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素

合集下载

【词语大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

【词语大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

【词语大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拼音】:búfènbùqǐ,bùfěibùfā
【说明】:愤:心里想弄明白可仍是不明白;启、发:开导、启发;悱:想说又不晓得怎么说。

假如不是经由搜肠刮肚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如果不是经过思考并有所领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

【出自于】:《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握一隅不以三隅播发,则无复也。


【褒贬】:中性词
【用法】:可以当四字成语返回应用领域,用作教导。

【英语】:wouldnotexplainunlessoneisdesperatelyanxioustolearn-willnotexplaintosb.notdeterminedtolearn;explainunlessoneisdesperatelyanxioustolearn-
willnotexplaintosb.notdeterminedtolearn
成语解析
名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要等对方切实无奈想明确的时候再去启示他,只有在对方心里清楚但不知如何表白时再去劝导他。

学生如果不经过思索并有所体会,想要说道听说不出时,就不回去劝说他;如果不是经过左思右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回去鼓舞他,常常用以阐述对学生必须严苛命令,先使学生热情高涨思索,再展开尽早鼓舞。

例句
老师讲课必须实行启发式教养,努力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才干较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导孩子时,咱们应当主意想法培育孩子积极学习的好习惯,不能碰到困难就求助。

论语31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31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 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
7.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 复也。”
7.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 复也。”
7.10 子於是日哭,则不歌。
7.10 子於是日哭,则不歌。
注释:是日:这一天。
翻译:先生在有丧者之侧进食,从未饱过。这一天吊丧 哭了,即不再歌唱。
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 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 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7.10 子於是日哭,则不歌。
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 “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 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 好。”
7.13 子之所慎:齐、战、疾。
注释:(1)愤:苦思冥想仍想不明白。 (2)悱:音斐。想说而又说不来。
( 3)隅:一角,一方面。
译文:教导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想不明白的时候,就不要去开导他; 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就不要去启发他。如果教给他一个方面, 他却不能推知其他三个方面,那就不再教他了。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 求,从吾所好。”
注释: (1)富:指升官发财。(2)求:指合于道,可以去求。(3)执鞭之 士:古代为天子、诸侯和官员出入时手执皮鞭开路的人。意思 指地位低下的职事。

高三复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翻译

高三复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翻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翻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为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

出自《论语》。

《论语》主要内容《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

”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

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
体状态就是“仁”。

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四年级上册古诗第二单元诸子百家论语选读举一反三

四年级上册古诗第二单元诸子百家论语选读举一反三

四年级上册古诗第二单元诸子百家论语选读举一反三《举一反三》原文与赏析
(孔)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③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八)
注释
①愤:发愤(想要弄清问题)。

②悱(fěi):心里想说而口又说不出。

③隅(yú):角落,喻指问题的一个方面。

译文
孔子说:“对于学生,老师要做到不到他们发愤努力想弄清疑惑问题的时候、不到他们心里想说而又表达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开导他们。

如果学生不能由知其一类推而知其三、不能触类旁通,就不再往下教他们。


感悟
成语“举一反三”就是由此而衍生的。

无论工作还是学习,如果能够做到举一反三,那么就基本上不成问题了。

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方法。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提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启意;发,谓达其辞。

”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思考,急于解决但有尚未完全搞通时的心理状态。

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予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

“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清楚的另一种心理状态。

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也就是说孔子提倡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如果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就不要急于告诉学生任何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教师再适时进行点拨。

如果学生没有经过自己的主动思考,对某一问题有了自己的认识,教师就不要告知学生任何结论性的知识,要等到学生处于“悱”的心理状态,教师再进行点拨,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

但是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为教师必须要等到学生“愤”、“悱”之后再“启”、“发”,但是如果我们教师只是消极地等待学生自发地去“愤”、“悱”,恐怕会贻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因此作为教师,首要的职责应该是利用学生天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表现欲,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欲望,让其“愤”,让其“悱”。

【教育随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教育随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教育随笔】不愤不启,不俳不发孔子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启发”这一思想在中国正是这位伟大的教育家首先提出的。

“不愤不启,不俳不发”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大意是不到学生自己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

现代教育理论中将“启发式教学”这一重要的指导思想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原则,其核心是“成功的使学生的思维情绪和智力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我们倡导教学活动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关键是要看学生是否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式教学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曾经看过一个教学案例,里面有一个片段,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

□ ×□=1600有学生给出的答案是80X20=1600, 40X40=1600.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一孩子给出的答案是25X64=1600 , 一般的孩子都填的是整十数,老师于是询问孩子的思路,孩子说他想到25X4=100, 100X16=1600,老师对这孩子的想法和思路大加赞赏。

重点来了,受这孩子的思路启发,于是有孩子迅速给出T这样的答案:50X32=1600 ,孩子自己解释说,50×2=100, 100X16=1600……课堂气氛顿时更加活跃,答案不一而足。

这就是启发的力量!“启发”可以让一个孩子的思维得以拓展,也可以让一群孩子的思维得以碰撞,走向升华。

常常有同事在一起聊起教学日常,也听到很多抱怨,这节课上的好郁闷,学生就是启而不发。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每一个从教的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形。

按孔夫子的理论, 至少我们需要明白一点,一定是我们启发的时机不对,一定要在学生想了但没通的时候去启发,我们往往提前了或者推后了启发的时间节点,这个时候其实和强行灌输没有分别,所以学生一定是稀里糊涂的状态,被动去接受相关知识,表现为老师费劲学生吃力,整节课死气沉沉。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一句经典的成语,它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愤怒,就不能激起斗志;如果没有悲伤,就不能发挥创造力。

这句成语告诉我们,情感的激发可以激发我们的内在潜能,促使我们不断突破自我,推动我们前进。

愤怒和悲伤是人类的情感之一,是我们在生活中难以回避的情感之一。

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会感到愤怒和失落;当我们经历失去和遭受痛苦时,我们会感到悲伤和沉痛。

这些情感并非负面的,而是可以激发我们内在潜能的力量。

就像火山爆发一样,愤怒和悲伤可以迸发出巨大的能量,让我们拥有无限的战斗力和创造力。

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当我们面对不公平和对错时,我们会感到愤怒。

愤怒并非一种消极的情绪,而是一种能够激发斗志的情感。

愤怒可以让我们不满于现状,让我们勇敢地站出来,挑战一切不公平。

就像一股烈火一样,愤怒可以燃烧我们的心灵,驱使我们去追求公正和正义。

没有愤怒,我们就会缺少斗志,缺少对不良局面的改变的渴望。

正是因为愤怒的存在,我们才能积极地去改变世界,去挑战一切困难。

悲伤是一种深沉的情感,当我们遭受失败和失去时,我们会感到悲伤。

悲伤也并非一种负面的情绪,而是一种能够激发创造力的情感。

悲伤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让我们珍惜眼前的一切。

就像一滴露水一样,悲伤可以滋润我们的心田,激发我们不断创造的动力。

没有悲伤,我们就会缺少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幸福的追求。

正是因为悲伤的存在,我们才能珍惜拥有的一切,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总会因为失败和失去而感到愤怒和悲伤。

我们不能沉湎于这种情感之中,我们需要适度地激发这些情感,让它们成为我们前进的力量。

我们需要用理智来控制这些情感。

在愤怒和悲伤的情绪之下,我们必须冷静下来,用理智来分析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

如果我们一味地沉浸在愤怒和悲伤之中,我们只会加深内心的痛苦,失去清晰的思考能力。

所以,我们需要用理智来控制这些情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朱熹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解释

朱熹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解释

朱熹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解释朱熹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哲学家、文学家,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我们来看看“不愤不启”这个词组。

愤,是指对不公正的事情感到愤怒;启,是指启发、开导。

所以,“不愤不启”就是说,如果你看到一些不公正的事情却不感到愤怒,那么你就无法被启发、开导。

这就像是你看到别人受到欺负,却无动于衷一样,你是无法从中得到教训的。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不悱不发”这个词组。

悱,是指心里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感觉;发,是指表达出来。

所以,“不悱不发”就是说,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感受却说不出来,那么你就无法表达出来。

这就像是你想跟朋友分享一件事情,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说一样,你是无法把心里的话讲出来的。

那么,为什么朱熹要这么说呢?他的目的是什么呢?其实,他是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想学到东西,就必须要有热情和勇气。

如果你对一件事情没有热情,那么你就无法投入精力去学习;如果你对一件事情没有勇气,那么你就无法面对困难和挑战。

只有既有热情又有勇气,才能真正地学到东西。

当然啦,朱熹并不是要我们盲目地追求热情和勇气。

他强调的是,我们在追求热情和勇气的也要保持理智和冷静。

因为有时候,过分的热情和勇气反而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所以啊,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有热情和勇气,又要有理智和冷静。

朱熹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道理:要想学到东西,就必须要有热情和勇气。

同时呢,我们也要保持理智和冷静,找到一个平衡点。

希望我们都能够做到这一点,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出自《三国志·魏书·郭淮传》中,形容郭淮的性格和为人处事的态度。

郭淮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一位重要将领,他深受曹操的信任和赏识。

这句话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

它强调了一个人在面临挫折和困难时要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

不愤指的是不满、不气愤,不启则是指不开启、不激发。

这意味着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要盲目愤怒,反而应该冷静思考、内心宽慰,以平和的心态应对问题。

只有保持冷静和平和,才能更好地面对困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办法。

这句话也强调了在言行上要避免过分情绪化和过度表达。

不悱指的是不沉郁、不哀痛,不发则是指不表达、不发泄。

这意味着在沟通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和表达过于激烈。

过分情绪化和过度表达容易导致误会和纷争,反而会影响到问题的解决和沟通的顺利进行。

这句话所展现的郭淮的性格特点,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和社交中,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逆境和挑战面前,我们往往会面临很多困惑和困难,但只有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才能更好地面对和解决问题。

避免过分情绪化和过度表达也是非常重要的。

过度情绪化和过度表达往往会导致不必要的争吵和冲突,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和问题的解决。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冷静、理性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一句简短的名言,但却包含了深刻的哲理。

它告诫我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应该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同时也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表达方式,以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这种心态和态度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团队和社会,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取得更好的成就和成功。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导语:《论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被后世学者誉为“东方的《圣经》”,对于教育和人生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孔子说:“启聪慧之士,使他于疾患中见良才,教育他于祸福中得安乐。

”“启聪慧之士”是孔子说的一个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反三隅者也”。

意思是:对智慧有了疑问却不去寻求解答,没有启发智慧,就讲不出道理;对思想没了启发却一味地追问推敲,就说不出道理。

对于一个人来说要学会正确地学习而不是去学习错误的东西。

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则知之。

”意思是:学习之后的时候要经常的去实践运用,不也能说吗?意思是:学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懂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如果不能从内心去真正的去做,你只会学习一些错误的话,那么它就会成为你的障碍,就像生活中的道理一样是不能去理解别人的思想一样会让自己思想受到影响一样也会让自己的思想变得不好或者说越来越浅薄;学到的东西如果一错再错只会让你失去很多东西。

也就是所谓的被别人给害了去了。

所以你要学习是为了让自己真正强大起来。

”4.子路问曰:敏于求知,力行于学。

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

孔子说:“敏于求知,力行于学”也就是说对学问有兴趣、有抱负和志向的人才会求知,行动才能达到目的地。

有才之人都会有所求知而行于学。

学习要善于从实践中获取。

“敏于求知”就是要善于学习,而这两者之间是相互结合的。

子路问:“敏于求知?”子路回答说:“敏于求知而行于学!”一个人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有所收获。

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应该有一个远大的志向和目标,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兴趣,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这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敏而好问”来促进自己的进步!“力行”是指自己在学习中的实践与探索。

5.子见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译文:三个朋友一起走路,必定会有我的老师来指导他,而选择自己做错了的地方而对他不那么友善之人来提醒他做错了。

朱熹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

朱熹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

《论语》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对此句解释,令人多采用南宋朱熹注。

朱熹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贯通即是,仅当学生心求通而未得时,开其意,仅当学生口欲言而不能时,达其辞。

显然,在朱熹看来,愤悱之境乃认识的境界,而启发则是开意达辞之术。

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愤懑与凄愁,这就有了解释的必要和余地,有两个问题立刻摆在面前:(1)教学过程中,学生愤懑的原由是什么?(2)学生的愤懑意味着什么?愤悱如何成为启发的前提?朱熹的解释基本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他依据自己治学的经验和对学生情绪的洞察,得出了心求通而未得便生愤懑意和口欲言而不能必现凄愁状的结论。

由于这一结论带有规律性,故可反映孔子的本义。

程颐的解释则回答了第二个问题,有愤悱状,表明学生有学习的诚意,这同样是程颐个人的体验。

经验告诉程颐,一个人不专致痴迷于学习,不会有愤悱之状,这种经验具有普遍性。

因而能反映孔子的本义,愤悱所以成为启发的前提,程颐认为,“不待愤悱而发则知之不能坚固,待其愤悱而后发,则沛然矣。

”如何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学思结合呢?答案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也就是说,学生不要指望轻易得到教师的点拨和传授,必须先开脑筋,自求自得,能通过自思而通。

教师决不主动施教。

只有学生千思不得其解,”气急败坏时,教师才给以很有分寸的点拨,引导;只有学生因思无所得而恢心丧气,愁眉苦脸时,教师才直接传授知识。

在这样的教师面前学生能不学思结合吗?通过启发促使学生学思结合会产生什么效果呢?简而言之就是举一反三,知智统一。

孔子称赞学生的原因多是学生能作“反三”类推。

子夏由“绘事后素”联想到“礼后乎”孔子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贡能用《诗经》中的句子理会孔子说的“贫富”观点,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在科学意义上,子夏的联想和子贡的灵活只有在孔子启发教育下才能产生,孔子的教学追求在学生身上实现了,当然心满意足,赞不绝口,由于启发促成了学生学思并重,因而,学习结束后,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同时也就提高了认识理解能力,从而获得智慧,子贡的闻一知二,颜渊的闻一知十,反映的正是知智统一。

论语教育思想

论语教育思想

论语教育思想《论语》是我国儒家经典著作,是学习、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

它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语》的教育思想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必须讲求方法,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知识。

《论语》中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说明了这一点,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如果学生已经充分理解了问题,但是仍然想通过进一步思考来弄清楚问题,这时就不应该继续向他提问,因为学生此时已经开始尝试着自己思考,已经理解了问题,教师应该让学生停止思考,让学生知道正确答案,而不是迫切地让学生给出正确答案。

如果此时强行让学生回答,学生是无法理解的。

2、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比如教师在教学生“温故而知新”这个成语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温故”是什么意思,还要让学生知道“知新”是什么意思,如此学生就能知道,对于学过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讲到的时候,是需要联系之前所学过的内容的,如此才能做到融会贯通,将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论语》中很多关于教育孩子方面的言论,也为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论语》第三章中记载的“贤贤易色”的观点,在现代社会的女性中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观点,却直指女性的道德修养,告诫女性要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意志力。

其实《论语》中关于家庭教育的思想也值得我们学习。

《论语》第八章中提到的“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就体现了父母教育孩子的一种特殊的方式,在父母亲年事已高的时候,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心态,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珍惜时间。

3、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直指人与人交往的一种态度,就是不同道的人就没有必要勉强凑在一起。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曾碰到过很多有才能的人,但孔子都不愿意同他们交往,就是因为他们的观念与孔子的不一致,因此两人也不会走到一块去。

古诗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翻译赏析

古诗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翻译赏析

古诗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翻译赏析文言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

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原文出自《论语·第七章·述而篇》【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

好谋而成者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

朱熹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解释

朱熹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解释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人际关系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矛盾和冲突。这时候,我们既要有愤慨的心,勇于面对这些问题;又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立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化解矛盾和冲突。我们还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需求,尊重他人的观点。这样,我们才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和谐共处。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不悱不发”。这里的“悱”,是指心中有所感悟,但却难以言表。朱熹认为,一个人如果对某个问题有所感悟,但是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那么他就无法与他人分享这种感悟,也就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启发。这就好比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如果我们能够勇敢地面对这些困难,并且从中找到解决办法,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这种经验分享给他人,让他们也受益于我们的经验。所以,朱熹认为,要想有所启发,还要有善于表达的能力。
朱熹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理解告诉我们,要想有所启发,首先要有愤慨之心;其次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进,成为更好的人。谢谢大家!
那么,朱熹是如何将这两句话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呢?我们可以通过两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学习的。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这时候,我们首先要有一颗愤慨的心,对这些问题产生强烈的兴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投入精力去深入研究这些问题,从而获得启示。我们还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当我们对某个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要及时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我们不仅能够巩固自己的知识,还能够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实现共同进步。
朱熹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解释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朱熹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解释。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是孔子的弟子子夏说的。朱熹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理学家,他对于儒家经典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那么,朱熹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呢?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7-8)

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7-8)

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7-8)孔⼦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教学⽅法,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要求弟⼦能够举⼀反三,当弟⼦充分进⾏独⽴思考之后,再进⾏开导、启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愤:⼼求通⽽未得,冥思苦想⽽仍然领会不了的样⼦。

启:启⽰、开导。

悱(fěi);⼝悱悱也,想说⼜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

发:开发,启发。

隅(yǔ):⾓落,某个⽅⾯。

复:重复。

不复,不重说⼆遍的意思。

【译⽂】孔⼦说:“不到他⼼⾥急于弄明⽩⽽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教给他⼀个⽅⾯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推知另外三个⽅⾯的东西,就不再重复教他。

”“愤”指弟⼦发愤之⼼,发愤的⽬的是得道。

弟⼦有真诚之⼼“志于道”,⽽且致⼒于得“道”,发愤到将要突破的临界状态,便及时给予点拨指导,就会达到“⼼有灵犀⼀点通”的效果。

如果弟⼦⾃⾝努⼒不够,还未能达到愤⽽欲破的临界点,⽆论怎么点拨,弟⼦也不会取得突破,那就暂时不给予开导。

“悱”指弟⼦表达之辞,有了深⼊领悟思考,还要准确表达出来。

弟⼦通过点拨得到启发,对“道”有了较为深刻的领悟,想通过⾔辞表达却尚⽋准确的时候,马上给予启发,帮助弟⼦贴切地表达出“道”之理。

如果弟⼦领悟不透就想急于表达,则往往会出现完全词不达意的现象,这时盲⽬给予的所谓启发,实际上是强⾏灌输,会堵塞弟⼦思考的通路。

“愤”是指⼼,“悱”是指⼝;“愤”重思辨,“悱”重表达。

弟⼦达到什么程度是“愤”,出现什么表征是“悱”,需要先⽣认真观察神态、准确把握⽕候。

掌握了“愤”与“不愤”、“悱”与“不悱”的判断标准,再给予循循善诱,帮助弟⼦融会贯通。

这是孔⼦⾼超的教育技巧和教学艺术所在。

如何把握⽕候?关键看弟⼦能不能做到举⼀反三。

“隅”是房屋的四⾓,先⽣举出其中⼀个⾓的形态特点,弟⼦应该马上推知其他三个⾓的形态特点。

如果做不到这⼀点,就暂时不再重复教导,给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
愤:努力思考而没有找到答案。

悱(fěi):想说却表达不出来。

隅(yú):角,角落。

这句是“启发”和“举一反三”两词的出处。

【大意】
孔子说:“不到学生苦苦思考而仍不理解的时候不去启示他,不到学生想说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一隅,他却不能以此推知其他三隅,便不要再教他了。


【评析】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

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

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

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