安标志:宝 塔山延河大桥
毛泽东在延 安的旧居
长 征 精 神
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 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 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 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 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民族精神耀中华
何官中学
王建英
学习目标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在不同时期民族精神的体现 3.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俯 首 甘 为 孺 子 牛
横 眉 冷 对 千 夫 指
苟利国 家生死 以,
岂因祸 福避趋 之
上述图片体现了中华民 族怎样的精神气节?
中华民族精神
团 结 统 一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九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知识总结 鲁教版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九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知识总结 鲁教版

第九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知识总结第一节民族精神耀中华一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1、中华民族精神形成:①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熔铸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在数千年的奋斗中,中国人民以其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奏响了一曲曲民族精神的壮美旋律,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一起振聋发聩的至理名言向世人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一脉相承。

2、中华民族精神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更多新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

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起了什么作用3、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的精神有不同的表现:①国家危亡的革命战争时期表现为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②在人民生命财产受损时表现为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③在和平时期的日常工作学习中表现为爱岗敬业、勤奋进取、勇于创新。

④青少年:勤奋学习,练好本领、立志报国,振兴中华、开拓创新,不断进取。

4、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等②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孔繁森精神;非典精神;航天精神等。

二民族精神的作用——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历史上:(如何理解)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①靠着民族精神的支撑,中国人民改造了恶劣的生存环境,抵御了外来侵略,延续着伟大的中华文明。

②靠着民族精神的支撑,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争取到民族的解放和独立,推翻了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国家的初步繁荣昌盛。

2、现在:①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

【K12学习】九年级政治《民族精神耀中华》教案鲁教版

【K12学习】九年级政治《民族精神耀中华》教案鲁教版

九年级政治《民族精神耀中华》教案鲁教版一、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能力目标:理解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伟大意义,提高分析历史人物、历史文化事件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过程,知道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精神发展中的作用;认识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二、学习重点: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民族精神的作用三、学习难点: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四、学习过程:创设请讲导入新课:图片设计意图:利用奥运会奖牌榜中国的排名,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师生合作走进民族精神:活动一:寻根民族精神走进历史文化长河,感悟民族精神阅读课本P99-100的名人名言,谈谈每则名言分别体现什么精神?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回顾历史,延续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代表现不同虎门销烟、飞夺泸定桥、井冈山会师、抗洪、神九发射、易思玲射落首金设计意图:利用百度搜索照片,直观、形象的了解我国伟大民族精神在不同时代的表现,感悟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体会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活动二:探寻民族精神想一想,议一议,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材料一:北京时间7月31日凌晨2点,伦敦奥运会体操男子团体决赛,以中国队顺利夺冠结束。

中国队在决赛中表现完美,以零失误的成绩夺冠。

团队比赛突出的是团队精神,此种精神说到底,就是宽容、大度,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有成绩给予鼓励,有失误给予包容,在宽松的气氛下,队员的心情才能得以放松,这是取胜的根本所在,正因为如此,在决赛中,队员个个心态平衡,掌握适度,发挥最佳,创造了“零失误”的奇迹。

材料二: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积极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

材料三:北京时间7月30日,奥运会举重58公斤级比赛中,中国“希望之星”李雪英战胜各路强手,为中国举重队夺得本届伦敦奥运会的第二枚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9.1.1《民族精神耀中华》教案 鲁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9.1.1《民族精神耀中华》教案 鲁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9.1.1《民族精神耀中华》教案鲁教版课标内容四、4.1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过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四、4.6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教育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的情感和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能力:能够通过对历史和现实事件的感悟,增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提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关系的理解能力。

知识: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知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重要的任务。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探究、列举等方法来了解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及伟大作用。

教学重点:1.我们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青少年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课时安排:四课时授完。

(一)民族精神耀中华教学内容:讲授第一框:民族精神耀中华。

课时安排:两课时授完第1课时教学内容: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

导学过程:(一)导入本课1、导入语:(详见教材P99页)2、板书标题:(一)民族精神耀中华(二)新课导学知识点一: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1、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教材支持: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熔铸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数千年的奋斗中,中国人民以其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奏响了一曲曲民族精神的壮美旋律,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以其振聋发聩的至理名言向世人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一脉相承。

基本观点:①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熔铸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业绩是民族精神的最好明证,无数人人志士的至理名言向世人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一脉相承。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九课第1框民族精神耀中华课件课件 鲁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九课第1框民族精神耀中华课件课件 鲁教版

精 神
更需要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一脉相承
民 五千年文明 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 熔铸民族魂

民族精神的内涵?
精 民族精神: 神 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耀
1、

伟大作用
2、

现实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时期, 更需要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1. 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圆满成功,请你为我 们班开展有关弘扬亚运精神主题班会设计两个活动主 题。
材料二:体育是民族精神的弘扬,是综合国力的体现。
1990年,北京亚旧闪亮,但亚运内涵、办赛模式和思维理念却发生了深 刻变革,折射了中国社会20年的历史性跨越。如果说北京亚运 会是一个在改革开放中破冰前行的发展中国家的缩影,那么广 州亚运会则将凸显一个在国际舞台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东方大 国的新形象。
2.材料中志愿者的做法,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
在学习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耻下问,勇于创新 在生活中:做到乐观开朗、自信自强、发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
民族精神,越挫越勇。
民 族 精 神 耀 中 华
五千年文明 熔铸民族魂
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一脉相承 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
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为 什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
要 弘
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伟大作用

高昂的民族精神从来就是衡量一个国家
培 育
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民族精神耀中华》教学反思

《民族精神耀中华》教学反思

《民族精神耀中华》教学反思本课要解决的问题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充分认识到民族精神对我国发展的重大作用。

课堂教学中,我特别关注学生道德情感的体验。

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列举事实材料、观看视频、图片等方式使学生感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从而唤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还通过对有关典型事例的分析探讨,使学生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学生落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际行动。

一、本节课的可取之处:1、整堂课都以感悟民族精神,体会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为主线。

通过认真研究教材及相关资料,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作为本课的立足点。

通过大量详实的资料以及学生的亲身体验,让事实说话,让典型说话,从而让学生认可民族精神,接受民族精神,并将民族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从课堂教学的反馈情况来看,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准确的,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昂,回答热烈,几乎所有学生都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见,学生在心理上接受了民族精神意义,并在语言上表达了将民族精神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2、现在的课程内容是开放式的,不断生成的、变化的、发展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时事政治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开放式的课程资源,选用时事政治作为课程资源,不仅弥补教材资源相对滞后的不足,同时,又能让学生感觉课本知识能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感觉所学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以新近发生的重大时事为载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导入新课,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出示、运用大量信息资料并引导学生收集、整合相关信息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唤醒情感、获取知识。

上本节课之前我让学生观注时事,搜集有效信息,及时运用到课堂上。

例如神八与天宫一号的对接,学生在关注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有所思考,有所取舍,在课堂运用时,经过交流、碰撞,思想更加成熟、价值取向更加明确。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九课 第一框 民族精神耀中华课件 鲁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九课 第一框 民族精神耀中华课件 鲁教版
价值(jiàzhí)判断题 (2011年德州)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
合国力的重要尺度。 判断( ) 理由:
第三十三页,共34页。
• 拓展提高: • 胡锦涛同志(tóngzhì)的“七一”重要讲话,系统总结
了党成立90年来培育形成的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 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正是因为有无数共产党 员始终保持艰辛探索、不懈奋斗、甘于奉献、昂扬向上 的精神状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党和国家 才能够在艰难困苦中不断进步。这笔丰富的精神财富, 值得我们大力弘扬,从中汲取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 动力。 • (1)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培育、形成的伟大精神 有哪些?这些伟大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 (2)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为什么还要继续弘 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九课:《弘扬和培育(péiyù)民族精 神》 第一节——
第一页,共34页。
一 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 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 的人,……虽是等于(děngyú) 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 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 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第七页,共34页。
井 冈 山 精
神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 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yǒngyú)胜利。
第八页,共34页。
(jīngshén
(chángzhēng)
长 征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勇于战斗(zhàndòu),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们的内涵是什么?
第十九页,共34页。
抗美援朝精神:祖国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 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 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 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 昂士气(shìq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 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 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 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民族精神照耀中华作文范本

民族精神照耀中华作文范本

民族精神照耀中华作文范本《民族精神照耀中华》咱中国,那可是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大国。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民族精神就像一轮炽热的太阳,始终照耀着中华大地,温暖着咱老百姓的心。

要说这民族精神,那可体现在方方面面。

就拿这次疫情来说吧,那真叫一个惊心动魄!新冠病毒突然来袭,打得人们措手不及。

可咱中国人,愣是没怕!医护人员们那叫一个勇敢,他们就像战士一样,毫不犹豫地冲向了抗疫的最前线。

我有个亲戚,是个护士小姐姐,叫晓敏。

疫情一开始,她所在的医院就成了抗疫的主战场。

她本来是个爱美的姑娘,平日里总是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可这一上战场,她剪掉了留了多年的长发,就为了穿防护服能方便点。

我记得有一次跟她视频通话,她的脸上被口罩勒出了深深的印子,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我心疼地问她:“姐,你累不累啊?”她笑着说:“累啥呀,这时候咱不上谁上!”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她每天要照顾好多病人,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一忙就是好几个小时。

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那滋味儿想想都难受。

有一次,一个病人情绪特别不稳定,又哭又闹,不愿意配合治疗。

晓敏姐就一直耐心地安慰他,给他讲笑话,陪他聊天,直到病人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

还有那些社区工作者们,他们也没闲着。

挨家挨户地排查,给大家送生活用品。

有个社区大哥,自己身体也不太好,可还是每天楼上楼下地跑,累得气喘吁吁。

有人问他:“你这么拼命干啥?”他说:“这是咱的家,咱得守护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个人都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工厂里的工人们加班加点地生产口罩、防护服;志愿者们在寒风中站岗执勤;老百姓们也都乖乖待在家里,不给国家添麻烦。

这就是咱中国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这就是民族精神,在困难面前,从不退缩,勇往直前。

再说说咱们的传统文化,那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就拿春节来说吧,一到过年,不管离家多远,大家都想尽办法回家团聚。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看春晚,那场面别提多温馨了。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3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1框《民族精神耀中华》教案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3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1框《民族精神耀中华》教案
生说,师启发,引导。
2、师出示抗日战争和汶川抗震救灾材料,学生思考:靠着什么中国人民抵御了外来侵略、战胜了大的自然灾害?这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生说,师引导,点拨。
3、师出示2004年中国女排雅典奥运夺冠材料,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在中国女排雅典奥运夺冠的过程中,民族精神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生说,师引导,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感悟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博大精深,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
重点
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教学
难点
民族精神的产生、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隐形的翅膀孟天雷的事迹。
雷庆瑶3岁时被电击致失去双臂,但却克服困难学会用双脚穿衣、做饭、吃饭、写字、缝补衣裳、骑自行车、游泳、绘画等等。因成功出演电影《隐形的翅膀》女主角,获xx年华表奖优秀儿童女演员奖。雷庆瑶被称为“东方维纳斯”、“断臂天使”。xx年8月,荣获第二届“四川省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称号;9月,获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明确学习任务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的能力。
创设情境,师生共同探讨,合作探究,以突破难点。
生说,师启发,引导。
3、学生思考:在民族精神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起了什么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说,师引导,点拨,总结并指出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三)感悟民族之魂
1、考考你: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指哪几个国家?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为古老而又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创设情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突出重点。

鲁教版九年《民族精神耀中华》ppt课件2

鲁教版九年《民族精神耀中华》ppt课件2

神七出仓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神州八号发射成功
抗 震 主要内涵是: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万众一心、 救 灾 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科学理性、开放 精 透明的抗震救灾精神。 神
板块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在历史上,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巨大 的灾难,包括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
民族精神的体现
“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氢弹 )、导弹、人造卫星。 1956年初至1970年4月,中国科学院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 导下,张劲夫、钱三强、钱学森、郭永怀、赵九章等一批老一辈 科学家在国力不强、科研力量有限、条件异常艰苦、国际国内形 势风云变幻的情况下,发扬崇高的革命精神,白手起家,成功地
研制了我国的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卫星。1964年10月16日,
我国第一颗自行研制的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两 弹 一 星
主要内涵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 精神。
原子 弹
导 弹
人造卫星
载 人 主要内涵是: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 航 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天
9
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 起了什么作用?
丰富和发展 进一步﹏﹏﹏﹏﹏中华民族精神
10
民族精神的体现
井 冈 山 精 神
主要内涵是:坚定的革命信念,自力更生,英 勇奋战,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其中坚定的革 命信念是这一精神的主题。
民族精神的体现 长 征 精 神
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 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 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 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分析:总结大运会 2011年9月30日,第26届大运会总结大会在深圳举行。 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对深圳大运会作了全面总结: 摘录一:4年来,深圳人不辱使命、团结拼搏,大力培 育和弘扬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使深圳大运会的筹备和 举办获得圆满成功,全面兑现了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 承诺,向世界集中展示了深圳这座年轻城市的青春活力 和创新激情,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 成就,展示了中国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问题:上述材料再次证明了一个什么道理?(1分)请简 述其内涵。(2分)(3个方面,6分) 道理: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 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通过本节课,我学到了…… 我的实际行动是……
做到: 国家、民族存亡关头挺身而出
他人生命财产遇险时见义勇为
日常学习生活中勤奋努力、勤 勤恳恳、任劳任怨、勇于创新
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已经开幕,我 们肯定会有很多的骄傲和自豪,有很多的激 动和惊喜,也有很多的感慨和思考。 1.请你为我们班开展有关弘扬亚运精神的活 动主题班会设计两个活动主题。(2分) 2.作为班级的一员我们应以怎样的实际行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4分)
神的什么作用? 美联社:庆典的规模反应出中国人对新中国成就 的自豪——中国从一个饱受战火摧残的贫穷国 家,变成一个经济和外交大国。
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 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 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 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 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弘扬民族精神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重要作用?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继续培养 和弘扬民族精神,全国各族人民才能形 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一致,不畏艰难, 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不断夺取新的胜 利,把现代化建设的美好蓝图变成活生 生的现实,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风采。
民族精神的作用:
二、现实角度:
1.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 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高昂的民族精神 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2.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继续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 全国各族人民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一致, 不畏艰难,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不断夺取新的 胜利,把现代化建设的美好蓝图变成活生生的现 实,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风采。
温总理的言行体现了一种什么情怀?
勤劳勇敢
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 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 顽强。“克勤于邦,克俭 于家”,“业广唯勤”, “天道酬勤”。“勇者不 惧”。“勇于义而果于德, 不以贫穷贵贱死生动其 心”。
上述词语和警句体现了 中华民族什么精神?
父亲
自强不息
以上典故展示了
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回想起这些,你有何感受?
国人的评价:国庆阅兵让国人振奋、让世人 感动、让世界瞩目,也更加激发了全体中国 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中国人从没 有象现在这样自豪过,这种激情大大地推动 了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富强的 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 斗!
英国《金融时报》: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 周年的庆典——在中国经济正带领全球走出衰 退之际,中国领导人将展示其迅速增强的军力。 如果说去年的北京奥运会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展 示其成就的机会,那么10月1日的阅兵式则让 人们铭记中国不断增强的实力。 这体现出民族精
内涵: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摘录二:王荣强调,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 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各条战线、各个团队各司其职、团结一心, 广大深圳市民以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参与大运、服务大运。正是大家 的辛勤汗水、艰苦努力铸就了大运会的辉煌,让“不一样的精彩” 从理念变成了现实。 2.大运会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运用思想品德课知识分析说明。 ①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②市民积极承担责任。人们只有各自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建 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文明、 进步和发展。 ③各个部门团结合作。善于合作有助于事业成功。
靠着民族精神的支撑,中国人民 改造了恶劣的生存环境,抵御了外 来侵略,延续着伟大的中华文明。
靠着民族精神的支撑,全国人 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争取到 民族的解放和独立,推翻了发动统 治,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国家的 初步繁荣昌盛。
民族精神的作用:
一、历史角度: 1.靠着民族精神的支撑,中国人民改造了 恶劣的生存环境,抵御了外来侵略,延续 着伟大的中华文明。 2.靠着民族精神的支撑,全国人民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争取到民族的解放和独 立,推翻了发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实 现了国家的初步繁荣昌盛。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精神注 入了更多新的内涵,进一步丰 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
思考:舟曲人民为什么能够战胜灾难?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 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民族精神的意义
共同探究: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 精神?(作用、意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 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处 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 严峻考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爱国 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 同对敌,不屈不挠,始终进行着殊死抗争和 这体现出民族精神 英勇拼搏,为战胜日本侵略者凝聚了强大的 的什么作用? 力量,最终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把日本 侵略者赶出了中国大地,从此中国人民站起 来了。
民族精神耀中华
世界华人爱国情 抗议日本政府的“购岛”行 为
陕西农民自制国旗到日本使馆抗议
世界华人爱国情 抗议日本政府的“购岛”行 为
香港工联会一批成员游行至香港交易广场向日本驻港领事馆 递交抗议书,强烈反对日本窃占中国领土钓鱼岛。
世界华人爱国情 抗议日本政府的“购岛”行 为
曼谷,泰国华人、华侨也在日本使馆前举行爱国游行,抗议日 本政府的“购岛”行为。
中国活动人 士和民众在 日本驻京大 使馆前示威、 抗议
爱国主义
他们的行为体现了一种怎样展、 兴旺发达时期,还是在 祖国面临为难关头,都 迸发强大力量,使任何 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企 图都不能得逞。
2010年9月23日,温家宝出席联合国千年 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和第6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 等系列会议。温总理这次纽约之行是他2008年 后再次出席联合国系列会议。无论是在联合国 会议的讲坛,还是在下榻的驻地,温总理总是 爱好和平 利用各种场合和时机,宣扬和阐释中国的主张, 努力推动国际社会共同落实千年发展目标,展 示中国爱好和平、维护稳定的良好形象。
④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通向理想的必经之路,是我们 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⑤广大市民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服务社 会、奉献社会的好形式。
摘录三:王荣指出:我们将弘扬大运精神,围绕“主题”、 “主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大力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经济,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力 争率先走出一条科学发展新路。 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 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改善和保障民生,努力使全体市民共享改革 发展成果。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优异的作风, 迎接新挑战、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努力再造一个激情燃烧、 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 3.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坚持的哪些发展思路。(6分) ①“全面提升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体现了我国坚持创新。 ②“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经济”体现了我国坚 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③“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力争率先走出一条科学发展新路”体现了 我国坚持改革开放。 ④“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改善和 保障民生,努力使全体市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体现了我国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弘扬大运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优
问题
正确做法
理由
1.电视剧《沂蒙》在 央视热播,歌颂老区 军民在革命战争中英 勇奋战、无私奉献的 精神。有的同学说: “里面的人物太土 了”。 2.乘出租车时,发现 司机师傅一边开车, 一边不停地打电话。 3.你的同位经常将纸 屑扔到窗外草坪上。
4. 票贩子向你的同学低 价兜售伪造的比赛门票。
指出同学的说法是错 误的 并建议老师帮助同学 克服错误认识。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 的灵魂,是中华民族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 神支撑。
提醒他注意安全,停 尊重和遵守制度、规 止打电话。请他在安 则、程序,是一个现 全的地方停车打电话。 代人应有的品格 。 制止这些同学的行为 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 或者请老师加强教育 民应尽的义务。 和管理。
劝阻同学不要购买伪造 的比赛门票并向有关部 门举报票贩子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有正义感 的人应当鄙视以不正当的 手段多得利益的行为和逃 避规则约束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