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 中国哲学史 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

北宋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

北宋五子: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邵雍

理学四学派:张载关学、二程洛学、王安石新学、朱熹蜀学

宋明理学体系区分为四派:气学(张载)、数学(邵雍)、“理学”(程朱)、心学(陆王)。

宋明理学的各主要学派,包括:周敦颐的道学派(以「道」为核心概念)、邵雍的数学派(以「数」为核心概念)、张载与王夫之的气学派(以「气」为核心概念)、二程与朱熹的理学派(以「理」为核心概念)、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学派(以「心」为核心概念)、陈亮与叶适的事功学派(以「事功」为核心概念)等。

理学:又称道学、新儒学。宋元明清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吸收了道家和佛教哲学思想而产生的新儒学。它以性命义理为核心,是宇宙论、认识论和道德学说高度统一的思辨哲学。它以“理”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和宇宙本体,取代了传统儒学思想的“天”的地位。南宋以后,被统治者奉为官方哲学。明清之际,从理学内部分化出王夫之、颜元、戴震等人,对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批判。

程朱理学正宗: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道南一脉)

洛学:重视对经典“义理”的阐释,弘扬“四书”确立以《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为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十六字心传与天理人欲之辩为正统。

道南学派:杨时,于静中体验未发之中。

湖湘学派:明于天理人欲之辨,对心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特点是尊奉理学、重经世务实、不存门户之见,抱兼容并蓄态度。胡安国、胡宏父子是湖湘学派的开创奠基者、张栻使湖湘学派达到了极盛,那么是张栻。

鹅湖之会:吕祖谦邀请朱熹及二陆相会于鹅湖寺。其本意是“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于一。”就治学方法问题而展开的面对面的辩论,最后因双方观点反差太大,难以沟通告终。

泰州学派:明代中后叶,与社会生活中商品经济的孕生及初步发展,新兴市民阶层的产生相适应,泰州学派崛起于民间。王艮、颜钧、罗汝芳、何心隐、李贽等前承后继。鼓倡、推扬起具有“异端”特色的平民儒学思潮。

东林党:东林党、源於王学。由於理学重视气节,王学又特重知行合一的实践。面对晚明腐败的政局,顾宪成等人组成了东林党,与弄权误国的阉党对抗,引致东林党争。

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的批判。

致良知:明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和伦理学思想。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心为万物之本,故良知亦为万物之本。王守仁良知实际上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的概括。

格物致知:中国宋明理学认识论学说。始见于《礼记•大学》。原是作为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把格物致知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程颐认为格物就是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格物致知的过程,就是一个体认人所固有的理的过程。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是连结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方法。他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并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陆九渊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王守仁认为格为正,物为事,致为至,知为良知。因此,格物也就是致良知的工夫。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格物就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是以“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致知就是人们进行思辨的理性活动,以“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他认为,如果没有格物,不接触外界事物,就会使人陷入空想;没有致知,就会被各种事物的现象所迷惑,因而两者必须相济。

万理具于一心

太虚即气

理一分殊

独化

道统

天地之性

气质之性

知难行易

正蒙

无极而太极

易简工夫

事功学派

童心即真心

《传习录》

《西铭》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周敦颐

《太极图说》中的观点

周敦颐以“诚”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体系

诚:1、无妄则诚 2、诚,无为 3、寂然不动者,诚者。

第一,诚是万物性命之本原,并作用于万物始终的全过程之中。

第二,诚,是“寂然不动”的之体,神,是“感然遂通”之用。在“至诚”之先,“诚”是静止的;在“至诚”之后,“诚”是运动的。事物的动静差别是绝对的,所以物不能自通。而神的动静差别是相对的,故能“神妙万物”。神是一种外在力量,万物是通过神的作用而畅通的。

第三,“诚”是整个世界的本质,纯粹至善真是这种本质的体现,因而也是社会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邵雍

王安石

张载(《正蒙》、《易说》)

一、批评佛道本体观

对佛道哲学本体观的否定。

道家主张以“无”为本,,肯定“有生于无”,把无视为宇宙万物演化的本原,其错误在于割裂了有与无之间的联系。在张载看来“有”指事物有形,“无”指事物无形,无形只能表示事物不以有形的状态存在,并非事物不存在;更不能肯定有离开事物的绝对虚无。“气”作为宇宙间事物存在的本源,其本然的存在状态既是无形,这种无形可以谓之于“虚”。

佛教哲学讲缘起性空,在否定事物的客观实在性方面,同道家的虚无观念有相通之处。其错误在于割裂“形”与“性”“物”与“虚”之间的联系,把本体现象,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属性对立起来。

批评佛道的生死观。

在张载看来,佛教厌生,道教惧死,都没有正确理解人的生死变化。依张载的“气化”理论,“气”作为事物存在的本源,人作为物中的一物,其生死实际上也是“气”运行变化的表现。

二、太虚即气

张载关于世界本源的基本命题是“太虚即气”“虚空即气”。“气”凝聚形成有形的万物,万物消散时则复归于“太虚”。回归“太虚”既是还原于“气”。

首先,张载把作为本源的“气”看作一种之上的实体,他谓之至实。“气”作为万物的本源,就其普遍性而言是“至实”;就其本然的存在状态,有别于有形的事物而言则是“太虚”。

“太虚”一指“气之本体”,即“气”存在的本然状态,二是指广阔的虚空。

“气”是“至实”,又是“太虚”,这种虚实统一的特性,使“气”可以转化成各种不同的事物,成为世界的本源。

二、一物两体

张载把气看作“至虚”和“至实”的统一,又看作动与静的统一。对这些属性的辨析,使张载从整体上将“气”的性能概括为“合两”,表述为“一物两体”。肯定“气”自身是一个兼含阴阳,包含对立面的统一体。将“虚实”“动静”都看做是“气”“一物两体”的具体表现。在张载哲学中统一体谓之“一”,对立面谓之“两”“一”中涵“两”“两”中有“一”。强调“一”和“两”之间的关系。没有对立面即不可能形成统一体,没有对立面则失去统一体的根据,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也就停止了。而“气”正是因为自身是“一物两体”,自身包含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使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在“气化”中能够形成不同的事物。

客观世界存在的基础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气”。

世界上一切有形的物体和无形的虚空,均属于“气”的范畴,均为“气”的不同表现,常以聚散、出入(产生与消亡)、形不形(有形与无形)的形式存在。太虚是气散的状态,是气的本体,即本来的原始的状态。万物散入太虚,便恢复了它们本来的状态。太虚聚为万物,仍不改变气的本质。

张载“天”“道”“神”“化”

“天”是无限的宇宙空间,这样的天,只是“气”在运动变化中存在的一种形式。

“道”通常用来表述“气”运动变化的过程。

“神”表明“气”包含的对立面之间“相感相应”的相互作用不易观测。也用来表述“气”自身所表述的能动性。“化”指“气”所包含的对立面之间“推行有渐”。表明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气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化”与“道”是有联系的,二者都是指“气化”的过程。但“化”更具体的表明了“气化”过程的渐进性。“渐化”不等于“著变”“变”与“化”是联系的,“气化”即是一个不断由“化”到“变”的过程。“气化”的过程区分为“对”“反”“仇”“和”。“有对”是说包含阴阳,“一”中含“两”;“一”中之“两”既相互对立又性能各异,相兼相制,这既是“反”;性能相反的对立面相互排斥,这谓之“仇”;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达到一定的阶段又会形成新的统一,这便是“和”。这个阶段实际上也是“气”聚为物,物散为“气”的过程。

“神”与“化”也是联系的。“神”作为“气”的能动的性能,是内在的本质的东西,是“化”的根据;“化”是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