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偶观进化论

合集下载

进化心理学对择偶偏好的解释

进化心理学对择偶偏好的解释

进化心理学对择偶偏好的解释进化心理学认为,择偶偏好是进化形成的心理机制,这种心理机制帮助人们选择合适的伴侣,以增加繁殖成功的机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择偶偏好及其进化心理学解释:1. 年龄偏好:男性通常更倾向于选择年轻的女性,因为年轻意味着较高的生育能力和基因质量。

而女性通常更倾向于选择年长的男性,因为年长男性可能拥有更多的资源和保护能力。

这种年龄偏好的进化心理学解释是,年轻和年长分别代表着繁殖潜力和资源获取能力,这对繁殖成功至关重要。

2. 外貌偏好:外貌是择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男性通常更倾向于选择具有美丽外貌的女性,因为美丽可能代表着健康和优良基因。

而女性通常更倾向于选择具有男性特征的男性,因为这些特征可能代表着力量和狩猎能力,以及更高的社会地位和资源获取能力。

这种外貌偏好的进化心理学解释是,美丽和男性特征分别代表着健康和资源获取能力,这对繁殖成功至关重要。

3. 社会经济地位偏好:择偶过程中,社会经济地位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女性通常更倾向于选择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男性,因为这些男性可能拥有更多的资源和保护能力。

而男性则不太关注女性的社会经济地位。

这种社会经济地位偏好的进化心理学解释是,资源和保护能力是繁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女性在选择伴侣时会更多地考虑这些因素。

4. 相似性偏好:择偶过程中,人们通常更倾向于选择和自己相似的人。

这种相似性可能包括价值观、信仰、兴趣爱好等方面。

这种相似性偏好的进化心理学解释是,相似性代表着共同点和相互理解的可能性,这有助于建立稳定的关系和增加繁殖成功的可能性。

总之,进化心理学认为择偶偏好是进化形成的心理机制,这些机制帮助人们选择合适的伴侣以增加繁殖成功的机会。

不同的择偶偏好都有其进化心理学解释,这些解释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行为的起源和本质。

简述社会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取向择偶理论

简述社会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取向择偶理论

简述社会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取向择偶理论1 关于择偶的定义择偶,简单来讲是指选择配偶,而配偶又称夫妻,指合法婚姻中男女双方的关系,它是建立婚姻的第一个程序。

从本质上说,择偶是基于两性亲密关系而建立的正式的承诺性法律关系。

最先对择偶进行解释的,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他强调择偶行为是个人生理心理需要的满足性选择,而非社会决定。

社会学家爱德华进一步明确了择偶需要的内容,择偶双方资源交换,实现利益最大化。

温奇的需要互补理论也明确表示,择偶与两性心理需要相辅相成。

进化心理学在择偶行为中首次引入情感的概念,认为择偶时双方生理、心理、认知层面共同建立的情感回应。

我们可以将择偶定义: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寻找满意的、相爱的婚姻伴侣的过程。

2 研究方法2.1 问卷调查法为方便取样,近年来的择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研究取向集中于择偶标准方面。

研究发现,大学生择偶呈现轻物质、重精神的倾向,重视相爱双方,看重人格品质、兴趣匹配等,贞操观念有所淡化,不太在乎家庭经济等社会背景因素。

但大学生群体比较特殊,他们文化层次相对较高,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社会人身份,年龄偏小,还未进入择偶阶段,更多地选择恋爱对象而非婚配对象,思想偏理想化,信效度有待考证。

2.2 社会媒体信息采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择偶方式也呈现多元化,90 年代研究主要从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的征婚广告或婚姻介绍所登记信息中收集数据。

近年来电视相亲节目如《我们约会吧》、《非常勿扰》中也提取了大量有效素材,而随着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收集更加具有时效性和普遍性。

大量数据统计发现,随着信息媒介的更新换代,择偶从追求物质满足转变为个人情感需要的满足。

但是,跟踪调查发现媒体征婚的成功率普甚至不足0.1%,说明问卷调查研究结果与实际择偶决策有很大的偏差。

2.3 实地考察研究实地考察主要针对特定地区或特殊民族择偶行为,研究者深入实地与当地人同吃同住,使用田野法研究当地人择偶形态。

从进化心理学视角看择偶偏好的性别差异

从进化心理学视角看择偶偏好的性别差异
文章 编 号 :1 0 0 8 — 9 6 4 0( 2 0 1 5 )0 3 — 0 2 8 1 — 0 2
现代进化论 认为 , 人 类与其他 生活在地球 上 的生 物 有 阳刚之气 , 女性 则更具 阴柔之美 。从 进化心理学 的视

样, 会 面临 大量 的适应 问题 , 如择偶 、 育儿 、 处理社会 角来看 , 身体 的对 称本 身就是优 势基 因的显示 , 反映 了
第3 5卷 第 3期
V01 . 3 5 No . 3
开 封 教 育 学 院 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Ka i f e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Ed u c a t i o n
2 0 1 5年 3月 2 0日
Ma r . 2 O 2 01 5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 9 6 4 0 . 2 0 1 5 . 0 3 . 1 3 2
从进 化 心理 学视 角 看择 偶偏 好 的性别 差 异
申权威
( 郑 州 大学 教育 系 , 河 南 郑州 4 5 0 0 0 1 )
高 。进化 心理学 家杰里 米 ・ 阿特金森调 查发现 , 男性更
新 范式 之一就是进化论 范式 , 该范式 主张从进化论 的视 高个子 比矮个子 更容易结婚 , 表 明两性 都关注异性 的身
理论 前提 是人 格 由心理 机制 和行 为策 略。心理 机制 是 喜欢长腿女性 。 此外 , 纽卡斯尔大学的马丁 ・ 托韦认为 , 人类长期 进化 的产物 , 行 为策略则是行 为个体使用不 同 腿的长度能够说 明女性童年 的营养状 况 , 因为在进入青

进化心理学中两性择偶差异的研究

进化心理学中两性择偶差异的研究
2.2男性择偶偏好
从生理角度来说,男性只要让女性受孕并成功繁衍基因就可以了,并且选择配偶的次数越频繁,获得繁衍后代的机率就越大,那么男性为什么还要选择长期配偶呢?第一,远古时代的女性在性交之前需要得到获得男性大量资源投入的承诺。这样一来,如果男性倾向选择短期配偶,那么他所要付出的代价就要大很多。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对大多数男性来说,为了繁衍基因频繁地对不同的女性投入大量的资源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代价太昂贵了。第二,选择长期配偶可以确定孩子父亲的身份。在自然界,雌性动物每年大约只有一次的排卵期,在排卵期内雄性动物会表现的格外警惕,防止自己的配偶与其他雄性动物交配,以确定雌性动物的怀胎是自己的后代。而对于人类来说,男性不可能整天守在女性身边以确保孩子父亲的身份,那样的话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因此,男性通过结婚选定长期配偶,既可以节省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又可以确保基因繁衍的准确性。第三,选择长期配偶增加了后代生存的可能性。在远古社会,缺乏父亲保护的孩子生存下来的机率是非常小的,如果男性选择短期性行为将会使自己的后代面临生存的危险。因此,为了基因的有效繁衍,大多数男性宁愿选择长期配偶。既然大多数人在长期配偶的选择方面是共同的,那么男性与女性又是否存在着差异呢?大量的研究表明,男性在长期配偶选择的条件和心理机制上与女性是截然不同的。与女性偏爱男性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年龄等因素不同,男性在选择长期配偶时需要考虑的是女性生殖能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可靠承诺
仅拥有大量的资源和社会地位的男性对于女性来说也是不够合格的,因为即使男性占有的资源再多,不愿意为养育后代做出承诺同样会使女性和后代面临生存的危机。有关配偶选择的研究表明,男性在可靠性方面的特征,如“诚实”等,是非常重要的。男性的可靠性至少为女性提供了两条有价值的线索:第一,可靠的男性会重视承诺,有责任感,可以不间断地为长期配偶提供丰富的资源,承担起养育后代的重要职责。第二,可靠的男性不会与别人私通,将资源转向别处。选择可靠男性的女性可以稳定的获得自己和后代需要的资源,这是非常重要的。

人类择偶行为的传播学阐释一种进化论的视角

人类择偶行为的传播学阐释一种进化论的视角

人类择偶行为的传播学阐释一种进化论的视角人类择偶行为的传播学阐释——一种进化论的视角2015-11-25 潘祥辉燕南园爱思想前言自从有了生物以来,为了繁洐后代,择偶行为便已然存在了。

进化中的择偶问题也因此应运而生:能不能选择到合适的配偶,如何选择优秀的配偶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择偶关乎生命基因的延续,对动物如此,对人类同样如此。

所谓择偶,即动物和人类世界中进行性选择的过程。

凡是要通过两性结合进行繁殖的动物,都会碰到性选择的问题。

美国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指出:"对配偶或性伴侣很挑剔,在自然界并不是人类独有的特色,其他许多(名义上)实行单偶制的物种,由于配偶关系也是长期的,所以寻找配偶时也颇为讲究。

"就人类而言,这一过程和人类的进化一样古老。

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一首《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求偶行为。

鸟儿通过叫声来传递择偶信息,人类的求偶则更加丰富,既可以用语言,也可以通过非语言方式来传达爱意,还可以通过艺术作品或行为,如歌唱、吟诗作画等方式来表达对异性的爱慕。

可见,择偶过程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传播与沟通过程,它既有个体的特点,也表现出群体行为的特征。

在进化过程中,动物和人类都发展出了一整套传播策略来择偶,以提高其成功率。

可以说,如果从择偶的角度来看动物和人类,我们会发现,每一个个体或群体,都堪称传播学大师。

它们有的善于宣传,有的善于伪装,有的采用视觉传播,有的采用听觉或嗅觉传播方式,丰富多样。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审视动物和人类的择偶行为,我们可以看到传播的极端重要性。

为了适应择偶过程中的信息传播困境,动物和人类甚至进化出了一些特殊的生理、心理或行为特征。

这一点正如美国生物学家戴维.巴斯(DavidM.Buss)所指出,人类的很多行为都源于择偶过程中相互适应的协同演化。

"因为祖先时代的女性渴望男性拥有较高的地位,男性便进化出了获得地位、炫耀地位的动机;因为祖先时代的男性渴望潜在的伴侣的年轻和健康,女性便进化出了显示年轻、健康的动机。

动物进化的性选择机制

动物进化的性选择机制

动物进化的性选择机制动物进化的性选择机制是指在动物演化过程中,个体通过选择配偶来传递自己的基因,以适应环境变化和提高自身繁殖成功的能力。

性选择是进化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个体会更受异性欢迎,以及为什么一些性征在物种中显著地发展起来。

本文将探讨动物进化中的性选择机制,并分析不同物种中表现出来的性选择特征。

一、性选择理论的提出性选择理论最早由达尔文提出,他认为性选择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竞争性选择和选择性择偶。

竞争性选择是指同性别个体之间的竞争,通过对抗和拼搏来争夺配偶的机会。

选择性择偶则是指雌性选择具有特定性征的雄性作为配偶,并通过这些性征来判断雄性个体的优势和繁殖能力。

二、性选择的作用和影响性选择的作用是为了提高繁殖成功率,保证个体的基因能够得到传递。

通过性选择,具有更好适应环境的个体可以生存和繁衍后代,逐渐在物种中形成一些显著的性征和特点,进一步增加了后代的生存机会。

三、雄性角色的竞争性选择在很多物种中,雄性角色通常承担着求偶和争夺配偶的责任。

雄性个体会表现出一些特定的性征和行为,通过这些特征来吸引雌性,并展示自己的优势。

例如,雄性孔雀会展开华丽的尾巴扇,以吸引雌性的注意力,同时也代表自己的身体健康和优秀的基因。

四、雌性角色的选择性择偶与雄性角色不同,雌性角色通常更加注重配偶的选择。

因为雌性在繁殖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她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优秀基因和良好繁殖能力的雄性个体。

这是为了确保自己的后代具有更好的生存能力。

例如,雌性鸟类会选择雄性鸟巢的精心装饰和建筑技巧,来判断雄性的繁殖潜力。

五、性选择在不同物种中的表现不同物种中的性选择机制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例如,雄性斑马在繁殖季节会形成一群,通过角斗和身体颜色的变化来吸引雌性的注意。

相比之下,一些昆虫类物种通过释放特定的化学物质来吸引异性,进而进行交配。

六、人类的性选择性选择机制在人类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人类社会中,男性往往通过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等特征来吸引女性。

短期择偶的性别差异研究——基于进化心理学视角

短期择偶的性别差异研究——基于进化心理学视角


短 期 择 偶 心 理 机 制 的 进 化 论 解 释
人 类 在 繁衍 过 程 中 因 面 临 不 同 适 应 问 题 而 产 生 不 同策 略 , 我 们 把这 种 策 略称 为 择 偶 策 略 或 性 交 往 策 略 。远 古 男 性 选 择 尽 可 能
多 的性 伴 侣 的短 期 择 偶 策 略 是 对 “ 衍 ” 一 特 定 适 应 问 题 的这 样 , 人 类 进 化 的 过 程 中 , 性 就 进 化 在 男
占 5 . , 性 只 占 1 . % 。另 有 研 究 表 明 , 73 女 9 39 6 已婚 男 性 比 已婚 女 性 更 有 可 能 发 生 婚 外 性 关 系 , 出 轨 次 数 与 频 率 远 多 于 女性 。 且
付 出 一定 代 价 。如 , 加 性 伴 侣 数 量 可 能 使 感 染 性 病 的 风 险 增 加 , 增 缺 乏 父 亲 的投 资 和 保 护 有可 能 降 低 后 代 成 活 率 等 。但 总体 上 来 说 , 繁 殖 收益 要 远 大 于 潜在 代 价 , 因此 男 性 的 性选 择 就 很 可 能偏 向短 期
4 08) 1 0 1
固定 的配 偶 , 么性 交 次 数 再 多 也 只 能 产 生 一 个 后 代 , 想 增 加 自 那 要 己后 代 的 数量 只需 增 加 性伴 侣 数 量 。历 史上 的诸 多证 据也 表 明 , 男 性 是 主要 是 通 过 增 加 性 伴侣 的数 量 来 增 加后 代 的 , 非 通 过 让 某 一 而 位 配 偶 多 生育 子 女 来 实 现 。 由此 可 见 , 对 繁 殖 这 一 特 殊适 应性 问 面 题 , 性 选 择 短期 择 偶 策 略 则是 遵 循 了“ 男 收益 最 大 化” 的原 则 。

读《进化心理学》读后感1500字

读《进化心理学》读后感1500字

读《进化心理学》读后感1500字读《进化心理学》读后感1500字:培蓓带来这本《进化心理学》,一本从进化的视角看待人类的心理和行为的书。

整本书的核心就是无论我们自己如何标榜文明化和社会化,本质上“人”是为了留下更多后代,为了生殖收益最大化而设计出来的,而关于男性与女性的“择偶观”在本书中给出了很多实验,读来非常有趣。

让我们回顾一下进化论吧,这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变异、选择和遗传。

拿长颈鹿来说,脖子那么长,并不是因为他想够到树叶拉长了自己的脖子;而是因为遗传变异,发现有的长颈鹿脖子更长,可以让他们更容易生存和繁衍,所以基因把长脖子这个特征遗传到下一代。

这样经过成千上万的积累,长颈鹿中就只剩下长脖子的了。

像长颈鹿的长脖子、豪猪的刺、鸟类的翅膀…这些特性进化论中被称为适应器,他们是帮助动物生存和繁衍的机制。

人类的眼睛、耳朵、鼻子、和味蕾等也都是适应器,而我们的心理机制、反应模式同样是进化形成的适应器,比如看到蛇会害怕、看到美女会兴奋,喜爱吃糖(确切地说对富含热量的食物表现出特别的偏好),关心子女(女性表现更明显,因为女性担负更多抚育子女的责任)等等。

这些心理能够让我们在远古时代生存下来并成功繁衍,所以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成为我们的天性。

因此某种心理如果能让我们留下更多的后代,那这种心理机制就会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

作者非常严谨,因为所有的过去无法用事实来一一验证,所以他自称这些结论“都是假说”,恰是如此,让我们看到作者求真的科学精神!有人读过这本书后曾戏说,男人与女人走入礼堂时不应该手搭着圣经说:不论贫穷富贵健康疾病至死陪伴,而应该把手放在《进化心理学》和《自私的基因》这两本书上,宣誓:我将违背我的天性,忤逆我的本能,永远爱你。

在书中作者也认为婚姻违背了人类本性,为了另一个人去放弃自私生存的本能决不利于人类的进化。

小小幽默一下,如果准备为了爱情全身心投入义无返顾的人一定不能读这本书,因为我担心读过本书的人会不再相信爱情。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浅析男女择偶观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浅析男女择偶观

吸引力的偏好这种心理倾 向性也可能伴随基因遗 的女 性 的特 征是 : ( 1 ) 外表 特 征 , 如 丰唇 、 光 滑 的皮 传至后代 。好基因模型理论的阐述使得我们理解 肤 、 明亮 的眼 睛 、 有光 泽 的头发 、 肌 肉有弹性 ; ( 2 ) 行 为什 么男 女择 偶 都偏 重 于相貌 出众 的人 ,一 方面 为特 征 , 如 弹跳 力好 、 充满 生 气 的 面部 表 情 、 有 活 也许是视觉左右 了我们的行为判断 ,而另一方面 力。这些都是年轻美丽的女性所具有的特征。 从更为长远的角度我们希望能够孕育出最好的后 代并 将 优秀 的基 因得到 进化 并传 至后 代 。
1 . 进 化 心 理 学 的 理 论 基 础
达 尔 文 的性 选 择 论 ( s e x u a l s e l e c t i o n t h e o r y ) 认
学家从进化论 的角度对人类 的择偶观和择 偶行 为, 那些在争取食物 、 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 、 竞争 为 的 差 异 进 行 了研 究 , 认为, 人 类 的 择 偶 观 和 择 繁殖后代中比较可能得到胜利 的个体具有存活优 偶行为具有进化 的基础。最具有代表性 的一项大 势特征, 他们的基 因更有可能遗传至后代, 因而, 那 型研究是 由 B u s s 等人进行的 ,他们对 3 7 个样本 些可增加存活可能性 的可遗传的特征会受到选择
具有 一定 的理论 意 义 。 关键 词 : 进 化 心理 择 偶 偏好 性别 差异
当下的社会对男女择偶这个现象再熟悉不过 了, 男人追求 的白富美 和女人追求的高富帅的择 偶观令人咋舌 。那么在择偶 的过程 中, 人们为什
么 会 产生 一 些 这样 的观 念 ?近 3 0年来 , 进 化 心理

进化心理学论文

进化心理学论文

进化心理学期末论文论文名称:为什么男人都是好色之徒?——浅析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男性短期择偶观年级专业:姓名:学号:为什么男人都是好色之徒?—浅析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男性的短期择偶观[摘要]: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巴斯(David Buss)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发展了荣格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进化人格心理学的理论。

进化人格心理学是西方人格研究中的一种新取向,它以进化论为指导,以功能分析为基础,对人格心理学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形成了完整的进化人格理论。

择偶对于人类生存繁衍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是目前进化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热点。

进化人格心理学理论认为,生物物种在适应环境和繁衍后代的过程中,不仅生理特点不断进化,而且心理与行为特征都是自然选择与进化的结果。

作为人类后代繁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角——男人,为什么会那么好色?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问题的答案就会变得明朗许多。

[关键词]:进化人格心理学择偶观好色繁衍男性性选择Why are men so lecherous?-analysis men ’s concept on short—term mate choice through he perspective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Abstract]At the end of 1980s,psychologists,represented by David Buss,had developed Carl G.Jung's theory of evolution and put out the theory of evolutionary personality psychology which is a new orientation of the western research on personality. Evolutionary personality psychology which is guided by evolutionary theory and based on functional analysis had formed an intact of evolutionary theory of personality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y。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择偶性别差异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择偶性别差异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择偶性别差异【摘要】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择偶性别差异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人类作为动物,生存与繁殖是其最基本的需求。

在择偶过程中,男性选择与女性选择的理论得到了广泛讨论,资源与魅力的平衡,外表与内在特征的重要性以及父母投资理论等各种因素都在影响着择偶行为。

进化心理学为解释择偶性别差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不同性别中存在着特定的择偶模式,性别差异在择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发现不仅拓展了我们对人类行为的理解,也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地认识择偶行为的视角。

性别差异在择偶中的作用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关注,不容忽视。

【关键词】进化心理学、择偶性别差异、生存、繁殖、男性选择、女性选择、资源、魅力、外表、内在特征、父母投资、理论基础、特定模式、性别差异、择偶行为、关键作用1. 引言1.1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择偶性别差异进化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如何适应生存和繁殖压力的学科。

在进化心理学视角下,人类的择偶行为具有特定的性别差异,这种差异可以追溯到人类进化过程中生存与繁殖的需求。

通过对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择偶性别差异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男性和女性在择偶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和行为。

本文将从生存与繁殖的重要性、男性选择与女性选择的理论、资源与魅力的平衡、外表与内在特征的重要性以及父母投资理论等方面探讨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择偶性别差异。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和总结,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进化心理学为解释择偶性别差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认识到性别差异在择偶中的重要作用,对于理解和解释人类择偶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生存与繁殖的重要性对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来说,生存和繁殖是至关重要的生存目标。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择偶行为也受到这两个基本生存目标的影响。

生存是生物学的首要任务之一,因为如果一个种群无法生存下去,就不可能进行繁殖。

择偶对象通常会选择那些能够提供更好生存条件的伴侣。

男性可能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外表健康、年轻且具有繁殖能力的女性,因为这些特征表明她们能够成功地生育后代,从而延续自己的基因。

择偶三段论

择偶三段论

择偶三段论摘自网络择偶是一个持续的阶段性的过程:择偶的三阶段理论认为择偶分为初恋阶段、热恋阶段、准婚恋阶段等三个阶段,包括了解、试探性投入、认可、思念、心理时间差、内在化、占有欲、强烈的排他性、淡漠期等9个心理过程。

初恋阶段是恋爱的初始阶段,其中包括了解、试探性投入、认可等三个心理过程。

择偶始于了解,需要从两个人个性的相容性、价值观的相似性、关系互动的和谐型等各方面进行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才会进行一些试探性的投入,如投入时间、金钱等成本约会、互赠礼物。

初恋(了解试探性投入认可)、热恋(思念心里时间差内在化)、准婚恋(占有欲、强烈的排他性试探性)。

此阶段的男女青年通常会一起约出来吃吃饭,谈谈喜欢的音乐、聊聊欣赏的电影、逛逛爱吃的东西,饭后两人可以一起去沙雄、去公园散散步,哪怕只是谈谈天气,但是彼此谈得来,一见钟情就是这么来的。

在解、投入过程中,人们会不断的评估这段亲密关系,如果得到了认可,就会进入择偶的下一个阶段。

热恋阶段,此阶段两人的心理高度融为一体,渴求公开的恋爱关系,寻找同伴和家庭的赞许和祝贺。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狂热的爱就是形容这阶段,我们被对方显然的特征所吸引双方并发现互相需要和快乐的满足都存在时,就进入这种相互眷恋难分难舍的阶段;这个阶段有着盲目性的特点,带着强烈的个人情绪色彩,对方的有点会扩大,缺点会经过美化包装。

这个阶段很甜,情侣间有朝夕相见的渴望。

其实,对方在我们心里的完美形象只是源自于我们自己的理想模型,是满足自我的与现实有差距的幻象而已。

我们在观察到有些大牌明星,总是绯闻不断,身边的女朋友总是不断的更换,我们也许会评判,这个人很风流、很花心。

其实他们是不能很好的处理爱情的过渡,他们更愿意停留在此段,只有换一个人重新进入激情期,获得重新的快乐。

熟不知柴米油盐酱醋茶,平平淡淡才是真。

准婚恋阶段,此阶段的情侣对对方有强烈的占有欲,同时不允许对方与其他异性发生恋情,同时两人对于爱情的感受也进入不敏感状态,不少人此时的爱由爱情渐渐演变成亲情。

欲望的演化人类的择偶策略3

欲望的演化人类的择偶策略3

欲望的演化人类的择偶策略3欲望的演化:人类的择偶策略在人类的漫长进化过程中,择偶策略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演化的推进,人类对于伴侣的欲望逐渐演化,从原始的生存需求转变为更复杂的社会和心理需求。

本文将探讨人类的择偶策略的演化历程,从生理到心理层面,深入探讨欲望的变迁。

一、原始的生存需求人类的择偶策略最初源于基本的生存需求。

在原始社会中,繁衍后代是每个个体的首要目标,因此选择一个健康、强壮的伴侣是至关重要的。

男性通常被吸引到年轻貌美的女性,因为这代表她们能够顺利生育并照顾后代。

同时,女性更倾向于选择有资源和能力保护自己和孩子的男性作为伴侣。

二、社会需求的演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于择偶的需求也逐渐从生理层面扩展到社会层面。

除了生育后代,伴侣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资源来满足社会需求。

男性开始展示他们的财富和地位,通过这些外在条件来吸引女性。

而女性在这个阶段开始更加重视伴侣的资源和物质条件,因为这代表着对自己和后代更好的生活保障。

这种择偶策略也是为了确保自身和孩子的生存和繁衍能力。

三、心理需求的进化随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心理需求开始成为了择偶的重要因素。

除了生理和社会层面的需求之外,人们开始注重与伴侣之间的精神和情感联系。

性格、兴趣爱好、共同的价值观等因素开始成为择偶的考虑因素。

这种心理需求的进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条件的改善。

当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幸福和满足感。

心理上的契合度和情感上的共鸣成为了择偶的重要标准。

四、性别差异的存在在人类的择偶策略中,性别差异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男性和女性在择偶的标准和策略上存在差异,这源自于他们不同的生理和生殖需求。

男性通常更容易受到年轻貌美女性的吸引,这是因为这些特征代表了她们的生育能力。

而女性则更加关注伴侣的资源和社会地位,这可以为她们和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性别差异在一些方面开始变得模糊。

择偶偏好的性别差异简析-基于进化心理研究

择偶偏好的性别差异简析-基于进化心理研究

择偶偏好的性别差异简析基于进化心理研究摘要:作为近20年来在现代西方心理学中兴起的三种取向之一的进化心理学,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基础,对人类心理的结构和起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心理学观点与研究方向。

例如,两性择偶偏好的差异问题等。

由于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类两性面对不同的适应性问题,在配偶选择方面形成了不同的择偶偏好。

文章根据以往不同的研究结果,对两性择偶观的差异进行了相应的简析,以期探讨差异的具体原因以及在当今社会的表现。

关键词:进化心理学择偶偏好性别差异进化心理学家认为“过去是了解现在的钥匙”,即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过去”不仅在个体的生理和生存策略方面留下了烙印,也同样在人的心理和心理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策略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因此,要充分理解现代人的心理和行为,就必须追溯这些行为的起源和在进化时产生的适应[]功能[1]。

在进化过程中,人类面临的两大问题就是生存和繁衍,而繁衍是人类种系延续的重要问题。

如何挑选合适的配偶并成功的繁育后代,由于两性面临着不同的适应性问题,在择偶策略方面男女两性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1.进化心理学的观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优胜略汰”,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影响深远,进化心理学就是源于进化论对心理学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心理机制是为了解决人类所面对的一些适应性问题而产生并不断进化的,自然选择倾向于那些可以增加人类生存和繁衍概率的显型,有利于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心理机制在解决特定适应性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取代了那些无助于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心理机制,随着人类的不断演化,这些有利的心理机制逐渐为人类群体所承袭,并且进化和自然选择的过程将会一直进行下去。

所以,这种差异繁殖就成为了促进进化过程的重要推动力,在此基础上,两性在择偶偏好方面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同时,长期择偶策略和短期择偶策略也存在着差异。

2.女性择偶策略2.1女性长期配偶选择偏好根据Trivers的亲代投资和性选择理论的预测,为后代投资更多的一方在择偶时会更挑剔圈。

恋爱及择偶的进化心理学观点

恋爱及择偶的进化心理学观点

恋爱及择偶的进化心理学观点
恋爱和择偶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行为之一,而进化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这些行为的框架。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恋爱和择偶行为是受到进化过程的影响,是为了帮助我们生存和繁衍后代而形成的。

首先,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恋爱行为是受到基因和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例如,男性对于年轻健康的女性更具吸引力,因为这代表着更高的生育能力和更好的后代生存机会。

而女性则更倾向于选择在资源和社会地位上更为优越的男性,因为这样可以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和照顾后代的能力。

其次,进化心理学也强调了人类的择偶行为是受到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虽然基本的生物学因素会影响个体的选择,但人类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也会对择偶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一些社会中可能更重视财富和地位,而另一些社会可能更看重家庭价值观念。

最后,进化心理学也强调了人类的恋爱和择偶行为是受到个体心理和情感因素的影响。

例如,人们在选择伴侣时可能会受到自身
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偏好的影响,比如对于幽默感、智慧和情感稳定性的偏好。

总的来说,进化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深入的理解恋爱和择偶行为的框架。

它认为这些行为是受到基因、生物学、环境、社会文化和个体心理因素的综合影响,而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我们的恋爱和择偶行为。

通过了解这些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恋爱和择偶行为,并且更好地应对这些行为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现代青年择偶观差异分析--进化对人类择偶观的影响

现代青年择偶观差异分析--进化对人类择偶观的影响

现代青年择偶观差异分析——进化对人类择偶策略的影响茅潇潇[摘要]青年是特殊而重要的人类群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14~34岁之间的人为青年,生理、心理的发展使他们产生了恋爱、交友的需要,对婚恋问题的关注已成为青年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青年的价值观体系中,择偶观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现代青年择偶观的差异分析不仅能从一个侧面揭示当代青年婚恋价值观的变动特点,还能为对其潜在的价值取向隐患起到预估作用,为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人生观提供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青年择偶;进化心理学;长期择偶策略;短期择偶策略一、人类的进化与择偶策略达尔文进化论的论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影响十分深远。

进化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的心理机制是为了解决人类所面对的一些适应性问题时产生并不断进化的,自然选择倾向于那些可以增加人类生存和繁衍概率的显型,并且进化和自然选择的过程将会一直进行下去。

研究表明,不同地域、不同社会、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性别的人们在择偶观上存在着一致性。

人类择偶中的普遍一致性很难用社会文化观来加以解释,于是他们提出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来解释不同文化条件下人类的择偶观和择偶行为的普遍一致性现象。

为了达到繁衍的目的,两性的最低投资和受骗的风险大不一样。

对于男性而言,收益是巨大而轻松的,他一次性行为就有可能收获一个子嗣。

而女性则需要冒着巨大的风险怀孕并生育,还得抚育她的子女很长一段时间。

所以她必须关注孩子的质量,关注如何才可以获得一个愿意长期守护她和孩子的异性,以便于她的孩子平安成长到繁殖期。

因此差异繁殖是推动进化过程的重要推动力,所以与繁殖相关的心理机制就成了选择的目标。

男性与女性的择偶策略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长期择偶策略和短期择偶策略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二、现代女青年的择偶观择偶观, 作为婚前青年的一种文化意识, 既反映了一代青年在其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时期。

对政治、经济、学历文化的追求形态, 也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观点。

进化心理学-短期择偶

进化心理学-短期择偶

进化心理学-短期择偶男性的短期择偶理论男性短期择偶的适应性受益虽然同是性行为,男性实际上没有任何投入,但女性却有可能需要付出九月怀胎的代价。

在一年的时间里,一个私生活随意的缘故男性可能和上百个女性发生关系,这可能导致其中许多女性怀孕,而同样是一年的时间,远古女性也可能和许多男性发生关系,但她只能恒宇一个孩子,除非双胞胎或更多胞胎。

男性成功采用短期择偶策略得到的繁殖受益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增加后代的数量。

从历史来看,男性显然主要是通过增加性伴侣数量来增加后代数量,而不是仅让一位配偶多多生育子女。

男性短期择偶的潜在代价男性必须冒着1、拥有多个性伴侣更有可能感染性病;2、猎艳高手的名声使他更难找到中意的长期伴侣;3、由于缺乏父亲的投资和保护,他们子女的成活率也会降低;4、如果他所追求的对象已经有了配偶,那么维系短期关系的男性有可能遭到嫉妒的丈夫的攻击;5、他们可能遭到女方父亲和兄弟的暴力侵犯;6、有可能遭到妻子的报复或者付出离婚的代价。

假如男性短期择偶的潜在适应性收益比上述代价更大,那么性选择就有可能偏向短期择偶策略。

一旦使用短期择偶策略,男性就针对代价采取行动以降低代价;也只有当花费的代价降低或者抵消时,男性才可能或者偏好于采用短期择偶策略。

因此,是否采用短期择偶策略是针对特定的适应性问题而言的。

短期择偶的功能与收益效应并不排除短期择偶的抽象功能例如“用性来交换地位和特权”短期择偶的功能优势必须在以下方面体现出来:1、人类进化中存在着反复出现的选择压力,以至于2、在某些情况下使用短期择偶更为有利;3、短期择偶的成本花费低于它的收益;4、至少在某些特殊情景下,性选择欧助于进化出特定的短期择偶心理机制。

那么我们有理由得出,远古环境允许男人或女人在某些时候从短期择偶中收益。

男性短期择偶时必须解决的适应性问题使用短期择偶策略的远古男性面临着许许多多特定的适应性问题--确保配偶的数量和多样性,性的可接触性,必须确定女性能否生育,还必须避免承诺。

青年择偶观

青年择偶观

为什么青年人择偶观的变化,会成为使人们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的原因?择偶标准是变化发展的,它一方面受政治变革、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与人们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息息相关,是二者相互作用的产物。

50多年历史演进的事实表明:人们的择偶标准从单一化转向了多元化,远离了政治,淡化了政治因素、家庭背景等非个人因素,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得到了复归。

多元化的择偶观既体现了传统的审美价值,又带有鲜活的现代色彩,有利于健康择偶观的建立。

总之,择偶标准的变迁透视出时代发展的脉络,也从一个方面、非常可观地反映出了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变化发展历程。

择偶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社会、文化现象。

作为社会成员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种抉择,择偶标准及其模式无疑会反映整个社会文化的价值取向。

因为在以往社会,按照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的看法,婚姻并不是个人的私事,选择谁与自己终生相伴,也不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喜好和意志,而是更多地受家庭制度、社会价值和风俗习惯的制约。

由此可见,择偶标准和择偶观念势必会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的制约,使之带有一定的社会性与时代性。

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描述新中国成立至今不同阶段择偶标准和择偶模式的变化,透过这些现象来分析整个社会变迁与人们择偶模式间的内在关联,并探讨影响人们择偶标准变化的动因。

一、择偶标准包含众多变量因素国外和国内的一些学者对择偶标准的研究,涉及了广泛的变量。

如乔题认为主要的标准有:性别、教育和智力、健康与相貌、经济状况、气质、年龄、持家能力、宗教等。

巴斯概括了有关研究,发现择偶变量涉及身体特征、年龄、宗教、社会经济地位、智力、个性、以及社会态度等等。

[1] 费舍则提出这些标准:他(她)爱你、你爱他(她)、性格、教育、健康、相貌、民族、职业、经济状况。

李银河发现最受重视的标准有:年龄、身高、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与经历、容貌、健康。

[2]所有这些都与一个时代的心理、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有关。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择偶性别差异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择偶性别差异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择偶性别差异前言择偶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行为,涉及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个人利益以及种族生存等方面。

在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中,择偶行为也成为了一个研究重点。

进化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在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学方面有着独特的视角和贡献。

在这篇论文中,将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探讨择偶性别差异。

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是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基础,试图解释人类和动物行为和心理学的学科。

该学科假设大部分人类特质都是自然和性选择的结果。

这意味着人类特质有益于个体和子孙的生存并繁殖。

进化心理学尤其关注人类本质和个体行为的环境选择因素,从而确定某些行为的基本要素和发展方向。

性别差异性别差异是进化心理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环游大自然中,生物类别与其繁殖生育的方式有显著的联系,这意味着他们的行为和心理生理构成也会受到影响。

事实上,性别不仅仅是由外形和生殖器官决定的,它还涉及到一系列与人类特质相关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从而影响择偶行为。

在进化心理学中,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主要是因为不同性别在生殖方面的选择上的不同。

在前人的研究中,性选择发现引发了人类行为的不同性别差异。

根据爱德华·威尔逊的“社会研究学说”,这发现确立了不同性别差异的遗传本质。

择偶择偶是性别差异的最重要表现之一。

事实上,所有活物都需要择偶或伴侣,以获取必须的基因。

值得一提的是,母性个体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生产后代,而父性个体则更关注子孙的强壮和健康。

从而,不同性别对择偶标准的需求是不同的。

在人类社会中,男性更容易关注女性的年轻、美貌和身材以及子嗣的健康状况,因为这些能力是与生育力和繁殖率密切相关的。

而女性更关注男性的社会地位、声誉、资源和稳定性,因为这些能力与子供的保护和养育密切相关。

结论进化心理学是一门独特且有趣的学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人类行为和心理。

在探讨择偶性别差异方面,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是相当深刻和有启发性的。

在人类的漫长进化史中,性别差异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基本现实。

进化心理学-长期择偶

进化心理学-长期择偶

进化心理学-长期择偶版权声明:本文章为新浪微博 @勾魂夺心洗脑催眠 编辑整理发布,如需转载,敬请注明出处。

女性的长期择偶策略假如我们选择了一个不能提供生活资源,风流而懒惰,同时还缺乏狩猎技巧,喜欢虐待的人作为配偶,那我们生存讲变得举步维艰,我们的繁殖也将十分渺茫。

相反,一个能提供丰富生活资源,用于保护我们和子女,愿意为家庭投入时间和精力的配偶则是一个极大的支持。

假如一个女性选择了轻浮冲动,感情不专的男性,她会发现关系很难维持,最后只好独自抚养子女,得不到任何物质帮助和保护。

相反,如果她选择了一个更加可靠而信守承诺的男性,那她的子女就会有更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后代的数量也会更多。

随着千万世代的更替,女性进化出这样一种偏好,更青睐那些愿意并有能力承诺的男性。

作为进化的心理机制的择偶偏好假定一个远古的女性,面临着在两位男性面前做出选择。

一个慷慨大方,一个吝啬小气。

在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慷慨的男性对她来说更为有利,他可以和她分享狩猎获得的肉食,帮助她的生存;可以牺牲时间、精力和资源抚养子女,帮助她成功繁殖后代。

从这些角度来说,慷慨的男性比吝啬的男性更有优势。

假如在进化过程中,男性的慷慨反复地展现出它的优点,而这一特性的线索又是可见可靠的,那么性选择就会青睐这些慷慨的配偶。

现在我们来考虑更复杂也更现实的情况--男性不仅在慷慨度上有所差异,还在择偶的诸多重要方面都有更显著的差异。

他们在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抱负心、勤奋度、亲和力、同情心、情绪稳定性、智力水平、社交技巧、幽默感、家族网络、社会地位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不同。

女性欣赏那些最具有适应性的特征。

缺乏相关的特殊适应偏好的远古女性不可能成为我们的祖先,因为更善于选择的女性才拥有更多的后代。

评估一位男性的择偶价值时,不能只看当前的形势,更要考虑未来的发展潜力。

进化使女性形成了这样一种偏好,青睐那些拥有对自己有益的品质的男性,而摒弃那些需要女性付出更多的男性。

女性的每一个择偶偏好都是针对其中一个重要的成分进化而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择偶观进化论择偶观的进化论取向述评唐利平,黄希庭(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重庆市400715)摘要:择偶观是人格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进化心理学家从达尔文性选择理论出发对人类的择偶观和择偶行为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探讨,颇有代表性的主要有Buss 等人提出的亲代投资理论、性策略模型、好基因模型和二元模型等等。

其实,择偶观和择偶行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含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

关键词:择偶观;进化论取向;身体吸引力;个人生活任务究竟什么是男女之间的爱情? 为什么罗密欧与朱丽叶会一见钟情? 择偶、恋爱、婚姻是人生的大事,它影响着这两个人今后的个人计划、个人奋斗和个人生活任务的实现,因而择偶观便成了人格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许多学者探讨过择偶问题。

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最早通过对择偶观和择偶行为的研究,提出过一些理论和原则,如社会交换理论,婚姻市场理论以及择偶的“邻近性”原则和“同类婚”原则来解释择偶现象[1 ] 。

然而,在择偶过程中,为什么人们会产生这些观念? 近30 年来,进化心理学家从进化论角度对人类的择偶观和择偶行为进行了研究,认为,人类的择偶观和择偶行为具有进化基础。

最有代表性的一项大型研究是由Buss 等人进行的。

他们对37 个样本(这些样本来自6 个洲,5 个岛,涉及33 个国家) 共10 000 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尽管存在着地理位置、文化、种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所有的男性比女性更强调未来配偶的身体吸引力和较年轻,而女性比男性则更重视未来配偶的经济能力、雄心和勤奋等特征[2 ] 。

这项研究表明,不同地域、不同社会、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种族、不同性别的人们在择偶观上存在着一致性。

人类择偶中的普遍一致性似很难用社会文化观来加以解释,于是他们提出用达尔文的性选择理论来解释不同文化条件下人类的择偶观和择偶行为的普遍一致性现象。

本文将着重介绍Buss 等人提出的几个理论模型,并对这个问题作一个简要的评述。

一、进化论取向的理论基础和模型达尔文的性选择论( sexual selection theory)认为,那些在争取食物、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竞争繁殖后代中比较可能得到胜利的个体具有存活“优势”特征,他们的基因更有可能遗传至后代,因而,那些可增加存活可能性的可遗传的特征会受到选择而成为物种的特征[ 3 ] 。

性选择强调繁殖上的差异,认为那些增强了个体繁殖成功的身体形态品质、心理品质和行为品质会遗传至后代而被保存下来。

如雄性孔雀的漂亮的羽毛,由于雌性孔雀偏好具有漂亮羽毛的雄孔雀,那么,羽毛这一优势特征受到雌性的选择而遗传至后代,也因此而进化。

Triver s 的亲代投资模型( t heory of parental investment) 认为,由于雌雄性别的差异导致在繁殖后代过程中出现亲代投资上的差异,投资多的一方往往在更大程度上成为“选择者”。

被选择的一方为了获得繁殖机会,常常表现为通过进化更具优势的外显特征以回应“选择”[ 4 ] 。

亲代投资理论强调的投资包含了生理上的投资,如雌性的孕育与哺乳,也包含了后代在发育成熟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资源和保护。

Buss 在亲代投资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性策略理论( sexual st rategies theory , SST) , 该理论认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男性、女性为了获取资源或配偶而赢得最终的生育成功,他们各自面临着不同的“适应性问题”,在解决各自不同的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择偶偏好或行为方式,从理论上讲,男女分别进化了不同的“性策略”,有短期性策略( short2term sexual st rategy ) 或长期性策略(long2term sexual st rategy) [ 2 ] ,如男性更倾向于采用短期策略获得更多伴侣,从而获得更大的生育成功。

好基因模型( good2gene t heory) [ 5 ] 认为,在择偶过程中,好基因表现为特定的身体吸引力,从而可以作为一种“生存力指标”,具有这种身体吸引力的个体具有更强的生存力。

如果偏好具有这种身体吸引力的个体,他们的后代可能会通过遗传获得更好基因,从而获得更强的适应性。

对身体吸引力的偏好这种心理倾向性也可能伴随基因遗传至后代。

二元模型( dual2model t heory) [ 5 ] 既强调亲代投资,同时也强调基因因素,认为亲代投资和遗传基因这两种因素在男女择偶过程中同时起作用。

二元模型是对以上模型的整合。

进化论取向关于择偶的这几个模型都是基于达尔文的性选择论之上的,都从进化论出发,从不同角度对择偶观提出了理论假设。

进化论心理学家还结合不同理论,对择偶偏好进行的大量实证研究作出了解释。

二、男女择偶的进化论解释Buss 等人的研究发现,在跨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择偶观和择偶行为存在一致性[2 ] 。

男女择偶时表现出来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对身体吸引力的关注,对投资资源的关心和一些典型人格特征的偏好。

(一) 男性的择偶偏好男女在择偶时都关心未来配偶的身体吸引力。

研究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加关注身体吸引力。

有研究报告,男性在选择未来配偶时,认为女性的身体吸引力是他们择偶的一个最基本的必要的因素,其他的属性如活跃,幽默感等则居于从属地位[6 ] 。

最近的一项元分析揭示了在跨文化背景下,女性的身体吸引力具有高度一致性[7 ] 。

男性对女性身体吸引力的偏好主要体现在年龄,长相,身材等方面。

1。

对较年轻的女性的偏好Buss 在37 种文化中都发现,男性都愿意娶比自己年轻的女性为妻[ 2 ] 。

对实际婚姻关系中的夫妻年龄的调查发现,丈夫比妻子年龄平均大3 岁,而且,随着男子年龄的增大,他们更愿意娶比他们更年轻的女性为妻[2 ] 。

例如,1923 年美国20 多岁的男性愿意娶比自己小平均约3 岁的女性为妻,而60 多岁的男性愿意娶比自己小平均约15 岁的女性为妻[8 ] 。

女性的年龄与生育潜力和可生育后代的数量直接相关,处于育龄期的女性具有更大的生育潜力,从而女性的年龄可以作为生育潜力的一个指标[ 5 ] 。

投资理论认为,具有生育潜力的年轻女性可以对后代进行更多的身体上的(p hysical) 的投资[5 ] 。

2。

对女性面容的关注女性的面容也是男性择偶的一个重要依据。

18 世纪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法律规定,如果在求爱期间,妻子用化妆品“欺骗和误导”了未来的丈夫,婚姻可以无效[9 ] 。

男性偏好具有面部吸引力的女性[ 5 ] 。

女性面部真实的吸引力成为了男性择偶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面部吸引力通常表现为面部整体的对称性和面部特征。

有研究将同一类型的面孔图片以合成的方式来判断面部吸引力,结果发现,由16 张和32 张图片合成的面孔的图片比由2 张、4 张、8 张面孔合成的图片具有更大的吸引力[5 ] 。

对更具有吸引力的合成图片的面部左右相应点的连线发现,连线的中点几乎都落在与面部垂直的平面上,即左右的对称性高。

因为身体的发育发展受到相同的遗传基因的控制,面部对称性好的个体也就反映了遗传基因的品质更好,那么,偏好面部吸引力的个体的后代也就可能获得更好的遗传基因。

研究也发现,不良的遗传基因可以表现为面部不对称,偏离一般面容较远[ 10 ] 。

好基因模型可以对此进行完美解释。

女性的面部特征,尤其是如下巴,嘴唇,嘴与下颚的距离,反映了女性的年轻程度和激素水平。

有研究发现,瘦下巴,嘴距下颚的距离要短,嘴唇饱满是女性的年轻程度和激素水平的可靠指标[11 ] 。

3。

身材是身体吸引力的另一个可靠指标男性偏好具有身体吸引力的女性的另一个指标是女性的身材。

男性更偏好身材苗条的女性,研究采用的具体指标为腰臀比例(waist2hip ratio ,WHR) 。

WHR 是指腰围与臀围之比,健康女性的WHR 值介于. 67 - . 80 之间,健康男性的WHR 值44介于. 85 - . 95 之间[12 ] [13 ] 。

健康女性中,WHR 值相对较低的女性(即. 7 左右) 比WHR 值较高的女性更具有身体吸引力[12 ] [ 13 ] 。

对数十年来的美国小姐竞选所提供的身体测量尺寸的数据表明,WHR的平均值约为. 70 。

有研究认为,女性的WHR 可能与女性的生育潜力和多产性(可生育后代的数量) 有关[12 ] 。

育龄期的女性比育龄前期和育龄后期的女性的WHR 值更低,已婚女性中,怀孕困难与WHR 呈正相关[5 ] 。

身体形质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 ,即体重与身高之比是世界卫生组织(WHO) 用以衡量身体发育是否均衡的一个指标。

WHO 规定,BMI< = 18. 5 的人为体重偏轻,18. 5 < BMI < 24. 9 的人为正常体重,25 < BMI < 29. 9 的人体重超重,BMI > = 30 的人则患有肥胖症[35 ] 。

BMI 影响人们对身体吸引力的判断。

对于WHR 值相同的女性,男性评定体重偏轻的女性身体吸引力较低,而肥胖的人的身体吸引力最低[35 ] 。

体重过重直接影响女性的生育潜力。

有研究表明,BMI 值与人工授精成功率成负相关[ 14 ] ,与受精卵植入子宫成活率成负相关[15 ] 。

BMI 值高的肥胖症患者具有更高的患心血管疾病,2 型糖尿病,癌症,关节炎,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的风险[35 ] 。

最近研究发现肥胖症患者的胰岛素水平与内质网网状组织的应力有关[16 ] 。

BMI 也因此而进一步成为判断健康状况的一个可靠的指标。

4。

女性的人格也是影响男性择偶的一个因素虽然男性在择偶时,首先选择具有身体吸引力的女性,把身体吸引力当作是必须的最基本的属性,而把女性的一些其他品质当作奢求的属性[6 ] ,但是,女性的人格也影响着男性对未来配偶的选择。

影响男性选择的主要人格因素有:女性的和善(kindness) ,善解人意( under standing) ,和较好的看护技能( good parental skill s ) , 孝顺, 宽容等[17 ] [18 ] 。

亲代投资模型认为,由于孩子在幼年时期与母亲更亲近,从而女性的这些人格特点有利于后代的身心健康,可以看作是对后代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投资,同时,女性的这些人格特点也有利于家庭稳定和幸福;好基因模型认为,遗传基因不仅表现在身体吸引力上,而且,心理偏好可能也由于进化而具有遗传倾向。

如:进化论认为,人对蛇的恐惧是具有进化基础的,那么心理偏好也可能具有同样的进化基础,因此,心理偏好可能具有遗传倾向。

男性选择具有这样人格特征的女性为后代遗传这种心理偏好提供了可能性。

就像古人说的“取个贤德妻,奠好孝子贤孙基”。

性策略模型认为,为了获得女性对后代的最大投资,包括身体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投资,男性会采取长期策略的模式,即以婚姻关系的方式来获得和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