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发展史

合集下载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程1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程1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程高速公路,部分地区称为快速公路。

一般是指双向2条车道以上、双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两旁封闭和立体交叉桥梁与匝道,时速限制比普通公路较高的行驶道路。

高速公路的特点是高速、交通量大和有较高的运输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一、高速公路发展历程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起步建设阶段(1988年~1997年)1988年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1990年,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开创了我国大陆建设长距离高速公路的先河。

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的高速公路工程。

1992年,交通部制定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并付诸实施;199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771公里,10年间平均增长477公里。

第二个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高速公路进入大发展期。

2003年8月建成通车的榆靖高速公路,填补了我国沙漠高速公路建设的空白。

2005年12月崇遵高速公路的开通标志着“西南动脉”的打通。

在2007年9月,国内首条穿越秦岭高速公路——西汉高速公路全线胜利通车。

2002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一举突破2.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

截止2014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2.25万公里。

从起步到高速公路通车1万公里,我们用了12年时间,从1万公里到突破2万公里,只用了4年时间,从2万公里到突破3万公里只用了两年时间。

中国的高速公路以超常的速度发展着。

图1对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增长做了详细的统计:图1 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单位:万公里)二、“五纵七横”和“7918”(一)五纵七横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部署,我国”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建设规划于1991年提出。

高速公路发展史

高速公路发展史

高速公路被誉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桥梁,是开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经之路而中国在这条路上,那么迈出了非同寻常的一个个令人赞叹的脚印我国的高速公路网的主要规划布局主要可划分为:首都放射线7条:XX台北港澳XXXX乌鲁木齐XX;南北纵向线9条:鹤岗XXXXXXXXXXXXXXXXXX二连浩特XXXXXXXXXXXXXX;东西横向线18条:绥芬河满洲里XX乌兰浩特XX锡林浩特荣成XXXXXXXXXXXX霍尔果斯XXXXXXXXXXXXXXXXXX瑞丽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此外,规划方案还有:辽中环线成渝环线XX环线珠三角环线XX湾环线共5条地区性环线2段并行线和30余段联络线国家高速公路网〔简称7918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形态,构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公路交通大通道,总规模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他路线1.7万公里当环岛高速行驰于脚下的时候,我们再来回忆一下那鼓舞人心的每一个时刻吧…...1.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XX至嘉定高速公路是我国第一条按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高等级公路工程,全长18.5公里全路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双向4车道,中央分隔带宽3米,全封闭,全立交,沿线建有大型互通式立交桥3座,设有完整的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监控系统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完毕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对其他地区高速公路的建立起到推动示范作用2.1989年7月,第一次全国高等级公路建立现场会在XX召开,这次会议是专题研究高等级公路建立的第一次会议,提出了今后建立高等级公路的10条政策措施3.1990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通车XX至XX高速公路全长375公里,连接XXXXXXXXXX5个城市,是当时公路建立工程中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工程,开创了我国建立长距离高速公路的先河,为90年代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立积累了经历4.XX会议1993年6月交通部在XX召开了全国公路建立工作会议,明确了建立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的国道主干线任务从1993年至1997年的5年中,全国高速公路建立速度加快,共建成高速公路4119公里,京津塘济青京石首都机场太旧X开等一大批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5.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立的跨省市的高速公路工程,全长142公里,时速120公里,设置监控通信收费照明等效劳设施通过这条路的修建,我国制定了第一个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6.1993年底济青高速公路通车,西起XX,东至XX,全长318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10公里7.1995年12月成渝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40公里8.1996年9月沪宁高速公路通车,同志题写路名公路全长275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中国高速公路开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高速公路的开展9.XX会议:1997年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快根底设施建立扩大内需的决策,决定在1998年加快公路建立交通部在XX召开了全国加快公路建立工作会议,会议对加快高速公路建立做出了部署提出到2000年,两纵两横三条重要路段中的至XX至XX和西南出海通道要全线贯穿,高速公路超过8000公里1998年一年,全国公路建立完成投资2168亿元,建成高速公路1663公里10.1998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到达8733公里,居世界第四11.1999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接近世界第三水平12.2000年,京沈高速公路通车13.2000年12月18日,京沪高速公路通车13.200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到达1.6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每一次新的突破,都是鼓舞人心的振奋块块里程碑记载了中国高速公路人为之奋斗的每一个瞬间:1988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标志着中国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进入一个中国高速公路快速开展的过程,截至2003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到达了近3×104km,居世界第二位也就是说,仅用了15年时间,中国高速公路就走过了西方兴旺国家40年的开展历程在这15年中,1989年召开的第一次中国高等级公路建立现场会〔XX会议〕1993年制定交通运输上新台阶目标及随后召开的全国公路建立会议〔XX会议〕以及1998年召开的全国加快公路建立工作会议〔XX会议〕,在中国高速公路开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高速公路的开展一XX会议明确了中国必须开展高速公路,并提出了相应建立高等级公路的政策措施10条:〔1〕规划和建立要分层负责;〔2〕长远规划可分阶段实施;〔3〕实行多渠道筹资;〔4〕采取优惠政策;〔5〕发动社会力量;〔6〕合理选线;〔7〕建好一条管好一条;〔8〕坚持收好各项规费;〔9〕改变资金补助方法;〔10〕加强规划和前期工作这10条政策措施沿用至今,一直作为中国高速公路建立的指导政策二1993年6月,XX会议部署了公路建立上新台阶的任务,确定了全国高等级公路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的建立重点,掀起了高速公路建立热潮三1998年6月,XX会议为加快高速公路建立做出了新的部署,明确了加快高速公路建立的新的目标任务和措施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快根底设施建立扩大内需的重大决策,决定1998年加快公路建立,公路投资规模由原方案1200亿元增加到1600亿元〔下半年又追加到1800亿元〕,而且将高速公路建立方案目标的实施提前了一大步,五纵七横中大局部路段高速公路工程相继开工建立,全国在建高速公路到达了1.26×104km15年来,中国高速公路从零开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1从量上来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提升迅猛,一半省份超过千公里截至2003年底,全国有一半省份的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 000km,交通建立完成投资100亿元〔原文如此〕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到达1.81×104km,其中高速公路近3×104km,仅2003年全年新增高速公路4600km,实现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第一阶段建立目标,即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的全部贯穿其中,XX省高速公路突破3000km,XXXX省高速公路突破2000km,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13个省区高速公路突破1000km,中国除了XX外,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已拥有了高速公路2从质上来看,中国建成高速公路路况良好,满足舒适快速平安运输的需要从2001年全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检查结果看,目前全国各高速公路的整体路况水平较好,到达了路面平整清洁构造物无破损绿化管护到位排水设施良好的标准根本上能够满足高速公路舒适快速平安运输的需求具体表现如下:〔1〕路面行驶质量指数和路面状况指数合格率高根据2001年的检查结果,实测6448dm高速公路的平整度并计算RQI值〔行驶质量指数〕,RQI值大于90的有5158km,占实测里程的80%;实测118km路段并计算PCI值〔路面状况指数〕,PCI值大于90的有98km,占实测里程的83%难得的是,实测中一些通车较早的高速公路由于养护及时,资金投入充足,RQI值都超过了90,如京津塘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等〔2〕桥涵及防护构造物使用状况良好,路桥衔接平顺各地在坚持以路面养护为中心的前提下,同时注重路基桥涵和沿线设施的维护工作,绝大多数路段根本实现了桥涵构造物无破损排水设施养护良好,边坡稳定〔3〕高速公路沿线绿化种植管护状况良好各地能够结合地形,进展多树种多层次绿化宜林路段绿化率达100%高速公路沿线的绿化实现了景观化和园林化,在改善高速公路沿路环境保持水土的功能外,又提高了行车舒适性,使高速公路成为当地一条亮丽的风景线这是由无数个第一次组成的,是中国高速公路人开天辟地的汗水所铸就的!我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榆靖高速公路榆靖高速公路起自XX市榆阳区芹河乡孙家湾村,止于靖边县新农村乡石家湾村,正线全长115.918公里,XX横山靖边三条连接线长18.256公里,工程建立里程全长134.174公里,是中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路线主要沿长城布设,大局部路段穿越毛乌素沙漠〔即不毛之地〕正线设计标准为全封闭全立交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计算行车速度为100公里/小时,使XX至靖边行车时间缩短为1个多小时,仅是原来的三分之一路基宽度26米和35米两种全线共设特大桥2座,大桥13座,中桥1座,小桥1座,互通式立交4处全线共设一处〔管理〕三区〔养护及效劳〕五站〔收费〕榆靖高速公路的建立,填补了我国沙漠高速公路建立的空白工程科技人员历时两年,研究出了路基填筑全部采用风积沙的方法:即只须将沙漠表层上的草皮扒去,高削低填,用特殊的压路机压实同时根据沙漠冬夏温差较大,路面易造成冰害的特点,为防止破损,采取防沙治沙措施建立者为我国沙漠高速公路的修筑和养护提供了第一手技术资料,积累了珍贵的经历而且,榆靖高速公路总投资为18.17亿元,其中用于绿化防沙的投资就达4000万元公路两旁已根本建成全线绿化防护林带,这条沙漠公路将成为一条绿色长廊XX至靖边高速公路2003年8月20日完工22日正式通车,比原方案提前40天建成中国第一条公路长潭公路1913年,XX人修建了中国第一条公路长潭公路,使XXXX这两个当时XX 最大的城市之间除了有水路交通的便利外,又有了陆路交通的便利它是中国第一条标准汽车公路,在我国公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还标志着XX现代公路运输的开端辛亥革命后,南北军阀在县域混战多年,竞相搜刮民财,农田水利失修,粮食歉收,人民处于水深炽热中但工业交通事业有所开展,架通长潭线,开工修筑长潭公路长潭公路全长50公里,总计全路完成基土石56.6万立方米,铺砂3.4825万立方米,修成大小桥梁31座,涵洞86座,东岸码头一处,驳岸5处,总耗资90万银元这条公路在未修建完成就已饱经风霜,从开工到竣工,经过四兴三辍,历时9年1913年春,都督谭延以军事运输为目的设立了XX军路局,主持修建XX 至XX的公路,开中国按汽车通行标准修筑公路的先河当年就在原驿道上改建成XX至大托铺一段同年,继任督军汤芗铭下令停修年谭延第二次督湘,促成复工,至1917年1月建成大托铺至易家湾路段;9月傅良佐督湘,因军阀混战再次停修1918年恢复修建,因经费困难,进度缓慢1919年4月X敬尧上台,撤销军路局,改设路政科,6月从湖田处拨局部经费修建XX桥暮云桥,不久又因经费拮据停工1920年6月谭延第三次督湘,才又继续修筑,至1921年11月终于全线竣工通车世界XX拔最高的公路之一青藏公路青藏公路是世界XX拔最高的公路之一世界的第三极XX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一直以来都是许多人向往的佛教圣地然而,因为地势险峻高山大川阻隔了它与外界的联系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XX,这支英雄的军队遵照党中央的号召和毛主席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指示,和藏族同胞一起发扬艰辛奋斗的精神,历经艰险排除万难,在世界屋脊上修通了全长4360余公里的川藏和青藏两条公路,使得XX人民用现代化交通运输取代了千百年来人背畜驮的极其落后的交通方式,开创了XX交通事业开展的新篇章青藏公路是XX与祖国内地联系的重要通道,承当着XX85%以上进藏物资和90%以上出藏物资运输任务,在XX经济开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誉为XX的生命线青藏公路全长1160公里,为国家二级公路干线,路基宽10米,坡度小于7%,最小半径125米,最大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全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虽然线路的海拔高,但登上昆仑山后高原面系古老的湖盆地貌类型,起伏平缓,共修建涵洞474座,桥梁60多座,总长1347米,初期修建改建公路和设备购置总投资4050万元,每公里平均造价2.52万元公路XXXX至格尔木段,翻越日月山橡皮山旺尕秀山脱土山等高山,跨越大水河香日德河盖克光河巴西河青水河洪水河等河流,计长782公里从XX省第二大城市格尔木市出发,翻越四座大山--昆仑山〔4700米〕风火山〔4800米〕唐古拉山〔垭口海拔5150米〕和念青唐古拉山;跨过三条大河,通天河沱沱河和楚玛尔河,平均海拔4500米,其中XX境内544公里穿过藏北羌塘草原,在XX自治区首府XX市与川藏公路集合青藏公路改建工程于1975年开工,是世界上尚无先例的高寒冻土区铺设黑色路面工程,共投资7.6亿元,是中国公路史上规模最大的工程1985年8月青藏公路全线黑色路面铺筑工程根本竣工,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每年可节约运输本钱5000万元,行车密度明显提高,最高车流量每昼夜达3000多辆,行车时速由每小时20公里提高到60公里,但还需要对早期铺建的沥青路面沿线未适应重型车辆的临时性桥涵多年冻土带热融沉陷及路基翻浆路段进展改建和彻底整治我国第一条国道主干线京沪高速公路在人类历史即将跨入新世纪的时候,我国第一条国道主干线京沪高速公路正式实现全线贯穿了这是我国公路建立史以及当代交通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也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京沪高速公路XX段在2000年,中国高速公路已经建成了一万公里,进入了高速公路大国行列但是,这一万公里高速公路都分散在各省,形不成网络与此同时,中国交通部正在推进的高速公路互连方案,将建成全国的七纵七横,首先完成两纵两横京沪高速公路是中国高速公路连网两纵两横方案中完成的第一条南北大动脉京沪高速公路全长1262公里,总投资393亿元作为国家重点建立工程,京沪高速公路分20个路段分期建立,整个工程建立历时13年其中最早开工的京津塘高速公路1987年12月开工建立,1991年12月竣工此后,其他各路段先后开工于2000年12月18日全线贯穿京沪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20公里,小车全程估计用时12小时左右小车的全程收费约535元这条公路运输大通道途经XXXXXXXXXX,横跨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进一步将华东华北东北3个在我国经济的整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纵向贯穿,必将在促进沿线地区的相互经济交往,推动沿渤海经济区淮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的合作与开发,加快东部地区根底设施建立步伐和城镇化进程等方面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国第一条长距离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1990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通车XX至XX高速公路全长375公里,是国家七五重点建立工程,1984年6月开工,1990年9月建成通车,在6年零2个月时间里,XX省举全省之力,艰辛奋战建成沈大高速公路连接XXXXXXXXXX5个城市,是当时我国公路建立工程中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艰巨工程,全部工程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开创了我国建立长距离高速公路的先河,为90年代我国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立积累了经历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XX至嘉定高速公路是我国第一条按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高等级公路工程,是交通部七五期间重点建立工程,这条路位于XX市区的西北地带,是204国道〔XX至XX〕的入沪路段1984年12月开工建立,1988年10月建成通车,全长18.5公里全路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双向4车道,中央分隔带宽3米,全封闭,全立交,沿线建有大型互通式立交桥3座,设有完整的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监控系统全线路面平坦舒展,行车平安快捷舒适这条路通车后,年平均交通量增长幅度达16%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完毕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对其他地区高速公路的建立起到推动示范作用我国第一条全部以高速公路标准贯穿的国道主干线京珠国道主干线国家规划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中的重要一纵京珠国道主干线,是全国第一条全部以高速公路标准贯穿的国道主干线京珠国道主干线全长2291公里,于1986年开工建立,始于,经过XXXXXXXX,止于XX的XX市,贯穿五省一市京珠国道主干线纵贯南北,是连接华北华中华南的交通大动脉,在国家公路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全线贯穿,对发挥高速公路的规模效益,缓解交通运输紧X状况,完善国家综合运输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改善沿线投资环境,加强地区间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开展,将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第一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修建和管理的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西起市XX区十八里店,途经XXXX市,东到XX市塘沽区XX路,全长142.69公里这条高速公路已成为改善京津冀地区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开展外向型经济的必要根底设施早在70年代初期,我国就开场论证修建高速公路的可行性问题,提出了建立京津塘高速公路的设想经过充分调研考察,1977年8月,京津塘高速公路开场了前期工作1983年,交通部在召开了交通运输开展座谈会等一系列会议,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建立高速公路的认识随后,修建京津塘高速公路的问题再一次被提了出来1984年5月,国务院批准了加快京津塘高速公路建立的报告1988年开工1993年9月建成通车的京津塘高速公路,是我国第一次运用世界银行贷款而修建的高速公路为了适应世行贷款的要求,首次成立了作为独立法人的京津塘高速公路联合公司这种新体制的形成,给我国公路建立带来了一系列根本性变革京津塘高速公路也是我国第一次按照国际惯例菲迪克条款而建的高速公路,把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推到了最权威的地位,保证了合同的严肃性同时,还总结出一整套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建立技术,使我国公路建立管理体制逐步实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通过公路出行的客流到达3.26亿人次十五期间,我国快速开展的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立成就使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便捷畅通在此期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跃居世界第二,新增高速公路2.4万公里,16个省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了1000公里,平均每年比九五期间新增1000公里高速公路两纵两横三条重要路段:同江到XX到XXXX到霍尔果斯XX到XX京沈京沪西南出海大通道全部建成通车,我国横贯东西直通南北的公路快速运输网根本实现交通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到今年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将突破190万公里,高速公路将接近4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布局框架方案"十五"期间正式确定,未来20到30年高速公路建立将形成放射线与纵横网络相结合的布局形态,覆盖我国10多亿人口,直接效劳区域GDP占到全国总量的85%以上交通部公路司司长X剑飞:我们一手抓高速公路这个大动脉的建立,另外一手就抓农村公路毛细血管的建立,这样大动脉和毛细血管都开展了,这样我们就能形成一个完善的公路网络这样老百姓的出行就更加方便了交通部全面启动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仅2003年到现在,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35.2万公里,超过了前53年的总和截止到目前,全国近93%的行政村(字幕:63万个行政村)都通了公路,其中, 40多万个行政村铺进了沥青水泥路,52万个行政村(字幕:81%个行政村)开通了农村班车,农村道路条件的改善全面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建立的最新战略目标及设想主要为:五末新增高速公路里程指标调整到3.5×104km根据经济形势开展的要求和交通加快开展的新形势,中国对十五技术中重要大概路交通建立指标向上进展了调整,即到十五末,要求全国公路总里程到达195×104km,新增里程由15×104km 调高到28×104km,要求年均增长到达5.6×104km;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2.5×104km调高到 3.5×104km,二级意识能够公路里程由27×104km调高到30×104km;路网密度由16.1/104m2调高到20.3km/104m2;公路通乡率由99.5%调高到99.8%;使687个不通公路的乡通公路,公路通行政村率由93%调高到96%,使49 000多个不通铁路的村通公路根据调整后的十五方案,2004年交通开展的预期目标为;新增公路通车里程7×104km,其中新增高速公路3 500dm;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188×104km,其中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3.3×104km;新改建农村公路10×104km战略设想8.2×104km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国目前建成和在建的高速公路,主要是依据五纵七横指导的国道主干线规划和各地的高速公路规划,这仅仅是一个阶段性的建立规划而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中国人均GDP已达1 000美元,住房和汽车消费快速增轧钢的条件下,尽快制定一个通行能力大效率高平安便捷的国家级高速公路网规划,这既是中国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迫切需求及重要的支持条件,同时也将有助于中国在剧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及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立足全国交通求层面,提出了建立总规模8.2×104km〔包括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里程〕高速公路网规划的战略设想规划中,国家高速公路网建成后,其作用和效果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覆盖10多亿人口;其直接效劳范围,东部地区超过90%中部地区达83%西部地区近70%,覆盖地区的GDP应占到全国总量的85%以上;实现东部地区平均30min上高速,中部地区平均1h上高速,西部地区平均2h上高速;〔2〕连接全国所有的省会城市〔不含港澳台3个特殊地区〕83%的50万以上人口的大型城市和74%的20万以上人口的中型城市〔3〕连接全国所有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其中包括铁路枢纽50个航空枢纽67个公路枢纽140多个和水路枢纽50个,形成较为完善的集疏运系统和综合运输大通道〔4〕加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兴旺地区只的联系,使大区域间有3条以上高速通道相连;在三大都市圈内部,形成较完善的城际高速公路网,同时强化了XXXXXXXX等地的对外辐射能力;〔5〕连接主要的国家一类公路口岸,加强对外联系通道;另外,本网络还连接国内主要的4A级著名旅游城市;〔6〕节约土地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开展,扩大就业据测算,国家高速公路网建立可累计创造国内生产总值6万亿元以上,创造就业岗位4 200万个为实现以上目标,专家建议应从以下5个方面保证这个规划的实施要坚持统一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网的原那么要保持现有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车购税专款专用,收费还贷的政策也要继续坚持下去,形成开展的良性循环机制,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交通根底设施建立领域要统筹考虑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建立管理和养护,包管理和养护提到与建立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要节约土地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处理好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以及与城市交通的衔接,实现优势互补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高速公路会迅速地赶超世界首位的美国,成为世界高速公路史上的又一个奇迹!。

新中国公路发展史

新中国公路发展史

新中国公路发展史?
答:新中国公路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

当时,为了巩固国防、开发边疆和发展经济,国家投资建设了一批干线公路,如川藏公路、青藏公路等,公路建设开始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然而,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公路基础仍然很差,公路等级低、质量差,交通拥堵问题严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开始探索高速公路的建设。

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通车,实现了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此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加,公路等级和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我国政府还大力推动农村公路建设,提高了农村地区的交通通达度。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公路建设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高速公路网不断完善,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

同时,我国政府还积极推动智能交通、绿色交通等新型交通方式的发展,提高了公路运输的效率和环保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绩。

公路总里程和高速公路里程均大幅增加,公路网密度和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同时,我国政府还加强了对公路建设和管理的监管力度,确保了公路建设和使用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新中国公路发展史是一部充满艰辛和奋斗的历史。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和发展,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

《高速公路教学》课件

《高速公路教学》课件
高速公路教学
contents
目录
• 高速公路概述 • 高速公路设计与建设 •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设施 •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 •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与事故处理 • 未来高速公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高速公路概述
高速公路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高速公路是指具有四条以上车道 ,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控制出 入、具有全部或部分控制出入口 功能的双向行驶道路。
03 高速公路交通工 程设施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
警告标志
用于提醒驾驶员前方道路状况或施工信息, 如急转弯、施工区域、交叉口等。
指示标志
用于指示方向或路线,如出口指示、车道指 示等。
禁令标志
用于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的通行,如禁止 停车、禁止超车等。
指路标志
用于提供道路名称、地点、距离等信息,帮 助驾驶员导航。
特点
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 能力大、运输效率高等特点,是 现代交通的重要基础设施。
高速公路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
高速公路最早起源于欧洲,德国在20 世纪30年代修建了第一条高速公路。
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 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 上高速公路里程最长的国家之一。
验收与通车
完成施工后进行验收,确保符 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然后
正式通车运营。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生态保护
尽量避免破坏自然环境 和生态平衡,采取植被 恢复、水土保持等措施

噪声控制
采取声屏障等措施降低 交通噪声对周边居民的
影响。
废气与尘土处理
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和运 输车辆,减少废气和尘
土排放。
水资源保护
应急管理系统

中国公路发展简史

中国公路发展简史

中国公路发展简史随着中国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建设在中国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中国公路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单一道路网络到如今的现代化高速公路网,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是中国公路建设的起步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主要集中力量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建设也成为了重要的一部分。

当时的公路主要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乡村公路,这些公路的建设主要依赖人力和农业机械,形成了最初的公路网络。

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国公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开始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

这期间,中国建设了一些重要的公路,如京沪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等。

这些公路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公路建设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推进公路建设,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公路建设。

在这期间,中国建设了一系列重要的高速公路,如京哈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公路等。

这些高速公路的建设大大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地区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公路建设进入了新时代。

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加大了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

在这个阶段,中国继续建设高速公路,不断扩大公路网络的覆盖范围。

同时,中国还注重提高公路的质量和安全性,加强了公路的维护和管理。

这些举措进一步促进了公路交通的便利化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总结起来,中国公路发展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现代化阶段的演变过程。

中国公路的发展不仅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人民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未来,中国公路建设还将继续发展,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高速公路60年发展历程.

中国高速公路60年发展历程.

中国公路60年:从一条高速公路到高速公路网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没有一条高速公路。

从零起步到高速公路通车1万公里,我国用了12年时间;从1万公里到6万公里,只有短短9年。

这样的“中国速度”让世界为之震惊。

现在,迅猛发展的高速公路已成为古老的东方大国快速走向现代化,走向民族复兴的标志性丰碑。

60年前,我国没有一条高速公路;60年后,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世界第二。

我国的高速公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

现在翻开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图,横贯东西南北的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如条条巨龙,舞动出令世界惊叹的成绩。

在共和国60周岁生日之际,我们再次翻开历史画卷,回顾这段公路交通的辉煌史。

前期酝酿:困难重重,逐个攻破最开始不知道高速公路长啥样“什么叫高速公路?我们最开始任何概念都没有。

”中国高速公路的奠基人、工程院院士沙庆林回忆起最初酝酿高速公路的情形。

这位现已79岁高龄的老人见证了我国60年高速公路发展的辉煌史。

原来,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公路通车里程仅为8.07万公里,公路等级均不到二级。

从50年代到70年代,国家逐渐增加公路的建设,但是公路路面质量差,高速公路就更不用说,根本不存在。

80年代末,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公路客货运输量急剧增加,公路交通长期滞后所产生的后果充分暴露出来,社会各界对修建高速公路问题非常关注。

“可是我们这些搞工程的从没见过高速公路啊,所以在1975年的时候交通部第一次组织考察团到日本去看看到底什么叫高速公路。

”沙庆林笑言。

认识统一过程艰难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国家提出了一个课题叫“高速公路修建技术”。

可是,刚提出后,社会各界认识并不统一。

国内有一股强大的反对声音充斥着报纸、杂志,给修建单位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直至1989年7月,在沈阳召开的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邹家华同志指出:“高速公路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必须发展”。

“这样的结论是明确的,这已经不是理论问题”。

我国高速公路改扩建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高速公路改扩建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高速公路改扩建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随着时代发展,高速公路在我国业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速公路改扩建现状的介绍分析,研究表明高速公路改扩建已经并将持续成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高速公路改扩建发展趋势一、前言由于科技进步与时代发展等因素,我国的高速公路,特别是早期建设的一些高速公路主干道已经不能在质量与技术上满足需求,高速公路重建与改扩建是两个发展方向,但是由于选址与投资成本的限制,高速公路改扩建往往优于高速公路的重建。

二、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历史(一)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比西方发达国家晚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从80年代末开始起步,经历了80年代末至1997年的起步建设阶段和1998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

1.我国高速公路起步阶段。

1988年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1990年,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建成。

1992年,交通部制定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并付诸实施。

到1997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771公里。

相继建成了沈大、京津塘、成渝等一批具有重要意义的高速公路,突破了高速公路建设的多项重大技术瓶颈,积累了设计、施工和运营等建设管理全过程的经验,为1998年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我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阶段。

从1998年开始,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1999年全国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万公里;2000年国道主干线京沈、京沪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001年有“西南动脉”之称的西南公路出海通道实现了全线贯通。

2003年建成通车的榆靖高速公路。

2005年崇遵高速公路的开通标志着西南动脉的打通。

2008年“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全面建成。

预计到2020年,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8万多公里。

(二)我国高速公路面临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路面,沥青路面寿命为8年,水泥路面为15年,因此目前上世纪建设的高速公路,以及前些年建设的一批高速公路,开始进入维修扩建高峰期。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惊人的进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网络之一。

以下是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的简要概述:
1988年,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北京至首都机场高速公路建成并通车,它是中国第一条符合高速公路标准的高速公路。

此后,中国政府开始长期致力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1992年,中国国家发展计委批准了中国的“八五”计划和“九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目标之一就是加强国家高速公路建设。

此后不断增加的投资和不断完善的技术,加速了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速度。

2004年,中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了1万公里的历史里程碑。

2008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全国高速公路网连通工程”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资金支持,工程于2010年完成。

2013年,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到了十万公里的大关,占据全球其它国家的前列,高速公路的路网密度达到了世界上最高水平。

这使得高速公路在中国的客运和物流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起着重要作用。

今天,中国高速公路网络已经基本覆盖了全国,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完善,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艰难的起步——高速公路最初的年代高速公路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虽然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同发达的工业国家相比,晚了半个世纪。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车辆的增长,我国主要干线公路上交通拥挤堵塞日益严重,车辆行驶速度只有经济时速的一半,交通事故急剧增加。

为此,交通部开始汇集和研究世界各国解决这一问题的资料,并对我国部分主要干线公路的交通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纸上的70年代交通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始酝酿在交通流量大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修建高速公路。

1970年,交通部编制公路科技发展规划时,公路局几位领导和专家提出,根据交通流量,应在北京-天津-塘沽之间修建高速公路,并安排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组成调查组进行现场调研。

1975年,由王展意、李劲、沙庆林等六人组成的公路代表团应邀赴日本访问,重点考察了高速公路。

1977年7月,在全国公路基本建设会上,交通部提出了新建高速、快速公路,以利于开展集装箱运输的初步规划;同年,交通部又提出要修建京津塘高速公路,时任交通部部长叶飞设想三年内建成通车,并要通过修建这条高速公路积累经验,促进我国公路交通现代化。

1978年5月,在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和全国交通战线学大庆会议上,交通部将建设京津塘高速公路的问题提交代表们讨论。

6月,交通部党组在向党中央、国务院上报的《关于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汇报提纲》中,提出了高速公路的建设目标:“五五”后三年开始修京津塘高速公路,“六五”建成;并着手修建南京-杭州-宁波的高速公路;将沈阳-大连的公路改造成高速公路。

虽因种种原因,高速公路建设计划最终只是停留在纸上,未能如期实施,但修建高速公路的准备工作开始列入交通工作的议事日程。

口水中的“汽车专用”与此同时,公路交通日益陷入被动局面。

如到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至天津塘沽港口的103国道,虽经几次改扩建提升为二级公路,但由于交通量快速增长,经常出现严重交通堵塞现象,年交通事故超过1000起。

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

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

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设想阶段1958年公路计划体制下放后,经济干线公路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到20世纪70年代,部分干线公路交通堵塞、通行不畅的问题日益突出。

在1970年交通部编制的公路科技发展规划中就提出了要在北京天津塘沽之间修建高速公路,由于当时人民小农经济思想的落后和技术资料的不足,高速公路一直处于设想阶段。

1975年,交通部为借鉴国外经验,尽快改变我国公路的落后面貌,组成公路考察团赴日本进行考察。

但由于全国又突然开展了反击右倾翻案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未能列入日程,但技术准备工作却从此开始。

不久由公路局和公路设计院组织翻译整理的高速公路技术资料,便以《国外公路》专刊的形式出版。

这为中国以后的公路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转折,工作重点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

1978年春,时任交通部长的叶飞率团赴北欧访问,他目睹了欧洲高速公路在集装箱运输和港口物资集散方面的重要作用,回国后要求公路局立即进行京津塘高速公路建设的准备工作,并设想在二三年内建成。

公路局组织设计、科研单位,在京、津、冀三省市的配合下,开始了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勘测设计工作。

但由于领导机关认识不统一,资金不落实,我国第一棵高速公路幼芽又半途夭折。

1982年党的十二大以后,交通部和国内的一些进步人士建议修建高速公路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有关部门的认识仍不统一。

针对此情况,交通部门立即采取了有效措施。

制定了大力进行宣传、加紧进行技术准备、积极开辟资金渠道三项政策措施,并于1984年12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批准,自1985年起实施。

从而为日后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

初期建设阶段1984年6月用一级公路的名义沈大高速公路(沈阳一大连)正式开工,但辽宁省一直没有放弃修建高速公路的目标,从技术上做好了随时改为高速公路的准备。

沪嘉高速公路长18.5公里,符合20公里以内省、部级可以审批的规定,经研究由上海市立项,交通部给予资金补助和技术指导,于1984年底动工兴建。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程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程

18条东西横向线:
绥芬河-满洲里、珲春-乌兰浩特、丹东-锡林浩特、荣成-乌海、青岛-银川、青岛 -兰州、连云港-霍尔果斯、南京-洛阳、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庆、杭 州-瑞丽、上海-昆明、福州-银川、泉州-南宁、厦门-成都、汕头-昆明、广州-昆 明。
7918网目前已建成 2.5万公里,正在建设的有1.6万公里,还有4万 多公里需要在未来时间建设。 2005年末,建成3.5万公里,占总里程的40%以上; 2007年末,建成4.2万公里,完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中 的高速公路; 2010年末,实现"东网、中联、西通"的目标,建成5-5.5万公里, 完成西部开发八条省际通道中的高速公路。 国家高速公路网未来建设所需资金约为2.1万亿,其中东部地区 4000亿元、中部地区5600亿元、西部地区1.14万亿元。
香格里拉公路

4,000年前——中国有了车和行车的路; 商代——驿道传送; 西周——都市为中心的道路体系; 秦代——修驰道 直道 道路交通网; 西汉——丝绸之路的开通; 唐代——为城市(西安)为中心的驿道网。 1912~1949年 全国通车的道路仅8万公里,全国1/3 的县不通公路。
我国公路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从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的1978年
从1978年至1985年 “七五”时期

“八五”到目前为止
沈大高速公路(神州第一路)
京津塘高速公路(1993)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起步建设阶段(1988~1997)
1988年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1990年,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 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建成,使我国拥有了第一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 的、跨省市的高速公路。 1992年,交通部制定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并付诸实施; 1997年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771公里,10年间年均增长477 公里。

高速公路题材演讲稿范文

高速公路题材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高速公路这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

高速公路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从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现状、挑战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1. 初始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建设高速公路。

当时,由于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限制,高速公路建设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如195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正式通车。

2. 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984年,京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迈入新的历史时期。

此后,全国高速公路建设进入高潮,高速公路里程逐年增长。

3. 成熟阶段(21世纪至今)21世纪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进入成熟阶段。

高速公路网络逐步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截至2021年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7.7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二、高速公路的现状1. 网络布局我国高速公路网络已形成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的高速公路网。

东、中、西部高速公路里程分别达到5.8万公里、3.5万公里和8.4万公里。

2. 技术水平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技术不断进步,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监理和运营能力。

在高速公路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我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运营管理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设施完善。

高速公路收费标准逐步规范,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三、高速公路面临的挑战1. 环境保护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如何在保障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2. 土地资源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如何在保障国家利益和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3. 安全隐患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高速公路发展历程

高速公路发展历程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程高速公路,部分地区称为快速公路。

一般是指双向2条车道以上、双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两旁封闭和立体交叉桥梁与匝道,时速限制比普通公路较高的行驶道路。

高速公路的特点是高速、交通量大和有较高的运输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一、高速公路发展历程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起步建设阶段(1988年~1997年)1988年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1990年,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开创了我国大陆建设长距离高速公路的先河。

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的高速公路工程。

1992年,交通部制定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并付诸实施;199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771公里,10年间平均增长477公里。

第二个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高速公路进入大发展期。

2003年8月建成通车的榆靖高速公路,填补了我国沙漠高速公路建设的空白。

2005年12月崇遵高速公路的开通标志着“西南动脉”的打通。

在2007年9月,国内首条穿越秦岭高速公路——西汉高速公路全线胜利通车。

2002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一举突破2.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

截止2014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2.25万公里。

从起步到高速公路通车1万公里,我们用了12年时间,从1万公里到突破2万公里,只用了4年时间,从2万公里到突破3万公里只用了两年时间。

中国的高速公路以超常的速度发展着。

图1对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增长做了详细的统计:图1 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单位:万公里)二、“五纵七横”和“7918”(一)五纵七横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部署,我国”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建设规划于1991年提出。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高速公路被誉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桥梁,是进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经之路。

而中国在这条路上,则迈出了非同平常的一个个令人赞扬的脚印。

我国的高速公路网的要紧规划布局要紧可划分为:①首都放射线7条: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北京—哈尔滨;②南北纵向线9条:鹤岗—大连、沈阳—海口、长春—深圳、济南—广州、大庆—广州、二连浩特—广州、包头—茂名、兰州—海口、重庆—昆明;③东西横向线18条:绥芬河—满洲里、珲春—乌兰浩特、丹东—锡林浩特、荣成—乌海、青岛—银川、青岛—兰州、连云港—霍尔果斯、南京—洛阳、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庆、杭州—瑞丽、上海—昆明、福州—银川、泉州—南宁、厦门—成都、汕头—昆明、广州—昆明。

④此外,规划方案还有:辽中环线、成渝环线、海南环线、珠三角环线、杭州湾环线共5条地区性环线、2段并行线和30余段联络线。

国家高速公路网(简称“7918网”)采纳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形状,构成由中心都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公路交通大通道,总规模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他路线1.7万公里。

当环岛高速行驰于脚下的时候,我们再来回忆一下那鼓舞人心的每一个时刻吧。

1.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

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是我国第一条按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高等级公路工程,全长18.5公里。

全路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双向4车道,中央分隔带宽3米,全封闭,全立交,沿线建有大型互通式立交桥3座,设有完整的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监控系统。

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终止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对其他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起到推动、示范作用。

2.1989年7月,第一次全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在沈阳召开,这次会议是专题研究高等级公路建设的第一次会议,提出了今后建设高等级公路的10条政策措施。

公路的发展历程简述

公路的发展历程简述

公路的发展历程简述以下是公路的发展历程简述:公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在现代,公路建设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1.古代和中世纪:古代文明,如古埃及、罗马和印度等,都建设了一些连接城市和地区的道路。

这些道路通常是由石块或其他坚固的材料铺成,用于交通和贸易。

在中世纪,一些大型帝国如中国的大运河、罗马帝国的军用道路,以及欧洲的贸易路线都是当时重要的交通通道。

2.近代初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增加。

19世纪末,蒸汽机车的出现引领了铁路交通的发展,但同时也对公路交通提出了新的需求。

公路开始铺设石子、砾石或沥青,提高了道路的舒适性和耐久性。

这个时期主要是由于汽车的出现,对公路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需求。

3.汽车时代:20世纪初,汽车的普及使得对公路系统的需求急剧增加。

政府和私人部门开始投资于建设更为完善的公路网络,以适应汽车交通的增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道路建设技术不断发展,从沥青铺设到混凝土,再到高速公路的建设,公路质量和安全性逐渐提高。

4.高速公路时代:20世纪中叶以后,高速公路成为公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速公路的建设促进了城市之间的快速连接,提高了货物和人员的运输效率。

近几十年来,许多国家都在不断扩展和升级高速公路网络,采用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公路系统的效益。

5.信息时代:当今社会,公路交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变得日益紧密。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导航技术和实时交通信息等在提高公路系统效率和安全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同时,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也在推动公路建设朝着更为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公路的发展历程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一个缩影,反映了社会、技术和经济的变迁。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公路交通系统将继续迎来新的发展。

公路发展史

公路发展史

公路发展史
•第一阶段(1912年-1949年):1912年修筑第一条汽车公路,全长50km。

抗日战争时期完成的滇缅公路,长155km,是我国最早建造的采用沥青表面处理路面的公路,也是我国公路机械化施工的开始。

到1949年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仅8万km。

•第二阶段(1949年-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尽管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道路曲折,但公路建设仍基本保持持续增长。

到1978年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9万km,平均每年增加约3万km,比新中国成立之初增长了10倍。

•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规划了连接“五纵七横”的国道主干线系统。

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通车,我国大陆高速公路实现“零”的突破。

随后,沈大、京津塘、济青等高速公路相继贯通。

到1999年年末,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一、前言中国高速公路系统的建设是当代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高速公路的发展不断壮大。

中国高速公路网的建成和发展历程,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成功经验,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和参考意义。

二、历史回顾1998年,中国的高速公路密度仅为0.47公里/万人,而且大部分高速公路基本掌握在外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手中。

如今,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突破15万公里,成为了世界上拥有最长高速公路长度的国家,且高速公路起到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在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过程中,政府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

2004年,中国国务院推出了《西部大开发规划纲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策》两项大型战略,这都给了高速公路建设提供了无尽的资源支持。

三、规划与建设高速公路建设是需要有系统的规划和实施方案。

中国先后实施了两个五年规划,以及“九二建设”和“十二五”国家发展纲要,重点关注西部地区发展建设,推动了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

同时,中国还启动了一系列投资计划,用高速公路建设推动了经济建设。

建设高速公路需要大量的重砂石料等建材料,中国选择通过社会资本和政府采购的方式,大力推广资源冶具证券化、授信、担保等融资手段,变“等待政府处理”为“盼政府刨愁愁有喜事。

”中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不仅仅是公路的建设,更是和传统公路不同的经济基础设施。

四、技术创新技术是基础,也是推动高速公路发展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中国在技术应用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和探索,包括隧道工程、桥梁工程等。

针对高速公路上经常出现的拥堵现象,中国将ETC收费系统的完善作为重点,通过ETC技术,提高了公路的通行效率,缩短了车辆通行时间,也为车辆提供了更安全的行车环境。

五、保养与维护高速公路的保养和维护对于公路的安全和发展十分重要。

中国高速公路在保养和维护方面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中国高速公路总公司通过管养的体系进行绿化、排水、厕所等各项服务的普及,也为公路的安全和保障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高速公路发展史

高速公路发展史

高速公路发展史咱先聊聊高速公路的起源吧。

很久以前啊,人们出行可没有这么方便快捷的道路。

那时候的路啊,坑坑洼洼的,马车在上面走都颠得不行。

后来啊,随着汽车越来越多,大家就开始琢磨着要修一种更快更好的路。

这高速公路就慢慢开始有了雏形。

早期的高速公路,那可没有现在这么完善。

就拿第一条高速公路来说吧,那时候建设的技术还比较粗糙。

但是它的出现可不得了,就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人们突然发现,原来可以这么快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再说说高速公路在不同国家的发展。

美国那可是高速公路发展得比较早的国家。

美国地大物博啊,大家都喜欢开着车到处跑。

所以他们的高速公路就像一张巨大的网,把各个城市都连接起来了。

你能想象那种开着车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两边是一望无际的美景的感觉吗?真的超级棒!咱们中国的高速公路发展那也是相当迅速。

刚开始的时候,建设高速公路是个特别艰巨的任务。

可是咱中国人不怕困难啊。

工程师们和工人们就像一群超级英雄,在崇山峻岭间、在平原大地上,一点点地把高速公路修起来。

现在啊,中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那可是非常惊人的。

而且啊,高速公路的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好。

服务区里有各种各样的美食,还有舒适的休息区。

高速公路的发展可不仅仅是为了让人们出行方便。

它对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比如说,一个地方有了高速公路,那这个地方的货物运输就变得更加便捷了。

企业可以把产品更快地运到全国各地,甚至是运到国外。

这样一来,当地的经济就像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活力。

高速公路也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以前啊,可能因为路途遥远,很多地方人们都去不了。

现在有了高速公路,周末或者假期的时候,一家人可以开着车去那些以前觉得遥不可及的地方旅游。

可以去看美丽的山水,可以去体验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

不过呢,高速公路也有它的小烦恼。

比如说,有时候会堵车。

那长长的车队堵在路上,大家都很着急。

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高速公路的重要性,因为大家都依赖它呀。

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就像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书。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概述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概述

三、中国高速公路存在的问题
2、问题二:地区发展不均衡
从地区分布情况看,东、中、西各地区高速公路总量以及所 占比重都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共有高速公路10878公里, 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56%;中部地区5014公里,占25.8%; 西部地区3545公里,仅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18.2%。在各地 区的公路总里程中,东部地区高速公路所占比重为2.0%,中部地 区为0.9%,西部地区仅为0.6%,中部地区所占比重不到东部地 区的50%,西部地区不足东部地区的1/3。
二、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过程
2006年底,中国大陆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48万公 里(包括从今年纳入统计的155万公里村道);新 增高速公路4460公里,总里程达4.54万公里。 截至2007年底中国大陆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57.3万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6万公里,居世界第二。
三、中国高速公路存在的问题
在国道主干线总体规划指导下,我国高速公路建设 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近年来,每年建成的高速公 路达几千公里。我国高速公路仅用了10多年时间, 走过了发达国家一般需要40年才能完成的进程, 但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中国高速公路存在的问题
1、问题一:总量仍显不足
从绝对数量来看,我国高速公路总量仅相当于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水平, 占公路网的比重大大低于一些发达国家,高速公路总量同我国人口、经济、资源 的客观需求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高速公路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1、背景:20世纪30年代西方一些国家开始修建, 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高速公 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过程
第一,高速公路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是产 业与人口的集聚地,其汽车的增长远比乡村快得多,成为 汽车的集聚中心,因此高速公路的建设多从城市的环路, 辐射路和交通繁忙路段开始,逐步成为以高速公路为骨干 的城市交通;

高速公路简介介绍

高速公路简介介绍
应急抢修
在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造成高速公路设施损坏时,启动 应急抢修机制,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抢修,尽快恢复道路通行。
04
CATALOGUE
高速公路的未来展望
高速公路的未来展望
• 高速公路是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 社会发展、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 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高速公路的未来展望呈现出以下 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高速公路简介介 绍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高速公路概述 • 高速公路的构造与特点 • 高速公路的运营与管理 • 高速公路的未来展望
01
CATALOGUE
高速公路概述
高速公路的定义
01
高速公路是一种高等级公路,通 常指双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 入口、设计速度较高、车辆通行 能力较大的公路。
02
高速公路通常配备有中央分隔带 、路肩、紧急停车带、护栏等附 属设施,以确保行车安全和交通 流畅。
高速公路在交通系统中的地位
高效运输通道
高速公路具有高速度、大容量 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人员和 物资的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
本。
缓解交通压力
高速公路作为城市交通的补充 和分流,能够减轻城市道路的 交通压力,提高整体交通运行 效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有助于 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促进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协调发展。
排水系统
高速公路必须配备有效的排水系 统,包括边沟、雨水口和排水管 等,以确保雨水能够快速排出, 防止积水对道路安全造成影响。
高速公路的交通设施
标志标线
高速公路上设置各类交通标志和标线,用于指示行驶方向、警告 危险、提供交通信息等,帮助驾驶员正确判断和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公路被誉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桥梁,是发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经之路而中国在这条路上,则迈出了非同寻常的一个个令人赞叹的脚印我国的高速公路网的主要规划布局主要可划分为:首都放射线7条: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北京哈尔滨; 南北纵向线9条:鹤岗大连沈阳海口长春深圳济南广州大庆广州二连浩特广州包头茂名兰州海口重庆昆明;东西横向线18条:绥芬河满洲里珲春乌兰浩特丹东锡林浩特荣成乌海青岛银川青岛兰州连云港霍尔果斯南京洛阳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庆杭州瑞丽上海昆明福州银川泉州南宁厦门成都汕头昆明广州昆明此外,规划方案还有:辽中环线成渝环线海南环线珠三角环线杭州湾环线共5条地区性环线2段并行线和30余段联络线国家高速公路网(简称7918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形态,构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公路交通大通道,总规模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他路线1.7万公里当环岛高速行驰于脚下的时候,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鼓舞人心的每一个时刻吧…...1.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是我国第一条按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高等级公路工程,全长18.5公里全路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双向4车道,中央分隔带宽3米,全封闭,全立交,沿线建有大型互通式立交桥3座,设有完整的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监控系统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对其他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起到推动示范作用2.1989年7月,第一次全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在沈阳召开,这次会议是专题研究高等级公路建设的第一次会议,提出了今后建设高等级公路的10条政策措施3.1990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通车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全长375公里,连接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5个城市,是当时公路建设项目中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工程,开创了我国建设长距离高速公路的先河,为90年代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积累了经验4.山东会议1993年6月交通部在山东召开了全国公路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建设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的国道主干线任务从1993年至1997年的5年中,全国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加快,共建成高速公路4119公里,京津塘济青京石首都机场太旧郑开等一大批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5.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的高速公路工程,全长142公里,时速120公里,设置监控通信收费照明等服务设施通过这条路的修建,我国制定了第一个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6.1993年底济青高速公路通车,西起济南,东至青岛,全长318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10公里7.1995年12月成渝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40公里8.1996年9月沪宁高速公路通车,江泽民同志题写路名公路全长275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9.福州会议:1997年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的决策,决定在1998年加快公路建设交通部在福州召开了全国加快公路建设工作会议,会议对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做出了部署提出到2000年,两纵两横三条重要路段中的北京至沈阳北京至上海和西南出海通道要全线贯通,高速公路超过8000公里1998年一年,全国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168亿元,建成高速公路1663公里10.1998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733公里,居世界第四11.1999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接近世界第三水平12.2000年,京沈高速公路通车13.2000年12月18日,京沪高速公路通车13.200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每一次新的突破,都是鼓舞人心的振奋块块里程碑记载了中国高速公路人为之奋斗的每一个瞬间:1988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标志着中国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进入一个中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过程,截至2003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近3×104km,居世界第二位也就是说,仅用了15年时间,中国高速公路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4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15年中,1989年召开的第一次中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沈阳会议)1993年制定交通运输上新台阶目标及随后召开的全国公路建设会议(山东会议)以及1998年召开的全国加快公路建设工作会议(福州会议),在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一沈阳会议明确了中国必须发展高速公路,并提出了相应建设高等级公路的政策措施10条:(1)规划和建设要分层负责;(2)长远规划可分阶段实施;(3)实行多渠道筹资;(4)采取优惠政策;(5)动员社会力量;(6)合理选线;(7)建好一条管好一条;(8)坚持收好各项规费;(9)改变资金补助办法;(10)加强规划和前期工作这10条政策措施沿用至今,一直作为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指导政策二1993年6月,山东会议部署了公路建设上新台阶的任务,确定了全国高等级公路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的建设重点,掀起了高速公路建设热潮三1998年6月,福州会议为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做出了新的部署,明确了加快高速公路建设的新的目标任务和措施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的重大决策,决定1998年加快公路建设,公路投资规模由原计划1200亿元增加到1600亿元(下半年又追加到1800亿元),而且将高速公路建设计划目标的实施提前了一大步,五纵七横中大部分路段高速公路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全国在建高速公路达到了1.26×104km15年来,中国高速公路从零开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1从量上来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提升迅猛,一半省份超过千公里截至2003年底,全国有一半省份的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 000km,交通建设完成投资100亿元(原文如此)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81×104km,其中高速公路近3×104km,仅2003年全年新增高速公路4600km,实现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第一阶段建设目标,即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的全部贯通其中,山东省高速公路突破3000km,江苏广东省高速公路突破2000km,河北山西辽宁浙江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广西四川云南陕西13个省区高速公路突破1000km,中国除了西藏外,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已拥有了高速公路2从质上来看,中国建成高速公路路况良好,满足舒适快速安全运输的需要从2001年全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检查结果看,目前全国各高速公路的整体路况水平较好,达到了路面平整清洁构造物无破损绿化管护到位排水设施良好的标准基本上能够满足高速公路舒适快速安全运输的需求具体表现如下:(1)路面行驶质量指数和路面状况指数合格率高根据2001年的检查结果,实测6448dm高速公路的平整度并计算RQI值(行驶质量指数),RQI值大于90的有5158km,占实测里程的80%;实测118km路段并计算PCI值(路面状况指数),PCI值大于90的有98km,占实测里程的83%难得的是,实测中一些通车较早的高速公路由于养护及时,资金投入充足,RQI值都超过了90,如京津塘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等(2)桥涵及防护构造物使用状况良好,路桥衔接平顺各地在坚持以路面养护为中心的前提下,同时注重路基桥涵和沿线设施的维护工作,绝大多数路段基本实现了桥涵构造物无破损排水设施养护良好,边坡稳定(3)高速公路沿线绿化种植管护状况良好各地能够结合地形,进行多树种多层次绿化宜林路段绿化率达100%高速公路沿线的绿化实现了景观化和园林化,在改善高速公路沿路环境保持水土的功能外,又提高了行车舒适性,使高速公路成为当地一条亮丽的风景线这是由无数个第一次组成的,是中国高速公路人开天辟地的汗水所铸就的! 我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榆靖高速公路榆靖高速公路起自榆林市榆阳区芹河乡孙家湾村,止于靖边县新农村乡石家湾村,正线全长115.918公里,榆林横山靖边三条连接线长18.256公里,项目建设里程全长134.174公里,是中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路线主要沿长城布设,大部分路段穿越毛乌素沙漠(即不毛之地)正线设计标准为全封闭全立交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计算行车速度为100公里/小时,使榆林至靖边行车时间缩短为1个多小时,仅是原来的三分之一路基宽度26米和35米两种全线共设特大桥2座,大桥13座,中桥1座,小桥1座,互通式立交4处全线共设一处(管理)三区(养护及服务)五站(收费)榆靖高速公路的建设,填补了我国沙漠高速公路建设的空白工程科技人员历时两年,研究出了路基填筑全部采用风积沙的办法:即只须将沙漠表层上的草皮扒去,高削低填,用特殊的压路机压实同时根据沙漠冬夏温差较大,路面易造成冰害的特点,为防止破损,采取防沙治沙措施建设者为我国沙漠高速公路的修筑和养护提供了第一手技术资料,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且,榆靖高速公路总投资为18.17亿元,其中用于绿化防沙的投资就达4000万元公路两旁已基本建成全线绿化防护林带,这条沙漠公路将成为一条绿色长廊榆林至靖边高速公路2003年8月20日完工22日正式通车,比原计划提前40天建成中国第一条公路长潭公路1913年,湖南人修建了中国第一条公路长潭公路,使长沙湘潭这两个当时湖南最大的城市之间除了有水路交通的便利外,又有了陆路交通的便利它是中国第一条标准汽车公路,在我国公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还标志着湖南现代公路运输的开端辛亥革命后,南北军阀在县域混战多年,竞相搜刮民财,农田水利失修,粮食歉收,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但工业交通事业有所发展,架通长潭电话线,开工修筑长潭公路长潭公路全长50公里,总计全路完成基土石56.6万立方米,铺砂3.4825万立方米,修成大小桥梁31座,涵洞86座,东岸码头一处,驳岸5处,总耗资90万银元这条公路在未修建完成就已饱经风霜,从开工到竣工,经过四兴三辍,历时9年1913年春,都督谭延以军事运输为目的设立了湖南军路局,主持修建长沙至湘潭的公路,开中国按汽车通行标准修筑公路的先河当年就在原驿道上改建成长沙至大托铺一段同年,继任督军汤芗铭下令停修年谭延第二次督湘,促成复工,至1917年1月建成大托铺至易家湾路段;9月傅良佐督湘,因军阀混战再次停修1918年恢复修建,因经费困难,进度缓慢1919年4月张敬尧上台,撤销军路局,改设路政科,6月从湖田处拨部分经费修建朝阳桥暮云桥,不久又因经费拮据停工1920年6月谭延第三次督湘,才又继续修筑,至1921年11月终于全线竣工通车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青藏公路青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世界的第三极西藏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一直以来都是许多人向往的佛教圣地然而,因为地势险峻高山大川阻隔了它与外界的联系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西藏,这支英雄的军队遵照党中央的号召和毛主席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指示,和藏族同胞一起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历经艰险排除万难,在世界屋脊上修通了全长4360余公里的川藏和青藏两条公路,使得西藏人民用现代化交通运输取代了千百年来人背畜驮的极其落后的交通方式,开创了西藏交通事业发展的新篇章青藏公路是西藏与祖国内地联系的重要通道,承担着西藏85%以上进藏物资和90%以上出藏物资运输任务,在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誉为西藏的生命线青藏公路全长1160公里,为国家二级公路干线,路基宽10米,坡度小于7%,最小半径125米,最大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全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虽然线路的海拔高,但登上昆仑山后高原面系古老的湖盆地貌类型,起伏平缓,共修建涵洞474座,桥梁60多座,总长1347米,初期修建改建公路和设备购置总投资4050万元,每公里平均造价2.52万元公路青海西宁至格尔木段,翻越日月山橡皮山旺尕秀山脱土山等高山,跨越大水河香日德河盖克光河巴西河青水河洪水河等河流,计长782公里从青海省第二大城市格尔木市出发,翻越四座大山--昆仑山(4700米)风火山(4800米)唐古拉山(垭口海拔5150米)和念青唐古拉山;跨过三条大河,通天河沱沱河和楚玛尔河,平均海拔4500米,其中西藏境内544公里穿过藏北羌塘草原,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与川藏公路汇合青藏公路改建工程于1975年开工,是世界上尚无先例的高寒冻土区铺设黑色路面工程,共投资7.6亿元,是中国公路史上规模最大的工程1985年8月青藏公路全线黑色路面铺筑工程基本竣工,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每年可节约运输成本5000万元,行车密度明显提高,最高车流量每昼夜达3000多辆,行车时速由每小时20公里提高到60公里,但还需要对早期铺建的沥青路面沿线未适应重型车辆的临时性桥涵多年冻土带热融沉陷及路基翻浆路段进行改建和彻底整治我国第一条国道主干线京沪高速公路在人类历史即将跨入新世纪的时候,我国第一条国道主干线京沪高速公路正式实现全线贯通了这是我国公路建设史以及当代交通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也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京沪高速公路天津段在2000年,中国高速公路已经建成了一万公里,进入了高速公路大国行列但是,这一万公里高速公路都分散在各省,形不成网络与此同时,中国交通部正在推进的高速公路互连计划,将建成全国的七纵七横,首先完成两纵两横京沪高速公路是中国高速公路连网两纵两横计划中完成的第一条南北大动脉京沪高速公路全长1262公里,总投资393亿元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京沪高速公路分20个路段分期建设,整个工程建设历时13年其中最早开工的京津塘高速公路1987年12月开工建设,1991年12月竣工此后,其他各路段先后开工于2000年12月18日全线贯通京沪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20公里,小车全程估计用时12小时左右小车的全程收费约535元这条公路运输大通道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横跨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进一步将华东华北东北3个在我国经济的整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纵向贯通,必将在促进沿线地区的相互经济交往,推动沿渤海经济区淮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的合作与开发,加快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和城镇化进程等方面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国第一条长距离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1990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通车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全长375公里,是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1984年6月开工,1990年9月建成通车,在6年零2个月时间里,辽宁省举全省之力,艰苦奋战建成沈大高速公路连接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5个城市,是当时我国公路建设项目中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艰巨工程,全部工程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开创了我国建设长距离高速公路的先河,为90年代我国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积累了经验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是我国第一条按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高等级公路工程,是交通部七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这条路位于上海市区的西北地带,是204国道(上海至烟台)的入沪路段1984年12月开工建设,1988年10月建成通车,全长18.5公里全路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双向4车道,中央分隔带宽3米,全封闭,全立交,沿线建有大型互通式立交桥3座,设有完整的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监控系统全线路面平坦舒展,行车安全快捷舒适这条路通车后,年平均交通量增长幅度达16%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对其他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起到推动示范作用我国第一条全部以高速公路标准贯通的国道主干线京珠国道主干线国家规划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中的重要一纵京珠国道主干线,是全国第一条全部以高速公路标准贯通的国道主干线京珠国道主干线全长2291公里,于1986年开工建设,始于北京,经过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止于广东的珠海市,贯穿五省一市京珠国道主干线纵贯南北,是连接华北华中华南的交通大动脉,在国家公路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全线贯通,对发挥高速公路的规模效益,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完善国家综合运输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改善沿线投资环境,加强地区间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第一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修建和管理的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 京津塘高速公路西起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途经河北廊坊市,东到天津市塘沽区河北路,全长142.69公里这条高速公路已成为改善京津冀地区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要基础设施早在70年代初期,我国就开始论证修建高速公路的可行性问题,提出了建设京津塘高速公路的设想经过充分调研考察,1977年8月,京津塘高速公路开始了前期工作1983年,交通部在北京召开了交通运输发展座谈会等一系列会议,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建设高速公路的认识随后,修建京津塘高速公路的问题再一次被提了出来1984年5月,国务院批准了加快京津塘高速公路建设的报告 1988年开工1993年9月建成通车的京津塘高速公路,是我国第一次运用世界银行贷款而修建的高速公路为了适应世行贷款的要求,首次成立了作为独立法人的京津塘高速公路联合公司这种新体制的形成,给我国公路建设带来了一系列根本性变革京津塘高速公路也是我国第一次按照国际惯例菲迪克条款而建的高速公路,把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推到了最权威的地位,保证了合同的严肃性同时,还总结出一整套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技术,使我国公路建设管理体制逐步实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通过公路出行的客流达到3.26亿人次十五期间,我国快速发展的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成就使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便捷畅通在此期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跃居世界第二,新增高速公路2.4万公里,16个省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了1000公里,平均每年比九五期间新增1000公里高速公路两纵两横三条重要路段:同江到三亚北京到珠海连云港到霍尔果斯上海到成都京沈京沪西南出海大通道全部建成通车,我国横贯东西直通南北的公路快速运输网基本实现交通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到今年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将突破190万公里,高速公路将接近4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布局框架方案"十五"期间正式确定,未来20到30年高速公路建设将形成放射线与纵横网络相结合的布局形态,覆盖我国10多亿人口,直接服务区域GDP占到全国总量的85%以上交通部公路司司长张剑飞:我们一手抓高速公路这个大动脉的建设,另外一手就抓农村公路毛细血管的建设,这样大动脉和毛细血管都发展了,这样我们就能形成一个完善的公路网络这样老百姓的出行就更加方便了交通部全面启动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仅2003年到现在,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35.2万公里,超过了前53年的总和截止到目前,全国近93%的行政村(字幕:63万个行政村)都通了公路,其中, 40多万个行政村铺进了沥青水泥路,52万个行政村(字幕:81%个行政村)开通了农村班车,农村道路条件的改善全面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最新战略目标及构想主要为:五末新增高速公路里程指标调整到3.5×104km根据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和交通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中国对十五技术中重要大概路交通建设指标向上进行了调整,即到十五末,要求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95×104km,新增里程由15×104km 调高到28×104km,要求年均增长达到5.6×104km;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2.5×104km调高到 3.5×104km,二级意识能够公路里程由27×104km调高到30×104km;路网密度由16.1/104m2调高到20.3km/104m2;公路通乡率由99.5%调高到99.8%;使687个不通公路的乡通公路,公路通行政村率由93%调高到96%,使49 000多个不通铁路的村通公路根据调整后的十五计划,2004年交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新增公路通车里程7×104km,其中新增高速公路3 500dm;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188×104km,其中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3.3×104km;新改建农村公路10×104km战略构想8.2×104km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国目前建成和在建的高速公路,主要是依据五纵七横指导的国道主干线规划和各地的高速公路规划,这仅仅是一个阶段性的建设规划而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中国人均GDP已达1 000美元,住房和汽车消费快速增轧钢的条件下,尽快制定一个通行能力大效率高安全便捷的国家级高速公路网规划,这既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迫切需求及重要的支持条件,同时也将有助于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及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立足全国交通求层面,提出了建设总规模8.2×104km(包括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里程)高速公路网规划的战略构想规划中,国家高速公路网建成后,其作用和效果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覆盖10多亿人口;其直接服务范围,东部地区超过90%中部地区达83%西部地区近70%,覆盖地区的GDP应占到全国总量的85%以上;实现东部地区平均30min上高速,中部地区平均1h上高速,西部地区平均2h上高速; (2)连接全国所有的省会城市(不含港澳台3个特殊地区)83%的50万以上人口的大型城市和74%的20万以上人口的中型城市(3)连接全国所有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其中包括铁路枢纽50个航空枢纽67个公路枢纽140多个和水路枢纽50个,形成较为完善的集疏运系统和综合运输大通道(4)加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只的联系,使大区域间有3条以上高速通道相连;在三大都市圈内部,形成较完善的城际高速公路网,同时强化了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等地的对外辐射能力;(5)连接主要的国家一类公路口岸,加强对外联系通道;另外,本网络还连接国内主要的4A级著名旅游城市;(6)节约土地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据测算,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可累计创造国内生产总值6万亿元以上,创造就业岗位4 200万个为实现以上目标,专家建议应从以下5个方面保证这个规划的实施要坚持统一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网的原则要保持现有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车购税专款专用,收费还贷的政策也要继续坚持下去,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要统筹考虑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建设管理和养护,包管理和养护提到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要节约土地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处理好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以及与城市交通的衔接,实现优势互补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高速公路会迅速地赶超世界首位的美国,成为世界高速公路史上的又一个奇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