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

一、典题示例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目前,东北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稻米主产区,其中辽宁省在工厂化育苗、自动化生产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不仅促进了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单产,而且提高了稻米的品质。

材料二如图为辽河流域示意图和工厂化育苗、机械化插秧景观图。

(1)说明辽宁省的地形特征及相应的农业类型。

(2)简析辽河流域稻米品质优良的自然条件。

(3)简析工厂化育苗对改善当地水稻种植不利条件的主要影响。

(4)旱涝灾害是对辽河流域水稻种植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分析干旱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辽宁省东南部和西部以低山丘陵为主,中部为平原地形。丘陵山地不适宜发展种植业,但适宜发展林果业;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沿海滩涂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第(2)题,农作物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光照、昼夜温差、作物生长期、病虫害等,分析时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第(3)题,从图中可看出,工厂化育苗是在温室大棚里进行的,因此能减少育苗期的秧苗受低温冻害的影响;采取立体的方式进行育苗,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从材料中可得出,工厂化育苗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规模化经营。第(4)题,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时,需要从缺水对水稻水分平衡、光合作用的影响入手。

[答案](1)东南部、西部以低山丘陵为主,适宜发展林业和果业;中部以平原为主,适宜发展种植业;沿海滩涂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

(2)水稻生长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稻的生长期长;纬度高,气温低,病虫害较少。

(3)节约了土地资源;减少了育苗期秧苗受低温冻害的影响;促进了规模化经营。

(4)土壤缺水,根系吸收的水分少;叶片蒸腾的水分多,水稻体内的水分收支失去平衡,发生水分亏缺,叶片出现萎蔫;造成水稻的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加强,水稻逐渐脱水、

衰老,甚至死亡。

二、方法讲解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

1.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1)从自然(地形、气候、土壤和水源等)和社会经济方面(区位、交通、市场等)分析农业类型和作物类型,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类型。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可改造农业生产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具体分析如下:

(2)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要注意区分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比如,我国西北干旱区种植作物的限制性因素是水,但在部分绿洲地区,水则成了主导因素。在一些偏远地区,农业自然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特别是某些特色农产品更是优质产品,其限制性因素往往是社会经济因素,例如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畅等。

2.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及措施

针对限制性因素或人地关系矛盾,找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遵循“人地协调、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原则提出发展建议和措施,主要措施如下表分析: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结构坐标图。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商品谷物农业 B.②为水稻种植业

C.③为混合农业 D.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

2.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市场适应性差 B.①②机械化水平高

C.②科技水平低 D.③生产规模小

读河南省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和四类专业村分布图,完成3~4题。

3.据图推测,四种农产品中,种植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最明显的是()

A.苹果 B.茶叶

C.花卉 D.蔬菜

4.下列关于图中四类专业村的区位分析,正确的是()

A.离城市越远越有利于茶叶、花卉专业村的形成

B.平坦的地势有利于苹果、茶叶专业村的形成

C.山地、丘陵地区有利于蔬菜、苹果专业村的形成

D.广阔的市场有利于蔬菜专业村的形成

据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统计,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约为28岁,平均家庭规模2.6人。人口流向由东南沿海单向集中向多向集中转变,新增城市人口集中在国家重点培育的城市群和城镇化地区。据此完成5~7题。

5.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

A.规模大,以“90后”青少年为主

B.流动时间短,季节性返乡规模大

C.流向多元,但广东、上海、北京等地仍是最主要的跨省流入区

D.以个体流动为主,家庭化流动未成趋势

6.阻碍人口流动的因素是()

A.人口受教育水平提高

B.婚育年龄的推迟

C.地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D.农业产业化经营

7.人口流动对流入地的积极影响是()

A.增加农民收入

B.加快城市化进程

C.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D.加快城市文明扩散

读1980~2012年东南亚某国三大产业就业率、城市化率情况统计图,回答8~9题。(双选)

8.关于1980~2012年该国三大产业就业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持续减少

B.2012年从事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人数大体相当

C.从事第二、三产业人口即为城镇人口

D.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数量变化最小

9.2012年该国()

A.城市化速度快

B.城市化水平高

C.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

D.逆城市化现象普遍

读2006~2012年中国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图,回答10~11题。

10.我国粮食生产()

A.产量逐年提高

B.增长速度波动下降

C.2009年产量出现明显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