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专题复习经典
初三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复习总结

初三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复习总结化学方程式是初三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化学知识的重要体现,也是解决化学问题的关键工具。
在初三化学上册中,我们学习了众多的化学方程式,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进行复习总结。
一、氧气的相关化学方程式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₂点燃 2P₂O₅这个方程式描述了红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实验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硫在氧气中燃烧:S + O₂点燃 SO₂硫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3、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₂点燃 CO₂木炭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₂点燃 Fe₃O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二、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₄加热 K₂MnO₄+ MnO₂+ O₂↑这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之一,需要加热。
2、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2H₂O₂二氧化锰 2H₂O + O₂↑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
3、氯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2KClO₃二氧化锰、加热 2KCl +3O₂↑三、水的电解2H₂O 通电 2H₂↑ + O₂↑通过电解水实验,我们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四、碳的相关化学方程式1、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₂点燃 2CO这种情况下会生成一氧化碳。
2、碳还原氧化铜:C + 2CuO 高温 2Cu + CO₂↑在高温条件下,碳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
3、碳还原二氧化碳:C + CO₂高温 2CO五、一氧化碳的相关化学方程式1、一氧化碳燃烧:2CO + O₂点燃 2CO₂一氧化碳是一种可燃性气体,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 CuO 加热 Cu + CO₂六、二氧化碳的相关化学方程式1、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CO₂+ Ca(OH)₂= CaCO₃↓ +H₂O这个反应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石灰水变浑浊。
初中化学方程式及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方程式及知识点总结化学这门学科充满了神奇与奥秘,而初中化学作为化学学习的基础阶段,掌握化学方程式和相关知识点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初中化学的世界,对重要的化学方程式和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化学方程式(一)氧气相关的化学方程式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₂点燃 CO₂2、硫在氧气中燃烧:S + O₂点燃 SO₂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₂点燃 2P₂O₅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₂点燃 Fe₃O₄(二)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1、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2H₂O₂ MnO₂ 2H₂O + O₂↑2、氯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2KClO₃ MnO₂、△ 2KCl +3O₂↑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2KMnO₄△ K₂MnO₄+MnO₂+ O₂↑(三)氢气相关的化学方程式1、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Zn + H₂SO₄= ZnSO₄+ H₂↑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₂+ O₂点燃 2H₂O(四)二氧化碳相关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₃+ 2HCl = CaCl₂+ H₂O +CO₂↑2、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₂+ Ca(OH)₂= CaCO₃↓ +H₂O(五)金属相关的化学方程式1、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₄= FeSO₄+ Cu2、铝与氧气反应:4Al + 3O₂= 2Al₂O₃二、知识点总结(一)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如氢(H)、氧(O)、碳(C)等。
2、化学式:能够正确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如二氧化碳(CO₂)、水(H₂O)等。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二)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
2、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三)化学反应类型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2、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大全最全整理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大全最全整理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一种表示方法,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量比关系以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了解常见的化学方程式以及它们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九年级化学方程式的大全,以供参考。
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改变的反应。
我们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描述氧化还原反应。
1. 单质与非金属元素反应:- 氧化反应示例:C + O2→ CO2- 还原反应示例:2H2O → 2H2 + O22. 单质与金属元素反应:- 氧化反应示例:S + O2 → SO2- 还原反应示例:2Ag2O → 4Ag + O23. 金属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同金属不同氧化态:Cu + 2AgNO3 → Cu(NO3)2 + 2Ag- 不同金属不同氧化态:Zn + 2HCl → ZnCl2 + H2二、酸碱反应方程式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过程。
下面是几组常见的酸碱反应方程式。
1. 碱与酸反应:- 碱氢氧化物和酸:NaOH + HCl → NaCl + H2O- 碱氮氢化合物和酸:NH3 + HCl → NH4Cl2. 碱与金属氢氧化物反应:- NaOH:NaOH + KOH → NaK + H2O- Mg(OH)2:2Mg(OH)2 + 2HCl → MgCl2 + 2H2O三、置换反应方程式置换反应是指一个元素或离子被另一个元素或离子取代的反应。
下面是几组典型的置换反应方程式。
1. 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 镁与稀盐酸:Mg + 2HCl → MgCl2 + H2↑- 铁与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2. 金属与金属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铜与硫酸铁:Cu + FeSO4 → CuSO4 + Fe四、还原反应方程式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从氧化态还原为较低的氧化态或还原为金属的过程。
初三化学方程式必背集锦(打印版)

初三化学方程式必背集锦(打印版)1. 化学方程式概述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数学表达式,它描述了反应物和物之间的定量关系。
在初三化学学习中,掌握化学方程式是理解和应用化学反应的基础。
本集锦将汇总初三化学教材中常见的化学方程式,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记忆和应用。
2. 常见化学反应类型(3)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例如,铁和硫酸铜反应硫酸亚铁和铜:Fe + CuSO4 → FeSO4 + Cu。
(4)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氯化钠和水:HCl + NaOH → NaCl+ H2O。
3. 初三化学方程式必背集锦(1) 氢气和氧气反应水:2H2 + O2 → 2H2O。
(2) 水电解氢气和氧气:2H2O → 2H2 + O2。
(3) 铁和硫酸铜反应硫酸亚铁和铜:Fe + CuSO4 → FeSO4 + Cu。
(4)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氯化钠和水:HCl + NaOH → NaCl +H2O。
(5) 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碳酸钙和水:C a(OH)2 + CO2 → CaCO3↓ + H2O。
(6)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7) 氢气和氧化铜反应铜和水:H2 + CuO → Cu + H2O。
(8) 氧气和甲烷反应二氧化碳和水:CH4 + 2O2 → CO2 + 2H2O。
(9) 氧气和硫反应二氧化硫:S + O2 → SO2。
(10) 氧气和铁反应四氧化三铁:3Fe + 2O2 → Fe3O4。
初三化学方程式必背集锦(打印版)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1) 反应物和物之间用箭头“→”表示。
(2) 化学式中的数字表示物质的量,写在化学式的下方,称为化学计量数。
化学计量数表示反应物和物之间的摩尔比例。
(3) 在某些情况下,反应物和物之间可能需要添加状态符号,如固体(s)、液体(l)、气体(g)和溶液(aq)。
中考化学常考化学方程式汇总

中考化学常考化学方程式汇总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物质之间的符号表示法。
在中考化学中,化学方程式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中考化学中常考的化学方程式的汇总:1.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盐+水例如:HCl+NaOH→NaCl+H2O2.金属与非金属氧化反应: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例如:2Cu+O2→2CuO3.金属与酸反应:金属+酸→盐+氢气例如:2Al+6HCl→2AlCl3+3H24.非金属与酸反应:非金属+酸→盐+水例如:2H2S+4HCl→4H2O+2Cl2+S5.金属与硫酸反应:金属+硫酸→硫酸盐+氢气例如:Zn+H2SO4→ZnSO4+H26.金属与盐酸反应:金属+盐酸→盐+氢气例如:Mg+2HCl→MgCl2+H27.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金属氧化物+酸→盐+水例如:CaO+2HCl→CaCl2+H2O8.羧酸与碱反应:羧酸+碱→盐+水例如:CH3COOH+NaOH→CH3COONa+H2O9.碳酸盐分解反应:碳酸盐→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例如:CaCO3→CaO+CO210.金属与非金属反应:金属+非金属→锐钝相反应例如:2Al+3Cl2→2AlCl311.高锰酸钾与硫酸反应:高锰酸钾+硫酸→锰酸锰+二氧化硫+水例如:2KMnO4+3H2SO4→2Mn(SO4)3+K2SO4+3H2O+5[O]12.碳氢化合物燃烧反应:碳氢化合物+氧气→二氧化碳+水例如:C2H5OH+O2→CO2+H2O13.金属与卤素反应:金属+卤素→金属卤化物例如:2Na+Cl2→2NaCl14.酸与碳酸盐反应:酸+碳酸盐→盐+水+二氧化碳例如:HCl+Na2CO3→2NaCl+H2O+CO215.特殊气体反应: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例如:2H2+O2→2H2O16.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SO2+H2O→H2SO3以上是中考化学中常考的化学方程式的汇总,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记住,掌握这些常考的化学方程式是中考化学的基础,多做相关的习题和实验,加深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运用。
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知识点归纳

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知识点归纳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1)工业上若冶炼出含铁98%的生铁1000t ,至少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t 。
(2)取一定量该生铁样品,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氢气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
【答案】1750 t 9.8%【解析】【分析】【详解】解:(1)设:至少需要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的质量为x 。
2323CO +Fe O =2Fe +3CO 16011280%x 1000t 98%⨯ 16011280%x 1000t 98%=⨯ x =1750t 至少需要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的质量1750t 。
(2)设: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y.2442Fe +H SO =FeSO +H 982y 0.2g↑ 982y 0.2g= y=9.8g 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100%9.8%100g g⨯=。
2.实验小组同学将40g 氢氧化钠溶液和60g 硫酸镁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为94.2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SO 4═Mg (OH)2↓+Na 2SO 4计算: (1)氢氧化镁的质量是______;(2)原氢氧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答案】5.8g 20%【解析】【分析】【详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氢氧化镁的质量=40g+60g-94.2g=5.8g;(2)设: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42422NaOH+MgSO=Na SO+Mg(OH)8058x 5.7g↓8058x5.8g =x=8g原氢氧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8g40g×100%=20%。
3.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锌投入到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求:⑴完全反应后生成H2的质量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常考化学方程式整理汇总

初中化学常考化学方程式整理汇总初中化学中,常考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分为以下七大类:1.燃烧类反应方程式:a)有机物燃烧:二氧化碳和水的生成。
b)金属燃烧:金属氧化物的生成。
c)烃的燃烧:二氧化碳和水的生成。
2.酸碱中和反应方程式:a)酸和碱中和:盐和水的生成。
b)金属和酸反应:盐和氢气的生成。
3.金属活动性类反应方程式:a)单质与氧气反应:金属氧化物的生成。
b)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反应:金属非金属化合物的生成。
c)金属置换反应:金属离子被其他金属取代。
4.金属盐溶液类反应方程式:a)金属盐溶液和金属反应:金属沉淀的生成。
b)金属盐溶液和非金属物质反应:非金属元素的沉淀或气体的生成。
5.碳酸盐分解类反应方程式:a)金属碳酸盐分解: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生成。
b)碱金属碳酸盐分解:碱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生成。
6.电解质溶液类反应方程式:a)电解质溶液的电解: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的析出。
b)氯离子的氧化与还原反应:氯气的生成。
7.非金属元素反应类反应方程式:a)卤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盐的生成。
b)非金属元素氧化反应:氧化物的生成。
通过整理汇总,我们可以得到128个常考的化学方程式。
为了节省篇幅,在此只列举几个典型的例子:1.有机物燃烧:甲烷(CH4)+氧气(O2)->二氧化碳(CO2)+水(H2O)2.酸和碱中和:盐酸(HCl)+氢氧化钠(NaOH)->氯化钠(NaCl)+水(H2O)3.金属活动性:铁(Fe)+氧气(O2)->三氧化二铁(Fe2O3)4.金属盐溶液和金属:铜盐溶液(CuSO4)+锌(Zn)->锌盐(ZnSO4)+铜(Cu)5.碳酸盐分解:钙碳酸盐(CaCO3)->二氧化碳(CO2)+氧化钙(CaO)6.电解质溶液电解:铜溶液(CuSO4)->铜(Cu)+硫酸(H2SO4)7.卤素与非金属元素反应:氯(Cl2)+碘(I2)->氯化碘(ICl)8.非金属元素氧化反应:磷(P)+氧气(O2)->五氧化二磷(P4O10)这些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实验或理论知识进行预测,并且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经常出现。
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资料化学方程式93-137(含答案)

反应类型
93
三大强酸 与 四大强碱 反应
HCl+NaOH=NaCl+H2O
复分解反应
94
盐酸
HCl+KOH=KCl+H2O
复分解反应
95
硫酸
2HCl+Ba(OH)2=BaCl2+2H2O
复分解反应
96
硝酸
2HCl+Ca(OH)2=CaCl2+2H2O
复分解反应
97
H2SO4+2NaOH=Na2SO4+2H2O
复分解反应
98
H2SO4+2KOH=K2SO4+2H2O
复分解反应
99
氢氧化钠
H2SO4+Ba(OH)2=BaSO4↓+2H2O
复分解反应
100
氢氧化钾
H2SO4+Ca(OH)2=CaSO4+2H2O
复分解反应
101
氢氧化钡
HNO3+NaOH=NaNO3+H2O
复分解反应
102
氢氧化钙
HNO3+KOH=KNO3+H2O
复分解反应
103
2HNO3+Ba(OH)2=Ba(NO3)2+2H2O
复分解反应
104
2HNO3+Ca(OH)2=Ca(NO3)2+2H2O
复分解反应
105
十大沉淀的生成
氢氧化镁
MgCl2+2NaOH=2NaCl+Mg(OH)2↓
复分解反应
106
Fe(OH)2+2HCl=FeCl2+2H2O
复分解反应
119
氢氧化铝
Fe(OH)3+3HCl=FeCl3+3H2O
复分解反应
120
氢氧化锌
Cu(OH)2+2HCl=CuCl2+2H2O
期末专题复习: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2023•赤峰)某校实验室工作人员欲测定某氯酸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现取14g该样品与2g二氧化锰混合,放入试管中充分加热(杂质不发生反应),反应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
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2)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2.(2023•海南)镁是一种重要金属,广泛应用于制造火箭、导弹和飞机的部件等。
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备单质镁:MgCl2(熔融)Mg+Cl2↑。
请计算:(1)MgCl2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
(2)应用此法制备48t镁,至少需要消耗MgCl2的质量是多少?3.(2023•宿迁)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炼铜的工艺,他们将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和木炭一起加热就可得到红色的铜。
兴趣小组为测定某孔雀石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称取25g孔雀石样品,粉碎后放入烧杯,向其中加入200g稀硫酸(稀硫酸过量),充分反应后称量,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220.6g(假设杂质都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1)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 。
(2)生成气体的质量是g。
(3)求该孔雀石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2023•北京)纳米铝冰作为火箭固体推进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80℃以上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Al+3H2O Al2O3+3H2↑。
该反应中,若有54kgAl 发生反应计算参加反应的H2O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5.(2023•丹东)工业上煅烧25t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共制得11.2tCaO(杂质不参加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求:①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②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6.(2023•雅安)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锌样品(杂质不与酸反应)中Zn的质量分数,取10.0g锌样品逐滴加入稀H2SO4,待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停止滴加药品,共用去稀H2SO4的质量为100.0g。
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知识点归纳经典

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知识点归纳经典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洁厕灵是常用的陶瓷清洗液,某同学对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探究。
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 g 该品牌的洁厕灵,再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HCO 3溶液120 g ,反应结束后溶液的总质量是215.6 g 。
试计算下列问题:(知识卡片)①洁厕灵有效成分是HCl ,洁厕灵中其它成分均不跟NaHCO 3反应。
②HCl 和NaHC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HCO 3=NaCl+H 2O+CO 2↑(1) 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___克。
(2) 该品牌洁厕灵中HCl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答案】4.4 3.65%【解析】【分析】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减少的是生成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
【详解】(1)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减少的是生成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故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100g+120g-215.6g=4.4g 。
(2) 设100 g 该品牌洁厕灵中HCl 的质量为x322HCl +NaHCO =NaCl +H O +CO 36.544x4.4g↑36.544=x 4.4g x=3.65g该品牌洁厕灵中HCl 的质量分数为:3.65g 100%=3.65%100g⨯ 答:该品牌洁厕灵中HCl 的质量分数为3.65%。
【点睛】=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2.小明想测量某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纯度(假设其他成分不和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进行如下实验:将5g 粉碎后的样品加入烧杯中再加入98g 5%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答案】80%【解析】【分析】根据氧化铜和硫酸反应其他杂质不和硫酸反应进行分析,并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详解】解:设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为X 。
【化学】化学方程式专项复习经典

【化学】化学方程式专项复习经典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 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 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A.4∶9 B.8∶1 C.10∶11 D.31∶44【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及反应中C、D物质的分子个数关系,计算出参加反应中两物质的质量关系;根据C、D物质的质量关系,由生成D的质量计算出生成C物质的质量;最后使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得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即可计算出B与D的质量比。
【详解】根据C、D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则假设C、D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9、22,设生成8.8gD同时生成C的质量为x,2A+5B=2C+4D29422⨯⨯x8.8g⨯⨯29422=x8.8gx=1.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1.8g+8.8g-2.6g=8g,则B与D的质量比为8g∶8.8g=10∶11。
故选C。
2.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 + 2NaOH = X + NaClO + H2O, 则X 的化学式为A.H2B.NaCl C.HCl D.HClO【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书写化学式的时候应该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侧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应该相等。
反应物中一共有2个l C原子,2个Na原子,2个O原子,2个H原子;生成物中一共有1个Na原子,1个l C原子,2个H原子,2个O原子,相比反应物少1个Na原子和1个l C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lNaC,故B正确。
故选B。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是生成物B.测得反应后丁的质量为4gC.乙可能是催化剂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可分析甲、乙、丙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丁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了8g,故甲是生成物,且生成甲的质量为8g;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同理可以确定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丙的质量为12g;由质量守恒定律,丁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丁的质量为12g﹣8g=4g,故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4g+5g=9g;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是生成物,故A说法正确;B、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4g+5g=9g,故B说法错误;C、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故C说法正确;D、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所以属于分解反应,故D说法正确,大阿阿香B。
专题复习-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

化学方程 式意义
示例: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粒子个数比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H2O 反应条件: H2和O2 生成物: 点燃 反应物: (读法: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水。)
2H2+O2=2H2O
反应的微粒个数比: 物质反应质量比:
点燃
2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结合得到2个水分子 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 36份质量的水
A.
B.
C.
D.
2:
(1:
1:
8:
2 36
9)
4: 32: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二、知识透视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读法:XX和XX在XX条件下反应生成了XX和XX
化学方程 式意义
练习: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粒子个数比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CO2 反应条件: CO和O2 生成物: 点燃 反应物: (读法: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2CO+O2=2CO2
反应的微粒个数比: 物质反应质量比:
点燃
2:
(7:
1: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个一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结合得到2 个二氧化碳分子 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后 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2 88
11)
56: 32:
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二、知识透视
化学方程式 的书写方法
2014年1月12日星期日
课件制作:李久辉(QQ:103521966)
二、主要知识点透析
中考化学常考化学方程式汇总

中考化学常考化学方程式汇总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能够描述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的化学过程。
在中考化学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的题目,所以熟悉一些常见的化学方程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考的化学方程式汇总,包括了各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及其方程式。
1.燃烧反应燃烧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包括有机物的燃烧反应和无机物的燃烧反应。
(1)有机物燃烧反应C₇H₁₆(l)+11O₂(g)→7CO₂(g)+8H₂O(g)(石油的主要成分燃烧反应)(2)碳的燃烧反应C(s)+O₂(g)→CO₂(g)2.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在适当条件下相互中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1)直接中和反应HCl(aq) + NaOH(aq) → NaCl(aq) + H₂O(l)(2)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CO₂(g) + 2NaOH(aq) → Na₂CO₃(aq) + H₂O(l)(3)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Fe₂O₃(s) + 6HCl(aq) → 2FeCl₃(aq) + 3H₂O(l)3.酸酐与水的反应酸酐与水的反应是指酸酐溶于水生成酸的反应。
(1)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SO₂(g) + H₂O(l) → H₂SO₃(aq)(2)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SO₃(g) + H₂O(l) → H₂SO₄(aq)4.酸与金属的反应酸与金属的反应是指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的反应。
(1)直接反应Zn(s) + 2HCl(aq) → ZnCl₂(aq) + H₂(g)(2)间接反应2Al(s) + 3H₂SO₄(aq) → Al₂(SO₄)₃(aq) + 3H₂(g)5.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反应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反应是指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元素反应生成氧化物的反应。
(1)碱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反应2NaOH(aq) + CO₂(g) → Na₂CO₃(aq) + H₂O(l)(2)碱土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反应CaO(s)+CO₂(g)→CaCO₃(s)6.化学焰燃烧化学焰燃烧是指一些金属离子在火焰中激发产生的特殊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初中常见化学方程式复习提纲】

△ MnO 2 MnO 2 高温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 △ 点燃 点燃 △ 通电 点燃 点燃 △ △高温 高温 高温 点燃 化学方程式一、化合反应,有15个S+O 2=====SO 2 C+O 2====CO 2 2C+O 2=====2CO 4P+5O 2=====2P 2O 5C+CO 2=====2CO 3Fe+2O 2====Fe 3O 4 2Mg+O 2=====2MgO 4Al+3O 2====2Al 2O 3 2Cu+O 2====2CuO 2Hg+O 2=====2HgO 2H 2+O 2=====2H 2O 2CO+O 2=====2CO 2 H 2 + Cl 2 ===== 2HCl CO 2 + H 2O==== H 2CO 3 CaO+ H 2O==== Ca(OH)2二、分解反应,有6个2H 2O 2===== 2H 2O +O 2↑ 2KClO 3==== 2KCl+3O 2↑ 2KMnO 4=== K 2MnO 4+MnO 2+O 2↑ 2H 2O====2H 2↑ + O 2↑ H 2CO 3===H 2O+CO 2↑ CaCO 3=====CaO+CO 2↑三、置换反应,有14个Mg+2HCl=== MgCl 2+ H 2 ↑ Fe+2HCl=== FeCl 2+ H 2 ↑ Zn+2HCl=== ZnCl 2+ H 2↑ 2Al +6HCl===2 AlCl 3+3 H 2↑ Mg+H 2SO 4==MgSO 4+ H 2↑ Fe +H 2SO 4==Fe SO 4+ H 2↑ 2Al +3H 2SO 4=== Al 2(SO 4)3+3 H 2↑ Zn+H 2SO 4=== ZnSO 4+ H 2↑Fe+CuSO 4===FeSO 4+Cu 2Al+3CuSO 4===Al 2(SO 4)3+3Cu Cu+2AgNO 3===Cu(NO 3)2+2AgC+2CuO=====2Cu+CO 2↑ 3C+2Fe 2O 3==== 4Fe+3CO 2↑ H 2+CuO====Cu+H 2O四、复分解反应,有20个①、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有5个NaOH + HCl= NaCl+ H 2O Ca(OH)2+2HCl= CaCl 2+ H 2O 2NaOH +H 2SO 4= Na 2SO 4+H 2O Ca(OH)2 +H 2SO 4=CaSO 4+H 2O Al (OH)3+3HCl= AlCl 3+3 H 2O②、酸和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7个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NaHCO 3+HCl==NaCl+H 2O+CO 2↑ K 2CO 3+2HCl===2KCl+H 2O+CO 2↑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H 2SO 4 + Ba(NO 3)2=== BaSO 4↓ + 2HNO 3 H 2SO 4 + BaCl 2=== BaSO 4↓+ 2HCl 补:HCl+ AgNO 3=== AgCl↓+ HNO 3③、碱和盐(必须都是可溶于水的),生成新碱和新盐:2个。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复习(精析)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复习(精析)一、单选题1、已知AgNO3见光易分解,aAgNO3=bNO2↑+cO2↑+ dX(NO2能与NaOH 反应)。
取34 g AgNO3加热至完全反应,将所得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均热的铜网,测得NaOH溶液增重9.2g,灼热的铜网增重3.2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AgNO3应保存在棕色瓶中B、生成X的质量为21.6gC、X是银D、c: d=1: 1分析:aAgNO3=bNO2↑+cO2↑+dX34 g 9.2g 3.2g (21.6g)170 46 32N(2.8g)N(2.8g)O(9.6g)O(6.4g)O(3.2g)生成X一定含有Ag元素,X的质量为34g-9.2g-3.2g=21.6g。
34g硝酸银中银元素的质量为,=21.6g,X一定是银。
=, c:d=1:22、质量相等的锌、铝、铁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B)A、锌最多,铁最少B、铝最多,锌最少C、铁最多,铝最少D、三者一样多分析:等质量的金属Al、Mg、Fe、Zn与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为Al、Mg、Fe、Zn。
3、在化学反应3A+B=2C+D中,若30g A和1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且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C)A、20B、26C、40D、60分析:3A + B =2C + D3a 2×7030g 10g (35g ) 5g4、铜片与浓硝酸可以发生如下反应:Cu +4HNO 3(浓)=Cu(NO 3)2+2X↑+2H 2O ,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 、生成物X 的化学式为H 2(NO 2)B 、反应中N 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原子与N 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原子的个数比为1:1(Cu +4HN +5O 3(浓)=Cu(N +5O 3)2+2 N +4O 2↑+2H 2O )C 、浓硝酸属于纯净物(溶液属于混合物)D 、反应物Cu 与生成物H 2O 的质量比为32:9(64:36=32:18) 5、某合金由两种金属组成,取30g 该合金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测得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2g ,则该合金的组成可能是(C)A 、Zn 和FeB 、Mg 和AlC 、Al 和ZnD 、Fe 和Cu分析:Zn +H 2SO 4=ZnSO 4+H 2↑ 65 2 xFe +H 2SO 4=FeSO 4+H 2↑ 56 2 30g-x++=Mg +H 2SO 4=MgSO 4+H 2↑ 24 22Al +3H 2SO 4=Al2(SO 4)3+3H 2↑ 54 6 18 26、实验室有一包含杂质的NaHCO 3样品100g(杂质不含钠元素,受热不变化),其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为23%,180℃时,将样品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7.6g ,则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2NaHCO 3△Na 2CO 3 + H 2O + CO 2↑) (B)A 、33.6%B 、40%C 、47.3%D 、60%分析:2NaHCO3△Na2CO3+ H2O + CO2↑168 62(33.6 g)100g-87.6g=12.4 g原NaHCO3的质量为(100g·23%)/()=84g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40%7、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分解反应属于化学变化)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1:8)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丁=甲+ 丙18 2 168、有18.6g的NaOH和Na2CO3固体混合物,已知N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23:3,把该固体全部加入到盛有100g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里残留物质的质量是114.2g。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化学方程式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化学方程式 【考点要求】 1. 正确书写和判断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认识 2. 了解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并能掌握它们之间转化的规律理解、应用 3. 能利用简单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理解、应用 【学习目标】1. 能正确判断化学方程式的的对错。
(中考的第11题)2. 能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对题目中的选项做出正确判断。
(中考的第9题)3.掌握信息性化学方程式书写题的分析思路和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中考的第25题)【重点难点】信息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活动一】判断化学方程式的的对错。
【例题评析】1.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语言,以下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uO +H 2O===Cu(OH)2B .2NaOH +CuSO 4===Na 2SO 4+Cu(OH)2↓C .4Fe +3O 2=====点燃2Fe 2O 3D .Mg +HCl===MgCl 2+H 2↑2.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 .氧化铁被一氧化碳还原成铁:Fe 2O 3+CO=====加热2Fe +2CO 2B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CaCO 3+H 2SO 4===CaSO 4+H 2O +CO 2↑C .甲烷的完全燃烧:CH 4+2O 2=====点燃CO 2+2H 2OD .用铜片和氯化银验证金属铜比银活泼Cu +2AgCl === Cu Cl 2+2Ag【变式训练】3.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用铝和稀盐酸反应制氢气 Al +2HCl===AlCl 2+H 2↑B .铜和硝酸银反应:Cu +AgNO 3 CuNO 3+ Ag↓C .铜绿和稀盐酸反应:Cu 2(OH)2CO 3+4HCl 2CuCl 2+3H 2O +CO 2↑D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纯碱和氧气:2Na 2O 2+CO 2 2Na 2CO 3+O 2↑4.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且书写正确的是 ( )A .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 2:CaCl 2+CO 2+H 2O =CaCO 3↓+2HClB .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Cu +H 2SO 4=CuSO 4+H 2↑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Mg +O 2=====点燃MgO 2D .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aCO 3CaO +CO 2↑【归纳总结一】判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方法: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即反应是否符合事实,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是否正确)2.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即是否配平)氢原子 氧原子 碳原子 氢原子碳原子 氧原子 甲 乙 丙 3.检查气体符号、沉淀符号以及条件是否正确活动二: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化学反应【例题评析】1.(2012镇江市)下图为某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点燃A .X 是有机物,Z 、W 是无机物B .X 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75.0%C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 4+O 2 =====点燃 CO 2+H 2OD .点燃X 前,要先检验其纯度,以防止爆炸2.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丁是单质,则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不发生改变C .甲、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6,则丁为NOD . 乙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变式训练】3.(2013镇江)甲和乙反应可制备燃料丙,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专题复习:化学方程式2013.12

课题:化学方程式一、本节知识网络二、当堂练习题1、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2、不能表示化学方程式的是()A.反应条件B.反应物和生成物C.反应的快慢D.各物质的质量比3、在化学反应中,A+B=C+D,已知12克A和18克B恰好完成反应生成6克C,则生成了D的质量是()A.13克B.24克C.18克D.26克4、在2A+B=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6g B.32C.16D.32g5、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NaOH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是Cl2+2NaOH→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为()A.NaCl B.H2C.HCl D.HClO6、已知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中有3种分子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B.a=15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D.Z为化合物8、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3H6O3+3O2=3CO2+3H2O B.C3H6O3+O2=CO2+H2OC.C3H6O3+3O2=3CO2↑+3H2O D.2C3H6O3+5O2=6CO2+6H2O9、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D.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10、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11、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1)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3)氦气的化学式_________(4)8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_12、有化学反应A+B=C+2D.已知49gA恰好与29gB完全反应,生成了60gC,则同时生成D__ g.现已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A为98,B为58,C为120,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
专题13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专题复习(原卷版)

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计算1.答题模板以“求6.8 gH2O2分解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例:2.计算公式(1)有关不纯物质的计算 = =100% = 100%+ =1⨯⨯⨯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纯净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纯度混合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杂质的质量纯-杂质的度质量分数(2)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00%=100%+ = =+ =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生成气体的 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反应物中不参与化学反应前各物质反应的固体杂的质量总和质的质量类型一 题中已给出纯净物的质量【典例1】如图是某种胃药的部分标识,胃药中所含的物质能中和胃里过多的胃酸(主要是盐酸)。
某患者按标识上的服用方法服药,服药三天后病情好转。
计算患者在三天内所服的此胃药中:(1)所含Al(OH)3的质量是多少?(2)理论上可中和胃酸中HCl 的质量为多少?【典例2】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化学方程式如下:SiO 2+2C Si+ nCO↑。
现以125t石英砂(SiO 2质量分数为96%)为原料,与足量的碳反应制取硅。
请计算: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n = ; (2)制取的硅的质量。
1.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化学式为C 2H 4),其反应原理为2CO 2+6H 2C 2H 4+4H 2O 。
若生产56t乙烯,则消耗掉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类型二根据质量差计算纯净物的质量【典例1】某实验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测量的有关数据记录如下:试计算:(1)反应完全时生成氧气的质量。
(2)原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典例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一块质量为40g的铜锌合金中的铜,将该合金放入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稀硫酸100g,烧杯内剩余固体27g。
最新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知识点归纳经典

最新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知识点归纳经典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过氧化钙(CaO2)常用于活鱼运输时的增氧剂,过氧化钙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某过氧化钙样品中含有少量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杂质,取该样品15.0g投入盛有108.0g水的烧杯中,缓慢搅拌,充分反应,最终收集到氧气质量为3.20g,计算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96%【解析】【分析】【详解】解:设过氧化钙质量为x,22222CaO2H O=2Ca(OH)O14432x 3.2g14432=x 3.2g++↑x=14.4g,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是:14.4g15.0g×100%=96%,答: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是96%。
2.“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
为了测得该纯碱的组成,进行以下实验:取NaCl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25克溶于适量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
回答下列问题:(1)NaCl在生活中的用途广泛,请写出一种用途:_____。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3)求: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调味品(合理均可) NaCl、HCl 15.2%【解析】【分析】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完全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1)NaCl 在生活中的用途广泛,用途为调味品、配制生理盐水、农业选种等。
(2)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 点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不变,则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完全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 点时,稀盐酸过量,故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稀盐酸中的氯化氢,化学式为NaCl 、HCl 。
(3)设与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2322Na CO +2HCl =2NaCl +H O +CO 10673x 146g 10%↑⨯10673=x 146g 10%⨯ x=21.2g故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 的质量分数为25g-21.2g 100%=15.2%25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g : 8.8g=10 :11。
【点睛】 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物质的质量比。
8.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相同
C.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D.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正确;B、同种元素原子核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
子个数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详解】
C、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9:22,设生成 8.8gD 同时生成 C 的质量为 x
2A +5B= 2C + 4D 29 4 22 x 8.8g
29 = x 4 22 8.8g
x=1.8g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 B 的质量为1.8g+8.8g-2.6g=8g ,则 B 与 D 的质量比为
同,错误;C、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
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正确。故选 B。
9.将铜投入浓硝酸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为( )
A.二氧化碳
B.氢气
C.氯化氢
D.二氧化氮
【答案】D
【解析】
【详解】
浓硝酸中含有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铜中含有铜元素,所以生成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氢
12.碳化硅(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热结构材料.在空气中,碳化硅能与熔融的
高温
氢氧化钠发生反应:SiC+2NaOH+2O2
Na2SiO3+X+H2O,下列有关 X 物质的化学式推断
中,正确的是( A.SiO2 【答案】C
) B.CO
C.CO2
D.Na2CO3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反应物中含 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 Si,1;C,1;Na,2;O,6;H,2;已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 种类及原子个数为 Si,1;Na,2;O,4;H,2;比较分析可知 X 中含有 C 和 O 元素,其 原子个数分别为 1 和 2,故 X 的化学式为 CO2 故选 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运用,只有掌握了这一知识的内涵,就能 正确解答.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保持不变
4.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 2: 7
C.图示中 x 的数值为 4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生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通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看出,反应物中有一个分子过量,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 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 A 不正确; B、该反应只有 1 种生成物,故 B 不正确; 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看出,每个生成物分子由 4 个原子构成,故 C 不正确; D、由于反应物中有一个分子过量,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 3︰1,故 D 正确。故选 D。
7.在反应 2A+5B=2C+4D 中,C、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9:22.若 2.6gA 与一定量的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8.8gD 则在此反应中 B 和 D 的相对分子质量质量比为
A.4:9
B.8:11
C.10:11
D.13:44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生成物的总质量,反应前后原
A.12g
B.11g
C.9g
D.14g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由两者反应时的质量关系可知,两者反应的质量比是 1:1,则可判断 6g A 和 8g B2 充分反
应时 B2 会剩余 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 AB 会是 12g。故选 A。
3.火箭常用联氨(N2H4)作燃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2NO
化学方程式专题复习经典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高温条件下,14.4g 某种铁的氧化物恰好与 5.6g 一氧化碳完全反应,则该氧化物中铁元
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18:7
B.7:2
C.7:3
D.21:8
【答案】B
【解析】
【详解】
设 5.6g 一氧化碳完全反应需要氧元素质量为 x,
CO O CO2 28 16 5.6g x
11.FeS2 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 SO2,其化学方程式为
4FeS2+11O2 2X+8SO2,则 X 的化学式为
A.FeO
B.Fe3O4
C.Fe2O3
D.FeSO4
【答案】C
【解析】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FeS2+11O2
2X+8SO2,反应前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4、8、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0、8、1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 类、数目不变,则 2X 分子中含有 4 个铁原子和 6 个氧原子,则每个 X 分子由 2 个铁原子 和 3 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Fe2O3。故选 C。
C、由方程式可知,图示中 x 的数值为 4,故 C 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由 0 价变成了+1 价,故 D 正确。故选 B。
5.食盐不仅可以做调味品,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电解饱和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的产
物是( )
A.H2 C.NaOH 【答案】D
B.Cl2 D.Na2CO3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进行分 析。 【详解】 饱和食盐水中不含有碳元素,所以电解饱和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碳酸钠,故选 D。
14.下列物质中均含有氯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KCl ②Cl2 ③HClO ④X ⑤NaClO4。 根据氯元素化合价的排列规律,X 不可能是( )
A.AgCl 【答案】A
B.KClO3
C.HClO2
D.Cl2O5
【解析】
【分析】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详解】
根据化合价的有关知识可知,①KCl、②Cl2、③HClO、⑤NaClO4 中 Cl 的化合价分别为:-1、 0、+1、+7,化合价依次升高,故 X 的化合价应在+1 和+7 之间。KClO3、HClO2、Cl2O5 中的 Cl 的化合价分别为:+5、+3、+5,只有 AgCl 中 Cl 的化合价是-1 价,不在+1 和+7 之间。故
了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Cl4 +2H2一定条件Si+4HCl ,由方程式可
知:
【详解】
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
应,故 A 正确;
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就是氢气和硅的质量比为:(2×1×2):28=1:7,故 B 不
正确;
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X,Y,Z,W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 后,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10
m
8
7
反应后的质量/g 2
3
30
25
A.若 W 为水,则 X 或 Y 必定为酸或碱 B.若 X 为化合物,Y 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C.m 的数值为 32 D.参加反应的 X 与 Y 的质量比为 1:4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 的质量减少了 10g﹣2g=8g,故 X 是反应物,参加反应 的 X 的质量为 8g;同理可以确定 Z 是生成物,生成的 Z 的质量为 30g﹣8g=22g;W 是生成 物,生成的 W 的质量为 25g﹣7g=18g;由质量守恒定律,Y 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 Y 的质量为 22g+18g﹣8g=32g,故 m 的数值为 32g+3g=35g。该反应的反应物为 X 和 Y,生成 物是 Z 和 W。 【详解】 A、若 W 为水,则 X 或 Y 不一定为酸或碱,如甲烷等有机物燃烧也能生成水,故选项说法 错误。 B、若 X 为化合物,Y 为单质,无法确定 Z 和 W 的类别,该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故选 项说法错误。 C、Y 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 Y 的质量为 22g+18g﹣8g=32g,故 m 的数值为 32g+3g=35g,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参加反应的 X 与 Y 的质量比为 8g:32g=1:4,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D。
A +2B = C +D
5.6g
0.2g
x
0.4g
5.6g =0.2g x 0.4g
x=11.2g 答:参加反应 A 物质的质量为 11.2g。
17.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5CH3OH + 12O2 + 6NH3 = 3N2 + 5X + 19H2O,则 X 的化学式为
选 A。
1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同的原子.下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