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行业药品委托生产的发展趋势分析
药品行业药品承包
药品行业药品承包一、引言药品承包是指药品生产企业将自己的药品生产任务委托给其他企业进行生产、包装、质检等环节的合作方式。
在药品行业中,药品承包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制剂承包、原料药承包、包装承包等等。
本文将对药品行业药品承包的背景、特点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二、背景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药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
然而,药品生产企业面临着药品生产技术、设备、人员等方面的限制,导致产能有限。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药品的产能和质量,药品承包逐渐兴起。
三、药品承包的特点1. 专业化:药品承包企业通常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能够更好地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2. 分工合作:药品承包企业负责生产环节,如制剂、原料药生产,而委托方则负责销售、市场推广等后续环节,实现资源的优化分配和合作共赢。
3. 规模效应:药品承包企业多为规模较大的企业,能够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4. 创新能力:药品承包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技术资源,能够不断创新,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药品。
四、药品承包的利与弊1. 利:a. 扩大产能:药品承包可以有效扩大药品的产能,满足市场需求。
b. 降低成本:药品承包企业通常拥有规模经济效应,可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企业竞争力。
c. 专注优势:委托方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销售、市场推广等环节,提升企业竞争力。
2. 弊:a. 信息不对称:委托方往往无法全面了解药品承包企业的生产情况,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b. 质量控制难度:委托方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和资源对药品承包企业的质量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五、药品承包的发展趋势1. 多元化发展:药品承包企业将逐渐发展为一体化的药品服务供应商,同时提供药品开发、生产、包装、质检等全方位的服务。
2. 创新驱动: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进步,药品承包企业将注重技术创新,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3. 质量安全优先:药品承包企业将加强质量管理与安全监控,确保药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
中国医药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医药市场现状
●2003年销售前20位企业 2003年销售前20位企业
单位: 单位:万元 企业名称 浙江省英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省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丰科城医药有限公司 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度 244,863 212,967 205,034 188,426 181,191 178,087 排序 15 16 17 18 19 20 占市场% 1.10 0.96 0.92 0.85 0.81 0.80
2.66 1.34 0.91 0.89 89.09
中国医药市场现状
2003年农村前十位疾病死亡专率及死亡原因构成 Death Rate of 10 Main Diseases in County in 2003
农村 County 顺位 Rank 1 2 3 4 5 6 死亡原因Cause 恶性肿瘤 Malignant Neoplasms 脑血管病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呼吸系病 Disease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心脏病 Heart Disease 损伤及中毒 Injury & Poisoning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Endocrine,Nutritional & Metabolic Diseases 死亡专率 Death Rate 1/100000 95.68 89.89 70.86 45.53 21.54 14.53 25.28 23.75 18.72 12.03 5.69 3.56 构成%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简介
七、举办多种形式的业务技术,经营管理等内容的讲座和 培训,发展职工教育,提高职工素质。 八、组织调查研究行业职工的工资、劳保福利、技术职称 评定等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九、积极发展国际交往,组织与国外有关协会行业建立合 作交流关系。 十、承办政府医药主管部门委托的其它有关事宜。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及发展需求分析
篇⼀:医药⾏业调研报告及发展需求分析 针对近期对医药⾏业的调研结果,现对医药⾏业的市场前景,发展中⾯临的问题,以及对其进⾏放贷的可⾏性分析: ⼀、宏观情况: 医药⾏业在20XX到20XX这8年间由于药品价格管制和招标政策⽐较宽松,配合充⾜的⾏业资⾦⽀持,以及市场⾃⾝稳定的需求,医药⾏业在这8年间发展较快,产值增速平均保持在20%,20XX年以来受医保控费、招标延缓、新版GMP改造检查等影响,⾏业增速较往年有所下降,维持在13%左右,不过政策⾯上也有许多利好消息,⽆疑仍将会刺激着医药⾏业稳步快速发展。
医药⾏业利润外在因素是国家的医疗医保政策,内在因素是市场需求,核⼼是产品药效质量和招标政策。
⾸先:新⼀届政府⼤⼒发展医疗保险,把城镇居民⼤病重病均列⼊医保统筹范围提⾼了报销⽐例,⽆形中能促进医药⾏业整体销量利润,另外仅以20XX年来讲,全国医保结余资⾦总额超过9500亿元,占药品消费的102%,医保资⾦具有强⼤的消费欲望和动⼒。
其次:⽬前随着疾病多样化,复杂化,再加上本⾝⼈⼝基数⼤的现状,⽆论是在医院就医型,还是在家疗养型对医药及医疗器械客观上都有⼤量稳定需求。
再次:国家药监局逐步放开药价管制,可能导致低价药有所上涨,⾼价药价格回落,药品市场充分竞争,这将对医药连锁零售企业有益,⼤⼤促进销售额度,增加利润。
最后:政策逐渐探索试⽔:医院药房“对外托管”;允许⿎励社会资本办医;拟放开上药店处⽅药互联销售。
⼜增加了⼀个医药销售渠道,市场销量⼴阔。
⼆、微观分析: 医药⾏业整体前景好,但好的⾏业不⼀定百分百有好的企业。
具体到⼀个企业公司来讲要想实现⾼利润运营,需要有核⼼的安全且吸引⼈的产品和技术,有专业营销中介如经销商,货物储运商,稳定的供应商,下游客户要⼴⽽分散,要有⾦融中介持续稳定⽀持。
决定医药公司发展中⼏个关键运营板块分析: (⼀):原料供应商 供应商地位举⾜轻重,是整个价值传递系统中重要的⼀环。
药品oem行业分析
药品oem行业分析1. 引言1.1 药品OEM的定义与背景药品OEM,即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指的是制药企业根据其他企业的委托,进行产品的研发、生产、包装等一系列加工过程,最终以委托方品牌进行销售的一种合作模式。
在此模式下,委托方通常负责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而OEM方则专注于产品的生产和研发。
药品OEM行业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我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医药市场的日益成熟,药品OEM行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1.2 行业分析的必要性与目的药品OEM行业分析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企业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2.为投资者提供行业投资价值和风险分析,辅助投资决策;3.便于政策制定者掌握行业动态,制定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4.促进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推动行业技术创新。
本文旨在通过对药品OEM行业的全面分析,为各方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3 文档结构概述本文共分为八个章节,首先介绍药品OEM行业的定义、背景和分析的必要性;然后从行业概况、市场分析、产业链分析、企业竞争力分析、政策与法规环境、风险与挑战等方面对药品OEM行业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总结全文,并对行业前景进行展望。
2. 药品OEM行业概况2.1 行业发展历程药品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行业在我国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最初,国内药品OEM企业主要从事简单的加工、组装和包装业务,以满足国内外药品企业的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药品行业的改革,药品OEM行业逐步走向成熟,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2.2 行业规模与增长趋势近年来,我国药品OEM行业规模逐年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药品OEM市场规模达到5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
医药制造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
医药制造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一、我国医药制造行业发展概况1、医药产品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医药制造业是关系民生的重要行业,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人口众多且结构趋于老龄化,药品消费需求刚性巨大。
近年来,受到两票制、集中带量采购等政策改革的影响,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增速有所放缓,产业规模增长受到一定影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根据FroStGSullivan统计,我国医药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 13,294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4,48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 22,873 亿元。
2、化学药市场份额最大按药品类型划分,我国药品可分为化学药、中药、生物药。
根据FroSt&SulIivan数据,2020年,我国化学药市场份额最大,占比49. 27%;中药市场份额占比26.69%;生物药市场份额占比24. 04%。
3、公立医院市场份额最大,终端药店市场份额逐步提升按终端客户类型划分,我国药品终端市场可划分为公立医院、零售药店(含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三大类。
米内网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医药终端市场中,公立医院终端市场份额最大,占比65%左右;零售药店市场份额其次,占比25%左右,并逐步上升;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占比10%左右。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面临的机遇(1)国家政策对医药行业的整体扶持国家政策对医药行业的扶持给行业发展带来机遇。
医药制造行业为国家鼓励类行业,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医药制造业的健康发展,为本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市场环境,也迎来发展机遇。
(2)国家医保政策改革保障居民用药需求2018年5月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挂牌成立,主要职能是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药品集中招标和医保支付,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
同时,医保改革的逐渐深入,部分惠及民生安全的药品通过谈判方式纳入医保、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提高医保财政补助、逐步扩大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量等多项医保政策的实施,有效保障了我国居民的用药需求,进一步促进了医药市场的健康发展,为行业发展提供机遇。
委托生产药品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医药市场的快速发展,委托生产药品在制药行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委托生产药品是指制药企业将其生产的药品委托给其他企业进行生产,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链的整合。
为了规范委托生产药品的行为,保障药品质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本文将重点介绍委托生产药品的法律规定。
二、委托生产药品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是我国药品管理的根本大法,对委托生产药品进行了明确规定。
根据《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可以委托其他企业生产药品,但应当向委托企业出具委托生产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实施条例》对《药品管理法》进行了细化和补充,其中对委托生产药品的规定如下:(1)第二十条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委托其他企业生产药品,应当具备以下条件:①委托企业具备相应的生产条件和质量管理体系;②委托企业具备相应的检验能力;③委托企业具备相应的储存条件;④委托企业具备相应的运输条件。
”(2)第二十一条规定:“委托生产协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①委托企业和受托企业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②委托生产的药品名称、规格、剂型、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③委托生产的数量、生产期限;④委托生产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⑤委托企业的质量保证措施;⑥受托企业的质量保证措施;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⑧违约责任。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GMP》)《GMP》是规范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和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其中对委托生产药品的规定如下:(1)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委托生产药品的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生产条件和质量管理体系。
”(2)第一百零三条规定:“委托生产协议应当明确委托企业和受托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4.《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GSP》)《GSP》是规范药品经营企业的经营条件和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下委托生产现状分析及建议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下委托生产现状分析及建议【摘要】目的:分析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制度下委托生产现状,并提出相关监督建议;方法:分析委托生产型MAH委托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参考借鉴国外机构委托生产机制,并提出更好实施委托生产监督策略建议;结果:依据现行法规完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委托生产监督,尤其是跨区域跨省业务中,充分利用风险管理,加强新药上市后安全监测和药物警戒管理的监管,保证委托生产安全性;结论: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在MAH制度下,参考国外先进经验,总结试点期间经验,建议制定适合且可行性较高的监督管理机制,以此加快改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对受托生产企业的监督,不仅利于提升生产效益,而且可保证药品生产质量与安全性。
【关键词】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委托生产;分析;建议1 MAH制度发展情况2019 年8 月,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发布,自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在经过10个省4年时间的试点,MAH制度正式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改变了传统药品注册需建立生产体系的模式,揭开了药品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分离管理的篇章, 这种模式下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可自行生产或者委托其他企业生产,既有助于落实药品全生命周期的主体责任,又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实现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但一个制度的改革势必会面临新的挑战,遇到新的问题[1],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在委托生产中,为保证药品生产质量,该如何对受托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指导,如何落实主体责任对药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是范围跨度大且时间长的巨大挑战。
而本次研究主要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角度,对委托生产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挑战进行分析,提出更好实施药品委托生产建议。
2药品委托生产相关规定1999年,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药品异地生产和委托加工有关规定的通知》,对药品委托加工制定了十六条暂行规定。
2001年,《药品管理法》首次对委托生产药品进行规定。
(完整版)医药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医药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医药行业概要一、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
其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
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医药工业体系和医药流通网络,发展成为世界制药大国。
据统计口径:我国现有医药工业企业3613家,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43万吨,位居世界第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长,医药工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1978年至2000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6%,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二、我国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自1997年以来,医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占全部工业总额的比重,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大,以资产为主的规模比重仅为2%-3%,效益指标相对高一些也仅为3%-4%,是我国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来源产业之一,但并未进入支柱产业之列。
医药行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为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提高民族素质的特殊产业。
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保驾护航”作用。
三、药品质量管理的三个重要标准质量是药品的生命,质量无法保证的药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毒品,不但不能治疗人体疾病,反而贻误治病时机,危及患者生命。
要想做好药店里的质量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地查遗补缺,必须掌握三个标准。
这三个标准是其他工作的基础,基础性工作如果做不好,就很难保证药品质量,也就难以达到方便顾客,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根本目的。
我国医药行业药品委托生产的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医药行业药品委托生产的发展趋势分析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政策支持,药品委托生产成为各大药企的一种重要策略。
药品委托生产是指药品生产企业将一部分生产工作交由其他企业承接,通过外部合作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药品委托生产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药品委托生产将进一步推动医药行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迅猛,但生产企业的规模和生产能力仍然有限。
药品委托生产可以通过外部合作,利用更多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资源,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产能和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药品委托生产将促进行业专业化和分工合作。
药品生产需要专业的设备、技术和人力资源。
通过委托生产,药企可以将生产环节交由专业的承接企业,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不同企业之间可以形成分工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升整体产业链的竞争力。
再次,药品委托生产将激发企业创新能力。
药品委托生产可以通过引进外部企业的技术和经验,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生产企业可以借助合作伙伴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优势,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推动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此外,药品委托生产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药品生产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和投入,包括人力、设备、原材料等。
通过委托生产,企业可以减少固定成本和运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外部企业可以通过规模化生产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降低单位成本,实现共赢。
然而,药品委托生产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质量控制问题。
药品委托生产需要良好的合作机制和监管体系,确保生产企业遵守质量标准和监管要求,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次是信息沟通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委托生产涉及多个企业之间的合作,需要进行信息共享和沟通,同时要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
再次是合作伙伴选择和风险管理问题。
委托生产需要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以确保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药品委托生产是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医药行业药品委托生产的发展趋势分析委托生产(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OEM)是指一家厂商根据另一家厂商的要求为其生产产品,由对方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并负责销售的交易形态。
从全球范围来看,医药行业药品OEM较为普遍。
对于受托方而言,其可充分利用自身现有的生产资源,缓解开工不足的现状,同时又可促进自身生产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委托方而言,其在不丧失药品品种所有权的前提下,可减少自身投入,缩短投资回报期。
药品OEM的出现,可使全行业的生产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
自2004年以来,我国药品OEM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出内人士将其称为“后GMP时代”。
本文中,笔者拟对我国医药行业药品OEM的发展趋势及策略作一探讨。
1 我国医药行业药品OEM出现的新趋势横向联合药品OEM日益盛行这种趋势已不仅体现在国内企业的合作中。
自2004年以来,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进行横向联合的药品OEM日渐增多。
2004年10月,上海信谊制药厂立项了我国国有制药企业中第一个符合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和欧盟执行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cGMP)标准的固体制剂生产基地。
信谊除了生产自身销往欧、美市场的药品之外,同时还可进行销往欧、美市场的药品OEM。
2005年初,上海复星朝晖药业也接到了丹麦LEO公司的OEM 业务。
浙江海正药业、苏州立达制药也已分别在为美国默克公司、美国惠氏公司进行药品OEM。
而上海玉丹药业、杭州艾康生物技术公司、深圳华生元基因工程公司、汕头仙乐制药等企业都在向外界推荐自己的生产线,欲提供药品OEM服务。
此外,日本《药事法》已于最近作了修改,修改后规定:日本的制药企业可将所研制的新药全部委托给其他厂家生产,包括海外企业。
这意味着世界第三大医药消费市场——日本的大门正同时向我国制药企业敞开。
纵向联合药品OEM是大势所趋于2004年8月5日公布的《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24条规定:药品OEM的委托方应当是取得该药品批准文号的药品生产企业。
虽然这一规定把科研院所、高校、流通企业、境外制药厂商排除在委托方以外,但现实中药品研究单位希望将成果市场化,流通企业希望向上游制药环节延伸,都在进行变相的药品OEM。
这些行为虽不合法,但其中不乏有利于我国医药工业发展的因素。
面对这样的状况,建议政府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趋利避害,对我国目前存在的这些变相药品OEM行为加以正确引导。
其它药品OEM形式的延伸目前,还存在另一种特殊形式的生产加工活动,即国内企业接受境外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OEM,然后再出口到国外进行销售。
仅以广东省为例,这种境外药品OEM的品种已由2003年的150个骤增至目前的761个。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种“两头在外”的类似加工贸易的生产加工形式并不属于药品OEM的范畴,但外国药企把生产向我国国内转移的趋势已十分明显。
2 药品OEM浪潮日益高涨的现实意义实行药品OEM能有效解决GMP改造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已在2004年7月1日前完成了对所有原料药和药品制剂生产企业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
但GMP改造完成之后,医药企业产能过剩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据北京康派特医药经济技术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约65%的企业处于生产线开工不足、设备闲置的状态,营运成本大幅增加。
随之带来的问题是: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缺乏,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短、平、快”低水平仿制产品迅速增加,约60%的中、小企业承受着资金缺乏的巨大压力——既搞不起研发,又买不起有市场潜力品种,盈利能力急剧下降。
而通过开展药品OEM,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闲置的设备和劳动力资源进行代加工生产,消化过剩的产能,从而解决一系列由此带来的诸如新品研发、银行还贷、营销渠道建设、资金缺乏等问题,最终增强竞争力。
根据经济学中的规模报酬原理,对于存在规模经济的厂商而言,在一定的产量水平上,生产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
产量扩大不仅能够使厂商从降低的成本中获益,而且经常性的重复还可以提高劳动密集型过程的产出产量;然而,如果产量达不到这一水平,则可能出现规模不经济的情况。
因此,在企业自身产量无法达到规模经济要求的产量的情况下,进行药品OEM,充分利用企业闲置的生产线,无疑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最有效的途径。
实行药品OEM可以大大降低经营风险医药企业自创品牌成本巨大,即使这些成本被分摊到数量有限的自有品牌产品上,风险仍会相当大。
而且,由于医药产品的特殊性,新品研发对企业的资金投入、技术力量等都有很高的要求,且历时长,竞争激烈。
我国刚完成GMP改造的大多数中、小企业,普遍规模小、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差,目前尚不具备独立研发、自创品牌的能力。
但是,如果接受药品OEM,利用强势品牌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全球市场营销能力扩大产量,则可以将单个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降到极低的水平,把市场的不确定性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从而规避风险,使企业获得稳定的收入,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完成了资金积累,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等各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之后,企业在品牌创新上就能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药品OEM实现中、外企业合作中的“双赢”众多跨国药企把生产向我国国内转移,是看中了我国生产和人力成本相对低廉,配套产业发展迅速。
这样做,有利于国外厂商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开发全球资源,对自身资源和经营活动进行跨国界的配置、协调和管理,利用本地生产,打开我国市场。
而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经验少,营销能力较弱,制剂产品因质量、技术等问题还未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目前出口产品仍以原料药为主。
通过给国外知名企业进行药品OEM加工,可以使企业接触到国际规则,有利于我国企业充分学习境外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和高效的管理经验,提高自己的生产和管理水平,缩短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以便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
3 发展我国医药行业药品OEM的建议政府应为医药行业药品OEM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我国对医药行业药品OEM的管理、运作已上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
1999年出台的《关于药品异地生产和委托加工有关规定的通知》对药品OEM作出了16条暂行规定。
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等就药品OEM的双方资格、品种等事项都作出了具体规定。
药品OEM的未来发展也必定发生在符合法规的前提之下,短期投机行为最终不会持久。
药品OEM的受托方必须是持有与其受托生产的药品相适应的GMP认证证书的药品生产企业;委托方应是取得该药品批准文号的药品生产企业。
该规定把药品OEM定性为药企间的事。
政府之所以采取这种谨慎的态度,主要原因就是希望限制重复性申报,减少重复投产。
如果完全放开,难免出现“申报完毕就转让”的现象,在管理上不好控制,可能带来更多的隐患。
按现行法规,要获得药品生产批件,必须首先拥有合乎要求的生产线。
而只要是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和《药品GMP证书》,且具有与生产该药品相适应的生产范围、认证范围、生产条件与质量保证体系的企业,原则上都可接受OEM业务。
可见,政府把立法的重点放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层面上,而对于受托方资格的限制并不苛刻,这样做有利于药品OEM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虽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在行政规章中仅认定委托方必须是药品生产企业,但现行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并未明确规定委托方的资格,即法律、法规给我们预留了发展的空间。
笔者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来限制所担忧的重复性申报问题,减少市场混乱。
例如,进一步规范新药审批制度,对于低水平仿制的品种严把准入关;而在委托方资格的规定上,可以考虑予以适当的放宽,如允许药品生产企业在自身不具备生产能力时作为委托方,与其他药品生产企业以委托代理的形式进行合作以取得批准文号,缩短产品上市时间,使得社会医药的整体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整合,同时促进社会分工的加强和制剂质量的提高;允许境外生产厂商在取得《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后,可以委托国内药品生产企业代为完成生产,有利于降低进口药品的成本,使老百姓用上质量上乘、价格适中的药品,促进我国企业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还有利于缓解国内企业的就业压力。
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第一,要有先进的自动化制造工艺,因为这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成本。
现在竞争客户,价格不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技术水平和实力已变成其能否与品牌厂商平等“对话”的关键所在。
第二,规范经营管理体系,强化质量控制。
企业要严格执行药品GMP的有关规定,规范生产,加强管理;还要根据岗位需要,对员工进行必要的质量意识培训。
尤其在为境外医药企业提供药品OEM业务的过程中,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吸引外资的关键因素。
境外企业的药品OEM业务,一般倾向于选择国内大型制药企业或有专业特色的中型企业。
企业如果能在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中贯彻cGMP的要求,无疑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第三,有高效、迅捷的采购渠道。
在保证供应商质量的前提下多选择一些合作伙伴,以降低风险;同时,也要考虑成本,避免订货过于分散而导致成本增加。
对物料的采购,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减少物料储备,避免物料供应断档,降低市场变化给药品OEM企业带来的风险。
在控制采购成本方面,结合企业材料需求量、采购价格、采购成本、仓储成本和企业当前资金情况,计算出最佳采购量,达到采购、存储和资金成本的最优状态。
第四,强化知识产权管理。
在OEM方式下生产的产品及其生产技术,可能会涉及专利、商业秘密等方面的问题。
在加工过程中,也可能使用药品OEM 企业自己的知识产权。
因此,药品OEM企业要有专门负责知识产权管理的人员和包括律师在内的专业人员,审慎地核查其所生产的产品是否会侵害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也要对自身的知识产权加强保护。
正视风险,未雨绸缪,做好防范工作企业切不可为了使产品尽快上市而一蹴而就,应对合同从设备到工艺、从标准到质量、从价格到市场、从服务到售后、从付款到交货、从检测到验收都进行全面、详细的规定,以规避法律风险。
还应慎重选择合作方。
作为委托方,应全面考察受托方的资信、生产能力、质量保证体系等,防止出现质量风险或者失去药品实际拥有权的风险及受托企业多加工产品冲击市场的风险;受托方应考察委托方的品牌信誉、对市场的预测能力和销售能力,以防产品销售不畅时削减对生产方的订货量,而生产方由于计划的惯性,一时难以调头,很容易造成原材料积压,大量资金被占用。
企业依靠药品OEM实现国际化,促进自身发展与国际接轨从跨国公司和印度医药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经验来看,我国医药企业国际化主要有3条路径:一是“OEM”,二是“OEM+快速抢仿”,三是“OEM+快速抢仿+资本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