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免疫淋巴细胞讲义
合集下载
免疫-第七章 固有免疫

2、识别 吞噬细胞表达多种受体。 (1)甘露糖受体——识别病原体细胞壁糖蛋白和糖脂
分子末端的甘露糖和岩藻糖残基;
(2)IgGFc受体—FcγRⅠ (3)补体受体: (4)Toll样受体(TLR):刺激细胞杀菌活性并分泌细 胞因子。
3、吞噬:巨噬细胞通过其受体与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 结合后,经吞噬或吞饮将病原体摄入胞内形成内体, 内体与溶酶体结合为内体溶酶体。
三、固有免疫影响B细胞记忆、阴性选择和自身耐受
固有免疫应答作用时相
阶段 瞬时固有免疫 应答阶段 04 h
屏障阻挡; M吞噬; 补体旁路途径激活; 炎 症 介 质 致 局部 血 管 扩张、通透性增强; 中性粒细胞浸润。 (通常多数感染终止 于此时相)
(一)PRR的生物学特征
1、较少多样性 2、非克隆性表达:同一类型细胞(如巨噬细胞) 表达的PRR具有相同的特异性。 3、介导快速生物学反应:一旦识别,即刻被激 活并发挥效应,无需细胞增殖。 (二)PRR的类别:
分泌型PRR:MBL、C-反应蛋白
巨噬细胞内吞型PRR: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
信号转导型受体:Toll样受体
(3)生物学屏障:寄居在皮肤、 黏膜表面 的正常菌 群 ,通 过竞争结 合 、 竞争 营养或 分泌某些 物质 ,起 到了生 物屏障的作用。
3、体内屏障
(1)血-脑屏障: 由软脑膜、脉络丛的毛细血管壁及包在其外的 星状胶质细胞组成,以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2)血-胎屏障: 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及胎儿的绒毛膜滋养 层细胞构成。不影响母子间营养物资交换,但可 防止母体的病原体及有害物资进入胎体。 (3)血-胸腺屏障: 位于胸腺皮质,功能是限制大分子抗原物质进 入胸腺实质。
NKp30/CD3ζζ、NKp44/DAP12,配体为非HLAⅠ类分子。
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概述

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概述
阳性和阴性选择的意义
通过阳性和阴性选择,T细胞获得自身MHC 限制性和自身免疫耐受,成为具有免疫功 能的成熟T细胞,迁出胸腺,进入外周免疫 器官,定居于淋巴结的副皮质区、脾白髓 淋巴鞘和外周血中。
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概述
二、T淋巴细胞表面分子
➢ TCRab, gd ➢ 细胞因子受体 ➢ 病毒受体 ➢ 丝裂原受体 ➢MHC抗原 ➢分化抗原
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概述
(二)外周发育(抗原依赖期)
发育成熟B细胞迁移至外周免疫器官. 接受抗原刺激,在特异性T细胞辅助下被激
活,B细胞增殖并形成生发中心,经历Ig可变 区细胞超突变,亲和力成熟,抗原受体编辑等, 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并产生抗体,少数分 化为记忆性B细胞.
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概述
二、B细胞的表面标志
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概述
Fc受体
• IgG的Fc II型受体(FcγRII) 与免疫复合物中的IgG Fc段结合,有利于B细胞 对抗原的捕获和结合,以及B细胞的活化和抗体产生。
属抑制性受体,与B7-1/B7-2结 合可抑制活化的T细胞增殖,对T细胞介 导的免疫应答起负调节作用.
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概述
Inhibition of T cell activation by CTLA-4
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概述
三、T细胞亚群与功能
---CD4+ T cells ---CD8+ T cells:
T Cell Development in Thymus
(一)早期阶段 (二) 阳性选择 (三) 阴性选择
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概述
(一) 早 期 阶 段
• 胸腺浅皮质区,表达CD2,CD3
不表达CD4和CD8分子,双阴细胞 (double negative cells,DN)
阳性和阴性选择的意义
通过阳性和阴性选择,T细胞获得自身MHC 限制性和自身免疫耐受,成为具有免疫功 能的成熟T细胞,迁出胸腺,进入外周免疫 器官,定居于淋巴结的副皮质区、脾白髓 淋巴鞘和外周血中。
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概述
二、T淋巴细胞表面分子
➢ TCRab, gd ➢ 细胞因子受体 ➢ 病毒受体 ➢ 丝裂原受体 ➢MHC抗原 ➢分化抗原
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概述
(二)外周发育(抗原依赖期)
发育成熟B细胞迁移至外周免疫器官. 接受抗原刺激,在特异性T细胞辅助下被激
活,B细胞增殖并形成生发中心,经历Ig可变 区细胞超突变,亲和力成熟,抗原受体编辑等, 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并产生抗体,少数分 化为记忆性B细胞.
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概述
二、B细胞的表面标志
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概述
Fc受体
• IgG的Fc II型受体(FcγRII) 与免疫复合物中的IgG Fc段结合,有利于B细胞 对抗原的捕获和结合,以及B细胞的活化和抗体产生。
属抑制性受体,与B7-1/B7-2结 合可抑制活化的T细胞增殖,对T细胞介 导的免疫应答起负调节作用.
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概述
Inhibition of T cell activation by CTLA-4
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概述
三、T细胞亚群与功能
---CD4+ T cells ---CD8+ T cells:
T Cell Development in Thymus
(一)早期阶段 (二) 阳性选择 (三) 阴性选择
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概述
(一) 早 期 阶 段
• 胸腺浅皮质区,表达CD2,CD3
不表达CD4和CD8分子,双阴细胞 (double negative cells,DN)
固有免疫

● 主要的表面标志 形态呈树突状,人成熟DC特征性 标志为CD1a、CD11c、及CD83
● 来源、分化与发育 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分布于脑 以外的全身各处脏器。未成熟DC主要存在于实体器官&非淋巴 组织的上皮,摄取Ag的能力强。DC在成熟过程同时发生迁 移,进入次级淋巴器官,高表达MHCⅠ、Ⅱ类分子、协同刺 激分子B7、黏附分子CD40,提呈抗原能力明显增强。
1.识别HLAⅠ类分子: KIR ,KLR.均有抑制性和活化 性受体两种.
l 抑制性受体和活化性受体均可识别自身HLA Ⅰ 类分子
l 在生理情况下,自身组织HLA Ⅰ类分子表达正 常,NK细胞的抑制性受体作用占主导地位,表现 为对自身组织的不不杀伤作用
l 当耙细胞HLAⅠ类分子表达异常,KIR&KLR丧失 识别“自我”的能力,此时,另一类杀伤活化受体 发挥作用
巨噬细胞对抗原性异物的消化清除 巨噬细胞胞质中富含溶酶体颗粒,内含多
种酶类物质 氧依赖性系统:反应性氧中间产物;反应
性氮中间产物:在氧分子的参与下产生活性氧、 NO等对病原生物或肿瘤等具有杀伤和细胞毒作 用。
氧非依赖性系统 酸性pH;溶菌酶;防御素
(2)分泌细胞因子、其他炎症介质等活性 分子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 (3)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 应答。 (4)抗肿瘤、抗病毒作用:活化的巨噬细 胞。 (5)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第九章 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
一、免疫应答的类型(P2.)
▲ 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 ) 机体固有的、感染的早期就发挥作用,其作用是非 特异的且无免疫记忆 无需克隆扩增,主要包括皮肤、 黏膜、屏障结构,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等的作用 ▲ 适应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由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在感染后期及再次感染中 发挥作用 ,具有抗原特异性和免疫记忆性、主要由 T、B淋巴细胞执行
● 来源、分化与发育 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分布于脑 以外的全身各处脏器。未成熟DC主要存在于实体器官&非淋巴 组织的上皮,摄取Ag的能力强。DC在成熟过程同时发生迁 移,进入次级淋巴器官,高表达MHCⅠ、Ⅱ类分子、协同刺 激分子B7、黏附分子CD40,提呈抗原能力明显增强。
1.识别HLAⅠ类分子: KIR ,KLR.均有抑制性和活化 性受体两种.
l 抑制性受体和活化性受体均可识别自身HLA Ⅰ 类分子
l 在生理情况下,自身组织HLA Ⅰ类分子表达正 常,NK细胞的抑制性受体作用占主导地位,表现 为对自身组织的不不杀伤作用
l 当耙细胞HLAⅠ类分子表达异常,KIR&KLR丧失 识别“自我”的能力,此时,另一类杀伤活化受体 发挥作用
巨噬细胞对抗原性异物的消化清除 巨噬细胞胞质中富含溶酶体颗粒,内含多
种酶类物质 氧依赖性系统:反应性氧中间产物;反应
性氮中间产物:在氧分子的参与下产生活性氧、 NO等对病原生物或肿瘤等具有杀伤和细胞毒作 用。
氧非依赖性系统 酸性pH;溶菌酶;防御素
(2)分泌细胞因子、其他炎症介质等活性 分子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 (3)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 应答。 (4)抗肿瘤、抗病毒作用:活化的巨噬细 胞。 (5)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第九章 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
一、免疫应答的类型(P2.)
▲ 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 ) 机体固有的、感染的早期就发挥作用,其作用是非 特异的且无免疫记忆 无需克隆扩增,主要包括皮肤、 黏膜、屏障结构,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等的作用 ▲ 适应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由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在感染后期及再次感染中 发挥作用 ,具有抗原特异性和免疫记忆性、主要由 T、B淋巴细胞执行
固有免疫细胞及功能英

固有免疫细胞的信号传递
信号分子
固有免疫细胞通过释放信号分子, 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来传递 信息。这些信号分子能够激活或
抑制其他免疫细胞的反应。
受体
固有免疫细胞表面有多种受体, 能够识别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模式, 如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
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DAMPs)。
信号转导
固有免疫细胞的信号传递涉及复 杂的信号转导途径,包括激酶和 转录因子的激活,以及基因表达
免疫调节
巨噬细胞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参 与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
抗原提呈
巨噬细胞能够将摄取的抗原消化、分解,并将其 抗原信息呈递给T细胞胶原酶等酶类,参与组织 重塑和损伤修复。
巨噬细胞在疾病中的作用
01
感染性疾病
巨噬细胞在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快速识别和清除病原体,
固有免疫细胞及功能
目
CONTENCT
录
• 固有免疫细胞概述 • 巨噬细胞 • 树突状细胞 • 自然杀伤细胞 • 固有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与调节
01
固有免疫细胞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固有免疫细胞是指人体中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能够快速 识别和清除病原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防线。
分类
固有免疫细胞主要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中性粒细胞等。
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
抗感染
自然杀伤细胞能够识别并杀死 被感染的细胞,对抵抗病毒、 细菌和寄生虫感染具有重要作 用。
抗肿瘤
自然杀伤细胞能够识别并杀死 肿瘤细胞,对防止肿瘤生长和 扩散具有重要作用。
免疫调节
自然杀伤细胞能够分泌多种细 胞因子,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的 活性,维持体内免疫平衡。
淋巴细胞ppt课件

主要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对Th1细胞的分化、发育和功能具有抑制 作用;
主要参与I型超敏反应、器官非特异性自身 免疫病。
精选ppt课件2021
47
Th1细胞和TH2细胞特性比较
特 性 Th0
分泌细胞因子
IFN-γ
+
IL-2
+
IL-4
+
IL-10
+
细胞杀伤能力 +
增强细胞免疫 +
增强体液免疫 +
Th1 Th2
IL-2的受体
γ
α
βγ β
α
低亲和力 中亲和力 高亲和力
IL-2R
静止的T细胞仅表 达精低选亲pp和t课件力20受21体
活化的T细胞表 达高亲和力受体 21
T二细、胞T的细表胞面的标表志面标志
1、 TCR-CD3复合物
2、细胞因子受体(CKR)
3、丝裂原受体
4、病毒受体
5、MHC抗原
6、分化抗原
精选ppt课件2021
MHC限制性 MHC-II类分子 MHC-I类分子
Th
+++
-
Tc
+
+++
精选ppt课件2021
42
3.T细胞亚群(分泌因子)
T
T
CD4+T
CD8+T
Th0 Th1 精选ppt课件2021 Th2
43
按分泌的细胞因子谱分类
CD4+T Th0,Th1,Th2
CD8+T Tc1,Tc2
精选ppt课件2021
CD4T细胞功能
辅助B细胞活化并产生抗体
淋巴细胞ppt课件

阳性选择(positive selection, PS): 双阳性TC膜上的TCR如能与胸腺上皮
细胞上的自身MHC-Ⅰ、Ⅱ类分子以中等亲和力 结合,则能继续发育,分化为CD8+TC或 CD4+TC,否则凋亡。通过阳性选择, TC 获得 自身MHC限制性,并由DP逐渐发育为SP。
精选课件PPT
22
3、阴性选择 T细胞获得自身耐受性
(2) T细胞 黏膜上皮 ,参与固有免疫。
精选课件PPT
46
精选课件PPT
47
2、根据T细胞状态
初始T (naive T cell,CD45RA) 致敏T(primed T cell) 效应T (effector T cell,IL-2R,CD45RO) 记忆T (memory T cell,CD45RO)
肽链 所在染色体
V
D
J
C
α
14
70~80
61
1
β
7
52
2
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γ
7
12
5
2
δ
14
4
3
3
1
5’
V
D
J
3’
C
基因片段多数量性、选择的随机性和排列组合的多样性 TCR特异性数量达1015~1018。
一个T细胞表达一种TCR 一种TCR特异识别一种Ag表位
精选课件PPT
18
未成熟T细胞的TCR基因为胚系基因(分隔状态、无转录活性)
CXCR5
TGF- IL-4
Th17
RORt CCR4,6
Tfh
Bcl-6 STAT-3 CXCR5
Th9
细胞上的自身MHC-Ⅰ、Ⅱ类分子以中等亲和力 结合,则能继续发育,分化为CD8+TC或 CD4+TC,否则凋亡。通过阳性选择, TC 获得 自身MHC限制性,并由DP逐渐发育为SP。
精选课件PPT
22
3、阴性选择 T细胞获得自身耐受性
(2) T细胞 黏膜上皮 ,参与固有免疫。
精选课件PPT
46
精选课件PPT
47
2、根据T细胞状态
初始T (naive T cell,CD45RA) 致敏T(primed T cell) 效应T (effector T cell,IL-2R,CD45RO) 记忆T (memory T cell,CD45RO)
肽链 所在染色体
V
D
J
C
α
14
70~80
61
1
β
7
52
2
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γ
7
12
5
2
δ
14
4
3
3
1
5’
V
D
J
3’
C
基因片段多数量性、选择的随机性和排列组合的多样性 TCR特异性数量达1015~1018。
一个T细胞表达一种TCR 一种TCR特异识别一种Ag表位
精选课件PPT
18
未成熟T细胞的TCR基因为胚系基因(分隔状态、无转录活性)
CXCR5
TGF- IL-4
Th17
RORt CCR4,6
Tfh
Bcl-6 STAT-3 CXCR5
Th9
医学免疫学(第7版)PPT课件 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应答

医学免疫学(第7版)
1.NKT细胞 • 分布:骨髓、肝脏、胸腺,少量存在于脾、淋巴结和外周血。 • 识别特点:TCR缺乏多样性,抗原识别不受MHC限制。可识别靶细胞CD1分子提呈
的磷脂和糖脂类抗原。 • 功能:通过分泌穿孔素和表达FasL发挥杀伤肿瘤、病毒和胞内寄生菌感染的靶细胞。
医学免疫学(第7版)
病原体相关模式病分子(PAMP)
胞膜型PRR
甘露糖受体(MR)
细菌或真菌甘露糖/岩藻糖残基
清道夫受体(SR)
G+菌脂磷壁酸、G-菌脂多糖
TLR2/TLR6 或 TLR2/TLR1 异 二 G+菌肽聚糖/脂磷壁酸,细菌或支原体脂蛋白/脂肽、酵母
聚体
菌的酵母多糖
TLR4同源二聚体
G-菌脂多糖
TLR5同源二聚体
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应答
作者 : 王炜 安云庆
单位 : 首都医科大学
目录
第一节 固有免疫系统概述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及其主要作用 第三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和作用特点
重点难点
掌握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固有免疫细胞的分类。
熟悉 模式识别受体的概念、种类及其识别的病原相关模式分子; 巨噬细胞表面受体/分子及其主要作用;NK细胞识别杀伤病 毒感染或肿瘤靶细胞的作用机制;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 胞、肥大细胞、B1细胞的主要特征和生物学作用。
1型巨噬细胞和2型巨噬细胞的形成及其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用
医学免疫学(第7版)
(二)巨噬细胞
• 巨噬细胞由定居和游走两类细胞组成:定居在不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有不同的命名,如 肝脏中的库普弗细胞、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小胶质细胞、骨组织中的破骨细胞等。
固有免疫ppt课件

不经C1、C4、C2活化,而是在B因子、D因子和P因子 (备解素)参与下,直接由C3b与激活物结合而启动补体连锁 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最终导致细胞溶解破坏的补体 活化途径,称为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又称替代或第二途径。 旁路途径可在细菌感染的早期,机体尚未产生特异性抗体时就 被激活,因此在机体抗感染免疫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补体激活过程的调节
➢C1抑制物(C1 inhibitor, C1INH):与活化的C1分子中的C1r-
C1s共价结合,使活化的大分子C1裂解,从而导致C1酯酶失活,丧失酶解 正常底物的能力。
➢C4结合蛋白(C4 binding protein, C4bp):与C4b结合,辅助I
因子裂解液相中的C4b;竟争抑制C4b对C2b的结合,阻止经典途径C3转化 酶的形成;从C3转化酶中解离置换C2b,促进经典途径C3转化酶衰变灭活。
具有酶活性的成分或复合物
(在其符号上划一横线表示) 如C1、C3bBb
灭活的补体片段
(在其符号前加英文字母i表示) 如iC3b。
4. 补体的理化性质
所有补体成分均为球蛋白,含糖,但不含脂质。 补体在血清中含量稳定。 电泳中,补体大多属于β球蛋白。 补体各成分的分子量变化范围很大。 补体在56摄氏度时30分钟可以灭活。 补体固有成分被激活后才能发挥作用。
➢I因子(factor I):能使C4b和C3b裂解灭活,从而对经典和旁路途径
C3转化酶的形成产生限定抑制作用。
➢S蛋白(S protein, SP):能与 C5b67复合物结合,使之丧失与膜结
合的活性,从而阻止C5b6789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又称膜攻击复合物抑制 因子。
CD59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防止MAC对同种或自身细胞的溶解破坏,即同种 限制作用(homologous species restriction,HSR)。作用机理为:通过其与C7、 C8或C9的结合而阻止MAC组装。当其与C5b~7复合物结合后,可阻止其再 与C8结合;当其与C8结合后,则可阻碍结合至MAC上的第1个C9分子的铺展, 从而是阻止后继C9的结合;而当其与MAC中的C9结合后,又可阻止C9进一 步分子的聚合。这样,在有CD59存在的情况下,在同种或自身细胞的表面 便不能顺利地完成MAC的全部组装,或不能组装成C5b~(9)n复合物,从 而限制了对同种或自身细胞的溶解作用。
固有免疫PPT课件

二、 固有免疫细胞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吞噬细胞(phagocyte)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NK T 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 γδT 细胞 B-1细胞 肥大细胞(mast cell),嗜碱性粒细胞 (basophil),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常见的PRR与PAMP
膜型PRR PAMP
TLR2与TLR6/TLR1
CD14与TLR4 TLR3 TLR5 TLR7/TLR8 TLR9
G+菌肽聚糖,磷壁酸,细菌和支原体的脂 蛋白脂肽,酵母菌的酵母多糖
G-菌LPS,热休克蛋白 dsRNA G-鞭毛蛋白 病毒或非病毒性ssRNA 细菌或病毒非甲基化CpGDNA
(ii)反应性氮中间物 活化的巨噬细胞产生诱导型NO合成酶(iNOS)--催化精氨酸与氧反应-- 生成NO,对细菌和肿瘤 细胞具有杀伤和细胞毒性作用。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② 氧非依赖性杀菌系统及其作用
酸性环境、溶菌酶(破坏菌壁)、抑菌肽裂 解病原体,溶酶体内水解酶水解(蛋白酶,核 酸酶,脂酶等) 消化产物大部分通过胞吐作用排出胞外. 有些被加工处理为具有免疫原性的小分子 肽段,提呈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5)免疫调节作用
巨噬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INF-γ:上调MHC表达,促进抗原提呈。 IL-12、IL-18:促进T增殖分化Th1,激活 NK细胞。 IL-10:抑制免疫反应。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2.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免疫-第七章 固有免疫

具有趋化、吞噬和杀菌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单核/巨噬细胞
血液中为单核细胞,组织中为巨噬细胞。
存活期长,在炎症部位可分裂。
胞浆中有溶酶体。
具有趋化、吞噬和杀菌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树突状细胞
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 只在特定阶段有吞噬功能。 摄取抗原后可向次级淋巴组织迁移。
主要作用是抗原提呈。
二、δ T细胞 T细胞的TCR由和链组成。
T细胞组成性表达TCR-CD3复合受体分子,其TCR 缺乏多样性,可直接识别某些完整的多肽抗原,无 MHC限制性。
T细胞是皮肤黏膜局部参与早期抗感染免疫的主要 效应细胞;具有非特异性杀瘤作用。活化的 T细 胞可分泌IL-2、IL-4、IL-5、IL-6、IL-10、IFN-、 GM-CSF和TNF-α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第3节
固有免疫的生物学意义
一、固有免疫参与并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启动
APC为T细胞的活化提供第1活化信号。 APC为T细胞的活化提供第2活化信号。
二、固有免疫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强度与类型 固有免疫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强度
B细胞应答:BCR-共受体复合物 T细胞应答:B7/CD28共刺激信号
固有免疫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巨噬细胞和NK细胞接受某些病原体或抗原刺激后,可产生IL-12 为主的细胞因子,从而诱导Th0细胞分化为Th1细胞,介导细胞免 疫应答;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受寄生虫刺激,可产生 以IL-4为主的细胞因子,从而诱导Th0细胞分化为Th2细胞,介导 体液免疫应答。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的分化和分布
骨髓
多能干细胞 髓样干细胞 单核母细胞 前单核细胞
血液
单核细胞
医学免疫学教学课件汇编-8固有免疫系统

非特异性免疫分子
皮肤黏膜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能够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同时黏膜表面的黏液、溶菌酶和分泌的抗体也能抑制病原体的生长。
皮肤黏膜屏障
血脑屏障能够限制血液中的有害物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保护大脑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血脑屏障
胎盘屏障能够保护胎儿免受母体中病原体的侵害,同时也能维持母体和胎儿之间的营养和氧气交换。
固有免疫与感染性疾病
固有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的识别和清除起着重要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往往与固有免疫系统的异常有关。
固有免疫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固有免疫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利用固有免疫细胞的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科学家正在研究开发针对肿瘤和病毒性疾病的固有免疫细胞疗法。
一些固有免疫分子,如抗菌肽和凝集素等,具有抗菌、抗炎和抗肿瘤等作用,科学家正在研究开发这些分子的药物,以用于临床治疗。
肿瘤免疫机制
固有免疫系统的细胞和分子通过多种机制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如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细胞因子的分泌和趋化、以及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作用等。
治疗策略
针对肿瘤免疫的治疗策略包括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因子治疗、肿瘤疫苗等。这些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或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抗肿瘤反应,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识别和清除病原体
固有免疫系统不仅具有防御功能,还具有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能力。当固有免疫细胞识别病原体后,会激活适应性免疫系统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引发特异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能够针对不同的病原体产生不同的抗体和细胞因子,从而更有效地清除病原体并防止感染复发。
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胎盘屏障
屏障结构
03
CHAPTER
固有免疫系统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CR与TCR T细胞特性的比较
特性
多态性 分 布 PBL
组织 表 型 CD4+CD8
CD4CD8+ CD4CD8 CD3+CD2+ CD5
TCR
极大 50%-70% 外周淋巴组织 60%-65% 35% <5% 100% >95%
TCR
较少 5%-15% 树突状表皮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IEL) <1% 20%-50% (CD8/同源二聚体) 50%-80% 100% 或+(弱)
胞内感染:分泌IFN-、IL-2,Th1样作用 寄生虫感染:分泌IL-4、IL-5和IL-10,Th2样作用 T细胞中的一个亚群产生高水平的IL-17和IL-22,Th17样作用 细胞毒活性 TCR识别和杀伤靶细胞 活化型受体(如NKG2D、KIR)杀伤靶细胞 FcR/ADCC 活化的V9V2 T细胞具有抗原提呈功能
表型:TCR和TCR 人: V24-J18/V11 鼠: V14-J281/V8.2. V7或V2
NK T细胞
发育:胸腺途径 (主要,CD1d依赖)
pro-T PLZF NKT 可能存在胸腺外发育途径(肝脏和骨髓)
分布:小鼠 (占淋巴细胞百分率)
肝:10%-20%
感染或转化
E钙黏着素
上皮细胞
E7
应激抗原 如HSP,MICA
NKG2D
细胞毒性 T细胞
细胞
因子
KIR MHC I类分子
基因
KGF
IL-2、IFN-、 趋化因子
低分子质量抗原
IL-7
+ IEL和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
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维持上皮细胞的屏障:产生FGF7 (KGF) 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和分化 合成多种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应答
脾: 1%-2%
IEL:1%
胸腺:0.5%-1%
淋巴结:0.5%
骨髓:0.5%
人循环T细胞:0.1%(0.0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识别配体:人工:GalCer 内源:iGb3 微生物:鞘糖脂
NKT细胞是免疫调节功能强大而广泛的非特异淋巴细胞
Annu. Rev. Immunol. 2007. 25:297–336
T细胞与临床
抗感染 参与抗菌(分枝杆菌、李斯特菌等) 抗病毒(HIV、HSV、CMV)和抗寄生虫感染
抗肿瘤 肺癌、白血病、肾癌等 参与自身免疫性病的发生 如RA、MS、EAE等
KIR+ T细胞异常增高时,可杀伤HLA Ilo正常 红系前体,导致纯红细胞贫血
NKT cells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05;5:33
1993年日 本学者从海 洋生物海绵 中提取的a半乳糖酰基 鞘氨醇(aGalcer)为目 前公认的 NKT细胞活 化剂
NK T细胞
特征:具有NK某些标记(NK1.1和CD16)的T细胞(TCR/CD3) TCR是恒定的,因此又称iNKT 固有免疫细胞,调节适应性免疫
固有免疫淋 巴细胞
参与固有免疫的淋巴细胞
V(D)J 基因片段 NK
重排非依赖受体
V(D)J 基因片段 重排编码抗原受体 (表达RAG-1/RAG-2)
T细胞
T细胞 iNKT细胞 MAIT细胞 CD8+T细胞
受体相对恒定 多样性有限 识别抗原应答 无需克隆扩增
B1 B细胞 B细胞
MZ B细胞
人T细胞亚群
按链基因片段取用 VX/V1 T细胞,大多分布于IEL中 V9/V2 (V2/V2) T细胞,大多分布于外周血 上皮组织中T细胞多样性相对较高
按分泌细胞因子 Th1样细胞因子 IFN-、IL-2 Th2样细胞因子 IL-4、IL-5、IL-10 IL-17-T细胞 IL-17和IL-22
发育
胸腺发育后期
胸腺发育早期 (PRO-TSOX3T)
功 能 免疫识别
(1) 识别MHC-抗原肽复合物 (2) 非己MHC
应激抗原:
(1) 非经典MHC I类相关分子 (如CD1、MIC、HSP等) (2) 磷酸化抗原 (3) 脂类
免疫调节
多种
某些
免疫防御(杀伤) 有
有
免疫监视
有
有
其他
上皮屏障 (针对肠毒素、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等)
Neutrophil Eosinophil
CD8 MHCⅠ
CD4
MHCⅡ
NK T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