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三年:一个经济学男博士的经历感受

合集下载

博士心酸的语句

博士心酸的语句

博士心酸的语句
1、最近的日子过得异常的艰难,每次被导师怼完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作为一个博士科研狗,细数这些年来所受的心酸,见到凌晨三四点的实验室,也见过凌晨五六点的太阳。

2、作为一名博士生,表面光鲜,内心的心酸却无人知晓,在这个优秀的环境中,评价人的体系就是你最后产出的能放到文章里的结果有没有,所以如果你没有,那即使你做了一年的工作,熬了一年的班那在导师的眼里也是啥也不是,你就相当于混日子啥也没有干。

3、在读博的日子里格外辛苦且心酸,每天除了睡觉以外,我基本上是吃饭,做实验,上厕所,三点一线,而且每天还要进行解剖实验,经我解剖的小老鼠已经能够堆成小山,而且在这三年里,我没有一次是在12点之前休息的。

博士生活心得体会

博士生活心得体会

博士生活心得体会博士生活心得体会我认为,博士生活是一段极具挑战和意义的重要阶段,这段时间会对我们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这充满承诺和困惑的日子,我深深地体验到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成长。

经过这几年浸润和磨练,让我受益匪浅,感悟颇深。

接下来,我将结合我的经历,分享我对博士生活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博士生活需要拥有强烈的内驱力和自制力。

对于学术研究,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走出舒适区,一步步接近问题的本质,不断探索,探究出了新的知识和成果。

而且,在完成项目的时,往往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和困难,需要持之以恒,不屈不挠的精神。

对于身体的管理,也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觉和自律。

除了定期锻炼和良好的睡眠,我们还要克制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保证身体的健康,不让生活周围的各种杂事干扰我们的学习进度。

其次,我发现作为博士生,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追求深度和广度的结合。

每个博士研究生都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来取得学习的新成果,从而展示自己的学术水平,并且拥有良好的求职前景。

但是,为了深度和广度的结合,我们还需要在学科领域之外的范围下,去寻找思维的交汇点和相互启发的灵感。

在这方面,我认为广泛的阅读和社交活动都是提高广度的有效方法。

再来,我们必须注意思辨和批判的能力。

研究需要我们以严密的逻辑、深厚的知识和高超的分析能力进行推演和思考。

在研究中,我们需要善于剖析问题,理清线索,找到问题的核心,准确地提出有价值的观察和思考。

这些都需要我们的思辨和批判能力的提高。

这也是我们成为优秀研究人员的关键要素之一。

最后,我认为在写作方面,我们需要准确遣辞,让思想在文本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博士生活写论文是不可或缺的,而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就是准确和精炼的遣词,这也是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在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要求语言表达准确、规范,在写作中应该注重用词、标点等语法规范,尽可能减少语病和错别字。

只有如此,才能承载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将它们传递给读者。

读博三年——博士研究生生活感悟

读博三年——博士研究生生活感悟

读博三年——博士研究生生活感悟读博三年——博士研究生生活感悟正如我以前说的那样,我的确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中等身材,只是稍显文雅而已.我是在一个小学校读的博士.正如我在博士论文致谢中所说的那样:导师给实验室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和宽松的研究氛围,使我能够在广阔的科研天地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句话的潜台词其实就是很少得到导师的指导.从入学的第一个月开始,我就埋头于课程的学习中(专业有点改).小学校的一个主要的弊端就是带有色眼镜的人太多.课题组的几个老师,尤其是自己的导师和某位学术造诣较深的老教授,总认为我的水平不过如此,做出来的东西没有什么价值.每次轮到我汇报研究进展时(导师业务很忙,一般很少参加),某教授说得最多的总是“没有什么价值,前途堪忧”,让我郁闷的要死.由于自己拼命学习,几乎没有节假日,身体终于垮了.在课题还没有明显进展的时候(2004年底),就查出有慢性病.在2005年2月底,刚过完春节就住进了医院2周.以前从没有住过院.就在我上个月刚拿到学位时,去医院检查身体,又发现自己的腰椎有问题.终于这一次我下定决心:不走学术的道路了.虽然内心很是遗憾,但为了家庭和健康,这是一个最优的选择.我在这3年中的学术研究所得,可以很欣慰的说出许多.就论文而言,在国内外顶级刊物发表和录用论文10余篇(学校要求一篇就行),在ietjournal(原来的ieeproc.)发表一篇,在ieeetrans.投稿2篇(一篇已经修改待二审),在ei核心检索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这些学术成果,可以申请国内很多院校的博士学位了.所以,小学校也是能够成材的.三年来我总的感觉,就是如果要想博士学位拿的坦然的话,必须付出非常大的努力.因为时间太少,三年多的时间,在一个领域里面要有所收获,必须全力以赴.硕士研究的背景,对于博士期间非常有帮助.所以如果立志攻博的话,就要从硕士做起.此外,个人觉得攻读博士学位就是一个逐步爬山的过程.如果前期不努力的话,很难爬到山顶.尽管有很多水货博士,但真正的博士,是那些靠自己的双脚爬到山顶的人.爬到山顶的标志之一,就是在顶级刊物发表论文.爬到山顶之后的心态、视野,远非那些水货可比.而博士学位真正的、或者说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这个爬山的过程.博士录取了,十分新鲜的考博经验1.联系博导.也许这大家都知道,但是联系的主要的硬件还是你的paper,如果你不是在一个牛学校,一个牛导师(他可以帮你介绍)的情况下,能打动博导的主要武器就是论文了,你觉得你的工作科研能力再怎么强,现在在中国也只有paper能体现你的价值,虽然很反对为了发p而发p,但是没有办法.所以现在在读的一些比较不好的学校的硕士们,如果有志于考博,首先要做的不是学英语,而是发paper啊~~~2.复习.其实复习是个比较简单的过程,只要你联系好老师了,专业就不用花什么时间了,主要就是考英语,所以考博士这个考试主要是看英语的,花1个月时间看看英语突击一下,只要你水平不是那么的差的话,应该是差不多的了.这些好象都是废话哦~~,反正我是8月开始联系老师的,后来9月份复习,10月初就走了,10月底考试,其实这期间复习的时间不是很多的,因为还有实验要做,杂七杂八的事情一大堆,所以要有效的考上博士,主要的就是要搞好博导了.考博,不只是一种考试,其实80%的因素是你硕士期间的成果.如果你什么都没有,那就只有靠关系了.转载自共享天下考研论坛原始地址:/viewthread.php?tid=396523&fromui d=93021写给准备读博士的朋友!大家好,突然想写些东西给准备读博士的朋友们看看!现在硕士多了,很多人想读博士了,但很多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博士是怎么一回事就盲目随从.我觉得首先你得知道以下得几点你再考虑读不读博士.1认识自己.这个好像很可笑,但是很多人就是迷迷糊糊,根本就不能很好地定位自己.曾经一个朋友对我这样说,“我在一个地方连续待上2个小时就受不了了,想外出活动活动.我从南京坐车到上海,到后再坐车到北京,办完事后立即坐车回南京继续上班”.听了我深有感慨,我是不可能像他那样的.我能做着看书一个上午,做几个小时的车后就不舒服想睡觉休息.我想说的就是这个世界有365行,行行都需要人,但不是行行都需要博士的.但每个人都能生活得很好,行行都出状元.我那朋友可以说由于销售做得好不比一般得博士生活差,事实上薪水还要高.最重要得就是你首先得了解自己,自己擅长什么,缺点是什么,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你既然已经是硕士了,也就是说做了科研了,你还热爱科研吗?你适合做这些工作吗?这些问题在读博士前你得想明白.2了解博士.这个其实也很重要,我觉得大多博士阶段出问题得人就是首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就盲目随从,反正硕士都读了,博士就接着上吧,殊不知慢慢地走进了自己制造的深渊.博士和硕士是不一样.硕士大多做横向课题,难度和要求一般都比较低,硕士的培养目标是能在厂家独立工作的科研人员.博士的培养目标是毕业后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和发现.一个硕士读100篇外文文献就够了,精读15篇左右.而一个博士至少需要读1000篇的外文文章,精读至少100篇.而且现在国内的大学都是这样的毕业博士需要sci的文章一篇或几篇,硕士是不需要sci的.我说明这些的原因就是说硕士博士要求不一样,对人的能力,意志,品质等综合素质的要求差别还是很大的.尤其做为博士你得静得下心来,你需要忍受更大的压力,需要耐得住寂寞.硕士课题可能查查cnki就可以得到思路参考参考师兄师姐的就可以做出来了,但是博士课题你从cnki上是查不出来的,你必须会查外文文献并从中得到启发,必须学会创新,而且必须有闪光点.所以你必须了解这些再做决定我适不适合读博士,我有这个潜力吗,我能不能忍受这一切.不然你可能慢慢走进自己制造的深渊,所以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博士上了后悔恨不断,最后以命相许的.这些案例能说明什么呢?你自己没有认识以上这些问题!3女生读博士.这也是个热点问题.前不久称女博士是“灭绝师太”,这话可能过分,但是还是很形象的.至少我见过的几个女博士有一半的就是这样的,由于实验压力大,成天一个苦瓜脸.长期这样性格就古怪,找对象就有问题了.所以没有男朋友的女硕士是更不应该读博士的.(当然我这说的都是那些对自己严格要求的而不是来混文凭的)可能由于女士擅长形象思维而博士要求更高的逻辑思维,但男士一般都擅长逻辑思维而不擅长现象思维.这是大脑的差异造成的.所以我个人的意见是女士读硕士就可以了,不要再受罪读博士了.事实上我要求我朋友就是这样的,当时她读硕士的时候我看就把她折腾得够呛了,所以我不愿意她读博士,但她也从来不提想读博士.现在一个月3-4千我还是很满意的.上班后回家就休息看电视比我的日子舒服多了,不过我乐意看她这样.当然女强人还是有的,那就另当别论了.4博士工作.博士毕业后的工作问题事实上也是个头疼的问题,不要认为你的就业面就一定好.我校的硕士,本科的就业好于博士.博士一般是到高校,研究所和大型科研单位,这样来看事实上就业面反而比硕士,本科窄.还有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单位前几年招聘博士当招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老板很实在的,就看你能否给他带来效益.由于博士做的课题大多是基础型课题与实际应用差别还有较长的距离,你说老板是愿意招一个博士养着还是愿意招一个有工作经验的硕士或其它啊?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博士做基础研究型课题这个问题还是很有意义的,不然我们中国就没有人真正搞基础研发了,但是博士的应用能力就不一定比有工作经验的硕士强)还有高校的就业现在也不是很好,本科大扩招的年代已经过了,所以现在老师的需求可能相对比前几年少.还有高校的待遇确实不高,这个网上已经很多讨论了.仅仅因为以后收入高的想法读博士的人就要好好考虑考虑了,你还不如硕士毕业后马上工作积累实践经验,等你踏踏实实做几年后你的薪水绝对不少于博士了.5博士的好处.上面说了很多好像叫大家不要读博士,事实上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想把大家比较模糊的有些问题辨正的看罢了.我们国家基础型理论研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应该是10-20年,没有理论的基础是不可能有原创型的发现的.所以在这个急需创新的年代还是很需要博士搞研究的,因为中国可以说80%以上的基础型研究都是博士在做.这是读博士的价值,可以说是社会价值吧.还有读了博士后你的起点确实是不一样,看问题办事情的思路也可能不一样,你的社会名誉也会不一样,毕竟是博士吗!这些都意味着你有更多的机会,更高的起点.6关于硕博连读这个问题说实在话我个人是极力反对的.但是有些人以为捡到便宜,硕博连读多好啊,节省一年时间早工作多挣钱.殊不知科学的道路从来是没有捷径的,只有老老实实做科研才能终成大器.这也正式一般博后肯定不招自己的博士的原因所在.在同一个实验室,跟同一个老板,接触同一类的人,你认为真的对你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吗?每一个人,包括你的导师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试想一下,你硕士博士在不同的老板手下读你的收获是不是应该更大呢?因为你接触到了不同的课题,不同的导师,不同的实验条件,不同人群的思维方式,那你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性等综合素质能比硕博连读的差吗?答案是明显的.真正想做学问的人就是应该踏踏实实地做,没有捷径,你必须学百家之长,你才能成为大家.科学灵感的火花从来都是不同思维的碰撞的结果,真正想做学问的你,想以后有所做为的你还会选择硕博连读吗?7博士的待遇读博士的待遇现在是个热门的话题,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在读博士大多数待遇太低了,很多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费.这种现实实在让人无法忍受.真正在中国做科研的人--博士的月收入比农民工还少,我现在的补贴(国家+老板的)不到350元,你说这博士怎么搞科研?中国科研水平差的部分原因你看出来了吧?中国的科研就是由这么一部分连基本生活费用都难以得到保障的人做出来的,这就是一部分博士生的现状,事实上这绝对是个得不偿失的待遇.所以现在有些博士生不能静下心来做研究,还做私活,有的甚至于做家教类的兼职工作,这都是生活所逼啊,我可以理解,毕竟大家“奔三”这个年龄不能支援父母还伸手要钱实在心里难受啊.这怨恨谁呢?但是这样明显会分散博士生的研究,这个问题是个很值得人深思的问题.当然我不否认中科院的博士生待遇一般会好一些!但下面的高校呢?这个问题也希望大家在读博前了解了解,毕竟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以上说的都是本人有感身边的博士而写的,确实现在有些人对博士的认知存在问题.以上观点也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转载自共享天下考研论坛原始地址:/viewthread.php?tid=526961&fromuid=93021看到周边的同学和朋友,经常为找不到创新点而烦恼,昨天与我的原来导师的师妹网上也聊起,向我求助.于是,我觉得这个问题估计对一些虫子都有帮助.我也是跨了几个学科,本科是工科,硕士是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实验的,估计与大多数虫子相同,博士学管理的,相当于跨了几个学科,现在做高校老师.有点心得,在此,献给各位虫子,希望能对一些虫子有帮助.创新难,难创新,首先就是要找到创新的点,才能想实现创新的途径和方法.我觉得可以从如何几个方面:1.科研扫盲,这是创新的第一步也是必要的一步.首先是把导师,师兄,师姐的文章和论文,科学基金的申请成功报告,没中的申请报告,结题报告,横向课题的报告,咨询报告等全部浏览一遍,知道自己在什么领域,这个领域你的导师和前几届做什么,这个对于硕士来说,我觉得很有必要.这相当于给你科研扫盲,对于那些博士跨学科的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2.寻找问题和分解问题,创新的源头.如连问题都找不到或不知道如何分解问题,科研的基本功需要加强和科研思考的方式需要转换.多参加知名专家或者基金委或者部委的讲座.这个可以听到很多现实问题的描述,不一定是怎么解决,可能是抛出了问题.问题导向,往往就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还有有的虫子可以走捷径,就是关注当年国家基金(自然、社科、863,973等)申请指南和已经中标的基金项目,这些都有网站,上面都有每年中标项目和项目列表统计,多去看看.如果2007年,有个基金项目你正好赶兴趣,这时你正好处于选题时候,就可以选他,等那个基金结题了,你的博士论文也差不多了.尽管处于两个地方,但是肯定结果不一样.还有就是多观察和对经常见的问题问个为什么?不要相信任何权威,敢于对一切质疑.导师不一定是对的.许多重大创新都是建立对权威的挑战,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我硕士是做实验的,我举个简单例子,农村的小孩大概都知道田边的稻子长得好,谷子饱满,我想大多数都知道阳光充足呀,肥料好呀,根系可以深入田埂吸收营养.但是估计有的农村出身的同学可能还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长在田埂护边上的稻谷更好,这是为什么呢,平时护边上的稻子并没有被水淹没,所以这就一个问题.仅研究这个问题或现象,我原来的老板的团队就做了863,973项目,其实就是一个适度亏缺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延伸到医学,你看那些得胃病的人,往往是饱一顿饿一顿,或者经常吃的很饱(据说经常吃的很饱容易变傻),其实如果我们让得胃病的人吃饭的时候“适度亏缺”不就容易了吗?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那么为什么适度亏缺就可以了?我们可以发明什么药物让这个人吃了这个药胃还没吃饱情况下就产生饱意或者适度亏缺呢?所以,问题就是要平时多观察一些细致的问题或者已经发生的问题,我们往往对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不问为什么,建议大家看看每年搞笑诺贝尔奖的情况.比如现在学管理,管理的问题就多了,举个简单身边例子,读博士的时候,发觉大家相互交流很少,有的人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所以,许多老板开什么周会月会,但是往往是气氛不热烈,老板说得多,那么为什么这样呢?你如果深究下去,会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问题不是没有,而是你没有观察,或者没有对经常的问题,问个为什么?分解问题,我想学管理的大概知道wbs(工作分解结构),这个对于其他学科虫子来说,真的很有帮助,可以去google,百度搜索下.各个学科不一样,看了这个工具,大家结合自己学科捉摸吧.没有共同的经验,就是工具一样.最后提醒一下,在工作分解结构之前或者看问题之前,一定要高处着眼,低处着手.高处,就是你头脑里要想着你这个问题所有有关联的各个方面,而低处就是从叶子着手解决.3.看文献——获取创新灵感或者解决问题方法的路径依赖.看文献,不是看书.这个很多虫子也贡献了很多经验.但是我周围的人也知道小木虫,但是很多人看了那么多经验,可是看完了还是很困惑?原因何在呢?我观察了很周边的同学和同事,我发觉一个重要的就是动手太少,看纸质期刊太少.这个我想小木虫很多发sci的,一般看国外期刊,但是现在很多图书馆的国外期刊也有纸质版本,看纸质版本,你可以浏览到你的这个领域顶级期刊相关的研究,一些人为什么没有找不到创新,有可能就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研究的领域到底有那些方向.,随便浏览纸质版本,或许一个并不相关的问题,你无意中看到了,给了你启发,电脑搜索的电子文献往往我们是按主题或者关键词搜索的,请问,你能保证你提前设置的关键词是最新的吗?创新要看不同主题的文章,很多来源于交叉和其他学科.当然有的学科即使要创新也要需要实验设备支撑,这个也是不断磨合的过程.要想找到自己创新点,我觉得看文献很重要.如何看呢?首先,准备好一个不大不小的笔记本(可以命名为科研灵感本),最好有个厚重封皮,准备一支笔.摔开电脑,周边的同学许多很依赖电脑,存了很多文献,至于看了没有,估计大多数占空间.还有电脑一看,网络一开,你得思维无法完全集中于文献,一会儿qq,一会儿小木虫论坛等等,打扰太多.灵感=心静+环境.去图书馆期刊阅览室,带着前面1,2想到的问题和听到的问题(也要记在你那个专门的科研灵感本上),静下心来,加起来的时间至少2个月,边看期刊的时候,如果闪现什么灵感,马上记下来,切记,一定要记下来,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注明出处,你的灵感是解决什么问题的,这个文献给你的启示到底是什么,如果你当时沿着这个灵感还有其他想法,就沿着这个思路下去,直到你不知道写什么,那么就停止,看第二篇.看期刊,最好是从目录看起,稍微沾边的都要浏览一下.对于做实验的科研来说,一般期刊比较少,也比较专业,所以很快能看完.但是对于社科,比如,管理,经济,法学等学科来说,往往会涉及到很多期刊,所以时间很长,但是一定要静下心来,这个时间可以在一年级上完课就去读.对于社科的来说,往往创新不容易,我这里特别提醒一下,由于我原来学工科的,现在学管理,我觉得社科类的研究生一定要去浏览下工科类的杂志或者理科类的杂志或者交叉学科的杂志,一般会有大收获.我的几篇小论文都是启发来源于工科.另外,社科研究的问题往往是一个系统的问题.所以,只要是系统问题,工科类的控制类杂志(像控制与决策,电气自动化,机械工程等),系统类杂志(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运筹学等),计算机类的杂志(计算机学报,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微型计算机系统等)都要看.即使就是工科的也可以去看,比如有点人研究水资源配置,显然就是一个系统问题.这些杂志很有帮助.4.利用网络——创新帮助的好助手.网络当然有很多专业论坛,数据库等,我都将其归类为电子文献.如何看电子文献.首先得按主题分类,很多虫子都贡献了,这里不说了.按照上3,这样你从纸质期刊得到很多灵感,那么现在你把你的这些灵感关键词或者主题,从电子文献中去索取,也要按照3的办法,看的时候,马上记下来,或者建立一个word文档或者专门的软件,把感兴趣的截取下来,并在旁边注明给你得启发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这个很重要,有的人看了文献,就丢在一边,看得多,丢得多.另外,在看电子文献的时候,一定要关掉qq和论坛等东西,不要让这些断了你灵感的来路.5.积累——创新的技巧和关键手段.按3,4步骤,这样你就积累了很多灵感了.厚厚一个本子或者一个长篇word文件,这样重温一遍.请记住,没有积累,是没有创新的!!!!这个积累不是说把文献从数据库下载下来,放在计算就里面,而是你看了文献,你的随时闪光点或灵感的用笔记下来的看得见的积累.这样,你把你这些闪光点,找了相关文献,觉得可以写一篇小论文,就马上动手写,不要拖,不要找借口,要知道写作的激情会失去的,找不回来的.把小论文写好了,放在一段时间,再看,可以的话,修改后就投,如果觉得可以,投高一些杂志,觉得一般,投一般核心,觉得实在不咋样,就投哪些不是核心的.这里,我周围一些同学和同事,有个观念就是要发就发好的,我觉得这个不好,即使是一篇非核心的,看到自己的东西变成铅字了,心里还是会高兴的,这会给你极大的精神动力.如果,你的稿子就是要发sci,ei,ssci等,发了一年半载都难中,会打消你得积极性和使你苦闷,而一旦苦闷了,灵感就跑了.灵感是非常偏向哪些思想活跃的人,那些有精神的人.还有要注意,大的创新点是要靠小的创新点集成的.没有小的,那有大的.胜利的目标总是在不断的加油中接近的,小论文就算你的油,写写,你就顺了,这点对于社科类的虫子,估计很重要.6.走向大自然——获取一颗创新的生态心.现在其实我们很多解决的问题来源大自然,大自然是生命的来源,也是创新的生命起源.不管你是理论研究还是社会研究,保持一个生态心很重要,过于功利,浮躁,布满灰尘的心都是创新的杀手.走向大自然,不要逛什么街和超市.这点,估计有的人会说,这与找创新点有何关系?登高而望远,试问,你在那么喧闹的超市,那么多帅哥美女从你前面经过,你的神经会得到休息吗?你的思维会有闪光吗?所以,如果在实验室或者宿舍呆烦了,不知道怎么做.不如带上自己科研灵感本和笔,去郊外或者爬山,让自己的心胸开阔起来,说不定心中的苦闷气出去了,灵感就进来了.总结:注意看交叉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杂志,多记,心静,多动手,贴近大自然.我的心得:没有不开窍的脑袋,只是方法不对.不是没有创新,而是积累不够.看完了,觉得好,别忘了评价,你的鼓励是我永远贡献经验的动力.转载自共享天下考研论坛原始地址:/viewthread.php?tid=424324&fromui d=93021上次我的导师,一个年龄42岁的博导,我们学科的大牛。

海归博士的思想汇报

海归博士的思想汇报

海归博士的思想汇报作为一名海归博士,我一直认为自己有着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为深刻的思考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在学术研究和生活中的思考和感悟。

学术研究作为一名海归博士,我深知自己的学术研究需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前沿的思维。

在我的研究中,我始终坚持以下几点:1. 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我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实验室研究,也会尝试采用其他的研究方法,比如问卷调查、案例研究等。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问题,得到更为全面的结论。

2. 国际化的合作在研究中,我也非常注重国际化的合作。

与国外的学者合作,可以让我更好地了解国际前沿的研究动态,同时也可以让我的研究更具有国际化的视野。

3.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研究中,我也非常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我会尝试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中去,以验证研究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生活感悟除了学术研究,作为一名海归博士,我也有着自己的生活感悟。

1. 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在海外留学期间,我接触到了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世界上的生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哪一种是绝对正确的。

因此,我也会尝试去接受和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2. 积极的心态在生活中,我也非常注重保持积极的心态。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我都会尝试去积极面对和解决。

这样的心态可以让我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同时也可以让我更加自信和坚定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3.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海外留学期间,我也认识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在异国他乡,没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很难生存和发展。

因此,我也会尝试去建立和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帮助和支持。

总结作为一名海归博士,我深知自己需要具备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为深刻的思考能力。

在学术研究和生活中,我也会尝试去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希望我的思考和感悟可以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海归”教授:7年“悲惨”读博史是怎样炼成的

“海归”教授:7年“悲惨”读博史是怎样炼成的

“海归”教授:7年“悲惨”读博史是怎样炼成的陈华勇和他的博士生导师。

图/受访者提供加拿大皇后大学。

图/受访者海外读博艰辛网帖2天引发2万点击虽是极端个案却可见北美严谨学术制度出国留学,海归博士,在不少人的眼中,算是功成名就;然而,过滤了光环,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与挣扎?最近科学网博文《一位海归教授“悲惨”的博士经历》的作者陈华勇,用他的文字,真实记录了他的“悲惨”博士之路——苦等一年项目落空,两年科研项目无疾而终,再两年完成博士论文,两年修改,前后近七年拿下博士学位。

在获得众多网友追捧的同时,他说写文章是想激励众多正在答辩的学生,功夫终究不负有心人。

“有不少人羡慕我的‘成绩’,其实不要只看到我现在的一些‘光环’……我近乎‘悲惨’的博士经历只是我众多磨难中的一部分……”北大毕业立志出国读博5月20日,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地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华勇在博文《一位海归教授“悲惨”的博士经历》中道出“成绩”背后的“悲惨”。

在短短2天,吸引了近2万的点击量。

本月,正值地化所博士论文答辩,有些学生进展不顺利而有些垂头丧气。

陈华勇观察到国内一些博士答辩有人情关系,留洋的他曾浸染国外纯洁的学术风气“终生受益”,而身边的大部分人也认为他“一帆风顺,令人羡慕”,事实上并不如他人所想。

他觉得有必要借此答辩之机写下博文鼓励学生,也分享求学的“悲惨”经历。

1994年,陈华勇考进北京大学学习矿床学(如何找矿),在学业上顺风顺水,直接保研硕博连读。

5年后就可以拿博士学位。

然而,上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出国风气正浓,陈华勇身处其中,心潮暗涌。

同学口中的国外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令人羡慕不已,让当时“打开了好奇心”的陈华勇在国内不太想待了,想出去见见世面。

在长期追踪国外矿床学前沿时,陈华勇就见识到国外科研水平的先进。

研究生二年级时,陈华勇向北大导师提出中止硕博连读,再读一年拿到硕士学位就出国。

这时恰逢一位加拿大“大牛”导师Alan Clark 对这位中国学生热情地伸出橄榄枝,给了全额奖学金,毅然决定前往。

海归男博士择偶标准

海归男博士择偶标准

海归男博士择偶标准
海归男博士的择偶标准可能因人而异,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标准:
1. 教育背景:海归男博士可能希望与同样具备高等教育背景的伴侣结婚,因为他们普遍寻求知识水平和智力相当的配偶。

2. 职业发展:海归男博士一般有着很高的职业野心,他们可能希望与自己有相似职业发展目标的伴侣结婚,共同追求事业成功。

3. 兴趣爱好:海归男博士可能更倾向于与跟自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伴侣结婚,因为他们希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共同话题和共同爱好。

4. 价值观:对于海归男博士来说,和自己有相似的价值观和生活理念的伴侣很重要。

他们会寻找生活态度、人生目标以及家庭观念上能够相互契合的伴侣。

5. 年龄:海归男博士可能会更倾向于与与自己年龄相仿或略小一些的伴侣结婚,因为他们认为可以更好地在各个方面互相配合和共同成长。

6. 外貌:尽管外貌在选择伴侣方面并不是唯一的标准,但海归男博士可能会有对伴侣外貌的一定要求,因为外貌吸引力对于吸引和保持爱情关系也是有重要影响的。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仅是一些可能性,并且每个海归男博士的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最重要的是,他们寻找的伴侣应该是一个能够与他们建立深厚情感连接和互相支持的人。

海归的工作总结

海归的工作总结

海归的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海归,我在国外留学并取得了丰富的学术知识和工作经验。

回国后,
我经历了一段适应期,但在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

在这里,我想对我的工作进行总结,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作为海归,我带回了丰富的国际化视野和专业知识。

这些知识和经验对
于我在国内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在与国外同行合作时,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从而更好地进行沟通和合作。

同时,在国内的工作中,我也能够运用国外学到的知识,为公司带来新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我在国外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也锻炼了我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这对于我在国内的工作中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我能够更好地与国外客户进行沟通,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

同时,我也能够更好地与国内同事进行协作,促进团队的合作和发展。

另外,作为海归,我也意识到了国内外的差异和挑战。

国内的工作环境和文化
与国外有所不同,需要我不断地适应和学习。

我需要更加了解国内市场和行业的情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技能。

同时,我也需要更好地融入国内的工作环境,与同事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共同努力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海归,我在国内的工作总结是,要保持谦逊和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要适应国内的工作环境和文化,与同事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共同努力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在不断的努力和学习中,我会在国内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发展。

博士讲自己的求学之路听后感

博士讲自己的求学之路听后感

博士讲自己的求学之路听后感最近在聆听了一位博士讲述自己的求学之路,深感自己的悟性与努力还不够,因此从这位博士身上汲取些许精神力量,下文将记录我的听后感。

首先,博士的青年时期充满了迷茫。

他虽然爱学习,但是对于未来却没有什么明确的想法,毕竟“读书在小,为时可以有大用;读书在老,已经时晚”。

然而博士的曲折求学之路令我感到深刻:他在大学选了一个错误的专业,导致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后来又选择了一个与自己兴趣不太匹配的硕士专业。

但同时,这些经历反而锤炼了他顽强的毅力,他始终坚持努力,一步步往前走。

其次,博士讲述了自己读博士的历程,让我感受到了他追求学术进步的热情。

他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发表文章、参加国际会议等上,并在学术领域有所建树。

他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个杰出的学者,只靠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包括自我修养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质。

作为一个平凡人,博士的努力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不断提升,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追求学术进步的那份坚持与孜孜不倦奋斗的精神力量。

最后,博士的求学历程鼓励我不断尝试和勇于承担。

他在读研究生阶段经常辗转于各个实验室,试图找到自己心仪的研究方向,最终还是质疑自己的目标,选择了自己有热情和兴趣的领域展开研究。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愁眉苦脸为研究生期间科研课题烦恼、不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因此感到挫败的经历。

却忘记了人生就像坐过山车,崎岖曲折才是常态。

面对现实中的压力与竞争,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勇于面对尝试中的不如意,这些经历才能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综上所述,聆听博士自己的求学之路,给我启示,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让自己坚持追求真理,不断推进自己。

追求理想的征途上,我们能够有所成长,也会遭遇许多挫折。

只有需要我们保持坚定信念,学会承担责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求学之路上走得更远。

博士生活心得体会

博士生活心得体会

博士生活心得体会博士生活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博士生,回顾这几年的博士生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段经历对我个人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在这2000字的篇幅内,我想总结一下我在博士生活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博士生涯可以让一个人在学术上得到深刻的成长。

通过深入专研和系统学习,我掌握了领域中的前沿知识和研究方法,并且在某个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每一个博士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术实践中,通过与导师、研究团队以及其他研究者的合作和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术研究的本质和方法,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其次,博士生涯也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种种难题和困惑,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解决。

有时候,研究进展缓慢,甚至出现研究方向的调整与改变。

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挫折,锻炼了我们的毅力和耐力,让我们学会在压力下保持积极的心态,并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克服问题。

这种能力对于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面对其他挑战也是非常重要的。

与此同时,博士生活还是一段人际交往的时期。

我们与导师、同学和其他研究者们共同生活和工作,通过交流和合作,我们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学术机会和资源,还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只有在充分了解并尊重他人的需求和意见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

另外,博士生活也是一段时间自我成长和思考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和热情所在,并逐渐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博士生活让我们有机会思考自己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并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

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自己的未来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最后,博士生活也是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

通过跨出校园,走向实验室和学术界,我见识到了科研工作的辛苦和困难,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求知的快乐和满足感。

博士生涯鼓励并激励了我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树立了我坚持不懈追求梦想的信念。

中年博士毕业的感想和体会

中年博士毕业的感想和体会

中年博士毕业的感想和体会中年博士毕业的感想和体会中年博士毕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感慨和思考的时期。

回顾这段岁月,我有许多感想和体会,现在我将与大家分享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中年博士毕业对于我来说是一次从职场到学术界的转变。

在职场工作多年后,我发现自己对一些问题和话题仅有了解的外围,未能深入探究和研究。

因此,我决定放弃稳定的工作,重新追寻自己的兴趣和热爱,进入博士学习阶段。

这个决定需要付出许多回报和安全感,但我相信只有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学术深度,才能真正获取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其次,中年博士毕业也意味着要面对来自年轻学生的竞争。

在课堂上,我发现自己明显比其他学生年长,在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和体力上都有一定的差距。

然而,这并没有让我退缩,反而激发了我更加努力学习和探索的欲望。

我努力适应学习的节奏,主动向年轻学生学习,积极参与高强度的学术讨论和课程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个人能力。

中年博士毕业的感想和体会还包括对学术世界的认识和体验。

在博士阶段,我与导师和同行们建立了深厚的学术关系,参与了一些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学术界的严谨和竞争。

在学术研究中,每一项研究成果都要通过严格的学术评审和审查,而这不仅要求我们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还要具备良好的统计、逻辑和写作能力。

经历这一过程,我对学术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更加珍惜和尊重每一个学术成果。

此外,中年博士毕业也让我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有了新的思考。

在博士毕业后,我将面临着继续留在学术界还是回到职场的选择。

通过这段学习和研究的经历,我对学术界的工作方式和学术研究的挑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虽然学术界的生活充满自由和创造力,但也面临着竞争激烈、机会有限的局限性。

因此,我认为学术界需要不断寻找与其他领域的交叉点,进行学科整合和跨领域合作,以便更好地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我也在探索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领域的可能性,以期能够更广泛地影响社会和产业。

博士生秒懂 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博士生秒懂 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博士生秒懂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我有这样的经历,因为我是一名博士生。

在大学里,我们学有所长、历经艰辛。

我们把大量时间用在认真学习,掌握复杂的知识于内心,大量读书,调查实验,还要写论文,坚持追求卓越的学术研究成果。

博士的几年时间,可以说是十分勤奋的学习,收获最大的完全是专业技能和实
践能力。

在这段经历中,更让我感受到了,学术深厚的力量,和对一个行业的全方位把控,深入的研究,以及随着研究,不断思考、发展和总结的心态,这些,都是我有幸和在博士期间知识水平有了飞跃性进步,步入正轨的因素。

虽然博士阶段忙碌劳累,但也能够有一些空闲时间,常常和朋友一起出去玩耍,去看新奇的地方、做新的经历,进行放松和交流。

比如,在冬天,我会常常写完一宿的论文,然后和朋友一起去滑雪,体验不一样的感受,也做出自己剩下许多美好回忆。

博士经历,让我获益良多,无论是学术上还是生活上。

我能用自己的知识与实践,帮助社会解决实际问题,也拥有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理解和看法,遇到生活问题,也能以灵活的思维破解它;至于娱乐生活,则更是以变化多端的态度去享受不同的乐趣,甚至还能结交新的朋友,发展不一样的关系。

海归博士学投资,他如何赚到高收益?微淼校友故事

海归博士学投资,他如何赚到高收益?微淼校友故事

海归博士学投资,他如何赚到高收益?微淼校友故事初见林同学的人,都会感慨于他的“金字招牌”:海归博士,两次跨境创业,妥妥“人生赢家”。

谁会想到,这样的人,内心也会充满迷茫和痛苦:“本科和硕士的专业都是机械电子工程,博士专业是半导体激光通信,都属工程专业,但自己不感兴趣。

”读到博士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奔着“科研梦”而去。

但林同学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人生短暂,为什么抓着自己不感兴趣的,去将就自己的人生?放手吧,放弃原有的学术生涯……”终于,再三斟酌之下,他决定不去科研机构,不去高校。

2019年,他来到上海,成为“上漂一族”。

也是在这一年,他接触了各种金融知识,也认识了微淼。

他这样形容这次相遇的意义:“感谢微淼补全了自己有肉体但没有灵魂和血液的人生。

”从澳洲到上海,转变身份林同学是厦门人。

2013年,他到澳洲攻读博士,五年后,成功拿下工科博士学位。

“期间两次创业跨境电商。

”第一次,是2016年,行业正处于的白热化竞争阶段,他跟不上互联网发展的速度,融资失败。

第二次,是2018年,他想结合自己的供应链和客户渠道优势,在小圈子中,“突破一下捞一笔”。

但博士毕业回老家后,“压力倍增”,第二个项目收益在瓶颈徘徊,他觉得这对自己是一种消耗。

经过半年多的斟酌,他决定放弃扩大经营,由客服继续料理,维持现状了。

生意不扩大了,学术也不做了,那接下来去哪儿呢?看到了家乡发展的天花板,“知道上海的机会多”,2019年5月,林同学来到上海。

在“创业激情的余温”下,他做了一个月总裁助理之后离职。

他觉得,自己创业未果,最根本的还是“能力不足”,但他在总助岗位上收获的,跟自己当前发展需要的并不匹配。

“一个人的进步如果没有圈子或者一个导师的引领,会是非常困难的。

”直到在2019年末接触到了微淼,林同学才终于“认清了自己”,从此对金融“一发不可收拾”。

不然,他“可能还在奔四的道路上,继续迂回” 。

他“没有丝毫犹豫”就报名了商学院的全套课程。

读博士的经历和感受

读博士的经历和感受

读博士的经历和感受哎,说起读博士这段经历,那感觉就像是坐上一辆没有终点站的过山车,时而冲上云霄,爽得飞起;时而跌落谷底,心里头那个滋味,啧啧,真是五味杂陈啊。

一开始吧,我满心欢喜,觉得自己就像是武侠小说里的主角,即将踏入那个传说中的“学术江湖”,准备大展拳脚,闯出一番名堂。

结果,现实立马给我来了个下马威。

那堆积如山的文献,就像是无尽的雪山,每翻一页都感觉自己离山顶又远了一点。

有时候晚上做梦,都在跟那些公式、定理较劲,醒来枕头都湿了一片,不是泪,是汗啊!但话说回来,这过程虽然艰辛,却也充满了乐趣。

记得有次在实验室里,我和导师、同学们围坐在一起,讨论一个难题。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火花四溅,那种思维碰撞的快感,简直比吃了顿大餐还满足。

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原来学术不仅仅是冷冰冰的知识堆砌,更是人与人之间智慧的交流和碰撞。

当然,读博士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候,一个实验失败了,或者一篇论文被拒了,那种挫败感简直能把人淹没。

特别是看到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发表了文章,而自己却还在原地踏步,那种焦虑和压力,真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告诉自己:“嘿,别急,慢慢来,好事多磨嘛!”而且啊,读博士还让我学会了如何与孤独相处。

有时候为了赶论文或者做实验,一连好几天都泡在实验室里,连饭都是随便对付一口。

那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境界。

虽然孤独,但也让我更加专注于自己的研究,更加珍惜每一次和外界交流的机会。

最让我感慨的是,读博士这几年,我仿佛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变化。

以前的我,总是急于求成,渴望快速看到成果。

但现在的我,更加懂得耐心和坚持的重要性。

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失败,如何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我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这些经历,不仅让我在专业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更让我在人格上变得更加成熟和坚韧。

总的来说啊,读博士这段经历就像是一场漫长而又精彩的旅行。

虽然过程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让我成为了今天的我。

清华海归给年轻人讲的三个故事

清华海归给年轻人讲的三个故事

清华海归给年轻人讲的三个故事稻葵,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弗里曼讲席教授,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1992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公司金融、国际经济学、中国经济。

讲授课程包括中级微观经济学,经济发展、国际经济学、中国经济等。

这个讲坛比我们大学的讲坛,更加具有挑战性。

来之前我是非常地忐忑,到底讲什么话题,因为经济学一般认为是经世济民的学科,是面向社会面向政府,面向决策者的学科。

事实上大家可能有误解,经济学首先,是面对选择的一门学科,是研究选择的学科。

所以我的题目叫《经济人生》,其中这个经济应该是个动词。

我想通过三个故事,来讲三个经济学基本的道理,也许对年轻的朋友们,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第一个故事,它的主题词叫“消灭选择”。

讲故事以前我想问问大家,尤其是男同学们,你们小的时候打过架没有?举手,谁打过架?太好了,小撒呢?打过架没有?打过,好样的。

我是出生在,可是幼儿园还没有毕业,我就被送到了农村。

上小学的第一天,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第一天,同学们课间把我叫到了操场。

哎呀,我说同学们真不错呀,要欢迎我。

我傻呵呵的刚过去,站到中间,还没站稳呢,有一个同学悄悄地跑到我的身后,把我的裤子一拉,扒下来了,(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还有外班同学的面,男生女生都看着我。

幸好那时候没手机呀,放到现在要被人人肉搜索了。

这是对我而言,这是我人生的鸦片战争,奇耻大辱!怎么办?找班主任。

我跟班主任告状,班主任讲的是方言我没听太懂,哇啦哇啦哇啦讲了半天,大概的意思是说——你小子真笨,连自个的裤子都保不住,你还来找我,你太笨了,你还有脸找我,你靠自己吧。

然后我就回家了,应该向我的父母求救啊。

而且我心里非常明白,假如我告诉我的父母的话,我父母一点儿不同情我,因为我的父母一定会教育我,说一定是你犯错误了,农民的孩子都很纯朴的,怎么会打你呢?你要自我检讨。

海归博士的思想汇报

海归博士的思想汇报

海归博士的思想汇报作为一名回国的海归博士,我深感责任重大,需要对自己的思想进行一次汇报,以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同时与国内同行分享交流。

以下是我对个人研究的总结和思考。

首先,我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是生物医学工程。

在海外留学期间,我在著名实验室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主要关注基因编辑技术和干细胞治疗等领域。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已经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论文。

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上。

通过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系统,我成功地实现了对某些遗传病基因的修复和维持。

这对于未来的遗传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望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治疗方案。

此外,我还开展了对干细胞的研究,探索这些细胞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的应用,为治疗各种组织缺陷和损伤提供新的策略。

除了科研成果以外,我还关注着科学伦理和社会责任。

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诚信和责任的原则,遵守学术道德的规范。

我深知科学的力量和作用,希望能够通过我的研究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做出贡献。

同时,我还积极参与科普活动,将科学知识普及给更多的人,让大众了解和认识科学,从而建立起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回到国内后,我深感国内科学研究的蓬勃发展。

国内的科研实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中青年科学家崭露头角,他们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然而,我们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惑。

首先,科研投入仍然不足,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以提高科研人员的研究条件和待遇。

其次,学术交流和合作仍然不够密切,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回国发展。

最后,我们应该加强科学伦理和学术道德的教育,强化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一名海归博士,我将努力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学术能力,为国内的科学研究和医学进步做出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与国内同行加强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相信我们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中国的发展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一位海归教授“悲惨”的博士经历

一位海归教授“悲惨”的博士经历

一位海归教授“悲惨”的博士经历其实很早就想跟各位同学和朋友分享我这段经历。

前天发了一篇“回国一年”的感性博文,没想到回复很多,而且发现有不少羡慕我的“成绩”,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要只看到我现在的一些“光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或苦或甜,或哭或笑,这都是你人生的一部分,就像玫瑰虽然美丽却有刺一样,苦难和顺境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我近乎“悲惨”的博士经历只是我众多磨难中的一部分,虽刻骨铭心,但却使我成熟很多,更加学会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

图:陈华勇和他的博士生导师。

离开北大去加拿大留学之时,我是豪情壮志的,我已有北大学士及硕士学位,成绩优秀,还有若干文章,出国前还得了个什么“北大学术十杰”,所以已经立志三年拿下博士学位,然后飞黄腾达一番,硕士毕业后3年拿下博士学位本来在国内都很正常,更何况我这样“优秀”的学生?没想到的是,一到我就读的皇后大学,跟导师一商量,才发现有些麻烦,导师的项目还没有落实,让我先上课,等两个学期再说,我一下子就有些泄气了,更麻烦的是,等我苦苦上了两个学期的课程,他告诉我项目“黄”了,那个在南美的中国公司出于安全因素,没有批准我们的研究计划!我傻眼了,导师也有些迷茫,我是准备要3年毕业的人啊,所以我迫不及待的联系国内北大导师,去我的老根据地新疆做工作,这些倒是顺利,我在国内导师帮助下,独自出了野外(顺便说一句,我硕士论文野外也基本是独自出的,呵呵,很锻炼人),采了样品运到加拿大,通过了博士论文开题,还拿到了皇后大学的博士研究基金,本以为这下可以快马加鞭的拿下博士论文了,没想到随着研究进展,国外导师越来越不满意,他嫌我的研究点太小,样品也不充分,可能达不到他心目中的博士论文,他是个斑岩铜矿学术权威,要求很高,斑岩铜矿“最大牛”Sillitoe是他的第一个博士生,我是他最后关门弟子(因此我是Sillitoe的亲师弟啊,呵呵),雪上加霜的是,我在新疆工作的那几个点地质队都已撤了,没有办法采样了。

一个经济学男博士的经历感受(转)

一个经济学男博士的经历感受(转)
万美元,其他几所3万美元。以上都用人民币支付,不包括住房补贴。这个薪水对经济
专业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对金融专业就未必。另外,美国的许多管理专业博士工作并不
好找,这种收入对他们也是很不错的。
工作其实和在国外大学区别不大,主要就是写论文,教书。在论文方面,国内高校招海
龟当然是希望能在国际刊物发文章。回国后再要在美国期刊发表论文,难度陡然增大。
任各种职务,那是当了教授后的专利。至于派系斗争,离青年教师其实很远,你如果不
感兴趣,大可躲开。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和国外没什么两样,顶多是程度上的区别。
在大学里工作,最重的分量就是你的论文。有了牛paper,什么都好办。
总之,国内的经济类学科的教研在迅速正轨化,至少在几所顶尖的大学里,很多制度和
国外已经非常相似了。其他的大学也在逐步跟进。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招人的标准也
开始越来越高。对许多经济类专业的留学生而言,一个两难的问题是:如果毕业马上回
国,意味着放弃了学术上炉火纯青的机会,但是如果过几年,等好论文都出来了再回国
,你会发现国内招人的标准又比几年前提高了!这种情况,确实让许多人很难选择。
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的教学不需要仪器设备,懂点数学,拿本国外的教科书,很快就能知
道点大概。因此虽然教学质量不高,但是推进的速度非常快。另外,国际主流的教材几
乎都可以在国内买到,有翻译的,也有影印的。因此,如果国外的中国经济学者要想象
以前一样,靠着经济学ABC来国内高校忽悠,已经很难了。
那么国内的经济学研究教育和国外的差距在哪里?我的回答是,和几乎任何一个学科一
paper自然是没问题,但是我觉得没什么意思,因为我看出我成就有限(相对于大牛来
说,其实我做得还不错)。大家在读自己专业的paper时一定常有这样的感觉:那么好

读经济学博士(PhD)的感受如何

读经济学博士(PhD)的感受如何

读经济学博士(PhD)的感受如何深深的无力感。

这还没完,每个AP都要六年考核期过了才能拿到tenure,拿不到的话就得走人。

但凡想在体面点的学校tenure,这六年的私人时间和家庭生活就算是赔进去了。

男AP基本都没时间陪家人,女AP要么丁克要么高龄产妇,生了孩子只能扔给老人带。

合着做学术就得做6-10年的底薪实习生、然后熬过6年残酷的试用期,才有资格拿到一份薪水不算多高、周末可以休息、有时间顾家的工作吗?西方社会的教授、医生、律师都是先苦很久才能甜,但是教授的收入显然矮了一大截。

其次,这个学科对新人越来越不友好了。

目前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正在从“手工工场”向“流水线工厂”转型。

从前一篇文章20页一两个人写就够了,而现在一篇文章就50-100页,动辄就是北欧国全国的社保记录、印度工厂为期半年的社会实验、在统计局的问卷里夹杂私货、或者把19世纪的报纸录成了数据库。

凡此种种都不是一个普通博士、一个普通AP、甚至一个普通学校的正教授能自己完成的。

去发展中国家做实验的人往往是当地的权贵二代;录一个数据库可能需要雇10多个RA当苦力;调动统计局的资源就更不用说了,都不是一个普通新手做得了的。

我相信这也是经济学的RA博士后越来越多的原因:太需要高学历的苦力了。

在这一点上,我们正在接近做实验的自然学科和工科,一个更依赖“资源”而非“智商”的学科,话语权必然向senior集中,必然更不平等、需要更多做“简单重复工作”的劳动力。

在这个意义上,经济跟天坑专业没有本质的区别。

而在另一个意义上,经济还不如天坑。

理工科博士第一年就进实验室跟导师做研究,从基础的做实验开始学起、然后是设计实验、写论文投稿、写经费申请。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经济呢?博士头两年满满的课,最晚第二年暑假马上让你写一篇自己的文章,题目自己找、数据自己找、模型自己写,没有实验室资源给你用、没有RA给你干活、大多数导师也不会帮你找题目,一切的一切都要你自己解决。

2023年博士生活心得体会(精选4篇)

2023年博士生活心得体会(精选4篇)

2023年博士生活心得体会(精选4篇)1.2023年博士生活心得体会——追求学术的激情与成就感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经在博士生涯中度过了一年的时间。

回首过去,我深深感受到了博士生活给我带来的激情和成就感。

首先,博士生活让我更加深入地追求学术。

在研究生阶段,我曾经做过一些小的科研项目,但是博士生活让我有机会真正地投入到一项深入的科研中去。

我参与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从开始的问题提出到最后的解决方案,我亲身经历了整个科研过程。

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还培养了一种严谨和深入思考的科研态度。

我的导师和同学们也给予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和研究学术问题。

其次,博士生活给了我很多成就感。

在一年的时间里,我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并参加了两个国际学术会议。

这些成果的取得让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也对我未来的学术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同时,我也通过交流和合作与很多国内外的学者接触,这不仅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也让我与他们建立起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然而,博士生活也充满了挑战和压力。

研究的进程并不总是顺利的,有时候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碍。

面对这些困难,我学会了坚持和不放弃,不断调整方法和思路,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同时,博士学习的压力也很大,每天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和进行复杂的实验。

然而,这些挑战也锻炼了我的专业能力和抗压能力,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总而言之,我对2023年的博士生活有着深深的感慨和体会。

追求学术的激情和成就感让我更加热爱和珍惜这段独特的经历。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不断追求进步和突破,为学术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2023年博士生活心得体会——团队合作与持久耐力回想起2023年的博士生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持久耐力的价值。

首先,团队合作是博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所参与的项目中,离不开导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与支持。

他们给予我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归三年(一):回国首先说明我的看法:回国与否是个人的选择,我不吹嘘任何一种选择。

每个人的背景经历价值观都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选择。

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应该允许各种价值观存在。

我回国后过得不错,但是,我不希望我的经历成为诸如回国值不值得之类无聊争吵的谈资。

不怕大家笑话,我很小的时候就想读博士,当教授,可能是因为喜欢读书吧。

因此,在大学里工作我觉得非常舒适,真的是很喜欢。

不过,坦率的讲,这也算巧合。

我的许多博士班里的师兄都去了投行做research,我自然看着眼热。

不料毕业那年正好赶上911,金融业不景气,各大投行纷纷裁人,research 部门首当其冲。

所以我把找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大学的教职。

在一所二流大学里做assistant professor,第一天上讲台,对着下面黑压压一片各色人等还真有点害怕,哈哈!不过我比较随和,也不为难学生,所以工作还算不错,学生评估也过得去。

我感谢老天,最终指引我做自己喜欢的职业。

那么我为什么想回国呢?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我觉得自己做学问在那么多经济学博士中只能排到中上。

留下来拼tenure,发paper自然是没问题,但是我觉得没什么意思,因为我看出我成就有限(相对于大牛来说,其实我做得还不错)。

大家在读自己专业的paper时一定常有这样的感觉:那么好的idea我怎么没想到呢?或者:这一步太漂亮了,这个作者脑子怎么长的?学术生活就经常沉浸在这种喜悦中,但也免不了疑惑:自己和这些耀眼的群星比起来,自己太微不足道了!我当时觉得经济学里牛人那么多,paper就象牛毛一样,不少我一根,也不多我一根。

但是,如果我回国,那么我所做的可就多了。

大家别误会,千万别以为我想回去骗吃骗喝。

我那时是真心想为中国做点事,哪怕把国际标准的经济学课程移植到中国,或者影响几个学生,开阔他们的眼界,不也是很有意义的事吗?百分之百的奉献和百分之百的自私都是不存在的。

如果以黑和白定义,那么绝大多数人都是灰色的。

那些吹捧留学人员“毅然”回国做贡献的文章固然让人恶心,不过我想老狼和校长在驰骋商场的时候,有时也想为国家做点什么吧?这样,我觉得我回国可能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更有帮助。

我说这些,是想提醒大家:我是一个普通人,有私利,但也有热情。

第二个原因和我性格有关。

我这个人兴趣广泛,音乐、摄影、书法什么的样样都通,样样不精。

对于非天才来说,广则意味着不精,这也许是我不能在专业上成为大牛的原因吧!在国外的几年里,我到处旅游,爬山,滑雪,听音乐会,看musical,然而我还是很怀念中国的文化,中国的风土人情。

更重要的是,我在国外时间不长,五年而已,感觉交不到知心的朋友。

车肥马,衣轻裘,与朋友共,弊之而无憾――我喜欢子路的生活态度,但是这种生活在国外我没有机会经历。

虽然我和老外混得很开,常常一块去party,去club玩,但总是觉得有点隔膜。

我经常上国内的最著名的摄影网站:色影无忌,看到网友贴的云南西藏的照片,看到江南水乡的风情,真的恨不得立马回国。

最后的原因恐怕是很多男生所共有的,就是个人问题。

在国外谈了两个女朋友,最后我发现我实在受不了女博士了!这个问题打住,免得引起争吵。

所以,当有一个偶然的机会来临,我立刻动身回国了。

工作性质没变,还是在大学教书。

海归三年(二):我眼中的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育就这样,我回来了。

至于说有人选择做海鸥,两边跑,其实这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这不适合我,因为这样的人一般都是40岁左右,有家小,有资历。

我还年轻,愿意在国内挥霍我青春的尾巴。

虽然留学期间每年都回国,但是彻底回来的感觉还是不同。

走在国内的校园里,看着周围清一色的中国脸孔,听着喇叭里国内的流行音乐,心里的兴奋紧张就象当年刚出国一样。

不过诸如回国观感之类的文章太多了,我就不废话了。

这里我说说我眼中的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育,包括金融,会计,管理等相关学科。

在我看来,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正在走自然科学研究二十年前的道路。

今天,在各个高校,你能在Nature,Science上发文章,你就是公认的牛人。

然而在社会科学领域,我们还是能听到这样似是而非的论调:“国外理论不能适用于中国”,“论文多不证明你有水平”,“某某牛,他没论文,但是他有思想”,等等。

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虽然很多人对国际社会科学刊物抱着酸溜溜的态度,但是所有像样点的高校的经济系和商学院,都把在国际刊物发表论文作为头等的大事。

十多年前,由南京大学发起,全国高校掀起了SCI 运动。

虽然这种对SCI,以及impact factor的片面追求,带来了许多副作用。

但是,这种做法逼迫国内的理工科研究人员把自己的论文规范化,使得大家努力出paper,在我看来功远远大于过。

类似的,现在国内的高校开始重视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我预测,就象自然科学领域一样,国内的经济管理等研究人员,会在十年内在国际二三流期刊中一展身手。

大家不要笑话,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这就是了不起的成就!因为几十年来,国内的社会科学研究完全和国际脱节,几乎是零!在国际上的地位远远比不上我国的自然科学。

那么,作为接受过完整经济学博士教育的人,回国后真的有用吗?很多人都说:国外理论都是数学模型,不符合中国国情,blah blah。

我烦透了这种不学无术的腔调。

我常常和学生举这么一个比方:美国的工程师根据力学原理在密西西比河上造一座桥,一个呆子把所有的参数copy来在黄河上造桥,结果桥塌了,他高呼:牛顿力学不适合中国!我觉得我回国能做的工作之一就是改造这样的呆子。

和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一样,国内的经济学研究把中国的比较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追赶国际水平,规范化的过程中,几乎绝大多数国际刊物中的empirical研究都会在5年之内被国内的研究人员用中国的数据复制,但是做法和过程还是比较粗糙。

大家看:这是不是很象中国的制造业?这是中国追赶国际水平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和中国的人力资源特征一致,低水平的复制已经迅速展开,激烈的竞争使研究人员开始追求创新与突破。

这个过程的迅速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当我刚回国时,国际期刊还乐于发表一些Chinese evidence的文章,现在已经不行了,必须要求你的文章对经济学作出普遍意义上的贡献。

和中国的制造业一样,中国的经济学管理学研究以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为基础,发挥中国人善于模仿,肯钻研的特点,先以数量上的优势开始,然后逐步提高质量。

国内的经济学教育已经成了气候,原来马列经济学已经被压缩到一角,完全被边缘化了(近几年中国有向左转的趋势,局部有反弹,在以后会详细讲)。

和自然科学不同,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的教学不需要仪器设备,懂点数学,拿本国外的教科书,很快就能知道点大概。

因此虽然教学质量不高,但是推进的速度非常快。

另外,国际主流的教材几乎都可以在国内买到,有翻译的,也有影印的。

因此,如果国外的中国经济学者要想象以前一样,靠着经济学ABC来国内高校忽悠,已经很难了。

那么国内的经济学研究教育和国外的差距在哪里?我的回答是,和几乎任何一个学科一样,最大的差距是教授,其次是博士生,其次是研究生,最后是本科教育。

这是由我国的科研整体水平落后决定的。

这一篇是感想,因此比较虚。

接下来我会具体谈谈国内高校经济学科的具体情况,比如大家关心的career path,funding,人际关系等。

最近经济学家的名声不太好,我还会在另外的篇目里专门谈谈我的感想和分析。

最后,香港的社会学研究者丁学良说,内地称得上经济学家的不超过5个。

我PhD新鲜出炉,当然不在此列。

不过,我要说:和我钦佩的前辈学者,象顾准,吴敬链一样,我为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作出过自己的贡献,没有曲学阿世,我心里认为自己是经济学家,并以此来要求自己,我为此自豪。

海归三年(三):在大学工作前面说过,我喜欢在大学里工作,喜欢这种生活方式。

这篇主要回答功夫王的几个问题。

当然我只了解经济类专业的情况,虽然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没有普遍意义。

国内大学大规模招收经济专业海龟始于北大,其他大学逐渐跟进。

以今年一月的AEA,AFA年会来讲,我知道至少有以下几所大学到年会上招人(在AEA,AFA年会上招assistant professor是美国经济学金融学专业的传统):北大,清华,上海财大,上海交大,厦门大学。

国内大学的海外招聘逐步走向正轨,在程序上已经和美国大学非常类似了:看简历,推荐信,代表作;挑选面试人,在AEA,AFA年会上接触;邀请来学校作报告,决定聘用与否。

至于直接招聘教授级别的,那就基本上是双方的互相了解,讨价还价了。

这其实和industry招人相象:entry level走程序,海选,senior level要靠猎头。

和美国大学一样,不管你的博士论文再出色,学校多牛,刚毕业的博士只能从assistant professor,也就是国内的讲师这一级别干起。

不过,这只是就我熟悉的几所学校而言,如果你去差一些的学校,可能bargaining power更大。

至于薪水,当然不能和美国比,每个学校也不同。

如果是纯经济专业的,美国的教职起薪也就六万美元左右。

如果是金融专业的,美国商学院这几年的起薪节节高,好一点的商学院都在十五万美元上下,那么即使考虑了人民币的购买力,国内的薪水还是远远比不上。

我总结一下我所了解的各高校开出的薪水,不一定准确:北大4 万美元,清华5万美元,其他几所3万美元。

以上都用人民币支付,不包括住房补贴。

这个薪水对经济专业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对金融专业就未必。

另外,美国的许多管理专业博士工作并不好找,这种收入对他们也是很不错的。

工作其实和在国外大学区别不大,主要就是写论文,教书。

在论文方面,国内高校招海龟当然是希望能在国际刊物发文章。

回国后再要在美国期刊发表论文,难度陡然增大。

不过,只要努力,一般还是没问题的。

有趣的是,许多学校都列了一份国际期刊表,只能在单子里的期刊发,这在国外不多见。

我的理解是,这种做法在中国的经济学科刚起步的阶段非常有必要。

那么赚外快的机会呢?和industry的联系呢?如果你愿意,机会很多。

但是很多象我一样的年轻海归不愿意,因为这样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影响科研。

出去演讲,咨询,担任各种职务,那是当了教授后的专利。

至于派系斗争,离青年教师其实很远,你如果不感兴趣,大可躲开。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和国外没什么两样,顶多是程度上的区别。

在大学里工作,最重的分量就是你的论文。

有了牛paper,什么都好办。

总之,国内的经济类学科的教研在迅速正轨化,至少在几所顶尖的大学里,很多制度和国外已经非常相似了。

其他的大学也在逐步跟进。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招人的标准也开始越来越高。

对许多经济类专业的留学生而言,一个两难的问题是:如果毕业马上回国,意味着放弃了学术上炉火纯青的机会,但是如果过几年,等好论文都出来了再回国,你会发现国内招人的标准又比几年前提高了!这种情况,确实让许多人很难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