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4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学案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学案

4 烛之武退秦师学习目标1.掌握实词军、鄙、说、知等,虚词之、以、而、焉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3.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一)读准字音,读对断句。

(二)查阅关于《左传》的资料。

二、自练自测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氾.南( ) 佚.之狐( ) 夜缒.而出( )共.其乏困( )阙.秦( )杞.子( )逢.孙( ) 不知.( )2.《左传》又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作者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盲史官。

3.解释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3)秦伯说,与X人盟(说,通)(4)失其所与,不知(知,通)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②越国以鄙.远③夜.缒而出④朝.济而夕.设版焉⑤因人之力而敝.之5.古今异义,找出并解释意思。

①行李之往来②若舍X以为东道主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④亦去之⑤今老矣,无能为也已6.解释句子中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②敢以烦执事③越国以鄙远④焉用亡X以陪邻⑤若舍X以为东道主⑥以乱易整⑦阙秦以利晋(2)而①今急而求子②夜缒而出③朝济而夕设版焉④因人之力而敝之(3)焉①子亦有不利焉②焉用亡X以陪邻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4)其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③失其所与,不知④吾其还也(5)之①公从之②是寡人之过也③行李之往来④何厌之有⑤邻之厚,君之薄也⑥因人之力而敝之7.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若亡X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若舍X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4)夫晋,何厌之有?8.名篇名句默写。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知;,不武。

三、质疑问难通过预习本文,你有什么疑问,请写在下面。

合作探究1.秦师为何而来?2.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有什么作用?3.烛之武心有牢骚却又为什么能临危受命?4.烛之武是如何说退秦师的?5.你认为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贰.臣/腻.友推辞./辞.藻狐.狸/孤.儿鄙./裨.益薄.暮/薄.荷行.李/道行.C.共.其乏困/供.需瑕.疵/蒹葭版..图/草坂.肆./肄.业城阙./上阕与..会/赠予.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得知中国发生地震后,一位巴基斯坦网友写下了这样的留言:“中国人曾把最好的东西送给我们,我们愿意捐助一切,与中国永结秦晋之好....!”临危受命....,终于说退秦师,让X国化险为夷。

高中语文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中必修1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中必修1语文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第一大点.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三备考的时候,恐怕对文言文已经有厌烦和畏难情绪。

本文是高中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又是先秦历史散文,字词句疏通的难度很大。

如果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就谈不上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还容易助长坏习惯,也会打消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积极性。

所以师生面对这样的文言文,只能迎难而上。

当然,篇章学习也重要。

本文篇幅不长,学生面对的文本作为第一手资料就那么一点,如果教师穿靴戴帽讲出几千字的微言大义,似乎有强加教师成见之嫌。

积学储宝,才是中国古代文学和史学力量之所在。

所以我更看重的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严格要求,监督学生识记;拓展阅读,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语感。

出于以上考虑,我对本课教学作出如下设计。

第二大点. 三维教学目标1.提出问题,补充材料,帮助学生消除文字障碍,积累词类活用实例,揣摩多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2.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3.逐步培养学生准确复述课文信息,把文言知识迁移到别的文言文阅读中的能力4.正确认识烛之武说秦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他的辩才,而在于他对当时国际形势的清醒认识和他利用矛盾,分化瓦解的策略。

5.学习主人公在国家危难之际,以大智大勇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准确识记和复述原文信息。

难点:词类活用、课文熟读与重点词语积累。

教学方法:1、布置预习:印发全文译文和重点词语用法意义解析。

学求学生熟悉。

2、设置问题,课堂上开展研讨与对话。

3、诵读,积累语感。

4、以训练题加强检测和督促,让学生积累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春秋无义战〞,春秋时期诸侯为了追求更多的土地与奴隶,成为霸主,纷争不断,几乎每年都会有几百场战争, 战国时期的孟子认为这些战争都是毫无正义可言的。

我们今天在课堂上要讲解的就是春秋时期的X国,大战在即后来大战又消弭于无形的历史故事。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9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9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下是编辑为大伙儿收集的9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的相关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并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三)情感与态度:1、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

未能被“早用”,“今急”才被“求”的年过70的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

《烛之武退秦师》共有4个段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2个自然段:秦晋围郑——烛之武临危受命。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看看烛之武是如何以三寸不烂之舌劝退秦国的虎狼之师。

二、课文赏读(一)朗读3、4段。

(二)3、4段文本分析:说退秦师——迫晋撤兵1、先看结果:原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篇二【学习重点】1、重点词语──若、说、辞、鄙、微、之。

高中语文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word3 / 5二、目标定向1.研习第4段,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2.分析人物形象及作品的写作特色之伏笔与照应。

三、自学指导〔一〕阅读第4段,完成以下问题 问题1:解释加点的词语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没有;那人;到,到达)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失其所与.,不知. (结交,亲附;通“智〞,明智) 以乱易.整〔代替〕 吾其.还也〔还是〕 亦去.之(离开) 问题2:指出特殊句式的类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问题3: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用原文回答。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二〕阅读全文,完成以下问题 问题4: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概括: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

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假设使烛之武见确定目标学生阅读课文 教师质疑学生自学探究word4 / 5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

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

但X 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

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

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辩士: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

他先论说灭亡X 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

然后承诺,保存X 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X 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

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word5 / 5补充材料一、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教案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教案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烛之武的说服技巧;了解烛之武、秦公、晋文公等人物的形象特点概括全文内容,归纳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特殊句式等。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语法现象。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预习要求:1 、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

2 、了解写作时代背景教学过程:导入: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则情形,不知大家还记得不?“如血残阳下,有一位衣着灰褐色战袍,胯下一匹膘壮大马、手持丈八蛇矛的武将立于长板坡当阳桥头,但见他髭须倒竖,怒目圆睁,厉声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来与我决一死战?”再看对面,满山遍野,旗帜遮天,阵前一面书有斗大的“曹”字的战旗正迎风招展。

原来是曹操的军队列阵在此。

但见对面那些战旗被武将的断喝乱了分寸,出现了一片慌乱。

武将又大喝:“张翼德在此,谁与我决一死战?”对面曹军的后阵竟出现了混乱。

武将见此,又大喊:“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又如何?”话音未落,只见曹军中有一战将(夏侯杰)坠于马下,百万曹军如退潮的海水般“哗”地退后十几里。

同学们知道这个武将是谁吗”教师分析:张飞!桃园三结义之一的张飞!对,就是张飞。

他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武夫的形象,喝退百万雄师,倒也不足为奇。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文人,看他是如何在温言细语中退却百万雄师,使自己的国家免于覆亡的厄运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主角烛之武。

二、解题:烛之武是一个人,而秦师,虽然我们不知道具体的数目,但是就算没有十万百万也有成千上万吧。

一人退一万人,这可比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牛多了,后者只是把人挡在门外就可以了,而烛之武,本文的主角却是让这攻城的几万人老老实实的请回家了,这气魄,这能力,不平常吧!他是怎么退的,是像张飞一声大吼,用勇退,还是像诸葛亮用自己的智慧智退,这个问题相信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之后都会有一个答案的。

《烛之武退秦师》高中语文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高中语文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文中运用的辞藻、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能够把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3)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升古文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学习烛之武的智勇双全、忠诚爱国精神。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个人品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文中运用的辞藻、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1. 文中部分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烛之武的智勇双全、忠诚爱国精神的内涵。

3. 文言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阐述文言文特点。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

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例子,分析文言文表达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形象。

3. 讲解分析: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阐述文言文特点。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

5.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例子,分析文言文表达技巧。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六、教学策略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解答,增强课堂活力。

3. 多元化评价:注重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内容1.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阐述文言文特点。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4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4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4篇高中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一课文简析:《烛之武退秦师》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

此文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以一己之力,凭借对时局的洞若观火(大局观)和过人的辩才(语言的艺术),终于使郑国免于灭亡,其临危不惧、解除国难的精神以及能言善辩的杰出外交才能,为人赞叹。

全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学生升入高中后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

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对于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标主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

基于这种理念,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读探究,疏通词句,质疑问难,合作研讨;然后再重点突破,发现创新。

同时要指导学生动脑动手编制语文知识卡片,积累语言知识。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2.在教师的引导下诵读、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3.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重点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4.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5.赏析烛之武的说辞,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赏析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法与学法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

学习本文,主要采用诵读法(辅之以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第三中学高中语文《第5课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过程与方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2016年高中语文《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用法。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4、学习古人再国难当头,不计个湖北省黄石市艺术学校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烛之武形象分析。

3、烛之武如何退秦师。

4、归纳整理文言文常见字词、句式。

过程与方法1、以问题层层推进,梳理故事情节。

2、烛之武退秦师原因及现实影响力。

3、湖北省黄石市艺术学校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石…《左传》5.荆轲刺秦王…《战国策》6.鸿门宴…司马迁4.《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新课标湖北省黄石市艺术学校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导入新课以烛之武“怎么退——为什么退——退的结果”三个问题引出文章相关语句,再次熟悉情节。

并归纳一些词语用法及宾语后置句。

敢以烦执事。

焉用亡郑以陪邻?以越国以鄙远。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能力目标 1.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烛之武退秦师【教学目标】1、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4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4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疏通文章。

[教学步骤]:一、导语:同学们,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

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

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

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二、关于《左传》本文选自《左传》。

我们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是《曹刿论战》。

①请一位同学读注释1。

②补充:关于《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

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六桶中学高中语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六桶中学高中语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六桶中学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1一、教材分析:《烛之武退秦师》出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该单元学习的古代记叙散文。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事。

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如何引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二、学情分析:经过初中三年的文言文学习,高一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文言文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是认为是枯燥无味的,而高中三年的文言文篇幅又较多,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地由教师讲解作者作品、背景、文言字词、文言句式,分析文章段落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所以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上,应有所突破力求创新,让高一学生对今后的文言文学习树立信心,并从此爱上文言文。

三、设计理念:高中新课标教学中对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有了重新的认识,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而教师只是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的设计要围绕学生来开展,所以在分析烛之武说辞的艺术性时,为了能让学生能深刻领会烛之武说辞的巧妙,我设计了让学生来扮演烛之武和秦伯这一情节,让学生自己来思考如何去说服打动秦伯,不但让学生明白说话是一门艺术,而且更能加深学生对烛之武个人形象的敬仰之情。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我为了能让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分析人物形象中来,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崇拜名人和歌星,是因为他们身上有某种魅力吸引着大家,如果是烛之武生活在当代你们崇拜烛之武吗?”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但容易打开了学生的说话匣子,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拓展与延伸训练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说话能力。

总之,一堂课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宗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4.《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4.《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左传》的相关知识2、掌握课文一,二段重点实词,虚词方法与过程反复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文言文实词,虚词及句式。

教学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教学方法:探究拓展法。

教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初中时我们学习了《曹刿论战》,它选自《左传》这部著名的史书,今天,我们将学习《左传》中另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烛之武退秦师》。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左传》的相关文言知识。

二、左传及相关知识(多媒体显示)《左传》,我国先秦史中的一部重要著作。

与《公羊》、《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

相传为鲁国左丘明所著,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三、写作背景(多媒体显示)由于郑国曾两度得罪晋国,晋联合秦围攻弱小的郑国,大军压境,郑国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

郑伯希望能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困境,危难之际,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去秦国进行交涉。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录音,正音氾(fán)南佚(yì)之狐阙(quē)秦缒(zhuì)秦伯说(yuè)逢(páng)孙夫(fú)晋戍(shù)2.指名几位学生朗读课文,师生点评。

3.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整体把握。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智退秦师晋军撤退五、讲解课文第一段1、指名学生朗读2、重点字词以:因为.其:代郑国.于:对贰:从属二主.军:驻军.后省略了“于”字3、提问:第一段交代了什么内容?对下文故事发展有何作用?明确:交代了秦晋围郑及其原因,秦晋大军压境,危在旦夕。

因为秦晋两国军队驻扎在不同的位置,为下文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4.学生齐读第一段六.讲解课文第二段1.指名一学生读第二段2、重点字词、句式于:介词,对。

高中语文 4《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中必修1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4《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中必修1语文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2、情感目标: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3、操作目标: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揭示学习目标:理清文章的层次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简介背景:秦晋围X发生在公元前630年。

在此之前,X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

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X国时,X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X国曾出兵帮助楚国。

结果是楚国大败。

X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

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X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X。

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

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那么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X四国联军。

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X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X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三、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并形成结论1、课前预习:〔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2、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

〔可让学生回忆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

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教学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词汇,了解文言文的一些重要语法学问。

2、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培育对文言文词句的语感。

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时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安危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2、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同学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方法:朗读法。

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左传》2、学习课文1、2、3段。

3、积累一些文言学问。

4、学习烛之武机敏善辩的外交才能。

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现代的一些诗歌,这个单元,我们将学习古代的一些散文。

那么,学习古文,我们需要把握的最基本的学问是什么呢?通过学校的学习,想必大家都有肯定了解。

(板书)文言文所要把握的学问:① 通假字。

① 一词多义。

① 古今异义。

① 特别句式(倒装句、被字句等)。

① 实词和虚词的使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之子的使用等)。

这些就是我们学习文言文需要把握的最基本的学问了。

好,下面我们开头上新课。

一、导入自古中国便有“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之说,在一九五五年也有这样一个流传,闻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五个师是多少人呢,相当于11万人,一个人的力气真的能抵得上11万人吗?今日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知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请同学们打开《语文》第一册第16页,跟着录音一起勾出难点字词。

(板书:烛之武退秦师《左传》)二、关于《左传》在进入课文之前,我先来带同们玩一个嬉戏(PPT展现内容)。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退:使动用法,使-----撤退师:军队2、订正字音。

函(hán)氾(fán)佚(yì)缒(zhuì)阙(quē)逢(páng)4、刚刚同学们跟随视频录音读了一遍课文,请问:课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解析: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优秀9篇)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优秀9篇)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优秀9篇)《烛之武退秦师》是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

2023年《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2023年《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2023年《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教材:高一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四课教学目标:1、了解《左传》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2、掌握一些文言实词,如“军、远、鄙、东道主、行李”等。

3、学习烛之武临危受命、大智大勇的爱国精神。

4、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难点: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及文言语法现象学习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如摆事实、讲道理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说一说历史上有名的口才出众之人(如,蔺相如、诸葛亮、邹忌、唐雎等)二、填空并解题烛之武退秦师加一个字,使之能概括课文内容。

(可填“劝、智”等)烛之武退秦师,关键词是“退”,意思是“使……退兵”三、《左传》与左丘明简介1、联系初中九年级《曹刿论战》所介绍的《左传》知识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左传》,也叫《春秋左氏传》,作者左丘明2、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3、《左传》与《国语》的区别《国语》是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写此作时,左丘明已双目失明,他是史家的开山鼻祖。

《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四、追溯历史背景春秋五霸晋(晋文公)齐(齐桓公)宋(宋襄公)秦(秦穆公)楚(楚庄王)晋国简史晋献公→晋惠公(夷吾)-----朝济而夕设版焉(得罪秦)↘晋文公(重耳)-----经过郑,郑对之不善↘大女儿(秦穆公夫人)晋襄公晋灵公(晋灵公不君用弹弓射行人煮熊掌不熟杀厨师)五、正音,理清故事梗概,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以问题串讲、品析课文1、(1-2)自然段,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用课文原句回答,并翻译)2、(3)自然段,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的?其中哪一点最关键?一共有五点A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过已鄙远,君之其难也。

”(注意“执事、缒、鄙、越”等)B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子薄也。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高中语文教案教案名称:《烛之武退秦师》课堂教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写手法;2.分析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3.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审美能力;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2.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教师:课本、幻灯片学生:课本、笔记纸、笔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课题,提问:你们对《烛之武退秦师》这首诗有什么了解?二、呈现(15分钟)1.教师将幻灯片呈现诗歌的全文,并逐句解读诗歌的意思。

2.学生跟读诗歌,根据教师的解读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三、解读(15分钟)1.教师提问:诗歌中的“烛之武”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他为“斗战胜佳气”?2.教师解释“武之封涂山”,并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描写山川之美来表达政治抱负。

3.学生讨论诗歌中的“秦师”,以及诗歌中表现的乡愁情感。

四、分析(2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就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进行分析和讨论。

2.学生展示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五、拓展(15分钟)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作。

可以是对诗歌的模仿,也可以是与诗歌相关的自由创作。

六、总结(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或评论《烛之武退秦师》的文章。

同时要求学生思考:面对历史,我们应该保持怎样的立场和态度?通过这次课堂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诗人描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和分析诗歌,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2)能够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和思想内涵;(3)能够领悟文中的修辞手法、句式结构和语言风格;(4)能够运用文中的知识点进行阅读理解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语文阅读和分析能力;(2)通过朗读、复述、讨论和写作,培养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3)通过比较、联系和拓展,增强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2)领悟作品中的人物精神,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3)树立集体合作意识,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 文中的修辞手法、句式结构和语言风格;3. 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三、教学难点1. 古代汉语词汇和句式的理解;2. 文中人物心理和情感的把握;3. 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中的知识点、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2. 互动法:提问、讨论、合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3. 实践法:朗读、复述、讨论、写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4. 比较法:分析作品与其他相关作品的异同,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烛之武退秦师》的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文中的重点句子、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4. 知识拓展:讲解与作品相关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背景;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阅读理解和写作任务,让学生加以练习;6.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教学内容1. 情节梳理:详细解读《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情节,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 人物分析:深入剖析文中主要人物烛之武的形象特点,包括性格、智慧、勇气等方面;3. 修辞手法:讲解文中的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让学生理解其表达效果;4. 句式结构:分析文中的长句、短句、疑问句等句式结构,领略古汉语的独特韵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德育渗透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2、选自《左传》。

我们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是《曹刿论战》。

3、关于《左传》
①请一位同学读注释1。

②补充:关于《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

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

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4、补充:关于古代姓名。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不是。

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

“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

“佚地,名叫狐的人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齐读课文。

问题: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2、纠正字音。

①生字:函(hán)氾(fàn) 佚(yì) 缒(zhuì) 阙(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
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倍”)
秦伯说(“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3、提问: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

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4、解题: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三,课堂练习,巩固所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