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舞曲》鉴赏
《彝族舞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奏技法创新分析
《彝族舞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奏技法创新分析琵琶是我国音乐发展中的重要乐器,也是传统文化瑰宝。
凭借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创作努力,演奏出了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经典的琵琶作品往往都会带有一种鲜明的时代特点,无论是题材还是琵琶音色,会带有属于时代特点的烙印。
同样《彝族舞曲》也有着自身鲜明的音乐特色,折射出不一样的艺术情感。
因此对《彝族舞曲》的艺术特色和演奏技法的创新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创作背景及作品概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诞生了众多不同风格并且不同体裁的琵琶作品。
比如1958年馬圣龙所创作的《欢乐的日子》以及1960年吕绍恩所创作的《狼牙山五壮士》等。
可以看出当时的创作就是一些音乐家们在传统音乐基础上对一些现代作曲的创作技法进行融合,这为琵琶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基础,也为《彝族舞曲》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彝族舞曲》是20世纪60年代著名琵琶演奏家王惠然创作的一首优秀琵琶作品。
作者利用一种清新的笔调,对彝家山乡风俗画面进行了描绘,是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成功之作。
《彝族舞曲》在彝族民歌素材和民间乐曲结合的基础上,运用一种复三部曲式的结构,并且在演奏过程中也创造出了一种“四指轮”的新技法,整个乐曲风格轻悠朦胧,有着鲜明的民间色彩以及时代特点。
总之,《彝族舞曲》有着高度的艺术性,既是对民族音乐优秀传统的良好继承,也是琵琶乐曲的推陈出新,有着极强的音乐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彝族舞曲》的艺术特色分析《彝族舞曲》的艺术特色主要从作品的结构特征及情感表达、民间素材音乐的应用、装饰音的艺术化表现、节奏的自由化和形象化四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作品的结构特征及情感表达《彝族舞曲》由于是在传统作品基础上对西方作曲技法进行了融合,所以其结构特征属于一种复三部曲式,同时也有着传统琵琶作品的一系列特点。
全曲共有9个段落,并且在曲式结构的划分上,可以将其分为A(引子)-B(2、3、4、5、6、7)-A(8、9)三个部分。
其中引子和尾声能够相互呼应,而中间部分作为乐曲的主体部分,可以在乐曲主题保持不变的基础上让音乐内容和音乐的渲染情绪层层推进,最后一段作为乐曲的结束部分,具有倾诉性,能够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
谈以民歌为素材的琵琶曲《彝族舞曲》
谈以民歌为素材的琵琶曲《彝族舞曲》发表时间:2016-04-29T15:57:03.183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6年第2期作者:徐鑫[导读] 《彝族舞曲》被选为各音乐高校、专业音乐团队必学的曲目。
不仅为琵琶创新技法奠定敦厚基础、开辟更多技法创新的新道路。
使更多的人以其为榜样不断创新发展,将民族民间音乐发扬光大。
徐鑫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摘要《彝族舞曲》被选为各音乐高校、专业音乐团队必学的曲目。
不仅为琵琶创新技法奠定敦厚基础、开辟更多技法创新的新道路。
使更多的人以其为榜样不断创新发展,将民族民间音乐发扬光大。
关键词民歌素材琵琶曲彝族一、《彝族舞曲》的概况(一)、作曲家介绍王惠然,浙江镇海人。
中国民族音乐家,柳琴、琵琶演奏家,作曲家。
首届中国艺术节金杯奖、指挥奖获得者,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琵琶研究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多次出任中国和国际级比赛评委,乐器制造厂顾问,现任珠海女子室内中乐团艺术总监,前卫民族乐团艺术指导兼指挥。
他是一位集作曲、指挥、演奏、教育及乐器於一身,成就显赫的中国民族音乐家。
王惠然从小喜爱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十三岁开始自学琵琶和月琴等中国民族乐器,志在从事民族器乐的演奏与创作。
他的演奏慷慨激昂,处理婉转细腻。
作品大多旋律优美、形式多样、选材广泛、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
曾参加过评弹、越剧、江南丝竹、山东柳琴戏、京剧等演出,奠定了深厚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根基。
在演奏技法方面,他首创了琵琶“四指轮”技法,利用食、中、无名、小指轮奏外弦,解放了大拇指使其弹奏内弦产生复音的效果,这种新技法更加扩大了琵琶的表现力,于此同时他还参与发明了三弦柳琴与四弦高音柳琴。
代表作:民族管弦乐《昭君别》《华夏风情六首》;琵琶曲《彝族舞曲》《江南三月》;柳琴曲《战士魂》《江月琴声》;中阮曲《大漠魂》;中阮协奏曲《梦幻“飞天”狂想曲》;以及柳琴琵琶双协奏曲《嵩山印象》等。
《彝族舞曲》古筝版七级
《彝族舞曲》古筝版七级
《彝族舞曲》是一首古筝版的七级曲目,通过古筝演奏展现出了
彝族独特的舞蹈风采。
这首曲目充满了彝族的民族色彩,在节奏上活泼欢快,音乐旋律
优美动听。
它以独特的编曲方式,将古筝的音色与彝族舞蹈的节奏紧
密结合,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曲目开始时,古筝的音色如清泉般轻柔流淌,仿佛迎接着舞者们
的出场。
紧接着,舞曲渐渐加快,音符飞扬,仿佛舞者们在欢快的旋
律中纷纷起舞。
在整个曲子中,古筝扮演着主导角色,它的音色时而柔美悠扬,
时而激昂奔放,为彝族舞蹈赋予了灵魂和力量。
彝族舞蹈的形态多变,动作矫健而有力,与曲目紧密配合,营造出一种节奏感和戏剧性的氛围。
《彝族舞曲》古筝版七级,无论是在学习还是演绎中,都要求演
奏者充分理解曲目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将情感与技术融为一体。
当演
奏者将心灵投入其中时,曲目才能完整地展现出彝族舞曲的独特魅力。
通过古筝的悠扬旋律,彝族舞蹈的独特韵律和动感,这首《彝族
舞曲》古筝版七级为观众们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它不仅是音乐的艺
术享受,更是对彝族文化的一次弘扬和传承。
无论是演奏者还是观众,都能在这首曲目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力量。
彝族舞曲分析
彝族舞曲分析
《彝族舞曲》王惠然1965年创作的琵琶独奏曲,取材于云南彝族《海菜腔》、《烟盒舞》。
以抒情优美的旋律,粗犷强烈的节奏,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音乐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深受众多音乐家喜爱,被改编成古筝、三弦、扬琴、阮独奏曲及管弦乐曲。
殷飚将它改编成吉它独奏曲,1987年参加在珠海举办的中国国际吉它艺术节中得到国内外的高度赞扬,成为一首在吉它界中颇有影响的吉它名曲。
(一)以轮指开始,慢起渐快,犹如悠扬的笛音。
接着从彝族山歌《海菜腔》发展而来的缓慢自由、色彩朦胧的旋律,描绘了恬静朦胧的山寨美景。
(二)主题源自彝族民间乐曲《烟盒舞曲》,琵琶演奏时以推挽指法奏出柔美的滑音,旋律优扬,富于歌唱性,并伴以舞蹈性节奏音型,生动地描绘了姑娘们轻盈的舞姿。
(三)与(四)主题旋律被简化,速度突然加快,力度加强。
运用扫弦技巧,刻画了小伙子们跳舞的阳刚勇猛气质,使舞蹈场面更为热烈。
(五)出现一小段以均匀音型陪衬的长音旋律。
速度的突慢,对比鲜明。
尾部又回到(四)段的快速度。
(六)段浑厚深沉的一连串排比短乐句,乐音坚实有力、热烈红火。
尾部以音区的逐层提高把把音乐推向高潮。
(七)与(八)再次呈现对比性的抒情段落。
更加充分发挥了曲手游杨的笛声和歌声,展现了一个更加恬美、朦胧的意境,表达一对对恋人互吐衷肠,情意绵绵的情景。
(九)重复主旋律,渐弱渐远,如同热恋的青年男女沉浸于幸福之中,意境深远。
彝族舞曲七级林玲讲解
《彝族舞曲》是中国著名琵琶演奏家林玲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民族器乐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这首乐曲以彝族民间音乐为素材,通过独特的音乐语言和演奏技巧,描绘了彝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和情感。
以下是林玲对《彝族舞曲》七级的讲解:演奏技巧:在演奏《彝族舞曲》七级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琵琶演奏技巧,如手指的独立性、音色的控制、速度的掌握等。
同时,还需要运用一些特殊的演奏技巧,如扫弦、打弦、滑音等,来表现乐曲的独特韵味。
情感表达:《彝族舞曲》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音乐作品,演奏时需要注意情感表达。
要通过音乐表现出彝族人民的朴实、热情、豪放和勇敢。
同时,在演奏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气息的控制和运用,以达到更好的情感表达效果。
节奏感:《彝族舞曲》的节奏感很强,演奏时需要掌握好基本的节奏型和节拍。
同时,还需要通过节奏的变化来表现出音乐的动力和动感。
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注意节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错音或节奏混乱的情况。
音色控制:琵琶的音色非常丰富多样,通过音色的变化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在演奏《彝族舞曲》七级时,需要注意音色的选择和控制,以表现出乐曲的独特韵味和情感。
同时,还需要注意音量的平衡和音效的处理,以达到更好的演奏效果。
音乐结构:《彝族舞曲》七级是一首复三部曲式结构的大型琵琶作品,由引子、主题、连接部、尾声等多个部分组成。
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
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注意音乐结构的把握和理解,以表现出乐曲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总之,《彝族舞曲》七级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琵琶作品,需要通过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注重情感表达、控制节奏感和音色、理解音乐结构等多个方面的要求来演绎出其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王中山彝族舞曲十级讲解
王中山彝族舞曲十级讲解《王中山彝族舞曲十级讲解篇一》嘿,今天咱们来聊聊王中山先生演奏的《彝族舞曲》十级版本。
这曲子可不得了,就像音乐界的一颗璀璨明珠,闪瞎咱的眼啊。
你知道吗,第一次听王中山弹这曲子的时候,我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
那声音一出来,就感觉自己仿佛被带到了彝族的山寨里头。
我仿佛看到了彝族姑娘们穿着色彩斑斓的服饰,裙摆就像盛开的花朵一样,随着她们轻盈的舞步摇曳生姿。
小伙子们呢,弹着月琴,那股子欢快劲儿,就像山间跳跃的小鹿。
王中山在弹奏十级版本的时候,那技巧简直绝了。
他的指法快得就像闪电,我都怀疑他的手指是不是装了小马达。
也许有人会说,这么快有啥用,不就是炫技嘛。
嘿,我可就不这么觉得。
这快,就像是骏马奔腾在草原上,是一种生命力的体现。
比如说他在那段快板部分,那音符就像密集的雨点砸下来,可每个音符又清晰得很,就像每个雨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形状。
在曲子的慢板部分,又像是涓涓细流。
我感觉王中山先生就像一个画家,用音符在画布上描绘出彝族宁静的夜晚。
月光洒在寨子里,老人们坐在火塘边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这时候,他的指法轻柔得就像微风拂过脸庞,那颤音,仿佛是夜晚草丛里昆虫的低鸣。
我自己也试着弹过这曲子的简单版本,哎呀妈呀,那可真叫一个难。
我的手指就像不听话的小木棍,在琴弦上乱戳。
我就在想,王中山先生到底是怎么把这曲子练得这么出神入化的呢?难道他每天都要练上个十小时八小时的?也许吧。
这十级版本的《彝族舞曲》不仅仅是一首曲子,它更像是一个文化的使者。
它把彝族的风土人情带到了全世界的面前。
可是,有时候我也会想,现在很多人学这曲子,是不是只是为了考级拿个证书,而忽略了曲子背后的文化内涵呢?这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呢?不过,不管咋样,王中山先生的演奏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们这些音乐爱好者不断去探索这曲子的魅力。
《王中山彝族舞曲十级讲解篇二》《王中山彝族舞曲十级讲解》话说这王中山弹的《彝族舞曲》十级版,那可真是够味儿。
我有时候就琢磨,这曲子怎么就这么迷人呢?就好像有一种魔力,能把人的魂儿都勾走。
我的论文:浅析琵琶曲《彝族舞曲》
浅析琵琶曲《彝族舞曲》梁东芳平遥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浅析琵琶曲《彝族舞曲》摘要:琵琶是我国主要的弹拨乐器,素有“弹拨乐器之王”之称。
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中,流传下了许多优秀的曲目。
《彝族舞曲》作为现代琵琶代表作品之一,将琵琶的演奏技巧及乐器的音色表现的淋漓尽致。
本文通过对此曲的浅析,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更多的人喜欢琵琶,学习琵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字:《彝族舞曲》;音乐特点;演奏要求正文:提起琵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情景。
琵琶作为我国传统的一种民族弹拨乐器,相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琵琶是根据它的演奏手法而得来的名字,向左下方弹出“琵”的声音,向右上方挑进“琶”的声音。
现代的琵琶是由中亚地区一种叫曲项琵琶传入,演变,发展而来。
它音乐宽广,音色变化多样,表现力和演奏技巧十分丰富,在我国民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素有“弹拨乐器之王”的美称。
琵琶艺术发展到今天流传下了许多优秀的曲目,而琵琶素有“文曲”和“武曲”之分。
所谓“武曲”,其特点是以写实和运用右手技法为主,代表作品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所谓“文曲”,其特点是以抒情和运用左手技法为主,代表作品有《飞花点翠》《春江花月夜》。
而琵琶曲《彝族舞曲》则是融合了传统“文曲”与“武曲”特点的经典名曲。
此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受到琵琶演奏家和海内外音乐听众的喜爱,也是琵琶学习者的必修曲目。
《彝族舞曲》是六十年代创作的优秀琵琶作品,是琵琶乐曲中的精品,曾受到过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音乐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也深受众多音乐家喜爱。
作为作曲家的王惠然先生1956年先后在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采风,结合云南彝族《海菜腔》、《烟盒舞》,经过长期酝酿,1960年终于创作出这首乐曲。
《彝族舞曲》以抒情优美的旋律,粗旷强烈的节奏,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
人音版(简谱)七年级上册音乐《彝族舞曲》(一等奖课件) (2)
乐以二拍子为主。
分段赏析《彝族舞曲》
引子: 速度: 由慢到快
情绪: 优美恬静
描绘的场景: 层层山峦、月光如水、繁星缀
满天空,山泉淙淙、葫芦丝悠 扬诱人的曲调将人们聚集在了 村寨的场院上,一场幸福欢乐 的民族舞会即将开始了。
分段赏析《彝族舞曲》
A乐段: 慢速,优美抒情富于歌唱性
琵 琶 独 奏
舞蹈欣赏
彝族节日知多少
彝历 年
赛装 节
火把 节
密枝 节
跳歌 节
彝族节日知多少
彝族节日知多少
彝族节日知多少
彝族节日知多少
彝族节日知多少
彝族节日知多少
舞蹈知识
烟盒舞:又称"跳弦"、“跳
乐”。舞蹈时,因每人两手各 拿一个旧时盛火草烟的圆形木 制烟盒,在四弦的伴奏下,弹 击盒底击节作舞。
引子+ A(a+b+a')+ B( a+b+c+d) + A'
彝 族 舞 曲
课堂总结
引子 + A(a+b+a')+ B(a+b+c+d) + A’
(单三部) (多段体)
复三部曲式
知识问答
1.《彝族舞曲》取材于彝族哪两个音乐作品?
答案:《烟盒舞》《海菜腔》
2.它由什么乐器演奏?演奏形式和指法是怎样的?
答案:琵琶独奏(扫弦、轮指、推挽、弹挑)
3. 它的曲式结构是怎样的?
答案:复三部曲式
海菜腔
分段赏析《彝族舞曲》
练一练:
a主题:0 XX | X X ||
打击乐器: 双响筒 三角铁 沙锤
《彝族舞曲》古筝版七级
《彝族舞曲》古筝版七级
《彝族舞曲》是一首具有浓厚彝族风格的舞曲。
它以悠扬婉转的旋律和充满节奏感的节拍为特点,表现出彝族人民的热情和快乐。
在古筝版七级中演奏《彝族舞曲》,演奏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表现力。
整首曲子的速度较快,演奏者需要掌握良好的指法和手腕力量,才能准确地表达出曲子的节奏感和活力。
古筝版七级的演奏中,需要注意的技巧有古筝的连奏和转指。
连奏是指将相邻的音符连续地演奏出来,使音符之间没有明显的间断感;转指是指在演奏过程中,需要灵活地调整手指的位置,以便于顺利地演奏出整个曲子。
除了技巧上的要求,演奏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表现力。
在演奏《彝族舞曲》时,要能够通过音乐语言传达出曲子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可以适当地运用变化的强弱音、颤音、滑音等技巧,使音乐更加生动有趣。
总的来说,《彝族舞曲》古筝版七级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音乐表现力。
通过良好的指法和手腕力量,准确地表达出曲子的节奏感和活力,以及适当的运用变化的技巧,使音乐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要能够通过音乐语言传达出曲子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琵琶曲《彝族舞曲》的演奏风格
( 五 )第五 段一
陕速挑 轮演奏 的旋 律 ,配用 了长轮连 勾、连
挑等指法 ,表现 的舞姿趋于细腻而流畅 该段落在挑 轮技法 的运 用方面 ,需做 到急速转 换 ,如此才 能最
大 限 度 的 表 现 出 长 轮 旋 律 的 情 感 内涵 。 具 体 的 演 奏 方 法 为 : 针 对 挑
画 面 。
一
刚劲 有力 ,从而 描绘 出了彝族 男青 年粗犷 、好 爽的健美 舞姿 。之后
音乐逐渐转为 平和 ,通过 优美抒情 的旋律 ,将 美丽少女 形象刻画 得
淋 漓 精 致 , 仿 佛 天 仙 从 天 而 降一 般 , 翩 然 融 入 到 群 舞之 中 ,此 后 ,
,
琵琶 曲 ( ( 彝族舞 曲 的演奏风格
《 彝族 舞 曲 》创作 于 上世 纪六 十年 代 ,此 曲一 经 问世 便受 了 广 大琵琶爱好 者的热情追 捧 ,并 为奉 为 了当代 琵琶乐 的经典 ,就连 我们 最敬爱 的总理周 恩来也 曾对此 曲给予 了高度的评价 。 《 彝族 舞
( 三 )此乐 曲三 、 四、五 、六段是快板 ,速度慢起 渐快 ,描 绘
( 六 ) 六 段 一 一 粗 壮 地 、强 有 力 的 节 奏 , 曲调 由低 音 区 逐 渐 走 向 高 音 区 , 曲情 由粗 犷 、 热 烈 趋 向火 热 ,形 成 了一 个 高潮 该段 的1 2 0 — 1 2 5 d  ̄ 节 选 择 在 相 把 位 四线 部 分 进 行 , 且 为 表 现 出 曲
中 ,若 不 换 音 ,手 指 则 应 尽 量 延 长 按 音 的时 间 。
采用 了半轮与长 轮混合演奏 ,并伴随着 一定 的装饰 音 ,其 中的长轮 演奏 ,是 以右手 手指依 次挑 拨弦身并 重复 ,以此 发挥连续且均 匀的 弦音 。针对该 小节的演奏 ,在注重 由慢转块节 奏同时还应 格外关注
彝 族 舞 曲
附点八分音符 x.x 跳跃性,《国歌》,又称瘸子节奏 前八后十六音符 xxx 全十六分音符 xxxx
• 1.总结本次同学收集资料的方法和渠道,并展示 各组有代表性的资料,同事让各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做积极的鼓励性评价。 • 2.我们生长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文化博 大精深,今天我们欣赏到的《彝族舞曲》只是其 中的一曲,有更多的知识和乐曲等待同学们在今 后的学习生活中去探究和挖掘。
2.彝族舞曲的作者与创作背景
(一)作者 王惠然(1936-) 柳琴、琵琶演奏家, 作曲家,生于上海。从小酷爱民族 民间音乐,十三岁起自学琵琶、月 琴等,立志从事民族器乐的演奏和 创作。其演奏富有激情,打理细腻。 曾创作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 《春沂河》等乐曲,多次在解放军 军文艺会演和中国调演中荣获创作 奖。在演奏法方面,他首创了琵琶 “四指轮”技法,大大扩展了琵琶 的表现力,并参与发明三弦柳琴、 四弦高音柳琴。
“倮倮”,有诺苏泼、聂苏泼、
倮倮泼、香堂、蒙化等自称。很 早以前彝族就在宁洱这块土地上 繁衍生息,为开发和宁洱建设作 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在历史发
展的长河中创造了本民族的文明。
节日
彝族的节日以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最
为隆重。清晨,同姓家族聚于长者家祭祀祖宗, 晚上共同在平坦的地方燃起篝火欢歌欢舞,此
宽腰大裤脚裤。中青年妇女皆穿深蓝色土布包头, 上衣为蓝色短面襟,背襟比面襟长,圆领上镶有 五种颜色的条形花纹,手袖有三色花纹的镶边; 青年妇女青布包头配有头箍,佩带有众多银泡的 银制项链,上衣为各色姊妹装,圆领上镶不同颜 色的花边,系围腰并镶蓝色花纹。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以后,传统服饰逐步减少,服装多与汉族 相同,青年一代则穿流行服装。
婚俗
彝族婚姻基本是一夫一妻制。一般在本民 族内通婚,但也不禁止与其他族通婚,姑 表优先婚配。青年男女可自由恋爱,但结 婚必须得到父母同意,需经说媒、吃“合 意酒”、“订婚酒”等过程。迎亲时,男 家事先用锥栗树枝和青树叶搭“青棚”, 迎接新娘进门后,即在“青棚”下设宴招 待 宾 客。第二天为正席,亲戚朋友以鸡、肉、 酒、蛋、米祝贺。第三天为新娘和新郎回 门日,女家请亲朋好友吃“团圆饭”。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施后,姑表 优婚已杜绝,现多为自由恋爱。
关于琵琶曲《彝族舞曲》全曲赏析
关于琵琶曲《彝族舞曲》全曲赏析作者:王卉妍来源:《北方音乐》2019年第01期【摘要】琵琶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之王,在我国已经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
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产生了许多的经典的乐曲,其中《彝族舞曲》正是琵琶乐曲的代表作之一。
散发着浓郁的民族风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彝家景色。
本文将会对琵琶曲《彝族舞曲》的背景、全曲结构及音乐特点等内容进行赏析。
【关键词】琵琶;彝族舞曲;赏析【中图分类号】J648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一、《彝族舞曲》的创作背景《彝族舞曲》是由中国著名民族音乐家王惠然创作而来的。
王惠然老师在1960年,以彝族音乐为素材创作出了被誉为”中国音乐精品”的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
他为了把彝族地区迷人的景色和彝族人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融汇在曲子中,他亲身到彝族地区切身感受当地的民俗民风,为创作《彝族舞曲》提供了一定的生活基础,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素材。
就这样,王惠然老师在彝族人民的幸福生活中探寻,在彝家的歌舞海洋中寻觅,经过长期的酝酿,终于创作出这首动人的乐曲。
二、《彝族舞曲》全曲结构内容及音乐特点分析《彝族舞曲》是由引子和八个小段组成。
引子:全曲是由五指轮作为开始,然后慢起渐快,渐快后进入一段长轮的演奏。
这里的长轮是带有装饰音和颤音,速度时快时慢,音量强弱不断变化,使旋律听起来有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描绘出了晚霞逐渐消散,朦胧的月光挂在高高的夜空中的美景。
这里考验的不仅是演奏者右手对轮指速度和力度的把握,也对左手按装饰音和颤音有很高的控制能力。
在长轮过后是一段双弦的滚奏,这里的旋律悠扬,塑造了一副恬静的夜景。
第一段。
在引子之后乐曲迎来了第一段,也是乐曲中主旋律的首次出现。
这是一段非常优美抒情的慢板,从这短短的几个乐句中演奏出柔美悦耳的旋律,散发着淳朴和醉人的韵味,刻画了彝族少女翩翩起舞的音乐形象。
虽然这几个乐句从琵琶的演奏技巧来说并不难,但是这一个乐句里富有浓郁的民族韵味,我们应该细腻的处理这一句,右手要富有弹性且双弦轮音色要均匀地演奏,左手要加入揉弦等,这样才能使乐曲更富有味道。
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赏析
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赏析在我国现代民族器乐作品中,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是一首风格新颖、旋律优美、具有高度艺术性的佳作。
它由我国柳琴,琵琶演奏家王惠然在继承了中国民乐的优秀传统后借鉴外来艺术形式创作而成,是反映建国后我国少数民族新生活的一部成功力作。
《彝族舞曲》是一首抒情气息非常浓郁的乐曲,它仿佛是一幅用音乐描绘山乡的风俗画:月色朦胧的山寨、轻歌曼舞的彝族少女、围着火堆跳跃的强壮小伙、一对对细声絮语的情人……乐曲采用的是正统的a羽调二部曲式结构,但同时也糅合了我国传统乐曲常用的多段体逐步演变发展的手法,因而对比段落之间的过渡十分自然,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全曲共分九个段落:第一段是乐曲的引子,旋律首先在调式主音上慢起渐快的展开,随后出现上方小三度进行颤音,使人产生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犹如看到彝族山寨在朦胧月色下烟雾缭绕的美丽景象。
接着琵琶用一弦作背景在二弦低音区演奏出深沉浑厚的旋律,像是远方响起悠扬的葫芦声,召唤彝家青年男女聚会一起,一个令人期待的欢乐夜晚在祖国西南边陲开始了。
乐曲第一部分(第二段)是主旋律的显示部。
这是一段优美抒情的慢板,柔美轻巧,富于弹性的旋律,饱含着淳朴深情和醉人的韵味,塑造了彝家少女婀娜多姿、娇柔羞涩、翩然起舞的音乐形象。
作者出色地继承并发扬了我国传统琵琶文曲中有关“推拉吟揉”等技巧,充分美化余音,使旋律格外动听,表现出东方民族那种特有的细腻含蓄的感情。
这段由彝音调而化成主旋律创作的成功,使此乐段成为我国民乐中的经典乐段。
随后旋律经过变形展开后又重复出现,构成乐曲第一部分的小三段结构。
这里音乐既有短促节奏和舒展音型的对比、与正副旋律的互补,在技巧上也有弹挑和长轮的区分,把琵琶那种缠绵委婉、沁人肺腑的特色表现得入木三分、异常动人。
乐曲第二部分是展开部,包括三、四、五、六段,是快板部分,它是主旋律的变奏发展。
这段音乐节奏欢快粗狂、音调刚劲有力,富有鲜明的音乐个性。
它描绘了彝族青年热情豪放的形象和健美强悍的舞姿。
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赏析
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赏析在我国现代民族器乐作品中,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是一首风格新颖、旋律优美、具有高度艺术性的佳作。
它由我国柳琴,琵琶演奏家王惠然在继承了中国民乐的优秀传统后借鉴外来艺术形式创作而成,是反映建国后我国少数民族新生活的一部成功力作。
《彝族舞曲》是一首抒情气息非常浓郁的乐曲,它仿佛是一幅用音乐描绘山乡的风俗画:月色朦胧的山寨、轻歌曼舞的彝族少女、围着火堆跳跃的强壮小伙、一对对细声絮语的情人……乐曲采用的是正统的a羽调二部曲式结构,但同时也糅合了我国传统乐曲常用的多段体逐步演变发展的手法,因而对比段落之间的过渡十分自然,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全曲共分九个段落:第一段是乐曲的引子,旋律首先在调式主音上慢起渐快的展开,随后出现上方小三度进行颤音,使人产生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犹如看到彝族山寨在朦胧月色下烟雾缭绕的美丽景象。
接着琵琶用一弦作背景在二弦低音区演奏出深沉浑厚的旋律,像是远方响起悠扬的葫芦声,召唤彝家青年男女聚会一起,一个令人期待的欢乐夜晚在祖国西南边陲开始了。
乐曲第一部分(第二段)是主旋律的显示部。
这是一段优美抒情的慢板,柔美轻巧,富于弹性的旋律,饱含着淳朴深情和醉人的韵味,塑造了彝家少女婀娜多姿、娇柔羞涩、翩然起舞的音乐形象。
作者出色地继承并发扬了我国传统琵琶文曲中有关“推拉吟揉”等技巧,充分美化余音,使旋律格外动听,表现出东方民族那种特有的细腻含蓄的感情。
这段由彝音调而化成主旋律创作的成功,使此乐段成为我国民乐中的经典乐段。
随后旋律经过变形展开后又重复出现,构成乐曲第一部分的小三段结构。
这里音乐既有短促节奏和舒展音型的对比、与正副旋律的互补,在技巧上也有弹挑和长轮的区分,把琵琶那种缠绵委婉、沁人肺腑的特色表现得入木三分、异常动人。
乐曲第二部分是展开部,包括三、四、五、六段,是快板部分,它是主旋律的变奏发展。
这段音乐节奏欢快粗狂、音调刚劲有力,富有鲜明的音乐个性。
它描绘了彝族青年热情豪放的形象和健美强悍的舞姿。
彝族舞曲赏析
彝族舞曲是中国彝族民族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音乐风格。
彝族舞曲通常由节奏清晰、旋律优美的乐器伴奏和唱和组成,乐器包括彝族特有的笛子、琵琶、鼓等。舞曲的节奏通常跳跃而活泼,旋律简单明了而富有感染力,表达了彝族人民的喜怒哀乐和对生活的感悟。
彝族舞曲的舞蹈通常与音乐紧密结合,舞姿优美而富有变化பைடு நூலகம்肢体动作丰富多样。舞蹈通常表现出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宗教仪式等方面的内容。
初中音乐《彝族舞曲》
(七)与(八)再次呈现对比性的抒情段落。更加充分发 挥了曲首悠扬的笛声和歌声,展现了一个更加恬美、朦胧 的意境,表达一对对恋人互吐衷肠,情意绵绵的情景。 (九)重复主旋律,渐弱渐远,如同热恋的青年男女沉浸 于幸福之中,意境深远。 乐曲结构: 【一】景色如画 自由地、慢起渐快 【二】姑娘漫舞 优美地 【三】阿哥欢舞 欢快的、慢起渐快 【四】群舞 粗犷、热烈地 【五】双人舞 流畅地 【六】独舞与群舞 粗壮地 【七】互诉衷情 倾诉地、较自由 【八】尾声 柔美幸福地
展的长河中创造了本民族的文明。
节日
彝族的节日以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最
为隆重。清晨,同姓家族聚于长者家祭祀祖宗, 晚上共同在平坦的地方燃起篝火欢歌欢舞,此
乃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良机。之后,各户持火
把燎烤庭院、房屋四周、田头地角、果木树旁, 不断将炒过的枯松木香面撒在火把上,发出爆 鸣声并散发清香味,以“灭灾驱鬼”。大多节 日与汉族相同,但在除夕晚上要“吃黑饭”, 初一至初三不做农活,三天所用之物必须在除 夕前准备好,吃饭越晚,准备的东西越多,说 明来年生活越幸福。春节期间,青年喜欢进行 丢包、打陀螺、荡秋千、打磨担秋等娱乐活动。
(二)创作背景
王惠然在关于《彝族舞曲》的创作体会中这 样写道“那时(1956年)我们每天随着彝、苗 族的马帮一起跋山涉水经常是脚踩云彩头 顶蓝天饱钟出发赶路一路上明月饺洁夜色 迷人与大地朦胧的景色竞相交辉。这些就是以 后在《彝族舞曲》的‘引子’中所描写的意 境。”“在行军的路上赶着马帮的老乡们常常为 我们演唱风格别致、丰富多彩的彝族民歌、山歌 我们还留心观看他们的表演学习了不少民歌和 舞蹈。
婚俗
彝族婚姻基本是一夫一妻制。一般在本民 族内通婚,但也不禁止与其他族通婚,姑 表优先婚配。青年男女可自由恋爱,但结 婚必须得到父母同意,需经说媒、吃“合 意酒”、“订婚酒”等过程。迎亲时,男 家事先用锥栗树枝和青树叶搭“青棚”, 迎接新娘进门后,即在“青棚”下设宴招 待 宾 客。第二天为正席,亲戚朋友以鸡、肉、 酒、蛋、米祝贺。第三天为新娘和新郎回 门日,女家请亲朋好友吃“团圆饭”。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施后,姑表 优婚已杜绝,现多为自由恋爱。
《彝族舞曲》PPT课件
《彝族舞曲》A段主题b
A段主题b与a对比
这力段度大量的音使域用了琵琶的轮指演旋奏律技法,听起 来更更绵强长,力更度广与旋律的发更展连变贯化并使出音现乐双情声绪部变 得更加激动。
《彝族舞曲》B段-舞蹈场景
聆听总结
片段 速度
a 由慢至快
b
较快
情绪 粗犷豪放 优美抒情
音乐形象 男青年的舞蹈 姑娘的婀娜多姿
彝族舞曲
-.
欣赏乐曲片段
演奏乐器与演奏形式是什么? 琵琶独奏
音乐表现的是怎样的场景?
欣赏乐曲片段
演奏乐器与演奏形式是什么? 琵琶独奏
音乐表现的是怎样的场景? 彝族山寨静谧的月夜
《彝族舞曲》A段主题a
旋律舒缓优美,具有歌唱性
《彝族舞曲》A段主题b
A段主题b与a对比
力度 更强
音域 更广
旋律 更连贯并出现双声部
想象一下,在姑娘们出场舞蹈时,
想
彝族小伙们停止舞蹈了吗?在彝族
一 想
载歌载舞必不可少的民族乐器有什 么呢?
彝族大三弦
历史悠久,声 音浑厚,是我国民 间歌舞伴奏的重要 乐器。
《彝族舞曲》B段-舞蹈场景
聆听总结
片段 c d
速度 快 慢
情绪 热烈 柔美
音乐形象 展现男子气概 彝族青年共舞
《彝族舞曲》尾声
同学们再见!
尾声部分再现了哪个主题? 再现A段主题
尾声速度、力度是怎样变化的? 速度越来越慢,力度越来越弱
《彝族舞曲》尾声意境
表达出夜深人静,依依不舍的道别,人群逐渐消 失在茫茫月色中。
作品的曲式结构
引子
A段
B段
A段
a+b
a+b+c+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彝族舞曲》鉴赏
怎么会喜欢上琵琶呢?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琵琶曲深深打动了我,流畅的乐曲,令忧伤的爱情缓缓而出,象铺陈的丝绸,象展开的书卷,象一泻千里的月华,摇着影,轻唱~听着听着大觉不过瘾,尤其喜欢琵琶的音色,似古筝般纯净,细听却带着阵阵拨音,如扬琴般婉转,可透着骨子里的刚劲,相比古琴的沧桑,它只具备一二,更没有古琴的老气横秋。
一直想学一门乐器,就是琵琶了。
还记得第一节课,先让老师给我演奏一曲琵琶以激发我的学习兴趣,看着她葱白般的十指在琵琶弦上流泻,听着此起彼伏的弹拨音交错,仿佛置身于彝族山寨,围着篝火共同起舞,心飞了,人也禁不住想要手舞足蹈了……随着最后几声轻拨,夜深了人散了鸟儿睡了听众也醉了~后来才知道那首曲子叫彝族舞曲。
《彝族舞曲》王惠然曲。
该曲创作于1960年,是在云南彝族民间音乐基础上创作。
作者与当地的劳动人民共同劳作,亲身体验着少数民族的生活和他们特有的风俗习惯。
领略了云南的大好河山和秀丽风光,有了身临其境的亲身体验。
这就为音乐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素材。
这是一首有着浓郁生活气息的极其抒情的乐曲,它仿佛是用音乐来描述山野风情的画卷。
乐曲采用了我国传统音乐常见的多段体结构。
不同音乐段落分别表现出流畅、优美、欢乐、粗犷、热烈、流畅、粗壮、倾诉、蒙胧、柔美幸福等不同音乐情绪或意境,用以表现彝族人民的生活及风俗景物。
乐曲是三部曲式结构,但作者在借鉴外来形式时糅合了我国传统
乐曲常用的多段体逐步演变、发展的手法,因而对比段落之间的过渡十分自然。
全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引子由慢到快的展开,犹如看到了彝族山寨在朦胧的月色下轻雾缭绕。
这个音乐主题富于歌唱性,纯朴、深情的彝族音调中饱含着一种醉人的韵味:使人产生一种
飘忽不定的感觉,犹如看到彝族山寨在朦胧月色下雾烟绕缭的美丽景色。
随后琵琶以双弦在低音区演奏深沉的旋律,象是远方响起悠扬的葫芦笙,召唤彝家青年男女聚合一起。
一个欢乐的夜晚在祖国西南边陲开始了。
乐曲的第二段(第一部分)是一支优美抒情的慢板旋律,这醉人的旋律,柔美、轻巧、富于弹性,塑造了彝族少女婀娜多姿翩翩起舞的音乐形象。
表现出少女细腻而含蓄的心情。
作者出色地继承了我国传统琵琶文曲中如《夕阳箫鼓》、《塞上曲》、《月儿高》等曲有关推拉吟揉的技巧,充分美化余音,使音调格外动听,表现出东方民族那种细腻、含蓄的感情。
这段旋律经过变形展开后又重复出现,构成乐曲第一部分的小三段结构。
这里音乐既有短促节奏和舒展音型的对比,技巧上也有弹挑和长轮的区分,把琵琶那种细腻、委婉的特色表现得非常动人。
乐曲的第三、四、五、六段(第二部分)是快板,这段音乐节奏欢快,刚劲有力,它描绘了彝族青年粗犷、热情爽朗的形象和健美膘悍的舞姿。
随着音乐逐渐趋向柔和,引出一段优美、抒情、悠扬的旋律,仿佛是彝族美丽的少女们,象天仙一般自天而降,飘然回入群舞
的行列,徐徐地,音乐又转入强烈的快板上,将彝家的欢乐推向最高潮。
这段由琵琶四指轮技法奏出的音乐相当优美。
乐曲的第七、八、九段(第三部分),是引子的再现,它是引子和慢板音乐的变化再现,情绪由集会的欢乐转向表现内心无比激动的感情,似乎在抚今追昔,心头洋溢起难以描述的幸福感。
作者为了表达这种复杂的内心感触,运用了琵琶的新技巧,演奏出多声部的音响效果:使人们的情绪由激动转向心头涌起的无限幸福感。
乐曲进入尾声时,音乐又回到引子所描绘的画面。
作者运用四指轮技法轻轻奏出和弦长音作为衬托背景,同时右手大拇指在第四弦上弹奏低音旋律,使引子音调在琵琶相位上再现。
音乐把听众引入这样的意境:夜已深,村寨一片寂静,人们欢快地哼着彝家小调渐渐远去,消失在浓重的夜幕之中。
只有远处的葫芦笙还在隐隐喧响……。