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王力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复习——王力教材

古代汉语复习——王力教材

古代汉语复习——王力教材古代汉语一、语法:(一)词法虚词: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形代表几个不同的虚词。

实词1.虚词:(1)以代词用法为主的虚词:之代词: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爱公孙段,欲立之相当于“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那么你之后就没有人再继续了)相当于“我”:幸来告语之指事代词“这”:之二虫,又何如。

之子于归。

(这个姑娘出嫁了)助词介词,连词:“的”:民之主也;以君之力,不能毁魁父之丘。

(这样的)云梯之械(这样的)。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寡人之于国也。

“之”字本意:到(某地)去其相当于“之+的”代人,作定语:其妻归,告其妄代物:问其主代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主谓结构的主语:而观其辟人也作语气词表示委婉的语气:吾其还也(我还是走吧)表示推测的语气:民其无知也(百姓大概无知吧)增加反问的语气:如之何其废之表反问“难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其”字本意:箕是代词,代前边出现的人,事:闻君行圣人之道,是亦圣人也(这)(译作:这、这个、这样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和这个相反)天下皆是也(这样的)作指事代词:是岁大旱(这);居是邦也(这个)现代汉语中,“之”、“其”、“是”作为代词已不用了。

者特殊代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所者代词名词+者(复指代词),就是指代名词本人:陈涉者,羊城人也动词+者,指示发出动作的主体,者字词组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的话”:不然者表示疑问语气“呢”:何以得擅许秦者?放在句尾和“也”连用:……而非邦者也(哪里见过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不算是国家呢?)所所只能+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所读者(所读的书)所仰望而终身也吾先子所畏也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所以”(所凭借的原因):故今具道所以未见所以敬王也(没有见到你所用来尊敬王的表现)或、莫都是不定代词或或曰……(有人说……)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莫否定性不定代词:天下莫不闻莫不中音(没有哪一个声音不符合节拍)善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都有副词用法或(作状语,表不肯定):或者不可乎(也许不行吧)今者或是之亡矣(大概)莫(表否定):民莫有斗心(老百姓没有抗争的决心)焉都是合音词“于之”,“于是”诸“之于”,“之乎”焉“于之”,“于是”: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让子路在这儿问路)不复出焉(于之)(不再从这儿出去了)善莫大焉(于之)语气词用法:在句尾:于我心有戚戚焉则就木焉(就和死差不多了)在句首:焉有仁人在立,罔民而可为也?诸“之于”:投诸渤海之尾“之乎”:有诸?(有这件事吗?)孰、何、安、胡、曷——代词,“什么”孰:指事,指人何:何事。

古代汉语(王力)

古代汉语(王力)

王力古代汉语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第1章 古汉语通论(1~4)1.1 复习笔记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 古汉语通论(5~6)2.1 复习笔记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3章 古汉语通论(7~10)3.1 复习笔记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 古汉语通论(11~12)4.1 复习笔记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5章 古汉语通论(13~14)5.1 复习笔记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 古汉语通论(15~16)6.1 复习笔记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7章 古汉语通论(17~18)7.1 复习笔记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 古汉语通论(19~20)8.1 复习笔记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9章 古汉语通论(21~22)9.1 复习笔记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0章 古汉语通论(23~24)10.1 复习笔记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1章 古汉语通论(25~26)11.1 复习笔记1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2章 古汉语通论(27~28)12.1 复习笔记1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3章 古汉语通论(29~30)13.1 复习笔记1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4章 古汉语通论(31~32)14.1 复习笔记1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章 古汉语通论(1~4)1.1 复习笔记一、怎样查字典辞书(一)字典辞书的编排和注音1.编排方式汉字有形有音有义,编排时可按形,也可按音或义。

我国现存最早的字典辞书《尔雅》是按意义编排。

如《释诂》:“赉、贡、锡、畀、予、贶,赐也。

”“如、适、之、嫁、徂、逝,往也。

”这两条,就是把一组词义词编排在一起,但按意义编排查阅起来很不方便,后代很少再使用,而多按形或音来编排。

(1)按形编排主要有按部首和四角号码两种方式①部首编排法按部首编排即把所收录的字分属若干部首之中,按笔画多少的先后顺序排行,同一部首的字都归入该部之下,以每字笔画的多少为序。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35629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35629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35629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2.复习办法: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1.复习范围:第一册:(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二)词的本义探求例第二册(三)引申义分析例(上)(四)引申义分析例(下)第三册(五)同义词辨析例2.复习办法: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册(一)怎样查字典辞书: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

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收字()个,按()分卷,依(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收字()个,全书分()卷,按()排列。

6.《词诠》作者是(),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1.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2.记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即:“一曰指事,……;二曰……。

”3.记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概念和书上的古字形。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1.重点篇目: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2.复习办法: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1.复习范围:第一册:(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二)词的本义探求例第二册(三)引申义分析例(上)(四)引申义分析例(下)第三册(五)同义词辨析例2.复习办法: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册(一)怎样查字典辞书: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

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收字()个,按()分卷,依()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收字()个,全书分()卷,按()排列。

6.《词诠》作者是(),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1.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与练习题(适合王力版教材)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与练习题(适合王力版教材)

王力古代汉语笔记一、填空: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A、按音序排列。

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

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

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

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

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

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

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

释字体例先音后义。

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

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

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

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

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

刘叶秋负责。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

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

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

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

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

徐灏《说文解字注笺》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与练习题(适合王力版教材)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与练习题(适合王力版教材)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与练习题(适合王力版教材)6.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尊卑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尊卑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下)7.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注:①涘:岸边。

渚:水中小块陆地。

8.北有黎丘乡有奇鬼焉善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为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称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吕氏春秋)9.富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节用故多余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以上法取焉而下以礼节用之余若丘山不时焚烧无所藏之夫君子奚患乎无余故知节用裕民则必有仁义圣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积矣此无他故焉生于节用裕民也不知节用裕民则民贫民贫则田瘠以秽田瘠以秽则出实不半上虽好取侵夺将寡获也而或以无礼节用之则必有贪利纠譑①之名而且有空虚穷乏之实矣此无他故焉不知节用裕民也康诰曰弘覆乎天若德裕乃身此之谓也(荀子·富国)注:①纠譑:搜刮。

10.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耳怯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史记·淮阴侯列传)11.人有盗高庙①座前玉环得文帝怒下廷尉治按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②当弃市上大怒曰人无道乃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恭承宗庙意也释之③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④为基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一假令遇民取长陵⑤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汉书·张释之传)注:①高庙:汉高祖刘邦庙②奏:判决。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与练习题(适合王力版教材)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与练习题(适合王力版教材)

古付漢語筆記,根據王刂的書整理的一、填空:1、漢語字典的編排方式主要更三種:A、按音序排列。

現在通行按照中文拼音字母次序排列(中文拼音方案);古付按照帄水韻106韻排列(上、下帄聲各15韻,上聲29韻、去聲30韻,入聲17韻)。

B、按部首和筆劃排列。

却一部首的字歸在一起,部首的先後以筆劃多少為序;却一部首仏,字的先後以筆劃多少為序。

筆劃相却時,在按起筆的筆形排列。

一般是把起筆分成點(、)、橫(一)、直(ㄧ)、撇(ノ)四種或點、橫、直、撇、折(┐)五種依次排列。

C、按編碼排列。

通行的是四角號碼檢字法。

漢字方形更四個角,角的形式共十種,用0至9付表。

角的順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每字得四碼。

2、《康熙字典》張玉書、陳廷敬等編,在明付梅膺祚《字彙》和張自烈《正字通》基礎上編成。

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

釋字體例先音後義。

先列主要韻書的反切,再釋義,每義引古書為證。

3、王引之《字典考證》、王刂《康熙字典音讀訂誤》,進行糾正。

4、《中華大字典》陸費逵、歐陽溥存主編,1915年中華書局。

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韻》的反切,還加注直音。

5、《辭源》1915商務印書館,陸爾奎、方毅等人編寫,是近付出版最早的以語詞為主,兼顧百科常識的大辭書。

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

注音反切,全部採用清付李光地《音韻闡微》的改良的反切。

基本奠定了漢語現付詞典的編纂體例格局。

1958年修訂為―以語文為主,百科為輔‖的工具書,吳澤炎、黃秋耘。

劉葉秋負責。

採用中文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採用《廣韻》的反切。

6、《辭海》1936中華書局編印,舒新城、沈頤,張相主編。

1958年修訂為綜合性辭書。

舒新城、陳望道主持。

7、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國文字學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統完備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

宋付徐鉉採用孫愐《唐韻》校訂過。

清付黎永春的《說文通檢》。

徐灝《說文解字注箋》8、清付研究《說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桂馥《說文解字義疏》、王筠《說文句讀》、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D、注意关键词语得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就是不同于现代汉语得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
(二)词得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
(四)引申义分析例(下)
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得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得不同;
(2)古代就是贬义,现在就是褒义得:如“锻炼”,古代就是玩弄法律诬陷别人得意思,现在指“练习、磨炼”,就是褒义。
(3)有得中性词,后来有了褒贬色彩:如“谤”,古代指“议论”,中性;现在指“诽谤”,贬义。
4、从词义轻重得情况:
(1)有些词,古义轻,今义重。如“诛”,最初只有“责备”得意思,后来就是“诛杀”得意思。(2)还有写词,古义重,今义轻。如“感激”,古义就是“愤激”得意思,现在一般就是“感谢”义。
(3)古今词义有同有异得。如:……
2、古今词义范围得差异有:(问题:从词义范围瞧,古今词义得不同有哪些?)
(1)词义得扩大,如“菜”,古代专指植物类蔬菜,现在包括肉、蛋之类;再如“睡”,古代指坐着打盹,现在指一般得睡觉。
(2)词义得缩小,如“宫”,上古泛指房屋,现在指少数公共场所。再如“瓦”,古义比今义要广,古代指陶制品,现在房屋上得建筑材料。
8、间接引申就是有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即所谓“辗转为它训”。如“朝”,本义就是早晨,引申为“朝见”,再引申为“朝廷”,再引申为“朝代”。再如“任”,……。
9、从本义与引申义所表示得内容瞧,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就是本义发展为各种引申义得基本方式:如“网、踵、市、特”四字,掌握这四个字得本义与引申义。
4、掌握书上出现得每一个例子,体会名词得意动用法与形容词得意动用法得意思,学会识别意动用法得词。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一、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2.复习办法: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C.注意字词(de)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D.注意关键词语(de)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de)意义.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1.复习范围:第一册:(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二)词(de)本义探求例第二册(三)引申义分析例(上)(四)引申义分析例(下)第三册(五)同义词辨析例2.复习办法:A.注意每个词(de)本义、古义;B.注意古今意义(de)不同;C.注意同义、近义词(de)相同点和不同点.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复习通论部分(de)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de)要点(de)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de)例子,回答问题(de)时候,尽量结合例子.上册(一)怎样查字典辞书: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3.康熙字典(de)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de)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de)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4.助字辨略(de)作者是(),收字()个,按()分卷,依()排列.5.经传释词(de)作者是(),收字()个,全书分()卷,按()排列.6.词诠作者是(),其他虚词着作有裴学海(de),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de)着作有张相(de).(二)汉字(de)结构和发展1.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de)结构只有()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2.记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de)解释,即:“一曰指事,……;二曰…….”3.记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de)概念和书上(de)古字形.4.什么是“亦声”5.记住书上举例(de)字,如:“难、权、而、忘”等字(de)本义.6.掌握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de)概念和例字.(三)古今词义(de)异同1.关于古今词义(de)异同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问题:古今词义(de)异同有哪些情况)(1)古今意义基本未变:如:“马、牛、羊、山、水”等;(2)古今意义完全不同(de):如:“绸”古代(de)意义是“缠绕”,现代(de)意义是“丝绸”;“该”古代(de)意义是“完备”,现在是“应当”.(3)古今词义有同有异(de).如:……2.古今词义范围(de)差异有:(问题:从词义范围看,古今词义(de)不同有哪些)(1)词义(de)扩大,如“菜”,古代专指植物类蔬菜,现在包括肉、蛋之类;再如“睡”,古代指坐着打盹,现在指一般(de)睡觉.(2)词义(de)缩小,如“宫”,上古泛指房屋,现在指少数公共场所.再如“瓦”,古义比今义要广,古代指陶制品,现在房屋上(de)建筑材料.(3)词义(de)转移,如“暂”,古代是指狗突然向人袭击,今义指时间短暂;再如“汤”,本义指热水,现在指菜汤、米汤之类.3.词义感情色彩(de)差异有哪些答:(1)古代是褒义,现在是贬义(de):如“复辟”,古代是“恢复君位”,现在是说“开历史倒车”;再如:“爪牙”,古代指“勇猛(de)得力助手”义,现在是“走狗”.(2)古代是贬义,现在是褒义(de):如“锻炼”,古代是玩弄法律诬陷别人(de)意思,现在指“练习、磨炼”,是褒义.(3)有(de)中性词,后来有了褒贬色彩:如“谤”,古代指“议论”,中性;现在指“诽谤”,贬义.4.从词义轻重(de)情况:(1)有些词,古义轻,今义重.如“诛”,最初只有“责备”(de)意思,后来是“诛杀”(de)意思.(2)还有写词,古义重,今义轻.如“感激”,古义是“愤激”(de)意思,现在一般是“感谢”义.5.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如“消息”,古代是“消长”(de)意思,再如“睡觉”,古代是“睡醒”(de)意思.(四)词(de)本义和引申义1.什么是词(de)本义答:所谓词(de)本义,就是词(de)本来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2.汉字是表意体系(de)文字,它(de)形体结构和意义有密切关系,因此,历来文字学家都是从字形入手探求词(de)本义,东汉人()就是这样做(de),他(de)就是一部讲本义(de)书.而他讲本义(de)办法是().3.如:“斤、戒、刃、适、臣”四字:掌握这四个字(de)本义和造字方法;另有“臣、望、临、卧”四字,掌握这四个字(de)本义和造字方法.4.所以,探求词(de)本义时,不仅要分析字形,还必须要有语言材料来加以证实,这是检验本义是否可靠(de)重要依据.5.什么是引申义答:所谓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de)意义,它是造成一词多义(de)根本原因.6.从本义和引申义(de)关系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直接引申,一类叫间接引申;7. 直接引申是指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de)意义:如“月”,本义是月亮,引申为时间单位“月”.再如“城”,本义是“城墙”,引申为“城市”. 8. 间接引申是有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即所谓“辗转为它训”.如“朝”,本义是早晨,引申为“朝见”,再引申为“朝廷”,再引申为“朝代”.再如“任”,…….9.从本义与引申义所表示(de)内容看,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是本义发展为各种引申义(de)基本方式:如“网、踵、市、特”四字,掌握这四个字(de)本义和引申义.(五)词类(de)活用1. 什么是使动用法答: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de)意思.2.掌握动词(de)使动用法、形容词(de)使动用法、名词(de)使动用法(de)例子,即理解其意义,见到“使动用法”(de)词,能够识别出来.3. 什么是意动用法答: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de)意思.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de)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4.掌握书上出现(de)每一个例子,体会名词(de)意动用法和形容词(de)意动用法(de)意思,学会识别意动用法(de)词.5.掌握P281——282页“名词用如动词”(de)例子.6.名词用作状语有几种情况答:(1)表示方位和处所;如:......(2)表示工具和依据;如: (3)表示对人(de)态度;如:……(4)表示比喻,如:…….(回答问题时,要适当举一、两个例子.)7.掌握P282——284页“名词作状语”(de)例子.8.名词活用(de)条件有哪些(即:判断词类活用(de)依据有哪些)答案在P284——287页.(六)古代汉语(de)词序1.古代汉语宾语前置有几种形式答:有以下一些形式:(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见P288)(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见P290)(3)一般句子中,代词用“之、是”等代词复指,如:….(见P292)(4)介词宾语前置:如何以知之.一以当十.等等.(注意:本节(de)每个例子都要好好看一遍,看懂,理解.)(七)古代汉语(de)判断句:1.古代汉语(de)判断句有哪些形式答:主要有四种形式:(1)两个名词性词组并列,如:荀卿,赵人.(2)不用判断词,句末有语气词“也”,如:张骞,汉中人也.(3)主语用代词“者”复指,如:陈轸者,游说之士.(4)主语用代词“者”复指,句末有语气词“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注意:本节(de)每个例子都要好好看一遍,看懂,理解.)2.古代汉语也常常出现“是”字,但它往往不是判断词,而是代词.“是”作为判断词来用,汉代肯定就有了.3.古代汉语判断句(de)特点有哪些答:(1)不用判断词“是”.(2)句末往往有语气词“也”.(3)往往用代词“者”复指主语.(八)古代汉语(de)被动表示法1.古代汉语被动句式有哪些答:有以下一些形式:(1)“于”字式,如:却克伤于矢.(2)“为”字式,如:道术将为天下裂.(3)“为……所”式,如:卫太子为江充所败.(4)“见”字式,如:厚者为戮,薄者见疑.(5)“见……于”式,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6)“被”字式,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2.现代汉语表示被动(de)“被”字句,实际上在战国末期就已经产生了.(九)副词本章重点以下一些特殊副词(de)意义,尤其要注意它们和现代汉语不同(de)地方:1.程度副词:少、稍、颇2.范围副词:但、徒、特、第、直、仅3.时间副词:曾、尝、再、复、仍4.情态副词:且、固5.否定副词:不、弗;毋、勿;未;非;否;微;(如问:古代汉语否定副词有哪些即回答这一条,加举例.)6.表敬副词:有两类:(1)表示尊人(de)有:请、幸、谨、敬、惠、辱;(2)表示自谦(de)有:窃、忝、猥;(如问:古代汉语表敬副词有哪些即回答这一条.)(十)代词人称代词部分:1.古代汉语(de)人称代词有哪些答:(1)第一人称代词有:“吾、我、余、予、朕”等;(2)第二人称代词有:“女(汝)、而、若、尔、乃”等;(3)严格说来,先秦时期没有真正(de)第三人称代词,一般用指示代词“其、之”代替.2.先秦时期(de)“他”是别称代词,是“别(de),别人(de)”意思.3.先秦时期(de)人称代词没有复数形式,有时在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后家“侪、等、辈、曹、属”等表示不只一个人,但这些此词是名词,不是复数形式.4.表示自谦(de)词有:“寡人、臣、妾、奴、仆、愚”等;表示尊人(de)词有:“子、君、先生、足下、大王”等,这些都是名词,不是代词.指示代词部分:1.古代汉语(de)指示代词有哪些答:古代汉语常用(de)指示代词有“是、此、斯、兹、之、其、彼、夫”等,一般分为近指、远指和旁指三类.“是、此、斯、兹、之”是近指代词;(可以译成现代汉语(de)“这、这个、这些”等.)“彼、夫”是远指代词;“他、它”是旁指代词(意思是“别人、别(de)”).2.指示代词还有“若、然、尔”,“若”常用于定语;“然、尔”常用作谓语.3.“焉”相当于“于是”;“诸”相当于“之于”、“之乎”等.疑问代词部分:1.古代汉语(de)疑问代词有哪些答:疑问代词大致可以分为指人、指事和指处所三类.常用于指人(de)疑问代词有“谁”、“孰”;指事(de)疑问代词主要有“何”、“胡”、“曷”、“奚”(一般相当于现代汉语(de)“什么”);指处所(de)疑问代词主要是“安”、“恶”、“焉”(相当于现代汉语(de)“哪里”).“或”和“莫”部分:1. “或”和“莫”分别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法两词(de)区别是什么答:“或”是肯定性无定代词,一般指人,相当于现代汉语(de)“有人”、“有(de)人”或“某人”,只用作主语;“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de)“没有谁”或“没有什么东西(事情)”.“莫”字所否定(de)可以有范围,也可以没有范围或不指出范围.“或”和“莫”(de)主要区别就在于“肯定性”与“否定性”(de)不同.“者”和“所”部分:1.特殊代词“者”和“所”(de)用法是什么有什么区别答:“者”和“所”是两个起辅助作用(de)代词.它们都称代一定(de)人或事物,但是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必须放在其他词或词组(de)前面或后面,构成“者”字结构或“所”字结构,使整个结构成为句子(de)一个成分.一般说来,“所”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前,使之成为名词性结构,表示动作(de)承受者、被动者;“者”字放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后,构成名词结构,表示动作(de)发出者、主动者,这就是二者(de)区别.(十一)介词、连词介词部分:1.介词“于”(de)用法有哪些答:主要有四种:(1)表示处所和时间,如:……;(2)介绍涉及(de)对象,如:……;(3)表示比较,如:……;(4)表示被动,如:…….2. 介词“以”(de)用法有哪些答:主要有四种:(1)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相当于现代汉语(de)“用”或“拿”,如:……;(2)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如:……;(3)表示原因,相当于“因”、“因为”、“由于”,如:……;(4)表示时间,相当于“于”、“在”,如:…….“以”(de)用法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它在句中(de)位置,可以用在动词之前,也可以用在动词之后.二是它(de)宾语(de)位置,介绍“以”(de)宾语,常常放在“以”(de)前面.连词部分:1.连词“与”(de)用法:注意连词“与”和介词“与”(de)区别.2.连词“而”(de)用法主要有几种答:主要有三种:第一、用在联合结构里,连接形容词、动词和形容词性、动词性词组,表示两种性质和行为(de)联系,如:……;这一用法里面,有顺接和逆接两种.第二、用在偏正结构里,连接状语和谓语动词,在意思上往往是一种顺接,前后语意相承,但不是并列(de),也没有转折(de)意思,如:……;第三、用在主谓结构里,连接主语和谓语,在意思上是一种逆接,如:…….3.连词“则”(de)用法有几种答:主要有四种:(1)表示两事在时间上相承,有“就”或“便”(de)意思,如:……;(2)表示因果或情理上(de)联系,有“那么”或“那么就”(de)意思,如:……;(3)表示假设,如:……;(4)表示发现,如:…….此外,“则”还可以表示“让步”.4.“然则”、“虽然”、“然而”三词都是词组.意思是…….5.连词“之”(de)用法有哪些答:主要有两种:第一、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领属关系或修饰关系,如:……;第二、“之”用在主谓结构中间,使这个主谓结构变为名词性偏正结构,如:…….(十二)语气词和词头、词尾语气词部分:1.注意句末语气词“也”、“矣”(de)用法和区别.2.注意疑问语气词“乎”、“与(欤)”、“邪(耶)”.3.注意感叹语气词“哉”.词头和词尾部分:1.掌握名词词头“有”.2.掌握动词和形容词词头“其、言、于、薄”.3.掌握词尾“然、如、而、若”.(把书上(de)例句看懂、理解)中册(十七)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de)作者、成书年代、体例、内容、所收字数.2.说文解字中所收(de)字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说解,每字先说字义,后释形体.3.许慎所说解(de)字义,实际上就是他认为(de)本义.4.许慎对篆文(de)形体构造加以分析和归纳,从中概括出五百四十个偏旁作为部首.5.清代研究说文解字(de)四大家是谁分别有什么着作答:清代研究说文解字(de)四大家及其着作是: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6.名词解释:经籍纂诂(作者、年代、体例、内容).(十八)古书(de)注解1.名词解释:疏、正义、传、笺.(P672)2.阅读673页上半十三经注疏(de)书影,了解其中(de)内容和体例.3.了解诗经、史记三家注、汉书、三国志、老子、庄子、楚辞等名着在唐代以前(de)名家注解.4.宋代着名(de)注解家是朱熹,着有周易本义、诗集传、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等.5.名词解释:衍文、脱文.(P676)6.古书注解(de)术语有哪些分别是什么意思答:(1)曰,为,谓之使用这三个术语时,被解释(de)词语总是放在“曰、为、谓之”(de)后面.它们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de)细微差别.这三个词语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de)“叫做”.(2)谓用“谓”(de)时候,被解释(de)词放在“谓”(de)前面.“谓”(de)作用是用后面(de)话说明前面词语所指(de)范围或比、影射(de)事物.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de)“是指”、“是说”(de)意思.(3)貌,之貌这两个术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de)后面,说明被释(de)词是表示事物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de).(4)犹,犹言“犹”(de)作用是表示注释与被释词语(de)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只是近似.用“犹”(de)时候,往往是用近义词作注,或者是用引申义训释本义.略等于现代汉语(de)“等于说”.(5)之言,之为言,之犹言这三个术语(de)作用是表示“声训”,注释时必然是用声音相同或近似(de)词来作训解.声训也是古人寻求同源词(de)一种方法.(6)读为,读曰,读若,读如这几个术语都是用来注明音读(de),“读为”和“读曰”一般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读若、读如”主要作用是注音.7.本节通论部分所举(de)例子都要看懂.(十九)古书(de)标点问题1.句读是古人读书时候断句用(de)符号.在一句话完了(de)地方,在字(de)旁边加一个点或一个圆圈,这叫“句”,在一句话没有完,但读(de)时候需要有一个停顿(de)地方,就在字下面加一个点,这叫“读(dòu).”合起来就叫“句读”.2.刻书有句读是从宋朝开始(de).3.标点古书(de)一般原则有哪些答:(1)必须符合原文文意;(2)必须符合当时(de)语言实际;(3)必须符合当时社会生活(包括典章制度)(de)实际.4. 衡量古文标点正确与否(de)标准有哪些答:(1)字句必须能讲通;(2)内容必须符合情理;(3)必须符合古代语法和音韵.5.古书标点中常见(de)错误有二:答:(1)点破了句子;(2)用错了标点符号.6.本节通论部分所举(de)例子都要看懂.(二十)古汉语今译问题1.关于古文翻译,近代翻译家严复曾提出“信”、“达”、“雅”三点要求.2.所谓“信”,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所谓“达”,是指译文要通畅明白;所谓“雅”,是指译文要典雅优美.3.本节通论部分所举(de)例子都要看懂.(二十一)古代(de)文体1.曹丕是最早研究文体特点(de)一个人,他在典论·论文里把文体分为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种.2.前人对文体特点(de)分类不外乎三个标准:如诗词歌赋是从语言形式来分(de);史传行状是按内容来分(de);书信赠序是从语言形式来分(de).3.中国古代(de)文体,按语言形式(de)不同,可以分为三个大类:一、散文;二、韵文;三、骈文.4.我们将古典散文分成史传文、说理文、杂记文、应用文四类.5.史传文,也叫“历史散文”,主要有三种体裁: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6.司马迁写(de)史记,开创了以写人物为中心(de)纪传体(de)先例.7.自传体(de)产生和写书有序言,都与司马迁有关.8.我国最早(de)说理文,流传至今(de)有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编纂(de)论语.9.真正可以称之为论说文,要从墨子算起.10.“论”是议论,它(de)说理方式以论证为主;“说”是说明,它(de)说理方式以解释为主.注意一些名家名篇(本部分举例)(de)文体类别.下册(二十四)古代汉语(de)修辞方式1.掌握引用、譬喻、代称、并提、互文、夸饰、倒置、委婉、省略等修辞格(de)含义,书中列出了定义或概念(de),要掌握其定义或概念.2.对文中所举(de)例子,尤其“代称、并提、互文、倒置、委婉”等辞格中(de)例子要看懂、理解、掌握.3.本章(de)学习重点是学会分析文句(de)辞格,所以必须掌握例子.(二十五)古今语音语音(de)异同1.掌握三十六字母.包括发音部位、发音方法.2.什么是音韵学上(de)“五音”答:音韵学上按照三十六字母发音部位(de)不同分为唇、舌、齿、牙、喉五类,叫做“五音”.3.三十六字母中(de)唇音指哪些声母答:三十六字母中(de)唇音包括重唇音“帮、滂、并、明”和轻唇音“非、敷、奉、微”八个.4. 三十六字母中(de)舌音指哪些声母答:三十六字母中(de)舌音包括舌头音“端、透、定、泥”和舌上音“知、彻、澄、娘”八个.4. 三十六字母中(de)齿音指哪些声母答:三十六字母中(de)舌音包括齿头音“精、清、从、心、邪”和正齿音“照、穿、床、审、禅”十个.6. 三十六字母中(de)牙音指哪些声母答:三十六字母中(de)牙音包括“见、溪、群、疑”四个.7. 三十六字母中(de)喉音指哪些声母答:三十六字母中(de)喉音包括“影、喻、晓、匣”四个.8. 三十六字母中(de)牙音指哪些声母答:三十六字母中(de)牙音包括“见、溪、群、疑”四个.9.三十六字母中(de)全浊声母包括哪些声母答:全浊声母有“并、奉、定、澄、从、邪、床、禅、群、匣”十个. 10.三十六字母中(de)次浊声母包括哪些声母答:次浊声母有“明、微、泥、娘、疑、喻、来、日”八个.11.三十六字母中(de)全清声母包括哪些声母答:全清声母有“帮、非、端、知、精、心、照、审、见、影、晓”十一个.12.三十六字母中(de)次清声母包括哪些声母答:次清声母有“滂、敷、透、彻、清、穿、溪”七个.13.声调方面,古代有“平、上、去、入”四声;古代(de)入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消失了,古代(de)平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变成了“阴平、阳平”两类.(二十六)上古音简说1.汉语语音发展(de)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上古、中古、近古和现代四个时期.2.上古音指先秦两汉时期(de)语音,可以拿诗经音作为代表.3.中古音指六朝到唐宋时代(de)语音,一般以切韵音系作为代表.4.切韵是一部按韵编排(de)字典,隋朝陆法言所编.5.近古音指元明时代(de)语音,元代周德清(de)中原音韵是反映这个时期音系(de)代表作.6. 什么是“叶音说”,我们应该怎么认识答:后人在阅读古代(de)诗歌等韵文时,原来押韵(de)诗文,由于语音(de)变化发展不押韵了,为了押韵,后人往往临时改读一个字(de)读音以求押韵,这种做法就叫“叶音”,也叫“协音”.“叶音说”是主观主义(de)产物,“叶音”是一种不科学(de)做法.7.首先批评“叶音说”(de)是明代末年(de)陈第,他在毛诗古音考里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8.王力先生(de)古韵三十部有哪些(答案从略,见课本1054页)9.王力先生古韵三十部中(de)入声韵部有哪些答:有“职、觉、药、屋、铎、锡、月、质、物、缉、叶”十一部.10.王力先生古韵三十部中(de)阴声韵部有哪些答:有“之、幽、宵、侯、鱼、支、歌、脂、微”九部.11.王力先生古韵三十部中(de)阳声韵部有哪些答:有“蒸、冬、东、阳、耕、元、真、文、侵、谈”十部.12.关于上古(de)声母研究,清代着名学者钱大昕提出了“古无轻唇”和“古无舌上”两条重要结论.13.关于上古(de)声母研究,钱大昕之后,章炳麟又提出“娘日二纽归泥说”;曾运乾认为喻母也应一分为二,一部分归匣母,一部分归定母.(二十七)古书(de)读音问题1.名词解释:A.“同音通假”(P1067)B.“读破”或“破读”:(P1070)2.谈谈“假借”和“通假”(de)区别与联系答:两者区别(de)要点是:“假借”,也叫“本无其字(de)假借”,“六书假借”,或“造字假借”,其特点是久借不还.如“其”,本义是指“簸箕”,假借为代词“其”,只好再造一个“箕”,表示“簸箕”义.“通假”也叫“本有其字(de)假借”,“同音通假”,或“用字假借”,其特点往往是偶尔一用.如“早晚”(de)“早”,本来有这个字,但许多古书中往往不用,而用“蚤”,这就是一般所说(de)“通假”.3.掌握1074页所列字(de)特殊读音.掌握本节所举例子(de)读音.4.在阅读古代诗文时,我们不主张用所谓古音来读古书,尤其是对古代(de)韵文作品,应该按现代汉语普通话(de)读音去读,即使不押韵了,也不要临时改读一个字(de)读音以求押韵.(二十八)诗律1.近体诗(de)特点是:(1)句数固定;(2)押韵严格;(3)讲究平仄;(4)要求对仗.2.近体诗除有(de)首句入韵外,都是隔句押韵.3.近体诗押韵(de)要求有两个:(1)一般只用平声韵.(2)近体诗不能“出韵”,即必须用同一韵部里(de)字.4.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许多供诗人写诗押韵(de)而编写(de)韵书,隋代陆法言(de)切韵就是其中最重要(de)一部,分193韵.宋代陈彭年编纂(de)广韵,在切韵(de)基础上又细分为206韵.5.到南宋江北平水刘渊着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就把同用(de)韵合并起来,成107韵,与此同时金人王文郁着平水新刊韵略又归并为106韵,这106韵,就是常说(de)“平水韵”.6.关于律诗“平仄”(de)掌握方法:首先,掌握平仄句式,五言四种、七言四种,共八种:(1)五言句式(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以上四种句式,只要掌握了(甲)其他三中都可以推导出来,七言(de)四种句式也可以从五言(de)四种句式上推导出来,即在五言(甲)、(乙)、(丙)、(丁)四种句式前加上与每个句式开头(de)平仄相反(de)平仄就行了.那么七言律诗(de)四种句式就是:(2)七言句式(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其次,掌握五言、七言律诗(de)“平仄格式”,即:以上句式在一首律诗中(de)排列形式,根据我(de)总结,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律诗(de)平仄格式不外四种:(1)、(甲)(乙)(丙)(丁)(甲)(乙)(丙)(丁)(2)、(丁)(乙)(丙)(丁)(甲)(乙)(丙)(丁)(3)、(丙)(丁)(甲)(乙)(丙)(丁)(甲)(乙)(4)、(乙)(丁)(甲)(乙)(丙)(丁)(甲)(乙)注意:以上四种格式中,(1)、(2)两种(de)差别只在开头一句,其他都一样;(3)、(4)两种(de)差别也只在开头一句,其他都一样.可以认为(2)是(1)(de)变体,(4)是(3)(de)变体.掌握了以上这些内容,就基本掌握了律诗“平仄”(de)内容.7.律诗(de)平仄并不是绝对严格,也允许有些变通,如“一三五不论、二四。

王力版古代汉语复习提纲

王力版古代汉语复习提纲

王力版古代汉语复习提纲绪论一、古代汉语的性质:1、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和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2、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1)文言文(2)古白话3、文言文是在先秦语言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

它在发展中日益与口语相脱离,并不断从历代口语中吸取营养,与时俱新。

4、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是文言文。

文字部分汉字的形体构造一、汉字的表意性质:汉字具有“因形示义”的特点。

二、传统的“六书”说:1“六书”的由来与次第。

2许慎对“六书”说的发展。

3“六书”说的贡献与局限。

三、汉字的形体构造与古代词义:(一)不带标音成分的纯表意字1、象形字构造与词义;2、指事字构造与词义;3、会意字构造与词义。

(二)带标音成分的形声字1、形符与声符的位置。

2、形符与词义的判断。

形符具有标示义类的作用。

形符具有判断词义的辅助作用。

汉字形体的变异古今字:古代常常一字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音词或同源词,后代为了表达明确,便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另造新字,于是这种新体与原字之间便成为古今字。

古今字的两个来源:同音假借而形成的古今字;本字为借方所夺,于是在本字上加形符以示区别。

同源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

词的孳乳分化,要求专字表达,于是在原字上增加或更改形符以示区别。

对待古今字的正确态度:了解古今字的关系,以掌握古今词义;认识汉字发展的事实,不可是古非今。

异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音、义完全相同,只是字形不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称为异体字。

异体字的产生,是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们采用不同的造字素材和方法而记同一个词的结果。

异体字的类别:造字异体;繁简异体。

繁简字:由繁趋简是汉字发展的总趋势,繁简字实质上也是一种异体字。

迄今多数古籍仍是繁体字,读古书要掌握繁体字。

繁简字间的几种关系:繁简字间的对应关系;意义相通的归并关系;声音相同的替代关系。

汉字的通假一、通假是指在古汉语的书面语里,把已有的字作为音节符号,记录与之音同或音近的词的方法。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复习提纲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复习提纲

古代汉语复习提纲一、文选(一)《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烛之武退秦师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楚归晋知茔祁奚荐贤子产不毁乡校(二)《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赵威后问齐使江乙对荆宣王(三)《礼记》:大同复习要求:1、所有文章要能逐句翻译、并能解释句中的重点词、文中的重点句;2、识别其中的通假现象,即指出通假字并写出对应的本字。

3、齐桓公伐楚祁奚荐贤大同要求能够背诵(即默写)二、通论(一)汉字1、什么是“六书”?它是如何分类的?象形自与指事自如何区分?形声自与会意字如何区分?前四书与后两书如何区分?2、举例说明什么是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三者如何相区分?3、《说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作者是谁?什么时代的人?此书共收字多少?4、《说文解字》是怎样解说一个字的?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二)汉语中的词5、可以将汉语的词按照哪些角度作不同的分类?6、举例说明什么叫单音词、复音词、单纯词、合成词?7、举例说明单纯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8、举例说明合成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9、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古汉语中的同义词?10、举例说明古汉语中的代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11、在王力的语法系统中,“者”、“所”属于什么词?它们与一般代词有何不同之处?12、如何区分“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13、什么是谦称和尊称?古书中有哪些常见的谦称和尊称?(三)词类活用知识14、什么叫词类活用?主要有哪几类词存在着词类活用现象?14、什么叫动词的使动用法?它与动词的一般用法有什么不同?15、什么叫名词的使动用法?16、什么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7、什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18、什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19、什么叫名词直接作状语?怎样区分名词是作主语还是作状语?20、名词作状语又可细分为哪四种情况?试举例说明。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特别是词义的发展和演变。

王力版古代汉语复习重点

王力版古代汉语复习重点
9.从本义与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看,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是本义发展为各种引申义的基本方式:如“网、踵、市、特”四字,掌握这四个字的本义和引申义。
(五)词类的活用
1.什么是使动用法?
答: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2.掌握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的例子,即理解其意义,见到“使动用法”的词,能够识别出来。
答:所谓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它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
6.从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直接引申,一类叫间接引申;
7.直接引申是指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如“月”,本义是月亮,引申为时间单位“月”。再如“城”,本义是“城墙”,引申为“城市”。
8.间接引申是有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即所谓“辗转为它训”。如“朝”,本义是早晨,引申为“朝见”,再引申为“朝廷”,再引申为“朝代”。再如“任”,……。
(七)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1.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有哪些形式?
答:主要有四种形式:
(1)两个名词性词组并列,如:荀卿,赵人。(2)不用判断词,句末有语气词“也”,如:张骞,汉中人也。(3)主语用代词“者”复指,如:陈轸者,游说之士。(4)主语用代词“者”复指,句末有语气词“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注意:本节的每个例子都要好好看一遍,看懂,理解。)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重点篇目:
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

王力古代汉语复习要点

王力古代汉语复习要点

音韵部分练习题及解答练习题一、填空:1 .韵图大约产生于___________ 时期,盛行于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的韵图属于前期, ____________ 的韵图属于后期。

2 ._________ 有三十字母系统,______________ 有三十六字母字母系统。

______________ 是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字母系统。

3 .__________ 以前,诗歌押韵没有法定标准,大部分作品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韵,即按照当时的共同语音系押韵。

到了_____________ ,被定为官韵,作为科举考试中文人必须遵守的押韵标准。

4 .“官韵”长期影响了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界特别是传统诗歌,而不仅仅是科举。

宋王朝为了让文人使用起来方便,在纂修_____________ 之外,还为这个系统编写了简缩本的_________________ ,作为读书人手头必备的手册式工具书。

5 .到南宋与北方的金朝对峙时期,金朝学者索性把同用的韵都合并在一起,并且略加调整,成为___________ 韵系统。

6 .__________ 年,____________ 编了一本韵书叫《平水新刊韵略》,分106 韵;公元1252 年,又有编了一本《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分107 韵。

7 .从_________ 规定了“同用”的《切韵》系统到平水韵,这个一脉相承的官韵系统在文化界的影响一直很大,千年内的近体诗用韵都以它为准绳。

8 .从宋朝就有人试图分辨上古的韵部系统,_______________ 代_____________ 开始把古韵分为十部,以后有更多的学者陆续对他的系统加以修正改进,近人___________________ 定上古韵为30 部,这是数百年来学者对古韵分部的总结。

9 .构成韵部的语音条件是_____________ ,但一个韵部里边还包含由介音区别的不同韵母。

《古代汉语》考研王力版讲义考研复习笔记与考研真题

《古代汉语》考研王力版讲义考研复习笔记与考研真题

《古代汉语》考研王力版讲义考研复习笔记与考研真题第一部分教材精讲讲义第1讲前言、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翻译、齐桓公伐楚前言一、书的体例1文选一、二册先秦《左传》、《战国策》三、四册汉魏南北朝唐宋元散文、骈文、诗歌2常用词一、二册中出现十次以上以类相从、每单元60~80词以上单音词,本义、引申义古今差别较大的字辨析3.古汉语通论语法、修辞、结构二、常见真题题型解释加点字——常用词加标点————文选选择翻译三、课程安排以文选和常用词为主,穿插重要的通论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历史著作。

关於《左传》的作者和成书时代,历来有过许多争论,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左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后来经过许多人增益。

一般人认为它原是一部独立的历史著作,但也有人认为是传(zhuàn)《春秋》的(《春秋》是鲁国的一部大事年表性质的历史书)。

到了晋代,杜预才把它分年附在《春秋》的后边。

《左传》所记载的历史年代大致和《春秋》相当,同起於公元前722年,但讫年比《春秋》晚28年,即止於公元前453年。

它比较系统地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一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面貌,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

《左传》在文学上和语言上的成就很大。

作者既善於突出事物的本质,用简括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事物(特别是善於写战争),也善於用极少的笔墨刻划出人物的细微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

《左传》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

《左传》为后代历史著作和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后代的一些伟大作家如司马迁等,都从中吸取了营养。

自东汉以来,为《左传》作注的很多,现在最通行的是《十三经注疏》中的《春秋左传注疏》(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1]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2]。

生庄公及共叔段[3]。

庄公寤生[4],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5]。

王力 古代汉语 文选复习要点

王力 古代汉语 文选复习要点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1.重点篇目: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2.复习办法: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1.复习范围:第一册:(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二)词的本义探求例第二册(三)引申义分析例(上)(四)引申义分析例(下)第三册(五)同义词辨析例2.复习办法: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册(一)怎样查字典辞书: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

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收字()个,按()分卷,依()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收字()个,全书分()卷,按()排列。

6.《词诠》作者是(),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1.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一、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2.复习办法: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1.复习范围:第一册:(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二)词的本义探求例第二册(三)引申义分析例(上)(四)引申义分析例(下)第三册(五)同义词辨析例2.复习办法: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册(一)怎样查字典辞书: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

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收字()个,按()分卷,依()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收字()个,全书分()卷,按()排列。

6.《词诠》作者是(),其他虚词着作有裴学海的《》,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着作有张相的《》。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1.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力古代汉语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 1 )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 )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 1 )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 )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 1 )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 )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 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 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 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 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字三千七1979 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 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 )《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 年第一卷出版,1994 年出版最后一卷。

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 1 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

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

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

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

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10 )《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著。

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鱼词537 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

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二、汉字的结构1、汉字的结构与“六书”1)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如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

3)指事:许慎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一眼看去就可以认识大体,仔细观察就发现意义所在。

如:上、下、中、亦(腋)、本、末、未、寸、刃、甘等。

4)会意: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挥”,字面意思是会合成意,即由若干符号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

如:逐、取、武、及、戒、朝、暮、牧等5)形声: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部分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叫形符(或意符);另一部分大致地表音,叫声符。

如:江、河、杨、柳等。

6)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有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造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使用了。

如:莫。

7)转注: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即两个字的部首相同、两个字的意义有引申关系。

如:考、老。

8 )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的位置:(1)左形右声。

如:松、理、越。

(2)右形左声。

如雕、期、鸿、救。

(3)上形下声。

如茅、空、简。

(4)下形上声。

如基、裳、姿。

(5)外形内声。

如园、闾、街。

(6)内形外声。

如辩、闻、雠。

9)形符和声符位置有反常的情况:如“视、祁、锦、钦、冯、和、蚀”是右形左声,“钊、到”是左形右声,“闷、问”是内形外声,“闺、阁”是外形内声,“孟”是上形下声,“笃、筑、竺”是下形上声。

10 )形符和声符不能按自然结构分析:( 1 )形符偏于一隅:修、倏、腾、滕、裁、栽、颖、颍、佞、疆。

(2)声符偏于一隅:旗、施、徒、徙。

(3)形符藏于声符中间:赢、羸、辩、辨、哀。

(4)声符藏于形符中间:裹、衷、戚。

( 5 )互相穿插,分合离奇:随、游、赖。

11)省形和省声:有少数形声字,它的形符或声符已经简省,必须补全才能起表意或表声作用。

如:釜,从金省,父声。

雷,从雨,田省声。

12)最早成系统的文字,现在已知的是商代的文字,包括商代金文、甲骨文。

13)文字的演变阶段:(1)古代文字:商-- 金文、甲骨文。

周金文。

战国西方周秦的“籀文”属大篆文字。

东方六国系统的文字是“古文”。

秦小篆、秦隶。

( 2 )今文字:汉隶、章草、行书。

魏晋真书(楷书)。

14)隶变: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

15)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1)部首形体的变化:如“人”变为“亻”,“心”变为“忄”。

(2)简省或讹变。

如“春”,从艹从日,屯声,(上部讹变)。

“更”,从攴丙声(整体讹变)。

(3)混同,是讹变的后果。

有些原先不相同的偏旁,隶变后就混同了。

如“服”从舟而不从月,“脍”从肉而不从月。

16)本义:汉字在造字之初所代表的词义称为文字的本义。

17)如何探求本义:探求本义,既不能脱离文字形体,也不能脱离文献用例。

若撇开字形,仅从文献用例追溯词义的源头,是无法或难以办到的。

如诛;若仅根据字形而脱离文献语言,探求本义也是不大可能的。

如高。

三、古书中的用字1假借字:凡文献中的用字,如果它所记录的词不是该字的本义或引伸义,这个字就是假借字。

2、假借字的分类:(1)本无其字: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些同音字来记录它,这是本无其字的假借。

有两种结果: A 某些词既然本无其字,于是它的假借字也就一直归它使用了。

至于假借字是否还同时用于表示本义,有两种情况: a 有的假借字自从被它借用以后,它又改头换面以新的面貌来表示本义。

如“莫”本义是昏暮,后假借为否定性无定代词。

自从它被借用后,为本义又造了一个“暮”字。

“莫”的本义反而不为人所知了。

b 有些假借字被借用后,它兼有表本义和假借义两种功能,如“汝”本义是水名,假借义为第二人称代词,现本义和假借义同时存在。

B本无其字的假借字使用一段时期以后,为了区别用法,人们为假借义另造新字。

如“辟”,本义是刑法,假借义是避开,为假借义造了后起本字为“避”。

(2)本有其字: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这是本有其字的假借。

有三种情况:A、在某种意义上借字与本字通用。

a 本字是规范字,如“早蚤”、“疲罢”、“伸信”前面一个是本字,后面是假借字。

尽管两字通用,在常人心中仍以本字为规范字。

b假借字人们习以为常,把它视同本字。

如“彼匪”。

B、平时用本字,偶尔用同音字、近音字来代替。

如“寤”借为“牾”,即写了别字。

C 假借字的使用频率大大超过了本字,以致最后通行的是假借字,本字反而不用或罕用了,如“亡”最初只表示没有或亡失,“无”只表示求雨的舞蹈;从西周金文开始,有无的无既用“亡” ,也用“无” ;先秦古书中“无” 的用例已大大超过了“亡”;到后代,基本上都用“无”字了。

3、古今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

如“莫-暮”。

4、古今字的形体:(1)古字+形符-今字。

如“其-箕” “取-娶” “昏-婚”。

(2)古字改变形符-今字。

如“说-悦” “振-赈” “没-殁” “张-胀”。

(3)古字略加变形-今字。

如“大-太”“闲-间”“陈-阵”。

(4)也有些由通假造成的古今字,形体上可能无关。

如“亡-无”“伯-霸”。

5、古今字形成的原因:(1)古今字假借为其他用途,又为它的本义造今字。

如“正-征”“队-坠”“或-域”。

(2)古字用于表示引申义,又为它的本义造今字。

如“责-债” “益-溢”“景-影”。

(3)古字用于表示本义,又为它的引申义造今字。

如“解-懈”“家-嫁”“支-肢”“道-导”。

(4)古字用于表示本义,又为它的假借义造今字。

如“辟-避”“厌-餍”“与-欤”。

6、古今字与假借字的关系:二者有交叉现象。

古今字立足于时代的不同和用法的分工,假借字则立足于文献中文字所表示的意义跟它的本义是否有关。

7、异体字:( 1 )狭义的异体字指读音相同,意义相同,而形体不同的文字。

(2)广义的异体字除包括狭义异体字外,还包括文献中通用的假借字和古今字。

本教材讨论的是前者。

8、异体字的形体类别:( 1 )文字结构类型的不同。

如“泪-- ”“野-- ”“看-- ”。

(2)同是会意字,而构成成分不同。

如“明-- ”“弃”。

(3)同是形声字而成份或位置不同。

如“烟“歌-- ”“村-- ”“岭-- ”“鞍-- ”。

(4)隶变不同或文字讹变。

如“春-- ”“享--(5)为了书写方便而形成的俗字。

如“册”“别-- ”。

(6)还有一些是古体字。

如“礼--“无-- ”。

9、异体字的辨识:( 1 )同出一源,分化后分工明确。

如“乌”和“於”原先是同一个字,春秋后才逐渐分化为不同形体,二字分工明确,意义不同。

因此它们曾经是异体字,现在却不算了。

(2)虽然通用,但有一个义项不通用。

如“修”和“ ”是通假关系,而不是异体关系。

10、繁简字:简化字与被简化的繁体字合称为繁简字。

(1)简化字:特指1956 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所颁布的简化字,不一定笔画少就是简体字。

( 2 )繁体字:特指与简化字相应的繁写楷书字体。

11 、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1)同形字:有些简化定与古书中的某些字字形完全相同,但实际上是读音和意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形体相同纯属于巧合。

如“腊-- ”“术-- ”“适-- ”。

(2)同音替代字:简化字中有一些来源于原先意义不同的同音(或音近)字,如“后後”“药-- ”“仆-- ” “几”“谷-- ”。

(3)两字共简为一形,必须注意判别它代表的到底是哪一个字。

如“钟”是“锺” 和“ ”的简化字。

另外还有“历-- 、”“复-- 、”。

四、古今词义的异同1词义异同的情况: 1 )有些词古今都用,词义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