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多东坡亭 慢品古楹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多东坡亭 慢品古楹联
联题“东坡亭”
蒋继辉江苏徐州亭建筑是民族文化重要载体,由此而产生的亭文化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苏轼与亭建筑有着不解奇缘,是亭文化典型代表。据初步统计,与东坡有关联的亭子不下百余座,特选几处代表性亭子,以飨读者。
眉山瑞莲亭瑞莲亭是与东坡有关的第一座亭。四川眉山是苏轼诞生地,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杰出文学家,同列“唐宋八大家”。后人将其故居辟为“三苏祠”。瑞莲亭就建在祠院池溏里。亭顶部硕大,六角形,攒顶扣瓦,线条动感,宛如莲瓣纹脉,整个亭子连同水中倒影,就象池中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象征了苏轼清香人品,更预示了一生净植的性格。莲出峨嵋香自远;身过巫峡骨犹清。凤翔喜雨亭陕西宝鸡凤翔是苏轼入士第一任做官的地方。他22岁到京城赶考,连中三甲,文震朝野,26岁被朝廷诏命到凤翔做签判。闲暇之余,他利用府衙空地建起一个小花园,并在园中土丘上建了一座小亭。当时秦川大旱,苏轼被紧急派到秦岭最高峰太白山求雨,并向皇帝写奏书,请求把太白峰龙神的爵位由“侯”改封为“公”。不久天降甘霖,苏轼的小亭也完工,他感动之余,挥笔写下《喜雨亭记》,并借势随缘,给小亭取名“喜雨亭”,这反映了轼苏当
时的喜悦之情,也预示他官场前景。欲祈太白山中雨;喜获玉皇殿上珠。
常州舣舟亭江苏常州东坡公园有一玲珑秀亭,方形八柱,重檐歇顶,名叫舣舟亭,由南宋咸淳年常州人为怀念东坡所建。康熙、乾隆皇帝都为其题过匾额。苏轼36岁时到杭州任通判,协助太守处理政务。那年他到常州访贫问苦,正赶上除夕夜,为不惊动僚属百姓,把船停在城外运河边,与一行人在船上度过除夕之夜。并写下两首《除夜野宿常州城外》,其中有句:“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苏试的爱民之情至今还流淌在常州人民心中。舟行一世何时舣;心为万民从未停。
徐州放鹤亭江苏徐州城南云龙山顶,有一座形制如“厅”的亭子,旁边有一口古井和一块古碑,这就是名扬天下的放鹤亭,饮鹤泉,放鹤亭记碑。北宋熙宁十年,42岁的苏轼到徐州任太守,正赶上黄河决口,滔滔洪水,直逼城下。苏太守组织军民奋战70多个日夜,终于保住徐州城,皇帝奖嘉,百姓赞颂。宋代云龙山有一隐士张天骥,与苏轼交好,平日以养鹤为乐,在山上新建一亭,取名放鹤亭。张山人利用洪退城保新亭落成之际,请苏太守为其赐笔撰文。一篇光烁古今的《放鹤亭记》就这样诞生了。它的光芒也使碑边的“放鹤亭”熠熠于世。一双鹤影白云外;千载序文苍柏间。
宿州扶疏亭苏轼是诗书画俱绝的艺术大师,东坡画竹,尤擅墨竹,其作品堪称国宝。安徽宿州“扶疏亭”,就是为保存苏轼所画墨竹石刻,在州衙旧址后面修建的一座殿堂式亭子。墨竹刻在两方青石碑上,竹竿形态清逸,枝叶扶梳,画下方刻有李白题《浔阳紫极宫感秋》诗句:“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据说,苏公在徐州任职时,应宿州太守之请作墨竹以赠。从落款“东坡居士”来看,这幅画应是苏公被谪到黄州三年后补赠之物。为保存珍宝,当时就请人把这幅画连同诗一并刻在碑上,建亭保存下来。“未出土时先有节、至凌霄处尚虚心。”这既是作者对竹的歌颂,也是自我心灵的写照。蹉跎岁月画开眼;萧洒人生竹在胸。
黄州酹江亭酹江亭建在湖北黄冈赤壁矶上,右侧是“二赋堂”,左面濒临长江。“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到黄州,45岁的他对世事人生有了彻悟,以一种解脱的心境,亲近自然,审视历史,写出了传颂古今的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面对“大江东去”,浩然情怀涌上心头,大诗人把宏浑意境,归结在:“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西方人把建筑叫做“凝固的音乐”,豪放派创始者的这篇代表作,在黄州就凝固成一座标志性建筑酹江亭。雄词一阕和樽酹;江水千年带韵香。
湖口怀苏亭江西湖口县有个石钟山,山上有座翘角攒顶六
角六方柱高亭,亭中竖立着脍炙人口的苏轼名篇《石钟山纪》石碑。这是后人纪念苏东坡而建的“怀苏亭”。北宋元丰七年,年已49岁的东坡接诏从黄州移官临汝,喜游山水的他顺路上了庐山和石钟山。他对郦道元关于石钟山的解释一直存有疑问。认为唐代李渤后写《辨石钟山记》中对山出钟声的原因也没找准,于是到实地考察。他和儿子苏迈乘着小船来到阴森森的绝壁下面,发现山根崖岩接水处有一片大小不同的窟窿,在江浪的冲击下发出钟鸣般的回响,才真正找到“石钟”名称的原因。写下了《石钟山记》这篇名文,回答了千古之谜。若不只身临险境;焉能亲耳听钟歌。
惠州六如亭世上与苏东坡有关的亭子很多,与苏东坡女人有关的亭子只有一个,那就是广东惠州城外孤山“六如亭”。苏轼一生有三个妻妾,原配王弗、续弦王私和待妾朝云。朝云十二岁就跟随他,不论顺境逆境,一直陪在身边。当近60岁的东坡被贬到岭南惠州时,朝云毫不迟疑地随他来到这瘴疠之地。不幸她来惠两年多就病故了,依她所嘱葬在栖禅寺。寺内僧人十分敬重她,专门建了一座朝云亭。因朝云弥留之际曾反复诵念《金刚经》:“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又如电”偈语,后来改为“六如亭”。不堪梦里仅存六;如此人间尽是空。
儋州载酒亭海南省儋州市有一座倚山面水的东坡书院,门
额上题“海外游踪”四个金字。院内迎面俏立一座八角俊亭,是海南人为纪念苏东坡所建“载酒亭”。绍圣四年,61岁的苏轼被贬到海南,面对“居无室,食无肉、病无药”的凄凉困境,他不改乐天派本色,自建茅屋,自采草药为黎民治病,还主动传播文化,自编教材办学堂,起名“载酒堂”。苏轼一生爱酒,诗书画的创作也离不开酒,他还喜欢酿酒,把以酒会友当做乐事雅事。当地有心求学的人,往往主动带酒拜访。亭名用“载酒”,是借西汉大文学家杨雄“载酒问字”典故,既包含了对东坡办学的褒奖,也包含了崇敬学人,求教贤士的意思。人成故事千秋载;酒为先生一笑红。
廉州东坡亭北宋元符三年七月,苏东坡奉诏从海南来到广西廉州,这年他65岁。“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这时的喜悦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他在廉州待了不到两个月,又传来新任命。在这几十天中,使廉州人难以忘怀的是他对人平等相待,待民亲如家人。最值得称道的一事:他和一位卖菜老农苏佛儿推心置腹,细拉家常,纵论生死,漫议佛道,并把聊天的事,写在“记苏佛儿语”笔记中,在廉州引起极大反响。这样的贤人,人们怎能不怀念呢!廉州镇上这座屋室格局,栋梁绘彩的“东坡亭”就是物证。心将百姓当朋友;民筑一亭颂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