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苏区红色故事(定南二中 郭云鹏)

合集下载

凝聚磅礴的革命力量——萍乡党史人向您荐读《革命故事》

凝聚磅礴的革命力量——萍乡党史人向您荐读《革命故事》

凝聚磅礴的革命力量——萍乡党史人向您荐读《革命故事》作者:李昌清来源:《党史文苑·上半月(纪实版)》 2019年第6期萍乡,是一块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是传统光荣、基因鲜红的工运摇篮。

这里曾经发生过无数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历史篇章。

按照省委有关全省党史部门注重发挥江西红色资源优势的要求,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萍乡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萍乡市史志工作办公室联合编写了《回望峥嵘读初心——发生在萍乡红土地上的经典革命故事》(以下简称《革命故事》)。

这是一部再现革命历史、还原红色记忆的寻根问源之作,是一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顺应时代呼唤的励志、传承之作。

《革命故事》传递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信念,坚守着党对人民的承诺,也承载着编者内心的丝丝期许。

《革命故事》贯穿始终的“初心”凸显信仰的坚定力量《革命故事》编著过程中,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广搜素材,全力将典藏于史、埋藏于心的红色故事挖掘出来,经过严格筛选,最终精选了70篇。

整书分“理想信念”“人民立场”“务实担当”“奉献牺牲”“纪律规矩”“清正廉洁”六大类,以“初心”为主线,将其融为一个整体。

篇篇故事渗透着革命者的初心和热血。

刘少奇夫妇为了革命工作,毅然送子,舍小家为大家;“一根枪支开辟红色地区在今岁,万民团结推翻黑暗统治属当年”,莲花县赤色队成立伊始,朱亦岳心潮澎湃写下新春联;“我们都要当红军”,年纪偏小的余波生多次申请参军终如愿,彰显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

红军战士用两块真银洋换假银洋,不能让老百姓吃亏;苟玉嫂有勇有谋,机智保护红军伤员,这是深植于人民心中的力量根基。

刘少奇株洲采买俱乐部大厦屋柱,因被蛀虫咬了几个小洞而重新挑选;李立三坚守安源,大义凛然与路矿当局谈判;红“小鬼”假扮缝衣学徒送信,昭示的是敢于亮剑的无畏担当。

朱绳武宁死不投降,坦然笑称“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贺清亮被捕牺牲,用自己的名字写下绝命诗明志,展现的是革命者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情怀。

跨越时空的初心--苏区会昌红色故事汇编

跨越时空的初心--苏区会昌红色故事汇编

跨越时空的初心--苏区会昌红色故事汇编引言概述:
苏区会昌红色故事汇编是一部集中展现苏区会昌红色故事的作品,它以生动的文字和图像,向人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初心和奋斗精神。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苏区会昌红色故事的意义和价值。

正文内容:
1. 苏区会昌红色故事的背景
1.1 苏区会昌红色故事的产生背景
1.2 苏区会昌红色故事的时代背景
1.3 苏区会昌红色故事的历史意义
2. 苏区会昌红色故事的内容
2.1 苏区会昌红色故事的人物故事
2.2 苏区会昌红色故事的地域故事
2.3 苏区会昌红色故事的事件故事
3. 苏区会昌红色故事的意义
3.1 苏区会昌红色故事对于历史的记录和传承
3.2 苏区会昌红色故事对于红色文化的弘扬
3.3 苏区会昌红色故事对于人们的启示和教育
4. 苏区会昌红色故事的价值
4.1 苏区会昌红色故事的历史价值
4.2 苏区会昌红色故事的文化价值
4.3 苏区会昌红色故事的社会价值
5. 苏区会昌红色故事的影响
5.1 苏区会昌红色故事对于地方经济的促进
5.2 苏区会昌红色故事对于旅游业的发展
5.3 苏区会昌红色故事对于社会团结的推动
总结:
苏区会昌红色故事汇编通过展现苏区会昌红色故事的背景、内容、意义、价值和影响,向人们传递了那个时代的初心和奋斗精神。

它不仅记录了历史,传承了红色文化,还对人们产生了启示和教育作用。

同时,苏区会昌红色故事的价值和影响也体现在对地方经济、旅游业和社会团结的推动上。

通过学习和传播苏区会昌红色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跨越时空,感受那个时代的初心和奋斗精神。

赣南苏区革命烈士求真务实的故事

赣南苏区革命烈士求真务实的故事

赣南苏区革命烈士求真务实的故事《求真务实的赣南苏区革命烈士》赣南苏区,那是一片充满着热血与奉献的土地,有着无数革命烈士的传奇故事,他们求真务实的精神至今都让我深深感动和敬佩。

说起这些烈士们的求真务实,那真不是盖的!就拿一位名叫老陈的烈士来说吧。

老陈在战斗中可不含糊,遇到问题从不来那些虚的。

有一次,他们在策划攻打敌人一个据点,大家都在那里夸夸其谈,说要怎样大张旗鼓地进攻,显得很威风的样子。

可老陈一拍桌子,大声说道:“得了吧,咱可不能搞那些花架子!得从实际出发,找到敌人的弱点,悄悄地攻进去,这才是正道!”大家一听,恍然大悟,对啊,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有啥用,还得实实在在地做事。

还有一位女烈士小李,那也是相当厉害。

有一次部队要转移,好多人都在纠结该带什么东西,有的说要带这个宝贝,有的说要带那个细软。

小李看不下去了,直接喊道:“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那些身外之物!咱得带最有用的东西,比如粮食和弹药!活下去,打败敌人,才是最重要的!”她就这么一嗓子,让大家都清醒了,纷纷按照她说的去做,后来的转移也顺利多了。

这些革命烈士们为啥这么求真务实呢?其实很简单,他们知道革命不是闹着玩的,是真真切切要流血牺牲的。

如果不实打实的干,那牺牲的可就不只是自己,还有千千万万的百姓。

他们心里装着人民,装着对未来的希望,所以他们不能含糊,必须认真,必须务实。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有时候还会浮躁,还会不切实际地幻想。

跟这些烈士们一比,真的太惭愧了。

他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坚守求真务实的精神,我们在这么好的时代,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做到呢?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要空谈,要实干。

赣南苏区的革命烈士们,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他们求真务实的故事,是我们永远的精神食粮,让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上时刻保持清醒和坚定。

我相信,只要我们秉承着这种精神,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向着这些伟大的烈士们致敬,也让我们努力成为像他们一样求真务实的人!。

定南的革命故事

定南的革命故事

定南的革命故事
定南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县,下面是这个县发生的一则革命故事。

这个革命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时期。

当时,定南县一片饱受封建统治的苦难,百姓生活贫困,政权腐败,民不聊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定南县的一些进步青年积极行动起来,秘密组织起来,策划着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

他们深知,只有通过革命斗争,才能让百姓摆脱苦难,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他们秘密交流着革命理念,呼吁更多的人加入革命行列。

每天,他们在暗中散发宣传小册子,呼吁人们觉醒,鼓励人们奋起反抗。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行动逐渐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定南县的革命青年们并不满足于只进行宣传,他们开始组织农民和工人,培养他们的革命意识,让他们了解革命的重要性。

他们积极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帮助农民摆脱封建地主的压迫,组织工人罢工,要求改善劳动条件。

随着革命行动的不断深入,定南县的革命队伍逐渐壮大起来。

他们抵制封建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为实现中国人民民主权益而奋斗。

最终,辛亥革命爆发,全国范围内的革命浪潮波及到定南县。

定南县的革命青年们积极参与革命战斗,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作出了巨大贡献。

辛亥革命的胜利为定南县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革命过后,定
南县的百姓开始享受更多的权益和福利,社会也逐渐发展繁荣起来。

这个定南的革命故事,记录了一群革命青年为改变命运,为争取民主权益不懈奋斗的过程。

他们的付出与牺牲,为今天的定南带来了光明的未来。

这个故事也鼓舞着后来的一代人,让他们铭记革命先烈的精神,为国家的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赣南红色故事

赣南红色故事

赣南红色故事
赣南地区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这里孕育了许多红色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
革命先烈们的英勇和牺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赣南,聆听那些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

赣南的山山水水都沁透着红色的革命精神。

在这片热土上,曾经有无数革命先
烈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不畏艰险,不惧牺牲。

他们的事迹被载入史册,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其中,赣南的井冈山更是革命斗争的圣地,井冈山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前赴后继,继续战斗。

红色故事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英雄人物。

比如毛泽东同志,他在井冈山时期,带领群众开展了秋收起义,坚持游击战争,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还有朱德、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他们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不畏牺牲。

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赣南的红色故事还体现在当地的文化传统中。

赣南的土地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其中不乏革命题材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等。

这些作品通过各种形式,让人们深刻地了解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人们坚定信念,砥砺前行。

红色故事是赣南的宝贵财富,它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我们要铭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赣南红色故事,是一部生动的革命史诗,它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让我们铭记
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永远不忘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永恒的初心赣南苏区红色故事

永恒的初心赣南苏区红色故事

永恒的初心赣南苏区红色故事在赣南苏区这块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土地上,有着数不清的红色故事,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镶嵌在历史的天空中,永远闪耀着光芒,诉说着先辈们永恒的初心。

先说说“八子参军”的故事吧。

那时候的赣南,普通百姓的生活已经被战火搅得支离破碎,但他们心中有一团火,那是对革命胜利的渴望,是对新生活的向往。

杨荣显,这个普通的老父亲,他的故事却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心。

他有八个儿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本可以让儿子们守在身边,过着哪怕贫苦但好歹能团聚的日子。

可是啊,当红军的队伍来到家乡,当革命的号角吹起,他毫不犹豫地把儿子们一个接一个地送上了战场。

那是怎样的一种决心呢?就像一位勇士,把自己最珍贵的宝贝,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正义的事业。

他的儿子们也都特别英勇,没有一个退缩。

八个儿子全部壮烈牺牲。

老父亲承受着巨大的悲痛,但他从未后悔,因为他知道儿子们是为了伟大的理想而献身的。

这就是赣南苏区人民的初心啊,为了大家的幸福,愿意奉献出自己的小家,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还有一个关于“马前托孤”的故事。

红军女战士李美群,她也是赣南苏区千千万万革命者中的一员。

那时候战斗激烈,她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

她刚刚生下孩子,身体还很虚弱,但军情紧急,她必须归队战斗。

她知道,这一去,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自己的孩子可能就没了母亲。

可是,她没有丝毫犹豫,在马背上,她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了乡亲。

她的眼神里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坚定。

她知道,只有革命胜利了,孩子们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

她就那样决然地投身到战斗中去了,把自己的生命和孩子的未来都交给了革命事业。

这种精神,在赣南苏区不是个例,而是很多革命者的共同写照。

赣南苏区的老百姓也是特别拥护红军的。

你看那时候,红军物资匮乏,老百姓们自己都过得不容易,可是他们把家里仅有的粮食拿出来,把最好的床铺让给红军战士。

妇女们纳鞋底,一针一线都缝进了对红军的支持和爱戴;男人们帮忙运送物资、站岗放哨。

大家都齐心协力,因为他们相信红军,相信红军能带领他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赣南红色文化故事

赣南红色文化故事

赣南红色往事一转战赣南江西是革命老区,在这里有太多的红色故事,有妇孺皆知的“南昌起义”“井冈山根据地”“瑞金红都”“于都长征出发地”。

《清平乐·会昌》-毛泽东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这首词是毛泽东1934年在江西的会昌县所作,这一年蒋介石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当时指挥战争的是博古和王明,毛泽东没有指挥权。

第五次反围剿眼看就要失败,此时的毛泽东接到从瑞金发来的消息,中央红军正要撤出瑞金,长征就要开始。

1928年底毛泽东、朱德带领井冈山的部队下山一路转战赣南、闽西,最后在瑞金建立临时中央政府。

从井冈山下来的红军与在赣南、闽西的革命力量结合在一起,经过几年发展到了近十万人的规模,占领了二十几个县,苏区有450万人口。

二残酷的斗争根据地的发展势头让蒋介石寝食难安,在第一、二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亲自坐镇南昌行营指挥。

第三次围剿蒋介石采取“长驱直入”的军事战略直捣苏区,毛泽东、朱德采取“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策略取得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第四次反围剿是周恩来、朱德领导,仍是贯彻毛泽东的战术思想取得了胜利。

三十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后根据地处于国民党军包围之中,加上经济封锁,经中央决定执行战略大转移。

红军长征前在兴国、于都等地大量补充兵源、物资,兴国县是一个只有三十万人口的小县,兴国当时送出了七万多的子弟兵,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军。

临行前母亲送别儿子,妻子送别丈夫,在兴国“父送子、妻送郎,父子一同上战场”的是很普遍。

很多人在长征途中牺牲了。

母亲再也等不来儿子再喊一声妈,妻子天天在门口等夫君,直到解放后还有老奶奶孤独一辈子痴痴地等待,十送红军的故事的就是这么来的。

在江西瑞金有个叫杨荣显的老人,他的八个儿子都参加了红军,在保卫根据地的斗争中八个儿子先后牺牲。

四支援红军长征的出发点选在于都,于都当地也有近万人在出发前参加红军。

赣南关于教育的红色故事

赣南关于教育的红色故事

赣南关于教育的红色故事摘要:一、引言1.介绍赣南地区2.阐述教育在红色革命中的重要性二、红色故事概述1.赣南地区红色教育的起源2.红色教育家们的贡献三、红色故事精选1.故事一:毛泽东与赣南师范学院的创建2.故事二:周恩来与赣南教育改革3.故事三:朱德的“工学结合”实践四、红色故事的意义1.对当时的影响2.对现在的启示五、结论1.总结赣南红色教育的历史地位2.强调传承红色精神,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正文:赣南,一个充满红色历史的土地,自古以来便重视教育。

在过去的岁月里,这里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教育家,他们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教育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革命事业培养了一批批有用之才。

赣南地区的红色教育起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

在当时,一群具有进步思想的青年人在这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展工人、农民运动,普及文化教育。

他们深入基层,以办夜校、识字班等形式,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知识,提高觉悟。

这些教育家们不仅为革命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还推动了当地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赣南红色教育的历史中,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这里,我们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以展示赣南红色教育的魅力。

故事一:毛泽东与赣南师范学院的创建。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多次来到赣南,关心当地教育事业。

在他的倡导下,赣南师范学院应运而生。

这所学校为革命事业培养了大量师资力量,成为当时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故事二:周恩来与赣南教育改革。

周恩来同志在担任赣南特委书记期间,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当地教育存在诸多问题。

他提出“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实行教育改革”,对当地教育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革,使教育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需求。

故事三:朱德的“工学结合”实践。

抗日战争时期,朱德同志在赣南提倡“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即将工人与农民结合起来,实行半工半读。

这种教育模式既解决了当时革命战争所需的人力资源,又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赣州的红色故事

赣州的红色故事

赣州的红色故事摘要:一、赣州的历史背景二、赣州的红色故事1.红军长征2.中央苏区时期3.抗日战争时期三、赣州的红色景点1.赣州革命烈士纪念塔2.赣州苏维埃政权纪念馆3.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四、赣州的红色精神传承1.革命传统教育2.红色文化传承3.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正文: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

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传承着永不磨灭的红色精神。

一、赣州的历史背景赣州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素有“五岭之要会,闽粤之襟带”之称。

这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赣州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赣州的红色故事1.红军长征赣州是红军长征的重要途经地。

1934 年10 月,中央红军主力从赣州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赣州人民为红军提供了大量物资和人力支持,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中央苏区时期赣州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

1931 年11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在赣州成立,赣州成为中央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中央苏区时期,赣州人民积极投身革命斗争,为保卫苏维埃政权付出了巨大努力。

3.抗日战争时期赣州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的重要活动区域。

赣州人民在新四军的带领下,积极抗击日本侵略者,为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三、赣州的红色景点1.赣州革命烈士纪念塔赣州革命烈士纪念塔是为了纪念在革命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

这座塔见证了赣州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2.赣州苏维埃政权纪念馆赣州苏维埃政权纪念馆详细展示了中央苏区时期赣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历史。

这里成为了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传统的重要场所。

3.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收藏了大量关于中央苏区时期的文物和历史资料,全面展现了中央苏区时期赣州的风貌。

参观博物馆,可以深刻感受到赣州人民为革命事业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一纸风行红土地——从90_多年前的“红色报纸”看闽浙赣苏区廉政建设

一纸风行红土地——从90_多年前的“红色报纸”看闽浙赣苏区廉政建设

党史文苑》理论研究LILUNYANJIU一纸风行红土地——从90多年前的“红色报纸”看闽浙赣苏区廉政建设□汪雪平林国平“葛源有个红色旅馆主任何坤生,利用红色旅馆的地位收买群众的2两4分金子,买进的价格是每两90元。

同时,又借用旅馆的名义,要对外贸易局替他卖出,卖出的价格是每两98元,这样过一下手,就赚到16.32元……”这段话源自1932年11月30日闽浙赣苏区创办的《工农报》第61期刊披露的《生财有道的红色旅馆主任》,何坤生的所作所为被工农检察部揭发出来后,非法所得全部没收,撤职查办,并进行了公开曝光。

在闽浙赣苏区时期,党和红军不仅面临国民党军事“围剿”的重压,还面临着严密的经济封锁。

尽管苏维埃政府大力提倡厉行节俭,但由于受到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冲击,极少数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经受不住各种诱惑,导致苏区内贪污腐败、官僚主义现象偶有发生,极大地损害了中国共产党在工农群众中的形象和地位。

《红色闽北》第17期刊登的《好阔气的铅山县委》提到:“在目前经济动员当中,节省经费充裕战费,是我们目前的重要工作。

而铅山县委,过去不但不努力去节省经费,反而浪费,一个月买了12元黄烟用来招待和5元英文水(即墨水)。

”该文严厉批评这种浪费是空前未有的事。

报道中使用“空前未有”,说明浪费公款12块钱,已经到了难以容忍的地步。

《红色东北》报开设“铁拳”栏目,曾揭露和批评不少贪污腐败现象。

《向着贪污分子开火》一文《工农报》有关廉政建设的报道2023年第08期理论研究LILUNYANJIU报道:弋阳县袁家乡白玉黄家村村苏代表对本村每个生产的田瞒二分、消耗的田瞒五分,全村合算共瞒田七十五亩零六分。

从1931年起至1933年共计瞒国税七十九石零六斗。

因此,这名村苏代表受到《苏维埃法令》的制裁。

团省委机关刊物《青年实话》,还设有“轻骑队”栏目。

1933年出版的一期刊登了三则有关贪污腐败的短消息:《花边与花眼》揭露某个区团委书记看到银洋花了眼,贪污大洋8元5角;《分赃不匀》揭露某县团县委的机关干部,拿公款集体做衣服,因分赃不均而起内讧,丑行被暴露;《吃铜打夹帐都是非革命分子》这一篇,揭露某党的特区委秘书长,利用职权贪污大洋7元2角。

(2014.5.9定稿版)定南二中初二物理五月份月考

(2014.5.9定稿版)定南二中初二物理五月份月考

图2图3定南二中初二物理下学期5月份月考试卷命题人:郭云鹏 审题人:黄雪冬一、填空题(共21分,每空1分)1.用手拍桌子,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

2.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老虎都长有尖尖的牙齿,如图1所示.当老虎用相同的力咬食食物时,受力的 越小,产生的 越大。

3、物理课上,老师将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沉入水底,那么鸡蛋受到竖直 的浮力,这个浮力大小等于这个鸡蛋排开的水受到的 。

4、在生活中,我们有过以下的体验或观察:①写字的笔杆握笔处凹凸不平;②厨房的菜刀刀刃磨得很锋利;③装订试卷时用力按压订书机;④运动鞋底花纹做的很深。

其中主要目的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增大摩擦的是 。

(填写序号,漏选、多选、不选不给分)5、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我国铁路开始了第六次大提速.“和谐号”动车组高速列车经过时,若人离铁轨太近容易被吸进铁轨,应特别注意安全.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高速行驶的列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 ,压强 。

6、仔细观察图2,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还跟力的 有关;观察图3发现,将滑动变为 的方式可以减小摩擦.7、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物体,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 ,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8N ,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 。

体积为100cm 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

(g=10N/kg ) 8、为了支援四川灾后重建,海外华人华侨捐赠的物资已经陆续运抵我国。

若一艘满载赈灾物资的货轮从海上进入长江后,轮船所受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船身相对于水面将 一些(选填“上浮”“下沉”)。

9、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8N ,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它所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为20N ,此时它所受的浮力为 N ,放手后物体将 (填 “上浮”“下沉”或“悬浮”),物体最后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N 。

赣南红色故事

赣南红色故事

赣南红色故事赣南,是一个充满红色记忆的地方。

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许多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记录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也传承了红色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红色故事的发生地,往往是一些偏远的山村、小镇。

在那些年代,人们的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却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国家前途的期盼,投身到革命事业中。

他们不畏艰难,不惧牺牲,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红色乐章。

在赣南的山村,有一位叫做李大山的革命烈士。

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饱受着剥削和压迫。

在那个饱经沧桑的年代,李大山立志要为民族和人民谋求解放。

他毅然投身到革命队伍中,带领着乡亲们奋起反抗,最终壮烈牺牲。

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成为了当地人民心中的英雄。

除了李大山,赣南还有许多英勇的革命先烈。

他们或是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或是在地下党组织中默默耕耘,都为了一个共同的信念——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富强。

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传承着红色基因,让红色精神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

赣南的红色故事,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这种红色精神,是对正义的执着追求,是对信仰的坚定守护,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精神,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如今的赣南,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里的人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但他们永远不会忘记曾经的艰辛和牺牲,更不会忘记那些为了今天幸福生活而付出一切的革命先烈们。

他们将红色精神代代相传,让这片土地永远充满着红色的力量。

赣南红色故事,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历史长卷,更是一部充满希望和力量的时代之歌。

让我们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赣南红色革命人物事迹

赣南红色革命人物事迹

赣南红色革命人物事迹第一篇嘿,朋友!今天我要跟你讲讲赣南那些了不起的红色革命人物的故事。

先说陈赞贤,他可是个英勇无畏的好汉!在当时那个混乱的年代,他一心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勇敢地站出来和反动势力作斗争。

哪怕面对威胁和恐吓,他都没有丝毫退缩。

他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还有古柏,他年纪轻轻就投身革命,充满了激情和热血。

为了宣传革命思想,他走遍了赣南的山山水水,不怕辛苦,不怕累。

在战斗中,他总是冲在前面,带领着战士们奋勇杀敌。

他的坚定信念和勇敢行动,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再说肖华,这可是个从赣南走出来的将军呢!他聪明机智,打仗特别有一套。

在战场上,他指挥若定,让敌人闻风丧胆。

而且呀,他还特别关心战士们,大家都特别爱戴他。

这些赣南的红色革命人物,他们都是为了我们能过上好日子,不惜牺牲自己。

我们可不能忘了他们的付出,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哟!第二篇亲,来听我跟你唠唠赣南的红色革命人物那些事儿!不知道你听说过郭一清没?他呀,那可是个有胆有识的英雄!为了让乡亲们摆脱苦难,他毅然加入了革命队伍。

他组织群众,搞斗争,一点都不含糊。

面对敌人的重重围剿,他从不畏惧,总是想尽办法突破困境。

还有谢维俊,这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一心扑在革命事业上,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为了革命的胜利,他日夜操劳,甚至顾不上自己的身体。

还有朱赞珍,她虽是个女同志,可一点也不比男同志差!在革命中,她积极参与,传递情报,照顾伤员,做了好多重要的工作。

她的勇敢和坚强,让人佩服得不行!咱们赣南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可多亏了这些革命先辈们。

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永远怀念!咱们也要努力,把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让赣南越来越好,你说是不是?。

叶文辉烈士的故事

叶文辉烈士的故事

2023.10岁月人生•史海叶文辉烈士的故事江西省定南县烈士陵园内长眠着一位革命先烈,他就是定东游击队队员叶文辉。

1923年,叶文辉出生于鹅公镇圹唇村老屋下,父亲叶永添生有六子:文明、文辉、文经、文彬、文耀、文山。

由于兄弟多、家境贫寒,生活极其困难,为了生活,叶文辉经常外出到20里外的广东细坳(广东省龙川县细坳镇)一带打零工度日。

东江游击队利用广东、江西两省边界山区龙川细坳、小参等地宣传革命,开展地下游击战,发展壮大武装力量。

受东江游击队宣传教育的影响,叶文辉认识到只有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才有出路。

思想觉悟提高了,他就更加积极往细坳、小参那片地区跑,尽量找机会接触东江游击队。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东江游击队秘密接受他为游击队队员。

参加游击队后,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军事技能,他刻苦学习军事知识,苦练杀敌本领。

1949年6月,东江游击队在广东省龙川县细坳镇举行了包括打飞镖、打定靶、拼刺刀、徒手格斗四个项目的军事比武,叶文辉等人奋勇争先,取得了较好成绩。

比武结束时,游击队连长李良才做了总结讲话。

他表扬了游击队战士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指战员英勇果敢、智勇双全的作战素质,说比武体现了江西、广东两地的团结合作精神。

他在会上还特别表扬了定南游击队杨佛恩、杨月金、杨德森3位神枪手和叶文辉、朱良才、陈维章3位优秀短枪手,赞扬他们为提高游击队的战斗力树立了榜样。

按照上级部署,中国人民解放军东江第二支队二团小参连和六团定东人民护乡队于1949年8月21日午夜出发,天亮前进入鹅公镇的木湖境内,完成了解放鹅公的任务。

根据东江游击队已掌握的情况,木湖乡伪乡长龙文安组建有一支庞大的反革命武装,除驻扎在木湖乡政府外,还在乌鸦寨建有地下洞堡。

因此,解放乌鸦寨是解放鹅公的关键一战。

为了打好这一仗,东江游击队领导决定派叶文辉和曾繁祥秘密潜入木湖乌鸦寨侦察敌情。

叶文辉是鹅公本地人,熟悉地形地貌。

叶文辉、曾繁祥很快就摸清了敌人的布防情况,并且画出了简单的地形图。

赣州的红色故事800字

赣州的红色故事800字

赣州的红色故事800字在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保存一张1934年5月30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该报第三版刊登一篇内容为八兄弟争当红军的报道。

“八子参军”故事,在瑞金家喻户晓,传唱至今。

杨荣显是瑞金沙洲坝下肖区七堡乡第三村的农民,他有8个儿子。

革命前,他家穷得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身穿破衣裳,家无过夜粮。

十地革命在瑞金深入开展后,各级苏维埃政权纷纷建立。

杨荣显一家分得了一地、林,几个儿子也都娶上了娘妇,日子过得一天上一天好。

但是,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连续发动多次大规模军事“围剿”,企图消灭红军。

特别是第五次“围剿”,蒋介石调集50万重兵向中央苏区逼近,妄图一举歼灭中央红军。

中央苏区的红军人数仅有敌人的五分之一,“扩红”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任务。

杨荣显积极响应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号召,让8个儿子都报名参加红军。

第一次,杨荣显有5个儿子加入了红军,另外3个还不到年龄。

结果,在激烈的战斗中,5个儿子全部战死沙场。

在第五次反“围剿”最为激烈的时候,杨荣显还是把剩下的3个儿子一起送上了前线。

“扩红”干部请杨老留下一个儿子照顾家庭。

他却说:“不要紧,要上都上。

”1934年5月30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刊登了一幅瑞金八兄弟当红军的图画,记录了杨荣显老人8个儿子先后当红军的真实事迹。

画面虽然简单,但它在当时的“扩红”运动中引起了较大的轰动。

当年仅有24万人口的瑞金,就有11.3万人支前参战,其中5万多人为革命捐躯,仅有名有姓的烈士17166名,1.08万人牺牲在长征途中,可谓寸寸红十地,谝洒英烈血。

1934年深秋杨荣显老人在弥留之际,喝嚅着呼晚8个儿子的乳名。

守在老人身边的家人、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都不忍心把八兄弟牺牲的噩耗告诉他。

老人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为了永远铭记父辈的光荣,杨荣显的孙子们在家乡的山坡上堆起了8座空坟,每年的清明都要前去扫慕祭拜。

2005年,瑞金市歌舞剧团根据《勇敢坚决当红军》这一新闻,改编成歌舞剧《八子参军》,并搬上舞台。

[赣南红色故事大全]红色故事大全3篇

[赣南红色故事大全]红色故事大全3篇

[赣南红色故事大全]红色故事大全3篇红色故事大全篇(1):红色故事演讲稿(4篇)红色故事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由于“左”倾路线的危害,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离开苏区,开始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福建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

1934年7月,红七军团进入福建,在闽赣苏区休整补充后率先北上,进入闽浙苏区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团会合后,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

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皖南地区遭到敌军的疯狂围攻,最终失败,方志敏、刘畴西、等领导人壮烈牺牲。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红军主力八万多人开始了波澜壮阔的长征。

三万多八闽儿女参加这个伟大的历史性壮举。

在长达一年多的战略转移过程中,八闽儿女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胜利到达陕北的,已经不足三千。

湘江之战,以闽籍指战员为主的红五军团第34师和红三军团第18团承担断后任务,血战十天,以全军覆没的代价掩护党中央和红军主力渡过湘江,7000多人几无所存。

在祁连山脚,西路军血洒河西走廊,红五军团悲歌高台城下,数千名历经雪山草地考验的闽籍红军指战员马革裹尸。

在遵义城下,在赤水河畔,在金沙江边,在大渡河头,在皑皑雪山,在茫茫草地,在六盘山,在直罗镇,到处都洒下了八闽儿女的鲜血。

(这是先遣队在那样的历史大背景前提下而进行的)一个远离喧嚣的偏僻的小山镇-----赤溪,距城关53公里,四面环山,峰峦叠起,每座山峰都在溪中长出,山清水秀,正因为这样的地理条件,尤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叶,我们的先辈们,没有你们这样的幸运,在头上压着三座沉重的大山剥夺了他们的幸福感,或者说是给生活带来了痛苦。

他们为了解脱这些痛苦,就付出了血的代价,为了国家,他们抛投骨,洒热血。

今天你们生长在红旗下,特别在这改革开放的大环境里,你们就很难体味到那时的背景,残忍,是的,现在我就讲讲,我们赤溪镇的一些党史吧。

赤溪是一个小山镇,三十年我们这里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但是,便于革命志士开展活动的好环境,因此,我们全镇上下基本掀起参加革命风,据完全统计有108人参加革命,比霍童镇还多三个,真是一个奇迹啊。

永恒的初心,赣南苏区红色故事

永恒的初心,赣南苏区红色故事

永恒的初心,赣南苏区红色故事永恒的初心,是一个红色的潮汐,涌动在赣南苏区的大地上。

红色故事,源自那个激荡着革命火种的时代。

在青山绿水间,毛泽东等革命先烈在赣南深山创建了第一个红色政权——赣南苏区。

这个苏区成为中国革命的策源地,培育出久经沙场的红军战士,书写了惊天动地的胜利篇章。

赣南苏区的红色故事承载着无数的牺牲与壮丽。

在人民共和国的初心中,这些故事从未被忘却。

那些无畏的革命者在枪林弹雨中坚持斗争,他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用生命诠释着初心的宝贵。

他们跋山涉水,走过溪流湖泊,浸透了鲜血和汗水,向着胜利的礼炮前进。

在赣南苏区,这片红土地上,红军的步伐响彻云霄。

他们战胜了恶劣的环境、敌强我弱的局面,坚守革命信仰,坚守初心。

这些红色的故事,成为英勇斗争的见证,也成为我们永不停歇的动力。

红色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回忆,更是对信仰的铭记。

这是一部庄严的史诗,记录着英雄们的传奇。

他们的初心,是为了追求真理与正义,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与解放。

正是因为他们不屈不挠地坚持下去,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赣南苏区的红色故事还在不断延续着。

这片土地上涌动着新的创造力和活力,人民对初心的追求从未停歇。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永恒的初心,犹如苏区的光芒,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

让我们铭
记那些红色故事,牢记那些英雄的名字,将初心永远镶在胸前,为实现更加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奋斗。

一路唱响,静待花开

一路唱响,静待花开

《赣红谣》凌翼 著/江西高校出版社/2022.10/58.00元此番将《赣红谣》作为重点宣传对象,正是看重该书在弘扬伟大苏区精神、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乡村振兴成果上所做的贡献。

在选题形成阶段,《赣红谣》就获得了中国作家协会的支持,是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在中国作家协会主管的《中国作家》杂志上发表时,光明网、中国文艺网、《文艺报》等媒体对其都有高度评价,著名评论家李朝全说它“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反映赣南老区的乡村振兴进展”。

过去的一年间,这本书又先后入选了九江市文联第七届文艺繁荣工程扶持重点(文艺精品)项目、江西文化艺术基金“2022年度文学一类创作资助项目”、国家新闻出版署《2023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并被评为江西省首届“全民阅读·年度赣版好书”。

看来,《赣红谣》这支歌谣早已飞出了赣南的山沟沟,在华夏大地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好江西高校出版社在主题出版领域积累下的优势,让这支歌谣唱响全国。

为此,江西高校出版社定于2024年组织策划一系列图书宣传活动,包括2024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的读者见面会、走进赣州乡村巡讲活动,以及在北京举行的《赣红谣》作品研讨会,等等;并邀请知名专家撰写书评,以期扩大社会影响,实现赋能效应的最大化。

同时,发动全社之力成立了“《赣红谣》工作调度小组”:总编室负责组织数名专家对书稿进行再次审读,并与作者凌翼商议,结合当下的乡村振兴新形势、新政策,对全书的主题再进行一次升华;美编室负责对图书的封面、版式设计进行优化,考虑对书中的歌谣用专色进行凸显,给读者更好的观感体验;印制部负责《赣红谣》在2024年上半年的重印工作,确保印制质量的精良……相信我们呈现给读者的会是一本全新的《赣红谣》,也是献给乡村振兴的一支婉转歌谣。

四我与作者凌翼相识是在北上参加2024北京图书订货会的火车上,他作为《赣红谣》读者见面会活动的特邀嘉宾与我们一同前往。

赣州红色故事演讲稿5分钟

赣州红色故事演讲稿5分钟

赣州红色故事演讲稿5分钟赣南自古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自1927年11月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赣南第一次革命根据地以来,赣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

赣南革命故事激励着一代的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新一代年轻的革命烈士在赣南这块红色土地上将共和国人民从苦难中拯救出来、从胜利中走向辉煌!为纪念赣南革命根据地建立70周年,弘扬赣南红色文化,展现赣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红色苏区精神鼓舞下对革命、对新中国无比自豪和骄傲!赣州是全国第一个以赣州命名的城市、第一个成立红军总司令部和红军总政治部、第一个建立县委的城市。

中国共产党在赣州领导建设的中国第一个苏区时期是江西唯一一个以县为单位建立中国工农红军苏区的城市;中国第一个建立红军独立师、第一个建立红军独立旅;第一个建立红军独立师第一旅;第一个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这些革命历史事件记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记载着一段精彩的历史、浓缩着一段精彩的历史……正是这些发生在赣州城市中的故事鼓舞着一代代赣南人为中华之崛起而不懈奋斗!一、苏维埃时期,赣州大地诞生了许多英雄人物据统计,在当时赣南有10万人参加红军战斗,其中烈士5万余人,占总人数的50%以上,有4000多人牺牲。

赣州英雄人物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苏维埃时期赣州地区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党的领袖人物;第二,苏维埃时期诞生了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第三,苏区时期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军事干部和军事将领;第四,苏区时期建立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领导机构和规章制度。

他们都是赣州地区人民宝贵的财富;他们无不是人民的好儿女、好模范。

苏区时期党领导下的苏维埃政府拥有雄厚的物质力量:从苏区时期建立起的各县苏维埃政府、红都瑞金苏维埃政府、东江苏维埃政府、龙岩人民抗日救国联合政府、上饶苏维埃政府、于都苏维埃政府、兴国县苏维埃政府等等;他们都具有先进的思想、高尚的情操、高尚的精神!他们是革命的功臣、是中华儿女永远学习的榜样和英雄!他们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更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财富!二、南昌起义之后,江西的红军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南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打响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的伟大战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开国大典”
定南二中郭云鹏
一提起“开国大典”,人们就会联想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成立时的难忘景象。

但根据史实,这并不是中国共产党人举行的第一次开国大典。

因为在1931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曾经在赣南的瑞金举行过一次场面热烈的、标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开国大典”。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随着中国土地革命的逐步深入和苏维埃运动的骤然兴起,共产国际出于革命斗争的考虑,提出了在中国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主张。

1929年10月26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致函中共中央,提出“建立苏维埃形式的工农独裁”的任务。

周恩来、李立三这些当时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中央领导,立即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克服种种困难,着手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一苏大”的筹备工作。

直到1931年9月,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胜利结束,形成了21个县,拥有250万人口和近7万红军的广大根据地。

同时,国民党内部由于矛盾激化,暂时无力组织新的“围剿”,苏区获得了一段相对和平的发展时期。

这给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创建提供了有利的外部客观条件。

中共中央于9月20日作出决议,中央苏区在十月革命节正式成立苏维埃全国临时中央政府。

毛泽东等人从地理位置、地形、经济和政治条件综合分析比较后,决定把“一苏大”会址及新“国都”定在瑞金,这一决定得到了上海临时中央的同意。

为了保证“一苏大”的安全,深谙《孙子兵法》的毛泽东提议在福建长汀设置一个“一苏大”假会场,而将真会场放在瑞金叶坪村,搞个虚虚实实让敌人摸不清真假。

在江西省苏维埃主席曾山和瑞金县委书记邓小平的领导下,瑞金人民在叶坪村东北的一片树林中,新开辟了一块能容纳万余人的广场,并用竹木石块筑起了一座红军检阅台。

整个广场和检阅台的周围是高大的树木,便于隐蔽疏散。

为了防止国民党飞机的突然袭击,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大会筹备组作出一项今天看来似乎有点超常的决定:红军阅兵典礼安排在11月7日凌晨举行,群众庆祝集会则安排在晚上举行。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

来自中央、闽西、湘赣、湘鄂赣、湘鄂西、琼崖、赣东北等革命根据地的代表,红军部队的代表,以及设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全国总工会、全国海员总工会的代表,
共计610人,聚集在叶坪村,共商成立临时中央政府、建设与扩大革命根据地事宜。

11月7日7时整,在数千名群众的欢呼声中,由彭德怀担任阅兵总指挥的阅兵仪式开始了,毛泽东、朱德、项英、王稼祥、任弼时等党政领导检阅了红军部队。

阅兵仪式刚刚结束,10多架国民党飞机直飞瑞金县城,企图轰炸“一苏大”会场。

但红军广场上的军民早已全部疏散隐蔽,敌机没有发现会场目标,只是向县城及近郊扔下一些炸弹,然后往福建长汀方向飞去了。

下午2时,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谢氏祠堂里正式举行。

项英致开幕词:“同志们!中华苏维埃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已于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今天,正式开幕了!”他的话音刚落,会场内外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毛泽东欣然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写下了两句著名的题词:“苏维埃是工农劳苦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机关,是革命战争的组织者与领导者。


当天晚上,为庆祝“一苏大”的召开,瑞金当地红军、附近群众数万人,提着各式灯笼,打着火把,从四面八方涌向叶坪红军广场,与代表们一起举行盛大的庆祝晚会。

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与广大群众一起唱歌、喊口号。

一时间,出现了“人山人海,红光满天,庄严热烈,空前未有”的盛况。

从9日到18日,与会代表先后听取、讨论并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劳动法》《土地法》《关于经济政策的决定》和解决红军问题、少数民族问题、救济困难群众问题、为死难烈士立碑纪念等的决议案。

19日,大会选举产生了由63人组成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20日,大会举行闭幕式。

在毛泽东、项英分别致闭幕词后,大会执行主席曾山向全体代表宣布:“从今日起,瑞金改为瑞京,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

”全场欢声雷动,大会在雄壮的《国际歌》歌声中闭幕。

当天晚上,数万群众提灯演戏、燃放烟火、发表演说,欢庆红色政权的建立,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开国大典”推向了高潮。

12月1日,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号布告》,正式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历史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时主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开国大典”的毛泽东、朱德等人,18年后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主角。

人们不得不惊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不愧是18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预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