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花灯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花灯戏是具有江南特色的汉族民间舞蹈戏剧。
花灯定义:花灯戏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形式。在流行过程中因受当地方言、民歌、习俗等影响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风格。云南花灯戏,渊源于明代或更早一些时候的民间“社火”活动中的花灯,流行于全省各地和四川、贵州个别地区。云南花灯戏的演出都具有朴素单纯、健康明朗的民间艺术特色,充满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气息。
特点:是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其突出特征是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与做紧密结合。
云南花灯的表演形式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其早期的演出形式有两种:一是花灯,另一种是盘灯。花灯最原始的演出形式是参与“会火”活动时的演出。“会火”即为“社火”,是云南农村和小城镇中一种宗教性的文艺活动。每年农历新年到元宵期间或在祈雨等场合举行。会火活动由轮值的村子组织。会火的队伍,除抬“土主”的外其余就是一支文艺游行队伍,其中包括耍武术的、耍杂技的和花灯队伍。“盘灯”是流行于滇东北一带的花灯表演形式。
类型:
云南省花灯剧是云南省各地花灯剧的统称。流传于云南全省及贵州的盘县、四川的会理一带。花灯在长期流传中,由于地区不同,先后形成9个支派:昆明、呈贡花灯,玉溪花灯,弥渡花灯,姚安、大姚、楚雄、禄丰花灯,元谋花灯,建水、蒙自花灯,嵩明、曲靖、罗平花灯,文山、邱北花灯,边疆地区花灯。它们彼此大同小异,基本特色相似。
简介:
花灯是云南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小戏。它的一部分曲调,来自明清小曲。这些小曲传人云南后,与云南的方音、风土人情结合,后来演变成花灯曲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百年前就有一些与花灯演出有关的踪迹。如“管弦春社早,灯火夜街迟”,(《滇南即事》)写的是景泰年间(1450一1456年)昆明街头灯社的情况。杨升庵的《观秋千》诗中有“滇歌棘曲齐声和,社鼓渔灯夜未央”之句,写嘉靖年问滇池附近汉族民歌“滇歌”与少数民族的“棘曲”,同时演唱,而“社鼓渔灯”与花灯节目《秧老鼓》可能有关。
起源:
民间花灯歌舞的起源,以及由花灯歌舞发展成花灯剧的年代,尚无确凿资料可考。辛亥革命之前的花灯,被称为老灯,有两种艺术形式,一种是歌舞,一种是戏剧情节很简单的歌舞小戏。后来玉溪花灯开始发生了变化,从唱本、善书里取材,改编了许多大本戏,引进了若干新曲调,并吸收滇剧的一些表演程式,使花灯在戏剧化上迈进了一步,当时人们叫做新灯。抗日战争爆发后,王旦东等团结花灯艺人组成抗日救亡灯剧团,在滇西、滇南编演了一些反映抗战救亡的剧本,对推动花灯的改革起过一定的作用。1946年,昆明出现了第一个专演花灯的剧场庆云茶室,花灯的专业班子也正式组成。花灯艺人大量移植滇剧、京剧的剧目,吸收它们的表演手法及服装、化妆,用花灯曲调演唱,形成灯夹戏。观众把花灯称为“灯”,把滇剧称为“戏”,灯夹戏就是花灯在某种程度上的滇剧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花灯发展成以演出现代戏为主的歌、舞、剧相结合的戏曲剧种。
艺术特色:
首先,从剧目上看,传统的花灯剧目,多为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三小”戏,一般反映农村中生产劳动、婚姻爱情、家庭伦理道德的戏居多,许多剧目,如《迎春》、《探干妹》、《大茶山》等等,从剧本的内容到唱词、道白,都有浓烈的云南乡土特色。
第二,由于花灯长期以来,在云南省广大的汉族聚居区和汉族、少数民族杂居区广泛流行,各地的方音土语、风俗民情、音乐曲调等等的差异,形成了云南花灯的许多支派。如昆明花灯、玉溪花灯、楚雄花灯、建水花灯等都各有自己的一些特点。昆明花灯,较多地保留了明清小曲;玉溪花灯本子戏较多;楚雄花灯民歌小调较多;建水花灯从音乐到唱词、道白,都吸收了一些彝族的东西。
第三,与第二点相关联的是,花灯音乐曲调的来源相当广泛。建国以来搜集到的上千首曲调,大体上就有这么几种情况:一部分是明清小曲传下来的;大量的是一些民歌小调;一部分是从云南洋琴、宗教音乐及民族音乐中吸收来的;还有的是从兄弟省市的一些剧种中移植来的。多种来源的曲调,一经花灯吸收,由于它的演唱习惯、润腔方法,结合它的舞蹈、戏剧节奏、云南的方言语音,就形成了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花灯音乐。第四,表演上的突出特点是载歌载舞。云南群众过去也称花灯演唱为“崴花灯”,甚至有“不崴不成灯”的说法。可见“崴”在花灯舞蹈中占有重要位置。当然,同样是崴,生、旦、丑各有不同,要崴出人物性格特点来。除崴以外,花灯的舞蹈还有转、跳、扇花、手巾、鼓舞、龙舞、霸王鞭、灯笼舞等数十种。
音乐结构:
花灯剧的音乐结构,属于曲牌联套体制。曲调包括民歌小调和少数明清俗曲,如〔金纽丝〕、〔挂枝儿〕、〔倒板浆〕、〔绣荷包〕、〔送郎调〕、〔十大姐〕等。在花灯剧中,舞蹈是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这些舞蹈,有本地民间的,有外地传来的,如“连厢”,也有吸收少数民族的,如建水花灯就吸收了彝族的“跳弦”。近30年来,不仅整理、创作了一些新的花灯歌舞节目,如《大茶山》、《十大姐》等,而且注意运用舞蹈手段刻画人物性格,表达戏剧情节,使之更加适应戏剧化的需要。云南花灯剧长期流传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云南花灯剧演出团体曾到缅甸和非洲一些国家演出。
剧目与发展:
花灯剧目约200个左右,分为3类:①花灯歌舞,有《小邑拉花》等:②花灯小戏,有《打鱼》、《打花鼓》、《红宝回门》等;③花灯大戏,有《蟒蛇记》、《白扇记》等。经过整理的具有代表性的剧目有《探干妹》、《游春》、《刘成看菜》、《闹渡》等。现代戏代表剧目有《依莱汗》等。
徐嘉瑞的《云南农村戏曲史》把较早的花灯剧称为“旧灯剧”。它较多地保留了明清小曲,唱词多为长短句。大约在本世纪30年代前后,以玉溪花灯为代表的“新灯剧”兴起,从唱本中改编了如《蟒蛇记》、《金铃记》、《董永卖身》等一些剧目,也出现了一些直接反映云南生活的剧目,如《出门走厂》、《双接妹》等。运用了一些新的曲调,如[十杯酒]、[虞美情]、[昭通凋]、[东川采茶]等,革新了一些原来的曲调,如[出门板],[五里塘]等。“新灯剧的唱词,多为整齐的10字句、7字句,曲调、剧目,都更通俗易懂,更接近当时群众的生活,戏剧性增强了,角色行当也比“旧灯剧”有了发展。因而很快风靡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