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社会变迁”研究的一次有益尝试——“唐宋制度变迁与社会经济”学术研讨会综述

合集下载

二轮专题复习课件2唐宋时期的社会变革

二轮专题复习课件2唐宋时期的社会变革

宋代社会变革
1
政治变革 ⚖️
宋代实行科举制度,强调文官的地位,推动了政治制度的改革。
2
经济变革
宋代推崇农业生产,发展了许多新的农业技术,使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3
知识分子地位的变革
宋代重视文化教育,知识分子联系 ✨
唐宋时期都是中国古代社会变革的重要阶段,有很多共同点,如重视经济发展和文化繁
二轮专题复习课件2唐宋
时期的社会变革
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变革时期,涉及经济、军事、文化、政治、
知识分子等各个领域的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唐宋时期的社会背景
1
经济繁荣
2
文化繁荣
3
政治变革 ⚖️
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
唐宋时期中国文化达到
唐宋时期政权更迭,带
经济繁荣的时期,开展
了巅峰,出现了许多杰
方向。
来了不同的政治制度和
了广泛的商业和人际交
出的文人雅士。
社会秩序。
流。
唐代社会变革
经济变革
军事变革 ⚔️
文化变革
唐代实行均田制,加强对土
唐代加强了军事力量的建设,
唐代有著名的文人雅士,如
地的管控,促进了农业生产
使唐朝成为一个强大的军事
杜牧、李白,对文化的发展
和贸易繁荣。
国家。
产生了重要影响。
荣。
对比
唐代更注重军事力量和政治制度的变革,而宋代更注重经济发展和知识分子地位的提升。
总结与展望
1
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的社会变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
2
展望未来
通过研究唐宋时期的社会变革,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为

历史专题--唐宋变革论

历史专题--唐宋变革论

历史专题--唐宋变革论唐宋变革论唐宋变革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在这段时期内,中国经历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变革与发展。

唐宋变革的背后,既有历史上的政治力量斗争,也有社会经济的变化以及文化思潮的交汇。

本文将通过多个方面,从朝代更迭、经济发展、军事制度、文化繁荣等角度探讨唐宋变革的特点和意义。

首先,唐宋变革以朝代更迭为核心。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中原地区统一的大一统王朝,而宋朝则是北方民族政权的覆灭、中原振兴的结果。

唐朝由于盛世的政治安定和繁荣经济,为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宋朝则以创立了包括科举制度在内的官僚体制,进一步推动了中原社会的发展。

这种朝代更迭不但带来了政治体制的变革,也影响了经济和文化层面的变化。

其次,唐宋变革在经济发展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唐朝是中国古代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从而推动了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而宋朝则进一步强调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河道、运河等水运交通便利的特点,发展官营工坊和外贸等经济形式,推动了各种产业的发展。

这种经济发展为后来的社会变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再者,唐宋变革对军事制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在边疆地区实施“节度使”制度,加强对边境安全的控制。

宋朝则通过在北方建立了重要的军事防线,有效地解决了边疆的安全问题。

这种军事制度的变革对中国历史上的军事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最后,唐宋变革在文化繁荣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唐代文化以诗词为代表,诗人们通过诗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形成了盛世文化。

而宋代则以以文人为主的文化成就为特点,出现了众多的文人作品和学者。

这种文化繁荣使得中国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总之,唐宋变革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其中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变革和发展。

这一时期的变革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唐宋变革的历史背景和特点的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也为我们研究和借鉴历史经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十年来_唐宋变革_研究述评_王秦

十年来_唐宋变革_研究述评_王秦
[关键词] 唐宋变革;学术史;述评 [中图分类号]K242;K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3652(2010)04- 0038- 06
“唐宋变革”指唐宋时期(618 年 - 1279 年)① 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阶层等方面与前代相 比出现了广泛而又深刻变化的史学理论。这种变 化突出表现在商品经济逐渐发达、土地制度和政 府管理模式的转型。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历 史
第 26 卷 第 4 期 2010 年 7 月
Vol.26
No.4 July 2010
十年来“唐宋变革”研究述评
王秦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摘 要] “唐宋变革”从提出到今天,已经一百年了。一百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 对“唐宋变革”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目前,该理论是史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前人研究和总结 的基础上,对近十年以来“唐宋变革”学术史作一回顾与简评。
8.2007 年“唐宋变革”研究。吴晓亮《唐宋国 家市场管理模式变化研究— ——以唐代“市”和宋代 “税务”为对象的历史考察》[ 43 ]对唐宋国家市场管 理模式的变化做了深入探讨。肖建乐《唐代后期市 民阶层的形成》[ 44 ]认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转 向开放,导致市民阶层形成。张锦鹏《北宋社会阶 层变动与免役法制度创新》[ 45 ]认为,免役法是商 品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结构变动引起的必然结果。
2006 年第 3 期的《江汉论坛》刊登了以“唐 宋变革”为主题的五篇文章:张国刚《论唐宋变革 的时代特征》、孙继民《唐宋兵制变化与唐宋社会 变化》、李天石《中古门阀制度的衰落与良贱体系 的瓦解》、杜文玉《唐宋时期社会阶层内部结构的 变化》、严耀中《唐宋变革中的道德至上倾向》,从 文化、军事、社会阶层等方面就“唐宋变革”阐明 了自己的观点。

唐宋交替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研究

唐宋交替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研究

唐宋交替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研究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之一,而宋朝则是唐朝的继任者,两朝之间的交替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本文将研究唐宋交替时期政治制度的变革,并探讨这种变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首先,唐朝的政治制度以中央集权为核心,重视皇权的发扬。

太宗贞观等年间,皇帝积极推行王朝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察举制度,打破了世族势力。

然而,随着唐朝的衰弱和农民起义的频繁发生,政府开始采取外放政策,将一些地方权力下放到地方政府。

这一政策虽然缓解了中央集权过于集中的问题,但也导致了地方割据的产生。

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的又一次变革,相较于唐朝,宋朝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

首先是政治制度的变革,宋朝采取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以实现选拔人才的目的。

这一制度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世族势力对政权的影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同时,宋朝还加强了监察制度,通过设立御史台等机构来监察官员的行为,确保政府的廉洁和公正。

其次,唐宋交替时期政治制度变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的实行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实行普遍教育制度的国家之一,促进了国家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在地方管理方面,宋朝加强了县级政府的建设和管理,推行了均田制和免役法,通过减轻农民负担提高了生产力。

这一政策使得中国走上了儒家文化的道路,进一步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然而,唐宋交替时期政治制度变革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宋朝加强了中央集权,地方的独立性受到了限制,这给地方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同时,科举制度使得文官居于社会地位的顶峰,导致了社会的精英化,阻碍了社会的流动和发展。

此外,尽管科举制度使人才有机会选拔,但同时也存在弊端,比如富贾豪强通过贿赂和权力干预能够获得高官厚禄。

这种情况使得整个制度出现了糜烂现象,对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构成了挑战。

综上所述,唐宋交替时期政治制度的变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1高考历史考前押题 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1)

2021高考历史考前押题 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1)

2021高考历史考前押题: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1.“选”的对象为没有官职的念书人,“拔”的对象是下级官吏,按规定,他们都必需是道德高贵、学识才华出众的人,由下而上选举官吏。

我国古代比较符合上述选拔官吏的方式和结果的是( )A.世袭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解析:选B 此题考查基础知识再现和材料信息获取的能力。

从信息“道德高贵、学识才华……由下而上选举官吏”可知与察举制的选官标准和方式一致,应选B项。

2.某历史高作中有如下的描述,其中空白处应是( )唐末还在筹备一个类似于的部门,主若是一个军事组织,可能是想利用它来操纵将军们,正如宰相操纵行政官那样。

唐朝前半期,由于缺乏该部门,节度使们有了太多的自由,最终酿成大祸。

A.兵部 B.枢密院C.内阁D.军机处解析:选B 此题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明白得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得“唐末筹备类似部门”的性质与目的。

关键信息:主若是一个军事组织,可能是想利用它来操纵将军们,正如宰相操纵行政官那样。

此题易因题干的“唐末”“唐朝前半期”“军事组织”等信息而错选A项,事实上此题不是考查唐朝政治制度,注意“类似”信息;枢密院分割宰相权利,把握调兵权,而将军把握统兵权,二者彼此制约,增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

C项是明代的咨议机构,不是一个军事组织;军机处是清朝为应付西北军务而设立的,由此使考生易错选D项,事实上军机处是皇帝的咨议机构,军机大臣仅是跪受笔录罢了,它的设立是为了增强皇权,D项排除。

3.“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

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

”宋朝这种情形突出反映了( )A.三省六部份工明确运行平稳B.增强集权致使地址贫弱C.增强君主专制阻碍行政效率D.宋朝实行三权分立制度解析:选C 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明白得能力。

依照题干“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分析,可知财政匮乏而枢密院却在不断征兵,人民困倦而治理财权的三司还在不断收税。

《唐宋变革中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创新》

《唐宋变革中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创新》

《唐宋变革中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创新》
唐宋时期,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变革,这些变革不仅影响了社会经济结构,也推动了文化的创新。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唐宋时代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变革吧。

社会经济变革
农业与手工业
唐宋时期,农业生产得到了显著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大大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种植业、畜牧业蓬勃发展。

手工业也日臻完善,陶瓷、丝绸等制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广受欢迎,这些都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商业与贸易
随着交通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唐宋时期的商业活动日益兴盛。

广州、杭州等一系列商业城市成为商贸中心,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蓬勃发展,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赋税制度
唐宋时期的赋税制度逐渐完善,税收制度的变革使得国家财政得到稳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创新
文学艺术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鼎盛时期,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达到了巅峰。

诗人李白、杜甫、苏轼等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绘画家王羲之、米芾等开创了艺术的新境界。

科技与教育
唐宋时期的科技创新为后世所称道,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伟大发明相继问世。

在教育方面,秦观创办的白鹿洞书院等名校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哲学思想
唐宋时期的哲学思想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观念,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为后世的哲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唐宋变革的历史进程中,社会经济的繁荣与文化的创新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了这一辉煌时代的面貌。

唐宋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变革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其繁荣与创新之风仍然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进步与发展。

唐宋时期的政治改革与社会变革

唐宋时期的政治改革与社会变革

唐宋时期的政治改革与社会变革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和繁荣的时期。

在政治和社会方面,唐宋时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变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矛盾的出现、大地主地位的巩固、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士人的地位提升等几个方面,探讨唐宋时期的政治改革和社会变革。

首先,在唐宋时期,社会矛盾逐渐浮现,这也导致了政治改革的出现。

在唐朝中期,大量的新兴豪族崛起,与地方豪强和地主形成了强烈的对抗。

这些新兴豪族通过资源和人脉的积累,逐渐对朝廷产生影响力,并成为朝廷的重要力量。

然而,这也引起了地方势力的不满和抵抗,逐渐破坏了王朝的统治秩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唐朝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试图削弱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其次,唐宋时期见证了大地主地位的巩固和农民的痛苦。

在唐朝晚期和宋朝早期,地主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

土地集中在地主手中,以致于农民的土地被剥夺,导致了农民的生活困境。

同时,政府对地主的优惠政策也让地主阶级赚取了更多的财富。

然而,这种不平等的分配和社会阶级的加剧,也激起了农民的不满和反抗。

在宋朝,农民起义的规模更加庞大,迫使朝廷采取改革政策来安抚农民的情绪并维持社会稳定。

第三,科举制度的发展在唐宋时期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科举制度是唐朝开创并得到宋朝继承的一项重大政治改革。

通过科举制度,所有的人都有了参与政治的机会,这也为社会流动提供了更多的渠道。

唐宋时期,士人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士人也成为朝廷的助手和智囊。

同时,科举制度也加强了中央集权,减弱了地方势力的影响。

然而,科举制度带来的也是社会等级的固化和官僚体制的不断扩大成长。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唐宋时期的政治改革和社会变革不仅限于以上几个方面,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

例如,唐朝的制度建设和法律修订,在社会文化、经济贸易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宋代则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这些都是政治和社会改革的结果,也为中国历史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十年来“唐宋变革”研究述评

十年来“唐宋变革”研究述评

“ 唐宋变革 ”指唐宋 时期 ( 1 68年 一29年 ) 17 ① 的经 济 、政 治 、文 化 、社 会 阶 层 等方 面与 前 代 相
比出现 了广 泛 而又 深 刻 变 化 的 史 学 理论 。这 种 变
行了 “ 唐宋制度变迁与社会经济学术研讨会” 。同 年 1 月 9日至 1 ,浙 江大 学举 办 了 “ 1 31 3 唐宋 之际
社会 变迁 国际学术 研讨 会 ” 0 3年 ,厦 门大学 和 。20
浙江 大学再次召 开了 “ 宋变革 ”学术研 讨会 。 唐
化 突 出表 现在 商 品经 济 逐 渐 发 达 、土 地 制 度 和 政 府 管理模 式 的转 型 。

20 04年 7月 2 5日至 2 8日,云 南 大 学举 办 了 “ 中
“ 唐宋 变 革 ”从 提 出至今 ,已整 整一 百 年 了 。

百 年来 ,国 内外 学者 从 不 同角 度对 “ 宋 变革 ” 唐
进 行 了论述 。二十 世纪 “ 唐宋 变革 ”的研 究 情况 , 前 人 已有 总结② 。本 文 欲对 新世 纪 十年 来 “ 唐宋 变 革 ”研究 的学术史 作 一 回顾 与简 评 。 ( )重要学 术会 议 一 20 00年 8月 1 至 1 日,南 开 大 学 和 中 国 11 3 4
大转变。张其凡 《 关于 “ 唐宋变革期”学说的介绍
与 思考 》 时 “ 宋 变革 ”作 了思 考研 究 。侯 虎虎 唐 《 宋 婚 制 的演 变及 其 流 弊 》 认 为唐 宋之 际政 府 唐 以立 法 的形 式对 婚姻 实行保 护 和限制 ,形成 了具 有 时代 特色 的婚姻 制度 。
影 响 》¨ 为 ,唐 宋变 革 是唐代 农 奴制 向宋 代封建 认 租佃 制 转 化 的全 局性 的 重 大 问 题 。戴 顺 祥 、邵 兰

唐宋史辨疑三题

唐宋史辨疑三题

唐宋史辨疑三题(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唐宋时期的辨疑三题1.唐宋时期的社会变革2.唐宋时期的文化发展3.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变迁三、结论正文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唐宋时期是一个充满变革与创新的时代。

这一时期,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然而,在这些变化背后,也存在着一些辨疑问题。

本文将对唐宋时期的辨疑三题进行探讨。

首先,唐宋时期的社会变革。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而宋朝则是封建社会的后期。

在唐宋时期,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

此外,科举制度的完善以及市民阶层的兴起也为社会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土地兼并、贫富差距扩大等。

其次,唐宋时期的文化发展。

唐宋时期是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繁荣时期。

诗歌、散文、绘画等各种艺术形式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同时,儒家、道家、佛教等思想体系也在这一时期相互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然而,随着文化的繁荣,也出现了一些辨疑问题,如文化的世俗化、复古与创新的矛盾等。

最后,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变迁。

唐朝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而宋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等职位。

这些政治制度的变迁,使得唐宋时期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然而,这些变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权力分散、官员腐败等。

综上所述,唐宋时期的辨疑三题,即社会变革、文化发展和政治制度变迁,既是这一时期发展的动力,也是这一时期面临的挑战。

唐宋变革论研究综述

唐宋变革论研究综述

唐宋变革论研究综述【摘要】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

本文通过综述唐宋变革论的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唐宋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并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唐宋、变革、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一、引言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

唐代以契丹族的入侵和农民起义的频繁爆发而告终,宋代则以北方部分土地的失去、南方的经济腾飞和文化的繁荣为特征。

唐宋变革论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的变革和演变,同时也对今天的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唐宋社会变革1. 社会结构变迁唐代社会以地主、士农工商的四等制度为基础,但士农工商的地位和权力逐渐发生变化。

到了宋代,商人的地位逐渐提升,成为社会中的新阶层。

这一变革反映了商业经济的兴起和人们观念的转变。

2. 科举制度的改革唐代科举制度虽然存在,但对于士人地位的保障不够明确。

宋代修订了科举制度,加强了官员选拔的公正性和士人的地位保障。

这一改革为后来的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三、唐宋经济变革1. 农业生产的变革唐宋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一系列的改进和创新,这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

水利工程的兴修、耕地的扩大和农具的改良,都为唐宋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 商业经济的崛起唐宋时期,商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壮大。

开放的海上丝绸之路、商业城市的兴起、货币的广泛流通等因素,促进了商业经济的繁荣。

商业经济的崛起也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

四、唐宋政治变革1. 经院学派的兴起唐宋时期,经院学派在政治决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经院学派以儒家经典为基础,研究社会治理和政策制定。

他们的兴起标志着儒学的复兴和士人主导的政治决策的崛起。

2. 宋朝的政治改革宋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如分权制衡、推行新法等。

这些改革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为后来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宋变革论

唐宋变革论

“唐宋变革说”三题——值此说创立一百周年而作牟发松[摘要]内藤湖南“唐宋变革说”的创立,实为明治四十二年(1909),距今正好一个世纪。

这一学术命题迄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则在于它的独创性和开放性,为后来者的继承、发展或证伪、立异都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在礼仪、典章制度方面,宋多承唐制,并以汉唐故事为典范,而就思想文化而言,唐宋间的变革是划时代的,宋人亦有充分的时代自觉。

宋人在解读前此时代而首先是唐代的文化时,往往出现误读、误解甚至改写,这是由于解读者自觉不自觉地依据所处时代的价值尺度,并夹杂着自己的希望和想象,来评价其解读对象所致,是对前代文化的一种改造性接受。

[作者简介]牟发松,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200241)。

[原文出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沪),2010.1.1—10“中世纪城市革命”论说的提出和意义——基于“唐宋变革论”的考察宁欣陈涛【提要】唐宋时期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从上世纪初叶就引起学界的关注。

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引领了大半个世纪的辩争,施坚雅提出的“中世纪城市革命”虽然在唐宋史学领域反响并不强烈,但开启了学界经久不衰的议题。

对“革命”的概念虽然仁智互见、歧异颇多,但以“变革论”为契机,以社会经济为突破点和核心,众多中外学者就如何认识唐宋城市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过程,如何把握城市社会的多维空间和多元化的变革模式,已从诸多层面进行的深入探讨中取得丰硕成果。

在本世纪崛起的全球史观的视野下,这一论题又被引入人与自然互动的新“空间”。

商业在唐宋变革中的作用(日)斯波义信著张天虹译【摘要】现代以来,宋代因其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所具有的关键性和突破性而受到重视。

此外,唐宋时期的经济变化还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水路系统进一步扩大,为各地农村及城市经济的扩展提供了基础,区域劳动分工得以建立,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贸易量和贸易额。

这一时期的商人设计出新的商业惯例、制度安排和合伙方式来拓展其贸易活动。

唐宋社会变革论

唐宋社会变革论

唐宋社会变革论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唐朝和宋朝无疑是一段充满变革与发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唐宋社会变革的历程、影响及启示。

唐宋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尤其是宋朝,由于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政策,如减轻商税、设立市舶司等,推动了宋代商业的繁荣。

此外,唐宋时期科技进步也十分显著,如活字印刷、火药的发明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宋社会变革的历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政治上,从唐朝的藩镇割据到宋朝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变革体现了社会进步。

在经济上,唐宋时期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文化上,唐宋时期儒释道合流,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宋社会变革的影响深远。

首先,这一时期的变革奠定了后世中国经济繁荣的基础。

其次,政治体制的变革为现代民主政治提供了借鉴。

最后,文化的繁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支持。

唐宋社会变革论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话题。

这一时期的变革为中国后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贡献。

唐宋时期的变革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推动。

在今天,我们仍可以从唐宋社会变革中汲取经验,以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唐宋变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起止时间大约为公元618年至公元1279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许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变革,使得中国古代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唐宋变革的由来与发展,以及它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唐宋变革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朝的建立。

在唐朝前期,由于政治上的统一和经济的繁荣,中国社会迎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然而,到了唐朝中期,安史之乱爆发,使得唐朝的统治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此后,唐朝的中央集权逐渐衰落,各地的节度使和藩镇开始崛起,形成了所谓的“藩镇割据”局面。

唐宋变革期学术史经济篇

唐宋变革期学术史经济篇

唐宋变革期学术史·经济篇小引:“唐宋变革期”的内涵和学界认识的轨迹在历史学人的视野中,重视变化,是史学研究的题中之意。

惟有如此,才能够厘清制度的沿革、世态人心的迁转,进而从中追寻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规律,最终体现史学的镜鉴功能。

史学大家钱穆先生曾强调在纵比与横比中发现历史的变化,以求做到“变中见异,异中见性”。

[1]同样的见解也见于宋史专家蒙文通先生的《治学杂语》中,他说:“孟子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观史亦然,须从波澜壮阔处着眼。

浩浩长江,波涛万里,须能把握住它的几个大转折处,就能把长江说个大概;读史也须能把握历史的变化处,才能把历史发展说个大概。

”。

[2]这些主张,都是从贯通的角度强调长时段研究的重要性。

这种学术研究的思路,摆脱了旧时代史学以王朝兴替为依归的窠臼,反映了近代中国史学研究的一个大进步。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首倡的“唐宋变革假说”,产生于近代以来“西方的史学研究方法和叙事(narrative)体例”对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整个社会学习西方所造就的“学术生态”的氛围之中,[3]同样体现了对历史变化与长时段研究的重视。

这个假说的影响力日益深广,给今日中国的唐宋史学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和范式。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唐宋史学者注意从唐宋变革的角度研究历史的各个侧面,而关于“唐宋变革期”的界定也众说纷纭。

台湾学者柳立言指出,所谓“变革”,不是说一般性的变化,而是指“转型之变”(Transformation Change)、“根本之变”;作为“根本或革命性的转变”的“唐宋变革期”,不是指整个唐宋两代,而是指中国从中古变为近世这个变革所经历的过渡期或转型期,始于8世纪的中唐,终于10世纪的宋初。

[4]笔者深表赞同,引为同调。

但是,柳氏对唐宋变革期的时段严格限定,却显得过于拘泥。

内藤湖南“唐宋变革假说”的提出,对于启发和推动学界重视唐宋之际社会变化的研究是有积极作用的,可是,证成这一假说并非今日学者们的主要任务。

众所周知唐宋时期社会转型及其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附答案.doc

众所周知唐宋时期社会转型及其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附答案.doc

众所周知,唐宋时期社会转型及其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众所周知,唐宋时期社会转型及其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整个社会的“平民化”或“市场化”程度的推进,汉唐及之前的诸侯门阀士族的社会结构已经不复存在,与之相适应的“宗法”世袭体制也分崩离析,失去了其存在的社会基础。

面对宋代以来这种新的社会重构组合历程,宋代许多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特别是理学家们,根据这一新的时代特征,对宋代的社会重构和组合设计出了一系列的蓝图。

这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莫过于民间的宗族制度与乡族组织了。

宋明时期的宗族、家族制度是由上古时期的“宗法制”演变而来的,“宗法制”在汉晋时期则演变为门阀士族制度。

这种深具统治特权的制度演化至宋代,已经失去了它的社会基础,基本衰败。

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已成为最主要的选官制度,大批平民通过科举改变其社会地位。

官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宋代建立起以官僚和士绅为主体的新的宗族制度。

宋代的社会现实,使家族制度的重建不可能与古代宗法制度完全相同,因此,重建必须因地因时制宜地对古代礼制有所更新。

朱熹以其对古代礼制的深入研究为基础,结合当时的民俗,为宋代社会礼仪特别是重建家族制度制定了新的规范。

在宋代朱熹等士大夫和理学家们设计、倡导以及亲自实践之下,具有一定平民化色彩的新型家族制度及其组织,已经在宋代的许多地方出现。

随着民间宗族祭祀制度的确立与扩散,宗族制度与乡族组织也日益向民间生活化和民俗化转变。

宗族的首要任务是祭祀祖先和繁衍宗族子嗣,在此之外族产的管理也是宗族的重要任务。

可以说,到了明清时期,宗族制度与乡族组织已经成为中国民间最为重要和坚固的社会结构形式。

宋明以来中国宗族制度与乡族组织的文化合理性,基本上是在宋代理学家们倡导下、由民间社会自行施行并得以发展兴盛起来的。

国家政府不但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应付的状态,甚至在不少的场合加以禁止和干扰。

政府往往从强化专制统治的思维出发,认为民间宗族制度与乡族组织的发展壮大,很有可能危及政府的社会治理,从而屡屡试图予以控制和限制。

唐宋社会经济制度变迁

唐宋社会经济制度变迁

唐宋社會經濟制度變遷謝元魯(四川師範大學歷史系)《文史哲》2005/1內容提要:唐宋之際發生了重大的社會經濟變遷與發展。

首先,從唐代中期至北宋在土地制度、手工業和商業各個領域中出現了產權結構明晰化的長期趨勢;其次,社會商業信用新體系的逐步形成與完善化,社會資本利率的不斷下降,市場交易方式的變遷等因素,使社會交易成本逐步降低;再次,科舉制度出身的官僚集團缺乏對規模日益增大,市場日益複雜的商品經濟的管理能力,導致國家權力對唐宋之際隨著商品經濟發展出現的新興經濟部門,尤其是金融業和工商業控制能力薄弱,使其獲得了發展的空間;最後,隨著宋代人口的增長而出現的市場規模擴大及耕作技術提高,以及由於部分傳統手工業部門投資收益的相對降低,使農業和金融業、商業等部門的投資收益相對增加,引起社會資本向這些部門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它們的發展。

唐宋之際發生了對中國歷史影響甚大的社會經濟變遷,已成為學界的共識。

宋代的農業生產無論是在墾田面積的擴大、糧食作物產量的提高、經濟作物品種的增加與種植區域的擴大方面,都較唐代有顯著的發展。

而手工業方面的成就也遠遠超過唐代,無論在生產規模和分工上,還是在新興手工業的種類上,宋代都堪稱中國古代史上的高峰,如火藥、雕板印刷、航海等,均在技術上出現重大的突破。

而最大的突破是在商業與金融領域。

這一社會經濟的變遷,主要是從唐代安史之亂以後開始的。

從制度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發生上述變革與發展的主要原因,在於唐宋之際,出現了一個產權結構逐步明晰化,社會經濟領域交易成本下降,以及國家權力對某些新興經濟領域控制相對薄弱的長期過程。

首先,是唐宋之際出現的產權結構逐步明晰化過程。

美國經濟學家李伯克(Gary D·Libecap)認為,‚產權是政治制度。

在配置對資源用途的決策權力以適應新的經濟環境上,產權同時也規定了財富和政治權力的分配。

……不同的產權安排不僅有不同的生產效應,而且有不同的分配效應。

‛從土地制度的變遷來看,唐代前期承襲北魏以來實行的均田制。

唐宋时期的制度与社会变革的影响

唐宋时期的制度与社会变革的影响

唐宋时期的制度与社会变革的影响唐宋时期(公元618年至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两个时期,各种制度的建立和改革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唐宋时期的制度与社会变革的影响展开论述。

一、政治制度的变革与社会影响在唐宋时期,政治制度的变革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是唐朝的科举制度的建立,这一制度以文化程度为选拔标准,使得社会上的人才得到充分的发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科举制度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能力,也促进了社会的向上流动,使得社会结构更加灵活和合理。

其次,在宋朝时期,推行了更加完善的科举制度,更进一步扩大了官员的选拔范围,使得社会上的人才更多样化。

这不仅有利于官员选拔的公平性,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科举制度的推行还加强了政府与民众的联系,使得统治者更加了解人民的需求,从而更好地进行政治决策。

此外,唐宋时期的封建土地制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革,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唐朝对土地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释放了农奴,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得农民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农业生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

宋朝时期,继承了唐朝的改革传统,进一步强调土地私有制,并推行了富农政策,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加强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社会影响唐宋时期的经济制度在社会变革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唐朝时期,随着农田的开垦和水利的发展,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同时,唐朝通过通商制度的改革,加强了对外交流和贸易,为唐朝的国际地位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宋朝时期,经济制度的变革更加深入,继续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首先是钱币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宋朝推行了赋税和货币制度的改革,加强了国家财政管理,推动了货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品交换和产业的繁荣。

其次是商业经济的兴起。

宋朝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对商人的保护政策,使得商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兴起和商业文化的繁荣。

“唐宋时期社会经济变迁”笔谈

“唐宋时期社会经济变迁”笔谈

编者按: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在唐宋时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基本结论已为国内外史学界所认同。

20世纪以来,不少学者曾力求从文化、政治、阶级、阶层、经济、婚姻等不同的专题研究入手,试图对唐宋时期社会变迁作出“知微见著”的分析概括,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

而社会经济研究,无疑是研究的基础。

我们约请部分对这一问题作过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就唐宋时期的土地制度、商品经济、经济制度、制度变迁等问题展开讨论,以期推动对唐宋时期社会变迁的研究。

关键词:社会经济变迁;唐宋唐宋土地制度的承继与变化①论唐宋时期土地制度变迁者,常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唐宋时期土地制度的变迁是从中唐以前的授田制,发展为宋代的“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最早陷入这个误区的可能是南宋的叶适与郑樵。

叶适认为,北齐、北周时期,“田皆在官”;“自汉至唐,犹有授田之制……盖至于今,授田之制亡矣”。

郑樵也认为北魏太和九年(485)后至隋唐实行普遍授田制,“天下无无田之夫,无不耕之民”。

叶适的上述论断,今人仍常引用。

实际上,汉代只有限田制,而无普遍的授田制。

西晋占田课田制所规定的吏民占田额也只是允许占田的最高限额,并非实授土地。

五胡十六国时期,既没有授田制,也没有限田制。

至北魏太和九年颁《地令》,则开始有后世习称的所谓“均田制”。

但北朝隋唐的“地令”(田令)虽有“授田”之说,实际上并非普遍授田制。

均田制下的所谓授田,按“地令”(田令)的规定,可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国家授田,一种是将各户原有的土地登记为各户的已受田(北魏《地令》第3条即规定:“诸桑田不在还受之限,但通入倍田分。

于分虽盈,不得以充露田之数。

不足者,以露田充倍。

”唐《田令》第2条后款亦规定“先有永业者通充口分之数”)。

从“地令”(田令)的行文次第看,似乎是前者为主,后者为辅,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只能是后者为主,前者为辅。

关于均田制下的“土地还受”也是如此。

“地令”(田令)既规定减丁或老死要退田,同时又规定“诸地狭之处,有进丁受田而不乐迁者,则以其家桑田为正田分,又不足不给倍田,又不足家内人别减分”(北魏《地令》第11条);“其退田户内有合进受者,虽不课役,先听自取,有余收授”(唐《田令》第27条);“若当观寺有无地之人,先听自取”(唐《田令》第30条)。

唐宋时期的社会政治形势与变迁

唐宋时期的社会政治形势与变迁

唐宋时期的社会政治形势与变迁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两个朝代,它们在社会政治形势和变迁方面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文化变迁等多个角度来探讨唐宋时期的社会政治形势与变迁。

首先,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一定的变化。

唐朝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王朝,强调礼制,皇帝权威凌驾于一切。

然而,长时间的战乱和内忧外患导致了唐朝的衰落,而宋朝则实行了相对宽松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士人政治开始兴盛。

尤其是宋朝实行了科举制度,这种选拔官员的制度不仅确保了政府的相对稳定,也为社会提供了上升通道。

其次,经济发展也对社会政治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时期,中国经济繁荣,边疆贸易和海上贸易兴盛,使得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加。

而宋朝则以农业为基础,技术革新和商业贸易的兴起改变了社会结构。

同时,宋朝朝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农民权益,缓解了社会矛盾,从而为社会稳定打下了基础。

社会结构在唐宋时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唐朝的社会结构中,贵族地主和文士阶层占据主导地位,农民和手工业者则处于社会底层。

唐朝宫廷内部也出现了宦官势力的崛起,他们对政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宋朝时期,士大夫阶层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他们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同时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社会阶层流动性开始加大。

文化变迁也是唐宋时期社会政治形势变迁的重要方面。

唐朝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诗词、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达到了顶峰。

然而,唐朝文化的繁荣也伴随着社会道德的沦丧,一些文人墨客开始追求享乐主义。

而宋朝则强调儒家思想的复兴,提倡士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宋朝文化不仅注重传统的道德伦理,也重视实用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开始得到重视。

综上所述,唐宋时期的社会政治形势与变迁从多个角度展现出鲜明的特点。

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文化变迁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唐宋时期的社会面貌。

尽管唐朝和宋朝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都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时期,为后世的政治发展和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课题申报】古代社会中的社会改革与社会变迁

【课题申报】古代社会中的社会改革与社会变迁

古代社会中的社会改革与社会变迁课题申报书一、选题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改革和社会变迁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古代社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其社会改革与社会变迁对于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课题拟以《古代社会中的社会改革与社会变迁》为研究内容,探究古代社会中的社会改革和社会变迁,并分析其影响。

二、研究目的1. 通过对古代社会中的社会改革与社会变迁的研究,提高对古代社会的认识和理解;2. 探究古代社会中的社会改革和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动力,深入分析其影响;3. 比较不同古代社会中的社会改革与社会变迁,找出共性和差异。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古代社会中的社会改革:探究古代社会中的重大改革运动,如封建社会的改革、官僚制度的改革等。

(2)社会变迁:研究古代社会中的社会结构变化、阶级变动,以及社会制度发展的演变等。

(3)社会改革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分析古代社会改革和社会变迁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与古代社会改革和社会变迁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古代社会中的改革和变迁。

(2)案例研究法:选择几个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具体分析其中的改革与变迁及其影响。

(3)比较研究法:选取不同古代社会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共性和差异,深入探究古代社会改革与变迁的规律与特点。

四、研究预期成果1. 学术成果:(1)发表若干学术论文,探讨古代社会中的社会改革与社会变迁;(2)撰写专著,系统总结古代社会改革与变迁的研究成果;(3)举办学术研讨会,邀请相关学者一同分享研究成果。

2. 社会影响: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为人们认识和理解古代社会提供重要的参考,并对当代社会改革与变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五、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1. 第一年:(1)搜集、整理古代社会中的社会改革和社会变迁的相关文献资料;(2)查阅相关研究成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3)撰写并完成第一次研究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促成了唐宋社会的变革。但这种变革不是前后
性质完全不同的社会转型.而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引
起的社会要素的流动及重新组合。冻国栋(武汉大
2、如何借鉴两方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国经济史及
唐宋变革问题。王棣(华南师大)《唐宋转型时期的 宋代经济》・文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 分析唐宋转型时期的宋代经济,认为宋代在以自然 经济为主的前提下,商品经济日趋广泛深入.私有产 权形态日益成为得到整个社会认可的主流产权形 态,国家的各项经济制度和政策也随之变化.从而构 成宋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呈现出有别于转
意义。唐朝通过对贞观十道的虚设巡察单位性质的
改革,使之逐渐向实体的地方管理层级的机构方向 发展.并晟终使其单位制度化,行政实体化。此后, 唐廷的地方州县行政,就在作为一级政府的中间权
万 方数据
力机构道的间接管理下运行,形成三级制的管理体 制和运行机制。在讨论中,有学者指出,在用现代行 政管理理论研究该问题时,不仅政治因素在起重要 作用,同时也要考虑地方行政体制演变过程中的经
在很大程度上起互相抵销的作用。对此,与会学者 有不同看法,认为如何正确估计主客户的数量戒为 该推断是否正确的关键。在估计土地兼并程度时, 也应注意主、客户占有土地的实际数量以及土地占
有背播的阶级关系。有学者指出,计量方法在经济
为,把佛教研究与中国传统伦理相结合,从中探寻佛 教对中国传统伦理的影响,属发前人之所未发。但 其中的“二十四孝”故事的编纂是受佛教的影响以及 佛教中有关“孝”的论点还须进一步推敲。有学者指
个产权结构逐步明晰化,社会信用体系逐步形成,社
了探讨。徐东升(厦门大学)《唐宋地方政府铸钱管 理职能的演变》认为唐宋地方政府铸钱管理职能的 演变不仅表现在地方铸钱管理机构方面,而且表现 在铸钱生产的各个环节,其演变既有经济原周,也有 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是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远 远超过唐代,货币需求量大;政治原因是宋代吸取唐
改进唐朝田赋灾免制度的立法考虑。而以减免赋税
方管理体制反映在铸钱七,就是唐束地方政府铸钱 管理职能发生了变化。王文东(厦门大学)《王安石 的青苗法与唐宋常平仓制度比较论稿》一文从制度 本身的运行方式和制度安排下的农户负担两个方
面,对学界争论已久的青苗法和常平仓制度的优劣
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常平仓制度在运行方式上比 青苗法更灵活多样,常平仓制度安排下的农户负担
几,因此如何理清研究唐宋社会变革的思路是应努 力的目标。基于这样的考虑,作者从重“流品”与抑 “浮薄”,“崇尚”与“荡涤”,“文士”与“吏能”,交汇与
唐代三级制形成后对地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这些
都是应加以考虑的。 4、唐宋之际土地关系的变化。杨际平(厦门大
再造四个方面勾勒r一条把握唐宋文人群体演进的 线索,强调了文士和文吏的细微差别,为理清唐宋变
历史系和图书馆主办的“唐宋制度变迁与社会经济
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0月18日至21日在厦门
杂,此外则是城市居民职业的广泛性,已远非“四民”
所可涵盖。尽管如此,在当时社会所有的职业类别 中,农民这一阶层仍然而且还将长期在中国古代社 会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对唐宋变革时期工商业 者社会地位的提高问题,不可予以过高的估计。在 讨论中,郑学檬(厦门大学)指出,对中国古代存在的
考。此前国内外学者做过不少探索,各抒己见。取得
等名诃来表示官方拥有所有权的田产。宋朝不沿用 传统的官方用语,而改用“系官田产”一词,不是简单 的用语习惯改变的问题,其中蕴含着特定的社会经 济意义,值得细究。与前朝“官田”相比,宋代“系官
田产”呈现出类型多样化、来源多元化的特点。从所
通过这次会议,可以看出,唐宋社会变迁问题已
引起中国学者的进一步关注和更加深入细致的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否还有其他原因,如何看待统治阶层中出现的“盛世 平庸”现象?这些问题都得再探讨。张国剐(南开大 学)《佛法与家法——试论中古佛教对于家庭伦理的 影响》认为,佛教对于中国家庭伦理规范的影响是多 方面的,佛教在中古时期的文化下移过程中扮演了 重要角色,并推测出人们一般观念中儒家伦理教育
通俗教材的“二十四孝”故事.很可能是佛教徒最早 编纂的,通过云辩等僧人逐步推广到全国。学者认
的“小生产、大流通”的观点,应引起重视。陈明光 (厦门大学)认为,唐宋之际国家财政的收支和调度 活动需要有更多的商人参与其间,这种事实必然会
讨的热点之一。如何认识和评价商品经济在唐宋时
期的发展水平?唐宋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是什
影响或制约政府对商人政策的变化,但是究竟是哪
些商人从国家的财政政策中获益,应该具体分析。
和举措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
而言比唐代完备,这是因宋代史料比唐代更丰富,但 是否还有其他因素促使该项制度的完备?也有学者 认为田赋灾免在唐宋时期并未收到多少实际效果。 还有学者提出在分析地方官吏讳言灾伤原因肘,应 将宋最高统治者喜听祥瑞而厌闻灾伤的心理因素考 虑进去。黄纯艳(上海师大)《论宋代发运使》一文, 详细考辨发运使一职,认为发运使始设于唐,到宋代 成为财计系统中最重要的使职之一。发运使的职责 除漕运外还有和籴.兼管茶盐、赈灾、按察地方等。 发运使管理着一支庞大的漕运系统,总领几路上供, 但与转运使无隶属关系,也没有遍设各路的地方机 构。这既保证了上供漕运,加强了中央集权,叉防止 了发运使权力膨胀,是宋代重新调整中央与地方关 系的结果。对究竟是什么原因蒯激了发运使制度的 演变,发运使设立的且的何在等问题.与会者也进行
大学举行。来自国内1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 多名唐宋史学者和博士研究生参加了研讨会。这是
大陆地区唐史学者与宋史学者首次聚集一堂,就唐
宋社会变迁这一主题展开学术对话,会议的组织形 式和研讨戚果获得与会者的赞赏。研讨会提出了不
少值得重视的问题和观点。 J、商品经济与唐朱社会变迁的关系,是这次研
“自然经济掩盖下的商品生产”,以及有的学者提出
・1S4・
促进作用。讨论中,有学者指出,该文将制度史与经 济史相结合进行研究,视角比较新颖。但是唐代道
的权力有多大,如何理解道、州行政机构的虚实,道
由虚到实的过渡期有多长,尚需深入研究。郭锋(国 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唐代道制的改革发展与三级 制地方行政体制的形成》一文中提出,我国历史上的 地方行政体制有一个从秦汉郡县两级制到明清省府 州县多级制的演变过程,唐代道制的改革及其所引 起的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地位突 出,影响深远,具有总结过去、开启后来,逐渐使三级 制成为以后中国地方行政体制发展主导形式的重要
型期前后各代经济的鲜明时代特征。谢元鲁(四川
师太)《对唐宋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再思考》一文认
文所见城市(主要是长安)居民职业结构的某些迹象 为例进行研究,认为在唐宋历史变迁的过程中,社会
为,从唐代安史之乱后开始的社会经济变迁的主要
・153・
万 方数据
原田,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于唐朱之际,出现了一
代藩镇割据的教训,致力于削减地方的权力,这种地
会经济领域交易成本下降,国家权力对某些新兴经 济领域控制相对削弱以及市场的扩大等因素所致。 李晓(山东大学)《宋朝政府购买研究纲要》一文把宋 朝的政府购买,纳入到“政府购买”的财政理论框架 中进行整体性研究。对这些新的尝试,与会者在讨 论中一方面肯定借鉴现代经济学理论有助于把中国 经济史研究推向蒴{人;另一方面强调应因史而宜,要 注意把撮中国经济史发展的独特性.注意考察西方 经济学理论产生的背景.不宜生搬硬套。 3、唐宋财政制度变迁、行政制度沿革对社会经 济的影响。陈明光《唐宋田赋的“捐免”与“灾伤检 放”论藕》指出。田赋灾免成为唐束与国计民生关系 更为密切的政府行为,如何傲到及时、如实,是宋朝
学)《唐宋历史变迁中的“四民分业”问题》一文从唐 宋社会结构变化的角度来探讨唐宋社会变迁。作者
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士、农、工、商四大群体在社 会结构的分布状况曲折地反映了各历史时期社会阶 层的基本样式。该文以唐代律令中有关“四民分业” 的规定、敦煌石室所出“二十五等人图”及唐代判文 所见时人对工商问题的认识和唐宪宗元和十二年敕
问题,有学者认为,宋代的赋税灾免制度就史料反映
郑学檬、陈丽(厦门大学)《地方行政体制、职权 变化与财政经济的关系》一文认为地方行政体制的 变化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唐朱地方行 政体制和职权的变化以及道、州、县三级行政体制的 形成,导致道与中央、州与中央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从而影响封地方政府在解决财政经济问题时的态度
要优于青苗法的制度安排。郭秋兰(厦门大学硕)
《北宋江西盐法变革述论》一文认为,北宋时期江西 盐法发生过两次大的改革,两次改革的内容、形式与 时代背景的不同决定了各自效果与成败结局的不 同。同时,地方州县的相关职能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由最初的治理私盐、增加官淮盐供应转为以增加中 央盐课收人为职责。
作为救灾措施,从法制韵角度看,唐朝前期首次加以 法制化,而求朝则趋于详备。同时,地方政府往往是 影响制度实施状况的关键因素。但在这种较为合理 的敢府行为的实施过程中,宋代~直存在着地方官 员讳言灾伤或检放不实的弊病。但我们在评论地方 官员执行制度的不力及其弊病时,不能简单地以“吏 治腐败”一语而概之。其间牵涉到实施制度的客观 条件(如交通状况、时限长短、员嘲少多、程序简繁 等)以及其它翩度的制约(如官吏考课制度、财政分 配制度等),必须加以综合分析,做出实事求是的评 价。针对宋代母赋灾免的制度化以及实施的有效性
出,在佛教的中国化过程中虽然儒释道三者相互影 响,但毕竟儒学对佛教的影响更为明显。
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
方法.但如何进行正确计量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姜密(厦门大学)《试说宋代“系官田产”的类型及其
来源》指出,“系官田产”是宋朝君臣常常议论的话 题。而在汉唐时期.常见以“公田”、“官田”、“皇庄”
革的思路提供了较好的例证。由于该文聚焦于迄今
学)《中晚唐五代北宋地权的集中与分散》一文利用 宋代有关主、客户数的统计资料对唐末五代北宋时 期的土地集中程度重新进行估算.认为客户耕种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