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2.2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教案(附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
第1课时人的消化系统
教学目标 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记住消化的概念。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消化的概念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合作
教具试管、碘酒、馒头、消毒棉絮、温度计、清水、热水等教学内容教法,学法
问题引入
1.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都含有哪些营养成份?
2.食物中的这些成分只是构成人体内这些成分的原料。

那么食物中的这些成分是怎样转化成人体内这些成分的呢?
明确目标
授课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口腔中有哪些与消化有关的结构?
回忆自己在进食时这些结构分别有什么作用?
口腔仅仅起到嚼咀食物的作用吗?下面我们来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请一位同学吃馒头,但不能白吃,要求慢慢地嚼咀,细细地体味。

看能否吃出什么味道。

馒头并未放糖,为什么会吃出甜味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思考回答
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消化吸收
引入新课。

学生回答
牙齿、舌、唾液腺
牙齿嚼咀,舌搅拌,唾液腺分泌唾腺,能湿润食物。

学生活动
口中有点甜。

学生思考,馒头变甜是否是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
我们假设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并与唾液有关。

下面我们来一起探究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
提醒:探究中的“提示”部分
演示
请××同学谈谈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并解释。

口腔中的什么物质使淀粉发生了变化?
哪个试管内的淀粉发生了变化?为什么?
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既然牙齿这么重要我们怎样进行保健?
科学实验证明:蛋白质、脂肪在口腔中不能被消化,只有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部分转变成麦芽糖。

麦芽糖有甜味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细嚼馒头有甜味。

麦芽糖还需要进一步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

因此,口腔只具有初步消化淀粉的作用。

那么什么叫消化呢?
阅读教材P29-30消化的概念。

补充: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并不是所有的都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只有大分子的有机物,如:淀粉、蛋白质、脂肪必须经过消化而水、无机盐、维生素则不需要经过消化就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

学生熟悉课本中P26-28内容
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馒头不宜太多,唾液的量要足,实验装置在37℃的温水中保持的时间必须在5分钟以上
生:①号试管内的液体遇碘不变蓝,因为淀粉发生了变化
唾液中的淀粉酶--唾液淀粉酶
.....能使部分淀粉转化变成麦芽糖。

学生回答:②号试管淀粉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淀粉与碘变蓝色。

区别:
牙齿能切碎和磨碎食物
舌只能将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
唾液能使淀粉开始发生变化不能使淀粉变成麦芽糖。

联系:
牙齿能切碎和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使唾液更加充分与食物混合更好的促使淀粉发生变化。

学生阅读总结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2课时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教学目标】:
1.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3.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教法建议】:
关于吸收的概念可以从“细胞需要营养,而人体的营养是由消化系统摄取的,这些营养如何从消化系统到达肌体各部分的细胞呢?”这一问题的讨论引出。

关于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可由学生讨论得出,并通过观察小肠实物或利用录像让学生对小肠表面大,小肠绒毛壁薄,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等适于吸收的特点有较为直观的认识。

关于吸收的过程是比较抽象的,建议先看录像《消化吸收》后半段,里面的动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过程,然后再归纳总结。

其中脂肪酸和甘油的吸收途径是容易弄错的,因此要特别强调一下。

【教学过程】:
<引入>:
问题:1.食物经过消化最终形成哪些物质?
2.真正需要这些营养的是什么?
这些在消化道中的营养成分怎样才能到达需要它们的每个细胞呢?细胞又
如何利用它们呢?这就是我们要在第一节学习的内容--营养物质的吸收。

营养物质只有进入循环系统,才能被运送到机体各部分需要它们的细胞处,这一过程就是"吸收"。

哪些物质能进入循环系统被吸收呢?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在消化管
内消化成小分子后被吸收,而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

在消化道的哪些部分营养成分可以进入循环系统呢?那些部位得具备什么
特点呢?先由学会讨论,再总结。

(学生应该能想到:面积大,结构薄,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人体的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

口腔和食道几乎无吸收养分的能力,胃粘膜仅可吸收酒精和少量的水。

这也就是喝酒伤胃的原因。

大肠则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因此营养物质主要是依靠小肠来吸收的。

小肠为什么能完成这一主要功能呢?与其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其内表面有皱襞,因此具有相对大的表面积,其实小肠的表面积决不只是我们看到的那么大。

环行皱壁的存在使小肠面积增大了三倍,而皱壁里还有些更微小的结构呢!
实验:观察小肠绒毛或用录像取代。

观察到小肠绒毛后,讨论小肠绒毛的存在对小肠的吸收功能有何意义?
由于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吸收面积增大了三十借。

在小肠绒毛的柱状上皮细胞的向肠腔一侧,还有一些指状突起,叫微绒毛。

由于微绒毛的存在,使面积比5~6米长的圆柱体面积增大了六百倍。

小肠的表面积为2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排球场这一特点决定着小肠吸收的快,吸收量也多。

此外,(利用挂图或书上的图)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营养物质可渗入内部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并经循环输送至全身各处的细胞,用于全身的生命活动。

营养物质的吸收途径是不同的,脂肪酸和甘油要进入毛细淋巴管。

而其余营养成分进入毛细血管。

这些营养成分被运输到身体各部分的细胞后,主要有哪些用途呢?请同学们先看书,在来讨论归纳。

第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第二、为构建人体提供原材料;第三、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

思考:营养物质是不是摄入的越多越好呢?为什么有些人过分肥胖?有些人过分瘦小?怎样衡量自己的营养是不是合理呢?
【板书设计】:
第二节消化与吸收
(一)吸收的概念:
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道管壁进入循环系统(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二)可吸收的物质:
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水、无机盐、维生素
(三)吸收的部位:
1.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

2.小肠与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表面积大;
(2)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3)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四)吸收的途径:
①葡萄糖、氨基酸、水、无机盐、维生素→血液
②脂肪酸、甘油→淋巴
二、营养物质的利用:
1.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为构建人体提供原材料;
3.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2.描述食物的消化过程。

3.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重点】:1.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食物的消化过程。

【难点】1.记住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记住食物的消化过程。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食物的消化)
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内容完成知识要点标记,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完成
1.消化:的过程。

2.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和两部分组成。

其具体的组成器官请你根据填写下面的表格
口腔、咽
______ 食道
______
______
消化系统______
的组成肛门
_______分泌______,含_______ )
_______(分泌______含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分泌______,含_________ _)
_______(分泌_____,含____________) _______(分泌______,含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一)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趣味导读:取一小块馒头放在口中咀嚼,咀嚼一会儿后你有什么发现吗?你也许发现了馒头或面包咀嚼一会儿会变甜,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根据下表列出的实验方法步骤,填写实验现象,再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试管编号1号2号3号
馒头形态等量馒头碎屑等量馒头碎屑等量馒头块
清水或唾液2亳升唾液2毫升清水2亳升唾液
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
放在37 ℃水中恒温10分钟加入碘液2滴
现象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其对照组为第__ 种处理。

(2)以“唾液”为变量时,其实验组为第________种处理。

(3)有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四种处理:就是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搅拌。

”你认为____(填“有”或“没有”)必要。

(4)2号试管内的馒头,未加,淀粉未被酶分解,所以淀粉遇碘显色。

(5)1号试管内因为加了,酶在适宜的温度下将分解成了,所以,加液后 (变蓝或不变蓝)。

(6)由上实验可以看出,什么物质使淀粉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物质存在于人体的那个结构中?
实验结论:。

(二)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阅读课本31~32页内容,结合图Ⅳ—21,思考)
1.哪条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2. 图中表示淀粉被消化过程的曲线是
_______;
蛋白质被消化的起始部位是[ ]______;淀
粉、
脂肪、蛋白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 ]_____。

3. D中含有哪些消化液?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2课时(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了解小肠适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
1.阅读课本30页并观察彩图,回答小肠有哪些适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
2.概括出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征有哪些?
A.适于消化的特征:。

B.适于吸收的特征:
结论: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二、小组交流(成果展示)
三、拓展延伸(知识拓展)
一位同学吃西瓜,不小心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

这粒西瓜子在他的体内有什么样的经历呢?
四、课堂小结(知识回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些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吸收,淀粉在开始被消化,在被彻底消化成;脂肪在被消化成;蛋白质在开始被消化,在被彻底消化成;这些成分最终在被吸收。

五、随堂测试(知识巩固)
1. 下列器官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A.小肠分泌的小肠液
B.口腔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
C.胃内胃腺分泌的胃液
D.肝脏分泌的胆汁
2.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内的消化顺序是()
A.淀粉、蛋白质、脂肪
B.脂肪、蛋白质、淀粉
C.淀粉、脂肪、蛋白质
D.蛋白质、淀粉、脂肪
3.人喝了牛奶以后,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4.在盛有一定植物油的试管内,要使植物油消失,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胆汁、唾液
C.胆汁、胰液、肠液
D.胰液、肠液、胃液
5. 小明的爸爸患了胆囊炎,恶心厌油。

这是由于下列哪种物质的消化过程受到了影响?
A.脂肪→脂肪微粒
B.蛋白质→氨基酸
C.淀粉→麦芽糖
D.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6.在消化道内,淀粉和蛋白质被消化的起始部位分别是()。

A.口腔和胃
B.口腔和小肠
C.胃和口腔
D.小肠和口腔
7.大量饮酒后,受到最直接伤害的器官是( )。

A.胃
B.小肠
C.口腔
D.大肠
8、有些对胃刺激性较强的药物,通常都是装在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

这样做的好处是()
A.病人用药时,容易吞咽
B.能减缓药物对胃的刺激
C.保证药物全部进入小肠
D.抑制药物的吸收和药效
9.甘油和氨基酸分别是由什么营养物质分解来的?( )
A.淀粉、蛋白质
B.蛋白质、脂肪
C.脂肪、淀粉
D.脂肪、蛋白质
11.下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一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

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12.1822年6月2日,法裔加拿大人艾莱克斯•圣•马丁在打猎时胃部受伤,美国军医威廉姆•比尔蒙特为了挽救他,只能将圣•马丁的胃壁与腹部的皮缝在一起,留下了一个不能完全闭合的“窗口”。

比尔蒙特开始通过圣•马丁的“窗口”研究胃的作用。

他看到了从胃壁上可以缓缓流出一些液体;把瘦肉块放入胃中,两个多小时就“消失”了。

(1)比尔蒙特看到的“液体”,就是胃壁分泌的。

(2)将瘦肉块放入胃中,两个多小时就“消失”了,其实就是胃的功
能,说明胃可以分解,因为胃液中有。

(3)如果将肥肉放在胃中,能否被消化?。

理由是。

13.“小子吃饭狼吞虎咽”、“小子吃饭细嚼慢咽”,这两种吃法中哪种更有利于人体健康?谈一下你的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