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前景

合集下载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中的民营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中的民营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中的民营经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政策推动、市场机制、创新驱动等角度分析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中的民营经济发展,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历史背景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自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允许私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二、政策推动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

多年来,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包括降低准入门槛、减税降费、简化审批流程等,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会。

近年来,中国政府还提出了一系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旨在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

这其中包括优化营商环境、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创新创业等,这些政策进一步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市场机制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也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

市场机制的引入使得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加依靠市场供需关系、价格机制和企业自主决策。

这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四、创新驱动中国政府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促进经济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增长转变。

创新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中国政府也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鼓励,鼓励他们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五、发展前景中国的经济体制转型仍在继续,民营经济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随着政府的支持和市场机制的完善,以及民营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未来,中国的民营经济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大企业的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情况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情况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情况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为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全国GDP的6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民营企业数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中坚力量。

在各个行业中,民营企业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涵盖了制造业、服务业、商贸业等各个领域。

各类科技创新企业、知名品牌企业也纷纷涌现,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二、民营经济面临的挑战尽管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是融资难题,很多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尤其是中小企业更是如此。

其次是创新能力不足,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方面还存在短板,无法与国际水平对标。

再次是市场竞争激烈,民营企业在市场上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企业的竞争压力,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是一个挑战。

最后是制度环境不完善,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和制度障碍也给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为了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一方面是减税降费,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和减少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是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核手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

还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展望未来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中国民营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逐渐实施,中国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将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实现经济跨越发展。

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也将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论民营经济发展的意义和路径

论民营经济发展的意义和路径

论民营经济发展的意义和路径引言:民营经济是指由个体户、私营企业和其他非国有经济组织组成的经济部门。

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政治角度分析民营经济发展的意义,并探讨实现民营经济发展的路径。

一、经济意义:1.助力经济增长:民营经济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民营企业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能够更加高效地配置资源和提供产品和服务,在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潜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通过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提高生活水平。

2.推动产业升级:民营经济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发展民营经济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促进国家在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水平上的进步。

3.增强市场竞争力:民营经济的发展能够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率。

民营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的压力,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

这种竞争对于国有企业和整个经济体系的和提高效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社会意义:1.促进就业机会:发展民营经济可以大量吸纳就业,缓解就业压力。

民营企业灵活性强、创新动力大,能够创造更多丰富多样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改善社会稳定和居民生活水平。

2.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民营经济鼓励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够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满足消费者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推动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进步。

3.促进社会公平和包容性:发展民营经济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和包容性。

民营企业的发展不受出身和背景的限制,人人都有机会通过创业实现经济自主和社会认可。

这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

三、政治意义:1.鼓励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民营经济的发展能够鼓励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创业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能够吸引人们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国家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优化政府职能:发展民营经济可以优化政府职能和改善治理。

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受到了国家政策的高度重视。

随着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和挑战。

因此,对于民营经济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营经济的现状1. 市场环境不稳定: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并存,市场环境不稳定。

民营经济专业细分市场缺少统一规范,导致企业间竞争白热化,更加激烈而复杂。

2. 融资难题:近年来,随着中国货币政策的持续紧缩,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度加大。

银行贷款口子收紧,“非法集资”“黑色金融”“P2P”等信贷等途径大多被制止。

由于民营企业的规模较小,往往需要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方式融资,然而在债券市场和股权市场上的资金流动性都不够充足,导致融资难度普遍上升。

此外,中小企业之间相互拖欠、相互担保的现象也较为普遍,这些问题影响着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

3. 生产环境落后:民营企业毕竟缺少资本积累、品牌积累等综合因素的支撑,更容易被生产、装备、技术等方面差距极大的国有大企业、跨国公司挤压和边缘化。

城乡二元经济存在,一些民营企业的生产环境也存在巨大差异。

存在一定的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和发展的因素,诸如政策限制、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等。

4. 人才流失严重:在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中,更先进、更有冲劲、更有创新和前瞻性的人才,一方面受到薪酬待遇和平台环境的吸引,向大型跨国公司流失。

另一方面企业家经营理念的不同和加之对家庭、对社会责任的难以兼顾,也让企业短缺经营团队升级,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潜在隐患。

二、对策研究1.加强政策扶持: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减少法律、行政等方面的限制,在营造良好经济环境的同时,给予民营企业更多优惠政策、减少税费负担,同时任命行业专家到各级政府考察市场本土情况,针对性增加民营企业市场储备,对于优质、符合政策、前景可靠的企业积极予以资助、扶持。

2.加强融资渠道支持:国家应加强制造企业资产证券化市场建设,完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融资途径,落实债券制度改革、完善信息披露和信用体系建设,从而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

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发展前景分析

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发展前景分析

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发展前景分析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民营经济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其地位与作用不断得到凸显。

本文将分别从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一、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在中国的经济体系中,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了支撑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

从其贡献度来看,据统计,2019年,民营企业的总电力消耗量占全国总电力消耗量的43.5%,总工业用地面积占全国总工业用地面积的69.2%,总税收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50.3%。

民营企业也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创造就业机会的力量,2019年全年,民营企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员工人数的80%以上。

从其融资方式来看,民营企业占据了国内外市场的重要地位,且不断发展创新型融资方式,比如民间借贷、互联网金融等模式的兴起。

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上市民营企业融资总额达到2.25万亿元,占所有融资总额的53.98%,成为融资市场的主角。

总之,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地位和作用正在日益凸显,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分析民营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虽然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困难,但总的来说,其发展趋势良好。

1.政策环境的支持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税收改革、产业支持、出口退税、减免社保等,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同时,政府也重视保障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创新,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优化产业结构,稳步推进改革开放。

2.市场机制的优化目前,中国内外市场机制正不断优化,市场化的经济模式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也得到改善,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公平和透明的市场环境。

3.科技创新的重视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重要,也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目前,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对于科技创新越来越支持,大量优秀的技术团队正在民营企业中涌现。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1. 引言1.1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经济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艰难的起步、蓬勃的发展和面临挑战的阶段。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家主义政策的影响,私人企业遭遇了剥夺、合并和国有化的命运,民营经济处于衰退状态。

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民营经济得以重新蓬勃发展。

在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和市场化的推动后,中国民营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经济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和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民营经济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包括融资困难、市场监管不完善、政策环境不稳定等。

为此,政府需要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和保护,为其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服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民营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展望也备受关注。

在未来,民营经济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繁荣。

2. 正文2.1 民营经济的萌芽和初期发展民营经济的萌芽和初期发展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1949年建国后,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展开,私营资本主义经济逐渐被国有化和集体化取代。

由于国家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和经济体制转轨的不稳定,私营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存活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988年,中国政府发布了《关于鼓励、引导和规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正式承认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为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政策的支持下,民营企业逐渐崛起。

他们秉承市场经济的原则,勇于创新,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快速成长。

从小作坊到中小企业,从地方性企业到跨国公司,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民营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艰难的初期阶段,但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它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就我国民营经济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我国民营经济的现状目前,我国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民营企业家数量超过940万人,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广泛的市场。

民营经济对我国GDP的贡献在逐渐增加,2017年已经达到了60%以上。

同时,民营企业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涉足高新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并在创新方面逐渐占据优势。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当前我国民营企业依然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缺乏流动资金和股权融资等管道。

另一方面,我国民营企业也面临着产业链条不完善、区域发展差异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和结构调整。

二、我国民营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1. 多元化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民营经济将会实现多元化发展。

目前,民营企业仍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领域,未来将进一步涉足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领域等。

此外,技术创新也将成为民营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 加强创新能力: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我国民营企业需要以创新为核心,不断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只有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才能长期保持竞争优势。

3. 加强对外开放:我国民营企业需要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参与全球产业链的合作与竞争,借助国际市场的力量推动自身的发展。

在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民营企业也将获得更多的机会。

4. 加强信息化建设:在信息时代的到来中,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民营企业迫在眉睫的任务。

民营企业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5. 推进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我国民营企业需要加强对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实现生产方式和产品升级,提升制造业水平。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
• 民营经济的定义与分类 •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 • 我国民营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 我国民营经济的经营模式与特

目录
•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与机遇
• 我国民营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 与展望
01
民营经济的定义与分类
民营经济的定义
民营经济是指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 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 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等。
这一阶段,民营经济开始注重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03
我国民营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扩 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 挥了重要作用。
民营经济的分类
个体工商户
指个人或家庭从事小规模商业经营的单位 ,通常没有雇工或只有少量雇工。
外商投资企业
指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投资设立的企业 。
私营企业
指自然人投资设立,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 营利性经济组织。私营企业包括个人独资 企业、合伙制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等。
这一阶段,民营经济的发展受到政策 和体制的限制,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民营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涌 现出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
这一阶段,民营经济在制造业、房地产、金融等领域迅速扩张,成为推动济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传统产业面临成本上升、产能过剩等问题,需要向 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方向转型升级。
港澳台投资企业
指港澳台地区投资者在大陆投资设立的企 业。
集体企业

民营经济发展的前景展望

民营经济发展的前景展望

民营经济发展的前景展望随着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的民营经济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从最初的小规模企业到如今的民营巨头,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展望未来,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可谓充满希望。

首先,中国政府对于民营经济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旨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例如,政府加大了对民营企业的税收减免力度,提高了金融支持力度,减少了市场准入门槛等。

这些措施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有助于促进民营经济的稳定增长。

其次,中国民营经济的优势不可忽视。

相比于国有企业,民营经济更加灵活、具有创新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随着消费升级、创新驱动等趋势的加快,民营经济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再次,中国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法治环境的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机制的不断优化,中国市场环境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得到了提高。

这将有助于民营企业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更好地发展壮大。

同时,中国市场潜力巨大,消费需求不断释放,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此外,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进一步扩大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民营企业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

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和贸易谈判,为民营经济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最后,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融资难、市场准入壁垒、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

然而,随着中国政府的不断和政策的优化,这些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综上所述,展望未来,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前景广阔。

政府的支持、民营经济的优势、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全球经济合作的加强等都将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民营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民营经济的发展

民营经济的发展

民营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民营经济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探讨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挑战和前景,并说明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意义。

一、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营经济逐渐崛起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大量的私营企业涌现出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据统计,民营企业在中国的GDP中占据了超过60%的份额,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同时,民营企业在创新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许多民营企业积极投资研发,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技术。

这些企业的创新能力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还促进了中国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例如,中国的互联网巨头腾讯和阿里巴巴就是起初由民营企业发展起来的,如今已成为全球知名企业。

二、民营经济面临的挑战然而,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由于市场准入障碍和资金等方面的问题,一些民营企业在获得融资和资源方面相对困难。

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往往更加依赖于银行贷款等传统融资渠道,而这些渠道在一些时候并不够畅通。

其次,法律和监管环境对民营企业来说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一些地方,民营企业可能受到行政干预和不公平的竞争待遇,这给其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要真正保护和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加强法治建设和改善投资环境。

此外,人才的流失也是民营企业面临的一项挑战。

许多优秀的人才倾向于选择进入国有企业或外资企业工作,这导致民营企业在人才争夺中处于劣势。

因此,为了提高民营企业的吸引力,需要改善人才培养机制和加强人才流动的便利性。

三、民营经济的前景和意义尽管面临挑战,民营经济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这些政策将进一步促进创业创新,提高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程度。

其次,中国市场潜力巨大,消费升级的趋势明显,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中国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以民营企业为主题,分析其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一、中国民营企业的现状1.产业结构当前,中国民营企业已经覆盖了各个领域,涉及制造、服务、房地产、金融、互联网等多个行业。

其中,制造业是中国民营企业的重点领域,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2.创新能力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中国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也逐渐提升。

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一些民营企业已经开始成为业内领导者。

不过,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

3.融资问题中国民营企业在获得融资时存在一些困难,特别是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获得初期投资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

另外,传统金融机构对于民营企业的支持程度也不高。

4.品牌建设相对于国际品牌企业来说,中国民营企业的品牌建设还不够成熟。

一些企业存在品牌曝光度不高、品牌短期内难以形成等问题。

二、中国民营企业的趋势1.国家政策支持在近几年的国家政策中,民营企业的地位日趋重要。

国家对于民营企业的税收优惠、创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预计未来民营企业将得到更多政策上的支持。

2.区域差异化中国各地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可能受到的政策、市场环境、人才储备等都会更好些。

而在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往往会受到更多的挑战。

因此,未来民营企业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更大的区域性差异。

3.创新驱动未来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创新,创新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元素之一。

除了独立创新之外,还可能会出现“开放式创新”的趋势,即企业通过与各方进一步的合作来促进创新发展。

4.品牌竞争未来,中国民营企业的品牌建设也将更加注重。

品牌建设不仅仅是企业形象的展示,更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建设和互动。

通过有效的品牌建设,企业可以更好地与消费者沟通,提升产品服务质量等。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中推动力之一便是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在发展中国家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在未来,中国会继续加强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但也会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改进。

一、机遇首先,中国的市场规模和消费能力比其他国家都大。

中国拥有14亿人口,且消费市场和持有资产的富裕人群也在不断增长,使得民营企业在中国拥有了和其他国家相比更大的机会。

其中,中国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的互联网给民营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舞台。

如今,很多中国民营企业在互联网上开创新的商业模式,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其次,中国政策对民营企业非常支持。

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都赞扬了民营经济的地位和贡献。

中国政府也在各个方面给予民营企业更大的支持,如税收优惠、低息贷款等等。

同时,一些政府项目也会更多的倾向于民营企业,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

再次,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非常强。

中国一直在支持自主创新,也要求企业不断创新发展。

很多民营企业借助自身优势,采取了较为前沿的技术或创新应用方案,不仅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也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二、挑战但是,中国民营经济也存在着一些挑战。

首先,民营企业的融资难,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很多民营企业虽然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无法获得银行或证券公司的融资支持。

这在一些行业中尤为明显,如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

中国政府也在尝试解决这一问题,如开展股权众筹等新型融资方式。

其次,一些民营企业的治理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中国的非上市民营企业治理规范并不普遍,因此违法违纪问题时有发生,拖慢了企业发展的步伐。

对此,中国政府也进行了相关的规范和监管。

再次,民营企业在国内外竞争中同样面临很多挑战。

首先,竞争环境相对复杂,竞争压力较大;其次,在国内,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拥有垄断地位,而在海外,中国民营企业也面临一些不公平的贸易壁垒、技术壁垒和国别风险等问题。

综合来看,中国的民营企业在发展中既有机遇和挑战。

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发展现状我国民营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以下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1. 规模扩大: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逐渐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家,占到了我国企业总数的80%以上。

2. 经济贡献: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数据显示,民营企业的年销售收入占到了我国GDP的60%以上,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国家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3. 创新能力:民营企业在创新方面表现出色。

他们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一些民营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为我国经济的升级换代提供了重要支撑。

4. 国际化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民营企业也积极参预国际市场竞争。

一些民营企业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了国际市场份额,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趋势除了现有的发展成就,我国民营企业还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我国民营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1. 创新驱动:未来,我国民营企业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民营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从传统产业向高端创造、智能创造等领域转型升级。

2. 绿色发展: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民营企业也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

他们将积极采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技术,推动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为建设漂亮中国做出贡献。

3. 国际化布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民营企业将加大国际化布局的力度。

他们将积极参预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他们也将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挑战。

4. 人材引进:人材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我国民营企业将更加注重人材引进和培养。

他们将加大对高层次人材的吸引力度,提供更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从民营经济的定义、现状和作用三个方面,探讨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民营经济的定义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民营经济的定义。

民营经济是指业主拥有私有财产或者使用权的企业,是由个人或者多个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企业投资组成的经济实体。

民营经济分为小微企业和中大型企业,其中小微企业是指雇员不超过300人、年度营业额不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

中大型企业是指雇员超过300人、年度营业额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

二、民营经济的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的规模和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目前,中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

据统计,中国民营企业数量占所有企业的比例已经达到了90%以上。

而且,民营企业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中国的小微企业数量多,但面临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也比较大。

据相关机构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小微企业中有30%面临生存压力。

同时,中大型民营企业也面临着资金风险、品牌建设和国际竞争等挑战。

三、民营经济的作用1. 促进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民营企业主要从事制造业、服务业、科技创新等领域,不仅创造了就业机会,还大力发展了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

同时,民营企业还对于拉动国内消费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多元化经济民营经济在经济结构和组成上具备多元化的特征,可以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平衡作用。

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经济有着更灵活的市场运作模式和更快的反应速度,同时也鼓励企业家创新、拓展和经营多个领域。

3. 促进企业管理不断完善民营企业可自由竞争、自由决策、自由管理,这种市场机制可以使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不断提升。

同时,由于民营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稳步提升,相关的制度和法规也得到不断完善和促进。

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比较分析与展望

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比较分析与展望

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比较分析与展望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在这一过程中,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与展望。

一、历史发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经济已经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在这一过程中,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都有了发展的机会。

国有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产物。

在现代化建设初期,国家需要大量的投资以加速工业化进程,于是成立了一批国有企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有企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同时,中国政府通过国有企业来实现行业和经济高度集中化,使国家实现更加有效的控制和规划。

相对而言,民营经济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发展的。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为了吸引外资,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

再加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民营企业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力量。

从起步不久到现在的30多年间,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二、企业所有权在企业所有权方面,国有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国家所拥有和控制。

虽然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但政府仍然是他们的主要股东。

国有企业通常都是反映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之相反的是,民营企业是由私人投资和控制,虽然有政府的政策扶持,但主要是靠市场竞争得到生存和发展机会。

这种性质意味着民营企业自主性更强,创新性更高,同时更加注重效率和市场变化。

三、企业管理模式国有企业在管理上通常采取官僚体制,管理人员的职位是由政府任命的。

他们通常被要求服从政府的指示,为实现国家利益提供服务。

虽然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带来了稳定的发展,但通常会束缚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效率。

相对而言,民营企业管理上通常更加灵活、更加市场化。

管理者通常是企业的拥有者或从业人员自己,他们更加注重效率和市场变化。

民营企业在内部结构上通常更为扁平化,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民营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的变化。通过引进 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优化生产流程等方式,民营企业可以实现转型升级,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数字化转型与民营企业
数字化转型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
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数字化技术,企业可以提高生 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供应链、改善客户服务等,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放宽市场准入
降低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 ,推动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
境。
促进创新发展
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创新支持力度 ,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优化税收政策
制定更为灵活和优惠的税收政策, 减轻民营企业负担。
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
简化审批流程
推行“一窗通办”等政务服务 模式,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办
事效率。
完善法制保障
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虽然金融市场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渠道,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 然存在,主要表现在融资成本高、融资额度有限等方面。
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企业自身原因
部分民营企业经营不规范、财务不透明、信用等级较低等问题,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民 营企业贷款的风险较大。
金融机构原因
部分金融机构对民营企, 也影响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效果。
加强政策引导和社会服务,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国家应进一步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 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应积极推动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加强技能培训和职业教 育,提高民营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素质。
优化营商环境
继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简化审批流程、降低税负、规范 市场秩序,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

民营经济的年度总结

民营经济的年度总结

一、前言2023年,我国民营经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这一年里,我国民营经济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将2023年民营经济年度总结如下:一、发展概况1. 民营经济规模持续扩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45.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1.8%,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2. 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023年,我国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77.1%,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在人工智能、5G、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民营企业取得了显著成果。

3. 民营企业对外投资活跃。

2023年,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553亿美元,同比增长10.6%。

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我国与世界各国经贸合作。

4. 民营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023年,我国民营经济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2.6%,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服务业成为民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二、主要亮点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2023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扩大民间投资等,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取得成效。

在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民营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3.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增强。

2023年,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同时,民营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三、存在问题1. 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存在。

部分民营企业因资金链紧张,生产经营面临困境。

2. 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较低,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3. 民营企业国际化程度不高。

部分民营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难以在国际市场上立足。

四、2024年展望1.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一、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一般认为,民营经济有广义与狭义之定义。

广义的民营经济是对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狭义的民营经济则不包含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本文的民营经济指狭义的民营经济。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可划分为六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82年。

从1949年解放到1956年,中国几乎彻底消灭了私有企业,只有在穷乡僻壤还存活着9万多的个体户。

而1956至1978年间,中国的民营经济完全空白。

从1979年到1982年,在农村,随着农村搞联产承包,一些农业大户开始自己跑运输;在城市,大批返城知青急需解决就业问题,个体经济开始出现。

1982年12月,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把发展和保护个体经济写入《宪法》:“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第二阶段:从1982年到1988年,私营经济开始出现。

1988年中国修改宪法,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从而在法律上确立了民营经济的地位。

当时全国的私营企业已达8万多家。

第三阶段:1989年到1992年,就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前,中国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出现了大幅下滑,从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过程来看,这一时期处在曲折徘徊的阶段。

当时的民营经济还非常脆弱,一有风吹草动,对它就能产生致命的影响。

第四阶段:1992年到1997年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第四个阶段,1997年十五大明确规定“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一次提高了民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此后民营经济才与中国经济真正融为一体,被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挑战与机遇第一章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中国民营经济是指由私人投资、所有和管理的企业及其他非国有企业,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支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也得到了迅速的壮大。

据统计,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60%以上,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中国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第二章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挑战虽然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仍然不稳定,法律法规保护仍然不完善,许多企业面临着政策和法律上的压力;其次,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使得企业很难快速发展;再次,企业生产制造能力相对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以及产品质量不够优质等问题。

第三章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机遇尽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比较严峻的困境,但是中国民营经济依然处于高速发展期。

未来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会出现一系列的机遇,保持经济稳步增长,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其中,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外贸和跨境业务相应的市场需求会增加,这是民营企业回归创新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可以加强企业的融资渠道的开拓,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政府也将进一步升级产业政策,促进优胜劣汰,企业也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章中国民营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呈现出以下几个方向。

首先,民营企业将会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把长远利益摆在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的核心位置;其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民营企业将会把新技术和创新理念应用到企业管理当中,使得企业更加现代化和高效化;再次,国家资本和民间资本将会相对融合,政策扶持等方面会更多地考虑到民营企业的发展;最后,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步伐也将会加快。

未来将持续加深民营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民营经济发展与市场化改革

民营经济发展与市场化改革

民营经济发展与市场化改革近年来,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势头迅猛。

作为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就业创造、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析民营经济发展的原因、现状以及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首先,我们可以回顾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起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逐渐承认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并通过不断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金融体制等一系列措施,为民营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商人不可貌相”观念逐渐得到转变,人们开始看到市场经济与民族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

其次,民营经济的发展还受益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

中国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得外贸市场进一步开放,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许多民营企业以其灵活的经营模式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拓展和优化,实现了迅猛发展。

然而,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金融支持的不足。

由于传统金融机构更倾向于支持国有企业,民营经济在资金融通方面仍存在困难。

此外,法治环境的不完善、官僚主义等问题也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民营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局面。

面对挑战,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推出了一系列的创新举措。

例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加强金融改革,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加强法治建设,提升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等。

这些举措有助于解决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中国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首先,中国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民营企业有望在技术创新领域崭露头角,推动经济发展的升级。

其次,在跨境电商、新能源领域等新兴产业中,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巨大,有望实现更大规模的创新与发展。

此外,中国政府提出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为民营经济寻找新的增长点。

总之,民营经济发展与市场化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前景茅于轼张玉仁内容提要: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经济改革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它的发展推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变,它是近年来我国能够吸收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及农村多余劳动力的主要经济部分,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以及人均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之一。

但是民营经济仍未得到与其它经济成分同等的竞争地位,企业生存环境及企业内部治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仍将是新世纪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本报告所称的民营经济包括个体户和私营经济两大部门。

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经济改革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过去20年中它使得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改变了面貌。

1999年有8300万人在民营经济(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中就业,占总就业人口的12%,超过了国营企业就业的4600万人,为仅次于农业的第二大就业部门。

从1994年以来民营经济每年平均增加就业820万人,是唯一能够吸收从国营企业下岗及农村多余劳力的经济部门。

它所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89年的1378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16083亿元,平均年增长率28%(以不变价格计)。

30个省市的回归资料说明,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当地的人均收人密切相关。

虽然中国从1982年以来三次修改宪法,提高了民营经济的地位,但是民营经济尚未得到与其他经济成分同等的竞争地位。

在市场准人、融资、法律和政府服务等方面也未受到公平对待,国营企业仍然受到国家的软约束优待导致不公平竞争,这是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

他们本身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家族管理,决策不科学,财务不透明,伪劣产品,劳资纠纷,等等。

中国进人WTO之后政府管理应该更透明和公平,市场会更有效。

民营企业的发展将为国企改革提供条件,而且将有力地推动国企进一步提高效率。

发展民营经济需要配套政策。

首先是对私有产权的严格保护;其次是建立公平的市场规则,发展中介组织,如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商会等,以便从外部帮助民营企业改进管理;最后是发展民营金融机构以帮助民营企业的融资。

一、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1.改革带来民营经济的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农村首先出现了私有经济,这是大量失业和商品供应不足的产物。

农业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导致农村储蓄的增加,这些储蓄流人农村的非农产业,成为改革后的第一批民营经济成分。

以后又进人到城市,对国有企业产生了压力,也为其改革创造了条件。

在经济改革中政治环境也变得宽松,形成了发展民营经济的条件。

到1999年,民营经济至少生产出中国GDP的13%,就业8300万人,为包括农业在内的全部就业人口的12%,但是它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远远超过这些数字。

2.民营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1978-1986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中国改革之路,私营经济开始出现,但是只是在农村出现了个体工商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演变出专业户。

1981年7月国务院肯定了个体工商户的存在与发展。

民营经济促使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收人的提高。

1986年个体工商户人数为1982年的5.7倍,户数为1982年的4.6倍。

1987- 1992年。

在此期间出现了私营企业,即雇工超过8人的民营企业。

个别私企通过承包或租用国营企业积累了资产,逐渐改变了企业的所有权。

1988年6月国务院颁发了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了三种私有制结构,即独资、合伙和有限责任制。

1989年后民营经济曾经一度衰落,个体户和私营企业都明显收缩。

1993年一现在。

政府确定了市场改革的方向,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见表1)3.民营经济的就业、销售及资本民营企业总数于1999年底达到151万,为1989年的16.7倍,平均年增长率为32%。

而在1997一1999年间国企和三资企业数目都在减少。

在1993一1994年间年增长率几乎达到1倍,这是不正常的,1995以后逐渐恢复正常。

以后中央政府为了控制过热的经济,将通货膨胀率从24% (1994)降低到2.8% (1997)①在这样紧缩的宏观环境下,民营经济仍然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见表2)个体户和民营企业的就业人数在1999年底分别达到了6240万和2020万,为全国总就业的12% (包括农业)。

改革20多年,民营经济的就业人数从零增加到8260万,相当于整个国有部门的总和(包括国企和政府)(见表3)。

中国的就业结构:农民53%;国有单位12%;民营经济12%;乡镇企业18%;集体单位2%;其它单位3%其他包括参股,合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外资公司,及港澳台投资公司。

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增长源之一。

在1997一1999年间新就业的人口平均每年700万人,几乎都在非国有企业上班。

民营经济的就业中有3/4是个体户,1/4是私营企业。

所以个体户目前是民营经济的主要就业方式。

同期国有单位和集体企业平均每年下岗1600万人。

见图1民营经济的注册资本在1989到1999年间平均每年增长41%(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后)。

1999年时每个私营企业的注册资本平均为68. 2万元,约为个体户的62倍。

国企的平均注册资本是260万元,外资企业为210万美元4.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及减少贫困的贡献由于统计口径不同,很难准确估计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国际金融公司2000年做了一个估计(见表4)为了探讨民营经济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我们用30个省市的资料作了回归。

结果见图2: 回归中未用北京的数据,它大大地偏离一般规律。

从图上可以看到,私企就业率超过5.2%的省份,人均收入都在1.1万元以上;私企就业率低于1.5%的省份都是比较穷的省,人均收入都在5000元以下,从数字上看企就业比率每增加1%,人均收人可以增加1640元。

这并不是说这1%的人为全省每人创造了1640元钱,而是明私营经济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它集中表现经济活动的活跃程度。

民营经济(包括个体户和私企)在1998年缴纳了工商税款的10%。

从1989到1997私企缴纳的税款平均年增率为73%,个体户的年增长率为61%;而国企和及体企业的年增率分别为15%和12%。

民营经济也为减少贫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仅在1999年,私企即雇用了国企和集体企业下岗工人105万和农民工270万。

5.所有制、地区和行业分布。

1999年底,有54%的私企是有限责任制,但其资本占了84%。

有33%的企业是独资,13%是合伙制。

从行业分布看最多是批发零售业,占36%。

见图3总的说来,第三产业占了私企的69%,第一、第二产业各占5%和26%。

私企所从事的行业是充满竞争性的,所以淘汰率很高。

第三产业所需的资本比较少。

私企融资困难,也是他们多数从事三产的原因。

私企在东部的发展明显地比其他地区更多。

这是东部经济比较活跃的原因之一。

私企的地区分布如表5所示:二、民营经济的局限性1.经营环境得到改善,但主要发展障碍还存在过去民营经济没有任何合法地位,改革开放之后对民营经济的政策开始改变。

经过1982, 1988, 1999三次修改宪法,民营经济才逐渐有了合法地位。

但是民营企业仍然得不到公平竞争的保障。

这是当今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困难。

1988年以前民营企业只能按个体工商户注册,为无限责任,雇用人数不得超过8人。

1998年以后才取消了这些限制。

但在土地使用、办照、纳税、工商检查、银行贷款,甚至法院判案等方面仍有许多不公平。

私企为了避免被歧视,往往假装为集体企业,就是所谓“苏南模式”的“红帽子企业”。

另外一种避免私有制名义的办法是承包或租用国营企业,这些企业的控制权实际上属于个人。

这种方式有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所以近两三年来江苏、浙江发展了直接产权交易,通过中介机构的帮助,这类小规模的国营企业已经名正言顺地转为民营企业了。

但国家对于私营企业的产权保护还非常不够。

近年来政府关闭了大量五小企业(小煤矿、小造纸、小水泥、小纺织、小化肥),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民营的。

这些五小企业技术上很落后,但是经营效率很高,生产成本低,是国企的有力竞争对手。

关闭他们的原因之一就是保护国营企业。

过去3年中为了国企脱困,通过债转股国家免除了国企每年几百亿元的利息负担,去年民间有1500多亿元的国内资本,还有同样数目的国际资本流人到国内股票市场,其中98%以上都到了国有控股企业。

换句话说,国企仍然享受软约束的优惠。

在同一个市场中具有硬约束的民营企业和软约束的国营企业竞争,前者必然处于不利地位。

私营企业在市场进入上有许多限制。

政策规定私企不得参与使用稀缺资源的生产;不得从事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的活动;不得参与可能对公共安全产生影响的活动。

然而如何精确定义这些限制,有很大的灵活性,主管审批的官员有很大的自主权。

这为“寻租”创造了条件。

还有些地方政府对私企设有特别限制,例如江苏省禁止私企从事娱乐业。

私企从事外贸1998年以前也是不许可的,最近才逐渐开放。

此外,私企的工商注册费也要比国企或集体企业高出500元。

一些大城市对外来打工人员设置各种障碍,使得私企在寻找合适的工人时增加了困难。

私企最大的困难还在于获得投资或银行贷款。

中国上市公司中只有1%一2%是民营企业,所以民营企业几乎不可能从股票市场上得到融资。

四大商业银行主要是为国企服务的,而不是为最能有效运用资金的民营企业服务的。

根据人民银行年报统计,至少有3/4的企业贷款是用于流动资金的,而其中借给私营经济的(包括个体户和私企)不到1%0②私企用这一点流动资金显然是不够的,他们必须靠自己的积累或向亲戚朋友借钱。

社会保险的设计更多考虑的是国企,由于社会保险的不健全,使得劳动者在私企间的流动发生困难。

2.会司治理的薄弱大部分私企都是家族管理。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工商联在1997年从21个省250个市所做对1947家私企的调查,一半以上的配偶和20%的成年子女参加了企业的管理。

有26%的企业业主就是经理;有17%由业主的亲友担当经理;有5%由同乡担当经理。

由没有个人关系的人担当经理的不到一半。

有37%的业主认为只有让亲友管理才放心。

③这种家族治理也与市场环境不健全有关,在信任程度较差的情况下,它能较好地自我保护。

但是这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业主不愿意放弃对企业的控制,但是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好与高级管理者的关系。

根据1997年的调查,将近一半的业主由自己对重要决策负责,不到巧%交由董事会去决定。

把经营权交给雇来的经理的不到I%。

这是小企业发展开始时的普遍现象,但是如果不加改变,这将限制企业的成长。

私企的业主大多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但是并不一定善于经营,信息来源也不足。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工商联在1997年的研究,有42%的企业家是高中毕业;有20%有大专学历。

但是有40%的企业家看不懂财务报表,1/10的私企没有公司章程。

有24%的人只从他们产品的买方得到信息。

其他主要的信息来源有电视14%,同行14%,亲友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