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诗歌表现手法真题汇编.doc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诗歌题型专练-------表现手法(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诗歌题型专练-------表现手法(含解析)

诗歌题型专练-------表现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戎昱去年长至①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②。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注】①长至:夏至。

夏至白昼最长,故称。

②獬(xiè)豸(zhì)冠:古代御史等执法官吏戴的帽冠。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作此诗之时,已被贬谪到辰州,正是寒冷的冬至日,眼前霜雪漫天的情景,让他难忍悲凉,感慨万千。

B.去年夏至,诗人还在京城为官,头戴华冠,手持法杖,踌躇满志,为朝廷效命。

C.由颈联可知,诗人积极进取,渴望仕进,迫切地想荣归京都,面见天子;不愿寄身荒野,功业无成。

D.尾联中,诗人一直未能收到来自京城的消息,心忧家国,却无可奈何,只能独立江边,涕泗横流。

2.这首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试结合相关内容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苏幕遮·草梅尧臣露堤平,烟墅杳。

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独有庾郎①年最少。

窣地春袍②,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

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

落尽梨花春又了。

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①庾郎,指南朝的庾信,他才情横溢,少年得志,“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

这里借指离乡宦游的才子。

②窣地,拂地,拖地。

春袍,指初入仕途官员穿的青色官服。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整首词虽不着一“草”字,却用环境、形象、神态的描绘,将春草写得形神俱备。

B.“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采用拟人,借春草之“怨”委婉地表达自己倦宦思归。

C.“落尽梨花春又了”既写出春去夏来的季节更替,又暗示自己的仕途将上新台阶。

D.“接长亭,迷远道”照应“露堤平”,写出春草更加的茂盛,连接起了堤上的长亭。

4.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西都作【宋】朱敦儒我是清都①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高考语文诗歌评价历年真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评价历年真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评价历年真题及答案介绍本文档将提供高考语文诗歌评价历年真题及答案,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个考试部分。

真题和答案以下是历年高考语文诗歌评价的真题及答案:1. 2019年真题:题目:根据所学诗歌,写一篇对于诗人创作意图的分析文章。

参考答案:根据诗人表达的情感、意象等元素,分析诗歌所传达的主题和诗人的创作目的。

2. 2018年真题:题目:选择一首诗歌,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

参考答案:在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时,注意语言的形象、对比、比喻等手法,然后分析这些手法对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产生的影响。

3. 2017年真题:题目:阅读一首古诗并解读其意境和主题。

参考答案:通过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理解诗歌所呈现的意境和描绘的主题,结合古代社会背景和诗人的创作背景进行解读。

4. 2016年真题:题目:选择一首现代诗歌,分析其中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参考答案:通过分析现代诗歌的语言、意象、表达方式等,分析其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5. 2015年真题:题目:对于一位诗人的诗歌创作风格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社会背景等,分析诗人的诗歌创作风格、情感表达方式以及创作手法等,然后根据个人观点进行评价。

结论高考语文诗歌评价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理解真题并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通过对历年真题及答案的研究,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个考试部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以上提供了一些历年真题及答案的参考,希望能对同学们备考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分类汇编(含答案)典型

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分类汇编(含答案)典型

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分类汇编(含答案)典型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达摩支曲①(唐)温庭筠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

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

君不见无愁高纬②花漫漫,漳浦宴馀清露寒。

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汍澜③。

旧臣头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

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

【注】①达摩支曲:乐府舞曲名。

摩,一作“磨”。

又名《泛兰丛》。

②无愁高纬,“无愁天子”高纬。

高纬,北齐后主,一位荒淫的亡国之君。

③汍(wán)澜:流泪的样子。

(1)这首诗从体裁角度看,是一首________诗,而从题材角度看则是一首________诗。

(2)本诗在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缘情造境,多方烘托。

请结合全诗分析烘托手法的运用。

【答案】(1)古风(乐府、古体诗);借古讽今(咏史怀古)(2)①用比兴手法烘托,麝碎香存,藕断丝连,烘托故国之思。

②用典故烘托,用蔡文姬和苏武的典故,烘托爱国热情。

③用景物烘托,用“邺城”衰败的景象,烘托对高纬亡国而老臣终抱亡国之恨的感叹。

全诗层层渲染,借古讽今,揭示高纬亡齐的历史教训。

【解析】【分析】(1)古代诗歌就体裁来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古风),本诗不符合近体诗特点,所以是古体诗。

诗人在这首诗中,颂扬了蔡文姬、苏武二人的爱国热情,斤责了“无愁天子”高纬的误国行径,对有雄心报国的北齐老臣终抱亡国之恨表示叹惋,暗示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万古皆然,对晚唐统治者敲起警钟。

咏史怀古,借古讽今。

(2)本诗的主旨在于揭示高纬亡齐的历史教训,而歌咏此事的诗句却只有六句,下余六句,开头四句和结尾二句都是为渲染亡国之恨而层层烘托:先以麝碎香存、藕断丝连的比兴,写相思的久远;再用蔡文姬、苏武羁留匈奴的典故,写故国之思的痛切,表达爱国之情;而在叙述北齐亡国的血泪遗事之后,更越世代而下,以“邺城风雨连天草”的衰败景象,抒写后人的叹惋感伤。

这样反复地烘托渲染,从时间、空间、情思各方面扩展意境,大大丰富了诗的形象,增强了抒情色彩和感染力量。

近年诗歌鉴赏考题分考点汇编——表现手法

近年诗歌鉴赏考题分考点汇编——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1.(内容手法)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10全国卷Ⅰ)刘孝绰。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答案:1)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

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

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

(2)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

细节描写、衬托、托物言志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6分)(10天津卷)峡口送友人送蜀客司空曙雍陶峡口花飞欲尽春,剑南风景腊前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莫怪送君行较远,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缘身是忆归人。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

《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

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3)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解析: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

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第一首写伤春之景,目的是写离别之情,是正面烘托;第二首理解情感是回答同意与不同意的关键。

正面衬托、反面衬托3.(08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①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历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汇编(附答案)(K12教育文档)

历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汇编(附答案)(K12教育文档)

历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汇编(附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历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汇编(附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历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汇编(附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历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汇编(附答案)2011届语文一轮复习最新6年高考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诗(10年全国卷Ⅰ) 1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答案提示】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

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

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 (10年全国卷Ⅱ)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Word版含答案解析)考点10 诗歌鉴赏

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Word版含答案解析)考点10 诗歌鉴赏

考点10 诗歌鉴赏..[2016 新课标全国卷乙卷(Ⅰ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2.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2016 新课标全国卷甲卷(Ⅱ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阊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一会儿。

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答案1.第一问: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面前都不免相形失色。

第二问: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之间一气呵成。

2.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含真题及答案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含真题及答案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含真题及答案一、表现手法概述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1. 抒情手法: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咏物抒怀、怀古伤今七种。

2. 描写手法:主要是衬托、对比、白描、细描、动静、虚实、抑扬、映衬、伏笔、象征、渲染、烘托等。

3. 修辞手法: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双关、用典、设问、反问等。

二、真题解析及答案【2018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0~11题。

洞仙歌·夏夜追凉司马光葆席再三思,此夜如何舍?赖有微凉入,窗户未能阖。

卷帘无语寂寥中,一片凉云外,明月在林梢。

夜久无眠,起寻芳草。

绿阴满地,露光闪金,叶动风摇,香气满衣。

徘徊不已,身心舒畅。

忽觉凉风起,月上柳梢头。

10. 词中“卷帘无语寂寥中,一片凉云外,明月在林梢”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此处运用了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词人通过“凉云”“明月”等意象,营造出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词人将自己的孤寂之情巧妙地融入其中。

【2016全国II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

词牌:念奴娇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1. 词中“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此处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通过“纷纷暮雪”的动态描写与“风掣红旗”的静态描写相结合,突显了边塞雪景的奇寒与恶劣,同时也展现了守边将士的英勇与顽强。

【2014全国II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

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高考诗歌鉴赏真题及手法

高考诗歌鉴赏真题及手法

专题:高考诗歌鉴赏【5年高考】A组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1.(2019浙江,19—20,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唐]王建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1)诗题中“过”字的意思是。

首联中“”一词点出了李将军的地位。

(2分)(2)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6分)答案(1)造访朱门(2)①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薰一架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

②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

③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

2.(2018浙江,19—20,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王昌龄李颀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注],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 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体现出诗人的心情。

(2分)(2)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6分)答案(1)久留(逗留) 依依不舍(2)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

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

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3.(2017浙江,19—20,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采地黄者白居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①。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高考诗歌“表达技巧”类真题汇总+答案解析

高考诗歌“表达技巧”类真题汇总+答案解析

高考诗歌“表达技巧”类真题汇总+答案解析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歌所运用的技巧,并分析评价这些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和效果。

表达技巧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在这里重点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方面加以讲解。

需要说明的是,对表达技巧进行分类,素来没有统一标准。

我们在此梳理的,也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些术语。

在具体的试题中,考生要从多角度思考。

高考真题回顾(部分)(2017•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8分)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①,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①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3分)【答案】①虚写。

“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以景结情。

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解说】题干中的“艺术手法”是一个很宽泛的问法,考生需要多角度考虑。

考生最容易想到的是“情景交融”,毕竟这是诗歌的常见手法。

从结构上看,这句写景的句子位于诗歌尾联,属于“以景结情”的手法。

至于“虚实结合”,则可以从“更待”一词看出。

诗歌中的“虚写”,往往会有一些提示词,例如《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词中,“念去去”一词,一个“念”字,引起了想象、虚写。

苏轼《江城子·记梦》一词中,“料得年年肠断处”,“料得”引起了虚写。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一句中的“遥知”也是想象虚写。

(2016•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③下,迥立阊阖④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鉴赏诗歌语言十年高考真题汇编!(2013~2022年)

鉴赏诗歌语言十年高考真题汇编!(2013~2022年)

鉴赏诗歌语言十年高考真题汇编!(2013~2022年)二、(2020·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纪村事[唐]韦庄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

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注归。

[注]饷田:到田间送饭。

16. “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答案】不同意。

“数声”好。

“数声”动静结合,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营造出乡村热闹、轻松、愉悦的氛围。

同意。

“一声”好。

“一声”以动衬静,突显了环境的寂静清幽,营造出乡村宁静和谐的氛围。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即炼字题。

首先明确立场、观点:不同意或者同意,尽量用完整句子。

其次结合艺术特色分析奇妙处并点明情感效果:(1)“数声”好。

“数声”,形容声音大、热闹,给人动态感,动中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表现乡村世界的热闹、快乐、幸福。

(2)“一声”好。

“一声”表明声音单纯、肃静,静中显示了环境的静谧清幽,给人安宁祥和静美的感受。

三、(2019·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答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这几句特别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插田歌》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解析】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

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

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

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

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

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表现手法专题练习及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表现手法专题练习及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备考专题练习:诗歌鉴赏专题之诗歌表现手法专题练习及答案诗歌表现手法专题练习题一、阅读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其一)苏轼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

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

殷勤木芍药,独自殿余春。

注: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木芍药:牡丹花。

殿:在最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第一句扣诗题"雨晴”,第二句以"蛙声"写出了雨后初晴的景物特点。

B .海棠花已凋谢,如梦一样难觅踪影,表达了作者对海棠生命短暂的悲叹。

C.作者以"梅子欲尝新”暗示季节的更迭,"欲"在这里是快要、而不是想要的意思。

D .作者看似悠闲,实则孤寂,这可以从"拄杖挑菜”的细节描写中看出。

2.尾联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二、阅读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

夕望江桥示萧咯议、杨建康、江主簿(南朝・梁)何逊夕鸟已西度,残霞亦半消。

风声动密竹,水影漾长桥。

2 . ( 1 )尾联虚写,回忆"去年今日",前一年苏轼赴黄州,凄风苦雨的途中,只有梅花相伴,细雨断魂,暗寓迁谪之感。

(3分)(2)运用对比,一年以前的孤独和凄凉正好与今年朋友送别的深情厚谊形成对比,即不只是回忆"去年今日",也是在写"今年今日",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消释了人生旅程的孤苦和寂寥。

(3分)1、D【解析】D项,错在"对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

从全诗看,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情绪是乐观的,毫无伤感可言。

故选D。

2、( 1 )尾联运用了想象和以景结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

(2)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在来年的寒食节朝廷派出的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

"驿路梨花处处开"画面优美,充满诗意,(3 )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令人回味无穷。

语文高考试卷诗歌真题汇总

语文高考试卷诗歌真题汇总

语文高考试卷诗歌真题汇总诗歌鉴赏是语文高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还考查对诗歌形式、技巧和情感的把握。

以下是一些模拟的高考诗歌真题,供同学们复习参考:一、诗歌鉴赏题(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题。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他被誉为“诗仙”。

请简述李白的诗歌风格特点。

2. 请分析这首诗中“明月”的象征意义。

3. 请从修辞角度分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4-6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 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他的作品以豪放著称。

请简述苏轼的文学成就。

5. 请分析这首词中“明月”和“人间”的对比关系。

6.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进行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7-9题。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 请简述元曲的特点。

8. 这首元曲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秋思”?9. 请从结构和语言上分析这首元曲的艺术特色。

二、诗歌创作题10. 请以“春天”为主题,创作一首现代诗,不少于8行。

参考答案:1. 李白的诗歌风格以豪放、奔放、想象丰富、语言优美著称,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2. 在《静夜思》中,“明月”象征着家乡的宁静与美好,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3.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动作的对比,加深了诗人思乡之情的表达。

4. 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词、散文等方面,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真挚著称。

历年高考诗歌表现手法真题汇编

历年高考诗歌表现手法真题汇编

(唐)钱翊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金)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状态的植物,均以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2分)(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5分)2、2012全国卷(广西、贵州、甘肃、青海、西藏)落叶修睦注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3、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词的上片是如何借景抒情的?请加以简要分析。

(2)“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2012广东卷)余杭四月[元]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

②昼门关: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颔联在写景上多种表现手法。

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2011课标卷)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旋绕曲折。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高中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包括答案.doc

高中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包括答案.doc

2017 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专题一、【新课标 I 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 题。

阅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 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 分)参考答案14. BE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14.试题分析: B 项说法错误。

E 项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试题分析:先点出其修辞手法,再表述其作用、效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 15 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年高考真题——诗歌专题.doc

年高考真题——诗歌专题.doc

一中高一语文组“读写一体化”之泛读:诗词之美,读题之旅2019 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真题——诗歌专题一、( 2019 全国卷 I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答案】 C 【详解】 C 项的解释不符合生活情景和实际逻辑。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其所表达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许道宁画作中那种辽阔万里的意境,我仅仅通过距离画作一窗之距就领略到了。

“一窗”指的是这幅画的尺幅和一扇窗差不多大,或者是说画就像是为观者打开的一扇窗子,让人从中领略到了一直存在着的山水渺远的画意。

【选项命题分析】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析:写了江山淡远之景,抒了悠然心会之情。

写水“满眼”,写山“苍然”,写林“含晚”,写云“不还”,简淡而不事雕琢,肯定错不了。

如果说首、颈联重在写景的话,那么颔、尾联重在抒情。

而抒情也含蓄有味,因为这四句的情是隐藏在对画作的评价中的,这在分析 C 项与简答题时再说。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析:这是对首联的赏析。

诗人观画,首先看到的是盈目的江水,不管原画留白也好,彀纹满纸也好,“满眼”即可证实。

而山应该占据画幅上端,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山,但“苍然”。

一个“苍然”,就写尽了山之远,有树而不可细辨。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高考真题分类诗歌鉴赏专题(根据16份高考试卷汇编而成,有解析)doc

高考真题分类诗歌鉴赏专题(根据16份高考试卷汇编而成,有解析)doc

2009年高考真题分类精编一诗歌鉴赏专题全国卷112•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 )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鉴赏】这二十八字。

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过出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

可以想像姜夔当年是坐船造访石湖的。

“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

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时飘流出的浮萍。

这正象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

“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果然,“家在石湖人不到”。

这自然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实亦是对范品格的称颂。

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

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不得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憾攻击,于是他落职退隐江湖。

他视富贵如浮云,惟恐缁尘再染素衣,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

这“人”应该是指那些趋炎附势,抗尘走俗的人。

能做到“人不到”,足见操守清介,志在遂初。

因而他能在退隐中怡然自乐,沈醉于自然美景中。

“藕花多处别天门”,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两句,写景实即写人,写人的品格、胸襟、情趣。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解析:分析诗歌意境”,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012 浙江卷)未展芭蕉
(唐)钱翊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状态的植物,均以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2 分)
(2).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 5 分)
2、 2012 全国卷(广西、贵州、甘肃、青海、西藏)
落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3、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词的上片是如何借景抒情的请加以简要分析。

(2)“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4、( 2012 广东卷)
余杭四月
[ 元 ] 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

②昼门关: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颔联在写景上多种表现手法。

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 2011 课标卷)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 注] ①周朴 ( ~ 878) :字太朴,吴兴 ( 今属浙江 ) 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旋绕曲折。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 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