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前沿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路是 机场、公路、建筑物 等等 现实的 世间万物 另一路 是 数据 电脑、宽带 等等 虚拟的“互联网” 而在“物联”时代,“现实的世间万物” 将与 “虚拟的互联网” 整合为 统一的“整合网络”,全球全世界的运转 以此 为基础 --经济管理 生产运行 社会管理 乃至 个人生活---全球世界---互联物 联---整合大同
物联网从开始到发展、应用 http://www.ksctong.com 原创
物联网技术
百科名片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 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 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因此,物联网技术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 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 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 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叫做物联网技术。
编辑本段
信息安全
物联网的安全和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一样,永远都会是一个被广泛关注 的话题。由于物联网连接和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机器或物以及相关的数据, 其“所有权”特性导致物联网信息安全要求比以处理“文本”为主的互联 网要高,对“隐私权”(Privacy)保护的要求也更高(如 ITU 物联网报告中 指出的),此外还有可信度(Trust)问题,包括“防伪”和 DoS(Denial of Services)(即用伪造的末端冒充替换(eavesdropping 等手段)侵入系统, 造成真正的末端无法使用等),由此有很多人呼吁要特别关注物联网的安 全问题。
“中国式”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无处不在(Ubiquitous)的末
端设备(Devices)和设施(Facilities),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 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 和“外在使能”(Enabled)的,如贴上 RFID 的各种资产(Assets)、携带无 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Mote), 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 (M2M)、应用大集成(Grand Integration)、以及基于云计算的 SaaS 营运 等 模 式 ,在 内 网( In tra net )、专 网( Ex tra net )、和 /或 互 联 网( Inte rne t ) 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 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 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集中展示 的 Cockpit Dashboard)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 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编辑本段
中国发展
中国在‘物联网’领域 享有 国际话语权 中国的无线通信网络 已覆盖了 广大城乡 无线网络 是 实现“物联网”必不可少 的 基础设施 安置在 动植物、机器产品上的 电子介质 产生的 数字信号 可 随时随地 通过 无处不在的 无线网络 传送交流 云计算---使 世间万物的 实时 动态 管理 变得可能
目录
诞生发展 英译别称 技术概述 技术原理 技术意义 技术发展 信息安全 中国发展 诞生发展 英译别称 技术概述 技术原理 技术意义 技术发展 信息安全 中国发展
• 中国技术
1
物联网从开始到发展、应用 http://www.ksctong.com 原创
• 技术产业 • 研发核心 • 技术运用 • 图书信息
Convergence),Pervasive Computing(普适计算), Ambient Intelligence, Haptic 和 Ubiquitous Computing、X-internet(可执行的互联网), Building2.0,Smart Grid(智能电网)。。。
“Internet of Things”这个组合词不符合英文缩写习惯,在美国或国 外 并 未 成 为 一 个 像 中 国 的“ 物 联 网 ”一 样 “ 家 喻 户 晓 ” 的 “ bu zzw ord ” ,美 国更关注一些具体行业应用,如 M2M, Smart Grid, Telematics, Telehealth 等等。
编辑本段
技术概述
把 网络技术 运用于 万物,组成“物联网” 如把 感应器 嵌入 装备 到 油网、电网、路网、水网、建筑、大坝、 等 物体中 然后将“物联网”与“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 人类社会 与 物理系 统 的整合
3
物联网从开始到发展、应用 http://www.ksctong.com 原创
超级计算机群 对“整合网”的 人员、机器设备、基础设施 实施 实 时管理控制
“智慧地球”的概念是美国 IBM2008 年提出的。2008 年 11 月初,在纽 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 董事长兼 CEO 彭明盛发表了《智慧的地球: 下一代领导人议程》。2005 年在中国诞生了智慧的钥匙(Withey)和 2007 年诞生了“互联网虚拟大脑”的概念。
其他相关术语 M2M, 传感网络,智慧地球(Smart Planet),两化融合(Digital
物联网应用的特有(比一般 IT 系统更易受侵扰)的安全问题有如下几 种:
5
物联网从开始到发展、应用 http://www.ksctong.com 原创
1. Skimming:在末端设备或 RFID 持卡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信息被读 取
2. Eavesdropping: 在一个通讯通道的中间,信息被中途截取 3. Spoofing:伪造复制设备数据,冒名输入到系统中 4. Cloning: 克隆末端设备,冒名顶替 5. Killing:损坏或盗走末端设备 6. Jamming: 伪造数据造成设备阻塞不可用 7. Shielding: 用机械手段屏蔽电信号让末端无法连接 主 要 针 对 上 述 问 题 ,物 联 网 发 展 的 中 、高 级 阶 段 面 临 如 下 五 大 特 有( 在 一般 IT 安全问题之上)的信息安全挑战: 1. 4 大类(有线长、短距离和无线长、短距离)网路相互连接组成的 异构(heterogeneous)、多级(multi-hop)、分布式网络导致统一的安全 体系难以实现“桥接”和过度 2. 设备大小不一,存储和处理能力的不一致导致安全信息(如 PKI Credentials 等)的传递和处理难以统一 3. 设备可能无人值守,丢失,处于运动状态,连接可能时断时续,可 信度差,种种这些因素增加了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和实施的复杂度 4. 在保证一个智能物件要被数量庞大,甚至未知的其他设备识别和接 受的同时,又要同时保证其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和隐私权 5. 多租户单一 Instance 服务器 SaaS 模式对安全框架的设计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对 于 上 述 问 题 的 研 究 和 产 品 开 发 , 目 前 国 内 外 都 还 处 于 起 步 阶 段 ,在 WSN 和 RFID 领域有一些针对性的研发工作,统一标准的物联网安全体系的 问题目前还没提上议事日程,比物联网统一数据标准的问题更滞后。这两 个标准密切相关,甚至合并到一起统筹考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编辑本段
2
物联网从开始到发展、应用 http://www.ksctong.com 原创
英译别称
“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在中国把物联网称 之为“传感网”。中科院早在 1999 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建立 了一些实用的传感网。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具有同发优势和重大的影响力。在世界传感网领域,中国、德国、美国、 韩国等国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
编辑本段
技术发展
2005.11.17,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 WSIS 上 国际电信联盟 ITU 发布了《ITU 互联网报告 2005 物联网》 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 即将来临 世上万物 从轮胎到牙刷 都可 通过 因特网 主动交换 RFID、传感器、纳米、智能嵌入技术 更加广泛的应用
编辑本段
技术原理
在互联网基础上,利用 RFID、数据通信技术 组成一个 覆盖世界 万事万物 的 整合网络 网中万物 自动识别,信息共享,按照人们预先制定的规范彼此“交 流”。
编辑本段
技术意义
突破传统思维---过去是将 物理设施 和 IT 设施 分开
4
物联网从开始到发展、应用 http://www.ksctong.com 原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开
编辑本段
诞生发展
1999 年 诞生,2005 年 普及,2009 年 大发展。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 MIT Auto-ID 中心 Ashton 教授 1999 年在研究 RFID 时最早提出来的。在 2005 年国际电 信 联 盟 ( IT U ) 发 布 的 同 名 报 告 中 , 物 联 网 的 定 义 和 范 围 已 经 发 生 了 变 化, 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 RFID 技术的物联网。 自 2009 年 8 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 家 五 大 新 兴 战 略 性 产 业 之 一,写 入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物 联 网 在 中 国 受 到 了 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受关注程度是在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 拟的。 物 联 网 的 概 念 与 其 说 是 一 个 外 来 概 念 , 不 如 说 它 已 经 是 一 个“中 国 制 造”的概念,他的覆盖范围与时俱进,已经超越了 1999 年 Ashton 教授和 2005 年 ITU 报告所指的范围,物联网已被贴上“中国式”标签。
2005 年,11 月 27 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 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 互联网报告 2005:物联网》的报告,正 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IBM 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在 2009IBM 论坛上公布了名为“智能的 地球”的最新策略。IBM 希望“智能的地球”策略能掀起互联网浪潮之后的 又一次科技革命。
以精细动态方式 管理生产生活,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 人与自然关系 物联网 4 大支撑技术与业务群
1. RFID: 电子标签属于智能卡的一类,物联网概念是 1998 年 MIT Auto-ID 中心主任 Ashton 教授提出来的,RFID 技术在物联网中重要起“使 能”(Enable)作用;
物联网 4 大支撑技术与业务群
2.传感网:借助于各种传感器,探测和集成包括温度、湿度、压力、速度 等物质现象的网络,也是温总理“感知中国”提法的主要依据之一;
3. M2M:这个词国外用得较多,侧重于末端设备的互联和集控管理, X-Internet,中国三大通讯营运商在推 M2M 这个理念;
4. 两化融合:工业信息化也是物联网产业主要推动力之一,自动化和 控制行业是主力,但目前来自这个行业的声音相对较少。
物联网系统的安全和一般 IT 系统的安全基本一样,主要有 8 个尺度: 读取控制,隐私保护,用户认证,不可抵赖性,数据保密性,通讯层安全, 数据完整性,随时可用性。 前 4 项主要处在物联网 DCM 三层架构的应用层, 后 4 项主要位于传输层和感知层。其中“隐私权”和“可信度”(数据完整 性和保密性)问题在物联网体系中尤其受关注。如果我们从物联网系统体 系架构的各个层面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现有的安全体系基本上可以满足 物联网应用的需求,尤其在其初级和中级发展阶段。
物联网专业与课程设置
6
物联网从开始到发展、应用 http://www.ksctong.com 原创
年初教育部下达了高校设置物联网专业申报通知,众多高校争相申报。 由于物联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技术角度,主要涉及的现有高校院系 与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电子与电气工程,电子信息与通讯,自动 控制,遥感与遥测,精密仪器,电子商务等等。物联网专业可能会在上述 这些院系中开设。 与物联网应用相关的专业, 如建筑与智能化,土木工 程,交通运输与物流,节能与环保等等,可能会考虑开设选修课或在研究 生、博士生阶段设置相关交叉学科的学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