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哲学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哲学思考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社会网络化的不断发展,网上生活也已成为大学生业余生活的重要部分。网络生活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生既是最早最快接受网络的群体之一,也是受网络影响最强、最普遍的群体之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在尽情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丰富生活的同时,也在思维方法、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个人成长心理健康等方面受到了一些负面影响和冲击.为此,帮助大学生消除沉迷于网络心理疾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这需要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沉迷网络;哲学思考;内外因

正文:

随着。网络对大学生的危害主要是:色情、暴力、游戏和赌博;网络依赖;人格退缩、自我迷失;焦虑、失眠和学习恐惧等。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大学生的成绩严重下滑、不能正常继续学业、严重阻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调查显示:近几年高校在对学生做退学警告、留校察看、退学等学籍的处分中,有近80%的学生是因过度迷恋网络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有1/3的学生因无节制上网导致课程不及格而重修,有86%的学生因网络成瘾导致学业荒废而被退学[1]。

…………………

一、如今社会网络盛行迹及大学生沉迷网络的现状

网络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标识之一,正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社会进程和人类发展。当然也影响到了社会各个领域,尤其作为引领潮流的大学生更是无“网”而不胜。众所周知,中国互联网应用呈现出以娱乐为主的特点。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许多大学生因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以至于有的学生为了上网而离家出走、走上犯罪道路,甚至涉及生命安全问题等等,面对这令人触目惊心的一幕幕,许多家长和老师不禁困惑:究竟是什么导致他们堕入网络之渊,无法自拔呢?依据哲学理论知识以及亲身考证、查阅书籍,我将就学生沉溺网络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我们应如何应对,从哲学角度提出以下几点哲学分析与思考。

二、关于沉溺网络原因的分析

根据哲学理论唯物辩证法可知,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而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从这些哲学原理角度可以分析到——大学生沉迷网络这一现象的产生是有其内因和外因的。

1)从内因方面讲,青少年沉溺网络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缺乏足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身意志薄弱,控制力差等一些不良品质所引起的。随着成长,大学生迫切希望别人了解自己,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在现实人际交往中,由于是面对面的交往,容易受到人

的外表、表达能力等条件的影响,因此部分人在交往中不能积极主动与人交往。而网络的虚拟性摒弃了这些影响,对人的优点放大,减少缺点。这样人们以某种虚拟的形象和身份交流,在网络上发挥自己的优势,获得心理满足和自信,使交往得以继续。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人群是在长辈期望和呵护中长大的独生子,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当出现以往的生活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时,往往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甚至发生自残或伤人等恶性事件。为逃避这些心理危机使他们希望借助网络来摆脱烦恼,减轻心理压力,获得暂时的解脱。也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之下,他们一步步堕入网络的深渊。

2)从外因方面而言,现如今社会发展,对于网吧的出现及国家教育体制等是影响大学生沉溺网络的重要因素。从另一个角度说,网络的出现与发展是大学生沉溺网络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特别是政府机关对网吧的监管力度不够,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沉溺网络。但是我并不认为网络是大学生沉溺的罪魁祸首,而真正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教育制度是否出了问题。当前,我国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原则,然而实质上还是以“应试教育”为准则。素质教育并未真正能落到实处,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仿佛整天除了学习考试之外似乎很少有其他的兴趣和爱好,对此网络的出现似乎满足了大学生的追求自由的心理同时,也释放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试想,如果大学校园真正有许多有趣有意的活动,如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模拟社会现场招聘等,大学生还会花费这么多时间在这虚拟的网络上么?这也引起高校管理制度的反思,同时大学生自己也有一定责任。

三、沉迷网络带来的严重后果

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虚拟性、身份不确定性、个性化等特征。而这些特征恰好满足了部分大学生心理上的需求,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重建自我认同的机会。也正因为这样,大部分学生深陷其中就无法自拔。网迷大学生通常对网络表现出了很强的依赖性,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在上网过程中引起的焦虑、强迫、忧郁、依赖、逃避等消极心理,容易引发破坏、违规、犯罪等反社会和不适应社会行为。不良的网络严重冲击着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各种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当今世界正在通过互联网广泛性地以文化包装着自身的价值观念,超越国界地向全球渗透。

这对于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构成潜在的威胁。大学生很容易在网上接触到西方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从而滋生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思想。曾经美国人也说过,他们要把不战而胜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的第四代和第五代身上。大学生通过网络连接着世界,由于缺乏经验和鉴别能力,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和自身存在的环境无法做哲学和理性的思考,因此出现不知何从的困惑和盲目从众的心理倾向,有的甚至偏离正确的价值导向,陷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误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一)意志毅力的消磨和自控能力的下降

网络的过度使用,使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特别是网络游戏中的冒险刺激、网络交友中的轻松自如、网络不健康内容中的新鲜诱惑等,使青

少年逐渐产生"网络成瘾症",而对自己的主体生活--学习,却失去兴趣,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学业荒废。

(二)"网络性格"的形成和身体素质的下降

网络性格最大的特征是"孤独、紧张、恐惧、冷漠和非社会化"。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恋,人机对话和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容易使人的性格脱离现实社会而产生异化,同时青少年又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长时间呆在电脑前的幅射和高度紧张,会损害各种人体机能,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三)对周围人事的不信任和紧张的人际关系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人都以虚假的身份出现,尽管很多时候,你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无所顾忌地说你想说的话,但在虚假的身份之下,网络人际关系很少有真实可言,时时充斥着不信任感,人际关系紧张。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青少年,网络为其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但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

(四)价值观念的模糊和道德观念的淡化.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好奇心强、自制力弱,极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信息混杂,包罗万象:新奇、叛逆、而又有趣味性,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极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模糊不清。网络虚拟世界里人际关系的随心所欲,无须承担责任和免遭惩罚的特点,养成了自我中心的习惯,特别是网上暴力、色情、欺诈等,使得迷恋网络的青少年道德素质下降、道德观念淡化。

(五)网络安全隐患和网络犯罪现象

网络引发了青少年的安全焦虑。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均不成熟、识别是非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极易造成网上隐私失密、网上恐吓、网上欺诈等现象,一旦遇到,往往惶恐不安,无所适从。网络交流的随意性和隐蔽性,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