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4章 17世纪文学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人文主义向启蒙主义的过渡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清教徒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第一节概述背景:欧洲封建社会整体处于封建专制强盛时期,但是随着资产阶级发展带来的矛盾,引起了中欧资产阶级革命。
代表国家:英国:资本主义领军国家;法国:建立欧洲最强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影响: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环境,使得社会与国家得到安定,追求理性思想发展。
一、巴洛克文学(贵族文学)起源:来源于葡萄牙的词语,之后用来形容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种崇尚装饰与雕琢的建筑。
内容:偏重宗教狂热、对世事绝望,情绪夸张颓废,用词华丽,结构宏阔,风格扑朔迷离二、英国资产阶级文学1642年,英国资产阶级发动战争,建立共和国。
新政府妥协建立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产生了资产阶级文学,代表人物约翰·弥尔顿(英国古典主义的奠基人之一,理论著作《论戏剧体诗》他主张悲剧中的“三一律。
”)代表作:《失乐园》《复乐园》《士力参孙》1)《失乐园》,取材《旧约·创世记》,被认为“欧洲文学史上文人史诗的典范之人”。
(写亚当、夏娃在撒旦引诱下偷食禁果,因而被上帝逐出乐园的故事)2)《复乐园》,取材《新约·路加福音》(《圣经·新约全书》中的部分)(人子耶稣)(也是写宗教故事的长诗,诗中的撒旦不是反叛者而是诱惑者,他以金钱、荣誉、权势等引诱耶稣,企图使耶稣放弃拯救人类的理想。
这里耶稣的形象表现了复辟时期清教徒革命家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也可以说是诗人的自况)。
3)一部诗剧《力士参孙》:取材《旧约·士师记》(诗剧,民族英雄参孙是大力士)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一)古典主义文学1.背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是绝对王权用来加强中央集权、反对分立主义思想工具。
2.名词解释: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最早出现于法国。
所谓古典主义,是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经典课件:外国文学17世纪文学
.
20
创作的第一阶段(1659-1663)
《太太学堂》海报
1659-1663,是莫里哀开 始创作古典主义戏剧的 时期。
比较重要的作品有: 《可笑的女才子》 (1659)、《丈夫学堂》 (1661)和《太太学堂》 (1662)。
《太太学堂》的上演标 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 的诞生。
.
21
创作的第二阶段(1664-1668)
高乃依一共写了30多 个剧本。
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 《熙德》﹑《贺拉斯》 ﹑《西拿》和《波利 厄克特》
《熙德》被看作古典 主义悲剧的奠基之作。
.
7
让·拉辛(1639—1699)
让·拉辛的创作代表 了法国古典主义悲剧 的最高成就。
代表作是《安德洛玛 刻》和《费得尔》。
拉辛着重揭露封建统 治阶级的黑暗和罪恶, 激起人们的恐惧和愤 怒,他的作品具有更 鲜明的现实意义。
当时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仍旧处在封建统治 之下,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 性。
.
4
17世纪重要的科学家
1.具有为专制王权服务 的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2.崇尚理性。 3.模仿古代经典,注重
艺术形式的规范化。 (名词解释:三一律)
法国“太阳王”路易十
.
四
6
高乃依(1606—1684)
1664-1668,是莫里哀创作的成 熟期和“黄金时代”。
这个时期作品的思想性、战斗性 和艺术性都达到了他自己的最高 水平。
主要作品有:《伪君子》(《达 尔杜弗》,1664)、《唐璜》 (一译《石宴》,1665)、《恨 世者》(1666)、《悭吝人》 (1668)和《乔治·唐丹》 (1668)等名作。
.
22
《悭吝人》(1668)
4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清教徒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是以宗教革命的形式出 现的,它的思想体系就是清教主义,它是资产阶 级意识形态的宗教形式。因此,它又被称为清教 徒革命。 对于清教徒来说,《圣经》是衡量一切的准绳, 革命党人借用《圣经》来号召人民革命。 清教徒主张过简朴节俭的生活,他们把剧院也 当作“罪恶的娱乐”场所而加以抨击,1642年, 资产阶级下令关闭伦敦剧场。 清教徒精神也影响了当时的文学,英国舞台沉 寂,惟一重要的诗人是弥尔顿。
尼古拉· 布瓦洛(1636—1711)
尼古拉·布瓦洛是古典主 义的发言人和立法者。 他最重要的作品是用诗体 写成的文艺理论《诗的艺 术》(1674)。 在《诗的艺术》中,他阐 明了古典主义美学观点和 创作原则,对法国古典主 义文学的成就进行了总结 和概括。
让· 拉封丹(1621—1695)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法国古典主义作家莫里哀
法国卢浮宫
[学习要求]
了解:17世纪文学特点 重点掌握: 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的特点 莫里哀的喜剧艺术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图 为 查 理 一 世 被 送 上 断 头 台
第一节 概述
17世纪社会文化掠影
古典史诗的终结
弥尔顿的两部史诗,特别是《失乐园》,是古典 史诗的最后一部杰作。西方古典史诗从荷马史诗 开始,形成了写英雄史诗的传统。《失乐园》直 接继承了荷马史诗和维吉尔史诗的传统。它不仅 是宗教史诗,也是一部心理叙事诗,探索精神道 德。它标志着英雄史诗的结束。 黑格尔在《美学》中总结史诗,提出史诗在18 世纪被小说替代。 西方史诗自弥尔顿之后让位于小说。欧美小说 继承了史诗传统,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史诗。
外国文学史十七世纪
• 2. 进一步揭发答尔丢夫伪装虔诚旳罪恶用心在于贪财好色。 • 如:一看见欧米耳太太就垂涎欲滴,“要拔去上帝这么一种障碍”。当他旳罪行面临
• 女主人公:安德洛玛克(赫克托尔旳寡妻)、
皮洛斯、爱弥奥娜、奥雷斯。
布瓦洛:古典主义旳理论家
• 布瓦洛 • 古典主义旳理论家 • 最大成就:诗体文艺理论著作《诗旳艺术》
强调“理性”是文学创作旳最高准则。全 方面系统得论述了古典主义旳美学观点和 创作原则。作者由此而取得“古典主义立 法者”旳称号。
• 社会意义:体现了强烈旳反封建反教会旳民主倾向。答尔丢夫成了“伪善者”旳同义
语,是个不朽旳艺术经典。
分析:《伪君子》旳艺术成就。
• 分析《伪君子》旳艺术成就。 • 1遵照了古典主义旳“三一律”原则。 • 情节单纯集中:都是体现答尔丢夫旳虚伪与欺骗;时间:二十四小时之内;
地点:奥尔贡家里,而且只有一种布景,就是奥尔贡旳客厅。
旳现实主义手法。
• 艺术形式上:古典主义戏剧与文艺复兴戏剧一脉相传。 • 2.反拨 • 人文主义文学对个性解放旳过分强调,造成了否定一切秩
序旳倾向。
• 语言不规范、艺术形式杂乱。
高乃依:法国古典主义悲剧旳创始人
• 高乃依《熙德》(被公以为法国古典主义第一部典
范性作品)
• 《熙德》主人公:罗狄克、 施曼娜。 • 作品经过男女主人公在爱情与荣誉、义务旳冲突
分雕琢和华丽旳建筑。
• 2. 内容上多写带有神秘宗教色彩旳生死、
哀怨。艺术上借鉴了中古文学象征、寓意、 梦幻手法、并体现出华丽纤巧旳风格。
17世纪文学概述
让· 拉辛
古典主义悲剧的后期之秀。 最典范的古典主义悲剧诗人。
《安德洛玛克》
拉· 封丹
《寓言诗》 政治讽刺 道德教诲 生活经验
寓言故事里的主要角色约有12类,即男人、 女人、神、鸟类、狼、狐狸、狮子、老鼠、 驴、猴子和水生动物等。 它们活动的主要地点也有12个左右,即森 林、田野、悬崖、河流、大海、道路、城市 街道、店铺、宫殿、茅屋等。
彼埃尔· 高乃依
高乃依(1606-1684) 是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 奠基者。
主要作品有《熙德》、《贺拉斯》、《西拿》 和《波利厄克特》等。
作品大都写历史变革时期的各种政治和宗 教的矛盾和斗争,以国王和英雄人物为主 人公,表现了理智对情感的胜利。
代表作、五幕诗体悲剧 《熙德》是法国古典主 义的奠基作。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概述
17世纪文学
包括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和反映清 教徒思想的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
政治环境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思潮是资产阶级与王权 妥协的产物。 路易十四像
哲学基础
笛卡尔(1596-1650)
唯理主义 《方法论》:理性观念。
文学背景
古典主义是在学习模仿古希腊罗马文学 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
德国 格里美尔斯豪森: 《痴儿西木传》
法国:
奥诺雷· 德· 于尔菲 《阿斯特蕾》 以牧羊人瑟拉多 和牧羊女阿斯特蕾经过 曲折而终成夫妇的爱情 为主要线索,穿插了大 量的故事以及有关爱情 和政治的议论。
男神扬: 《天路历程》
布瓦洛
布瓦洛(1636-1711)是古典主义文艺理论 家,他重视理性甚于感情,重视共性多于个 性,主张“模仿自然”,但过分强调以古人 为典范,排斥民间语言。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达尔杜弗: 我也一样喜出望外:夫人, 只我一个人和您在一起,我确实心里好过。 我求上天赐我这样一个机会。直到如今, 才算给了我。 艾耳密尔: 我这方面,就希望听您一句 话,什么也不隐瞒,以真诚相见。
达尔杜弗: 感谢上天的特殊恩典,我也 希望,把我全部的心情暴露给您看,并以 上天的名义,向您声明:有些人爱慕您的 姿色,来府上作客,我虽然责备,但是对 您本人,并没有丝毫仇恨的意思,其实只 是热情所至,不由自主,动机纯洁„„
思想内容特征 1)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 歌颂贤明君主。 2)思想上崇尚理性,遵 守公民义务。 3)内容上有区别,悲剧 以表现宫廷贵族生活为 主,喜剧也反映第三等 级生活。
高乃 依的悲 剧《贺拉斯》 剧照
特征
艺术特征 1)模仿古典,从古代 文学中吸取题材,学习 艺术形式。
2)有严格的艺术规范 和标准:体裁,三一律, 语言精炼、典雅、华丽, 人物形类型化。
要成全爱情就得牺牲我的荣誉,要 替父报仇,就得放弃我的爱人,一 方面是高尚而严厉的责任,一方面 是可爱而专横的爱情!复仇会引起 她的怨恨和愤怒,不复仇会引起她 的蔑视。复仇会使我失去我最甜蜜 的希望,不复仇又会使我不配爱她。 我生命的这一半将那一半埋葬在坟 墓里了。在这场大祸以后,它强迫 我复仇,要我牺牲这剩下的一半, 给我失去的一半报仇。我控诉一个 罪行,我却爱着犯罪的人。 《熙德》剧照: 堂· 罗狄克
道丽娜: 不,不,该走的是我,您待下 来吧,我就那么一句话对您讲。太太就要 到楼底下这间大厅来,希望您赏脸谈谈。
达尔杜弗: 哎呀!欢迎之至。
道丽娜 : (向自己。)他一下子就软下 来啦!真的,我总觉得我先前的话有道理。 达尔杜弗: 她这就来? 道丽娜: 我好像听见她来了。是的,是 她本人,我留下你们在一起啦。
17世纪文学概述
英雄悲剧《熙德》
男主人公:罗迪克
女主人公:施曼娜
高乃依的悲剧表现悲 剧英雄理性与感情的 冲突,责任与爱情的 冲突。
《熙德》
拉辛
拉辛(1639— 1699)法国古典主义 悲剧家,出身财政官 家庭,本人做过路易 十四的史官。写作11 部悲剧,一部喜剧。 代表作是《安德洛玛 克》和《费德尔》。
《安德洛玛克》
(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 古典主义文学以法国成就最大。法国古 典主义悲剧代表作家是高乃依和拉辛。 他们的悲剧代表正统的古典主义。
高乃依
高乃依古典主义悲 剧的创始人,一生写过 30多个剧本。主要作 品有四大悲剧《熙德》 ﹑《贺拉斯》﹑《西拿》 和《波利厄克特》 《熙德》被看作古典主 义悲剧的奠基之作。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17世纪文学 的主要成就。领会古典主义文学、 巴罗克文学和清教徒文学的特征。
第一节 概述
时代背景: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把国王查 理一世送上断头台,建立以克伦威尔为 首的资产阶级政权。法国被称为“太阳 王”的路易十四,建立了欧洲最强大的 君主专制国家。文艺复兴时期的动荡纷 争已过去,代之以相对安定的生活,人 心思定,遵循理性与秩序的思想占据上 风,从而形成了新的历史文化氛围。
一、古典主义文学
定义: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 学思潮,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 展到欧洲其他国家。由于它在文艺理论 和创作实践上都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 范,故有“古典主义”之称。古典主义 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 胁的产物。
(一)古典主义文学产、理性原则:要求文章要有理性,情节要 合情合理,文艺作品要体现普遍存在的真理。
2、自然原则:要求故事要逼真,性格要 相称和一贯,人物要显示人性的善恶。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形式上要求完美,特征是严谨朴素,故事发展合乎场景,没 有穿插与故事情节无关的插作。(艺术特征) 作用:强调文学对社会的作用,文学得反映社会,注重人物 心理刻画。(思想特征)4Fra bibliotek古典文学的局限性
1、为宫廷服务,往往不考虑人们的趣味。 2、使人物概念化,缺乏个性。 3、古典主义理论家把古典主义文学法则认为是永恒的文学 法典,使许多创作家有了“清规戒律”。
5、古典主义的思想特征
1、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 2、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3、尖锐的批判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 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4、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阙秘史为题材,继承古 希腊悲剧的传统。 5、喜剧、寓言和散文接触到第三等级,具有较广的文学视 野。
第一节 概述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回顾:17世纪文学包括:古典、巴罗克和反映清教徒思想的文学
一.产生的背景:17世纪文学
1. 政治经济背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继续斗争
意大利:丧失经济中心地位 德国:遭三十年战争,人口锐减;德国处于四分五裂状 态 西班牙:丧失了霸主地位 俄国:农奴制盛行 英、法的资产阶级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强国
文艺复兴时期--动荡、纷争。
17世纪-- 统一、安定。
2.文化发展
意大利:继续宣扬科学,受到反动统治者的残酷迫害, 文学趋于衰落。 德国:相对落后,出现戏剧。 俄国:彼得改革后,文学有了较大的发展。 英、法资本主义形成。弥尔顿提出人生来是平等的进步 思想—启蒙运动[笛卡尔《方法论》是法国第一部重要哲 学和科学著作,他认为理性是先天存在的,无须后天培 养。]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第四章17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在欧洲许多国家普遍产生,并且有了一定的进展。
到了十七世纪,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甚为明显。
早在地理大发现时期,意大利就已丧失了商业中心的优越地位,经济急剧衰落。
它不断受到外国侵略,政治不稳定,天主教势力猖獗。
德国遭受三十年战争的浩劫,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工商业凋零,整个国家长期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在这种条件下,德国资产阶级未能形成一支有效的反封建力量。
西班牙自从“无敌舰队”被歼灭后,丧失了海上霸权,不再是欧洲强国,工商业一蹶不振,封建势力也极猖獗,进步力量受到宗教裁判所的严重打击。
俄国长期受异族侵袭,经济上极为落后,农奴制仍然在继续发展。
十七世纪后期,农民反抗沙皇和贵族的情绪日益高涨。
在十七世纪欧洲各国中,只有英法两国的资本主义大步向前发展。
在这个时期,英法两国的文学也得到了发展与繁荣。
由此可以看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文学发展的制约作用。
当然,文学发展具有自身的特性,与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这在下一个时期,即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的启蒙主义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可以看出。
一、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
它形成和繁荣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
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第一、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得非常紧密。
布瓦洛的《诗的艺术》,是在路易十四看过以后,才公之于世的,这部诗体理论著作的题材与路易十四并不相干,可是在结尾处也要颂扬这位“太阳王”的战绩,并号召作家们加以讴歌:多少要塞摧毁了!多少城已经攻下!多少辉煌的战果我王师手到擒拿!诗人们!振发诗情!来歌颂这些战绩;像这样丰功伟烈不容许平凡手笔。
……我们在当今时代还会有什么可怕?一切的文艺事业都浴着爱的光华;我们有贤明君主,他那种远虑深谋,使世间一切才人都不受任何困苦。
十七世纪文学概述
巴罗克文学起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 兴盛于法国
•
意大利:马里诺(1569-1625)的长诗
《阿多尼斯》叙述了爱神维纳斯和美少年
阿多尼斯的爱情纠葛,其中编织了许多插曲,
《天路历程》
• 《天路历程》(1678,1684)是班扬的代表作, 梦幻寓言小说。小说主人公的名字叫基督徒 (Christian),他从故乡“毁灭的城市”逃出, 开始了他的天路历程。他弃绝罪过,坚持真理, 排除万难,最后达到幸福的天堂。基督徒是个具 有寓言性质的通名,是正直人类的代表,象征人 类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小说结构有流浪汉小说的 特点,通过旅途见闻反映英国复辟时期的社会生 活,讽刺贵族阶级的腐败现象。班扬在语言和小 说技巧方面为18世纪斯威夫特和笛福的小说铺平 了道路。
1、从社会历史角度来说,古典主义是君主专
制政治的产物。
•
路易十四有“太阳王”的称号,他统治的时
代是君主专制鼎盛的时期,他采取一系列的政策
措施来巩固王权。
•
1.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
2.建立绝对王权。
•
3.划分社会等级:僧侣、贵族、平民。
•
4.控制文学艺术,设立法兰西学士院。
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生原因
•
2、从社会思潮来说,笛卡尔的唯理主义哲学
兴强调人的作用,歌颂理想人之后的一个巨大发
展。
古典主义文学特征
• 1、主张国家统一,拥护中央集权,歌颂贤明君 主
• 2、崇尚理性原则,宣扬公民义务,克制个人情欲 • 3、模仿古希腊、罗马文学 • 4、严格规范的艺术形式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第四章17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按道理讲,应该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以更加的斗志来反对封建统治反对封建教会。
但是历史大发展往往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曲折的向前推进。
从整个欧洲来看,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封建教会的斗争发展室不平衡的。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中世纪的终结和近代史的开始。
资产阶级处死国王,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1649年宣布成立共和国。
然而后来王政复辟,几经周折,资产阶级发动政变,最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
在这次并不彻底的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国家。
然而,在欧洲大陆,封建统治达到了最高峰。
法国结束了胡格诺战争•(•1562-1598) ,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强大的君主专制国家,到路易十四时期最为鼎盛,•这位在位72年的“太阳王”,将自己视为上帝在尘世的代理人,公开宣布“朕即国家”。
当时,资本主义势力逐渐成长壮大,君主实际上充当了封建势力和资本主义势力表面上的调停人。
一方面,王权利用资产阶级打击封建割据势力;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则依附王权发展资本主义。
于是,法国经济日益繁荣,在欧洲大陆处于领先地位。
其他国家封建势力加强,尤其是天主教会反动势力的猖獗,给欧洲的思想界和文化界带来深重灾难,它利用宗教裁判所、禁书、火刑等来迫害新思想家,阻挠改革。
又利用耶酥会这样的机构,以新教会的面目操纵教育系统和文化思想。
历史的车轮并不是永远向前的,在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就出现了政治经济上的大倒退。
与历史情况相一致,各国文学也呈献出复杂的状况。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仍有一定影响,但基本上走向衰落,风行一时的是巴洛克风格和古典主义。
关于巴洛克(baroque)一词的词源,众说不一。
一般认为它是由西班牙语巴罗珂(barroco)一词演变而来,原意是用来称呼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含有珍奇、•奇妙的意思,引申为奇形怪状、矫揉造作。
巴洛克作为一种艺术风格的术语最早是指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建筑的特点,这种建筑打破了匀称、平衡、合理的规则,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引起一种运动、豪华的视觉幻象及激情、神秘的戏剧性效果。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25页]
2021/2/23
二、清教徒文学与古典主义戏剧
古典主义戏剧艺术大致可分为贵族和平民两种倾向。 ✓ 贵族趣味孕育于巴黎的“沙龙”文化,这种来自上流社会的无形
《伪君子》是莫里哀最精彩的剧目之一, 也是遭受磨难最多的作品。此剧在宫内首 演后,当即遭到以太后和主教为首的保守 势力的猛烈抨击,明令禁演。这迫使莫里 哀不得不几度做出修改,三次直接上书国 王路易十四。
2021/2/23
《伪君子》梗概
富商奥尔贡把“虔诚”的信徒达尔杜弗请回家中尊为上宾, 奉为“导师”,要求全家人都关心他,顺从他。奥尔贡外出归来, 女仆桃丽娜告诉他妻子病了,他却毫不在意,只是一再追问达尔 杜弗状况如何。他还打算毁掉原来的婚约,把女儿嫁给达尔杜弗。 不料达尔杜弗却看上了奥尔贡的妻子艾耳密尔,恬不知耻地向她 求欢。此事恰被儿子大密斯撞见,便向其父告发。但鬼迷心窍的 奥尔贡不仅不信儿子的话,反而气急败坏地将儿子赶出家门,并 把全部财产转给了达尔杜弗。无奈之下,艾耳密尔让奥尔贡藏在 桌下,佯装答应达尔杜弗的追求,使达尔杜弗丑态百出,原形毕 露。
2021/2/23
二、清教徒文学与古典主义戏剧
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在17世纪的欧洲独领风骚。它是一个最早接 近现代意义的文学思潮,虽没有宣言声明,但有共同遵循的创作 原则,也有系统的理论总结;虽没有明确的集团性,但有共同风 格的作家群。
古典主义发源于意大利,在法国生根开花。法国王权的文化政策, 为戏剧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古典主义戏剧与王权之间便 有了既依附又背离的微妙关系。
第四章 17 世纪文学
第四章17 世纪文学一、17S 的文学类型:古典主义文学:17S 欧洲主要文学思潮,形成繁荣于法国,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
基本特征:1、政治上:拥护王权,歌颂开明君主;2、哲学上:崇尚理性,强调感情服从理智,个人利益让位于国家利益;3、文学上:学习古代,奉古希腊、古罗马为典范,遵守规则。
在形式上、语言上强调严整、典雅。
对戏剧而言,恪守“三一律”。
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第一,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
第二,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第三,尖锐地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第四,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
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第一,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第二,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
第三,主张语言准确、精炼、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
第四,人物塑造类型化.三一律——古典主义戏剧把文学创作的技巧和形式加以规范化,形成一整套作家必须严格遵循的艺术规范,“三一律”就是其中主要的规则之一。
所谓“三一律”,是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即剧本的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故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在24 小时内完成。
悲剧代表作家:高乃依地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熙德》是古典主义第一部典范和奠基之作。
其他作品《贺拉斯》、《西拿》、《波里厄克特》、《费得尔》拉辛古典悲剧第二代表。
《安德罗玛克》拉封丹《寓言诗》使寓言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布瓦洛《诗的艺术》提出了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成为古典主义的艺术法典。
喜剧代表作家:莫里哀《吝啬鬼》(阿尔巴贡是“守财奴”“吝啬鬼”形象,前有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夏洛克,后有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伪君子》(答尔丢夫,绝妙的铺垫“最伟大最好的开场”)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本意是不合规则的意思,原指一种过分雕琢华丽的建筑,巴洛克风格后来影响到艺术、文学领域。
4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让· 拉辛(1639—1699)
让·拉辛的创作代表 了法国古典主义悲剧 的最高成就。 代表作是《安德洛玛 刻》和《费得尔》。 拉辛着重揭露封建统 治阶级的黑暗和罪恶, 激起人们的恐惧和愤 怒,他的作品具有更 鲜明的现实意义。
尼古拉· 布瓦洛(1636—1711)
尼古拉·布瓦洛是古典主 义的发言人和立法者。 他最重要的作品是用诗体 写成的文艺理论《诗的艺 术》(1674)。 在《诗的艺术》中,他阐 明了古典主义美学观点和 创作原则,对法国古典主 义文学的成就进行了总结 和概括。
17世纪重要的科学家和哲学家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
1.具有为专制王权服务 的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2.崇尚理性。 3.模仿古代经典,注重 艺术形式的规范化。 (名词解释:三一律)
法国“太阳王”路易十 四
高乃依(1606—1684)
高乃依一共写了30多 个剧本。 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 《熙德》﹑《贺拉斯》 ﹑《西拿》和《波利 厄克特》 《熙德》被看作古典 主义悲剧的奠基之作。
约翰· 德莱顿(1631—1700)
复辟王朝的桂冠诗人。
英国文学批评的创始人, 在《论戏剧诗》和《悲剧 批评的基础》等作品中, 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古典诗 学的原则,为英国古典主 义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 。
约翰· 班扬(1628—1688)
王朝复辟期间带有民主 倾向的清教徒作家。 他以整本旧约为背景创 作出一部伟大的寓言— —《天路历程》 (1678)。 《天路历程》以梦境游 历来描写基督徒追求信 仰的过程。
创作的第一阶段(1659-1663)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莫里的早期创作(1645-1658)
总评:思想上探索和艺术上积累时期。 表演:从民间戏剧汲取营养,学习普通语言, 向意大利职业喜剧家学习; 编剧:即性闹剧和情节戏剧,诸如《冒失鬼》 《情仇》 特点:戏剧创作主题浮浅,内容流俗,体现出 较强的民主倾向
莫里哀的风俗喜剧(1659-1663)
古典主义文学思想特征
第一,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 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 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得非常紧密。 第二,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第三,尖锐地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 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 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第四,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 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
《熙德》
拉辛
拉辛(1639—1699) 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家,出 身财政官家庭,本人做过 路易十四的史官。写作11 部悲剧,一部喜剧。代表 作是《安德洛玛刻》和 《费德尔》。
悲剧调子是情感战胜 理性,人物常常采用希腊 史上的美人,多缠绵悱恻 的艳史。情调阴柔平淡。
性格悲剧
拉辛的悲剧是性格悲 剧,心理描写占主要地位, 以恋爱心理为主。不重情 节,以人物的动机和希望 来决定情节的发展。
巴罗克文学
产生于16世纪下半叶,兴盛于17世纪。起源于 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 特点:词藻华丽,精雕细刻,富丽繁复,讲究修辞。
意大利巴罗克文学的代表是诗人马里诺,他的长诗 《阿多尼斯》,其中编织了许多插曲,诗句华丽,形 成了一种“马里诺诗体”。 西班牙诗人贡戈拉,在他的作品《孤独》中,比喻新 奇,形象冷僻,词汇夸张,句式对偶,这种特点被称 为“夸张主义”,又称“贡戈拉主义”。 德国作家格里美尔豪森的作品《痴儿西木传》也有明 显的巴罗可文学特征。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复乐园》(1671)
• 重塑耶稣,成为资产阶级清教徒革命家 形象,主要任务是反抗暴政、专制。
“我梦想从罗马的桎梏中把人民解放出来, 把世界各地的暴行镇压下去。”
《力士参孙》(1671)
• 主题是革命行动,充满对于斗争的热情 和号召。
古典史诗的终结
• 三部长诗继承了荷马史诗和维吉尔史诗 的传统。它不仅是宗教史诗,也是一部 心理叙事诗,探索精神道德。它标志着 英雄史诗的结束。
布瓦洛(1636—1711)
• 古典主义的总结者和立 法者,诗体理论著作 《诗的艺术》。 • 理性原则:情节要合情 合理 • 自然原则:故事逼真, 性格要相称和一贯, • 道德原则:文艺必须有 社会教育意义
高乃依 Corneille (1606—1684)
• 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 • 《熙德》Le cid 古典主
• 悲剧调子是情感战胜理性, 从反面表现缺乏理智的恶果。 人物常常采用希腊史上的美 人,多缠绵悱恻的艳史。情 调阴柔平淡。
思考:
• 古典主义强调理智克服情感,这与文艺
复兴人文主义精神有什么关系?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
• 拥护中央王权,歌颂贤明君主 • 崇尚理性原则,理智克服情感 • 摹仿古代文学,重视艺术法则
古典主义产生的文化背景
• 政治基础:适应当时法国王权高度集中 的要求 • 哲学基础;理性主义哲学 • 文学传统、民族传统和人们的审美趣味、 社会心理
理性主义哲学
英国经验派
• 培根、霍布斯和洛克:外部世界是经验的基 础 • 贝克莱、休谟:外界是感觉或表象的总和 大陆理性派 • 笛卡儿、荷兰的斯宾诺莎和德国的莱布尼茨 • 认为感性知识不可靠,强调只有用推理的方 法才能得到真正可靠的知识,真理的标准是 观念的清晰明白。
外国文学上篇课件第4章十七世纪文学
(希腊)
(希腊)
感情 ----发疯
感情----自杀
国家利益、个人荣誉、人的生命都成为 情欲的牺牲品。
外国文学上篇课件第4章十七世纪 文学
安 德 罗 玛 克
外国文学上篇课件第4章十七世纪 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是:
1. 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 材。
2. 遵守“三一律”,即情节、时间、地点 必须保持“整一”。
第四章:17世纪文学
理性与信仰之辩
外国文学上篇课件第4章十七世纪 文学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节 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概况
一、古典主义的产生和特点
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它形 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提出 以古希腊罗马文学艺术为典范,因而有古典主义 (又叫新古典主义)之称。 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 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 古典主义的繁荣同路易十四的爱好和政策(朕 即国家,君权神授)也存在密切关系。
勒内·笛卡儿的唯理主 义是古典主义的哲学 基础。
笛卡儿的名言“我思 故我在”:感觉是不 可靠的,理性是一种 先天的认识能力,是 一切认识的根源,人 凭理性认识万物的真 伪,判明是非。
笛卡儿的理论直接指 导了古典主义作家的
创作。 外国文学上篇课件第4章十七世纪
文学
古典主义剧场
外国文学上篇课件第4章十七世纪 文学
外国文学上篇课件第4章十七世纪 文学
外国文学上篇课件第4章十七世纪 文学
探索时期(1659-1663)
• 《可笑的女才子》(1659), 以令人捧腹的情节 和人物嘲笑了风行一时的贵族沙龙文体之矫揉 造作,挪揄文化浅陋的资产阶级的附庸风雅。
• 《丈夫学堂》(1661) 就女子教育问题为主题 ,既批评了不尊重甚至不信任人的封建观念, 同时肯定了顺乎天性、参与生活的开明思想。
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
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十七世纪的欧洲,针对文艺复兴时期个性解放带来的人欲横流和社会混乱,开始重建理性和社会道德规范,强调人的情感对理智、个人愿望对国家、民族和集体利益的服从。
作为十七世纪文学主潮的古典主义文学,必然重原则理性而少生命热情,重责任服从而少个性张扬,重规范戒律而少突破创新。
这是一次对社会意识和文学的清理,主体特征是节制、自律、规范、整合。
第一节概述一、十七世纪欧洲的欧洲社会与文学潮流十七世纪欧洲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法国作为十七世纪欧洲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的最高典范,其王权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妥协,成为这一时期法国社会的主要特征。
这种服从王权的政治格局促成了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繁荣。
英国是代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发展潮流的国家,因此代表资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清教徒文学成为英国文学的主潮。
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政治经济的衰落,也阻碍了其文学的发展,代表贵族趣味的巴洛克文学在这些国家颇为流行。
二、十七世纪欧洲的三种文学(一)巴洛克文学“巴洛克”一词源于西班牙语barruco ,意为不规则的珍珠。
巴洛克风格指16——17 世纪的音乐、绘画、建筑和文学的风格,比喻非常规的、奇异古怪的美。
其特点表现为典雅华美的形式,夸张雕琢的技巧,晦涩玄奥的内容,文学方面继承了中世纪文学梦幻、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
巴洛克文学发端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
代表作家及作品:意大利“马里诺派”的旗手马里诺的长诗《阿多尼斯》。
西班牙“贡戈拉派”的祭酒贡戈拉的叙事长诗《莱尔马公爵颂》和寓言长诗《波吕斐摩斯和加拉特亚的寓言》;戏剧家卡尔德隆的《人生如梦》。
法国小说家奥雷诺·德·于尔菲的小说《阿斯特雷》;诗人阿格里帕·多比涅的《惨景集》,马莱布的《圣彼得的眼泪》等。
(二)清教徒文学英国17 世纪文学主要是体现清教徒思想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清教徒运动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手段,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教会改革的范畴,清教徒精神在宗教、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瓦洛美学原则的三个基本点 1、模仿自然 自然指人性的自然,理性就是自 然,是良心。古典就是自然,研究宫廷,认 识城市。 2、服从理性 一方面是指人的良知,一方面是 侧重君主政体要求规范。 3、艺术形式要求,对艺术形式作了规定,要 求严格的等级制,悲剧、喜剧要有划分清晰。 悲剧是高贵体裁。制定三一律。
从上帝身上反映过来的美,本来就在你 们女人身上发着异采,可是上帝又把他老人家 稀有的珍品都陈列在您一人身上:他把那迷人 眼动人心的美都放在您的脸庞上面,所以我一 看见您这绝色美人,就禁不住要赞美首创天地 的万物之主,并且面对着一幅上帝拿自己做蓝 本画出来的最美的像,我的心不觉就发生了一 种炽烈的情爱。 ( 三幕三场)
第二代古典主义悲剧 作家,使古典主义悲 剧的艺术美得到最圆 满的体现。
《安德洛玛刻》
主题: 揭露国王和宫廷的 专横暴虐,情欲横流
人物形象: 安德洛玛刻情感高尚 具有理性节制
艺术特色: 情节紧凑、悬念强
《费德尔》 人物形象: 对费德尔的谴责与同情。 特色: 取材于欧里庇德斯的悲剧《希波吕托斯 》; 三一律运用自如; 心理描写很有层次,内心的善恶斗争。
八、莫里哀 Moliere, 1622一1673
(一)生平
原名让·巴蒂斯特·波 克兰,出身于“王室侍从” 家庭;1643年宣布放弃世 袭权利,组织“光耀剧 团”;因经营惨淡,负债 累累,1645年被控告入狱; 出狱后加入另一剧团,离 开巴黎,正式开始从事戏 剧事业。1673年2月17日, 抱病演出《无病呻吟》, 咯血而死。终年51岁。
即一部戏剧的情节只能服从一个主旨, 剧情要发生在同一个地点,剧情所包含的时 间只能在一天24小时之内。
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1、古典主义悲剧家高乃依、拉辛 2、古典主义喜剧家莫里哀 3、拉封丹(1621-1695)的《寓言诗》 4、布瓦洛(1636-1711)的《诗的艺术》
四、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 1606—1684
2、第二时期(1664-1669):喜剧创作的全盛时期。 《伪君子》、《唐璜》、《恨世者》、《吝啬鬼》、 《乔治· 唐丹》等喜剧。 3、第三时期(1670-1673):进一步借鉴民间艺术传统。 《醉心贵族的小市民》、《史嘉本的诡计》、《无病呻 吟》等。
(三)开创时期
1、《可笑的女才子》
本剧嘲笑巴黎贵族社会故做风雅的浮夸风气。 两个从外省来到巴黎的资产阶级女子玛德隆和卡多 丝,崇拜贵族社会咬文嚼字,故做风雅的沙龙风习, 装腔作势,满口雅语,受到两个冒充贵族的仆人的 捉弄。 她们为自己有一个市民父亲感到惭愧:“我 真替他惭愧。我很难相信我是他的亲生女儿,我想 总有一天会发生一件意外的事,把我的本来的高贵 的出身发现出来。”
《熙德》(1636,Le Cid ) 人物:杰葛、高迈斯; 罗狄克、施曼娜。 悲剧的主要冲突:理性、 责任(封建荣誉观念、天职)与 感情(爱情)之间的冲突,分别 表现在罗狄克和施曼娜身上;结 在法国有“悲剧之父” 果是理性、责任战胜了感情。罗 之称。 第一代古典主 狄克的形象体现了高乃依的悲剧 义戏剧家代表。 英雄的理想。 其他重要悲剧《贺拉斯》、 《西拿》、《波利厄克特》。
(二)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基础 ——笛卡尔 唯理主义
法国理性主义代表是笛卡儿(1596— 1650),他是17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近代 理性主义哲学的开创者,解析几何的创始人。 代表著作《论方法》(1637),它是理性 主义的结晶。 在认识论上,笛卡儿只承认理性认识的可 靠性,把“理性”置于最高位置,作为检验真理 的惟一标准。他说:“不管醒着还是睡着,永远 只听从于理性的证明。”
剧本通过这一形象,揭示了教会和贵族 上流社会的虚伪、贪婪、无耻、狠毒的本质, 突出地暴露了宗教伪善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答丢夫”这个名字在欧洲很多国家的语言 中都已成为“伪善”的代名词。
伪清心寡欲:贪食
“一个人吃下六个人吃的那么多的东西” (一幕二场)“很虔诚地吃了两只竹鸡,外 带半只切成细末的羊腿”。 第二天早晨起来,一次喝“四大口葡萄 酒” 。“他的身体别提多么好了,又胖又肥, 红光满面,嘴唇红得都发紫了。” (一幕四 场)
咬文嚼字的语言
镜子:“丰韵的顾问”。 椅子:“谈话的舒适”。 跳舞:“赋予我们脚步的灵魂”。 玛德隆:“快点把‘谈话的舒适’搬来。” 卡多丝:“先生,您不要这样坚决拒绝这张 靠背椅的请求啊,它向您伸着双臂已经有 一刻钟了;稍稍满足一下它想拥抱您的意 愿吧。”
2、《太太学堂》
本剧提出了婚姻问题,妇女地位、女子 教育问题,抨击夫权思想。 富商阿诺德向他的养女阿妮斯灌输封建 道德,想把她培养成一个百依百顺愚昧无知 的理想太太。他说: “但愿她是愚昧无知到极点。只要她会祷 告上帝,爱我,织织缝缝也就够了。” 阿妮斯不服,爱上了年轻人贺拉斯,与 之结婚。夫权思想破产。
(四)成熟时期
1、《伪君子》 (1)内容简介 ↗富商奥尔恭,其母柏奈尔夫人 宗教骗子答丢夫→奥尔恭之女玛丽亚娜,她的恋人瓦赖尔 ∣ ↘欧米尔;奥尔恭之子达米斯;女仆桃丽娜 国王
(2) 答丢夫的形象:集中了一切伪善的特征 苦行主义—→贪图享乐; 清贫节制—→侵吞钱财; 道貌岸然—→好色之徒; 仁慈善良—→心狠手辣。
3、欧洲其他国家 经济落后,文学成就也不大。 意大利 ——新航线的开辟导致丧失商业中心地位 德国——战争导致国家四分五裂 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导致经济一蹶不振
二、巴洛克文学
Baroque一词原来是葡萄牙语,本义是指一种 形状不规则的珍珠,代表的是一种夸张的艺术风格 和华丽的辞藻。
意大利马里诺派。 西班牙贡哥拉派。卡尔德隆的剧本《人生如梦》
英雄悲剧
高乃依的悲剧表现悲剧 英雄理性与感情的冲突,悲剧 英雄的性格在于以公民义务战 胜个人激情,为国家利益牺牲 个人家庭幸福。把爱情摆在次 要地位。情节动人重于心理描 写,英雄气概重于儿女情长。 主张悲剧写重大题材。
《熙德》
性格悲剧
拉辛的悲剧是性格悲剧,心理描写占主要地位, 以恋爱心理为主。着重表现感情突破理性所造成的灾 难,以激起人们的恐惧和愤怒不重情节,以人物的动 机和希望来决定情节的发展。 悲剧主人公都是平凡的弱者,多愁善感,意志薄 弱,始终受感情冲动支配,悲剧结局是人物为情欲而 牺牲。语言自然流畅,细腻委婉,富于抒情韵味。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17世纪各国文学发展不均衡
1、英国的革命文学 英国在17世纪率先进行了资产阶级革 命。在清教革命中诞生的文学属于清教徒文 学,成为17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内容。 代表作家是诗人弥尔顿。
2、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新古典主义文学 法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并且在 17世纪中叶达到鼎盛。 17世纪,西方文化的中心位置由意大利 转移到法国。此后一直到20世纪法国一直 处于西方文化的中心地位。
贪睡
“一离饭桌,他就回到了卧室,猛孤 丁地一下子躺在暖暖和和的床上,安安 稳稳地一直睡到第二天早晨”(一幕四 场)
精彩的出场
劳朗,把我的鬃毛紧身跟鞭子都好好藏 起来,求上帝永远赐你光明。倘使有人来找 我,你就说我去给囚犯们分捐款去了。( 三 幕二场)
答尔丢夫:(从衣袋中掏出一块手帕)哎哟! 天啦,我求求你,未说话以前你先把这块手 帕接过去。 桃丽娜:干什么? 答尔丢夫:把你双乳遮起来,我不便看见。因 为这种东西,看了灵魂就受伤,能够引起不 洁的念头。 桃丽娜:你就这么禁不住引诱?肉感对于你的 五官还有这么大的影响?我当然不知道你心 里存着什么念头,不过我,我可不这么容易 动心,你从头到脚一丝不挂,你那张皮也动 不了我的心。
五、拉辛,Jean Racine, 1639—1699
《安德洛玛刻》是第一 部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安 德洛玛刻及其儿子,阿喀琉 斯之子庇吕斯(被杀),俄 瑞斯忒斯(疯癫),赫米欧 娜(自尽)。 《费德尔》:国王忒修 斯,王后费德尔,王子希波 律忒斯及其恋人阿利西亚。 该剧显示出拉辛出色的心理 刻画才能。
德国杰出的作品格里美尔豪森《痴儿西木传》。
法国的巴罗克文学也即“矫揉造作派”文学;主要流行于贵族 沙龙中,兰蒲绮侯爵夫人的作用,可以称为客厅文学。
第二节
法国文学和莫里哀
一、法国古典主义
(一)法国古典主义与王权 (1)16-17世纪法国专制王权在历史上是一种 进步力量。
(2)王权控制文艺,资本主义古典主义作家 依附王权。君主王权的最后的鼎盛,控制政 治,经济,甚至文学。成立法兰西学士院。
古典主义喜剧的代表。 “假如 你的戏里没有表现出你这个时 代的人,就等于什么也没做。”
法兰西学院在莫里哀身前不承认他的业绩。 在莫里哀获得世界声誉后,在学院大厅塑了 莫里哀的半身石像,下面写着: 他的荣誉什么也不缺少; 我们的光荣却缺少了他。
(二)莫里哀创作的分期
1、第一时期(1659-1663):古典主义喜剧的开创时期。 《可笑的女才子》、《丈夫学堂》和《夫人学堂》等。
贪色
既要娶奥尔恭的女 儿,又要去勾引奥尔恭 的续弦妻欧米尔。看见 谁对欧米尔做一个媚眼, 他所表示的醋劲比奥尔 恭本人“还大六倍” (一幕五场)。
与欧米尔说话,总要动手动脚,却表示:“我对您可 并没有丝毫恶意,却多半是由于一种热忱的冲动。” 紧握对方的手指尖,“只是因为我热烈得太过分了。” 把手放在对方膝上,只是“摸摸您的衣服,这料子多 么绵软!” 对方将椅子退后,他就将椅子前移,伸手去摸对方的 帽子,口里叫道: “天啊!这花边可真细致,现下的手工活可说是巧夺 天工” “您那美丽眼光包含着的无法形容的温暖击退了我 内心顽强的抵抗;禁食、祈祷、眼泪,任什么也抵挡不住这 种温柔,我的全部心愿都移转在您的美貌多姿上面。”(三 幕三场) “一种芳香川流不息地输进了我的全身毛孔里面。” (四幕五场)
“美得像熙德”
罗: 一方面是高尚与严厉的责任, 一方面是可爱而专横的爱情。 复仇会引起她的怨恨和愤怒, 不复仇又会引起她的蔑视。 复仇会使我失去我最甜蜜 的爱情,不复仇又会使 我不配爱她。 施: 我要他的头,可我又怕的得到手。 他死我也活不了,但我又要惩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