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情报学概论考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总论
1.情报、物质、能源是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
2.情报的定义:情报是判断、意志、决心、行动所需要的能指引方向的知识和智慧;情报是决策所需要的
知识和智慧。
简言之:重要情况消息的报道。
3.情报的基本属性: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
其他的一些:社会性、累积性、语言性、共享性。
4.科学情报活动:指从科学情报的收集、交工到提供使用的全过程.其目的在于促进情报交流,提高情报效
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向前发展。
5.情报工作:运用科学的方法,吧国内外有用的社会信息、科学知识和新的科研成果,有计划、有目的、
准确、及时地提供使用的一种科学技术工作。
6.情报工作的主要特征:社会性、政策性、科学性、服务性。
7.情报工作的重要作用:1)为科学研究服务,促进科学发展;2)为生产建设服务,加快经济建设步伐;3)
为领导作决策、制定规划、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8.情报工作的主要内容:进行情报的搜集、加工整理、情报研究、编译报道、检索服务以及情报机构的智能
(组织管理)工作等.
9.情报学:研究有关情报的生产、搜集、整理、存贮、检索、报道服务和分析研究的原理原则与方式方法
的科学。
10.情报学的研究任务:1)关于情报学的基本理论问题;2)情报交流;3)情报用户及其情报需求;4)情报
系统的设计、运行与评价.
11.情报学的研究方法:1)哲学方法:唯物辩证法、认识论等;2)一般科学方法:系统方法、控制方法、信
息方法、整序方法、分析综合等;3)情报学的特征方法:文献计量学方法、引文分析法、等级排序法等.
二、情报交流与传递(科学情报的交流)
1.情报交流的方式:正式交流;非正式交流.非正式交流方式是重要渠道,
因为他是科技工作者之间直接完成的情报传递过程,与正式过程比较,
具有的
优点:1)零次情报;2)具有最短的情报间隔时间;3)高度的选择
性和针对性;4)反馈迅速;5)提供情报生动、直观、易于理解,易于接
受.
缺点:范围有限,缺乏客观性、真实性、严谨性.
2.情报的生产:原始情报(一次文献)-> 二次和三次情报的生产
3.选择与设计情报传递模式的注意点:针对性、时效性、易用性、广泛性.
4.非正式情报传递模式:1)无形的集体;2)情报交换小组;3)学术会、讨论会、展览会、现场会、各种沙龙、恳谈会等.
5.正式情报传递模式:1)多向主动传递:二次文献报道,包括查阅目录卡片;2)单向主动传递:高级阶段,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3)多向被动传递:情报中心或图书馆的资料借阅;4)单向被动传递:情报中心开展的情报咨询服务。
6.情报交流障碍:1)技术方法性障碍:语言障碍、情报技术障碍等;2)社会性障碍: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方面。
三、情报源与情报获取
1.情报源种类:文献形式(印刷型、微缩型、计算机阅读型、试听资料)、非文献形式(非记录性情报).按不
同内容、性质等分为:一次、二次、三次文献。
2.科学文献是情报学研究的一类最重要的情报源.
3.情报源的价值评定方法:直接法、间接法。
直接法:制定一些标准或指标,直接予以评分评定;一般的指标有:报道及时性、情报完整性、技术新颖性、科学可靠性、叙述简明性;(针对这五项,采用10分制)。
特点:简单易行,带有主观色彩。
间接法:通过情报用户来评价情报源.特点:需要情报用户密切配合,工作量较大,但评定结果较为客观。
4.情报搜集原则:针对性、计划性、科学性、预见性、系统性。
5.情报搜集的方法:采购、交换、现场搜集、索取、检索、复制。
四、文献情报交流的规律
1.文献分散规律——布拉德福定律(107)【英国化学家和文献学家】大量该学科的文献相对地集中在一定
数量的杂志上,而剩余部分的文献则依次分散在其他大量的相关杂志上。
【具体内容】
如果将科学杂志按其刊载某个学科主题的论文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起来,就可以在所有这些中区分出再问率最高的“核心”部分和包含着与核心部分同等数量论文的随后几区,这是核心区与后继各区中所含的杂志数成1:a:a2。
的关系(a〉1),当时统计时,a约等于5。
横坐标:取杂志按载文率递减排列时的顺序号n的对数;
纵坐标:取1至n号杂志内论文的累计数.
n:杂志等级排序的序号
N—等级排序的杂志总数
K, s 待定参数
布式定律的应用:1)选择核心期刊;2)文献检索与搜集的完整性测定;3)指导读者;4)学科幅度的比较;5)动态馆藏的维护;6)选择核心出版者。
布式定律的百分比补偿:测量相对文献,即刊登某课题论文数占该期刊全部论文数的百分比,而降期刊按百分比降序排列。
有利于专业且小型的期刊。
2.著者与文献数量规律-—洛特卡定律—-平方反比分布
横坐标:每个作者发表论文数量x
纵坐标:发表了x篇论文的作者出现的频率f(x)(在所调查作者总数中
所占的比例)。
两个坐标轴都取对视。
可以写成:
所以:写过一篇论文的著者的比例刚刚超
过60%。
【具体内容】:写两篇论文的作者大约是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
1/4;写三篇论文的作者大约是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9;写n篇论
文的作者数量大约是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n2;所有写一篇论文的作者所占比例大约是60%.
3.齐普夫定律-—省力法则
如果将一篇较长文章(约5000字以上)中每个词按其出现频次递减排列起来(高频词在前,低频词在后),
并用自然数给这些词编上等级序号,出现频次最高
的为1级,其次为2级…这样一直到D级,如果用
f表示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次,用r表示词的等级
序号,则有fr=c。
c为常数,该定律为齐普夫定律。
取对数可表示为:
应用:
1)标引理论与词汇控制
2)情报检索
4.科学文献的增长与老化——指数增长率与逐渐过时率
1)指数增长率
普莱斯曲线:科学文献增长与去时间成指数函数关系。
若用F(t)表示t时刻的文献量,则
逻辑曲线:
逻辑曲线表明,在科学文献增长的初始阶段,是符合指
数增长规律的,但它不能始终保持指数增长的势头,当
文献增长至最大值的一半时,其增长率开始变小,最后
缓慢增长,并以k为其极限.
2)科学文献的老化
半衰期:某学科领域现时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
普莱斯指数=发表年龄不超过5年的文献的引用次数/总的引用次数;(某一学科领域内)
普莱斯指数越大,半衰期就越小,文献老化速度越快.
5.文献引用规律
引文耦合:两篇论文如果同时引用一篇或多篇相同的文章时,则称它们在引文上是耦合的。
同被引:两篇或多篇论文共同被后来的一篇或多篇文献所引用。
引文耦合强度是固定不变的,同被引强度则时刻有可能发生变化。
6.期刊引用分析与评价
1)核心期刊:少数刊有某一学科大量有关文献的期刊,通常称为核心期刊.
2)期刊引用分析的指标
引文率=参考文献数/载文量;
平均期刊引用率=某刊引用的期刊数/载文量;
影响因数:
该期刊的论文的平均被引率:即年指标:
测度一种期刊被利用的速度
五、情报的组织与控制—就是对文献情报的整理、加工处理的有序控制过程
1.情报的有序组织方法
1)分类组织法:分类—建立文献分类体系;归类-运用文献分类体系来类分文献。
2)主题组织法
①标题法:用规范化了的语词来标引文献主题,并按字顺排列标识的方法。
有单级标题、带有说明
的单级标题、多级标题(主标题和副标题)、倒置标题等几种形式。
②单元词法:单元词指概念上不能再分的最小的词语单位.该法就是用规范化了的单元词来表示文献
主题的方法.
③关键词法:将描述主题内容的关键词抽出,不加或加少量规范处理,按字顺排列提供检索的方法。
题外关键词索引;题内关键词索引(上下文关键词索引);单纯关键系索引.
④叙词法:是在单元词等多种检索语言的基础上,一叙词作为标识符号,标引和检索文献情报的新
式检索发。
叙词又称为描述词、叙述词,在国内也叫主题词。
特点:直观性、专制型、适应性强、迅速准确、后组式、多维检索、网络结构.
2.情报控制:问题1)情报课题控制;2)情报过程控制;3)情报用户控制;4)情报系统控制。
3.情报检索:从存贮的情报中选择具有某一特定属性的情报的工作。
情报检索工作包括:1)存贮:组织情报使之有序化;2)检索:运用检索工具,将用户所需的情报取出来。
人、检索工具和文献资料构成情报检索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
情报检索的实质:将用户的提问特征与文献情报组织主方法中的标志进行对比,然后将二者相一致或比较一致的文献情报取出来,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4.情报检索的途径:1)通过类名途径检索;2)通过分类号途径;3)通过主题途径;4)通过关键词途径;5)
通过叙词途径;
5.检索方法: 1)顺序检索法;利用书目,由远而近
2)追溯检索法;利用原始文件后的参考文献;包括:习惯检索法、分段检索法、链接检索法.
6.情报检索效率
查全率与查准率之间呈反比关系。
影响检索效率的因素主要有:1)标引的网罗性(影响查全率),与主题分析的深度有关;2)检索词的专指性(影响查准率).
六、情报用户与情报需求
1.情报用户(从情报学意义上):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各种情报服务方式或情报交流渠道获取所需情报的个人
或团体。
情报用户是情报交流的末端,是情报传递的归宿。
2.情报用户及其需求研究的主要任务:1)用户构成及分类研究;
2)用户情报需求调查分析;3)用户情报需求行为的心理规律
研究;4)用户吸收情报的机理研究;5)影响用户情报需求
的因素研究;6)用户的情报保证研究;
3.用户情报行为:用户为寻求适合其情报需求的情报时所表现
出来的需求表达、情报检索、文献复制等行为.
1)用户所需解决的问题的重要性或所需要的情报的价值的大
小是决定用户的情报需求是否转化为情报行为的根本原因。
2)可获取性与易用性是用户是否用该情报的重要因素.
3)用户寻求情报的过程:首先从个人的资料库查询,然后转向非正式渠道,取得同行的帮之.
4)非正式渠道对许多用户较为重要
5)对情报的时间要求:更快更新
6)用户想情报中心人员提出咨询时出现内心倾向:①提供的东西不是真正想要的;②书信方式提问更能准确表达其情报需求。
4.用户及其需求的调研方法:1)直接调查法:调查表法、询问法、观察法;2)间接调查法:文献分析法、
用户资料分析法、情报业务资料分析法.
七、情报系统
1.情报系统:又称情报传递交流系统,是将情报从情报源传递给有关用户的职能系统。
包括:人、设备、情
报交流过程、目的等。
2.特点:1)一种开放型系统;2)通常都是情报用户所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3)一种复杂的动态系统,
通常都是多层次、多变量、多目标、多功能的复杂系统;4)种类繁多;5)其发展与信息处理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3.情报系统的生命周期:
1)系统分析(最初阶段):提出新建系统的逻辑模
型。
2)系统设计(最重要阶段):①确定系统目的;②
模型阶段;③模型的评价;④修改或加强设计;⑤
实施;⑥根据用户反馈,实行质量控制。
3)系统实施。
4.系统评价:主要从技术、经济、管理三个方面。
5.国家情报系统:在一个国家全国范围内统一组织协调管理的情报工作系统.
职能:1)开发情报资源,对情报资源进行科学管理。
2)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联合情报服务。
3)对国家的情报政策提出建议。
4)参与各种国际性的情报交流计划和情报交流活动。
设计要求:1)从国情出发;2)明确树立“用户“第一的系统设计思想;3)明确系统的设计目标;4)了解并确定对情报的需求;5)分析研究可能的情报资源;6)要以相应的国家情报政策为依据和保证。
6.改善国家情报系统建设的几个问题:1)健全国家情报管理体制;2)改善情报系统的组织结构;3)提高
情报系统服务的经济效益.4)健全管理制度。
八、情报技术及其应用
九、情报事业的科学管理
1.科学管理的意义:符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方针政策;便于协调各方情报力量;激发情报人员的积极性;
加速情报工作现代化建设;培养和发现各种专业情报人才。
2.内容
1)制定发展情报事业的方针、政策、计划、规划。
2)实施组织领导
3)加强横向联系
4)情报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5)情报机构编制、活动经费和器材设别的管理与分配。
3.制定情报政策法规的基本原则
1)从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
2)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
3)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与相对稳定性
4)制定情报政策,必须有助于充分调动情报人员的积极性,激励他们的创业精神.
4.情报政策的主要内容:
1)情报和情报事业的社会地位与作用;
2)情报事业的管理体制与系统建设
3)情报的交流与资源开发
4)情报产品与情报技术
5)情报学研究与情报教育
6)国际情报交流与合作等
5.加强我国情报政策与立法问题要求:
①完善和发展国家科技情报系统;②加强文献支持系统建设;③健全情报检索体系;④积极采用信息技
术,逐步实现情报手段现代化;⑤加强情报研究工作;⑥促进情报的传递与流通;⑦增强经营观念,深化情报服务;⑧加强情报用户研究和培训;⑨扩大国际情报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情报理论研究;发展情报教育;加强科技情报管理工作。
6.情报教育
1)开展情报教育的目标和层次
2)发展情报教育的指导思想
3)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活动
4)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5)加强对情报教育事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