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代汉语》(一)练习

合集下载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答案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答案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答案王力古代汉语习题答案【篇一: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第一单元汉字一、结合字义,说明下列各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书:休亦本采苗文姓雨目責考其婆姚豆章州甘朱權二、指出下列形声字的字义,并分析形符声符的位置关系:旗逃裳膏匣哀衷翼病架杉在徒被晏街三、说明下列各组字之间是什么关系:1.暖、煖;2.从、從;3.备、備;4.舍、捨;5.赴、訃;6.礼、禮;7.粮、糧;8.泪、淚;9.疲、罷;10.伸、信;4)5(《岳阳楼记》)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五、根据下面提供的例句,说明“发”,“约”两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并说明其引申方式。

1.发使使燕(《史记?淮阴侯列传》)2.塗有饿莩而不知发。

(《孟子?梁惠王上》)3.君子引而不发。

(《孟子?尽心上》)4.夫鵷鶵发于南海。

(〈庄子?秋水)5.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

(《战国策?齐策》)6.大王欲得壁,使人发书至赵王。

(《史记》)7.朝发白帝,暮宿江陵。

(《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8.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

(《楚辞?九章?思美人》)9.舜发于畎畝之中。

(《孟子?告于下》)10.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为政》)11.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诗经?周南?关睢序》)12.发号施令,罔不有减。

(《尚书?冏命》)13.大信不约。

(《礼记?学记》)14.玉壶春酒。

约群仙同醉。

(陆游《谢池春》)15.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触龙说赵太后》)16.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论语?子罕》)17.相如度秦王虽齐,决负约不偿城。

(《廉颇蔺相如列传》)18.约之阁阁,椓之橐橐。

(《诗经?小雅?斯干》)19.其文约,其辞微。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20.以深为根,以约为纪。

(《庄子?天下》)21.约其辞文,去其烦重。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2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朱淑贞《生查子?元夕》)六、查阅《词源》或《汉语大字典》,抄出下列词语的释义和例句,指出本义和引申义,整理引申义列。

王力版古代汉语练习题(一)(后附答案)

王力版古代汉语练习题(一)(后附答案)

王力版古代汉语练习题(一)(后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一鼓作气,再而衰败,三而竭”中的“再”可以解释为()A. 又B. 再一C. 又一D. 第二次2.从句式上来说,“皇天无亲,惟德是依”属于()句。

A. 状语后置B. 宾语前置C. 判断句D. 非特殊句式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文在于说明()A. 什么是美B. 什么是善C. 什么是无为D. 相反相成相互转化的道理4.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延伫乎吾将反B.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C. 进不入以离尤兮D. 何方圜之能周兮5.《大同》一文选自是()A. 《论语》B. 《孟子》C. 《礼记》D. 《尚书》6.“屈原”的“原”是他的()A. 姓B. 名C. 字D. 号7.《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的历史著作。

A. 编年体B. 纪传体C. 国别体D. 通史8.()就是彼此音义相同而外形不同的字。

A. 古今字B. 异体字C. 通假字D. 繁简字9.“入则无法家拂.士”中的“拂”应解释为()A. 拂去B. 吹拂C. 辅佐D. 拂尘10.“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中的通假字是()A. 至B. 辜C. 拖D. 取二、指出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该字。

11.庄公寤生,惊.姜氏。

12.烛之武退.秦师。

13.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1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15.树.之以桑。

16.从左右,皆肘.之。

17.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18.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19.赵王之子孙侯.者。

20.德合.一君。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解析】“一鼓作气,再而衰败,三而竭”中的“再”只能理解为“两次”(或“第二次”)。

2.【答案】B【解析】此句是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句。

3.【答案】D【解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文说明的道理:万事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相互转化的。

4.【答案】B【解析】A、C、D项的通假字分别是:反——返、尤——忧、圜——圆。

5.【答案】C【解析】《大同》是《礼记》中的一篇。

王力古汉习题集

王力古汉习题集

王力《古代漢語》習題集古代漢語, 王力王力《古代漢語》習題集第一單元漢字一、結合字義,說明下列各字屬於“六書”中的哪一書:休亦本采苗文姓雨目責考其婆姚豆章州甘朱權二、指出下列形聲字的字義,並分析形符聲符的位置關係:旗逃裳膏匣哀衷翼病架杉在徒被晏街三、說明下列各組字之間是什麼關係:暖、煖;從、從;備、備;舍、捨;赴、訃;禮、禮;糧、糧;淚、淚;疲、罷;伸、信;反、返;說、悅;雲、雲;拿、拏;矢、屎;慚、慙;強、彊;淼、渺;知、智;要、腰;四、名詞解釋:1、甲骨文;2、小篆;3、會意字4、異體字5、金文6、部首五、試述《說文解字》一書的作者、成書時代、該書性質以及釋字體例。

六、簡化漢字的方法有那些?分析下列各組繁簡字用法上的異同。

1、發、發、髮;2、饑、飢、饑;3、鐘、鍾;4、醜、醜;5、後、後;6、餘、餘;第二單元詞匯一、什麼是詞的本義和引申義?怎樣辨別詞的本義?二、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並指出是單音詞還是複音詞?1、消息盈虛,終則有始。

(《莊子•秋水》)2、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易經•革卦》)3、吾聞國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

(《左傳•桓公二年》)4、布帛尋常,庸人不釋。

(《五蠹》)5、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杜甫《兵車行》)三、指出下列各句加點號的複音詞是哪類單純詞或複合詞。

1、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也。

(《岳陽樓記》)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師表》)3、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孔雀東南飛》)4、秦人開關而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

(《過秦論上》)5、秦國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

(《韓非子•初見秦》)6、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鴻門宴》)四、解釋下列各句加點號的詞的意義,並說明它們古今詞義有和變化。

1、項羽乃疑範增與汗有私,稍奪之權。

(《史記•項羽本紀》)2、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從而後》)3、不恨我不見石崇,恨石崇不見我!(《洛陽伽藍記•王子坊》)4、唐氏有棄地,貨而不售。

王力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王力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王力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古代汉语中的虚词?
A. 之
B. 乎
C. 者
D. 也
答案:D
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说”的意思是?
A. 喜悦
B. 说话
C. 说服
D. 说辞
答案:A
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以下哪部古籍?
A. 《论语》
C. 君子的忧虑多,小人的忧虑少
D. 君子的心胸宽广,小人的忧虑少
答案:A
6. “温故而知新”中的“故”指的是?
A. 过去的事情
B. 旧的知识
C. 老朋友
D. 故乡
答案:B
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焉”表示的是?
A. 语气词,无实义
B. 疑问
C. 选择
D. 转折
答案:A
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的“是”指的是?
答案:美德,恶行
10.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中的“规矩”指的是______。
答案:工具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简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意味着自己不希望遭受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强调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同理心。
2. 解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说明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指出只学习不思考会导致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则会导致危险,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结合。
A. 这是
B. 这样
C. 正确
D. 错误
答案:B
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勿”的意思是?
A. 不要
B. 忘记
C. 忽略
D. 放弃

1王力古代汉语复习资料(1)

1王力古代汉语复习资料(1)

王力古代汉语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古代汉语-王力-第一册-一单元-通论-补充

古代汉语-王力-第一册-一单元-通论-补充

古代汉语-王力-第一册-一单元-通论-补充(共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学习古代汉语,免不了碰到一些自己不懂的字词典故,这些都需要依靠查阅工具书来解决。

而不同的工具书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要比较有效地查阅,必须了解不同工具书的性质体例,编排方法和注音释义特点等。

本节先介绍一般工具书的编排法、注音方法和释义特点。

再对十几本常用字典辞书进行简单介绍。

(一)字典辞书的编排和注音1、编排方式汉字有形有音有义,编排时可按形,也可按音或义。

我国现存最早的字典辞书《尔雅》是按意义编排。

如《释诂》:“赉、贡、锡、界、予、贶,赐也。

”“如、适、之、嫁、组、逝,往也。

”这两条,就是把一组词义词编排在一起,但按意义偏排查阅起来很不方便,后代很少再使用,而多按形或音来偏排。

(1)按形编排主要有按部首和四角号码两种方式。

按部首编排即把所收录的字分属若干部首之中,按笔画多少的先后顺序排行,同一部首的字都归入该部之下,以每字笔画的多少为序。

如“亻”为两画,“彳”部必在“亻”部之后;同一部的字也按笔画多少为序,如九画的“待”排在八画的“往”之后。

最早创立部首编排法的是许慎,他编写的《说文解字》把汉字分为540个部首,其后的字典辞书分部不一样。

如《康熙字典》分214部,新《辞海》250部,《汉语大字典》200部,《现代汉语词典》189部。

分部不同,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字典辞书里也可能属不同的部首。

按四角号码也是按形编排。

这种编排法是根据方块汉字的特点,每个汉字取四个角的形状,分为十种形式,分别用0至9十个阿拉伯字代表。

其口诀为:横一竖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

意为,这个角如果是一横就取1,竖就取2,交叉就取4,方框就取6等等,如“颃”字为0128。

这种编排法曾使用一时,但现在很少有人在使用。

(2)按音序编排音有古音今音,古音可按声母编排,也可按韵编排,今音有按注音字母编排,也有按拼音字母编排。

王力古代汉语练习题 古代汉语练习题(含答案)

王力古代汉语练习题 古代汉语练习题(含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一)及答案古代汉语练习题(一)一、解释下列术语。

(每題3分,共12分)1、六书2、四体二用3、本义4、词义扩大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8分)1、“姜氏欲之,焉辟害”一句中的“辟”与“避”是一对_________。

A、古今字B、通假字C、异体字D、繁简字2、“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餘杯”一句中,“餘”今作“余”,它们是一对_________。

A、古今字B、繁简字C、异体字D、通假字3、就词汇音节结构而言,古代汉语词汇中_________占多数。

4、下列各词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小人、仆、臣、不才、吾、予5、下列各词中属于疑问代词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吾、谁、余、莫、斯、夫、奚、其、或、若6、“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一句中,“亟”字的词性是_________。

三、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

(每字0.5分,共10分)亦诚羊都刃伐盥矢上壶莫十徒问既采马础鹿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每句1分,共13分)1、时: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②问君西游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③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④时与出游猎。

(《史记·吕太后本纪》)⑤时移而治,不易者乱。

(《韩非子·心度》)⑥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庄子·秋水》)2、间:①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前赤壁赋》)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左传·庄公十年》)④遂与外人间隔。

(陶潜《桃花源记》)⑤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史记·屈原賈生列传》)⑥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⑦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王力古汉语习题集

王力古汉语习题集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第一单元汉字一、结合字义,说明下列各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书:休亦本采苗文姓雨目责考其婆姚豆章州甘朱权二、指出下列形声字的字义,并分析形符声符的位置关系:旗逃裳膏匣哀衷翼病架杉在徒被晏街三、说明下列各组字之间是什么关系:暖、煖;从、从;备、备;舍、舍;赴、讣;礼、礼;粮、粮;泪、泪;疲、罢;伸、信;反、返;说、悦;云、云;拿、拏;矢、屎;惭、慙;强、彊;淼、渺;知、智;要、腰;四、名词解释:1、甲骨文;2、小篆;3、会意字;4、异体字;5、金文;6、部首五、试述《说文解字》一书的作者、成书时代、该书性质以及释字体例。

六、简化汉字的方法有那些?分析下列各组繁简字用法上的异同。

1、发、发、发;2、饥、饥、饥;3、钟、锺;4、丑、丑;5、後、后;6、余、馀;第二单元词汇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怎样辨别词的本义?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并指出是单音词还是复音词?1、消息盈虚,终则有始。

(《庄子?秋水》)2、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易经?革卦》)3、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

(《左传?桓公二年》)4、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五蠹》)5、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杜甫《兵车行》)三、指出下列各句加点号的复音词是哪类单纯词或复合词。

1、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岳阳楼记》)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3、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孔雀东南飞》)4、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论上》)5、秦国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

(《韩非子?初见秦》)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四、解释下列各句加点号的词的意义,并说明它们古今词义有和变化。

1、项羽乃疑范增与汗有私,稍夺之权。

(《史记?项羽本纪》)2、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从而后》)3、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洛阳伽蓝记?王子坊》)4、唐氏有弃地,货而不售。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王力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王力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王力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王力)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同源字的是()。

A. 来、麦B. 明、盟C. 休、息D. 亲、戚答案:C2. “之”字在古汉语中用作代词时,可以指代()。

A. 人B. 物C. 事D. 以上都可以答案:D3. 在古汉语中,“而”字用作连词时,表示()。

A. 并列关系B. 转折关系C. 顺承关系D. 以上都可以答案:D4. 下列各句中,“于”字用作介词,表示“在”的是()。

A. 苛政猛于虎也B. 欲报之于陛下也C. 寡人之于国也D.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答案:C5. “以”字在古汉语中用作连词时,表示()。

A. 目的B. 原因C. 手段D. 以上都可以答案:D6. 下列各句中,“其”字用作语气副词的是()。

A. 其真无马邪?B. 其真不知马也。

C.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D. 其皆出于此乎?答案:A7. “之”字在古汉语中用作助词时,表示()。

A. 取独B. 定语后置的标志C. 宾语前置的标志D. 以上都可以答案:D8. 下列各句中,“而”字用作语气词的是()。

A. 学而时习之B.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C. 温故而知新D. 学而不思则罔答案:B9. “乎”字在古汉语中用作语气词时,表示()。

A. 疑问B. 感叹C. 反问D. 以上都可以答案:D10. 下列各句中,“也”字用作语气词的是()。

A.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 吾尝终日而思矣。

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古汉语中,“之”字用作动词时,其基本意义是_________。

答案:往、到12. “者”字在古汉语中用作助词时,表示_________。

答案:……的人(或事物)13. “焉”字在古汉语中用作语气词时,表示_________。

答案:呢14. “矣”字在古汉语中用作语气词时,表示_________。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电子版本一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电子版本一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电子版本一第一单元汉字一、结合字义,说明下列各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书:休亦本采苗文姓雨目責考其婆姚豆章州甘朱權二、指出下列形声字的字义,并分析形符声符的位置关系:旗逃裳膏匣哀衷翼病架杉在徒被晏街三、说明下列各组字之间是什么关系:暖、煖;从、從;备、備;舍、捨;赴、訃;礼、禮;粮、糧;泪、淚;疲、罷;伸、信;反、返;说、悦;云、雲;拿、拏;矢、屎;惭、慙;强、彊;淼、渺;知、智;要、腰;四、名词解释:1、甲骨文;2、小篆;3、会意字4、异体字5、金文6、部首五、试述《说文解字》一书的作者、成书时代、该书性质以及释字体例。

六、简化汉字的方法有那些?分析下列各组繁简字用法上的异同。

1、发、發、髮;2、饥、飢、饑;3、钟、鍾;4、丑、醜;5、後、后;6、余、餘;第二单元词汇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怎样辨别词的本义?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并指出是单音词还是复音词?1、消息盈虚,终则有始。

(《庄子?秋水》)2、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易经?革卦》)3、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

(《左传?桓公二年》)4、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五蠹》)5、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杜甫《兵车行》)三、指出下列各句加点号的复音词是哪类单纯词或复合词。

1、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岳阳楼记》)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3、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孔雀东南飞》)4、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论上》)5、秦国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

(《韩非子?初见秦》)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四、解释下列各句加点号的词的意义,并说明它们古今词义有和变化。

1、项羽乃疑范增与汗有私,稍夺之权。

(《史记?项羽本纪》)2、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从而后》)3、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洛阳伽蓝记?王子坊》)4、唐氏有弃地,货而不售。

【免费下载】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一

【免费下载】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一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1)按音序排列。

按拼音字母次序怕列,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序,按平水韵106韵排列。

(2)按部首和壁画排列。

(3)按编码排列。

四角号码检字法(一)《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编纂,在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的基础上编成的。

按部首排列,分为214部,部首又按十二地支,分成子丑乙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集,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

笔画少的部首排在前面,同部首的字再按笔画数目排列。

“一二子中三丑寅,四卯辰巳五午未,六在未申七仔酉,八九戌部余亥存。

”收字47035个,是清代以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

这部字典的释字体例是先音后义。

每字下面先列历代主要韵书的反切,然后解释字义,每义之下一般都引古书为证,有时也有古注,很少有编者自己的见解。

道光七年(1827年),王引之作《字典考证》,纠正了它的引述错误2588条:1981年王力作《康熙字典音读订误》,共八类五千九百多条。

《中华大字典》是由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用部首排列,收字四万八千多个,比《康熙字典》多收了一些近代的方言字和翻译用的新字。

全书在体例方面,注音主要采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释义也比较简单,并采用了一些清人的训诂研究成果。

(二)《辞源》《辞海》《辞源》是商务印书馆编印的,出版于1915年,编写者有陆尔奎、方毅等五十多人。

这是一部与词语为主,兼顾便可常识的大辞书。

这部书用的是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的214个部首,单字字头下大量收列古今的复音词和词组,先释单字,再释复音字。

单字先注音,后释义。

注音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的《音韵阐微》的反切。

释义基本上是先说明词义和用法,然后再引书证或综述引文大意,有的还引古注对书证进行解释。

“社”,“(一)土地神主也”是第一个释义,“(诗)以社以方”是引得《诗经》中的话作例证,“{疏}以后的话是唐代孔颖达对《诗经》”这句话的解释。

古代汉语王力版习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王力版习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王力版习题及答案绪论:1.古代汉语课程是什么性质的课程?古代汉语是文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和培养古书阅读能力的工具课。

2.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如何分期?一般将"五四"以前的汉语成为"古代汉语",以后的称为"现代汉语"。

但是吕叔湘在80年代又提出应该把"五"四以前的分成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个时期,现代汉语只是近代汉语内部的一个分期。

3.何为古代汉语书面语的两大支流?文言和古白话。

4.什么是文言?什么是古白话?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世作家仿古作品的语言。

古白话是后期的另一种书面语言系统,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

文字(上):5.为什么说结绳、契刻、八卦等不是文字?文字与图画有什么本质区别?结绳、契刻、八卦等都是帮助和提示人们记忆的工具,而文字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都不是文字,和文字的产生也没有直接的关系。

图画虽然可以有表意的作用,可是往往意思含糊不清,应该怎么理解取决于具体环境。

只有具备下列条件时,才可以成为文字:(1)把整幅的画拆散成个别的图形,一个图形跟语言里的一个词相当。

(2)这些图形必得作线性排列,按照语言里的词序。

(3)有些抽象的意思,语言里有字眼,不能直接画出来,得用转弯抹角的办法来表示。

6.汉字与汉语是什么关系?汉字是辅助交际工具,它使汉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7.什么是字体?它与字的结构方式是同一概念吗?字体是指整个文字系统的书写样式。

它与字的结构方式不是同一个概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比较稳固的,但字体却可以变化。

8.汉字字体演变总的趋势如何?字体要求便于书写和识别,所以汉字字体发展的总趋势是由繁复到简洁的。

演变是缓慢的、渐进的,新字体出现,旧字体被淘汰,中间有一个交替的过程。

9.举例说明汉字发展过程中的几种主要字体的特点: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一)甲骨文甲骨文又称卜辞、殷虚文字等,主要是指商代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王力《古代汉语》 章节题库 (古汉语通论(1~4))【圣才出品】

王力《古代汉语》  章节题库 (古汉语通论(1~4))【圣才出品】

第1章汉语通论(1~4)一、填空题1.反切的原理是切上字与被切字的________相同,切下字与被切字的________、________相同。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案】声母;声调;韵母【解析】反切法是中国古代汉语中注音法的一种,反切上字的声母加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母组合即被切字的读音。

2.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的读音,称“某某切”。

其方法是________。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案】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组合起来就是被切字的读音【解析】反切法是中古代汉语中的注音方法,相较于直音法,它有很大的改进,但是仍然有很大的缺陷,如若不认识反切字就起不到注音效果。

3.《康熙字典》按部首排列,共________部。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案】214【解析】《康熙字典》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汉语辞典,由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及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担任主编,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

《康熙字典》以二百一十四个部首分类,并注有反切注音、出处及参考等,几乎把每一个字的不同音切和不同意义都列举进去,是古代汉语的学习者必备的工具书。

4.我国的第一部字典是________,这部字典把汉字分为________部,结构分析基本上是以________字体为依据。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相关试题:(1)《说文解字》作者________,全书分________部首。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2)《说文解字》的作者是________。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案】《说文解字》;540;小篆【解析】我国的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是《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许慎。

许慎,字叔重,是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有“字圣”之称)、语言学家,也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

他历经21年著成《说文解字》十五卷,这部书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收字9353个,将其归入540部首,另有重文1163个。

王力古代汉语题库

王力古代汉语题库

王力古代汉语题库第一单元汉字一、结合字义,说明下列各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书:休亦本采苗文姓雨目責考其婆姚豆章州甘朱權二、指出下列形声字的字义,并分析形符声符的位置关系:旗逃裳膏匣哀衷翼病架杉在徒被晏街三、说明下列各组字之间是什么关系:暖、煖;从、從;备、備;舍、捨;赴、訃;礼、禮;粮、糧;泪、淚;疲、罷;伸、信;反、返;说、悦;云、雲;拿、拏;矢、屎;惭、慙;强、彊;淼、渺;知、智;要、腰;四、名词解释:1、甲骨文;2、小篆;3、会意字4、异体字5、金文6、部首五、试述《说文解字》一书的作者、成书时代、该书性质以及释字体例。

六、简化汉字的方法有那些?分析下列各组繁简字用法上的异同。

1、发、發、髮;2、饥、飢、饑;3、钟、鍾;4、丑、醜;5、後、后;6、余、餘;第二单元词汇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怎样辨别词的本义?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并指出是单音词还是复音词?1、消息盈虚,终则有始。

(《庄子•秋水》)2、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易经•革卦》)3、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

(《左传•桓公二年》)4、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五蠹》)5、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杜甫《兵车行》)三、指出下列各句加点号的复音词是哪类单纯词或复合词。

1、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岳阳楼记》)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3、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孔雀东南飞》)4、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论上》)5、秦国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

(《韩非子•初见秦》)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四、解释下列各句加点号的词的意义,并说明它们古今词义有和变化。

1、项羽乃疑范增与汗有私,稍夺之权。

(《史记•项羽本纪》)2、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从而后》)3、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洛阳伽蓝记•王子坊》)4、唐氏有弃地,货而不售。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第一单元文字一、结合字义,说明下列各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书:休亦本采苗文姓雨目責考其婆姚豆章州甘朱權二、指出下列形声字的字义,并分析形符声符的位置关系:旗逃裳膏匣哀衷翼病架杉在徒被晏街三、说明下列各组字之间是什么关系:暖、煖;从、從;备、備;舍、捨;赴、訃;礼、禮;粮、糧;泪、淚;疲、罷;伸、信;反、返;说、悦;云、雲;拿、拏;矢、屎;惭、慙;强、彊;淼、渺;知、智;要、腰;四、名词解释:1、甲骨文;2、小篆;3、会意字4、异体字5、金文6、部首五、试述《说文解字》一书的作者、成书时代、该书性质以及释字体例。

六、简化汉字的方法有那些?分析下列各组繁简字用法上的异同。

1、发、發、髮;2、饥、飢、饑;3、钟、鍾;4、丑、醜;5、後、后;6、余、餘;第二单元词汇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怎样辨别词的本义?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并指出是单音词还是复音词?1、消息盈虚,终则有始。

(《庄子·秋水》)2、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易经·革卦》)3、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

(《左传·桓公二年》)4、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五蠹》)5、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杜甫《兵车行》)三、指出下列各句加点号的复音词是哪类单纯词或复合词。

1、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岳阳楼记》)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3、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孔雀东南飞》)4、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论上》)5、秦国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

(《韩非子·初见秦》)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四、解释下列各句加点号的词的意义,并说明它们古今词义有和变化。

1、项羽乃疑范增与汗有私,稍夺之权。

(《史记·项羽本纪》)2、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力《古代汉语》(一)练习一、填空题1.关于汉字的形体构造,传统有的说法。

它们是象形、、会意、形声、假借。

2.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

(2)、、来者犹可追。

5、清代对《说文解字》作注解的有和桂馥、王筠、朱骏声等四家。

6、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的产生是一次重大的改革,这种改革直接影响到汉字的构造,改变了篆书和篆书以前的古文字的面貌。

7、指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

8、词义的引申方式有连锁式、和综合式。

9、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

”10.异体字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的( )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

像“寘”与“置”、“脩”与“修”、“游”与“遊”等只有部分义项相同或相通,不能在任何情况下互相代替,就不能算是异体字。

11.二、名词解释题1、古今字:2、浑言:3、异体字:4、偏义复词:5、衍文:6、异体字7、浑言、析言三、解释下列句中的词1、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

亟:2、(晋灵公)犹不改。

宣子骤.谏。

公患之,使锄麑贼之。

骤:贼:3、师进,次.于陉。

次:4、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归孔子豚。

归:5、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

适:会:6、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再:7、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市:8、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五谷:9、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毙:姑:10、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请以遗之。

”羹:遗:11、曾子曰:“不可。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濯:暴:12、(宣子)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饿:四、指出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字及其活用类型,并解释其在句中的意义1、庄公寤生,惊姜氏。

()2、晋灵公不君。

()3、齐侯饮赵盾酒。

()4、左右以君贱之矣,食以草具。

()5、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6、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7、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8、齐侯饮赵盾酒。

()9、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10、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五、解释下列字的本义。

1、向()2、脚()3、理()4、责()5、习()六、根据汉字的造字方法,说明下列各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书。

(1)亦()、(2)采()、(3)州()、(4)甘()、(5)朱()。

七、标出下列字中的会意字末信休刃鱼牧步集引上取众采豆精尘子八、简答题1、举例说明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有哪几种类型。

2、举例说明古代汉语中被动句的类型。

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4、举例说明什么叫异体字?并说明其类型。

九、阅读理解(一)潁考叔為颖谷封人聞之有獻于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遂為母子如初1、给上文断句标点。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公賜之食食舍肉(2)未嘗君之羹(3)請以遺之(4)闕地及泉隧而相見(5)其誰曰不然3、找出文中古今字、双宾句、宾语前置句、词类活用句。

4、翻译下面的句子。

潁考叔為颖谷封人聞之有獻于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二)晉靈公不君。

厚斂以彫牆。

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熟,殺之,寘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

趙盾士季見其手,問其故而患之。

將諫,士季曰:“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

會請先,不入,則子繼之。

”三進及溜,而後視之。

曰:“吾知所過矣,將改之。

”稽首而對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夫如是,則能補過者鮮矣。

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豈惟群臣賴之。

又曰:‘袞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

’能補過也。

君能補過,袞不廢矣。

”翻译下列句子。

1、晉靈公不君。

厚斂以彫牆。

2、宰夫胹熊蹯不熟,殺之,寘諸畚。

3、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

4、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十、把下面两段短文中的部分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及莊公即位,爲之請制。

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爲之所,無使滋蔓。

蔓,難圖也。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1)制,巖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2)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3)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4)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

(5)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爲之所,無使滋蔓。

2、(陳相曰:)“從許子之道,則市買不貳,國中無僞;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麻縷絮絲輕重同,則賈相若;五穀多寡同,則賈相若;屨大小同,則賈相若。

”(孟子)曰:“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萬。

子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

巨屨小屨同賈,人豈爲之哉?從許子道,相率而爲僞者也,惡能治國家!”(1)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2)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3)或相倍蓰,或相什伯。

(4)子比而同之。

(5)惡能治國家。

十一、给下列短文加上标点。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徑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爲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爲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庄子·秋水》)(一)文字学知识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此“女”字与“汝”的关系是( )字,意思是( )。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说”字与“悦”字的关系是( )字,意思是( )。

3.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此“已”字与( )字通假,意思是( )。

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杇.也。

此“杇”字是“圬”字的( )字,意思是( )。

5.学而不厭.,诲人不倦。

此“厭(笮也,迫也)”是“猒(饱也)”的( )字;而“壓”字是“厭”字的( )字,本义是( )。

6.德之不脩.,学之不讲。

此“脩”字是“”字的通假字。

意思是( )。

7.(子贡)曰:“然则师愈與.?”此“與”字与“”字的古字。

是句末语气词。

8.癸酉,师陈.於鞌。

此“陈”是“阵”的( )字,意思是( );“鞌”与“鞍”是( )字。

9.左并辔,右援枹.而鼓。

此“枹”与“桴”为( )字。

10.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

”此“辟”字与“避”为( )字,意思是( )。

11.韩厥俛.定其右。

此“俛”字与“”字为异体字。

12.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此“竟”字是“”的古字。

意思是( )。

1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此“共”字是“供”的( )字。

14.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歸.孔子豚。

此“见”字与后来的( )字为古今字;“归”即( )字的通假字。

15.以齐王,由.反手也!16.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

(二)固定格式或词组(做到能翻译句子)解释下列句子,注意带点的词意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按时,名词作状语。

)2.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3.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哉?(《齐晋鞍之战》)4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5.若不阙秦,将焉.取之?6.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7.奚用..是鶃鶃者为.哉?8.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9.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10 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11.姜氏何.厭之有..?12.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13.王曰:“子归,何以..报我?”(《楚归晋知罃》)14.故周书曰:“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宫之奇谏假道》)15.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宫之奇谏假道》)16.其.不欲见贤邪.?17.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大概就像给弓安弦吧?)(三)句式知识(要能翻译句子)1.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2.於予与.何诛!3.子曰:“盍.各言其志?”4.叶公问.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对。

5.司马牛问.君子,子曰:6.姜氏何厭之.有?7.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10.子曰:“野哉由也!”11.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12.子曰:“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13.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

14.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16.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17.公赐之食...,食舍肉。

(《郑伯克段于鄢》)18.公语之故...。

(《郑伯克段于鄢》)...,且告之悔19.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20.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齐桓公伐楚》)21.(四)古今异义词:1.愿无伐.善,无施劳。

2.於予与何诛.!3.学而不厭.,诲人不倦。

4.力不足者,中道废,今女畫.。

5.德之不脩,学之不讲.。

6.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7.病未及死,吾子勉.之!8.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

9.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10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11.年饑.,用不足,如之何?1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1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14.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15.夫以百畝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16.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齐晋鞍之战》)(《诗·小雅·采叔》“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

”毛传:“殿,镇也。

”(《小尔雅》:“集,成也。

”))17.射其右,斃.於车中。

(《齐晋鞍之战》)18.师退,次.于召陵。

(《齐桓公伐楚》)19.天之道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20.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能有生者也。

(五)词类活用1.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2.不迁怒,不贰.过。

3.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4.从左右,皆肘.之。

5.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赦之,以劝.事君者。

6.多行不义必自斃.,子姑待之。

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8.若不阙.秦,将焉取之?9.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

10.人一能.之,己百.之。

11.以笃.父子,以睦.兄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