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巴氏杆菌病的防治体会
鸭疫巴氏杆菌病―防治

鸭疫巴氏杆菌病―防治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对于圈养的雏鸭,保持适当的通风换气,避免过度拥挤,减少炎热或寒冷的应激等。
如果在网上饲养,应定期冲洗和消毒地面,避免粪便堆积,减少污染。
受本病污染的鸭场,可在其易感年龄前2~3日用敏感药物进行预防,常用的有效药物有磺胺喹沙啉等。
对于全群发病的雏鸭每天用庆大霉素肌肉注射或用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氟甲砜霉素等治疗,辅助添加多种维生素和电解质,同时用消毒药对场地、用具进行彻底消毒,可使疫情得到控制。
待病情稳定后再接种鸭疫里默氏杆菌灭活菌苗或弱毒菌苗,以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力。
康复鸭对再感染有抵抗力。
在进行药物预防和治疗的过程中,应做药物敏感试验,以确定首选的敏感药物。
同时各种抗菌药物应该交替使用,以避免抗药菌株的出现。
目前预防本病的菌苗有灭活菌苗、弱毒菌苗。
另外,亚单位苗也在研制之中。
接种灭活菌苗可有效地预防和降低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的死亡率。
由于鸭疫里默氏杆菌菌苗诱导的免疫具有型特异性,对异源菌无保护作用,因此一个理想的菌苗应包括主要流行的血清型菌株,以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
Lagton和Sandhu(1984)报道,以1、2、5三个血清型制备的三价灭活菌苗,在小鸭1~2周龄或2~3周龄时免疫两次,可使70%~85%的免疫鸭得到保护,而且2、3周龄时免疫2次比1、2周龄免疫可获得更高的保护率。
Sandhu(1979)用1、2、5血清型的研制的菌苗分别在10日龄和17日龄免疫两次可获得较高的保护率,但这种保护只能维持二周(第二次注射后),并且发现铝胶佐剂菌苗并不比无佐剂菌苗产生更好的免疫保护,而油乳剂菌苗则可产生足够的保护力,并维持到上市日龄,但在接种部位引起局部损害。
Harty等(1979)对几种类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菌苗的免疫力进行评估,野外试验结果表明福尔马林灭活菌苗效果较好。
鸭疫里默氏杆菌灭活菌苗普遍存在的缺点是保护力的持续时间较短。
土鸡顽固性禽霍乱的诊治体会.doc

土鸡顽固性禽霍乱的诊治体会概述: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烈性传染病。
其发病特征为突然发病,发病时间短,患鸡无明显症状,剖检变化为肝脏有坏死灶等。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经鸡的呼吸道或皮肤伤口引起感染。
近期笔者接触到一例典型病例,现将防治过程及体会介绍如下。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烈性传染病。
其发病特征为突然发病,发病时间短,患鸡无明显症状,剖检变化为肝脏有坏死灶等。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经鸡的呼吸道或皮肤伤口引起感染。
近期笔者接触到一例典型病例,现将防治过程及体会介绍如下。
一、病例档案发病时间:2011年11月9日发病日龄:110日龄发病数量:1950只土鸡发病情况:重庆市璧山县新堰村杜某放养的土鸡突然死亡12只,且死亡者均为个体较肥壮的鸡,当天大群鸡采食正常,这些鸡在死亡之前几乎看不到明显的症状,突然不安,痉挛抽蓄、倒地挣扎、双翅扑地、迅速死亡。
二、剖检变化死亡鸡只冠、肉髯呈黑紫色,心包积液,心冠状沟部密布出血点、似喷洒状。
肝脏肿大、质脆,表面有不同程度的坏死灶,有呈灰白色或灰黄色的针尖或针头大的坏死点;十二指肠及小肠中段黏膜出血,肠内容物黏稠,呈鲜红色,直肠黏膜充血;腺胃、肌胃在第二次发病时有出血;少数病例气管黏膜充血、有黏液,肺高度瘀血和水肿。
三、实验室诊断(一)涂片、染色、镜检无菌取心血或肝脏涂片,分别用革兰氏和瑞氏染色后,置显微镜下观察,见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呈两端浓染的卵圆形,瑞氏染色为典型的两极着色。
(二)分离培养无菌采集心包液、心血或肝脏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和鲜血培养基,经37℃24小时培养,发现普通琼脂培养基中无菌落生长,而鲜血培养基中可见表面光滑、湿润,周围不溶血、边缘整齐的小菌落。
取菌落涂片,瑞氏染色,见两端着色的细小杆菌。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该鸡场发生的疫病为禽霍乱。
鸡新城疫与禽霍乱的鉴别诊断及防治体会

禽霍乱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临床症状
禽霍乱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病鸡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困难,口鼻分泌物 增加,排出黄色或绿色稀便。
病理变化
最急性病例常无明显病变,急性病例可见心包积液,心内膜和心外膜出血,肝脏表面散布灰黄色或灰白色坏死灶 。慢性病例可见关节肿胀,关节囊内有干酪样物。
科学诊断
鸡新城疫和禽霍乱的防治需采取综合措施 ,包括疫苗接种、生物安全、饲养管理等 各方面,确保有效预防和控制疫情。
培训与教育
准确诊断是防治的关键。一旦出现疑似病 例,应立即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断,确保早 期发现、早期治疗。
合作与交流
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 鸡新城疫和禽霍乱的认识和防范意识,确 保各项防治措施的有效执行。
分享的目的和内容概述
目的:本次分享旨在提高养殖户和兽医对鸡新城疫和禽霍乱的诊断能力,并提供有 效的防治建议。
内容概述:接下来将详细介绍鸡新城疫与禽霍乱的鉴别诊断方法,以及针对这两种 疾病的防治体会和建议。
以上内容仅为初步扩展,更深入的内容需要结合实际案例、研究数据和专业知识等 进行进一步阐述。希望本次分享能对养殖户和相关行业人员有所帮助。
禽霍乱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禽类 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这种病菌可以影响多种家禽,包括 鸡、鸭、鹅等。
鉴别诊断和防治的重要性
准确诊断
由于鸡新城疫和禽霍乱的临床症状有相似之处,准确的鉴别诊断对于疾病的控 制和治疗至关重要。
防止传播
这两种疾病都具有高度传染性,有效的防治策略对于保护禽类健康和减少经济 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禽霍乱的预防与控制
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减少应 激因素,提高禽类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鸡鸭同时感染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2020年第8期 吉林畜牧兽医37·禽业专栏·QinYe ZhuanLan 鸡鸭同时感染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陈灿荣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动物卫生防疫站,广东清远 511533我国是一个养殖业发达的国家,但是养殖鸡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养殖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
尤其是传染性非常强的病毒类疾病,如果传染能力足够强,可能会导致鸡鸭大批量的患病死亡,给养殖鸡鸭的养殖户造成十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
本文就在鸡、鸭养殖的过程中,较容易出现的巴氏杆菌病进行论述,积极探讨鸡鸭同时感染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1 鸡鸭感染巴氏杆菌病的主要症状在家禽养殖的过程中,巴氏杆菌病的存在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它的广泛发生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产生了无法挽回的影响。
经过深入研究剖析发现,巴氏杆菌病在一年的任何季节都有可能侵染鸡鸭等家禽类的身体,也就是说全年都有可能造成鸡鸭的感染。
如果是在寒冷或者是天气突变极其炎热等极端的天气当中发病率会更高。
在鸭群感染巴氏杆菌病以后,鸭群的发病状况发展的十分迅速,如果鸭群足够密集,可能会产生一个急速的传播,造成大爆发。
较容易感染巴氏杆菌病的鸭群一般是雏鸭,抵抗力比较低,感染上巴氏杆菌病病毒以后,雏鸭的嘴里、鼻腔里都会向外流出黏状的分泌物,甚至于眼睛周的容貌也会扭曲,更严重还会造成咳嗽、食欲不振、昏睡、急速消瘦等异常情况。
对于鸡类来说,在患病症状的这一方面,基本上和鸭群大同小异,但是需要注意到的一点是,鸡类就其自身来讲巴氏杆菌的发病概率并不高,但是如果养殖户把鸡群和鸭群混合饲养,就会大大提高这一群体的发病率,从这一方面来讲,需要考虑的建议就是尽量的分开饲养鸡与鸭,避免当鸭群感染了巴氏杆菌病毒以后,也使得鸡群被感染,造成更为巨大的经济损失。
2 加强管理家禽饲料的力度在对于鸡鸭同时感染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这一方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对家禽的管理力度。
禽巴氏杆菌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 蘑菇种植技术

禽巴氏杆菌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蘑菇种植技术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败血性传染病。
以发热、腹泻、呼吸困难为特征,最急性病例迅速死亡。
禽霍乱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危害多种家禽、野禽。
其特征表现为急性败血过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低毒感染或急性发病之后,可出现慢性的、局部性的疾病。
这是一种目前尚无很好防治方法而又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禽类疾病。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禽巴氏杆菌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让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助力。
1、病原禽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呈中央微突的短杆菌或球杆菌,大小为长0.25~0.4 μm,宽0.5~2.5 μm,不形成芽胞,无鞭毛,无运动性。
革兰氏染色阴性的需氧兼性厌氧菌。
在组织、血液和新分离培养物中的菌体用美蓝、瑞氏、姬姆萨氏法染色均可着色,菌体呈明显的两极着色,中间部分着色较浅,很像许多并列的两个球菌,所以又叫两极杆菌[1]。
在普通培养基上即可生长,在血清、血液、或微量血红素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2、流行特点各种家禽及野禽对该病均易感,其中以鸡、鸭的易感性最强,鹅的感受性较差,该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和流行。
禽群的饲养管理不良,阴雨潮湿以及禽舍通风不良等因素,都能够促进该病发生和流行[2]。
有新禽转入带菌的禽群,或将带菌禽调入其他健康禽群时,都会引起该病的发生。
3、临床症状最急性型。
病禽不出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如有的鸡正在产蛋就突然死在产蛋箱中。
病禽表现突然不安,全身痉孪抽搐,倒地挣扎,翅膀扑动几下即死亡,一般较肥胖的产蛋鸡和高产蛋鸡最易发生该型病症。
急性型是该病的常见类型,病程短的约半天,长的3~4天。
病禽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顿,呈瞌睡状,羽毛蓬乱,两翼下垂,离群呆立,不喜走动。
体温达到43℃以上,食欲废绝,渴感增加,呼吸急促,喉咙发出喷水声。
病禽剧烈腹泻,排出灰白色、黄绿色粪便,肛门周围污染严重。
病禽鸡冠、肉髯肿胀发紫,有热痛感,病程约0.5~3天,最终衰竭而死。
两例鹅巴氏杆菌病的诊治与体会

两例鹅巴氏杆菌病的诊治与体会
鹅巴氏杆菌病是一种通过食物中的污染和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肠炎,可以引起
腹泻、无力、发热、肌痛等一系列严重症状。
在诊治鹅巴氏杆菌病方面,我们主要通过针对症状、治疗细菌病变和改善卫生环境来
实现。
我们通常会使用抗生素治疗鹅巴氏杆菌病,这种治疗方法可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和复制。
常用的抗生素如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氨苄以及阿糖青霉素单抗等可
以对导致鹅巴氏杆菌病的细菌病原毒素起到有效作用。
同时,抗生素可能会抑制抗凝血和
促炎症反应,这也有助于减轻患者症状。
另外,治疗鹅巴氏杆菌病还需要改善病毒感染环境。
我们可以加强日常卫生,尽量防
止细菌污染食物、水源和空气,也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定期消毒、避免食物污染等。
此外,改善饮食也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比如避免容易消化不良的食物,多吃一些富含维
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豆制品,以及补充一些抗氧化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E
和锌。
我的体会是,要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鹅巴氏杆菌病,我们不仅要用药物抑制病原微生物,同时也要做好卫生环境的维护,以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另外,在治疗过程中,还应给
予病人营养支持和补充,以帮助病毒感染者更好地康复。
鸭巴氏杆菌病防治措施

鸭巴氏杆菌病防治措施鸭巴氏杆菌病是一种由鸭巴氏杆菌引起的疾病,主要感染鸭类,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防治这种疾病,养殖户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对鸭舍进行严格的消毒。
鸭巴氏杆菌主要通过粪便和污水传播,因此鸭舍的环境卫生是防治这种疾病的关键。
养殖户应定期清理鸭舍,清除鸭舍内的污物和粪便,并进行彻底的消毒。
消毒剂可以选择有效杀菌的消毒液,如过氧化氢、氯化钠等,对鸭舍内的地面、墙壁、设备等都要进行彻底消毒,以杀灭潜伏在鸭舍中的鸭巴氏杆菌。
加强饲养管理。
鸭巴氏杆菌病往往与饲养管理不当有关,养殖户应加强对鸭的饲养管理,提高饲养水平。
首先,要确保饮水的卫生安全,饮水设备要定期清洗消毒,并保持清洁。
加强养殖环境的管理。
鸭巴氏杆菌病的发生与鸭舍的环境密切相关,养殖户应加强养殖环境的管理,提高环境的卫生水平。
首先,要保持鸭舍内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其次,要保持养殖场周围的环境卫生,避免野鸭或其他野生动物进入养殖场,防止病原菌的传播。
此外,鸭舍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也要适宜,避免给病原菌提供生存的条件。
加强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鸭巴氏杆菌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养殖户应选择合适的疫苗,并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进行接种。
疫苗接种可以提高鸭的免疫力,减少鸭巴氏杆菌的感染。
同时,养殖户还应定期对鸭进行血清学检测,及时了解鸭群的免疫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鸭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包括鸭舍的严格消毒、加强饲养管理、养殖环境的管理和疫苗接种等。
养殖户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加强对鸭巴氏杆菌病的防治工作,提高鸭的健康水平,减少经济损失,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鸡巴氏杆菌病症状及治疗方法

鸡巴氏杆菌病症状及治疗方法鸡巴氏杆菌病属于接触性传染病,一旦有鸡感染,死亡率很高,所以养鸡人一定要提供警惕。
针对鸡巴氏杆菌病,养鸡场应采取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本病是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一、鸡巴氏杆菌病的症状鸡巴氏杆菌病主要有三种特征,分别是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
急性型:常见于流行初期,通常以产蛋高的鸡常见。
发生该病前,病鸡无前驱症状,晚间一切正常,吃得很饱,次日发病死在鸡舍内。
急性型:急性型在养鸡场常见的,鸡患该病会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缩颈闭眼,头缩在翅下,不愿走动,离群呆立。
常常出现腹泻,排出黄色、灰白色或绿色的稀粪。
体温升高,食欲不振。
呼吸困难,口、鼻分泌物增加。
鸡冠和肉髯变青紫色,后发生衰竭,昏迷而死亡。
慢性型:由急性不死转变而来,多见于流行后期。
以慢性肺炎、慢性呼吸道炎和慢性胃肠炎较多见。
病鸡主要出现呼吸困难,常常出现腹泻,消瘦,精神萎顿,冠苍白。
还有一侧或两侧肉髯显着肿大,若病鸡有关节炎的话,关节肿大、疼痛、脚趾麻痹,从而造成走路跛行。
二、鸡巴氏杆菌病的治疗方法1、对病鸡舍严格隔离。
切断人员及其所有用具的交互来往和使用,清除杂物,集中烧毁。
鸡舍周围环境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消毒,鸡舍内用0.1%百毒杀进行带鸡消毒,每天一次。
2、治疗病鸡,在饲料中拌入敏感药物。
每千克饲料中加入100mg 恩诺沙星混饲,重症不采食者可按治疗量肌注林可霉素,每天2次,连用3天。
3、病死鸡和淘汰鸡集中深埋。
经上述方法综合处理后,从第3天开始死亡数剧减,第5天停止死亡,第7天已完全控制病情。
4、对假定健康鸡群注射灭活菌苗。
取本场病鸡新鲜肝脏,用组织匀浆器将肝组织打碎,生理盐水做10倍稀释,纱布过滤,加入0.2%福尔马林充分混匀,经37℃24h处理,期间每隔4h摇动一次。
腹腔注射小白鼠作动物安全试验,0.3ml/只,观察无死亡。
该场鸡皮下注射1ml/只。
5、在治疗过程中,药的剂量要足,而且疗程必须合理。
临床防治鸡霍乱的经验总结

临床防治鸡霍乱的经验总结汇报人:日期:•鸡霍乱简介•鸡霍乱的预防策略•鸡霍乱的治疗措施目录•经验总结与建议01鸡霍乱简介鸡霍乱的定义•鸡霍乱,又称为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这种病症在家禽中传播迅速,有时几天内就能导致大量死亡,对禽类养殖业造成严重威胁。
鸡霍乱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精神萎靡:病鸡显得疲倦无力,羽毛蓬松,食欲不振。
呼吸困难:病鸡的呼吸变得急促,有时出现咯咯声。
腹泻:病鸡排泄物变得稀薄,颜色发绿,并可能伴有血液。
关节肿胀:部分病鸡的关节会出现肿胀,行走困难。
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数小时内出现,并且迅速恶化。
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控制鸡霍乱的传播至关重要。
鸡霍乱的临床症状鸡霍乱对禽类养殖业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生产损失:大量病鸡死亡,导致禽肉、禽蛋产量减少,造成经济损失。
养殖成本增加:为了防治鸡霍乱,养殖户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购买疫苗、药物和消毒设备。
市场信心下降:鸡霍乱的爆发可能导致消费者对禽类产品产生恐慌和抵触情绪,进一步影响市场需求和价格。
生态平衡受损:大规模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可能导致环境中微生物群落失衡,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
因此,鸡霍乱的防治工作对于保护禽类养殖业、维护消费者信心和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鸡霍乱的影响与危害02鸡霍乱的预防策略加强饲养环境管理保持鸡舍内通风良好,控制饲养密度,减少应激因素,提高鸡的免疫力。
定期消毒对鸡舍、饲料槽、饮水器等设备定期清洗消毒,杀灭病原体,降低感染几率。
严格饲料和水源管理确保饲料和水源清洁无污染,避免使用霉变饲料,以减少鸡霍乱的发生风险。
管理措施根据当地疫情和鸡的年龄、品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选择合适疫苗制定合理免疫程序接种注意事项按照疫苗使用说明,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确保接种时间、剂量准确。
接种前要检查鸡的健康状况,接种后注意观察鸡的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030201疫苗接种减少非饲养人员的进入,避免带入病原菌。
雉鸡禽巴氏杆菌病的防治办法

雉鸡禽巴氏杆菌病的防治办法禽巴氏杆菌病又名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症。
属接触性传染病,常呈现败血性病变,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1.病因
本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其主要传染来源是引进了带菌雉鸡,它们能经常地或间歇地排出病原体,这些排泄物和分泌物一旦污染了饲料、饮水和用具等,就借此扩散病原,传播疾病。
2.症状
本病亦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
最急性型是雉鸡染病初期,由于细菌毒力很强,往往还没出现明显症状就死亡;急性型表现出的症状是:闭眼不动,羽毛蓬松、翅膀下垂,脸变青紫,口渴异常,上呼吸道有粘液积聚,有黄色或灰白色下痢,肛门周围有粪便粘结,病发1-3天死亡;慢性型病情发展缓慢,病鸡逐渐消瘦,精神萎靡,粘膜苍白,有的关节肿胀化脓,出现跛行,可拖延几周后死亡。
3.治疗
用0.5%-1.0%的磺胺噻唑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拌料喂食,1-2天后死亡
会显著减少,3-4天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用青霉素2万一3万单位加上链霉素5万单位(每公斤体重)一起肌肉注射,每日两次,第二天死亡减少,第三天死亡基本停止;也可用喹乙醇,按5毫升,公斤体重,在饲料中添加,每日两次,病也可逐步得到控制。
4.预防
接种禽霍乱氢氧化铝甲醛菌苗,每只肌注0.5毫升,可免疫4-6个月。
在易发病阶段和雨季,可在饲料中加入喹乙醇或抗生素类药物,如土霉素、四环素等,可预防禽霍乱的发生。
巴氏杆菌对消毒剂抵抗力不强,用5%生石灰、l%漂白粉、50%的酒精1分钟可杀死,所以,平时应注意卫生和消毒。
禽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断方 法和防治手段进行分析 ,希望通过 出血点 和坏死病灶 。9只病死鸡 心脏严 天。同时患病鸡 口服补 液盐 ,补 液盐 是
本次具体 案例研究能够为养殖户 寻求更 重扩张 ,心脏 内存在大量淤血 ,心冠脂 由氯化钠 3.5g,小 苏打 2.5g,氯化钾 1.5g,
好 的 防 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段 。
别患病鸡死亡 。出现发 病情 况后 ,兽医 变组织 ,肺脏组织 ,制成触 片后 用火焰 力 ,只有 当精神身体抵抗能力下降 ,才
立即将患病鸡 隔离 ,并使用 常规消毒剂 固定 。用瑞 氏染色剂 和碱性美 兰染色剂 会为该种疾病传播提供条件 。因此 , 日
对鸡舍进行一次全 面消毒 ,使用 青霉素 进行染色 ,镜检发现两级浓染呈 现卵圆 常要加强饲养管理 ,做到科学养殖 。要
较多 ,最容易导致该种疾病发生 。本次 肝脏 表面呈现棕黄色或者棕红色 ,在被 肌 肉注射 ,每 天两 次 ,连续使用 三天为
研究 主要结合实际病理 ,就禽 巴氏杆 菌 膜下和肝实质 区域存在弥漫性 ,数量较 一 个疗程 。同时 ,全群鸡用 卡那 霉素粉
病 的临床症状 、病理学变化 、实验 室诊 多密集的黄 白色或者灰 白色针尖大小 的 剂 ,每升水 中添加 100mg,连续使用 五
力 ,属 于条件致病菌 ,当鸡群受N ̄'f-界 上 ,全身肌 肉抽搐 ,挣扎拍动翅膀 ,在
本 次诊 治共 出现 患病 鸡 1036只 ,
一 切 应激 因素影响 ,使得身体抵抗能力 很 短时间 内死亡。
治疗 前死亡 433只,治疗无效死 亡 396
下降后 ,就会导致该种疾病发生 。巴氏
3 病 理 学 变化
该养 殖场主要采用 网上平养 ,饲 喂正 大 度淤血水肿 ,气管 中存在大量粘液 ,气 继续 出现患病 鸡 ,病情 得到有效 控制。
禽巴氏杆菌病的防制

今H畜牧啓医禽巴氏杆菌病的防制孙传莲(宁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674300)摘要:禽巴氏杆菌病,即我们常说的禽霍乱,是一种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引发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腹泻和发热等,最急性病例死亡速度极快。
笔者和多年工作实践相结合,探讨了禽巴氏杆菌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症状、实验室诊断、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宁蒗县;禽巴氏杆菌病;防制禽巴氏杆菌病的岀现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广泛存在于云南省,主要呈散发流行或地方流行,最容易岀现在温带、热带气候条件下,火鸡、鸭、鸡以及部分野禽均可以感染此病。
禽巴氏杆菌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外来人员、外寄生虫病以及被病鸡排泄物污染的饲料。
1流行情况宁蒗县夏季气候潮湿、炎热,这便为各种媒介昆虫以及病原微生物的岀现与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长时间以来,畜禽疫病的传播频率较高,流行速度极快。
作为一种条件性传染病,禽巴氏杆菌很容易在高温潮湿天气、饲养管理条件忽然变化的情况下暴发,夏、冬两季是高发期,感染鸡群不分年龄,但成年鸡的感染发病率最高。
鸡群中只要有病鸡岀现,借助受污染的饮水和饲料,整个鸡群便会迅速感染此病。
2临床症状最急性型鸡发病后几乎毫无显著症状,忽然倒地拍打翅膀,全身抽搐迅速死亡叫急性型病鸡主要表现为羽毛蓬乱、精神不振、体温迅速升高,鸡冠变成蓝紫色且肿胀,腹泻、呼吸困难、粪便稀软呈黄绿色,偶见血液,一旦发病,快速死亡,就算发病后第一时间使用药物治疗,通常是还未发挥岀药效便有诸多鸡只死亡。
慢性型病鸡鼻液黏稠、体重迅速下降,腹泻、伸直颈脖张嘴喘气,一些鸡只关节肿大。
3剖检症状心包积液,呈黄色,心冠脂肪岀现诸多岀血点,肝肿大且呈颜色较黄,很容易破碎,表面岀现一些呈灰白色针尖状的岀血点和坏死点,肺、肠道和十二指肠严重岀血,肠内容物中的血液较多,肠黏膜脱落,肾严重性岀血遥4实验室诊断4.1涂片镜检选取病死鸡的脾、肝涂片,瑞氏染色,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将两极浓染的短小杆菌发现,纯培养物上细菌为呈革兰氏阴性的球杆菌。
禽霍乱的防治经验探讨

禽霍乱的防治经验探讨禽霍乱是禽巴氏杆菌病,也称呼为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禽出败”。
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其特征是:急性型表现为剧烈下痢和败血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慢性型表现为呼吸道炎、肉髯水肿和关节炎,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低。
1流行病学情况在我市(县级)多发禽霍乱,以前该病在我市间隔几年出现一次区域性、跳跃性流行,但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出现区域性流行,涉及5个乡镇。
每次疫情多是出现一个疫点发病及死亡,没有表现成片发病。
发病的都是成年家禽,鸡鸭都有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到50%以上。
从理论上讲,发病禽和带菌禽是本病的传染源。
我市属于长江以南的武陵山区,以山地为主,湿度大,鸟类多,根据其流行病学特点,鸟类迁徙导致的传染也很有可能。
当然,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被病菌污染的饲料、饮水、场地、用具等相关传染途径都可以导致本病发生。
该病感染途径为呼吸道、消化道及损伤的皮肤等。
禽舍不卫生、气候潮湿、养殖密度大、气候突变、各种应激反应以及感染某些寄生虫病等均可诱发本病。
2发病症状禽霍乱的潜伏期一般为2~9天。
按病程一般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
在我市发生的禽霍乱多以最急性和急性型为主,也有慢性型发生。
最急性型的病例往往一晚上就突然死亡30%以上,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尤其以鸭的最急性型多见。
在农村的散养户好多以为是中毒了,因发生最急性型禽霍乱导致家禽急性死亡误以为是投毒而向公安部门报警的案例时有发生。
急性型和慢性型都表现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最为常见是急性型。
发病禽体温43~44℃,喜饮水,精神萎靡,不食,羽毛蓬松,不愿走动。
发病鸡的鸡冠、肉髯发紫,流涎,呼吸困难,张口吸气时发出“咯、咯”声。
病禽常见腹泻,排出污黄色、灰白色或绿色的腥臭稀粪。
发病1-3天后死亡。
病鸭不愿下水,有的不愿走动,严重的还出现瘫痪。
慢性型多由急性病例转化而来。
鼻腔内有粘性分泌物,逐渐消瘦,腹泻,有的表现有关节发炎现象。
养殖场如何防止家禽巴氏杆菌侵袭

养殖场如何防止家禽巴氏杆菌侵袭家禽巴氏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细菌,对家禽的健康具有很大威胁。
养殖场作为家禽的主要居住和生活环境,防止家禽巴氏杆菌侵袭是保护家禽健康的重要任务。
下面将分点讨论如何在养殖场中有效防止家禽巴氏杆菌侵袭。
1. 维护养殖场的卫生环境- 定期清洁和消毒鸡舍:对养殖场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包括鸡舍、设备和周边环境。
可以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和清洁剂进行清洁工作,确保无菌条件。
- 保持空气流通:保持养殖场的通风良好,避免污浊空气的滞留。
合理设置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减少细菌的滋生。
- 控制室温湿度:控制养殖场的室温和湿度,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会影响家禽的免疫力,增加感染巴氏杆菌的风险。
2. 注重饲养管理- 选择健康的饲料:选择优质的饲料供应商,确保饲料无污染,符合安全标准。
饲料中的污染物可能成为巴氏杆菌滋生的源头。
- 饲养规模适宜:控制养殖规模,避免过密饲养。
过密饲养会增加疫病传播的风险,包括巴氏杆菌的传播。
- 监测家禽健康状况:定期进行家禽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患病家禽。
对于疑似感染巴氏杆菌的家禽,应立即隔离治疗,以减少感染蔓延。
3.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 严格管理外来人员和物品:限制外来人员的进入,落实进出养殖场的登记和消毒措施。
外来人员和物品可能携带巴氏杆菌进入养殖场,加强管理有助于防止巴氏杆菌的侵袭。
- 防止野生动物和害虫入侵:野生动物和害虫可能是巴氏杆菌的潜在携带者。
养殖场应加强外围防护,安装防护网、堵塞缝隙等,防止野生动物和害虫的入侵。
- 强化员工培训:对养殖场工作人员进行关于巴氏杆菌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疫意识,教授正确的操作方法和个人卫生习惯。
4. 加强监测和早期预警- 定期抽检和监测:养殖场应建立巴氏杆菌的监测机制,定期进行抽检和监测工作,确保家禽健康。
- 建立早期预警系统:养殖场应建立本地区的巴氏杆菌预警系统,及时获取疫情信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禽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阴性 的需 氧兼 性厌 氧 菌 。 菌在 添加 血 清或 血液 的 本
培 养基 上生 长 良好 。在血 琼脂 上 生成 灰 白色 , 润 湿
而 黏稠 的菌 落 , 溶血 ; 普 通 琼 脂 上 形 成 细 小 透 不 在
明 的露珠 状 菌落 : 普 通 肉汤 中 , 在 起初 均 匀 混浊 , 以 后 形成 黏 性 沉 淀 和 菲 薄 的 附 壁 菌 膜 :明胶 穿刺 培 养 , 穿刺 孔呈 线状 生 长 , 粗 下细 。 沿 上
2流 行 特 点
水肿 变 硬 。关 节 炎 常局 限 于腿 或翼 关 节 和腱鞘 处 ,
保 证用 药量 和用 药时 间的充 足 。如治疗 不彻 底 , 药 停
初 步诊 断 。最 后再 进行 病 原分 离 培养 、 化鉴 定 生 和动 物接 种试 验等 。巴氏杆 菌 在加血 的 固体 培养
基 平 板 上 生 长 良好 , 淡 灰 白 色 、 透 明 、 隆 为 半 微 起 、 面光 滑 、 表 边缘 整 齐 的露珠 样 小 菌落 , 菌落 周
清 进行 紧急 预 防 , 如没 有 禽霍 乱血 清 也可 用 药物
今 B畜牧 兽医@ 2 1 年第 。 0 1 4期
3昌黎 县 畜 牧 局 , 北 昌 黎 0 6 0 ) . 河 6 60
面对 当前 新养 殖 户的不 断 出现 , 以及规 模 化养
殖 的出现 , 好 养殖前 准备 是关键 。 做
1拟 定 育 雏 计 划
‘
的容量 相适应 , 能盲 目进雏 。 则 , 雏 的数 量 多 不 否 进 了, 饲养 的密度 大 了 , 必然 造成 设备 不 足 、 养 管理 饲 不 善等 , 而影 响鸡群 的发 育 , 从 使死 亡率 上 升 , 经济 效 益下 降 ; 雏 数量 少 了 , 造 成 房 舍 、 备 、 员 进 会 设 人 的浪 费 , 而增 加 了成 本 , 从 降低 了经济效 益 。 场购 鸡 进雏 鸡 的数量 有 一定 的规 律 。在 商 品鸡 生产 场 , 购 进雏 鸡 的数量 决定 于饲 养 肥育鸡 的数 量 . 饲养 肥 在 育鸡 数 量 的基 础 上 , 加 上 育雏 期 间 的死亡 、 汰 再 淘
鸭巴氏杆菌病防治措施

鸭巴氏杆菌病防治措施鸭巴氏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疾病,主要影响鸭类的健康和生产。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鸭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希望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一、鸭巴氏杆菌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鸭巴氏杆菌病是由鸭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主要通过口腔、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传播。
感染源主要是病鸭、携带病菌的饲料、水源、工具设备等。
病原菌在环境中能够存活一段时间,因此饲养环境的卫生状况也是影响疾病传播的重要因素。
二、加强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饲养环境的卫生状况对于预防鸭巴氏杆菌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养殖户应定期清洁鸭舍,清除鸭舍内的积水、粪便等污物,保持鸭舍的通风干燥。
饮水器、饲料槽等设备也要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
此外,要注意饲料和水源的卫生安全,避免使用受污染的饲料和水源。
三、加强疫苗接种和免疫管理疫苗接种是预防鸭巴氏杆菌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养殖户应按照兽医的建议,按时给鸭群接种相关疫苗。
在接种过程中,要注意接种的方法和剂量,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此外,要加强养殖鸭的免疫力,提高其抵抗病菌的能力。
可以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补充营养,增强鸭群的免疫力。
四、加强饲料和饮水管理饲料和饮水的管理也是预防鸭巴氏杆菌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养殖户要选择优质的饲料,避免使用受污染的饲料。
饲料的存放要注意防潮防霉,避免饲料受到细菌的污染。
同时,要保持饲料槽的清洁,定期清理残渣,避免细菌滋生。
饮水管理方面,要保持饮水器的清洁,定期更换水源,避免细菌繁殖。
五、加强病害监测和早期发现及早发现鸭巴氏杆菌病的病例对于控制疫情的蔓延至关重要。
养殖户要加强疾病的监测,定期对鸭群进行体检,观察鸭群的行为和食欲是否正常,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同时,要加强与兽医的合作,定期请兽医进行病情的检测和监测,及时处理病鸭,减少疫情的传播。
六、合理使用药物防治在鸭巴氏杆菌病的防治过程中,药物的使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散养家禽巴氏杆菌病特点及综合防控

巴氏杆菌病的病菌血清型较多, 抗原差异大,这也就给接下来的免疫 工作带来了更多的难刺 激 的 时 候 就 会 导 致 发 病。 例 如: 畜 禽营养不良、气温异常、抵抗力下降 以及受到其他疾病的影响,均会导致 巴氏杆菌病的发生。该病菌的繁殖 能力以及毒力非常强,严重影响着畜 禽的健康发育。
3. 慢 性 型。 多见于急性型后, 在经过一定的治疗后,部分患病家 禽会越来越消瘦,出现贫血、关节炎 等症状,甚至会继发胃肠炎及慢性肺 炎,因此为了避免病原菌的扩散威胁 健康家禽,最好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综合防控对策
要想有效降低巴氏杆菌病的发 病几率,养殖户在饲养家禽的过程 当中,必须要认真做好饲养管理工 作,确保环境健康卫生,定时定期进 行消毒,尤其是墙面、地面、进出入 车辆以及槽具,应进行彻底的消毒。
更要及时的清理粪污,避免细菌的 大量孳生,确保环境健康、卫生,降 低发病率几率。与此同时,针对病 禽要及时做好隔离治疗工作,可将 抗生素溶于水中进行治疗,例如土 霉素、链霉素、左氧氟沙星以及磺胺 类药物等,也可以联合用药,进而提 升治疗效果。在发病初期,应对所 有饲养家禽喂药 3d,然后停止 2d 后 再喂药 3d,降低复发几率。除此之 外,在该病的高发区域,养殖户必须 要认真的做好免疫接种工作,通过 注射灭活疫苗、禽霍乱蜂胶灭活菌 苗来进行防疫。针对已经患病的家 禽,可以注射禽霍乱荚膜亚单位苗, 避免出现无效现象。由于巴氏杆菌 病血清型不同,因此其免疫效果也 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采取常规免疫 法无法起到良好的效果,导致出现 反复发作的现象,浪费了大量的资 金,同时也影响着家禽的健康。在 这种情况下,最科学合理,也是最有 效的方法就是采取自己场鸡鸭的急 性 病 例 肝 脏,然 后 制 成 自 场 脏 器 苗 注射,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每只 家禽可注射 2mL 左右,2 周后会产 生抗体,注射一次的免疫期为 5 个 月左右。
散养家禽巴氏杆菌病特点及综合防控研究

散养家禽巴氏杆菌病特点及综合防控研究家禽的散养相对于圈养来说,家禽的活动范围更加宽泛,但是因为禽类比较小,而且养殖数量多,这就给农户的看护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除此之外,散养家禽的养殖人员对于家禽检疫防治方面的意识薄弱,还在沿用农村落后的土方法去处理家禽的疫病,一旦发生疫情,将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巴氏杆菌病家是散养家禽比较常见的禽类动物疫病,主要的致病菌是巴氏杆菌,通过致病菌引发鸡鸭鹅及野禽的一种接触传染疫病。
文章通过家禽类的医学病原特点、流行病表征、具体症状提出了防治策略。
1、禽巴氏杆菌病概念研究禽巴氏杆菌病又被称作是禽出血性败血症,禽巴氏杆菌病一般都是在禽类机体上急性发作,并迅速蔓延至身体各个部位,这个病可以在传染机体上持续很久,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治疗的话,很容易导致禽类死亡,即使是康复的禽类,也还是会携带病菌,并不会完全治愈。
再加上散养禽类的养殖范围广,很容易被其他群体的禽类动物感染,极大程度地限制禽业养殖的发展。
禽巴氏杆菌病是导致家禽、野禽共患的急、热性败血传染病,患有这种病的禽类一般表现为身体发热,呼吸急促并伴有一定的神经麻痹和组织出血症状,病死的几率较大。
这个病发作不分季节和气候,只是在雨水量大、潮湿的地带季节容易患病,主要患病群体是出生2个月左右的鸭群,幼鸭或者成年鸭患病的几率相对小一些。
在某村镇的鸭养殖大户散养的鸭群患病概率逐年递增,只有药物才能控制鸭群的病情,一旦停止用药1-2天,就又会出现大量鸭群病死的现象,给禽类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流行病学特征研究分析家禽类的鸡、鸭、鹅以及火鸡等禽类都很极易传染禽巴氏杆菌病,但是在这几种禽类的对比中,鹅的易感染性要相对差一些,对母鸡群的杀伤力是最大的,尤其是刚出生不久的幼鸡。
禽巴氏杆菌病主要的传导方式是通过口腔、眼角膜和鼻腔的分泌物污染饲料、水源和传运器具等,传染病菌通过家禽的口腔发生传染。
除此之外,家禽的饲养棚里空间不流通、气候环境和饲养模式都有可能成为致病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最 急性 型 .
体 液 涂 片 用 瑞 氏 、 姬 姆 萨 氏 法 或 美 蓝
染 色 镜 检 , 见 菌 体 多 呈 卵 圆 形 ,两 端 着 色 深 , 中 央 部 分 着 色 较 浅 , 很 像 并
列 的两 个球 菌 ,所 以又 叫两 极 杆 菌 。
及 1d死 亡 。 在 浅 层 的 土 壤 中 可 存 活 5
或 不 食 ,渴 欲 增 加 。 呼 吸 困 难 , 口 、
根 据 病鸡 流 行病 学 、剖 检特 征 、
临 床 症 状 可 以 初 步 诊 断 .确 诊 须 由 实
验 室 诊 断 。取 病 鸡 血 涂 片 ,肝 脾 触 片 经 美 兰 、瑞 氏 或 姬 姆 萨 染 色 ,如 见 到
大 量 两 极 浓 染 的 短 小 杆 菌 .有 助 于 诊 断 。 进 一 步 的 诊 断 须 经 细 菌 的 分 离 培
小 点 出 血 。心 包 变 厚 ,心 包 内 积 有 多
由 急 性 不 死 转 变 而 来 ,多 见 于 流
行 后 期 。 以 慢 性 肺 炎 、慢 性 呼 吸 道 炎 和 慢 性 胃肠 炎 较 多 见 。病 鸡 鼻 孔 有 粘 性 分 泌 物 流 , 鼻 窦 肿 大 , 喉 头 积 有 分 泌 物 而 影 响 呼 吸 。经 常 腹 泻 。 病 鸡
鼻 分 泌 物 增 加 。 鸡 冠 和 肉髯 变 青 紫 色 ,
有 的 病 鸡 肉髯 肿 胀 ,有 热 痛 感 。 产 蛋 鸡 停 止 产 蛋 。 最 后 发 生 衰 竭 , 昏 迷 而 死 亡 ,病 程 短 的约 半 天 ,长 的 1 3 。 — d
43 慢 性 型 .
5 病 理 变化
下 , 很 快 死 亡 。 在 3 ℃保 存 的 血 液 、 7
猪 肉及 肝 、脾 中 。 分 别 于 6个 月 、7 d
自然 感 染 的 潜 伏 期 一 般 为 2 9 。 — d 有 时 在 引 进 病 鸡 后 4 h内 也 会 突 然 爆 8 发 病 例 。人 工 感 染通 常在 2 —8 4 4h发 病 。 由 于 家 禽 的 机 体 抵 抗 力 和 病 菌 的 致 病 力 强 弱 不 同 ,所 表 现 的 病 状 亦 有 差 异 。 一 般 分 为 最 急 性 、 急 性 和 慢 性
用 培 养 物 所 作 的涂 片 , 两 极 着 色 则 不 那么 明显。用印度墨汁等染料染色 时 ,
可 看 到 清 晰 的 荚 膜 。新 分 离 的 细 菌 荚
膜 宽 厚 , 经 过 人 工 培 养 而 发 生 变 异 的
常 见于 流 行 初期 , 以产 蛋高 的鸡 最 常 见 。 病 鸡 无 前 驱 症 状 ,晚 间 一 切 正
开 眼结 膜 有 出血 斑 点 。病 程 1 2 ~ d即归
于死 亡 。
精 神 沉 郁 ,羽 毛 松 乱 ,缩 颈 闭 眼 ,头 缩 在 翅 下 .不 愿 走 动 , 离 群 呆 立 。病 鸡 常 有 腹 泻 ,排 出 黄 色 、灰 白 色 或 绿 色 的稀 粪 。体 温 升 高 到 4 — 4 ,减 食 3 4℃
21. 02 口叵嗣匿田 1 9 5 4
戳邈
鞲霎 翳熊獬 獬熊嚣麓黥翳鬻露 嚣麓 黥瓣 蠡 嚣释 锈
疫 病防治
常 ,吃得 很饱 ,次 日发病 死 在 鸡 舍 内。
42 急性 型 .
和 于酪 样 坏 死 。
45 鹅 霍 乱 症 状 .
关 节 面 粗 糙 .附 着 黄 色 的 干 酪 样 物 质 或 红色 的肉芽组织 。关节囊 增厚 ,内 含 有 红 色 浆 液 或 灰 黄 色 、 混 浊 的 粘 稠 液 体 。肝 脏 发生 脂 肪 变性 和局 部 坏 死 。
病 变 具 有 特 征 性 ,肝 稍 肿 ,质 变 脆 , 呈 棕 色 或 黄 棕 色 。 肝 表 面 散 布 有 许 多
灰 白 色 、针 头 大 的 坏 死 点 。 脾 脏 一 般 不 见 明 显 变 化 , 或 稍 微 肿 大 , 质 地 较
消 瘦 ,精 神 萎 顿 ,冠 苍 白 。 有 些 病 鸡
疫病 防治
禽 巴氏杆菌病 的防治体会
杨福 ( 南省建 水县 畜牧兽 医局 曲江兽 医站 6 4 0 ) 云 5 3 0
摘 要 :禽 巴 氏杆 菌 病 ( 霍 乱 ) 是 一 禽 种 侵 害 家 禽 和 野 禽 的 接 触 性 疾 病 。 又 名 禽 巴 氏杆 茵病 、 禽 出血 性败 血 症 。 本 病 常 呈 现 败 血 性 症 状 ,发 病 率 和 死
6 诊 断
此 型 最 为 常 见 .病 鸡 主 要 表 现 为
成 年 鹅 的 症 状 与 鸭 相 似 .仔 鹅 发 病 和死 亡 较 成 年 鹅 严 重 .常 以急 性 为 主 ,精 神 萎 顿 ,食 欲 废 绝 ,拉 稀 ,喉 头 有 粘 稠 的 分 泌 物 。 喙 和蹼 发 紫 ,翻
部 感 染 。断 料 、 断水 或 突 然 改 变 饲 料 .
高 。 一 年 来 养 禽 数 量 较 多 的 曲 江 镇 发
生 2起 ,发 病 4 0余 羽 , 死 亡 3 8羽 , 6 9
死 亡 率 达 8 . %。 通 过 采 取 措 施 , 没 65 2
有 给 群 众 造 成 较 大 的 经 济损 失 , 笔 者
分 泌 物 污染 了环 境 ,特 别 是 饲 料 和 饮
水 。 粪 便 中 很 少 含 有 活 的 多 杀 性 巴 氏 杆菌 。
4 临 床 症状
少 每 月 移 植 2次 。在 自然 干 燥 的 情 况
成 芽 胞 。也 无 运 动 性 。 普 通 染 料 都 可 着 色 .革 兰 氏 染 色 阴 性 。 病 料 组 织 或
亡 率很 高 .但 也 常 出现 慢 性 或 良 性 经
弱 毒 菌 ,则 荚 膜 狭 窄 而 且 不 完 全 。 本 菌 为 需 氧 兼 性 厌 氧 菌 。普 通 培 养 基 上
均 可 生 长 。但 不 繁 茂 , 如 添 加 少 许 血
物加 热 6 o I i 0C r n即死 。 a 3 流 行 病 学
( ) 本 病 对 各 种 家 禽 ,如 鸡 、 鸭 、 1 鹅 、火 鸡 等 都 有 易 感 性 ,但 鹅 易 感 性 较 差 , 各 种 野 禽 也 易 感 。 禽 霍 乱 造 成 鸡 的死 亡损 失 通常 发 生于 产 蛋鸡 群 。
因这 种 年龄 的 鸡较 幼 龄鸡 更 为 易感 。
()最 急 性 型死 亡 的病 鸡 无 特 殊病 1 变 ,有 时只能 看见 心外膜有 少许 出血点 。 ( )急 性 病 例 病 变 较 为 特 征 , 病 2
养 及 生 化反 应 。
7 防治 体 会
7 1 抓 好 防 治 .
鸡 的腹 膜 、皮 下 组 织 及 腹 部 脂 肪 常 见
液 或 血 清 则 生 长 良 好 。本 菌 生 长 于 普
通 肉 汤 中 。 初 均 匀 混 浊 , 以后 形 成 粘
过 。 建 水 县 是 畜 禽 养 殖 大 县 ,2 1 0 1年
全 县 畜 禽 饲 养 量 达 到 了 16 5 0多 万 头
性 沉 淀 和 菲 薄 的 附 壁 的 菌 膜 。 在 血 琼 脂上 长 出灰 白 、湿润 而粘 稠 的菌 落 。 在 普 通 琼 脂 上 形 成 细 小 透 明 的 露 滴 状 菌 落 。 明 。 本 菌 在 加 血 清 和 血 红 蛋 白培 养 基 上 3 ℃培 养 1 ~ 4 。 7 8 2 h 4 5度 折 射 光 线 下 检 查 。菌 落 呈 明 显 的
荧 光反 应 。荧 光 呈蓝 绿 色 而带 金 光 ,
( 、羽 、匹 ) 只 ,从 调 查 统 计 疾 病 情 况 看 .禽 类 发 生 巴 氏 杆 菌 病 的 频 率 比 较
1 6周 龄 以 下 的 鸡 一 般 具 有 较 强 的抵 抗 力 。但 临 床 也 曾发 现 ld发 病 的 鸡 群 。 O 自然 感 染 鸡 的 死 亡 率 通 常 是 O 2 %或 ~0 更 高 .经 常 发 生 产 蛋 下 降 和 持 续 性 局
大 ,有水 样 的湿 润感 。略 带乳 白色 , 不 及 型透 明 。F 0型对 鸡 等 禽 类 是 强 毒 菌 .而对 猪 、牛 、羊家 畜 的 毒力 则 很 微弱 。F 和 F g 0型 可 以 发 生 相 互 转 变 。 还 有 一 种无 荧 光 也 无 毒力 的 N 型 。 f
防 治 :体 会
1 何 谓 禽 巴 氏杆 菌 病 ( 霍 乱 ) 禽
禽 巴 氏 杆 菌 病 禽 霍 乱 是 一 种 侵 害 家 禽 和 野 禽 的 接 触 性 疾 病 ,又 名 禽 巴 氏杆 菌 病 、禽 出 血 性败 血症 。
2 病 原 学 ( )多 杀 性 巴 氏 杆 菌 ( a t rl 1 P s uel e a Mu o ia 是 两 端 钝 圆 , 中 央 微 凸 的 h cd ) 短 菌 ,长 1 u ,宽 0 ~ . r ,不 形 . r 5n . 06 n 3 u
边缘 有狭 窄的红 黄光带 的称 为 F g型 , 对 猪 、牛 等 家 畜 是 强 毒 菌 , 对 鸡 等 禽 类 毒 力 弱 。 荧 光 桔 红 而 带 金 色 , 边 缘 有 乳 白光 带 的 称 为 F o型 。 它 的 菌 落
关 键 词 :禽 ;巴 氏杆 菌病 ;禽 霍乱 ;
量 不 透 明 淡 黄 色 液 体 。有 的 含 纤 维 素
絮 状 液 体 , 心 外 膜 、心 冠 脂 肪 出血 尤 为 明 显 。肺 有 充 血 或 出血 点 。肝 脏 的
( ) 加 强 鸡 群 的 饲 养 管 理 ,平 时 1
严 格 执 行 鸡 场 兽 医 卫 生 防 疫 措 施 . 以 栋 舍 为单 位 采 取 全 进 全 出 的 饲 养 制 度 , 预 防本 病 的 发 生是 完 全 有 可 能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